烏無人機再擊沉2俄艦艇 白俄羅斯確定參戰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烏克蘭軍隊再傳來捷報,在蛇島附近擊沉兩艘俄羅斯艦艇,同時也抵擋了俄軍過去24小時內,對烏東地區發動的10次攻擊,摧毀敵方坦克和軍機;不過烏國軍方也收到了壞消息,俄國好兄弟,白俄羅斯確定參戰,甚至已經有白俄武裝部隊出現在烏國的邊境。

Read More

捷運紅線延伸影響北高雄發展 議員陳明澤籲整合軌道及平面道路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陳明澤三日議會總質詢表示,捷運紅線延伸案將影響北高雄產業發展,市府應該整合軌道及平面道路,滿足產業需求及帶動北高雄人口成長。 高雄市議員陳明澤表示,捷運紅線延伸案將影響北高雄產業發展,市府應該整合軌道及平面道路,滿足產業需求及帶動北高雄人口成長。(記者吳文欽攝) 陳明澤提醒市府產業園區交通的重要性,路竹、橋頭、楠梓、仁武及亞灣區均分布在捷運紅線沿線,他表示,捷運紅線延伸工程延宕恐對未來科技人才招募及科技S廊道的開發造成不利影響,亦增加高速公路塞車的風險。 陳明澤認為,交通為建設之母,市府有責任提供安全及快速的交通建設,以利產業發展和帶動北高雄人口的成長,因此,市府應積極擴充大眾運輸系統,並整合軌道和平面公車路網。 市長陳其邁答覆表示,北高雄交通是以路竹為中心,捷運紅線成為主要基礎交通,直向以捷運為主,橫向為平面道路,市府針對捷運紅線延伸線正進行發包作業,其他交通建設亦積極推動中。 陳明澤指出,捷運大湖延伸台南案將由台南市政府辦理,延伸線原在大湖設置轉運系統,換站轉運需步行一百公尺,造成民眾不便,目前經初步討論已縮短為十公尺銜接距離,希望市府推動共站及簡化轉運過程。 捷運局表示,捷運紅線延伸台南案未來將朝共站規劃,讓台南和高雄連接更縝密,高雄和台南捷運雖系統不同,運量亦不同,但仍以車站共構為努力方向。 陳明澤同時肯定陳其邁對產業轉型的努力,包括各項產業投資及台積電、德商默克、美商英特格、光洋集團、鑫科材料、石化產業所打造的完整半導體產業聚落,以及未來橋科園區日月光、國巨及鴻海等廿家大廠進駐,他說,投資金額約超六千億元,可創造四點五萬個就業機會。

Read More

大腦「老扣扣」手機總是找不到?15分鐘就能知道腦年齡!

當發現自己腦部執行力開始下降或不佳時,可以利用CogMate腦年齡測驗工具,僅需15分鐘左右,就能分析腦年齡與實際年齡有無差異。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常常覺得自己突然專注力不容易集中,總是忘東忘西鑰匙找不到?小心可能與大腦年齡有關!大腦健康是現代人常忽略的環節,但每個人大腦老化的速度並不一致,根據2021年台北國際照顧科技應用展測驗顯示,40歲以上的民眾高達5成腦年齡都比實際年齡還老!然而大腦年齡有機會逆轉,現在有CogMate腦年齡測驗工具,只要15分鐘就能知道自身的腦部狀況。 突然記憶力下降不容易專心 小心大腦正加速老化 萬華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林冠宏表示,用腦年齡形容大腦功能,民眾比較能直觀瞭解,在醫學上會以記憶力、注意力、計算能力與執行任務能力等來分析大腦功能狀況。醫院中有很多檢測方法,可以由心理師評估,也可以用儀器檢查大腦結構,但非常消耗健保資源與時間,建議民眾可先用過CogMate腦年齡測驗,做為自我評估與定期測驗的方式。 林冠宏醫師說明,一般人大約在60歲會是分界點,大腦會開始有不可逆的退化,少部分人可能會提早至50歲開始。去(110)年長照展進行了腦年齡測驗,在測驗前多數民眾認為自己腦年齡應該很年輕或至少落於平均值。然而,實際上有51%的民眾腦部健康不如自己預期,其中60歲以上更是高達74%的人腦年齡高於實際年齡! 林冠宏醫師解釋,大腦功能下降不一定在老年才會發生,可能於30歲時就會出現種種跡象,例如:突然記憶力減退、處理訊息速度變慢、注意力不容易集中,都有可能是腦年齡超過實際年齡。 15分鐘測驗分析大腦年齡 即時掌控大腦健康情況 當發現自己腦部執行力開始下降或不佳時,可以利用CogMate腦年齡測驗工具,僅需15分鐘左右,就能分析腦年齡與實際年齡有無差異。如果發現不相符,也不用急著馬上做斷層掃描或核磁共振,可以先檢視自己生活有沒有改善空間。 林冠宏醫師提醒,當大腦年齡上升時,年輕族群不太會馬上意識到,可能只覺得反應頓頓的,但很可能是身體開始有了警訊,例如肝腎代謝能力下降、血液循環不好、營養攝取不足、生活不規律等。如果能夠把改善身體條件,以及養成規律運動習慣,降低生活壓力、穩定作息等,都有機會恢復大腦機能。 規律檢查分析不同時間大腦機能 生活方式影響腦年齡重要關鍵 林冠宏醫師解釋,CogMate腦年齡測驗工具相當便利,其利用撲克牌做為工具隨機設計,每次測驗都會有不同題目,不用擔心每次測驗題目相同,或受測者因曾經接受測驗記住題目,讓測驗失準。依照腦部功能狀況,可以每3個月或半年至1年,確認改善生活方式後,大腦功能有沒有跟著恢復或進步。若有相關需求的民眾可至盤古銀髮網站進一步洽詢 (www.lapangu.com.tw),掌握自身健康、更了解自己,以進一步改善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但假使生活方式都已改善或調整,仍然有相同病兆,很可能就要進一步檢查,由醫生判斷後續處置。 生活作息與大腦息息相關 維持腦年齡良好習慣很重要 林冠宏醫師提醒,大腦老化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如果要維持腦部健康,一定要保持良好生活習慣,規律運動、睡眠充足、適時紓壓等都非常重要,如果發現自己的記憶力、注意力、計算能力、執行任務能力等腦部功能下降,可先藉由腦年齡測驗自我評估,後續若改善生活等習慣後,仍覺得不對勁可主動前往就醫,由醫生判斷下一步處置方式,選擇如何檢查與改善、治療。

Read More

染疫恐增肌少症風險!營養師提醒優質蛋白質、MCT帶您遠離肌少症風險

新型冠狀病毒也對肌肉、骨骼有可能受病毒影響,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暨老年醫學科程信翰醫師提醒:「肌少症可能成為老少問題」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據統計,台灣逾30萬民長者受疾病所苦,且肌少症患者數更隨老年人口增加持續攀升。然近期國外研究證實,新型冠狀病毒會影響神經、肌肉骨骼,亦恐造成肌少症 。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暨老年醫學科程信翰醫師呼籲:「走入與新冠病毒共存的時期,更要留意營養均衡、規律運動,減緩肌肉流失,遠離罹患肌少症風險。」 疫情後國人更重視飲食均衡、營養補充維持保護力,但調查統計15%長者因營養品口味不佳或單一而停止使用,也是照護者平日遇上的挑戰。陳怡錞營養師提醒:「日常飲食均衡、保持運動習慣,可選擇補充優質蛋白質、MCT優質油脂這類型營養素補充,有助於穩固肌肉量,尤其如今市面上有多種口味、鹹甜不一的選擇,民眾可個人化挑選符合自身食用習慣的食用,幫助維持體力、維持健康人生。」 疫情邁入共存階段!染疫恐增肌少症風險 如何及早預備保護力、及早存「肌」本成關鍵! 根據研究調查,平均達 50歲後肌肉流失更比30歲壯年時期加速2倍。更有研究指出,新型冠狀病毒除了造成肺部損傷外,肌肉、骨骼有可能受病毒影響,進而增加肌少症風險 。程信翰醫師指出:「新型冠狀病毒可能攻擊肌肉組織,導致蛋白質不易吸收轉化,民眾也容易受病毒影響,降低食慾進而減少營養攝取提升肌少症風險,未來肌少症可能不再只限中高齡者須留意,年輕族群也需要及早開始存『肌』本遠離肌少症風險。」染疫人數雖持續增加,但中重症與死亡比例已大幅降低,世界走向與病毒共存,面對疾病挑戰,重視均衡營養、固定運動,維持保護力仍是關鍵! 肌少症患者隨年齡增加提升! 牙口退化、胃口差,「多種口味交替、天然食材為主」達標所需營養均衡好肌力 根據統計,台灣60-70 歲約有10%患有肌少症,到了80歲以上可能將近30%。程信翰醫師指出:「肌少症罹病風險比我們想像得高,除了牙口問題,慢性病、失智症或中風都可能因疾病導致胃口不佳、或吞嚥神經狀況,產生營養不均,長期可能產生肌少症危機。」程信翰醫師進一步提醒:「以70公斤的長者為例,原則上每天應攝取約2100大卡與56g的蛋白質。若攝取不足,會加速肌肉流失,導致跌倒、骨折等死亡風險激增。」 長輩牙口不好、食慾不振,對於食物口味較為挑惕,陳怡錞營養師分享:「曾有位75歲的陳大哥,因受牙周病影響牙齒咀嚼功能不好,導致長期無法咀嚼肉類、蛋白質攝取不足。治療期間更因食慾不振而體力不佳,透過營養品的補充,攝取優質蛋白質與能及時轉換能量的MCT,讓體力穩固、恢復健康。」 ▲陳怡錞營養師提醒:「營養補充到位,遠離疫情下的肌少症」 超前部屬與病毒共存的生活 營養師分享兼具美味與優質蛋白質、MCT小撇步!讓您增強保護力、遠離肌少症 隨年紀增長、肌肉流失速度增加,想穩固身體肌肉量,程信翰醫師指出,想要甩開肌少症風險,3大步驟: 一、    量表自評及早揪疾病風險 二、    攝取足夠的優質蛋白質與油脂熱量 三、    養成每週運動習慣 研究也證實,每日補充約6克的MCT與優質蛋白質,有助提升肌握力,每日補充MCT的長者,肌力測試明顯提升達48% 、在握力與行動力也提升約13% 。面對市面多樣化的選擇,陳營養師建議:「可以挑選知名品牌、口味多元、營養均衡富有優質蛋白質與MCT優質油脂的營養素,且注重天然的產品,符合長輩飲食習慣,願意持續使用,更能事半功倍。」病毒共存時刻日常超前部屬,避免肌少症危機、增加保護力。

Read More

思覺失調症把握5年黃金治療期 也有機會能回歸正常生活

張志誠醫師說明,「思覺失調症」是一種大腦疾病,會造成認知功能障礙,患者常出現邏輯思考異常、妄想、幻覺等症狀,現今可透過藥物及復健治療,幫助患者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一名年僅20多歲,大學剛畢業的男性,因情傷開始有憂鬱的情形,然而一段時間後,卻出現幻聽,甚至無法正常工作,家人帶至精神科就醫,這才發現罹患了「思覺失調症」,所幸經長效針劑治療後,病況穩定許多,不再有症狀,現在已恢復正常上班和社交活動,甚至可以獨自在外生活,家人也相當放心。奇美醫學中心精神醫學部成癮防治科主任張志誠表示,思覺失調症沒有大眾想的可怕,「只要把握5年黃金治療期,患者也有機會能恢復正常生活。」 思覺失調症患者常沒有病識感 難有警覺性 張志誠醫師說明,「思覺失調症」是一種大腦疾病,會造成認知功能障礙,患者常出現邏輯思考異常、妄想、幻覺等症狀,現今可透過藥物及復健治療,幫助患者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 在台灣,思覺失調症盛行率約為千分之三,但疾病成因尚未完全清楚。目前的證據指出,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分泌出了問題,可能與基因、心理因素或環境影響有關。通常好發年紀為青少年或成年早期,患者由於認知功能出現障礙,病識感並不高。張志誠醫師指出,「對患者而言,幻聽的現象就如同一般人在對話時所聽到的真實聲音,是再真實不過的感受,因此他們不知道自己生病是很常見的。」 不應歧視、恐懼生病的人 妥善治療後與一般人無異 然而目前社會的氛圍對思覺失調症仍有污名化的標籤,患者常遭歧視、不平等待遇,「原本藉由精神科治療就能改善病情,卻因社會氛圍,使患者害怕面對,反而延誤就醫,這對本人和社會都是傷害。」張志誠醫師坦言,從過去研究文獻看來,思覺失調症患者成為暴力受害者,遠比暴力加害者要來的多。 精神疾病患者的暴力攻擊風險,與酒精、毒品使用、以及未接受精神科治療等因素最有關連。也就是說,接受精神醫療可以有效降低受症狀影響的暴力行為,大眾應鼓勵他們及早就醫、接受治療,「仇視病人並沒有辦法讓他們獲得更好的治療。」張志誠強調,思覺失調症病友仍處於社會弱勢,僅少數人可以幫自己發聲,若有妥善與穩定的治療,其實他們就與一般人毫無差別。 無法天天按時服藥 可選擇注射長效針劑 思覺失調症病友要踏上穩定治療之路,也得靠照護者與大眾支持。張志誠醫師表示,「思覺失調症需要長期治療,也許一開始患者可以每天認真服藥,但久而久之,與你我等人相同,變得容易漏服藥物,服藥便愈來愈不規則。」另外,因受精神疾病汙名化影響,患者在社區生活、職場或校園上班上課時,有可能擔心被周遭朋友、同事、同學等發現,又難以解釋自己的疾病,便可能放棄吃藥。患者也可能因認知功能影響,忘記吃藥,或是認為自己沒有生病,或擔心副作用而拒絕服藥。 「回歸社會、不再復發」是疾病治療的共同目標。張志誠醫師強調,思覺失調症每次發作,等於是不斷傷害大腦,發作愈多次,受損愈嚴重,愈不易恢復,可能會走向「慢性化」的病程,甚至影響後續數十年人生的生活。根據研究,患者在首次精神科住院後,五年內復發比率高達八成,其中復發最重要的預測因子便是中斷服藥。是以,患者應把握發病後的最初五年黃金治療期,早期介入,早期治療,以減少對大腦認知功能的傷害。 如果口服藥物治療有困難,張志誠醫師表示,可以考慮長效針劑的治療,有助提高服藥順從性,可減少口服藥量,甚至有患者可以不用每天吃藥。即使停止治療,相對於口服藥物,可延後疾病再度復發時間。而且,病友只要固定回診打長效針劑,可減少生活中被發現服藥的困擾,也能得到和相同成份口服藥物一樣的效果。 奇美醫院成立思覺失調家屬支持團體 盼社會撕去負面標籤 思覺失調症至今仍不被社會完全接納,其汙名也影響著家屬。張志誠醫師表示,過去臨床經驗裡,曾有家屬在面對患者發病時,感到手足無措,甚至因此選擇結束生命。為避免憾事再度發生,奇美醫學中心於2017年起,成立思覺失調家屬支持團體,有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專科護理師等一起帶領家屬認識這個疾病,了解如何與生病的家屬相處。今年(2022)更成立思覺失調家屬讀書會團體和紓壓團體,協助家屬更有系統地了解思覺失調症、學習自我照顧與紓壓。張志誠指出,「網路上仍充斥著許多不正確的資訊,讓家屬無所適從。希望透過專業人員的帶領、其他家屬的照顧歷程分享,傳達給家屬正確的疾病認知、醫療資訊、以及與生病家人的互動技巧,讓家屬能互相扶持、互相打氣,並紓解照護壓力,以幫助家屬與患者能早日回到正常生活。」

Read More

5/3本土確診衝破2萬例 增5長者死亡均未打疫苗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疫情持續延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三日公布,本土新增二萬三千一百零二例,中重症新增二十五例,為中症十八例和重症七例,其中五例死亡個案均為未打疫苗的長者。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新增的本土病例再創歷史新高,全台已有五縣市個案突破千人,當中仍以新北市單日確診八二七八例最多,其餘依序是台北市四八零六例、桃園市三六零四例、基隆市一二二零例、台中市一一九六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中重症新增二十五例,為中症十八例和重症七例,重症中五名死亡個案年齡都是七十多歲到九十多歲長者,死因大多是新冠肺炎併呼吸衰竭或敗血性休克;調查個案有本身有糖尿病、中風、心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等病史,都沒有接種疫苗。 據統計,今年直至五月二日止,共十二萬零四千七百零八例本土確診,其中十二萬四千四百零八人為輕症或無症狀,占比為百分之九十九點七六;中症個案共二百五十八人,占比百分之零點二一;重症累計四十二例,其中二十二人死亡(十二例沒接種疫苗),占比百分之零點零三,解隔離人數為七十三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Read More

農委會公告保護區 維護馬祖列島雌光螢之生息

北竿雌光螢交尾(雌)。(謝佳宏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馬祖北竿雌光螢與東莒黃緣雌光螢為2012年新發表的2種螢火蟲,僅分布於馬祖列島,現存不到200隻。為保全及維護馬祖列島雌光螢之生息,農委會及連江縣政府於本(5)月3日同步公告「馬祖列島雌光螢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馬祖列島雌光螢野生動物保護區」,範圍包括北竿、東莒、西莒等部分區域,面積近13公頃,為首度針對島嶼生態系昆蟲所劃定的野生動物保護區。 馬祖列島結合了大陸與海島的氣候特性,形成特殊的生態環境,2007年首度由東莒國小王建華校長發現當地有雌光螢分布,經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已故何健鎔博士協助調查,於2012年鑑定確認馬祖列島的雌光螢為新種,隨即發表了2種雌光螢科(Rhagophthalmidae)螢火蟲,為紀念其特殊地域性,遂以馬祖列島地名為依據,分別命名為北竿雌光螢(R. beigansis)與東莒黃緣雌光螢(R.giallolateralus)。 根據連江縣政府委託調查發現,北竿雌光螢僅分布在北竿島、大坵島與高登島,東莒黃緣雌光螢僅分布在東莒島和西莒島,兩種雌光螢均為馬祖地區特有種,皆偏好棲息於空曠、低矮稀疏的草地,近年因道路、設施開發與光害等因素,造成雌光螢分布地點與族群逐年衰退,且由基因序列分析發現,兩種雌光螢遺傳多樣性皆極低,不利於未來適應演化,保護區之設立可以避免棲地破碎化及人工設施危害族群數量,保護雌光螢所剩不多的棲地環境。 有別於多數螢火蟲主要由雄性螢火蟲發光,雌光螢則是蟲如其名,以雌成蟲發光求偶,而且雌光螢的雌成蟲外觀終生保持幼蟲狀態,沒有翅膀,所以不像一般螢火蟲會在夜間到處飛,雌光螢只會待在地面上高舉尾部發光器,吸引雄成蟲靠近,在交配以後,雌蟲會鑽到隱蔽處產卵,並有護卵行為,護卵的時候身體胸腹節會發出點狀光,這也與一般螢火蟲有所差異。 連江縣政府表示,生態習性特殊的雌光螢,極具發展成馬祖列島夜間生態旅遊的潛力,若在獲得保護後族群量能增加,將有機會與藍眼淚(夜光蟲)一樣成為當地重要的自然資源,未來縣府也會善盡管理職責,並積極提升民眾的生態保育觀念,凝聚社區共識,在兼顧生物資源保育下促進社區觀光,發展馬祖永續生態旅遊。 林務局表示,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的「馬祖列島雌光螢野生動物保護區」,核心區包含北竿鄉(莒光堡)、莒光鄉東莒(衛生所至加油站)、莒光鄉西莒(有容路),總面積8.30563公頃,核心區周邊棲地的緩衝區總面積為4.684897公頃,管理單位為連江縣政府,權屬機關包括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國防部軍備局。保護區核心區為嚴格管制區域,非經許可不得進入,且不得改變棲地、地形、地貌或從事其他開發行為,但保護區劃設前既有農業行為、生態導覽活動與農業設施,在不擴大規模及生態友善經營下不受此限,此外,核心區也將透過燈火管制減少光害,降低對雌光螢求偶的干擾。

Read More

一期稻作將陸續收穫 農糧署備妥倉容協助農友繳售稻穀

掌握最有利時機,適時收穫。(農糧署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表示,為儲備國內米糧存量及便利農民繳穀,該署已備妥公糧倉容,擬妥濕稻穀烘乾調運計畫,並督促各地公糧業者協助農友繳售稻穀,籲請農友適時收穫,勿青割,不搶收,並可衡量市場穀價,選擇繳交公糧或販售市場,以保障自身權益。同時,稻穀繳售期間也要落實個人防疫措施,以維護自身及他人健康安全。 慎選稻穀收穫時機,提高收益。(農糧署提供) 農糧署指出,自本(5)月起各地一期稻作將陸續進入收穫期,為儲備國內稻米安全存量、便利農民繳售公糧及維護稻農收益,該署目前已預先寬估規劃各地收購公糧倉容需求,並完成倉容整備作業,同時也已就近年經收烘乾集中情形,輔導各公糧業者建立協力烘乾調運機制,因應稻穀烘乾需求及順暢繳售作業,請農友放心。 農糧署說明,水稻最佳收穫期間為黃熟期至完熟期之間,即於稻穗全數抽出達齊穗後約30天,稻穀外觀已呈金黃色,僅最後穗梗餘有2~3粒仍為黃綠色。值此期間且天氣晴朗時收穫之稻穀,穀粒充實飽滿,品質最佳,又因未熟粒(青粒米)比例較低,水分含量多在28%以下,可大幅減省烘乾時間及烘乾費支出,將獲得較高之折算乾穀重量及繳售收益。 為確保繳交水分含量較低、品質較好之稻農收益獲得保障,農糧署持續輔導公糧業者按經收濕穀品質規範及公告之「濕乾穀折算率及收益參考表」辦理經收。倘農友於水稻未黃熟就提前收穫(俗稱青割)或於雨水及露水未乾時強行收割,此時稻穀水分含量可能會達到32%以上,除品質賣相不佳且提高烘乾成本外,勢將影響糧商收購意願及繳售價格,甚至會因品質不符合經收濕穀品質規範,而無法繳交公糧。以屏東地區為例,農友若以水分含量32%之稻穀繳交公糧,收益將較28%者損失逾1成以上。 農糧署強調,收穫稻穀之成熟度及水分含量等因素攸關稻米品質優劣、稻穀價格高低及能否繳交公糧,更是決定稻農當期作收益之最終關鍵。因此,務請農友於收穫期間保持理性,與收穫業者做好溝通,掌握最有利時機收穫,收穫後依意願選擇繳交公糧或販售市場,提高稻作收益。 因應國內防疫需要,農糧署除輔導公糧業者執行相關防疫措施外,也籲請農友事先預約繳穀時間,依排定時程依序辦理繳穀作業,以分散人流及減少排隊等候時間,遵行相關防疫規定,共同守護健康。 農糧署再次提醒農友:適時收穫最重要,米粒飽滿賣相好,稻作收益自然高。

Read More

快篩實名制現三大亂象 國民黨籲政府加量、加速發放快篩

國民黨召開「百元快篩試劑不親民,混亂實名配售不便民」記者會。(國民黨提供) 記者王柏倫、陳威穎/台北報導 快篩劑實名制日前上路,每劑快篩定價為100元,國民黨今(3)日指出快篩劑實名制三大亂象,包括價格不親民、發放速度不迅速,以及數量不足夠,國民黨副秘書長王育敏提問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為什麼不能夠加量、加速發放快篩劑?讓民眾快速地拿到快篩試劑。 國民黨副秘書長王育敏提問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為什麼不能夠加量、加速發放快篩劑?(國民黨提供) 國民黨召開「百元快篩試劑不親民,混亂實名配售不便民」記者會,由國民黨副秘書長王育敏、立委李德維、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王鴻薇、黃子哲及江怡臻等人出席,呼籲蔡政府應該提供民眾上網登記免費領取快篩,降低人民負擔。 立委李德維出席記者會。(國民黨提供) 國民黨表示,快篩劑實名制的販售進度緩慢,全台灣人口目前僅約6.8%民眾買到快篩試劑,然而美國、英國和新加坡等國都是提供免費快篩,蔡政府應該「類美國、類英國、類星國」,提高快篩的普及率,避免錯失隔離的時機,有效控制疫情擴散。 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王鴻薇出席記者會。(國民黨提供) 國民黨也質疑,政府拿納稅錢組建「快篩國家隊」,再以每劑100元販售給民眾,根本是「讓人民拿錢去買自己出錢製作或訂購的商品」,再加上,高雄市府採購價是每劑59元,台北市則是每劑79元,但快篩劑實名制卻販賣100元,顯然還有降價的空間。 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江怡臻出席記者會。(國民黨提供) 國民黨強調,快篩成為民眾確認健康安全的必需品,然而每間藥局每日只有78份快篩可購買,導致民眾必須不管烈日還是雨天排隊、健保系統當機,藥師更是因此忙翻天,快篩之亂凸顯蔡政府沒有記取先前口罩風波的經驗,讓人民一再陷入搶領防疫物資的困境循環當中。 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黃子哲出席記者會。(國民黨提供)

Read More

侯友宜:醫療量能確保給中重症、給需要病床的市民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3)日一大早特地到永和區頂溪國小,視察學童首日施打莫德納疫苗情形,(新北市新聞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為關心新北市校園學童施打莫德納疫苗首日接種情形,新北市長侯友宜今(3)日一大早特地到永和區頂溪國小視察,他在接受訪問時表示,莫德納疫苗在新北市施打的第一天,特別到學校來看,目前學校裡面施打對象都是思考過且有意願施打莫德納,以頂溪國小而言就有將近30%;另外想要施打BNT的學生,基本上家長都還在考慮當中,所以在這一波就沒有來施打,家長到底要讓自己孩子施打BNT還是莫德納,我們都是尊重家長的選擇,家長們有一個禮拜的思考時間。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3)日一大早特地到永和區頂溪國小,視察學童首日施打莫德納疫苗情形,(新北市新聞局提供) 侯友宜提到,在施打之前,會先穩定學童的情緒與心情,讓孩子在施打的過程當中,一切能夠按部就班。整個接種過程也非常順利,我問了大概有50個小朋友們,他們都覺得施打疫苗一下子就過,也沒有感覺疼痛,而且大家覺得說這樣子對他們的身體能夠得到保護,他們都樂於來接受、來施打疫苗。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3)日一大早特地到永和區頂溪國小,視察學童首日施打莫德納疫苗情形,(新北市新聞局提供) 針對快篩試劑中央配送到各藥局數量的問題,侯友宜說,目前每天配貨的時間不穩定,配貨量目前都是以一個藥局大概是78劑,新北市目前藥局有892個在配送,將近7萬劑左右,1個月大概200多萬劑,然而,新北市如果有200萬人要購買快篩試劑,平均一個人如果用實名制大概1個月可以買到1盒的快篩試劑,目前最主要的問題點是,新北市有很多的市民想買快篩試劑都買不到,市民朋友有很多的聲音,市府已把這個聲音轉達給中央,希望中央在快篩試劑如果量足的時候能夠多發送到藥局去。侯友宜強調,如果全國量能充足並都統一發送最好,但整個醫療量能之前,有一些步驟都需要快篩試劑的使用,一定要讓民眾買的到、方便,後面很多事情的推動上就會比較順利。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3)日一大早特地到永和區頂溪國小,視察學童首日施打莫德納疫苗情形,(新北市新聞局提供) 侯友宜重申,目前新北市醫療量能是足夠的,不過還是一句話,真的要把醫療量能留給需要的人,Omicron最重要是擺在中重症及高風險族群,保有讓他們有醫療量能使用,當然還有一般的、很多的重要疾病,也都是需要醫療量能來幫忙,呼籲市民朋友,把醫療量能給急需要的市民朋友來使用,大家一起努力,面對Omicron輕症佔99.6%,把醫療量能確保給中重症、確保給在醫療體系需要病床的這些朋友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