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全民國防應變手冊 47頁辨敵我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共軍機艦挑釁我空海防力道持續加強,國防部十三日公布新版「全民國防應變手冊」,相較舊版手冊的二十三頁,新版頁數達到四十七頁,提供民眾戰時應變自保參考,這本應變手冊編輯的目的,主要是提供民眾面臨戰爭景況下,各種可能發生嚴峻災變時所需的緊急應變資訊,以做好生存自助。 全動署物力動員處長沈威志表示,新版全民國防應變手冊經各界建議,因應俄烏戰爭局勢強化戰時應變作為,讓民眾面對此狀況時有所依據,在後續上會公布英文版的「全民國防應變手冊」,供在台外國人使用。 手冊區分為平時準備及戰時應變兩個段落、十四個主標題,平時準備區分為、緊急避難準備事項、防空警報音符及聲音識別、認識周邊重要處所、掌握正確訊息等項目。戰時應變則區分戰時可能發生的狀況、敵我識別、緊急疏散避難、戰場維生應處、通訊傳播中斷應處、戰傷醫療急救、戰場危機處置、民眾對各類型災害應變作法、緊急應變專線等項目。 敵我識別部分,除了刊載國軍陸、海、空軍及海軍陸戰隊服飾、階級臂章,以及台灣警消服裝識別外,也納入中共解放軍夏季作訓服(叢林)、冬季作訓服(荒漠)、蛙服(叢林)、作訓大衣(荒漠)照片,內容中明確顯示出國軍及共軍的服裝差異。 情次室林楨凱中校指出,針對全民國防應變手冊,主要是讓百姓能在戰時明確看出國軍及共軍差異,兩軍服裝的確有明顯差異,若未來共軍持續更新服飾,國軍也會適時更新手冊供各界使用;國防部作計室聯合作戰計畫處長林文皇少將補充,實際作戰及演訓時,部隊都會有識別區分,每一天識別方式都不同,有白色、藍色識別帶等作區分。 沈威志指出,手冊增加文字敘述,輔以適量插圖,並提供各種嚴峻景況下,較為詳盡應處方式,以協助民眾生存自助。此外,整合防空避難處所、急救責任醫院、民生必需品配售及收容安置地點於「消防防災e點通」APP,便於民眾查詢。

Read More

鄭文燦:兩岸交流障礙在一中原則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十三日指出,兩岸目前主要的障礙,是來自對岸以片面的方式來界定,政府當然期待透過對話達到對等互惠的目標,也希望北京能體認到兩岸的對等對話是重要的。 鄭文燦說,兩岸交流的障礙目前也是對岸沒有開放,像是旅遊目的地不包括臺灣、包括對臺灣的農漁產品片面設限等等,所以我們當然期待透過對話,能夠達到對等、互惠這樣一個目標,所以也希望北京能夠體認到兩岸的對等對話是重要的。

Read More

共軍擾台演練封控一島三峽 國防部:反封鎖列入作戰演習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中共機艦頻頻擾台,意圖演練封控台灣本島以及台灣、巴士、宮古等海峽。國防部十三日表示,情報部門對共軍犯台行動有所研析,包括對台灣海峽封控手段等,有反封鎖與護航作戰相對應計畫與準備,都在作戰計畫與演習中。 共軍機艦近期頻繁從台灣南方及北方海域穿越第一島鏈,並執行空中監偵及遠海長航訓練,學者分析認為,這是演練反介入及區域拒止(A2∕AD),並意圖控制一島三峽(台灣本島以及台灣、巴士、宮古等海峽)。 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少將表示,國軍對台海周邊情勢狀況嚴密掌握,對於中共各種戰整備作為,包括聯合戰備警巡等,目的、手段與意圖,國軍均以料敵從寬原則,深入評估。 國防部作戰及計畫參謀次長室聯戰處長林文皇少將表示,國軍情報部門對共軍犯台行動都有相關研析,包括解放軍對台海的封控手段等,都有相對應計畫與準備,例如反封鎖與護航作戰都在作戰計畫與演習中,並持續強化應對能力。

Read More

邀陸生被擋 馬:陸委會越來越像共產黨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前總統馬英邀請中國大陸五所大學五十位學生來台交流卻遭陸委會勸阻,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鄭運鵬甚至警告不要變成中國大陸統戰工具,馬英九十三日回應表示,為什麼陸委會現在越來越像共產黨呢? 馬英九昨出席公開活動被問到邀請中國大陸學生訪台,有官員質疑這些中國大陸青年都是挑選過的「樣板」青年,恐成統戰工具,馬英九表示,是說我們刻意去邀請這種人啊?我第一次聽到欸!,他還反問,為什麼我們陸委會現在越來越像共產黨呢?」

Read More

關懷弱勢 勞局贈庇護工場物資

勞工局長王鑫基(第一排左四)帶領該局同仁,將庇護工場端午節物資,發送給身心障礙弱勢勞工家庭。(勞工局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端午節快到了,巿府勞工局長王鑫基帶領同仁,十三日兵分多路,將喜憨兒台南庇護工場的端午相關物資,發送給南市身心障礙弱勢勞工家庭共六十二戶,讓身障弱勢勞工感受社會的愛與溫暖。 勞工局說,這次發送的物資由喜憨兒台南庇護工場,與全家通路合作,募集社會善心人士認捐的鮮凍食品「端午溫暖送」組合,內容包括蔬食油飯搭配元氣排骨四神湯。 發送對象主要是身心障礙弱勢勞工家庭等,兵分多路發送到全市廿多區共六十二戶家庭,並關懷這些身障者現況。 王鑫基與職業重建個管員共同發送,第一戶是住南區的黃姓服務對象,大學時期發生交通事故後傷到肢體致長期臥床,經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介入後,鼓勵使用居家就業服務,預計七月起開始電腦繪圖相關培訓課程,重新建立工作技能。 住佳里區的洪姓服務對象,領有聽覺障礙中度證明,雙耳配戴助聽器,過往多未有正式的工作經驗,透過職管員及支持性就服員協助,今年一月媒合至市府地政局市地重劃科擔任約用人員,透過職務再設計協助個案工作使用的電話,安裝話筒放大機,放大音量讓案主可較為順利接聽電話,目前穩定就業中。 王鑫基表示,這次發送喜憨兒端午物資,關懷弱勢身障勞工,讓弱勢勞工家庭可享用憨兒們製作的美食,感受佳節氛圍及社會的溫情,也傳遞更多正能量。 就促科長沈淑敏說,庇護工場是身心障礙者在未能進入一般職場就業前,提供一個學習工作技能與職場經驗的場域,目前南市有六家庇護工場,包含冷凍食品、烘焙、蔬食簡餐、饅頭、無毒蔬果、影印印刷等,期盼企業團體或民眾踴躍採購庇護產品,幫助庇護員工找回自信與價值。

Read More

新市佛光會綁四千顆素粽義賣

國際佛光會新市一會接力綁粽子,一口氣綁出四千顆愛心素粽做義賣。(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新市報導 國際佛光會新市一會十三日在雨中接力綁粽子,新市區社內社區協助調派志工,甚至遠東科技大學餐飲教授李尚穗也臨時帶著學生來幫忙,四千顆粽子在大家齊力下總算完成。會長陳明卿表示,新市一會在端午前夕總會綁素粽做義賣,經費則用於捐米捐血等公益。 新市一會會員們十二日就開始忙著洗粽葉、備料,十三日一早就開始分工合作,會長陳明卿與五名督導莊秀娥、蘇姿澐、楊瓊枝、黃花萼、雷瑞朗等帶領三十名志工一起綁粽,預計一天完成四千顆,但部分會綁粽子的志工因各種情況未能到場,使得人力吃緊,社內里長魏千富則協助調派志工,甚至還求助於遠東科大的師生們前來,讓四千顆粽子能圓滿完成。 國際佛光會新市一會接力綁粽子,一口氣綁出四千顆愛心義賣粽。(記者張淑娟攝) 陳明卿表示,感謝志工們的幫忙及督導們踴躍到場協助,集大家的愛心完成了四千顆素粽,且因全數已由愛心人士認購,善款將妥善運用於捐弱勢,也感謝社內里的幫忙,及遠科大教授李尚穗帶著學生緊急支援,讓今年的素粽義賣活動可以順利。 由於四千顆全數是素粽,陳明卿表示,每一顆都內含十種食材,有雪蓮子、花生、香菇及五穀米等,可說相當豐富有料,是一顆充滿愛心又好食的素粽子。

Read More

親子包粽樂 邀達人授課

新營文化中心將舉辦「創意有趣─親子包粽樂」活動,安排志工隊長陳素貞(左二)教親子如何包粽。(新營文化中心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端午節將至,文化局新營文化中心十八日將舉辦「創意有趣─親子包粽樂」活動,安排志工隊長陳素貞教導親子如何包粽,還設計出美味、健康概念的「迷你粽」準備教大家,報名請上新營文化中心官方網站查詢。 文化局表示,包粽子是端午節傳統民俗活動,過去家戶從浸糯米、洗粽葉到包粽子,都是全家合力完成,現代人工作忙碌,家庭總動員包粽子的越來越少。 為讓包粽子的技藝和習俗延續傳承,新營文化中心每年定期舉辦端午文化體驗活動,讓民眾感受過節氛圍,也增進對端午文化的認識。 文化局說,今年邀請新營文化中心志工隊隊長陳素貞,傳授道地的南部粽。陳素貞長期熱心服務,還擁有一身好廚藝的,去年還獲金質獎肯定,包粽、炊粿、西式甜點製作樣樣難不倒她。 陳素貞近年參加新營藝術季的創齡工作坊,學習表演、舞蹈,彩繪人生;此次將帶領親子體驗動手包粽子樂趣,也讓孩子了解端午節習俗由來,傳承這項傳統技藝。 本次活動,現場將帶來古早味包肉粽教學,陳素貞由自家孫子獲得靈感,將推出具創意和美味、傳統、健康概念兼具的「迷你粽」,外觀雖小,餡料包括花生、豬肉、香菇、蝦米都有,因粽子較小,適合小朋友品嘗。

Read More

包粽初體驗 蚵寮學童說好難

小朋友高興秀出自己包的粽子,並準備將好吃的粽子吃下肚。(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北門報導 端午節前夕,北門區蚵寮國小舉辦包粽體驗,共有一年級與幼兒園的學童參加,小手握著竹葉再將各式餡料及糯米放入,光是要折成粽子外型就十分困難,還好有廚工阿姨協助,讓粒粒飽滿的粽子上桌。 蚵寮國小校長王建堯指出,這項活動是幼兒園申請閩南語沉浸式教學計畫的一項,結合端午節粽香,由老師古春英指導,先講述端午節與粽子的故事,接著就是實際動手製作香噴噴的肉粽。 由於參加包粽體驗有九名幼兒園學童、十三名一年級學生,古春英事先備好粽葉、糯米、蝦米、花生、豬肉、鹹蛋黃、香菇等食材,並將內餡炒香放涼,再讓學生動手,只是小朋友光是要將粽葉折成三角錐外型就有些困難,只好邀請廚工阿姨現場示範。 北門蚵寮國小幼兒園的小朋友學習包粽,小手緊握著粽葉將各種餡料包進去,直說不簡單。(記者盧萍珊攝) 不過包粽對學童而言確實不容易,在廚工阿姨握著小手完成每一個步驟後,終於將包好的粽子下鍋烹煮,廚房也傳出肉粽香味,讓人口水直流,學童們在一旁等待想要品嘗自己包的粽子。 幼兒園大班的洪宸飛說,吃到自己包的粽子,感覺香噴噴很好吃。一年級的王德偉表示,第一次包粽子,覺得有點困難,原來包粽子並不簡單,媽媽真的很辛苦。

Read More

上市公司5月營收 年減1成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台灣證券交易所十三日表示,全體上市公司五月營收總計二兆九千一百零八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百分之十點一二,衰退主要產業為航運業、油電燃氣業及塑膠工業。 證交所指出,上市公司五月營收成長公司共三百八十三家,衰退公司共五百九十七家;累計一至五月全體上市公司營收總計十四兆三千零七十二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百分之十一點四七,衰退產業為航運業、金融保險業及塑膠工業。一至五月營收成長公司共三百五十五家,衰退公司共六百二十五家。 另外,全體上市公司五月當月營收成長主要產業為觀光事業、汽車工業及貿易百貨業;全體上市公司一至五月累計營收成長前三名產業為觀光事業、汽車工業及資訊服務業。 證交所統計,全體上市公司五月營收成長較大的產業當中,觀光事業因跨境旅遊需求大增及疫後客流量復甦,汽車工業因車用晶片供應問題緩解,貿易百貨業因個別公司近期受匯率波動認列匯兌利益及母親節商機影響,使五月營收成長。 五月營收衰退較大產業當中,航運業因通膨壓力致市場需求下降,運價下跌影響營收;油電燃氣業則因油價下跌及通膨致需求低迷所致;塑膠工業因電子材料需求下滑造成營收衰退。 證交所指出,本國及第一上市公司(含創新板公司)分別計九0三家及七十七家,共計九百八十家皆已於六月十二日前完成五月營收申報作業。

Read More

局勢混沌 元大寶華經濟預測喊卡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全球經濟局勢混沌不明,且國際股市與經濟基本面不一致,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原訂十四日舉行的經濟預測記者會,考量「當前經濟與金融活動複雜程度極高」,臨時喊卡,將持續蒐集資料,於九月下旬公布經濟預測。 歐美國家升息的後座力持續發酵,全球終端需求減弱之下,台灣出口重挫,使得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陷入「保二」危機。 主計總處五月底再次下修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至百分之二點零四,為八年最低水準,僅能勉強「保二」;國內各智庫也陸續下修經濟成長率預測值。 元大寶華分別於上半年的三月及下半年的九月各舉行一次經濟預測,今年三月就已悲觀看待今年景氣,大幅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百分之一點九一,宣告「保二」恐落空;原本考量經濟局勢變化快速,於六月十四日加開一場記者會,更新對當前經濟局勢看法,不過臨時喊卡。 元大寶華表示,目前未能擺脫疫情造成的多重經濟活動扭曲,且各項總體經濟數據雜訊很多,形成複雜難辨的混沌局面;尤其今年以來全球終端需求下降,歐美主要國家升息對經濟的衝擊還在醞釀、堆疊,轉機何時到來,眾說紛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