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道濟寺 戰鬥機法會祝禱和平

舉辦亞太地區和平護國彌災大法會的普法道濟寺住持黃錦昌(左起)、主任委員莊永長和常務監查楊清獻身後天際即是324架各式戰機。(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法會最常見的是祈福、消災法會,但以消弭「戰爭」為主題的彌災法會可能絕無僅有。台南市普法道濟寺繼一0七年的「飛彈」消災法會之後,十月二十九日至十一月四日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天佑亞太地區和平護國彌災大法會」,會場天空掛滿三百二十四架中國大陸殲字輩戰機和國軍主力的美國F十六戰機,祈求兵戎弭除、息災化劫、兩岸和平、經濟回升。 普法道濟寺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莊永長表示,此一消弭戰爭的法會乃慶祝該寺落成二十三週年,遵奉佛令聖諭而辦,訂十月二十九日晚在該寺隆重開香,至十一月四日圓滿,為期七天。 寺內掛滿兩岸戰機,圖為我國的主力戰機F16,所以又被戲稱為「戰鬥機法會」。(記者陳俊文攝) 法會主軸呈現陸海空的特色,除參與法會近千名法事人員和信眾之外,天上的戰鬥機有中共的殲十、殲十五、殲三十、殲三十五和殲三十七,加上我國主力戰機F十六,法會還未開始,就先在廟前廣場「打成一片」。 海上的戰艦此次法會以意象派的「法船」,取代中共的山東艦航母或具戰鬥力的軍艦、漁船,共有八百八十九艘,藉著法會讓戰艦「回頭是岸」。 莊永長指出,此一法會原訂七月舉行,因中美台關係緊張、亞太地區戰爭情勢升高,奉濟公活佛降駕諭令延到十月底才辦,法會目的在集合眾人之念力,眾志成城,消弭兵戎之險。 一0七年和平彌災法會高二層樓高的飛彈。(記者陳俊文攝) 法會之後,將把三百二十四架戰鬥機和八百九十六艘法船火化,讓圍台的戰機和的戰艦消失無形,我國的F十六戰機也在無形的世界護佑台灣。 普法道濟寺與眾不同的彌戰法會,如同天主教教宗每於戰爭之際出來做彌撒為天下蒼生祝禱一樣,一0七年兩岸關係緊張時,中共飛彈對準台灣之際,該寺也辦過一場「飛彈」消災法會。 當時,用木頭製作五具二層樓高的東風飛彈,在法會結束後火化,象徵飛彈的「灰飛煙滅」。此次的「彌」災大法會,是第一次舉辦,力道比消災法會還強。 普法道濟寺主祀濟公禪師,其靈脈來自相傳濟公禪師衣冠塚所在的杭州虎跑寺,可說是台灣濟公道脈的開基,也是大陸濟公信仰在台的總樞紐,更是南部極少數以濟公禪師為主神的寺廟。

Read More

前瞻補助6億 再增2座立體停車場

解決停車問題有解,交通局爭取到台南火車站旁小東路北側及九份子國中小地下停車場。圖為九份子國中小。(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市府爭取前瞻立體停車場,獲交通部公路總局核定北區「小東路北側社會住宅公共停車場」及安南區「九份子國中小地下停車場」兩案,共獲六億元補助,停車供給再加碼,解決停車問題。 兩處停車場,火車周邊將可增加三四四席小客車、五百席機車;九份子可增加三五0席小客車停車空間。連同先前的九處,台南市共獲得十一處前瞻立體停車場補助,補助金額三十六億餘元。 小東路北側正興建社宅,於地下層增設停車空間,因應未來台南鐵路地下化後衍生的停車需求,將可落實私人運具與公共運輸轉乘樞紐概念;九份子部分,則配合九份子國中小二期校舍新建工程,合作增設地下停車空間,解決九份子重劃區缺少路外停車場問題。 台南停車空間一位難求,市府表示,從市長黃偉哲上任後至今年第三季,全市公共汽機車停車格位,由一一五六六五席增加至一六四五五六席,共增加四八八九一席,整體成長率四成二。 交通局指出,至今年十月,第一階段核定的九處前瞻立體停車場,西門健康和水萍塭公園地下停車場,已開放使用,中西區體三地下停車場,預計十二月竣工啟用,其餘八座,將於明、後年陸續完工,將可增加三三二四席小客車、一九四八席機車位。 另外,提報待審議的立體停車場,包括善化、新營、歸仁及北區等五案,交通局將積極爭取,希望能提供民眾更優質的停車空間及多元化的公共設施服務。

Read More

仁德7旬失智老翁迷途3天 警方鍥而不捨協助平安返家

歸仁警方尋獲一名失蹤三天、倒臥草叢的失智老翁。(民眾提供)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最近有失智症狀的老人走失案頻傳,一名住仁德區、患有阿茲海默症的七旬王姓老翁迷途三天,歸仁警分局鍥不而捨,終於尋獲,並送醫診治,幸無大礙。 警方調查,近一個月以來,新化警分局即接獲三件老人走失案,所幸最後都有尋獲。歸仁分局文賢派出所二十一日上午受理轄內一名患有阿茲海默症的七旬王姓老翁失蹤案,分局長邱顯良獲報後甚為重視,立即指揮所屬比照重大刑案列管偵辦。 警方分析該老翁係以步行方式獨自外出,離家範圍應有限,乃以其住家為同心圓方式,擴大調閱各路口監視器及訪查附近民眾,以地毯式搜索方式逐一過濾外,並在巡邏車上黏貼照片加強辨識。 經警方調閱監視器發現,該老翁進入離家約二至三公里遠的嘉南藥理大學校園後,未有離開該學校的影像,研判人還應在學校內。員警於二十四日上午十時許與家屬共同在該校回收廠後方草叢內尋獲,該老翁當時面朝下趴在草叢內奄奄一息,員警立即通知消防局派員到場,評估生命體徵暫時無礙,即送成大醫院診治。 歸仁分局長邱顯良表示,家中高齡長輩因年紀或失智症狀等因素,獨自外出後會容易走失,呼籲民眾平時除多注意家中老人動向,應盡量避免其獨自外出;或應配戴足以識別身分的物品,預防不慎走失時,可由他人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提供幫助與及時聯絡家屬,協助長輩回到溫暖的家。

Read More

科技棒球嘉年華11/4多視角觀賽

南台科大校長吳誠文在智慧牛棚試投。(記者陳治交攝) 智慧牛棚影像辨識系統提供投球的生物力學數據。(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原定九月初由台南市政府、南台科技大學主辦的「科技棒球嘉年華」,因颱風將延至十一月四日在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舉辦,透過視訊及多機聯動直播,享受多視角觀賽體驗,並開放民眾用遊戲的方式體驗,感受科技運動的魅力。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運動賽事除了硬體設備,軟體設施也很重要,南台科大展示智慧牛棚影像辨識系統,透過科技的運用,以軟體來演算並分析球員打擊數值,做為日後訓練的參考資料,方能有效提升球員實力,讓肌力做最好的發揮,也能減少運動傷害。 這次活動匯集南台科大、成功大學、清華大學、新創公司傳接球實驗室以及工業技術研究院的運動科技量能,希望能讓觀眾能透過網路直播及球賽現場大螢幕,體驗結合運動科技後所呈現的專業賽事報導,觀眾可以在觀賞球賽的同時,了解運動員的跑壘數據、運動軌跡、主審視角好球帶等科技呈現,體會科技與運動融合後不同的觀賽經驗。 「科技棒球嘉年華」將邀請台北市立大學與台灣體育運動大學等兩支女子棒球隊,以及南市協進國小、億載國小、永信國小、立人國小等四支少棒隊進行表演賽,並由南台科大「虛擬網紅創作工坊」團隊進行網路直播,透過視訊及多機聯動畫面,讓觀眾享受多視角觀賽體驗。

Read More

加強台日青少年交流 有共識

日本宮城縣議會拜會台南市議會,由議長邱莉莉等人接待。(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日本茨城縣及宮城縣議會由自民黨日台友好議員聯盟白田信夫會長及菊地惠一議長率團,分別於二十五日上、下午至台南市議會拜會,茨城縣也至市府拜會。議長邱莉莉期待台南市與茨城縣及宮城縣,在農業、工業、文化及教育等領域都能多交流,增進兩國友誼。 邱莉莉表示,台南市及茨城縣皆為重要農業產地,也是國家重要技術研究開發據點,今年四月初,台南市議會曾至宮城縣議會拜訪過菊地議長。 邱莉莉也邀請兩議會明年至台南作客,參加由台南市議會主辦的第十屆台日交流高峰會。白田信夫允諾,明年茨城縣議會將參與,讓台日雙方更進一步交流與合作。 日本茨城縣議會拜會台南市議會,希望促進雙方廣泛交流。(記者林雪娟攝) 菊地惠一則親自前來邀請台南市議員,參與下個月在宮城縣仙台市舉行的第九屆日台國際交流高峰會;邱莉莉指下個月將與十五位議員及議會行政團隊,赴仙台參加高峰會。 白田信夫、菊地惠一提到,台日交流最重要工作,就是增加交流互動,強化彼此信賴感,特別是台日間青年學子交流,希望增加各多交換生名額,拓展青少年的國際視野。 邱莉莉回應,府會將合作,思考如何創造更多台日青少年交流機會。除邱莉莉外,包括副議長林志展,各黨團及多位議員也到場歡迎。 市府則安排茨城縣訪問團參觀新化果菜市場,並參與明年台灣燈會、國際蘭展等活動。該縣多校採用台灣水果為營養午餐。

Read More

馬紹爾大使卡蒂爾 拜會市長

馬紹爾群島新任大使卡蒂爾拜會市長黃偉哲,希望雙方能多互動交流。(市府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大使館新任大使卡蒂爾於二十五日拜會市長黃偉哲,雙方就馬紹爾與台南間的未來可行合作方向進行討論。黃偉哲希望立基於姐妹市情誼,探討未來可合作方向。 黃偉哲感謝馬紹爾總統柯布亞,日前於聯合國大會總辯論會議上,發聲力挺台灣,直言聯大第2758號決議的錯誤詮釋應被「丟進歷史的墳墓」,並敦促聯合國接納台灣,在此表達由衷感謝。 黃偉哲說,台南是台灣第一個城市,也是宗教、美食之都及科技新城,全世界許多高科技半導體都在台南,如台積電等。基於台南與沃特傑環礁市的姐妹市友誼基礎,期盼未來馬紹爾與台南,能在更多層面的深入交流,並會鼓勵市民多前往馬紹爾姐妹城市旅遊。 卡蒂爾表示,馬紹爾與台灣共享民主、自由、法制等普世價值,也同樣為四面環海島國,兩國有許多相似性,對台南驕陽深感熟悉,珍惜沃特傑環礁市與台南的姐妹市友誼。黃偉哲準備台南當季鮮甜多汁紅柚與白柚,卡蒂爾大使也回贈馬紹爾當地婦女手工編織項鍊。 馬紹爾群島共和國位於北太平洋,一九九八年底與台灣建交。卡蒂爾大使於今年八月抵任,前於二0一八年擔任大使館代辦期間曾蒞訪台南,沃特傑環礁市於二0一八年十月與台南締盟。

Read More

南應大設計創新研討會 攜手日產大景觀研究中心簽署合作意向書

擔任TSID理事長的南應大室設系主任黃潮岳(左),在設計創新暨應用學術研討會中與日本九州產業大學景觀研究中心簽署合作意向書。 (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大室內設計系舉辦第十四屆設計創新暨應用學術研討會,除針對主題創新生成與智能應用進行學術交流,並在室設系教授仲間浩一安排下,由擔任台灣室內空間設計學會(TSID)理事長的系主任黃潮岳,與日本九州產業大學景觀研究中心簽署合作意向書。 研討會由南應大室設系教授林傑仁主策畫,邀請活躍學術界的邵唯晏為大家帶來「後發關係:從CAD/CAM到AIGC」的演講,講述關於目前創新生成於產業的應用,內容從形隨機能到現在形隨能源的趨勢,到未來下一個趨勢的猜測,更能讓大家可以想像未來AI產業勢必將帶給室內設計產業全新的工作模式,將會是個挑戰與機會,他勉勵大家共同與時俱進,為此次研討會開啟具有高度及深度的講座內容。 日產大景觀研究中心也有三位教師參與進行研究報告。其中Sampei Yamashita教授分享過去在景觀造景中水資源管理與設計的研究、大森洋子教授分享老屋保留的經驗、福山秀親教授則分享關於國際商業空間的空間規劃策略,由評論人藍儒鴻教授開啟了台日間的學術對話交流,於會議中討論空間的分析脈絡,與如何將同樣經驗對應到台灣?讓大家對於空間的利用與永續性,增添許多的想像空間。 黃潮岳感謝來自國內外各大學相關科系的師生與會發表,也共同為未來台灣創新設計產業種下無限創意的新機,為台灣室內設計產業培育與時俱進的專業人才。

Read More

南大攜手新南國小推動多元英語教育

台南大學英語系與新南國小合作推動英語教育,上課氣氛活絡。(南大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台南大學與新南國小合作推動英語教育。今年以中美名人交流為主軸,搭配多樣性課堂活動設計,每週六由南大英語系學生帶領新南國小學童,透過全英語教學課程,拓展國際視野,同時積累教學實務經驗。 南大英語系與新南國小從一一0年起合作辦理教育部國教署「補助公立國民中小學校與國外姐妹校互惠機制實施計畫」,至今邁入第三年。 今年的中美名人交流主題,包括引人入勝的名人故事及多元課堂活動。學習過程中提供學習鷹架,鼓勵學童向國際姐妹校分享國際時尚大師吳季剛、導演李安等台灣現代名人事蹟。另帶領小朋友參與小組海報製作、課堂討論、使用平板電腦學習等。 此外,南大英語系學生也將教學設計課程,融入新南國小國際交流課程,同時積極籌劃寒假英語育樂營,為學童營造更多學習機會及英語環境。透過兩校合作,南大學生參與課程設計和教學計畫的機會更多,運用科技教材,提高數位素養,增加英語學習互動性,則有助於提升小朋友的英語聽、說、讀、寫技能。

Read More

景大盃烘焙爭霸賽 南台王榆芝摘金

南台餐旅系學生王榆芝在景大盃全國永續烘焙美學禮盒爭霸賽中,以靜態常溫蛋糕及兩款手製餅乾禮盒,奪得金獎。(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餐旅管理系老師林政陞帶領學生王榆芝參加二0二三第五屆JUST景大盃全國永續烘焙美學禮盒爭霸賽,以靜態常溫蛋糕及兩款手製餅乾禮盒為競賽主題,在大專院校組激烈競爭中,一舉奪下金獎,展現出南台技職深耕教學與學生傑出的日常表現。 王榆芝表示,此次參賽作品常溫蛋糕是以柚香伯爵為主題,茶與水果的風味在濕潤蛋糕體內作呈現;第一款手製餅乾是以葡萄融入白巧克力,做出酥脆帶有葡萄清香的餅乾,第二款手製餅乾則是以栗子與牛奶巧克力的組合,搭配濃郁的巧克力軟餅乾,是一款入口即化的手工餅乾。 王榆芝在伴手禮項目中不僅考慮到食材的選擇,更將地方食材特色融入作品中,打造出獨具風格的伴手禮產品,獲得三位評審高度評價,脫穎而出,拿下金獎,彰顯餐旅系技職專業水準及口味創新能力。 南台餐旅系主任葉佳聖表示,餐旅系在競賽前除學生鼓勵支持,老師林政陞也安排校外烘焙活動,提升廚房實務技能,及解決應變能力。

Read More

風場實習計畫 4學生投入職場

金屬中心推學生風場實習計畫有成。(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今年攜手全球知名風機系統商與南台灣科大龍頭,成功推出第一個在學學生風場實習計畫,共有四位學生脫穎而出,完成完整的職前訓練後,已順利至海上離岸風場及岸上的風機預組裝廠,與現役技師並肩擔任起離岸風場服務運維及風機岸上組裝的任務。 金屬中心是與西門子歌美颯離岸風電再生能源公司,以及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共同推出全台首例在學學生至離岸風場擔任風電技師的學分實習;媒合兩名風電學程、兩名電機系同學,參與西門子歌美颯公司的實習,挑戰風電領域實習生活,需縮短適應時間方可在海上和外國技師合作,體驗與國外專業人士共事的跨國多元團隊經歷,累積實戰經驗成為產業所需之即戰力。 西門子歌美颯作為全球領先風機系統商,自二0一六年參與台灣首座離岸風場建置開發以來,一直致力培育在地人才,發展關鍵技術之人才訓練;高科大是台灣大學院校中唯一設有專屬碼頭的學校,有豐厚的船員培訓基礎,學校透過教育部支持打造「離岸風電產業海事工程菁英訓練基地」,並獲得國際風能組織認證,成為台灣唯一能發證的大學,讓更多本土化專業人才投入離岸風電職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