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快遞攜手蓋亞汽車在台引進電動三輪機車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聯邦快遞為台灣運輸車隊引進電動三輪機車,攜手蓋亞汽車實現高效率永續物流服務最後一哩路。(附圖由聯邦快遞提供) 聯邦快遞昨(三)日宣布攜手蓋亞汽車引進電動商用三輪機車Rapide 3服務台灣運輸車隊, 該型車具高裝載能力、快速移動與高續航力等特點,有效提升聯邦快遞在台灣的服務效率,Rapide 3的引進也代表聯邦快遞實踐更環保與永續的物流解決方案。 本次聯邦快遞引進的Rapide 3,以人、車、物一體為設計核心,其貨箱容量達1000公升,載重可達200公斤,可滿足多元載運需求,減少來回往返物流倉庫趟次。此外,搭載的中型電池其續航力最高可達110公里,充分涵蓋最新現行貨車每日配送里程,搭配蓋亞車隊管理系統,不僅可掌握車輛即時動態與歷史紀錄,也大幅提高配送效益及運務員安全。 在安全性方面,Rapide3採用的安全配備包括平衡過彎重心轉移的專利35度傾斜系統,不僅能適應市區內各種道路環境或應用場景,靈活應對交通壅塞尖峰時間;行駛時車身可保持安穩不晃動,側面貨箱設計使物件拿取更為便利。而聯邦快遞使用台灣首例配備長風鏡與雨刷之Rapide 3,也讓聯邦快遞運務員能夠在各種天氣條件下更加安全的提供服務。 在環保永續方面,聯邦快遞採用Rapide 3持續朝減少碳排放營運前進。從一般燃油機車更換為電動商用三輪機車,聯邦快遞預計每輛電動商用三輪機車每月可減少35公斤碳排放,達成每年單站點減少超過2噸的碳排放量。根據台灣環境部氣候變遷署的統計數據 ,全台運輸部門的碳排放約占總體的13%,而大型商用車輛的懸浮微粒(PM2.5)排放占比最高可達25%,Rapide 3的加入可幫助聯邦快遞實現企業永續發展承諾,使物流運輸的路途更乾淨。 聯邦快遞台灣區總經理朱興榮表示,作為領先的快遞運輸公司之一,提供更高效率與更環保的物流解決方案是聯邦快遞的重要使命,做法包括投資更多具環保效益的最後一哩路技術,而這次與蓋亞汽車的合作即是一個重要里程碑,該公司將持續努力朝2040年實現碳中和營運目標的永續物流未來邁進。 蓋亞汽車創辦人兼執行長韋逸斌亦表示很榮幸能夠與聯邦快遞合作,透過Rapide 3實現物流產業轉型,共同實現永續發展目標,提供更高效、環保的物流服務,共同達成降低碳排放的目標。 聯邦快遞指出,電動商用三輪機車Rapide 3正式上路服務聯邦快遞台灣運輸團隊,此合作將成為聯邦快遞在台灣物流領域新的永續里程碑,聯邦快遞始終致力於環境責任,推動保護環境永續的創新服務,提供優質的物流解決方案。

Read More

抽驗有機菜 驚見農藥超標2017倍

消基會3日舉辦「傳統市場假有機蔬果現形」記者會,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中)指出,在市場共購買12件蔬菜,其中3件標榜有機攤位,檢驗後有4件農藥殘留超標。(消基會提供/中央社)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3日公布傳統市場蔬菜農藥殘留抽查結果,共採購12件樣品,有3件以立牌書寫或攤位懸掛有機字樣。其中,標示「有機皇宮菜」的樣品竟檢出7種農藥殘留高出標準,將農藥加總比容許值超標2017倍。 去年8月消基會於台北市、新北市及台中市傳統市場、黃昏市場合計購買12件蔬菜,以衛福部公告為建議方法的質譜快檢進行農藥殘留檢驗,並於今年1月3日公布結果。 消基會說明,12件樣品中,有2件直接對產品以立牌標寫「有機皇宮菜」、「有機小黃瓜」,另有1件標寫紅莧菜的樣品,是攤商懸掛有機字樣。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檢驗共有4件農藥殘留檢測超標,其中標寫「有機皇宮菜」樣品共檢出9種農藥,其中7種農藥殘留高出標準,加總起來比容許值超標2017倍;攤位掛「有機」字樣的紅莧菜也檢出3種農藥殘留,加總超標逾百倍、達116倍。 至於另外2件農藥超標的樣品,是沒有標寫有機字樣的「皇宮菜」,檢出農藥濃度超標1倍;在黃昏市場採買的「韭菜」,同樣沒有標寫「有機」字樣,檢出農藥濃度也是超標1倍。 消基會認為,如果不是有機卻自行標寫有機,也沒依照「有機農業促進法」規定,落實產地標示、展示檢驗證書影本等規範,可依此法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可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並按次處罰。

Read More

裝潢、清潔工 甲苯中毒機率高

記者傅希堯∕綜合報導 台北市發生2名裝潢工人疑吸入過多甲苯而死亡不幸事件,台北榮總指出,每年有10多例因甲苯中毒送醫案例,病患以裝潢、清潔人員居多,呼籲民眾不要在通風不良室內使用甲苯,且感到頭暈或想吐時,要立即離開室內並就醫,以免發生憾事。 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指出,黏著劑常見甲苯、二甲苯等成分,其中甲苯毒性最強,甲苯揮發性很好,是很常用在油漆或清潔劑的有機溶劑,一旦在侷限空間、通風不良場所,就可能透過吸入、皮膚接觸而中毒,臨床以吸入中毒案例最常見,也有過以寶特瓶分裝,不小心當成開水喝下肚的中毒案例。 台北榮總指出,甲苯的毒性主要是對大腦「先興奮、後抑制」。楊振昌說明,過去有人會吸食強力膠,成分就是以甲苯為主,大腦初期產生興奮感,但吸入後,對心臟、肝臟及腎臟等器官產生影響,如突發性的心律不整,大腦興奮過後,中樞神經會產生抑制反應,出現昏迷或因意識不清症狀,此時容易摔倒,不慎撞到頭部恐出血過量致死。 在裝潢時,若開始覺得頭暈、有點想吐等,就要趕快離開現場,尤其施工通常是配戴一般口罩而已,甲苯濃度愈高,中毒速度愈快,若離開現場後,狀況仍持續惡化,應趕快就醫,送醫途中要避免嘔吐造成吸入性肺炎,一般到院後由於沒有特殊解毒藥物,醫師會給予症狀治療,大部分病患都可恢復健康。

Read More

花慈E檢好事通 守護花東民眾

花蓮慈濟醫院檢驗醫學科連續兩年獲得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由張淳淳主任(前排左一)代表接受。(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醫療團隊用專業守護民眾的健康,其中的醫事檢驗團隊則是用科學實證成為醫療最堅強可信的後盾。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吳彬安表示,花東地區地廣人稀,加上交通不便的因素,導致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為了縮短民眾等候時間,同時提供高品質的精準檢驗服務,花蓮慈院檢驗醫學科推動E檢好事通專案,承擔守護鄉親健康的使命,並且連續兩年獲得SNQ國家品質標章的肯定。 檢驗科軌道。(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為了提升品質,自2015年起,花蓮慈院檢驗醫學科針對發生率高且嚴重度較高的異常事件,整理歸納進行要因分析,針對問題,啟動一連串檢驗醫學實驗室數位轉型計畫,嘗試運用有限的資源逐步朝向數位化與精實流程方向前進。檢驗醫學科主任張淳淳表示,過程中特別要感恩跨醫療、護理與行政的團隊,無私協力合作,歷經多階段分批測試與持續優化,並逐步將流程由檢驗科內延伸至各病房區與外部健檢現場,由院內到跨院區代檢作業流程優化。 專案串連醫療團隊,除了流程整合再造,更啟用優化簽收系統、備管系統與自動報到機,提升檢驗品質,減少異常事件,總計專案執行期間檢驗科平均業務成長逾5成。

Read More

〈中華文薈〉燦然 ∣∣生命中的必然

楊淑惠自序 我的繪畫創作已經進入第三十個年頭,從小就希望自己能成為一位傑出的畫家,而這個願望在我結婚之後,竟然真的實現了。 民國83年之前,我已熱愛繪畫,雖說純喜好卻也已經畫了不少。但83年應該說是我開始正式進入繪畫創作的第一年。那時我非常喜愛古典風格的靜物與花卉,尤其喜愛名畫家亨利·方丹——拉圖爾(Henri Fantin——Latour1836——1904)的古典風格,這也成了我開始研究古典技法的契機,並深深地著迷於古典中的沉靜與氛圍。這樣的沈靜也引發了我冥想與空靈的心智,並創作了一些屬於心靈層面的油畫作品。當然生命是自然的流露與不斷地往前推展,伴隨著我雙魚座自在、浪漫的屬性,「浪漫」、「生活」、「愛」的感受成了我重要創作的靈感來源,因而也以這些主題創作了很多的作品。 隨著生活的腳步,我的心境更開朗了,漸漸的我開始喜歡表現充滿陽光、喜悅、溫馨感的畫面。尤其是在91年我剛由俄羅斯遊學回國以後,我的風格明確地轉向以自然光為效應。也因為對大自然、山林、陽光的喜好,我和先生在14年前也開始規劃,打造我們的田園生活夢想,也就是我們現在所定居的苗栗縣大湖鄉的「悅犀」。當我們在這裡與這片土地密切互動,也同時感受到自己的心靈與大自然自在交流的無限喜悅。或許是多了這份的喜悅感,所以我在創作每件作品時,望著遠山、看著美麗的花草,看著這一切的綠漾,都讓我的心洋溢著喜悅、溫馨,充滿了更多的浪漫與愛,這也就是我的畫作所以自然而然地傳達出這些情感的由來。我們這生活與創作的空間,之所以命名為「悅犀」,即是希望這裡始終散發著喜悅的心靈能量,讓來訪的朋友們都能感受到滿滿的心靈喜悅。所以這樣的田園生活,對我的創作有著另一更深刻的意義。 我希望我的藝術創作,能追求一種心靈層次上的寧靜、喜悅、愛。希望能藉由在這山林生活的深刻體驗,把人與大自然的那份自然互動,在我的創作中體現。繪畫創作已是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也可說是我的生命最重要的部分。它是我對生命的體驗而透過繪畫來傳達。我的繪畫,也是我與朋友分享的一種管道。希望藉由它而能豐富你我的人生。   ■葉繁榮  淑惠是位平靜但卻積極且活力十足的人。她總是默默的完成她計劃中的一切。淑惠也是一位浪漫、率性而又充滿憐憫愛心的人,她總是善於感知一切,又有自己獨到的美學。淑惠是位勤勞的人,她總是不懈地朝向自己的人生目標邁進。她自律且自我要求高,但卻不會嚴厲的苛責他人。她感情豐富、富同情心,也總是喜歡與他人分享她生命中的喜悅處處。這樣的生命,走在藝術道路上是十分契合的。所以在我看來,她現下豐碩燦然的成果,本即是其生命中的必然。 在淑惠開始油畫創作的30個年歲中,我不曾看她間斷過,懷孕中如是,生病時也是不願中斷畫筆,她總是孜孜不倦的畫著。由她的第一幅油畫到剛剛在畫架上才完成的作品,我都經歷其中,見證著這一幅幅優美的作品誕生。我整理了淑惠在各個時期的作品特色與風格有七大類型,這主要是以其自我學習與成長的角度為著眼。現概說於下:      在84年對楊淑惠來說是其藝術生命的轉捩點。她以一系列精湛的油畫作品打動人心,在畫壇站穩了腳步。這時期的作品,畫面豐富,並靈巧而完美地表現出各個物相不同的質感,這也正是其積極生命態度的表現。複雜的畫面結構與難畫如成串的葡萄、大束的雛菊與堆纍豐富的水果等,常出現在此時期的畫面中,她都能耐心完成、完美呈現。作品更透出愛的氛圍,呈現出溫馨的柔和感,這正是淑惠天生浪漫的個性所致。美麗鮮嫩的玫瑰花、紅蘋果與抒情的小提琴、樂器,也常是此時期的畫材。   2、空冥靈感的手札 在86年,楊淑惠以新人之姿,受邀參加了台北國際畫廊博覽會,獲得了更廣大的好評。她以畫筆寫下她的生活手札,每幅畫的場景都是她生活的實景,猶如她用她的繪畫語言寫下她的生活日記,就是這一幅幅優美的作品。那些年她也嘗試把她的靈修體驗與繪畫相結合。她透過象徵意味的形象(如寧靜光照的蠟燭)與將不同時空次元的圖像相結合,以期在視覺的美感感受外,也提示出精神層次之寧靜、和諧的心靈境界。   3、古典情懷 在87~89年間,楊淑惠重新審視自己的繪畫,也再深入西洋美術名家中尋找新的啟發。巴洛克美術、夏爾丹靜物與荷蘭畫派的微妙質感變化,對她來說都能啟觸新機,帶來不同的喜悅與感動。此時期其作品風格明顯的由繁而簡,主題明確、陪襯呼應得宜,簡樸的畫面結構呈現出古典而莊重。畫面的背景以暗調子來襯托,又深刻體會到16世紀的明暗法(一種特別的表現手法),使得整體畫面呈現出空氣感。寧靜、莊重、典雅而祥和是這階段主要的表現情愫。   4、心靈與生活的交響 隨著在87~89年間,楊淑惠對古典的再研究,其畫面也漸漸的凝聚出流動的空氣感。同期間,隨著畫面空氣的靈動,也把楊淑惠重新帶入內在心靈祥和、陽光、喜悅的感動中。這時期的作品,背景空間變得更開闊,更能襯托出主題。桌面的陪襯物減少了,更重要的是光影的效果更趨向於自然的普光效應。畫面總體呈現出更自然風味的生活原態,似乎是畫家心靈的淨朗世界與真實生活的藝術交響。   5、俄羅斯的陽光 每個畫家在其繪畫生命中,總有一十分重要的時期,而這時期影響了他往後的繪畫發展。楊淑惠也不例外,她在民國91年到了享譽國際的俄羅斯聖彼得堡的列賓美院做短期的進修,完全的沉浸在俄羅斯的美術殿堂中。異國的風情與不同於歐洲的油彩表現,都給了她另一養分也開拓了另一視野。而聖彼得堡的七、八月到晚上十點多才日落,這日長溫暖的陽光也正養育了楊淑惠另一生命的種子。自此,她的畫面洋溢著陽光,在古典、渾厚、沈穩外,也走入了一大片陽光普照的活潑、光明的世界。她的作品筆調更顯輕鬆、自信,畫面的色彩效果更具透明感,整幅畫面讓人感受到陽光正由窗外淋灑而至般的溫馨、自然生活味。   6、纖秀、湉靜的風景畫 在俄羅斯期間,不受俄羅斯大山大水的風景畫家的影響,幾乎是不可能的。希斯金、列維坦、庫茵芝……等優秀畫家的影響下,楊淑惠也嘗試了一些單純風景畫的表現。但是這些風景畫又貫穿了其個人長久以來的婉約情愫,纖秀而湉靜,有別於男性般的雄壯意趣。而這樣的學習卻又為她往後的藝術生命,開闢了一條前人所未曾走過的路。   7、戶外風景中的花卉靜物 早在91年的旅俄期間,屋內的「俄羅斯茉莉花」(畫名)的背景就已經是窗外的景色了。當然更早在83年的「空冥靈感」,也可見到淑惠把畫面背景用象徵式的風景來構成。生命中有些觸媒與不拒不迎的自然學習(風景畫),在水到渠成時,生命中的各個因子自然的交融了,於是一種新的生命誕生。淑惠即是在此情況下,開始了戶外風景中花卉靜物的表現。此時,靜物花卉不再是單純局限在屋內的角落場景。隨著背景也是戶外風景,而把欣賞者的視野帶到了戶外風景中,而大大地開闊了彼此的心境。這樣的表現形式在畫壇是少見的。 這時期的作品,她保有了花卉靜物原本鮮潤的質感,又融入了風景中大氣、光影的氛圍感,使整體畫作在靜物花卉的意趣中也延展了空間的開闊性。而整幅畫作的氛圍又大大的超越了靜物花卉的效果,讓欣賞者眼睛為之一亮,氣定而神爽。   生命中的燦然 在經歷了幾個不同階段的學習成長後,楊淑惠也已經度過了30年創作的歲月。如果說「十年一劍」,那麼只能更驗證淑惠過人的毅力以及鍥而不捨的精神使然。但這些有形的物質與無形的時間、心量的投入,也伴隨著在靈性上的靈修成長,而進入更高的藝術殿堂並歡喜地分享於大眾。所以,就其婚後重拾畫筆創作迄今的30個年頭,這生命的燦然繽紛是必然的結果。 現在看讀淑惠的作品,不論是古典意味,或浪漫抒情;時而空靈平靜,時而陽光乍暖、喜悅朝氣,淑惠都能表現得宜,深深地扣人心弦。而她的作品在創作性的思考中,更加著重於情感的傳導與感動上。 我想,一位畫家所追求的,是與欣賞者情感的共鳴罷了。而楊淑惠的作品卻叫人看了喜悅、溫馨、柔軟、祥和、寧靜,而且似有輕聲細語自其畫面中緩緩的向我們流露、傾訴。這讓畫家彰顯了藝術的價值,而此價值正拉近你我良善的心。

Read More

免疫債…打好打滿疫苗迎戰

醫師向幼兒家長建議,宜於春節年前考慮接種自費疫苗,可加強幼兒對病毒抵抗力。(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冬季好發病毒有季節性流行性感冒病毒、輪狀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等,但台灣位處亞熱帶地區,一年四季差別不大,除了流感,幾乎可說全年都會流行。自2019年底新冠病毒肆虐,大部分的孩子在3年的呼吸道隔離後,因缺乏接觸病毒的機會,也就沒有對抗的免疫能力,也就是所謂的免疫債。疫情之後,要如何築起保護網,醫師建議除了公費疫苗打好打滿外,也可施打自費疫苗也能提升保護力。 嘉基兒童感染科主任林嘉玲表示,元旦、農曆春節,出遊、訪友、購物與聚餐機會隨之增加,因氣溫起伏變化大,幼兒感染呼吸道相關疾病的機率連帶增加;今年冬天,不但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接替流行,也有腸病毒、流感病毒以及病毒性腸胃炎,從年幼的嬰幼兒到高中生,都經歷了一波波病毒感染,除了依兒童健康手冊中黃卡的接種,也可考慮接種自費疫苗如口服輪狀病毒疫苗(月齡6個月前吃完兩劑)、流行性腦脊髓膜炎B群疫苗、腸病毒71型疫苗、第3劑肺炎鏈球菌疫苗、第2劑水痘等。 醫師林嘉玲說明,嬰幼兒若感染輪狀病毒,不但會發高燒,也會因劇烈嘔吐、頻繁水瀉,而導致脫水、低血糖或電解質失衡,有的還會抽筋,而且沒有特效藥,常常需要住院打點滴補充水份。所幸滿兩個月大後即可接種口服輪狀病毒疫苗,能有效預防輪狀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腸胃炎。但不容忽視的是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雙球菌雖不常見,但常造成敗血症、腦膜炎等侵襲性感染,尤其好發嬰幼兒、密集生活型態(如軍營、住宿學生等),此病不但凶險且病程變化很快,死亡率極高,約為10-50%,後遺症比例亦高。

Read More

暴瘦複視又眼凸 就醫才知甲亢

醫師林家宏提醒,若有明顯甲狀腺亢進症狀如心悸、冒汗、手抖、體重減輕,合併眼凸或甚至複視的情形,請就醫確認是否有甲狀腺功能異常問題。(記者彭新茹翻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從事科技業的黃先生,最近經常心悸、肢體顫抖,進行簡單的運動就氣喘吁吁,體力大不如前,體重也大幅減輕,眼睛也常感到乾澀不舒服,以為只是工作用眼過度,因而沒放在心上。3個月後,看東西容易產生複視、疊影現象,常讓身邊的人誤會在瞪人,眼睛明顯有突出現象,於是到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代謝內分泌科門診就診。 代謝內分泌科林家宏醫師表示,黃先生經抽血檢查後,診斷為甲狀腺亢進,眼睛凸出與乾澀問題,可能是甲狀腺亢進所造成的眼病變,給予抗甲狀腺藥物治療,並協助轉介眼科追蹤以及安排電腦斷層評估眼病變情形。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甲狀腺功能控制穩定,眼凸造成的複視、外觀及乾澀也有所改善,讓黃先生找回自信心與生活品質,所幸及早發現和治療,沒讓病程進展更加嚴重,目前在跨專科的照護下持續追蹤。 醫師林家宏指出,在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中,約有2成左右可能合併甲狀腺眼病變,其實有很多人不知道這是可以被治療。甲狀腺眼病變是一種甲狀腺亢進在眼睛上的表現,會導致眼窩肌肉肥厚、脂肪增生及周遭組織發炎腫脹,進一步眼球被推擠向外凸出,影響到眼睛轉動時的活動度,以及因眼睛無法完全閉合而產生不適或疼痛。輕微的眼病變會造成眼睛乾澀、癢、外觀不佳,嚴重的眼病變則造成複視、角膜破損甚至視力受損;除了帶來身體上的不適感,亦也可能會造成生活、社交以及外貌上改變的困擾。 林家宏醫師說,事實上約半數的甲狀腺眼病變病人,願意配合醫囑按時服藥和回診,將甲狀腺功能控制得宜,並避免抽菸或二手菸,適時使用人工淚液或眼罩避免眼睛無法閉合而角膜破皮,眼病變就能緩慢改善。 若甲狀腺功能已被控制,眼睛仍有症狀時,醫師會依照嚴重程度評估治療選項,包括類固醇、免疫調節藥物或是眼科手術,搭配代謝內分泌科與眼科聯合治療,就可能讓眼睛的活動度和外觀有所改善,並保有良好的生活品質。 因此,醫師林家宏提醒,若有明顯甲狀腺亢進之症狀如心悸、冒汗、手抖、體重減輕,合併有眼凸或甚至複視的情形,建議盡速就醫確認是否有甲狀腺功能異常問題。

Read More

從小玩3C 學童近視惡化失速

宅近視成為疫後最大挑戰,眼科醫師3日指出,控制近視的黃金期落在3至18歲,提醒雷射手術雖可恢復視力,但無法挽救高度近視失明風險。(中央社)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大量的螢幕學習、遠距教學,倍數增加近距離用眼時間,也讓學童視力不良率失速暴增,眼科醫師警告,近視控制的黃金期,關鍵落在3-18歲,一旦近視度數失控,眼軸拉長、視網膜變薄,就會增加未來雙眼病變的風險,且這風險是無法透過雷射矯正而排除。 學齡的近視惡化狀況就像失速列車,為了阻止青少年踏上近視不歸途,針對兒童視力保健,醫師陳夢柔分享,很大的近視成因來源,是因為這些小朋友從小就開始接觸手機、平板等3C產品,根據2019年兒童福利聯盟調查資料,小孩擁有第一支手機的平均年齡為10歲。 陳夢柔呼籲,過去認為近視只是一種屈光不正的光學狀況,但近年國際上已普遍認定近視是一種疾病,根據國外研究,近視超過500度的人,日後青光眼、白內障的提早發生率分別是一般民眾的3倍、5.5倍;700度以上的人罹患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的機率,更是分別高出44倍、127倍。 因近視已造成眼軸拉長變形、眼球組織變薄,即使完成近視雷射矯正,基於眼軸、眼球組織改變後的不可回復性,雙眼病變的風險依然如影隨形,近視帶來的潛在疾病風險是無法透過雷射矯正而排除的。 根據教育部統計,在111學年度,國小學童視力不良率45.23%,國中生視力不良率73.16%,高中生更高達81.61%。近視已被定義為發病率最高的兒童眼睛流行病,就像流行感冒一樣,讓學童與家長防不勝防。 眼科醫師梁智凱呼籲民眾,每年至少要做一次眼科精密檢查,尤其是近視高風險族群,透過客製化的高階眼睛健康檢查,來替靈魂之窗的健康把關。

Read More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恐傷腎胃

藥師王豪謙說,非類固醇消炎止痛劑會傷胃及腎,病友常受其害而不自知。(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成大醫院加入中央健保署「末期腎臟病前期病人照護與衛教計畫」並成立「腎臟病藥師門診」,守護國人腎臟健康,團隊也發現不少腎臟病友,幾乎都有受到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傷害,此藥傷胃甚至造成胃潰瘍,也傷腎是造成急性腎損傷的罪魁禍首之一。 成醫藥劑部臨床藥師、慢性腎臟病整體照護藥師王豪謙指出,根據2023年美國腎臟數據系統交叉比對,2021年台灣的透析盛行率為每百萬人口3546人,排名位居第一。依據2022年健保署統計資料,急性腎衰竭及慢性腎臟疾病為健保支出首位,導致這種情況的相關原因,除了慢性病人口增長,不正確的用藥習慣也是重要因素,像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被廣泛用於各種感冒藥與成藥中,可以快速消炎並緩解疼痛,有許多人會依賴這類藥物達到止痛,並且自行到藥局購買,但NSAID會傷害胃及腎,病友深受其害而不自知。 成大醫院腎臟病藥師門診,藥師提供民眾用藥知識與使用技巧。(成醫提供) 王豪謙說,成大醫院的腎臟病藥師門診,針對慢性腎臟病stage 3b、4、5期病人,並且符合下列其中一項條件:用藥品項大於10項、近期使用NSAID、具慢性腎臟病之外2項以上共病,或是其他原因經由醫師轉介之病人,提供專業的藥事照護。藥師會評估處方合理性與病人用藥習慣、給予疾病自我照顧指導及建議、提供用藥知識與藥物使用技巧、避免藥物對腎臟造成損害。至去年底藥師門診服務逾千人次,藉由提升病人對藥物的認知,改善服藥順從性,並避免病人暴露於NSAID等高風險腎毒性藥物中。。

Read More

搓麻將 台中1家5口中獎新冠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上週新冠併發症病例65例;台中市小兒科醫師施勝桓觀察,因天冷多種病毒活躍,近期跨年、元旦群聚,新冠幾乎是「全家中獎」,還有一家5口元旦打麻將全「中鏢」,3日波及沒有加入戰局的阿嬤。提醒民眾,新冠XBB疫苗要打好打滿。 疾管署公布,新冠併發症上週增360例,死亡個案新增例、創10週以來新高;本土JN.1具免疫逃脫特色,近4週占比升至14%,預估春節前將成主流株,請民眾盡速接種新冠XBB疫苗。 台中市上週新增新冠併發症病例65例,今年各種病毒肆虐,前天單日門診量暴增,各種病毒活躍,包括腺流感、副流感、新冠都有增加,值得注意是,不少民眾在跨年、元旦聚餐、跑趴、打牌等群聚,幾乎是「全家中獎」,有1名90歲阿嬤的兒子在內5人因元旦在家打麻將確診新冠,沒有加入戰局的阿嬤也被波及,昨日因出現頭痛、聲音沙啞,經快篩確診新冠。 施勝桓指出,另有一家是1歲多的小朋友先確診新冠,父母、祖父母立即打新冠疫苗,搶在黃金期增加扺抗力、避免重症機會,結果祖父母還是確診新冠,加開抗病毒藥物,父母則是躲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