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高中40年校慶 歷任校長植樹

大灣高中四十週年校慶系列植樹活動,包括校長、家長會長、退休校長等齊聚參與,種植「黃連木」作為校慶紀念樹。(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永康區大灣高中創校四十週年校慶系列活動,十二日由校長李宜芳與家長會長楊文達與師生代表等齊聚參與,種植「黃連木」作為校慶紀念樹,灣中國中及改制高中兩位首任校長何明家及莊明仁及前任校長楊力鈞都「回娘家」參與植樹活動。 七十二年創校的大灣高中,自去年十一月起迄今規劃四十週年校慶一系列活動,其中包括社區聖火傳遞、學校老照片展、退休教官王文華銅雕展,配合台南400的台南聲景百選,及溜溜球冠軍楊元慶、直排輪世界金牌楊合貞兩位傑出校友回母校校座談經驗分享交流等。 校長李宜芳表示,校慶系列植樹慶祝活動,就如同校慶口號,「灣中四十、英聲茂實、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活動旨在強調對環境的關懷,並提醒教育對未來的承擔。 植樹活動在灣中戰鼓隊表演開幕,李宜芳與楊文達並與國、高中部班級師生代表、退休校長、民意代表等齊聚共同參與,種植黃連木(腦心木、楷木)作為校慶紀念樹。李宜芳說,植樹節活動不僅是對學校四十週年校慶的慶祝,更是一個表達我們對環境的關懷,和對未來世代的愛護具體行動,讓大家攜手同行,共同為美好的明天努力奮鬥。

Read More

蘇澳溪工程獲台灣景觀大獎

宜蘭縣政府水利資源處辦理「蘇澳溪高灘地水環境改善工程」完竣後,今年再度榮獲第十一屆台灣景觀大獎優質獎。 (宜蘭縣政府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縣政府水利資源處於一一0年辦理「蘇澳溪高灘地水環境改善工程」完竣,獲頒第十屆公共工程優質獎土木水利工程類第二級優等、第三屆水環境大賞水漾生活獎及公私協力夥伴獎、台灣河溪網第四屆金蘋果獎,今年再度榮獲「二0二三第十一屆台灣景觀大獎─設施環境類─優質獎」肯定。 「台灣景觀大獎」是由中華民國景觀學會舉辦,歷屆評審委員由景觀、建築、都市設計、生態專家、文化藝術等各領域國內外專家組成,表揚國內傑出景觀作品及及規劃設計營造團隊,並推薦參加國際景觀設計競賽,有助於提升台灣景觀環境及生活文化價值。此次景觀大獎徵件分為八類,共有一百二十六件作品參加徵選,宜蘭縣辦理「蘇澳溪高灘地水環境改善工程」為這屆非六都之全國水環境計畫唯一獲優質獎肯定案件。 「蘇澳溪高灘地水環境改善工程」於一一0年七月完工,工程以蘇澳溪下游河口段河岸、高灘、水域計約四點五公頃為示範河段,為改善過往防洪牆阻隔親水動線,彌補都市水綠空間嚴重不足問題,根據「河濱水岸零距離」目標設計河濱公園,並與地方創生計畫連結,擴大工程效益,期望展現「生態優先」的前瞻價值,並滿足防洪與遊憩需求。

Read More

南台助攻 七股獲城鄉品牌金牌獎

南台視傳系透過與台江國家公園之產學合作計畫,以設計與藝術再現七股之里海價值,促成七股區公所獲選二0二二年「台灣城鄉品牌獎」金牌獎。 (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視覺傳達設計系助理教授陳一夫長期深耕七股推動黑面琵鷺保育,近幾年透過與台江國家公園之產學合作計畫,以設計與藝術再現七股之里海價值,促成台南市七股區公所獲選二0二二年「台灣城鄉品牌獎」金牌獎。 南台視傳系與台江國家公園之產學合作計畫,持續輔導七股、安南區之漁民,營造魚塭成為黑面琵鷺覓食的餐桌,建構出台江生態友善棲地,並且輔以黑琵牌協助漁民推廣水產品,具體實踐聯合國永續指標SDGs12負責任的生產與消費,以及SDGs15陸域保育。 該案例日前成為台江國家公園推動周緣社區投入保育之亮點案例,吸引日、韓等國家之專家與媒體來訪,並促區公所獲選台灣城鄉品牌獎金牌獎殊榮。 南台長期關注台地方創生,在七股區深耕已久,這幾年結合設計力及整合力,以里海x藝術為概念,帶領學生與在地漁民、業者、藝術家合作,以七股作為里海教室,以藝術作為媒介,結合環境永續、循環設計、藝術敘事等方式,鏈結在地文史、生態保育及養殖漁業發展等面向,協助社區發掘並創新里海之生活與推廣模式。 為結合南台數位設計學院之能量,以設計與藝術再現七股之里海價值,在七股三股社區,以「媽祖顯靈」的傳說故事為主題,帶領團隊學生與遊戲公司及社區合作,共同開發出「時光的迴聲」實境遊戲,藉由遊戲引領更多人瞭解漁村文史及產業特色。 今年度再與藝術家楊明忠合作,並且結合七股里海永續USR計畫課程,進行跨領域、科系、團隊相互合作,營造綠色循環地景等。

Read More

桃竹苗血庫告急 竹北鎮長籲挽袖

新竹捐血中心庫存僅夠七天,竹北市長鄭朝方(中)籲民眾挽袖紓血荒。(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位於竹北市的新竹捐血中心,是全台四大捐血中心之一,受天冷影響,新竹捐血中心庫存量偏低僅夠四至七天,然而新竹捐血中心之血液供桃竹竹苗四縣市一百一十間醫療院所使用,平均每日需要一千一百血袋,因此仍有整體庫存不足之憂慮。 竹北市長鄭朝方表示,台灣捐血率超過百分之八為世界之冠,而台灣捐血中有約百分之十五的熱血來自於新竹捐血中心,在這血庫存量不足之際,呼籲民眾挽袖捐熱血。 鄭朝方說,也稱讚台菲基督教會交流協會,緊急號召同鄉夥伴捐血救人,這群來自菲律賓的朋友為「愛無國界」做了最佳示範。 民眾可以選擇每日早上八點到下午五點到竹北愛心樓或是每週三至五早上十一點到下午六點,在免費市民公車轉運站旁的竹北號捐血車,捐血年齡需滿十七歲,女性體重四十五公斤以上、男性五十公斤以上,前一晚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亦不可空腹捐血,做好自身健康管理讓捐血美意得以延續。

Read More

社區贈植栽 助大港國小綠美化

大港社區發展協會捐贈植栽給大港國小,響應植樹活動。(大港國小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協助校園綠美化,大港社區發展協會十二日捐贈蒜香藤、炮杖花等植栽給大港國小,響應植樹活動。 大港社區發展協會執行長黃森楠表示,大港國小推出兩本由師生共同創作的兒童家鄉繪本《大港寮慢漫聊》、《香遇大港》,紀錄大港寮兩百多年的歷史人文與香草產業發展,讓大港在地居民大為感動。近期發動社區志工為大港社區公園進行植栽綠美化,前往大港國小時,發現校園綠美化做得很好。若能在各樓層花台增植垂墜式植栽,與白色校舍相互映襯,一定更加亮麗。因此特於社區發展協會會議提案,捐贈植栽給大港國小,獲理監事認同。大夥兒慷慨解囊,採買蒜香藤、炮杖花等數十株植栽,響應植樹節活動。 除了黃森楠,大港國小校長郭靜芳、大港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虹樺、理事黃良賓、婦女會長王妙娟、家長會長林再興、志工媽媽、自治小市長團隊小朋友均出席捐贈儀式。

Read More

「照見彼此 相約光影」手機影像大賽 預賽收稿開跑

2020年內湖夜鬧土地公遶境示意圖(莊玟玥/攝影) 記者莊玟玥/台北報導 第一屆「照見彼此 相約光影」手機影像大賽即日起開始徵稿,廣徵用手機拍攝令人感動、溫暖、難忘的照片與視頻,訴說故事,凡來台陸配生活點滴、媽祖出巡影像片、同名村、艋舺移民生活、美食、小三通、青年學生非遺社團等主題、展現一個個充滿青春活力的新時代生動形象,呈現共同築夢逐夢圓夢的精彩瞬間。 賽前徵稿為113年3/11起至5/31止,主辦單位為海峽出版發行集團、福建省兩岸交流協會;承辦單位為福建新聞攝影學會、福建畫報社、海峽畫報、臺灣兩岸影像藝術文創協會、前鋒日報等;台灣策辦單位為臺灣中華新知傳媒、臺灣民生電子報團隊。 即日起投稿者請於賴線上報名、官方帳號為第一屆二岸手機影像賽集稿專群,大會設置有攝影組:金獎作品2幅,銀獎作品5幅,銅獎作品8幅,優秀獎作品50幅。視頻組:金獎作品2部,銀獎作品3部,銅獎作品5部,獎金細節將公告於報名專群。詳情以策辦單位「第一屆二岸手機影像賽集稿專群」公告為主。(因截稿前大會名稱有異動,而官方認證帳號要七天後才接受更名,本周徵稿暫用舊名徵稿中。)(請搜尋舊名:第一屆二岸手機影像賽集稿專群;新大會名:“照見彼此 相約光影”手機影像大賽)。 官方集稿帳號 大會將於今年6月由「兩岸手機大賽影像組與視頻組評委會」,擇期於福州進行評選。2024年6月下旬,“海峽光影故事”兩岸手機影像賽頒獎大會,將在福州舉行頒獎活動,邀請部分大陸及臺灣獲獎者參加並講述影像背後的故事,續寫兩岸文化血脈。同步邀請本次活動的臺灣獲獎作者、臺灣攝影家、媒體記者、20家全國畫報、航空雜誌社長、總編參加「島嶼」采風活動。 曾經壓倉庫存於硬碟內、那些溫暖的過往點滴記錄,給自己一個念想吧!搜尋「第一屆二岸手機影像賽集稿專群」。

Read More

白沙屯媽進香隨香報名破17萬

通霄鎮公所十二日在拱天宮廣場召開二0二四白沙屯媽祖民俗文化系列活動記者會,邀請全國信眾踴躍參與這場宗教盛事。 (記者謝國金攝)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苗栗縣通霄鎮白沙屯拱天宮媽祖今年北港徒步進香活動,將在三月十八日凌晨0時三十五分登轎出發,展開九天八夜的宗教之旅,報名參加的香丁腳已突破十七萬人,通霄鎮公所十二日在拱天宮廣場召開二0二四白沙屯媽祖民俗文化系列活動記者會,邀請全國信眾踴躍參與這場宗教盛事,延續白沙屯二百多年的信仰文化。 白沙屯拱天宮媽祖前往北港進香活動,具有二百多年歷史,全程徒步行走,來回約四百公里,跨越四縣市,是路程最遠、歷史最久的進香活動,而且沒有固定路線,完全依照媽祖神意指引,是獨特的宗教文化。 今年的進香活動,經拱天宮擲筊請示的重要時程:三月十四日二十三時三十五分放頭旗,十八日0時三十五分登轎出發,二十三日中午十一時前扺達北港,二十四日0時十分進火,二十六日下午二時三十五分回宮,四月六日一時三十五分開爐。 通霄鎮公所辦理的系列活動,首場三月十四日晚間七時在拱天宮前私人停車場邀請金枝演社帶來經典台味歌舞劇《可愛冤仇人》;第二場三月十六日晚間六時在拱天宮第二停車場,將由知名電視人氣綜藝節目「超級夜總會」現場錄影;三月十七日通霄鎮公所晚間七點在拱天宮前私人停車場辦理媽祖起駕前晚會文化藝術表演。

Read More

統一獅主視覺 陳傑憲穿出復古Fu

統一獅公布年度主視覺,隊長陳傑憲帶領小獅王古林睿煬霸氣帶頭衝。(統一獅提供)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今年是統一獅隊史三十五週年,年度口號以「ALWAYS LIONS」為主軸,十二日公布年度主視覺,隊長陳傑憲帶領小獅王古林睿煬霸氣帶頭衝,象徵承先啟後、世代交替,開創新的王朝。 統一獅與應對視覺形象整合設計共同合作,呼應年度口號「ALWAYS LIONS」,主視覺以新世代明星球員為主,隊長陳傑憲、古林睿煬分別身著統一獅元年球衣及統一獅穿最多年的球衣,代表開創與延續的歷史,林安可、蘇智傑、林靖凱、林子豪、陳重羽、邱智呈則穿上獅隊不同時代的球衣,呈現獅子軍三十五年的榮耀歷史。 整體視覺背景為統一獅歷年來高光時刻的歷史畫面,有種穿梭時空時光倒流的感覺,象徵承先啟後、世代交替,碰撞出全新的火花。新一代的獅子軍承襲前輩們的歷史與榮耀,並接下傳承火炬,將為獅子軍的傳奇故事寫下新的篇章,開創新的王朝。 選手們穿起當初那個年代保留下來的球衣拍攝,感到十分特別有趣,陳傑憲逗趣說「以前洋將的衣服怎麼那麼小件,是我們現在的選手體格都比較好,尤其看到早期球衣的材質是洞洞的布料,穿起來很有復古的感覺。」

Read More

生態復育 新竹動物園種光臘樹

竹市府於十二日植樹節,在新竹動物園舉辦「新竹好植感」植樹活動,市長高虹安帶領小朋友一起種下希望樹苗「光臘樹」。 (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響應三月植樹月,新竹市政府於十二日植樹節,在新竹市立動物園舉辦「新竹好植感」植樹活動,現場由市長高虹安帶領小朋友們,一起種下希望樹苗「光臘樹」,並宣布啟動復育原生植物,在竹市市區創造豐富、生物多樣性的永續都市森林。   竹市府於十二日植樹節,在新竹動物園舉辦「新竹好植感」植樹活動,市長高虹安帶領小朋友一起種下希望樹苗「光臘樹」。(記者曾芳蘭攝) 高虹安表示,這次種植的樹木是光臘樹,又稱白雞油,對土壤的適應性強,只要不積水的地方都適合種植,不僅是建築和家具的好材料,種在動物園也可成為生命教育場域,因為獨角仙成蟲會吸食光臘樹樹液,是獨角仙等昆蟲喜歡的食物,未來利用修剪下來的枝葉堆肥,也可以在動物園創造適合獨角仙幼蟲的生長環境,讓小朋友來到動物園除了看可愛的河馬、水豚外,還能就近觀察到獨角仙的生態活動。   竹市府於十二日植樹節,在新竹動物園舉辦「新竹好植感」植樹活動,市長高虹安帶領小朋友一起種下希望樹苗「光臘樹」。(記者曾芳蘭攝) 產發處長許智堡表示,這次活動在新竹動物園內各處種下三十棵光臘樹苗,期待小苗長成大樹,變成獨角仙森林樂園。 產發處指出,三月植樹月,除了十二日在新竹動物園舉辦的植樹活動外,民眾還可參加三月二十三、二十四日兩天,在十八尖山舉行的「百年慶+發送樹苗」活動,三月二十六日在將軍村也有台灣瀕危作物「槲櫟」的復育推廣活動,更多詳細內容請上新竹市政府產發處官網( https://dep-construction.hccg.gov.tw/ch/index.jsp )查詢。

Read More

蘭陽賞螢季 套裝遊程優惠

  今年「蘭陽星空賞螢季」賞螢活動十八日展開,參與賞螢生態導覽的農場與店家十四家,店家推出多種優惠導覽套裝,縣長林姿妙歡迎大家相約來宜蘭遊玩。(宜蘭縣政府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夏日的夜晚,宜蘭的大地彷彿被點綴上了無數閃爍的星星,而其中最迷人的莫過於漫天飛舞的螢火蟲,為了讓更多人能夠近距離欣賞到這場自然奇蹟,「二0二四蘭陽星空賞螢季」之「星螢共舞,夜晚的奇幻樂章」賞螢活動十八日展開。 活動首先以「螢河點點」賞螢領頭開跑,宜蘭縣賞螢秘境多,其中適合賞螢休閒農場數量為全台數一數二,且各休閒農場各有特色各具風格,唯一相同的是秉持堅持生態保育推廣經營方式,「二0二四蘭陽星空賞螢系列活動」的「螢河點點」賞螢活動,特別與宜蘭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合作,邀集縣內各大休閒農場、休閒農業區內合法觀光產業共同推廣專屬蘭陽賞螢活動,並設計「賞螢地圖」作為民眾規劃旅遊行程的參考指南,共同邀請遊客欣賞蘭陽螢河,將美麗蘭陽平原的生態之美,介紹給遊客。今年參與賞螢生態導覽的農場與店家共有十四家,店家推出多種優惠導覽套裝,期許透過公私協力合作,在螢火蟲爆發的季節,推動「蘭陽越夜越美麗」夜經濟系列活動,豐富宜蘭的夜間生活,並為全國民眾帶來無盡的享受和驚喜,除創造周邊聚落經濟價值,留宿宜蘭外、更注入璀璨蘭陽的活力和魅力,行銷宜蘭在地特色,帶動觀光產業發展。 另外配合「二0二四星空賞螢季.螢河點點」活動,推出集客活動,於三月十八日至五月三十一日止。縣長林姿妙表示,宜蘭縣特有的地理環境,擁有與其他縣市完全不同的風光特色,美好的東西要跟好朋友分享,每年宜蘭縣政府皆會運用不同的節氣、四季風情,安排辦理多樣活動,將蘭陽美景分享給來各地前來的旅客。這次整合特別整合「賞螢」跟「星空」兩大主題,安排一系列活動與大家分享蘭陽美景,也歡迎大家相約來宜蘭遊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