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客車滑落五指山公墓邊坡 3婦輕傷

(新北市消防局第六大隊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有民眾今(17)日早上9時許前往新北市汐止區五指山國軍示範公墓掃墓,疑似車輛操作不慎,導致小客車滑落山坡邊坡,造成3名婦人輕傷,分別造成頭暈、頭部擦傷及肢體疼痛,均意識清醒,新北市消防局接獲119通報後出動萬里分隊,共4車7人前往救援,將傷者送往內湖三總。 (新北市消防局第六大隊提供) 新北市消防局第六大隊大隊長羅億田表示,清明節將近,為避免掃墓人潮,不少民眾會提早前往,而公墓所在處道路大都較為狹窄及坡度較大,提醒民眾行駛於較為不熟悉路況道路時,請務必減速慢行,並適當保持安全距離,盡量搭乘大眾運輸前往。如果民眾倘遇突發狀況或不慎發生危安情事,可立即撥打119或110報案,讓救援單位能第一時間投入能量執行救援。

Read More

2024萬金石馬拉松開跑 侯友宜祝福選手超越自我 開創新里程碑

(新北市新聞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2024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今年邁入第二十二屆,新北市長侯友宜今(17)日一早與中華民國田徑協會理事長葉政彥等人為1萬1,000名跑者鳴笛起跑,他鼓勵參賽選手都能超越上一次的自己,開創新紀錄。最終由周庭印奪下全馬國內男子組冠軍,全馬國內女子組由謝千鶴拿下。 (新北市新聞局提供) 侯友宜感謝中華民國田徑協會、教育部體育署及所有贊助夥伴支持,讓萬金石馬拉松從世界田徑總會銅標籤、銀標籤一路成為金標籤認證賽事,也謝謝每年出動的警消、醫護、志工、在地加油團及工作人員,因為有眾人共同努力才能成就這場金標籤賽事,讓世界看見新北。今年的主題是「下一萬步,就這樣玩」,侯市長也勉勵所有參賽者都能超越上一次的自己,開創新的里程碑。 (新北市新聞局提供) 本屆賽事邀請來自衣索比亞、肯亞、南非等國12位國際菁英好手來台,共計26國、334位外籍選手,超過1萬1,000位選手參加,競爭非常激烈。侯友宜呼籲選手比賽時留意身體狀況、即時補充水分,更歡迎來自世界與國內各地的朋友在馬拉松結束後,到萬里、金山、石門附近遊玩,欣賞新北的好山好水好風景。 本屆馬拉松男子組由Cyrus Kipkemboi MUTAI,以2小時9分31秒拿下總冠軍,破大會紀錄2小時11分17秒;女子組總冠軍則為Fozya Jemal AMID,用時2小時38分10秒;國內男子組由周庭印,以2小時24分43秒拿下冠軍;女子組冠軍謝千鶴,以2小時以2小時57分49秒傲視群嬌;挑戰馬10公里男子組冠軍為李奇儒、女子組冠軍蘇鳳婷。 (新北市新聞局提供) 新北市體育局表示,萬金石馬拉松持續與選手共同落實環境永續作為,如賽前於新北市境內辦理主題淨街與淨灘活動,並持續跟富邦金控合作響應「Run for Green」提供完賽選手種樹服務,共同為環境盡一份心力;本次完賽成績證明同樣以電子方式提供,完賽選手可於賽後直接掃描號碼布上的QRCode查詢,更多「2024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相關訊息請上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官方網站及臉書粉絲團查詢。

Read More

老翁忘記機車停哪裡? 士林警過濾監視器助尋回

(士林警分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士林警分局天母派出所警員林儒聰、全吳吉誠等2員,日前擔服15時至18時備勤勤務,於15時許有一名8旬陳姓老翁與妻子神情慌張走進派出所,向員警表示機車不見,已經找了一小時,林等2員先行安撫陳姓老翁夫妻情緒,並請其詳述過程。 士林警分局指出,經員警了解過程後,研判陳姓老翁應該忘記停放位置,林等2員隨即輔以CCTV監視系統過濾、比對,最後發現陳姓老翁進入天母東路68號地下室,立即載夫婦前往現場確認,果然發現陳姓老翁機車,陳姓老翁看到車輛失而復得,才放下心中的一塊大石,並不斷感謝員警耐心協助,據陳太太表示,陳姓老翁因年紀大了,但是很喜歡騎車,只是常常會忘記車輛停放位置,十分感謝員警熱心協助。 士林警分局呼籲,民眾騎乘機車外出到陌生地方停放,應謹記停放位置,必要時也可以用手機拍照附近景色以防忘記,並切記要將機車鑰匙拔起及上鎖,如果確認機車或物品遺失,可立即撥打110請求警方到場協助。

Read More

新北環保小局長變身水質守門員 清外來種守護漳和濕地

新北市環保局第11屆環保小局長16日變身「小小水質守門員」,環保局長程大維也到場勉勵。(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環保局第11屆環保小局長們,繼去年底於八里淨零示範區完成「淨零出任務」三堂課程後,16日的第4至6堂課前往中和區漳和濕地及板橋435藝文特區內濕地故事館變身「小小水質守門員」,小局長們從河川、濕地、土壤及地下水等面向認識生活周遭的水環境,並從中體會到珍惜水資源的重要性。 新北市環保局長程大維表示,台灣平均年雨量達到2,500公釐以上,是世界平均降雨量的3倍之多,卻仍有缺水問題,有些水因地形關係還未被使用就排入大海、有些水因為人們不當的用水習慣被浪費掉、有些水則是因受到汙染而無法使用。過去環保工作強調末端污染查緝,現在已逐漸轉變為從源頭管控防治,希望小局長們透過今日課程的親身體驗及觀察,開始思考如何妥善運用水資源、如何保護及保存水資源,建立起環保意識並將所學帶回校園,影響身邊的人。 在移除外來種前-先要認識台灣常見外來種的長相。(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小局長移除外來種銅錢草。(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環保局指出,第4堂「認識濕地美好」,帶領小局長們進入新北市第一座都會型人工濕地─漳和濕地,觀察濕地淨化水質的功能、水生植物及昆蟲,了解濕地的生態及水環境組成,活動中也讓小局長們實際行動清除濕地的外來入侵種,動手清除小花蔓澤蘭及銅錢草,也協力清除福壽螺及其卵塊。網溪國小江樂萱表示,看到清除外來種後恢復乾淨的濕地環境,覺得非常有成就感。 小局長體驗從井中打水。(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環保局提到 第5堂課「土水檢測好好玩」,小局長們體驗土壤及地下水採樣工作,從選擇採樣點開始,操作抽水泵、採樣器、抽水管等土水污染稽查的常用工具,並學習判斷污染情形,讓小局長們了解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來源追蹤大不易,且土水遭到汙染不僅對環境造成傷害,更會影響到農作物及漁產,甚至危害到我們的飲食安全;大觀國小黃俊傑對操作抽水泵印象最為深刻,他表示,不只取水的工具,保存樣本不受到汙染同樣很重要。 環保局說,而在第6堂「淡水河整治巡禮」課程中,小局長們來到新北市濕地故事館,認識淡水河流域環境改善的歷史,及透過大漢溪人工濕地重建河濱濕地生態系統的歷程。鷺江國小王敏權表示,自己住的離淡水河很近,但沒發現原來淡水河這麼長,在課程中也體會以前人打水的工具,小技巧是傳接水要口對口才不會漏水。 環保局表示,期待透過環保小局長課程,扎根環境教育,建立小局長的環境素養,進而化作實際的環保行動,並號召更多人一起守護環境、珍惜資源。

Read More

清明掃墓祭祖 新北消防局宣導「4不1要」

(新北市消防局第七大隊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清明連假期間,許多民眾會掃墓祭祖,為了預防林野墓地火災,新北市消防局第七大隊於清明節連假前進行宣導「4不1要」口訣,除防火教育外也宣導回家時不忘提醒家人掃墓一定要謹記在心。 新北市消防局第七救災救護大隊指出,為避免民眾因焚燒紙錢、雜草,不慎發生火災,不但強化公墓駐點警戒,也呼籲民眾清明掃墓時「4不1要」,也就是除草「不」用火、紙錢「不」燃燒、爆竹「不」燃放、菸蒂「不」亂丟、垃圾「要」帶走;七大隊將於4月4日至4月7日,在中和區第五公墓入口處,配合中和區公所駐點加強公墓火災警戒。 第七大隊鄭向晃大隊長表示,警消人員駐點現場配有消防水箱車及背負式滅火水袋於現場警戒,可於公墓發生火災時第一時間抵達火災處,並有充足水源供滅火,降低火災擴大之危害,同時也提醒掃墓民眾,焚燒金紙要注意,祭拜完成後要確認金紙餘燼熄滅;駐點警消人員也強調,火災初期及早應變就可避免山林大火的發生。 鄭向晃提到,現場除發放水桶供掃墓民眾洗手、清潔及澆熄金紙餘燼等服務外,警消也大力呼籲清明掃墓不用火,環保又平安。

Read More

婦幼同心會義賣二手衣 童燕珍捐200多件珍藏

童燕珍捐出二百多件珍藏的二手衣及名牌包、知名品牌服飾贊助「二手衣義賣」活動。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婦幼同心會於福華名品2F舉辦「舊愛新歡 ”珍”愛地球二手衣義賣」活動,本次活動將由前高雄市議員童燕珍捐出二百多件珍藏的二手衣及名牌包、知名品牌服飾、甚至是全新還沒有用過或穿過的,以義賣的形式,把全部所得捐出,以達到慈善的目的,歡迎把握十七日最後一天檔期,共襄盛舉。 高雄婦幼同心會義賣活動,由前市議員童燕珍發起,已持續舉辦十多年的義賣活動,童燕珍表示,同心會的成員以教育界、幼兒園及企業界的婦女為主,所關心的是婦女與幼兒的議題,而每年所舉辦的慈善愛心義賣所得,都捐助給偏鄉、原民的弱勢兒童,還有家訪被家暴婦女等。 高雄福華名品公關室主任柯夙娟表示,前市議員童燕珍出身教育界,為高雄教育、文化推動全力奉獻不遺餘力。多年來致力於公益,擔任議員二十年來,致力推廣親子共讀、養成兒童閱讀習慣,堅持每週六在圖書館說故事,她善用幼教專業,親自挑書、親自擔任故事媽媽,講了超過六百場,加上社區說故事的話,場次更早已破千。 本次福華二手衣義賣所得將採購兒童書籍捐贈予圖書館,鼓勵小朋友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延續偏鄉教育照顧更多的偏鄉弱勢兒童。本次現場的二手商品一折起開賣,義賣商品包括各種樣式的服裝、配件、包包等。 童燕珍表示,讓二手衣物可以加以重複使用,賦予舊衣物新生命,時尚&環保充分運用其價值,邀請消費者一起支持響應,幫助弱勢家庭的小朋友經由閱讀翻轉人生。

Read More

水墨創作都可以吃!阿卜極「幻墨‧叫真」展藝術創舉

阿卜極創作能吃又能收藏的水墨作品。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可以吃的水墨創作?「幻墨‧叫真」二0二四阿卜極個展,即日起至四月二十八日在中國書畫學會會館登場,該展標榜「可以吃的水墨創作」,開幕活動中邀請來賓吃墨塊、喝墨汁,體驗一場真正的藝術饗宴,讓當代水墨進入日常生活,並推廣食品等級的作品作為收藏、送禮之用。 阿卜極(右)展出四十五件創作實驗作品,演繹極古典即當代的新語彙。 (記者王正平攝) 阿卜極任教於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長期研究跨域媒材的當代書寫創作,從傳統水墨、書法的藩籬中解放紙筆墨規的形式框架,應用媒材技法橫跨水墨、油畫、書法、木質、食材等,這次展出四十五件創作實驗作品,演繹極古典即當代的新語彙。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阿卜極前所未有的創意,要大家透過品嘗來進行飲食消化與意識精神世界之間的對話,帶領你我再一次反思,尋覓新的藝術創舉。 他的作品以黑色不同的材質、大小同等,刻有「幻墨叫真」的黑塊大印章,有竹炭麵包、巧克力質地的墨塊,有仙草等物體與黑色墨汁的聯想,作品結合展覽開幕活動,邀請大家一起品嚐,借「黑」寫意,讓每一個人肚子裡有墨水、身上流淌著墨的血液,讓墨的意象,存留在時間空間的意識裡,把墨的詩意塵封在永恆的記憶裡。 阿卜極表示,讓水墨的意象回到「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美學的原初,水墨史觀來自天地萬物之靈動境地,再次還原於平實生活中物象質地,以吃、穿、喝、行、思、感進行式體現,形式即內容,物質涵融精神,肯定自己每一個當下,即是「幻墨叫真」,「幻墨」打破對傳統水墨既定疆界的技法與認知,「叫真」重新詮釋喚醒墨的生機與新意涵。 阿卜極可食用當代水墨作品創作理念,源於佛理唯識學的啟發,從眼、耳、鼻、舌、身、意的身心力行打通形式貫通精神的體驗,讓覺知心流的能量穿透世事萬象的外相,找回原來源源不斷的流動,以書寫的墨性與線性來探討水墨框架之外的處女地,開拓千古水墨意象的新出路。

Read More

男打AZ出現血栓 獲救濟25萬元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一名20多歲男性接種AZ疫苗後出現頭痛、嘔吐等症狀,就醫檢查發現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依規定核予救濟金25萬元。 VICP在1月25日開會,討論COVID-19及其他疫苗接種救濟審議案。這次總共審議135案,僅15案核予救濟,包括為卡介苗1案、AZ疫苗2案、莫德納7案、BNT疫苗5案,救濟金額5000~25萬元不等。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這次獲得最高救濟金額25萬元個案,為桃園市1名20多歲楊姓男子,在接種AZ疫苗後出現頭痛、嘔吐等症狀,就醫後血液檢驗及影像學檢查結果符合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的臨床表現。 另外,有4名青少年分別接種BNT疫苗後,出現胸痛、心肌炎、胸悶等情況,各獲1萬~10萬元救濟金。其中,最嚴重者是高雄市1名10多歲謝姓少年,同時還有接種流感疫苗,後續出現如手腳發麻、吞嚥困難等症狀而就醫,神經傳導檢查結果顯示多發性神經病變,診斷為急性發炎性去髓鞘多發性神經病變,核予救濟金10萬元。

Read More

預防痛風 少吃紅肉少喝酒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痛風是常見文明病,台灣平均每23人就有1人痛風,男性更占7成以上。營養師分享預防飲食關鍵5招,少吃紅肉、適當補充水分、勿飲酒過量,加上健康飲食和體態,有助舒緩。 健保署統計,2019年開始被診斷為痛風的患者數量逐年攀升,至今已接近100萬人。營養師蔡宜方表示,台灣的高尿酸問題較其他國家普遍,平均每23人就有1人痛風,又以男性占7成以上為多;在19~44歲的年齡層中,約6%男性患有痛風,而這個比例隨著年齡增加而大幅攀升,尤其45歲以上的男性族群更是高風險的族群。 在正常情況下,尿酸會從尿液中排出,因此一般不會出現高尿酸血症的情況。然而,當老化、基因或長期飲食不當,會使尿酸代謝異常,此時尿酸可能在血液中形成結晶並沉積在末梢關節處,引發嚴重發炎,就是所謂的痛風。 蔡宜方分享預防痛風飲食關鍵5招,首先是減少攝取紅肉、適度攝取海鮮,強調現在雖然認為食物並非罹患痛風的重點,但還是有研究指出海鮮、紅肉會提高痛風風險,平常建議還是要以植物性食物為優先。 其他飲食關鍵還有每天至少攝取2000cc水分、避免高油高糖飲食、維持良好體重且減重勿過急,以及勿過量飲酒。蔡宜方也建議痛風高危險群,可選擇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如游泳、快走、騎腳踏車、跳繩等,若有出現身體異常狀況也須立即就醫。

Read More

美顏針 找回好氣色又助眠

中醫師鍾晨光以美顏針為患者調理頭面氣血循環,找回好氣色並改善失眠。(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常有患者走進診間,開口不是說哪裡不舒服,而是要請醫師幫忙改善黑眼圈…。」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醫師鍾晨光說,現代人來診所的原因,不再僅是追求健康,更希望留住青春。中醫透過美顏針調理顏面及頭頸氣血循環,不但可找回皮膚原有的彈性,也可改善部分因頭面循環不佳而產生的失眠問題。 鍾晨光指出,醫療技術日新月異,透過醫美爭取延緩老化,已成為追求健康以外的另一項重要議題。中醫古籍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半百而衰一詞,不單是指身體健康狀態下滑,更是指使面色漸漸失去榮光,在工作忙碌與生活壓力交織的環境裡,卻又顯得無可奈何。 他說,「美顏針」源自於顏面神經麻痺治療,中醫在傳統正經穴位的基礎上,發展出藉由顏面肌肉與筋膜層張力的調整,同時改善整體頭面部的氣血循環,幫助顏面神經麻痺患者增加顏面部肌肉的活動。美顏針應用於醫學美容的領域,緩解長期因緊張壓力、姿勢不良與顏面肌肉用力不平均所導致頭頸部和顏面部的肌肉筋膜緊繃;此外,肌肉與筋膜的張力不對稱會使頭面部氣血循環受阻,顏面部的膠原蛋白得不到滋養,更與面部皺紋息息相關。 鍾晨光表示,中醫利用美顏針長期調理、恢復整體頭面部氣血循環,讓皮膚恢復彈性,重新擁有青春「好氣色」,在頭頸部肌肉筋膜放鬆後,因頭面循環不佳而產生的失眠問題,也一併獲改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