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聯移工藏身偏鄉 養狗把風

失聯移工藏身瑞穗偏鄉民宅養狗把風,移民署幹員喬裝遊民前往查緝。(花蓮縣專勤隊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移民署北區事務大隊花蓮縣專勤隊接獲民眾舉報,有失聯移工躲藏在瑞穗鄉偏僻郊區民宅,並在戶外飼養多隻流浪犬警戒,只要陌生人車靠近便會狂吠不停。移民署派員多日埋伏觀察,由幹員喬裝遊民,並於出入口處設攔截點,裡應外合,當場將正欲外出上工的越南籍失聯移工阿正(化名)查緝歸案。 據了解,越南籍阿正去年間就因失聯移工身分為專勤隊查獲,因疫情越南航班停飛無法返國。阿正四處尋找打工機會,撞見移民署偵防車下鄉查緝就立即在越南同鄉臉書通報大家走避,致花蓮縣專勤隊多次撲空。 專勤隊擬定反制計畫後,經連日喬裝勘查,終於將阿正逮捕並送回越南。

Read More

張孝全扮浮誇名嘴 陳昊森狠減12KG

張孝全在電影《罪後真相》扮名嘴。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犯罪懸疑電影《罪後真相》找來張孝全、陳昊森攜手主演,10日發布前導預告,張孝全靠主播指導變身油膩浮誇名嘴;陳昊森則當逃犯,狠減12公斤自虐睡公園。 《罪後真相》前導預告故事從陳昊森飾演的重刑犯持刀挾持著飾演新聞名嘴的張孝全展開。 首度詮釋新聞名嘴的張孝全表示,當初看完劇本時,不管是故事或人物都有非常大的空間。為深入了解新聞主持人的實際工作情況,開拍前張孝全與導演陳奕甫也在劇組安排下,私下約訪2名資深新聞主播。張孝全坦言:「獲益良多,開始對角色更有方向,而不再只是自己的想像。」 陳昊森則飾演壓抑陰沉的重刑犯。為符合角色形象,陳昊森從開拍前3個月便瘋狂瘦身,最後激瘦了12公斤,身高182公分的他最瘦曾到65公斤。陳昊森笑稱,這是他人生中首度突破的體重數字。 除了大幅度的身形調整,陳昊森坦言最難揣摩其實是角色的「孤獨感」,為此他在開拍前將自己關禁閉一整天,禁止看書或看手機,整天靜靜地盯著窗外;也曾當一日流浪漢,獨自跑到公園過夜。如此近乎自虐的角色準備令旁人深感佩服,最後表現也讓導演大讚:「昊森有股很強的能量,不管是在內斂或是爆發力上都駕馭得很好,他就是這角色的不二人選。」

Read More

長期背痛發燒 竟是脊椎關節炎

醫師吳俊欣表示,出現下背痛持續3個月以上等症狀,需就醫檢查。(成大醫院提供) 20歲男治療半年緩解 成醫:下背痛逾3個月未改善 應速就醫檢查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1名20歲男子持續性背痛超過3個月,還發燒月餘,就醫檢查診斷為中軸型「脊椎關節炎」,為一種不明熱的罕見病因。經過藥物治療半年,背痛與發燒情形緩解。 成大醫院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吳俊欣表示,脊椎關節炎是10多年前才確立的疾病分類,可分為中軸型與周邊型,大家熟知的「僵直性脊椎炎」屬於典型的中軸型脊椎關節炎。若病患的薦腸髂關節放射線檢查,不符合僵直性脊椎炎的定義,但仍有發炎性背痛的特徵,經磁振造影(MRI)偵測出薦腸關節有骨髓水腫的急性發炎病兆,可以診斷為中軸型脊椎關節炎。 他說,脊椎關節炎的症狀除了炎性背痛外,可能會有皮膚乾癬、眼睛虹彩炎、香腸指(趾)或發炎性腸道病變,如潰瘍性結腸炎或克隆氏症等,部分病患會有家族史。脊椎關節炎雖罕見發燒症狀,但前述20歲年輕男性,經詳細檢查評估與治療,確定發燒是由脊椎關節炎所造成。 脊椎關節炎的預後良好,根據歐美研究顯示,每2年仍有約10%的病患會進展至僵直性脊椎炎;提醒若出現下背痛持續3個月以上,經休息後仍未緩解;晨間起床後身體感到僵硬逾30分鐘,甚至半夜痛醒;合併乾癬、虹彩炎或周邊關節炎;家族中有僵直性脊椎炎或乾癬關節炎病史等症狀應儘早就醫,請醫師評估是否進一步檢查。 吳俊欣指出,成醫影像醫學部團隊對於放射線影像與磁振造影判讀有豐富經驗,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亦會根據病患症狀進行完整評估,以早期確診、早期治療,改善預後。

Read More

BA.5恐來襲 王必勝:幼兒先打莫德納

綜觀國際經驗,孩童恐成BA.5染疫主要族群,公衛專家籲速打疫苗。圖為墨西哥為6~7歲兒童接種疫苗。 (路透)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針對6個月至4歲嬰幼兒接種COVID-19疫苗,許多家長因擔心副作用觀望,苦等輝瑞嬰幼兒疫苗。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10日表示,目前估計最快9月到貨,等3劑打完有保護力恐要到年底;因預估會有新一波BA.5疫情,建議幼兒先打莫德納幼兒疫苗。 另外,消基會抨擊市售快篩試劑價格介於120~315元之間,最高與政府訂定每劑100元相差3.15倍。王必勝表示,預估Omicron亞型變異株BA.5會在8月中下旬來襲,第4輪快篩實名制預計下週展開,確切時間與販賣方式這兩天公布。 對於已完成簽約採購的190萬劑輝瑞嬰幼兒疫苗,王必勝坦言,藥廠的測試品9日送抵食藥署,對於未來縮短檢驗封緘時間有幫助;但輝瑞目前正在和歐盟申請相關品管規範,估計到貨時間可能落在8、9月。算算從疫苗抵台到小朋友打完3劑,獲得充分保護力大概要到12月。 王必勝建議幼兒先打莫德納幼兒疫苗,可較快獲得完整保護力。且目前觀察幼兒接種狀況,看來都非常安全。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累計11萬6381人次接種莫德納幼兒疫苗,占該年齡層14.7%。

Read More

曾文水庫馬拉松12月開跑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台灣歷史最悠久的馬拉松賽事「曾文水庫馬拉松」12月11日在南區水資源局起跑,不僅可以欣賞曾文水庫的湖光山色,還能挑戰體能極限。 曾文水庫馬拉松所擁有的「第1」,不僅是「歷史悠久」,還是全國第一個採用國際田徑總會(IAAF)路線丈量的馬拉松比賽,2017年取得IAAF賽道認證,亦加入國際馬拉松與路跑協會AIMS會員,讓參賽選手擁有參賽成績依據。 這次比賽分為馬拉松組42.195公里、挑戰組21.3公里、路跑組12公里及健康休閒組3公里,不僅可以欣賞曾文水庫的湖光山色,還能挑戰體能極限。曾文水庫園區規劃42.195公里路程,高度落差約200公尺;尤其在水庫壩頂前800公尺長路段,高低落差將近100公尺,相當有挑戰性。 曾文水庫馬拉松即將邁入第三十九屆,為全台最具歷史的馬拉松賽事,即日起受理報名至9月16日。活動詳情可至https://bao-ming.com/eb/index查詢。

Read More

溶解不順 痰止膠囊回收11萬顆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食藥署10日指出,友華生技所產袪痰處方用藥「痰止膠囊」在進行持續性安定性試驗時,溶離度結果不符合規格,9月1日前回收11萬顆。 食藥署昨天公布藥品回收警訊,友華生技生產的「痰止膠囊300毫克」進行持續性安定性試驗時,發現批號E071002膠囊外殼無法順利溶解,將會影響藥效。業者自行評估後,決定回收下架11萬顆。 食藥署說明,痰止膠囊主成分為ERDOSTEINE,主要用於袪痰;雖然是處方用藥,但查詢健保資料庫,過去幾年都沒有申報使用量。 食藥署說,廠商應於9月1日前完成回收作業,並同時繳交回收成果報告書及後續預防矯正措施,否則可依藥事法處以20萬以上、500萬以下罰鍰。

Read More

董育君車關不斷 險成鬼新娘

董育君命運多舛,險變成鬼新娘。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近10年發生10次大小車禍事件,讓不是宿命論者的董育君險做鬼新娘,因緣際會拜認神明才躲過煞劫;但仍不敢放心,只能把每一天都認真度過。 自三立、八大電視等歌唱比賽脫穎而出的董育君,因為父親生意失敗,一肩扛起家計;前陣子終於苦盡甘來,買下新房孝敬父母。也因為近日推出台語新專輯《愛老虎油》,讓耳疾梅尼爾氏症復發,全靠著專注力,用右耳完成了專輯錄音。 提到靈異體質的命運多舛,董育君坦言,這10年來車關不斷,有在高速公路車全毀、走在路上被撞;甚至莫名開上分隔島差點翻車,頭皮還縫了數針,次數多到讓她開始懷疑人生。遍尋命理老師,得到的答案都是「天生要做鬼新娘」。她坦言,曾經好段時間都處於恐懼中。 後來感恩從小就認觀世音菩薩為乾媽;更因緣際會的主持外景節目廟宇單元,遇七爺降駕,乩童表明要收做乾女兒。在法師作法下,順利的閃過煞劫。

Read More

糖友不忌口 過胖一走就喘吁吁

醫師提醒,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務必諮詢專科醫師,避免衍生風險。(記者黃俊昇翻攝) 記者黃俊昇∕台中報導 33歲王小姐每天久坐又不愛運動,對美食毫無抵抗能力,身高158公分,體重卻「奔7」,每次走沒幾步就開始喘與心悸,就醫檢查發現各項血糖數值超標。經建議採用降血糖針劑,3個月後體重明顯減少。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家醫科醫師劉又銘指出,患者期間嘗試過各類減重藥物、保健食品等,卻出現心悸、胸悶等症狀;停藥後又因飲食不忌口復胖。 劉又銘表示,王小姐抽血檢查結果,糖化血色素高達6.8%,飯前及飯後血糖也明顯超標,合併有高血壓及脂肪肝等問題,是典型「糖尿肥胖症」。 由於肥胖程度尚未達到需手術階段,建議採用降血糖針劑治療,同時也規劃每天健走30分鐘的運動習慣。經過約3個月療程瘦了9公斤。 劉又銘強調,各種治療糖尿病用藥,目的都是為了控制血糖達標,可分為針劑或錠劑。部分血糖藥對於控制體重有很好的效果且安全性高,被視為「減脂針藥」或「減肥針藥」,其原理包括藉由葡萄糖從尿液中排出,達到降血糖作用;或者增加胰臟胰島素分泌、抑制升糖素分泌,增加飽足感與降低飢餓感,體重因攝食量減少而減輕。 劉又銘提醒,使用減重藥物必須先檢視本身條件是否符合適應症,以及有無其他的疾病,避免加重病情。糖友想要健康減重,不二法門仍是飲食控制、規律運動、改變生活型態;若是要以藥物進行減重,則要諮詢專科醫師。

Read More

陳秀熙:兒童恐成下波BA.5疫情高風險群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本土Omicron BA.5疫情引發各界關注,公衛專家10日指出,Omicron嚴重程度雖不及Delta,但綜觀國際經驗,疫苗覆蓋率低的兒童可能成為下波主要感染族群,呼籲儘速接種疫苗。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相較Delta變異株,美國兒童在Omicron疫情流行期間,住院、加護病房以及呼吸器使用率都比較低,顯示Omicron嚴重度較輕微。 然而日本在Omicron BA.4、BA.5本土疫情期間單日確診數仍高達30萬人,死亡率也有上升趨勢;進一步分析發現,0~19歲的兒童及青少年染疫數明顯上升,成了BA.5疫情下主要感染的族群,可能與疫苗接種有關。 陳秀熙指出,法國研究顯示,孩童接種疫苗可使多發性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風險降低90%;丹麥一項針對Omicron的研究也發現,接種疫苗可降低89%的MIS-C風險,呼籲父母儘速帶孩子接種。

Read More

〈中華文薈〉彩墨天地情 書畫源於心

謝玉花畫中輝映自在、寬闊又質樸 文/蔡賢謀(東亞藝術研究會榮譽會長) 謝玉花。 藝術家謝玉花,生長於四季如春,風景如畫的蓬萊仙島台灣,依山傍水,四面環海,美麗風景,琳瑯滿目,生活家庭美滿,心情愉悅,有如神仙,俗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對山水畫的愛苗,已開始萌芽! 光陰苒荏謝老師經過教職及旅日多年後歸國,已步入中年,但對繪畫的喜愛始終未減,乃陸續拜師黃昭雄、陳銘顯、黃慶源、陳正治等,探索學習各家特殊的鉤、皴、擦、染、構圖等技法,多年下來突飛猛進成果斐然,自不待言。   錦華秋色 69×119 流動的樂章 138×70 師自然、得妙悟、達境界   唐代畫家張璪云:「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乃中國美術史上有名的創作理論,「造化」即大自然,「心為己源」即畫家自身的感悟,非僅某一家之道,而是涵蓋甚廣,既有道家哲學,又反映出佛學等諸家思想精髓。其理博大精深,總綱至簡。可解為「師自然」、「得妙悟」、「達境界」三階段。 第一階段「師自然」:明確現實是藝術的根源,強調藝術家應當師法自然,是基於堅持藝術與現實關係的唯物論基礎上,帶有唯物主義的色彩。從本質上、不再是模仿或物體的再現。 第二階段「得妙悟」:自然中的美,不能直接成為藝術作品,要將自然美轉為藝術美,需要藝術家內心的情思和構設。 第三階段「達境界」:要靠悟才能見性,經藝術家的審美意識創造,是主體與客體再現與表現高度統一。   香火鼎盛 67x67 莊嚴玉山 90×180 走遍大江南北覓靈感   在了解創作步驟後,最迫切的挑戰就是到處去尋幽攬勝,尋覓靈感法與感受優美的情懷,溶入實地寫生佳作之中,謝老師走遍大陸大江南北,當她看到鼎鼎有名的黃山時,親眼見識到奇松、怪石、雲海三奇,加上溫泉、冬雪合稱五絕,以石來說,無鋒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黃山奇松知多少?棵棵背穿石罅生,旺盛的生命力,令人折服,所以去過黃山的畫家,畫當地的松,一定從石縫中長出來,千年以上十大名松如玉屏樓前迎客松,隨涼風招徠遊客;夢筆生花松,讓人想到唐代詩人李白,夢見仙人贈生花妙筆,從此文思泉湧,傳為千古佳話,若畫家選此景為題材作畫並題詩贈友,豈不妙哉!另有奇松,矯枝如龍、盤曲如虬、昂首如鶴,千姿百態,分別具有,至尊、高貴、賀人長壽吉祥之意;尚有群峰崢嶸寓「百折不撓,達到頂峰」之祝賀語,「雪中送炭」景點,揭示了仁者胸懷,讓人覺得溫馨。「百步雲梯」景點,更有鼓勵人們,克服艱難、勤奮發向上的動力。 以上所舉僅黃山一地而已,而謝老師尚涉足九寨溝、黃龍、張家界、長江三峽、重慶、不足石刻、樂山大佛、雲門石窟、泰山、大明湖、曲阜孔廟、青島、煙台、德天瀑布、黃窠樹瀑布、桂林、廣州、黃鶴樓、岳陽樓、長沙,以及日本東京、大阪、千葉、奈良、熱海、箱根,還有台灣國家公園及各縣市景點等不勝枚舉。五代荊浩經常到大自然中觀察,看到千姿百態的古松因驚其異遍而賞之,畫松千萬本,方如其真。   九寨五彩湖秋色 142×231 細膩寫實裡奔放激情   從作品中可以感受到意境的張力,在細膩寫實裡有著奔放的激情,多年來她在繪畫技法的基礎上不斷求新、求變,以符合陳銘顯教授倡導國畫現代化的倡議。 首先保留傳統國畫的優點,如鉤、皴、擦、染、及濃破淡、淡破濃等筆法與墨法;而大膽試探現代彩墨山水畫及抽象畫藝術領域,使用複合媒材,及渲染、烘托、潑墨、潑彩,等技法創作出令人稱羨的的彩墨新韻,而外形上採用「誇大」、「變形」的手法,使畫面變得「新穎」、「有趣」,畫品提昇,贏得國內外藝術界友人的肯定和敬佩,並獲得國內外甚多收藏家典藏。   色與墨協調、構圖富巧思   現代國畫是要繼承,例如筆墨的特異性表現,意境的內涵追求,而非否定傳統的一切,要傳承優點,並袪除不適現今時代的缺失;藝術的發展進步,最偉大的動力根源是要「承先啟後、繼往開來」,方能永續發展締造輝煌成果,因此陳教授特別提倡並定義21世紀現代國畫創作理念為:「現代國畫在理論及觀念上要跟隨時代,現代國畫要具備筆墨、意境、現代精神等三要素,創作題材要反應生活體驗,要無所不畫、無所不入畫, 以創作者的自我感性為主導,將所見、所聞、所感融入畫中,並發揮個人特質。」 謝玉花老師是陳銘顯教授所指導創立的中華現代國畫研究學會所屬八個畫會中,台北水墨創作研究會第五任理事長,旅居日本多年,見多識廣,熱愛我國固有傳統繪畫藝術,對新觀念勇於接受學習,是一位跟得上時代潮流的女藝術家,她先從傳統技法入手,奠下深厚水墨根基,從陳教授研究現代國畫後,將現代的風光名勝以及內心的感受,抒發於彩墨作品中,賦於現代感的藝術生命;其作品呈現了多年苦練筆墨的靈活線條美,在色彩上艷而不俗,色與墨協調融合,構圖虛實相間佈局富巧思,將東方的精神與現代人的觀感結合,並逐漸呈現個人獨特風格。 不僅如此,她更具備台灣女性堅決刻苦耐勞的優點,以毅力與恆心的不斷繪畫耕耘,古人常說:滴水可穿石。從其作品中可感受到她對我國固有繪畫藝術的熱愛,以及堅持理念的努力展現。   貪嘴的魚兒 138×68 80創作展呈現大地之美   2017年,年屆80在中正紀念堂舉辦「謝玉花80創作展」,主題定為「大地之美」,是藝術家謝玉花對「生活藝術、藝術生活」執著追求的寫照,自小熱愛自然,將自己的生活認真的度過每一分每一秒,他著迷於藝術迷人的地方在於能夠帶給人心境的平穩及賦予他人精神上無限的愉悅。謝老師對於藝術的另一追求:「美化人生、淨化心靈。」藝術家謝玉花的作品裡充盈著質樸的人生智慧、善良和喜悅。他實踐著老天給人的好品德,無求天地寬廣而在畫中輝映自在、寬闊又質樸,讓人歡喜,讓人得到慰藉。 謝玉花老師常年在寫生的過程中留下美好的視覺回憶,並藉由畫筆在彩墨揮灑中尋求人文與生態的縝密互動,在構圖中建立創作者與觀眾的翔實對話,使她的作品呈現圓融與篤實,讓心境提昇,意境深遠,在現代國畫天地裡樹立全新的典範。 每年個展與聯展持續舉辦,謝老師為的是開創作品新境,也要為她的創作找到不同主題,讓她在寫生的揮灑筆觸中呈現生命豐沛的泉源,也更讓作品在追求生命圓滿的同時,提升自我,發現真情,使近年來的多次展覽作品都有著貼近藝術新境的圓融與篤實,在現代國畫的筆觸彩墨中都有著她深摯的體悟,也讓作品充滿大自然生命脈動的正向力量。   沉靜與追求藝術多元意境   歷經多年的紮實創作,謝玉花老師愈見沉靜與追求藝術的多元意境,2021年四月間幾檔接續的個展與聯展,從在國父紀念館展出的「彩墨天地情」到在信華公益畫廊展出的「大地情懷-1」,南港軟體園區展出的「大地情懷-2」,更可看見謝玉花老師以山水天地之情,萬物景觀之意來呈現天人合一的玄妙靈動,讓人讚嘆與感動不已,相信今年80加5的她對藝術教育上與推廣工作仍然努力不懈,不遺餘力,其成功的經驗誠可為後學之楷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