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長庚研發AI醫材 提升醫療成效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智慧醫療是全球醫療潮流重要課題之一,林口長庚醫院近年成立醫療人工智能核心實驗室,推動AI人工智能在臨床醫療中的應用。並於今年2月成為引領全台利用人工智能研發成果取得醫療器材許可證之醫療院所,盼藉由AI軟體醫療器材許可證的取得,進一步為民眾健康把關。 林口長庚醫療人工智能核心實驗室主任郭昶甫表示,透過人工智慧的技術與臨床醫療資訊的結合,進而開發新醫材或微型偵測等設備,在臨床上可輔助提升醫療人員診斷的時效,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目的,提升治療成效及醫療品質。 他指出,以這次林口長庚獲得AI軟體醫療器材許可證的「腕部舟狀骨骨折偵測軟體」為例,民眾手腕常因擦撞、跌倒而導致長期疼痛,多數人會誤以為是肌肉損傷,但細查後可能為舟狀骨性骨折。 上述情形在臨床上若非由專科醫師進行辨識,較容易忽略是否為骨性骨折。然而,透過AI人工智能偵測軟體,預期可以有效輔助臨床醫師在不明顯的腕部舟狀骨骨折進行判別,大幅降低病患來回就醫所花費的時間及重複就醫次數,未來更可應用於遠距醫療的執行輔助。 林口長庚醫院長陳建宗表示,醫療人工智能核心實驗室自成立以來主要的目標,即是從源頭與醫師合作進行題目發想開始,一路跟進到最後的臨床應用,以精進台灣醫療產業為目標。 除長庚體系外,為了將研發成果推廣應用到其他醫療院所,必須確認其安全性、有效性及合乎預期用途及作用原理,因此向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申請進行查核與驗證,創造醫療人工智慧新紀元以醫療院所取得醫療器材許可證,未來亦希望與更多醫療院所一起攜手將台灣醫療特色與優勢持續發揚光大。

Read More

馬祖國軍A罐頭 1女上士交保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海委會海巡署馬祖岸巡總隊林姓參謀主任去年涉侵占國軍食品罐頭,再轉手盜賣回台灣,士林地檢署約談相關六人,並成功將林姓參謀主任、張姓上校、曾姓少校三人聲押禁見獲准後,四日展開第二波搜索約談行動,並帶回疑似幫助犯曾姓女上士,檢方複訊後同樣依侵占公有財物罪聲押禁見,但士院五日召開羈押庭後,合議庭認為無羈押必要,裁定十五萬元交保。 檢方及廉政署接獲檢舉,指馬祖岸巡總隊林姓參謀主任去年間與多名部屬;涉嫌利用承攬採購業務機會,侵占國軍食品罐頭,並疑將罐頭再轉手盜賣回台灣。士林地檢署在四月二十日指揮廉政署北調組發動第一波搜索,並約談林男等六人,訊後將林姓參謀主任、張姓上校、曾姓少校三人依違反貪汙治罪條例的侵占公用財物罪,向士林地院聲押禁見獲准。 檢廉再經深入追查,四日展開第二搜索約談行動,將負責罐頭清點、包裝工作的曾姓女上士帶回偵辦,檢方複訊後同樣依侵占公有財物罪向士林地方法院聲請羈押禁見。 士林地方法院在五日召開羈押庭,法官認為曾女坦承犯行、涉案情節較輕微,且林姓、張姓二男已羈押禁見,曾女已無羈押必要,裁定曾姓女上士以十五萬元交保。

Read More

爆A肝莓 高市好市多 重罰750萬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針對好市多進口科克蘭冷凍3種綜合莓檢出A肝病毒,高市衛生局5日表示,依違反食安法重罰750萬,不合格產品依法沒入銷毀。 高市衛生局表示,經衛福部食藥署指示,審酌違規事實所造成的影響規模、嚴重程度及相關情節綜合評價後,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5條暨第44條規定,加重裁罰750萬,不合格產品依法沒入銷毀。 另外,因為未及時配合提供銷貨清單乙節,已先行依傳染病防治法處30萬罰鍰。

Read More

澳洲交換生老鼠藥中毒 女友列被告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來自澳洲的男大學生蕭里老鼠藥中毒住院治療,已搭乘醫療專機返回澳洲。北檢日前傳喚蕭里的父母及台籍女友說明,訊後將女友限制出境、出海,目前排除與台灣小吃或毒品有關。 台北地檢署指出,四月二十九日媒體報導相關資訊,並有民眾投稿質疑蕭里使用特殊成分的新興毒品,因此主動剪報分案,目前分他字案,由毒品專組檢察官調查。 檢察官經調取醫院病歷,陸續以證人身分訊問蕭里的父母(均已返澳洲),另於五月三日搜索蕭里女性友人的住處,查扣相關證物。 檢察官四日以被告身分訊問蕭里的女性友人說明,訊後命限制出境、出海。此案男大生送醫的原因,初步排除與食用台灣小吃或施用毒品有關;至於真正原因,尚有待進一步調查釐清。 曾有專家表示,以近年殺鼠藥中毒事件分析,多數是蓄意,誤食件數少,外界質疑本案是否涉及傷害、毒品等罪責,北檢將一併釐清,本案目前案由仍為「不詳」。

Read More

1抹2篩3疫苗 遠離子宮頸癌

奇美家醫部主治醫師陳思伃提醒女性朋友,遠離子宮頸癌1抹2篩3疫苗缺一不可。(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46歲陳姓婦女在奇美醫做人生第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異常,進行切片診斷為子宮頸上皮細胞中度變異癌前病變,接受子宮頸錐狀切除手術後,經4次抹片檢查均無異常,追蹤也無大礙,她呼籲女性朋友應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千萬不要輕忽,以確保自己的健康。 奇美醫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陳思伃表示,國健署研究顯示,大規模子宮頸抹片檢查可有效降低70%的子宮頸癌死亡率。若在第0期發現子宮頸癌5年存活率高達99.5%。若在第4期才發現5年存活率則降至22.8%。自1995年起政府即補助30歲以上婦女每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經近30年努力子宮頸癌的死亡率已下降至女性死因的第8位。 陳思伃指出,子宮頸癌危險因子之一是持續性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高風險性HPV持續感染可能引發子宮頸細胞病變,最終形成惡性腫瘤。而HPV最主要的傳播途徑為性行為感染。HPV是一種DNA病毒,會感染人體表皮和黏膜組織。HPV第16和18型是最常見的高危險HPV,與子宮頸癌前病變、子宮頸癌及男女外生殖器癌的發生有關。 陳思伃表示,奇美醫自2017~2022年期間共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7萬8183人次,其中篩檢陽性個案數達1839人,經切片檢查後確認罹患子宮頸癌癌前病變為565人,侵襲性子宮頸癌為185人(含原位癌),占篩檢陽性個案的41%。 除全程安全性行為和透過1抹2篩,HPV疫苗亦可有效預防感染。國健署自2018年開始提供國中女生公費施打HPV疫苗,至2022年6月底已接種45.3萬劑。雖然HPV疫苗對於性行為尚未活躍或未受到HPV感染者最有效;但有性行為經驗者仍可接種。

Read More

軟式輸尿管鏡手術 男擺脫結石

新營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張哲綱示範軟式輸尿管鏡取石手術。(記者翁聖權攝) 記者翁聖權∕台南報導 63歲的許姓男患者曾經有輸尿管結石的病史,服用過排石之藥物治療,卻未改善,經到新營醫院求診,發現右側腎臟有1顆約2公分的結石,醫師建議接受軟式輸尿管鏡碎石及取石手術,很快就痊癒出院。 衛福部新營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張哲綱指出,泌尿道結石就像是隱形的殺手,發作起來腰痛有如千刀萬剮一般刺在身上,還有可能會產生血尿或發燒等症狀,最嚴重的狀況會導致敗血症休克致死。 泌尿道結石若阻塞了泌尿系統(如:腎臟或輸尿管),除了可能會發生腰痛、血尿與泌尿道感染等症狀外,也可能會造成腎臟的積水與急性的腎損傷,若此損傷未及時處理,最終導致不可逆的慢性腎衰竭或末期腎病變而需要長期洗腎。 張哲綱說,結石的生成跟飲食有關,預防泌尿道結石,改變飲食與生活習慣是最好的方法。例如增加水分攝取,少吃草酸鹽含量高的食物,食物中盡量不要含有太多的動物性蛋白及鹽分,以及攝取適量的鈣(過多或不足均不利於防治)與鎂等,都是有效的預防之道。 處理泌尿道結石的方法,除了傳統的開腹取石或微創的腹腔鏡取石,以及體外震波碎石術外,因為科技材料的進步,經尿道內視鏡的取石漸漸地也成為主流治療方式,此種手術人體沒有傷痕。手術後若沒有發燒或腹痛等症狀,隔天若自行解尿順利即可出院,對醫病雙方是一舉數得。

Read More

世界手部衛生日 5洗5保庇

慈濟醫院感控室主任黃妙慧、副院長吳彬安、院長林欣榮、副院長何宗融、護理部主任鍾惠君等示範正確洗手7步驟。(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5月5日是「世界手部衛生日」,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帶領團隊透過洗手歌帶動跳、洗手示範及衛教宣導,提醒民眾洗手的重要性,林欣榮強調,正確的清潔雙手能避免許多病毒與細菌的接觸感染以及病從口入,「手」護生命,5洗5保佑啦! 「手掌搓搓搓,用力搓搓搓…… 」院長林欣榮帶領醫師、護理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呼吸治療師、放射師、醫檢師、藥師、社工師等團隊,以洗手歌帶動跳,響應世界手部衛生日之外,並以顏料示範正確洗手7步驟(內、外、夾、弓、大、立、腕)。 「洗手一個簡單的動作,卻是最能夠保障病人與醫護同仁安全的措施。」感染管理控制室副主任江惠莉說,手部衛生其實推廣已久,但卻容易遺漏這個小步驟,其實手部衛生做得好,可以預防醫療照護相關感染,也可防止自己受到細菌、病毒的侵害,所以不要忽略看似小小動作的洗手,卻可以發揮很大保護效果。 另外,感控室團隊在醫院大廳分享洗手衛教及有獎徵答等活動,病人與家屬熱情參與,同時擔任院內手部衛生推廣大使的院長林欣榮,則是到病房突擊檢查同仁有無正確落實洗手步驟,並再次叮嚀洗手的重要性,以避免病從口入以及經由接觸而感染疾病的危險。

Read More

彰醫打造醫療級托嬰中心

彰化醫院托嬰中心及兒童復健中心5日揭牌開幕。(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衛福部彰化醫院托嬰中心及兒童復健中心5日揭牌開幕,托嬰中心內部牆面以珪藻土建構,地板為防噪音木板,營造無毒、防潮及無噪音的空間,打造出以醫療為後盾的醫療級托嬰中心,最低月費僅需5百元;兒童復健中心整合各方面專業的醫療復健團隊,並陸續建置攀岩牆及懸吊系統等設備,訓練早療孩子的反應及感覺統合等能力。 彰醫院長曾孔彥表示,同仁可在上班前將小孩帶到托嬰中心,由院方來分擔同仁育兒的辛苦,並將名額開放給社區民眾,具體展現彰醫融入社區,也希望給家長最輕的經濟負擔。 曾孔彥說,彰醫設有南彰化唯一的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兒童復健中心是早療服務再進化,整合專業復健團隊,提昇兒童復健品質,讓民眾免於奔波於不同醫院或不同空間,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療育、早點安心」的方向。 托嬰中心及兒童復健中心位於院區旁的全新建築,委由新竹縣教保托育產業工會經營。 彰醫表示,托嬰中心將招收44名滿月至3歲的孩童,員工優先報名,未滿名額再開放給社區民眾,若超過名額抽籤決定,報名日期將再公告。月費定為7千元,副食品每月1千元,政府補助第1胎5千5百元、第2胎6千5百元、第3胎以上7千5百元,也就是說,若嬰兒是第3胎以上,每月僅需負擔5百元,希望給家長最輕的經濟負擔。

Read More

維持6力指標 不老關鍵

國健署5日與8個全聯會推動「長者量6力」健康評估模式。(記者陳柏翰攝) 長者自評認知、行動、營養、視力、聽力及憂鬱 預防延緩衰弱及失能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為預防及延緩長者衰弱與失能,國健署參考世衛(WHO)長者整合式照護策略,發展在地的「長者6力評估」服務模式,並於今年推動各職類醫事機構加入長者功能評估服務計畫,邀請醫師、藥師等8個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共同倡議,共同守護長輩健康。 根據WHO指出,維持認知、行動、營養、視力、聽力及憂鬱(情緒)等6項內在能力,是掌握不老的關鍵。因此,國健署參考WHO長者整合式照護策略,發展在地的「長者6力評估」服務模式。 該模式即透過22縣市衛生局資源整合及建立轉介網絡,同時輔導醫療院所提供評估服務,使長者能及早發現衰退徵兆,早期介入運動、營養飲食及社交互動等活動,降低及延緩失能風險 國健署於全國推動長者6力評估服務模式,111年度推廣長者自評6力,共468個社區據點加入,完成20萬人次自評,以及輔導醫事人員提供專業評估,共458個醫療機構加入,服務8.3萬人,經專業人員評估後,顯示任一項功能異常者約占16%。 另,為提升長者識能及評估可近性,運用Line發展「長者量6力」評估工具,並提供健康資訊及資源地圖,目前已有10萬人成為「國健署長者量6力」的Line好友。 為擴大長者6力評估專業服務量能,並強化各醫事領域專長的介入,國健署指出,今年推動各職類醫事機構加入長者功能評估服務計畫,邀請醫師、護理師護士、藥師、營養師、驗光師、物理治療師、聽力師、職能治療師等8個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共同倡議,呼籲國內醫事機構齊推動,共同守護長輩健康,提升長輩的老年生活品質。 國健署說,當年紀漸長,維持功能不老的美學即是透過6項能力評估,了解自我身心功能狀況,並配合個人的生活目標與期待,發展適合自己的介入方式,保持身心功能不衰退,才能擁有良好的老年生活品質。

Read More

女童餵毒虐死埋屍 男改判17年半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陳姓男子照顧彭姓女友三歲女兒時,常以尿褲子、說謊就痛毆到頭骨折,甚至餵FM2、安毒致死後並埋屍南投,一審依殺人罪判無期,二審改依毒品、過失致死判十五年五月,經最高法院撤銷發回,更一審痛斥陳令女童飽受凌虐「恐至死亡時仍不明所以」,撤銷改依虐童致死罪判十七年六月,仍可上訴。 一審判決書指出,陳威嘉一0九年二月和女童獨處時打到她頭骨折、腦出血,五月又拿針纏黏竹筷製成尖狀物戳刺她大腿,還以木板、鐵製鞋把痛毆,又命她造拱橋等方式凌虐,甚至餵食安非他命、FM2造成女童六月七日毒發死亡,竟還找來女童生母彭女、蔡姓友人將遺體用棉被、塑膠袋包裹帶到南投名間鄉下掩埋棄屍,法官認定陳朝女童餵毒具殺人不確定故意,依妨害幼童發育、成年人故意對兒童犯殺人罪及棄屍,判他無期徒刑。 陳男、檢方均上訴,台中高分院二審僅維持遺棄屍體罪部分,被訴妨害幼童發育罪嫌,認為陳各次傷害女童時間有間隔,不具持續性,行為樣態也非凌辱虐待等非人道待遇,不構成妨害幼童發育罪。 二審認為,陳雖體罰、傷害女童,但也會照顧生活所需非一昧責打「難認主觀上有殺害女童的動機」,且化驗僅能判斷體內有無毒物,無法定量檢測數值,改依成年人以非法方法使未成年施用第二第三級毒品罪、過失致人於死罪及遺棄屍體罪,一共判陳十五年五月,上訴經最高法院撤銷發回。 台中高分院更一審審酌,女童頭髮雖有驗出安非他命但肝臟組織沒檢出,無法證明女童死亡前七至十天有遭餵食或強迫吸食安非他命,安毒應非造成其死亡原因,陳也否認殺人犯意,檢方證據也難認陳有殺人不確定故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