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藥重啟社區服務 培育有溫度藥師

嘉藥藥學系學生以台語劇方式教導長輩在日常預防跌倒和三高。(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嘉南藥理大學藥學系系學會揮別疫情限制,重新啟動社區衛教與藥事服務宣導,沉寂三年後,首站開到台南市錫安護理之家及仁和幼兒園,為嘉藥這項優良傳統的社區衛教活動重新揭開序幕。 嘉藥藥學系系學會這次到錫安護理之家,以台語劇方式教導長輩在日常生活如何預防跌倒和三高,並陪伴長輩們聊天及唱歌互動;在仁和幼兒園設計「ㄅㄆㄇ蔬果樂」、「防疫對對碰」、「就要跳進你的心」、「跟我疫起敲一敲」、「衛教小故事─我要吃零食」等生動話劇、闖關及閱讀活動,提早建立小朋友看病領藥及流行病預防及健康飲食的重要觀念。 系學會會長陳羿霏表示,藥師除了需具備用藥專業知識外,教導民眾衛生知識與預防也相當重要。對於籌備了二年多的藥事服務計畫能順利完成感到非常開心,能實際運用所學,又能藉由實地互動培養開口關懷的能力,是相當特別的經驗和難得的學習機會。期待能多多到社區做關懷,培養自己更多的實戰經驗。 嘉藥藥學系系主任陳秋蘭表示,該系自一0七年起修業年限由四年改為五年,課程調整後學生可以更紮實地學好藥學基礎學科,也累積學生藥事場域的實務經驗。 在校期間,藉由不同層次的藥事服務活動,帶領學生到實務現場的第一線,聆聽、協助服務對象,感受日後職場可能發生的狀況,進一步養成人際溝通與關懷能力,逐步成為一個「有溫度」的藥師。

Read More

顧及偏鄉交通 小黃公車增11條路線

顧及溪北及偏鄉交通,市府打造三十一條小黃公車路線。(市府提供)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顧及溪北及偏鄉交通,市府日前宣布將於六甲、山上、善化、西港等平原散村再加入十一條小黃公車路線,屆時大台南將有三十一條小黃公車路線,滿足更多居民的醫療、就學、日常休閒等需求。 市府指出,二0一九年開始推動「小黃公車」服務,利用計程車車型小的特色,營駛偏鄉的公車路線,深入傳統大巴無法觸及到的區域。 「小黃公車」收費比照公車,同享基本里程八公里免費、轉乘優惠等折扣,使用市民卡敬老卡、愛心卡亦享免費搭乘。可謂付公車的票價、享受計程車的服務。此外,還率先推出「預約站牌」,方圓一公里內皆可預約「到府接送」。 左鎮公館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陳柳足說,以前老人家從草山走到南一六八線道路的公車站牌足足要二小時,小黃公車推出之後,解決老人家外出問題。 市府也將小黃公車串聯醫療資源,讓偏鄉長輩可以接受良好醫療服務和生活照顧。接下來即將陸續開通的十一條小黃公車路線,是歷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保障偏遠地區長者就醫、孩童就學及居民日常採買都不成問題。

Read More

認識合作社的N種面貌 今天開課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為了讓民眾能更了解合作社的理念與運作模式,新營社大推出「認識合作社的N種面貌」系列課程,介紹合作社的理念,及安排到相關單位參訪,有興趣的民眾可洽詢新營社大。 新營社大指出,新營社大的學區包括新營,也涵蓋後壁、柳營、東山、鹽水、白河;新營是這六個區的生活圈重心;在農業的支持系統方面,除地方農會以外,經常找不到管道來學習相關農業技術,必須跑到外縣市上課,或自行上網去搜尋相關技術知識,在銷售管道上又必須自行開疆闢土。 新營社大表示,如果有合作社可以在知識面、技術面、銷售面互助支持,也許會吸引更多青年回流從事農業,進一步彰顯在農村生活、投入農業的價值。 新營社大與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合作推出「認識合作社的N種面貌」系列課程,從合作社的發展脈絡開始,介紹合作社的理念與原則,以及實際案例介紹,讓更多民眾認識合作社,也透過實地參訪,看看各種不同類型合作社如何運作。 「認識合作社的N種面貌」課程由十六日至卅日有五堂課,為推廣學習、免學分費,僅需負擔參訪課程的交通及保險費,課程報名可至社大辦公室,課程資訊可上新營社大臉書粉絲專頁查詢。

Read More

南科特定區10-30M道路通車

南科特定區闢建的10-30M計畫道路十五日通車。(市府提供) 記者盧萍珊∕南科報導 台南科學園區就業員工超過八萬三千人,尤其是上、下班尖峰時段的塞車窘境,市府打造更便捷的交通網絡,斥資二億元於南科特定區闢建的10-30M計畫道路,克服蘇厝文化遺址的考古問題順利完工,十五日通車啟用。 這項通車儀式由市長黃偉哲、南科管理局長蘇振綱、副議長李文俊、議員林志展、李偉智及安定區長李燿州等人參加,現場吸引許多民眾參加,氣氛熱烈。 黃偉哲表示,市政府斥資約九億七千三百萬元在南科特定區開闢10-30M與5-40M等二條道路,前者正式啟用,自中山高安定交流道下來的車輛,可從市道一七八線銜接,由園區北側直接進入南科,不必再繞行直加弄大道與南科七路。 黃偉哲提到,10-30M道路歷經一年多興建,期間牽涉文化遺址問題停工,終於完工開放通車,造福南科園區的就業人口,更有助於帶動地方發展。 工務局希望明年底5-40M道路完成,屆時安定交流道下來車輛,更可直接由安定東路進入南科,讓特定區內的交通更順暢,串聯南科北側區域的交通需求。二條道路完成後,可完善防救災道路,並連結周邊路網系統,交通更便利、順暢。

Read More

德南國小60歲 校歌誕生

仁德區德南國小發表校歌,為六十週年校慶暖身。(校方提供)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仁德區德南國小今年欣逢六十週年校慶,校長趙坤川希望能有一首代表德南創校精神與教育理念的歌曲經典傳唱,邀請台南大學黃乾育教授、校友鄭翠蓮女士及知名作家陳宇涵共同創作,十五日舉辦校歌發表會,師生合唱,為即將到來的校慶大會暖身。 趙坤川表示,校歌創作從今年二月開始蘊釀,其間與台南大學音樂系助理教授黃乾育多次討論,讓他了解該校的辦學歷程及特色,並與該校第一屆校友鄭翠蓮、作家陳宇涵共同完成創作。 趙坤川指出,黃乾育教授具有詞曲創作專長,並曾留學英、美,中、西樂造詣極佳,譜出的歌曲旋律簡單、悅耳動聽,容易傳唱。歌曲完成後,全校師生努力練唱,很快就能琅琅上口。歌詞中融入德南學校特色,展現德南歷史意義,也表達了教育百年樹人大業,如同灌溉幼苗成長茁壯的精神。 十五日,邀請創作者到校發表創作理念、歷程與感言,全校師生一起合唱傳承。第一屆校友、同喬集團副董事長鄭翠蓮不但事業有成,也熱心公益,長期回饋母校;她在會中回憶昔日求學的點滴,也勉勵在校學弟妹要努力向學,將來才能回饋社會、母校。 趙坤川表示,期待透過校歌的曲調與歌詞,讓所有德南人擁有共同回憶,也展望美好未來,迎向快樂與希望。

Read More

北區友善騎樓計畫 下階段開元路

北區公所經建課長孫揚洲(右)邀開元路振興里長侯美惠勘查已改善路段。(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騎樓不平,長者行路,難上青天。北區區公所友善騎樓計畫,目前已完成火車站至台南公園、成功路火車站至西門路段的改善。下階段目標是開元路,昨天由經建課長孫揚洲帶里長至中西、北區幾條已改善的路段觀摩。 台南市騎樓獨特的階梯式景觀,家戶爭相墊高的結果,造成很多騎樓狀如丘陵,高低不平,非常難走。孫揚洲表示,市府工務局一直想協助改善,但礙於騎樓是私人財產,卻又要提供公共行走,若沒住戶同意,市府也插不了手。 近年在北區公所協調下,火車站西側店面至台南公園這一段改善最好;成功路從火車站以降至西門路也改善完成。 北區開元路騎樓對長者極不友善,走在騎樓險象環生。(記者陳俊文攝) 接著的目標是開元路。據參與USR計畫的成大建築系學生調查,從開元路一四八巷至開元市場這一段的改善需求最甚,約有七家店面的騎樓需要整平,最高的落差達二十一公分,在調查時就有買菜的長者反映,騎樓高低起伏,已弄壞三台買菜的推車。 此外,有些長者怕跌倒不敢走騎樓,只能走到開元路大馬路上,人車爭道,同樣危險。今年成大建築系學生曾幫忙用木板暫時性補平,但終非長久之計。 而開元路往東至林森路的路段,有的店家騎樓高低差四十公分,簡直是在「爬山」,改善已刻不容緩,但只能請里長協調住戶改善騎樓的意願。 昨天下午,孫揚洲邀開元路當地振興里總幹事侯美惠至成功路已改善的騎樓,和永福路全美戲院正在改善中的騎樓勘查,孫揚洲表示,只要住戶有改善意願才能委由工務局設計施工。

Read More

長榮大學校慶 分享國際化辦學成果

記者黃文記∕歸仁報導 長榮大學慶祝二十九周年校慶,十六日將在新落成的竹構多功能教室長榮堂舉辦感恩禮拜,並分享學校在社會責任、永續發展、產學共榮、校園安全及國際化辦學成果。 長榮大學校長李泳龍表示,教職員生同心打拚,在亞洲及世界大學排名逐年進步,辦學績效獲國際級肯定。除了與國際接軌,學校積極實踐社會責任,朝綠色永續大學邁進,實踐經濟與環境共存使命,榮獲多項獎項。 該校成立「淨零永續推動辦公室」、組成零碳轉型聯盟、且陸續完成實施ISO50001能源管理系統教育訓練、師資培力、企業輔導等一連串的前瞻行動,逐步落實各類跨學院「零(碳排)」學分與校園淨零計畫。 校方還將「以人為本」、「環境永續」的理念融入校園飲食文化,與IKEA合作,全面翻新學生餐廳用餐區,不但為師生打造舒適明亮的用餐環境,也落實淨零永續綠生活的承諾。 學校近期更與台南美術館、塑膠工會、佳里榮家等簽署產官學合作備忘錄,並與馬來西亞跨國合作品牌TITO咖啡、支持「美門殘障關懷基金會」共同扶助弱勢團體,打造在地特色經濟產業「美門咖啡」,用社企行動改變世界。 李泳龍提到,建構安全校園,守護師生健康為重大校務方針,這二年來持續精進校園安全軟、硬體設施,以打造國際級安全校園為目標。除了邀請知名建築師設計第一機車停車場與竹構多功能教室長榮堂,並與警方、社區聯合組成夜間巡守隊,維護夜歸學生的安全。

Read More

崑大邀大灣國小參訪循環生態

永康大灣國小學生在崑大綠色教育活動中,體驗ECOCO太陽能板驅動智能回收機。(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工學院執行USR計劃辦理國小環境生態教育活動,邀請永康區大灣國小六年級學生參訪校園中水淨化暨再利用系統、智慧綠能環控實踐基地、ECOCO太陽能板驅動智能回收機等場域,透過實地觀摩教學方式了解綠色能源的重要性。 灣小師生除由環工系主任許蕙琳介紹中水設施的處理流程及成效,並參觀智慧綠能環控實踐基地,此基地為綠建築太陽能屋,屋內包含許多綠能技術與綠建築的教材,創新研發多功能隔熱裝置技術,有別於市售的隔熱產品,屋內外溫度相差十一點三度,隔熱效果極好。 學童們也實際體驗展示於綠能屋內的磁助力創能踩踏車,此車為創新研發將磁助力技術融入自行車,讓使用者騎乘腳踏車更為輕便,創造出的電量可儲存並做其他應用,例如衛星定位等功能,讓參訪師生對此發明備感興趣。 崑大校內設置的兩台「ECOCO循環經濟」智慧回收機,結合ECO(節能)與COIN(錢幣)之概念,由綠能科技研究中心師生自行設計安裝,機台屋頂上架設三千瓦之太陽光電系統,可提供回收機平日耗電。 該機台雲端智慧系統能透過手機下載APP,回收蒐集點數可折換特約廠商購物的折價金,讓校園師生體驗智慧環保生活,將廢棄空瓶罐變成可重複利用且節省生活開銷的寶物。 帶領工院師生團隊共同執行USR計畫的副校長周煥銘表示,此次活動鏈結國小端辦理向下扎根綠色教育活動,發揚永續發展及環保理念,未來將持續辦理相關活動,以達到綠色教育傳承之目的。

Read More

處處是教室直播 獲政府服務獎

南市教育局以全球公版直播教學停課不停學處處是教室主題,獲第五屆政府服務獎社會關懷服務獎項肯定。(教育局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素有公部門奧斯卡獎之稱的政府服務獎邁入第五屆,教育局以全球公版直播教學停課不停學處處是教室主題,獲社會關懷服務獎項肯定,是政府服務獎舉辦至今,唯一獲獎的教育機關。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資訊中心建置線上自主學習平台,規劃三種停課不停學模式。同時創新辦理全國首屆線上課程博覽會,培育直播種子教師。 二0二一年五月,全國中小學啟動停課不停學。教育局在二十四小時內整合國教輔導團教師團隊,資訊中心負責直播設備及網路建置,順利推出公版直播課程。 當時,針對國小一年級到國中九年級,開設國英數社自、健體、藝術、雙語主題課程,且須顧及不同版本教科書的進度差異。每天七十二門課程、超過兩百名教師參與,接力陪伴孩子們延續學習。線上課程總點閱超過九百萬人次。 新課綱辦公室督學陳思瑀指出,南市即時推出生動活潑的公版直播教學服務,讓全國親師生受惠,至今效益持續。配合生生用平板政策,引領教師研發多元數位課程及教學,發揮更大更長遠的影響力,都是教育局獲獎的主要原因。

Read More

問路店安排中英日語導覽訓練

參加教育訓練的問路店家與台灣歷史博物館打卡熱點光電雲牆合影。(觀旅局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南市現有八百二十六家問路店,今年市府觀旅局以山海圳國家綠道、地方創生小旅行兩主題規劃訓練課程,搭配台灣歷史博物館參訪,有一百六十學員報名,參與踴躍。 觀旅局表示,今年訓練課程邀社區大學台江分校執行長吳茂成,分享山海圳國家綠道與台灣發展的關係、周邊資源、自行車體驗攻略等,鼓勵大家走訪這條具有四百年歷史、海拔零到三千九百五十二公尺的天上人間之路。 新化地方創生發起人執行長許明揚,暢談在新化推廣地方創生事業的心路歷程,分享努力中的新場域左鎮老街區。盼以新化街區的成功經驗,留住左鎮先人的記憶遺產,讓左鎮老街成為台二十線的旅遊中繼站,為旅客提供住宿、餐飲、親子體驗等服務。 除了中文課程,也安排英、日語教育訓練,搭配中文班山海圳綠色旅遊主題,用英語介紹台灣好行、自行車租借方式。日語班則進行簡易問路表達練習,學員們受訓後都表示相當實用。 此外,觀旅局已與台灣入境旅遊協會合作推出台南國際友善觀光環境工作手冊,建置南市營造國際友善觀光環境多國語言接待資源網站。針對問路店家提供英語、日語、韓語、泰語、越南語系等菜單及旅遊接待翻譯詞彙大補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