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男腹痛急診 竟是心梗

新營醫院醫師柳鴻祥說明心肌梗塞常見症狀。(新營醫院提供)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有高血壓等宿疾的50多歲蘇男,因腹痛多日到衛福部新營醫院掛急診,原以為是腸胃炎,但經醫師進一步檢查,卻發現是心肌梗塞,迅速給予血管支架治療,及時保住一命。 新營醫院指出,蘇姓患者身材較為肥胖,且有高血壓病史。他利用假日從台北南下遊玩,卻因腹痛不適,沒有食慾,無法繼續旅遊,而到新營醫院掛急診。急診醫師柳鴻祥觀察其活動自如,除了腹痛,血壓、心跳、呼吸和體溫皆正常,肚子檢查有些壓痛,聽診腸子活動偏慢,初步診斷為腸胃炎。 但在看到心電圖後,柳鴻祥醫師立即判斷有心肌缺氧及ST上升型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因此即刻照會心臟科協助治療。原本家屬希望轉回台北治療,但在醫師告知病人的狀況刻不容緩後,立刻接受了血管支架治療,所幸救治及時,保住了病人寶貴的生命。 柳鴻祥說,心肌梗塞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心臟血管的粥狀硬化和血管阻塞,若心臟的冠狀動脈急性完全阻塞造成血流無法供應,導致氧氣和養分無法輸送到心肌細胞,將引發心肌的損傷或死亡。而心肌梗塞可能會出現的症狀或前兆包含心絞痛、左胸或胸口正中位置有重物壓迫感覺、頭暈惡心、嘔吐、腹痛、呼吸困難、冒冷汗、疲累等症狀。

Read More

遠距醫療 都會區、長照機構明年試辦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隨著我國人口邁入高齡化、以及失能人口增加,發展居家照護勢在必行。健保署長石崇良12日說,將研擬推出「遠距醫療擴大實施試辦計畫」,編列新台幣近3億元,適用地點不再侷限山地離島、住宅,都會區、長照機構都可使用,預計明年第1季上路。 石崇良12日出席APEC數位醫療應用公私協力工作坊,會後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完備居家照護必須涵蓋3大要件,居家訪視、遠距醫療及遠距監測,以利民眾在宅像在醫院擁有持續性照顧。 他指出,明年起居家醫療會朝2大方向擴充,第1個方向是適用場域增加,除了自住宅,希望擴及長照住宿式機構。 第2個為服務範圍增加,以往適用對象侷限在山地、離島,因應人口老化,都會區長輩也有居家醫療需求,規劃推行為期1年的試辦計畫。

Read More

商保補位健保降費率? 月底討論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近期國內健保議題受關注,針對商保補位健保,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約有7成國人買商業保險,除了討論補位健保可能性,同時希望透過行政資源分享,節省成本、降低商保費率,達到雙贏局面。 台灣健保享譽國際,但仍有不少看病須自掏腰包項目,各界因而提出「商保補位健保」措施。健保署日前喊出商保補位健保推動分為檢視現有保單「保大不保小」等問題,及引導未來商保產品補位等2階段,預計今年底前拜會保險業者和金管會討論第1階段。 石崇良12日出席APEC數位醫療應用公私協力工作坊,會後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有7成台灣民眾都有購買商業保險,未來如何讓新保單與時俱進、符合民眾需求,健保署也非常關心,尤其與健保互補相關討論,包含保單內容互補、行政資源分攤等。 他指出,目前商業保險都需要民眾收集單據、保險公司須取得病歷,過程耗時也浪費行政成本,若健保分享資源,商保業者可降低行政程序成本,可能讓保險費率下降,民眾買得起,才是真正的健保商保合作。 石崇良說,健保提供資源共享,商業保費就必須要下降,「不然等於健保幫商業賺錢、省人力」,規劃初步方向希望達到商業保險與健保資訊互通,比如醫院插健保卡可以知道民眾有買什麼保單,如何負擔、如何給付,不排除先找幾家業者合作。 另,對於近期有因商保理賠藥費條件申請短期住院,卻遭健保清查情況,健保署理解癌友困境,暫緩稽核。石崇良說,初步已經與癌友團體討論、收集給付困難樣態,私下也與幾家保險業者了解困難,下一步將找主管機關,預計9月底、10月初各界開會討論。

Read More

食藥署今審查 莫德納XBB疫苗最快月底開打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12日公布,新增檢出101例Omicron變異株確定病例,其中51例本土個案分別為50例XBB。發言人曾淑慧表示,莫德納XBB疫苗預計13日由食藥署審查,一旦通過就會引進200萬劑,拚9月底開打。 針對莫德納XBB疫苗的引進、開打,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上月底開會討論後達共識,將XBB.1.5單價疫苗將提供6個月以上全民接種,解屆時會分批接種,以65歲以上年長者為優先。 因此,食藥署13日將召開專家會議審查緊急使用授權,通過後即可展開進口、檢驗封緘作業,估計9月底可以引進200萬劑開打,先觀察1週至1個月,再視打氣如何決定是否開放下一階段對象,如果接種不踴躍,也可能開打3天後就開放下一階段。 疾管署公布,上週每日平均新增44例COVID-19本土病例(併發症),較前1週每日平均新增45例相當。上週平均每日新增6例死亡,較前1週每日死亡平均數8例下降。 近4週監測,本土檢出病毒株XBB(99%)為主流株,重點變異株以EG.5(25%)及XBB.1.16 (25%)為多,其次為XBB.2.3 (11%)。

Read More

連3週升溫!流感上週39重症11死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夏季流感疫情持續升溫,不但連續3週上升並超過流行閾值,疾管署12日公布,上週新增39例流感併發重症,另新增11例死亡,均具慢性病史,其中8例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上週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達88,323人次,近期呈上升趨勢;近4週合約實驗室分離以流感病毒為多,目前A型H1N1及H3N2於社區共同流行。上週新增39例流感併發重症(25例A型H1N1、13例A型H3N2、1例A型未分型);另新增11例死亡(9例A型H1N1、2例A型H3N2)。 防疫醫師蘇家彬表示,新增流感重症個案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100多歲,發病日介於8月23日至9月8日,其中34例具慢性病史,34例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其中有2例為10歲以下,其中1名男童有長期神經肌肉與肺部、心血管疾病等疾病,因肺炎併發症住進加護病房治療中。 同時,新增11例流感死亡,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7月1日至8月30日,均具慢性病史,其中8例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 疾管署統計,本流感季自去年10月1日起截至今年9月11日流感併發重症病例累計664例(以432例A型H1N1及215例A型H3N2為多),年齡層以65歲以上長者為多(占52%),83%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81%具慢性病史;其中死亡149例(以111例A型H1N1及33例A型H3N2為多),74%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93%具慢性病史。 夏季流感疫情持續升溫,眼看流感已進入秋冬流行期,醫師提醒,流感為新冠疫情後免疫負債之一,家中長幼、慢性病患者與重大傷病患者等高危險族群,應盡快接種流感疫苗。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提醒,臨床上曾收治1名30多歲年輕男性,BMI值(身體質量指數)超過35,得到流感後才過2天就變成重症送急診,住院了1個多月才出院,後來證實是因A型流感所造成。 黃玉成表示,新冠疫情後,除了流感外,目前還有其他6、7種呼吸道疾病案例也在增加中,像是呼吸道融合病毒,肺炎鏈球菌等,最近臨床許多患者整個月都在生病,就是典型的免疫負債,而這也跟口罩解禁、洗手等清潔不夠確實有關。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有延燒趨勢,因應秋冬流感好發季節,2023年公費流感疫苗預計10月開打,黃玉成也提醒,流感病毒並沒有沉寂,不可不慎未來可能的大反撲,定期接種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方式。

Read More

髖關節置換 林口長庚年逾600例

超過50位國內外學員參加髖關節鏡大體模擬示範課程,由林口長庚骨科部主任詹益聖(左三)示範並指導髖關節鏡手術。(長庚醫院/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隨著人口高齡化,罹患關節疾病需要手術重建的病患,有越來越多的趨勢,林口長庚醫院每年進行超過600例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亞洲髖關節鏡醫學會理事長詹益聖指出,人工關節置換已是安全且能達到長期療效的手術,只要影響到日常生活,就可考慮置換人工關節。 長庚醫院指出,「第四屆亞洲髖關節鏡醫學會」甫於日前在林口長庚醫院落幕,會議有來自7國、150位醫師參與,會議由日本、南韓、香港、澳洲和大陸的髖關節鏡手術專家發表演說,分享交流最新研究成果,詹益聖和日本的Soshi Uchida醫師以及南韓的Yong Chan Ha醫師,也向與會學員示範並指導髖關節鏡手術。 詹益聖指出,髖關節是由大腿骨與骨盆所形成的關節,當關節發生病變,如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關節發育不良、脫臼、股骨頸骨折或髖臼骨折、關節骨瘤、關節感染等,都可能造成髖關節的磨損與變形,令病患疼痛、行走困難、關節僵硬、走路跛行或長短腳等情況,影響病患日常生活型態,症狀嚴重時,則可能需要置換人工關節。 詹益聖表示,因科技的進步與人工關節材質的改良,人工關節置換已經是一種非常安全、有效、而且能達到長期療效的手術,包括微創手術、電腦導航手術、截骨旋轉手術、關節感染、及關節再翻修手術等。

Read More

〈中華副刊〉因果獨奏/酸民樂園

文/葉雨南 圖/熊妤 「營業時間週一到週五早上十點開園,晚上十一點半關園,週六和週日早上十一點開園,晚上十一點半關園。」 入園資格需符合十個條件: 第一:「以忌妒他人為做人處事原則、以忌妒他人來交換日常條件。」 第二:「別人犯一次錯,需要把那人過錯提一百次以上。」 第三:「看文字或說話只聽前面,自己不爽快就開始漫無目的反擊。」 第四:「自己可以犯錯,其他人全都不可以犯錯。」 第五:「找幾個喜歡批評他人的人結夥,理念都一致。 第六:「到處炫耀自己滿滿遙遠理想,去哪些地方。」 第七:「滿嘴藉口為樂,讓藉口去面對生活和眾人。」 第八:「把不是事實的事情,大量地傳遞到各個角落。」 第九:「平常很閒,或是再忙也要擠出時間來不經思考和他人嗆聲。」 第十:「不能認為自己是酸民。」   摩天輪是十二顆褪色草莓組合而成、雲霄飛車的座椅一坐有酸菜味道、旋轉木馬把手全部都是醋的味道、海盜船裡裝滿酸辣湯、嘉年華表演中每個人的面具上都寫著「酸澀」,這些日常原料就緒後,樂園要迎接第一日的開幕了。 創建樂園的人是「梅梁興」昨天四十歲了,臉上仍留著被砸過的生日蛋糕奶油殘骸,開過三次店、離過兩次婚,有兩個小孩,但一年就見一次面,他開口都是說:「不算啦!不算啦!等我完全準備好,事情才可以結論。」一個最標準的酸民,曾經連續得過五屆酸民大賽的總冠軍,但第六次因為說了一句:「我請你喝碗湯吧!」落入淘汰,最後成績只進了八強。 他的兩位前妻,泰友虔和仁不理,都因為對他的良心沒轍,因此討論離婚時,用一碗酸辣口味泡麵,雙方達成蓋章協議。 泰友虔,其實原本是這座樂園的地主,但她因為著迷異國男子,一度讓這土地落入異國男子手上,好險最後異國男子因為被洪水沖走,留下這塊地,還可以拿來炫耀。 嚴格來說泰友虔和梅梁興一樣,都完全符合這十個入園條件,但某一日,她失去了第四個條件,這一件事情她認為她絕對不可以犯錯,就是婚姻,而在她嫁給了梅梁興之後,她就失去了第四個條件,還有第七個條件,甚至連第十個也就是最後一個條件都失去了。泰友虔喜歡馬,雖才三十歲,卻有一座大型馬場,每匹馬都非常好動,但遊客發現其實馬是假的,都是上了發條的馬,因這事鬧上了媒體,她的「走路要有風」馬場才吹起了焚風。 樂園一早湧入一大群等著核對入園條件的人,有人看起來一臉老實,一開口就馬上符合第三個條件,最多人是第七條到第十條都不符合條件。 結果就是,第一日開幕當天,經過多次確認後,早上十點多符合入園條件的只有六個人,分別是碗塑膠、西帥、聽風、玫瑰瀉、郝酸、棠繽紛,只有玫瑰瀉跟郝酸是女士,其他人都是男士,其中年紀最大的是一頭白髮的聽風,已經六十七歲了,年紀最小的是棠繽紛才二十歲。 郝酸戴著有些微破洞的帽子說:「你們五個窮人,怎有資格入園?我郝酸女王,一身名牌,也常常忌妒那些黑心商人,黑心居然可以獲益,認為要當酸民,就要從頭酸到腳,連名字都要有酸,所以我才給自己改了名,原本我父親給我取名,郝端端,但我認為這名字會讓我的名聲變不端正,就在我生日當天給改掉了。」她走路步調非常慢,彷彿在勾芡,卻又不小心勾住了那些不情願的景物。 其他五人聽到郝酸說卻只是搖頭,他們先走到了旋轉木馬前,木馬前面有一個牌子寫著:「把手有醋味,如果不符合第一個條件、第四個條件、第七個條件皆是拒絕入座的」最後他們六個人都在轉著、轉著:「這根本不是木馬而是一種污辱,而且是悲傷的污辱。」 突然木馬停止轉動,西帥拍了一下馬背說:「假馬還要有背?」「那酸民是不是也要有靠山?」棠繽紛對西帥比一個手勢:「靠山?你根本不行當酸民!當酸民要一定的本事,最基本起碼,要自以為自己很厲害,但從你的名字還有你剛剛說的靠山,就清楚你當不起酸民。」 西帥丟東西往棠繽紛側臉:「如果你是酸民你就不要閃躲!」 棠繽紛還真的很爭氣沒有任何閃躲:「這小小石頭,連破相都達不到,何必閃?我如果閃?豈不是丟了酸民的臉?」在場四人突然用力拍手鼓掌,木馬繼續轉動,多轉一圈,把手的醋味就更酸澀,而且木馬的雙腳感覺隨時都會裂開,再轉了十二次之後,碗塑膠大吼一句說:「我看這樂園,根本沒有遊樂設施,關園前,我一定要拍個照,上傳到媒體,讓各界都知道,這樂園只是跟玩家家酒一樣的。」木馬的腳用力掙脫,他們彷彿真的在騎馬一樣,假馬在樂園的廣場上奔馳,西帥落下了馬,本來郝酸想要下馬去救援他,但被棠繽紛制止說:「無論是身為女王,還是身為一個真正的酸民,妳都不能有理由去救援他。」西帥的腳骨折,樂園的工作人員給他抬擔架,護送到園外的醫院了,其他五個人則是繼續在廣場上那麼酸澀的奔馳著。 開始有一陣一陣酸味了,那酸味不是人該有的味道,而比較像是競爭和失去道德擁抱的一種掠奪。 郝酸說:「那我們這些自以為是酸民的人,要被這假馬玩弄多久?」樂園響起廣播:「午餐時間到了、午餐時間到了,請馬到有草的地方覓食。」廣播一響,五匹假馬,彼此在縫隙中間交錯,一兩隻互相絆倒彼此,留下棠繽紛和聽風,聽風突然把假馬抱起來摔到地上:「我才是真正的酸民啦!假馬!快去天堂!」郝酸瞪了他一眼:「你這不是酸民,而是亂來吧?」聽風繼續摔下一匹假馬說:「那妳這樣說我更應該是酸民了!女王。」 樂園有負責懲罰酸民的設施,是樹鼓手,每一個小時遠方就會看到兩個輪子的樹鼓手往這邊徘徊,樹鼓手會不停敲打鼓讓他們變成啞巴,但他們完全沒受到影響。最後,樹鼓手發現後說著:「請各位通過考驗的酸民前往海盜船那裡。」 郝酸有一個弱點,其實她是泰友虔的女兒,都很容易被欺騙上當。   直到剛剛一個字都沒說的玫瑰瀉:「海盜船我一個人就可以搭乘,各位酸民,經不起搖晃的,我是船員有事沒事都愛在破船上這邊酸那邊酸,酸多了連狂風暴雨都不怕。」郝酸看玫瑰瀉右手臂刺了個錨,頭頂還有船員帽就說:「那就讓妳這矮小又自以為是酸民的年輕人試試看吧!」 但其他三個人完全不同意,碗塑膠更大罵:「我活了四十年,當搬家工人,也當過十年水手,我才是最有資格,還看大隻鯨魚在跟海豚搏鬥,你們只會以酸民為樂,不知道真正酸民,是看了太多風雨後,才有能力有立場酸言酸雨的!」棠繽紛大笑說:「大叔!酸民需要能力?那你還在這荒涼的樂園浪費時間?」 碗塑膠搖頭說:「你們連酸民的邊都沾不到!你們連樂園的負責人是誰都不知道吧?是梅梁興先生,他是我以前上司,他才是世界上最有資格被稱作酸民的,他要是酸起來,一磚一瓦都會融化。」 「不過據說他有一個弱點,就是他怕很甜的東西,像善良、月亮、離別、再見。」 海盜船隨即開始了一切搖晃,玫瑰瀉和碗塑膠一起搭乘了海盜船,海盜船晃了二十四次,廣播聲再次響起:「大浪要來了、大浪要來了,晚餐被捲成一句無言。」這兩個人連同船身翻覆在地,當場無心跳,宣告死亡。 郝酸看到滿地鮮血大怒說:「就算我們是酸民!也不能惡整我們吧?而是要給我們一些酸不了的提示或警示!」 雖還有三樣遊樂設施,此時已是晚上十一點,就要關園了,梅梁興從外環道的假花叢這走了過來,看到他們三個說:「恭喜你們!成為酸民樂園的真正酸民,你們可以各自成立設施,立雕像得榮耀,另外三樣遊樂設施擇日拆除,改成你們要的樣子。」郝酸脫下面具說:「爸,你看你頭頂上的月亮,正在酸著你的一切。」梅梁興看到掀開面具的女士後,馬上通知樹鼓手,還有工作人員,馬上關園,在他們三個要被滯留在這酸民樂園時,梅梁興的嘴角裡,被丟進一顆酸梅,整座樂園立刻垮下,郝酸在樂園門口說:「所以啊!不要當酸民,酸太多,最後肩膀也酸了,自己也垮了,把良心變甜一點吧!」

Read More

〈陳建志醫師專欄〉天天耳鳴偏頭痛 原來顳骨長息肉

電腦斷層顯示右側顳骨氣房內出現一顆顆息肉(藍箭頭處),宛如葡萄,是罹患「慢性息肉性顳骨炎」併發慢性偏頭痛。(醫師陳建志提供) 一名44歲女性美甲師這兩年來每早起床後,右側眼眶會開始悶痛,持續一整天,都得立即服用一顆止痛藥,否則,會愈來愈痛,惡心嘔吐。有時下午或傍晚還會不定時發作,只好隨身攜帶止痛藥,原本以為是青光眼,但眼科眼壓檢測正常。近來,右耳時常感到悶脹,聽聲音時好像隔著一道牆,常常會聽到「嚓~嚓~嚓」。原本以為是工作壓力大或睡眠不足所致,經調整工作量後,病症仍依舊。 就醫時,聽力檢查顯示右耳有相當輕度的傳導性聽障。電腦斷層檢查顯示右側顳骨氣房內,出現了一顆顆的息肉,宛如葡萄,原來是罹患了「慢性息肉性顳骨炎」,併發慢性偏頭痛。 顳骨就是兩側耳部椎形頭骨,內具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氣房,宛如蜂巢,彼此間以細窄氣道相互交通,宛如迷宮,最後連到中耳腔。若因病毒感染或過敏發作,自體免疫攻擊黏膜,纖維組織增生長出息肉,細菌滋生加重發炎,大量發炎訊息傳入大腦,牽連到同為三叉神經所支配之顴部顏面或顳部頭皮,產生疼痛。另外,三叉神經末梢還會分泌出大量降血鈣素基因相關胜肽激素 (CGRP),進入血液循環,誘發偏頭痛,若病程持續超過3個月,歸為慢性。 此病治療並非只治頭痛,更要治療顳骨炎。若已是息肉性病變,建議給予巨環內酯類抗生素,抑制組織增生性自體免疫反應,或是直接進行中耳腔副腎皮質素注射,讓藥物在裡面蔓延。以上種種,減少牽連性頭痛或偏頭痛的發作。 患者在接受治療1週後,頭痛及耳鳴完全消失。需注意的是,任何速效性頭痛藥物,如阿斯匹靈、乙醯胺酚、異丁苯丙酸、麥角胺、翠普登,甚至是嗎啡類藥物,在未確定疾病時,頻頻使用,會改變腦部痛覺受器,變成「藥物過度使用頭痛」,若持續輕忽病情,聽力還會惡化,不可不慎。 (作者∕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醫師)

Read More

髓緣之愛 星父子感恩慈濟

楊榮文特別準備自己寫的「恩」字獻給證嚴上人,代表他們內心最大的感恩。(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我兒子身上有一半台灣的血,也是台灣人。」前新加坡外交部長楊榮文一家和友人,11日來到台灣花蓮慈濟醫院與靜思精舍,在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30週年慶前,要親眼看看慈濟醫療的發源地,也親自感謝慈濟基金會創辦人證嚴法師,以及當初協助他的小兒子時弘完成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團隊。 10歲接受骨髓移植成功的楊時弘目前29歲,已是醫學院畢業2年的準醫師。(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楊榮文一家和台灣的情感,緣自2004年小兒子時弘因為血癌治療,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康復重生。這次距離他們上次攜子訪台,已經時隔12年,當年接受移植的楊時弘,如今已是醫學系畢業2年的準醫師。親自導覽的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很開心看到楊時弘,在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後的健康與成就,也歡迎他有機會能到花蓮慈院來進行醫學領域的交流。 楊時弘3歲那年,因為發燒、身體瘀青甚至出血,被檢查出罹患了血癌,只有骨髓移植(造血幹細胞移植)才能夠治療。當時在兄姊親屬間找不到合適配對,楊榮文夫妻為救愛子一命,一路從新加坡、香港找到美國的骨髓資料庫,繞過半個地球只為尋求適合捐贈者,沒想到最後在美接受治療時候,竟然連線到台灣的慈濟骨髓資料庫成功配對,就這樣接受完全不相識的人幫助,親身感受到慈濟人跨越種族、國界的無私大愛。 因為造血幹細胞移植找回健康,楊榮文一家此次訪台,特地前往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參訪,了解目前累積46萬多筆的志願捐贈者資料,都是來自慈濟志工街頭巷尾召募建檔的努力以及志願捐贈者無私的奉獻,讓他更感到重生後的意義受到鼓舞與啟發。楊榮文也說慈濟資料庫不僅僅是對他兒子有意義,也造福世界上所有需要的人。 再次來到花蓮靜思精舍拜訪上人,除了要說感恩之外,也讓證嚴法師看一看當年慈濟救活的小男孩時弘,如今已經長大成人,同時學習醫科、立志救人。證嚴法師為楊榮文一家祝福,也勉勵時弘,要當一個好醫師,救更多的人。 楊榮文還特別準備了自己寫的墨寶「恩」字來代表內心最大的感恩,還有他的著作《凝思集》,一家人的髓緣歡喜,在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30週年慶之前,見證人間有愛共創生命的奇蹟。

Read More

10月達高峰! 登革熱分3級就醫

疾管署12日表示,9月5日至11日新增2127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累計病例達6464例。圖為高雄市防疫人員在前鎮區噴藥加強防治。(中央社)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登革熱疫情大爆發,上週一口氣新增2127例,有9成在台南,且新增3死,發病僅1天至1週就過世。疾管署推估10月疫情恐爆高峰,疾管署公布最新「登革熱疫情醫療應變整備」指引,擬定3級收治計畫,預防2015年台南登革熱大流行再次重演,造成醫療體系潰堤。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上週新增2127例登革熱本土病例,個案居住地為台南市(1,971例)、高雄市(86例)、雲林縣(38例)、嘉義縣(7例)、桃園市(5例)、台北市、台中市及屏東縣(各4例)、新北市(3例)、新竹縣及新竹市(各2例)、嘉義市(1例);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為1,127例男性、1,000例女性,發病日介於8月14日至9月11日,另新增8例重症個案及3例死亡個案。 針對上週新增3例本土登革熱死亡個案,防疫醫師蘇家彬表示,年齡介於40多歲至70多歲,均為台南市男性,3人都有糖尿病、神經系統疾病等慢性疾病,發病後1到7天內,因為心臟衰竭、休克不幸過世。 李佳琳表示,國內今年截至9月11日累計6464例本土病例,光是台南市就占5760例,另雲林縣340例、高雄市243例、屏東縣30例、嘉義縣及桃園市各16例、新北市及台北市各13例、台中市12例、新竹市8例、新竹縣4例、彰化縣3例、苗栗縣、南投縣及嘉義市各2例。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分析表示,今年的本土登革熱疫情走向還有升溫現象,評估介於103年1.5萬例及104年4.3萬例之間,且依照過去經驗,往年登革熱高峰約在10月底左右,但可能會因氣候、雨量跟病患年齡因素相關而變動。目前疾管署希望透過中央跟地方的合作,盡量把個案數減少到最低、希望天助自助。 由於目前社區已出現第1型及第2型登革病毒,曾淑慧公布最新「登革熱疫情醫療應變整備」指引,要求各醫院把登革熱病患依症狀嚴重程度分成「ABC」三級,以便分流病人。提醒曾感染登革熱、年長及高風險族群須持續注意重症警示徵象及出血徵兆。 根據最新登革熱疫情醫療應變整備指引落實雙向轉診、分流收治原則,若患者無警示徵兆,可口服飲用大量液體、每6小時解尿者為A級,可給予衛教後居家追蹤;但若有警示徵象,或為孕婦、嬰兒、老人、獨居、慢性病等高風險病人為B級,可安排住院觀察,病況穩定後再出院由門診追蹤;有嚴重血漿滲漏、嚴重出血、嚴重器官損壞等重症病患為C級,緊急治療或轉介到醫學中心處置。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嘉義市今年首次出現2例本土登革熱確診病例,個案有雲林古坑及台南活動史,衛生局已於個案住家半徑50公尺進行室內化學防治作業,並進行環境孳生源清除及家戶宣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