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護宜蘭山林 松羅湖山徑維護手作步道

林業署宜蘭分署與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及羅東社區大學攜手合作,在松羅湖山徑舉辦了一場手作步道活動。(林業署宜蘭分署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林業署宜蘭分署與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及羅東社區大學攜手合作,十五日在松羅湖山徑舉辦了一場手作步道活動,活動旨在利用在地木材及石塊,以傳統工法打造安全可靠的登山步道,為登山客提供更舒適、安全的登山環境。 這場活動吸引了來自各界的參與者,大家齊心協力,共同投入步道整建的過程中,展現了團結精神與對環境的關懷,活動現場可以見到志工們忙碌地挑選木材、石塊,並將它們細心施作在山徑上,打造一條安全、自然的步道。同時,千里步道協會的專業老師們也在一旁指導,確保每一步的施工能夠因地制宜,提供遊客更安全的環境。 這次松羅湖山徑手作步道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為宜蘭的登山客帶來了更安全、更舒適的登山環境,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提高大眾對於自然環境保育的意識,也展現了政府機關、步道協會與社區大學共同努力的成果,為宜蘭的地方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Read More

花市圖推動多元閱讀 聽故事吃美食探索越南文化

花蓮市長魏嘉彥與民眾一起動手做越南月亮餅,體驗異國風味。(花蓮市公所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市立圖書館十五日在藝能教室舉辦「一一三年多元閱讀」推廣活動,邀請來自越南的莫叡蓉擔任講師,透過越南傳統故事,讓新住民了解當地的文化,並藉由動手做越南月亮餅,體驗異國風味,花蓮市長魏嘉彥親自出席活動,表達對多元文化的支持。 莫叡蓉老師以生動的方式講述,越南民間粽子和麻糬餅的故事,介紹越南傳統節日「雄王節」,在這個節日會吃圓粽跟方形的粽子,通常用水竹芋葉或芭蕉葉包裹水煮,裡面餡料有豬肉、綠豆、糯米,是越南家庭年夜飯必備的團圓味。 她同時也透過月亮的故事介紹越南月亮餅,更實際帶領新住民共同製作越南傳統糕點「月亮餅」,透過家鄉的味道讓身在異鄉的遊子的思鄉之情得到撫慰。在莫老師的細心指導下,大家興致勃勃地學習如何製作這款美味的越南點心,透過親身動手製作和品嘗,對越南的飲食文化有了更直觀的體驗。 市長魏嘉彥表示,花蓮是一個多元文化交融的城市,他很高興看到這樣的活動能夠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了解與交流,感謝圖書館的同仁辦理這樣的課程。他也強調,透過閱讀和文化活動,可以讓市民更加包容和理解不同文化,希望透過這次活動,讓大家更好地認識新住民的文化和民間故事,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價值和風土民情。 花蓮市立圖書館長陳怡琳表示,圖書館以分齡、分眾辦理多元閱讀推廣活動,緊接著還有多元文化人力專業培訓講座+茶杯袋子DIY、情感教育-理性處理衝動情緒、青春期教育課+月經手環串珠DIY、性侵害防治專題講座,月經偶戲+小布包DIY,歡迎民眾報名參加。

Read More

退役空軍上校劉聖恕滲透國軍刺探軍情 遭判20年定讞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退役空軍上校劉聖恕被控在民國一0二年退伍後,轉往中國經商,期間遭中國情治單位吸收,返台後藉由自己的軍中人脈滲透國軍,拉攏現役及退役海軍、空軍軍官,涉嫌發展間諜組織,最高法院日前駁回上訴,劉遭判刑二十年定讞。 檢調查出,劉聖恕藉由成立空殼公司,以掩飾中國支付的非法收入、佣金,收取新台幣二十萬元至七十萬元報酬,若有提供國軍情資,更可獲取三萬元至十萬元報酬。台灣高等檢察署高雄檢察分署將劉聖恕等七名被告依違反國家機密保護法起訴,並移由台灣高等法院高雄高分院審理。 高雄高分院認定劉聖恕等七人的犯行,事證明確,判處劉聖恕有期徒刑二十年,並沒收犯罪所得一千六百七十萬九千元。其他六名涉案被告,現役劉姓男少校獲判無罪;退役孫姓中校與妻子現役劉姓女少校各判刑十九年六月、二十年六月,並沒收孫男犯罪所得九十六萬九千元;現役鄧姓少校、龔姓少校、林姓友人各判二年、三年六月、得易科罰金六月。全案上訴至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審理認為,劉聖恕、鄧姓少校、龔姓少校、林姓友人等人的判決無違誤,此部分駁回上訴定讞;至於被指控提供情資的劉姓男少校,由於檢察官舉證不足,此部分駁回檢察官上訴,無罪確定。 最高法院指出,二審對於退役孫姓中校與妻子現役劉姓女少校等人的判決理由,以及二審諭知沒收孫男與劉聖恕的犯罪所得等,有理由不完備,調查未盡的違誤,因此撤銷此部分判決,發回高雄高分院更審。 此外,高雄高分檢另查出此案的其中一份機密資料,源於負責地勤業務的空軍松山基地指揮部鄭姓少校,依法追加起訴鄭男。高雄高分院依違反國家機密保護法判處鄭男一年七月徒刑。經上訴,現由三審審理。

Read More

虹韻助聽器送愛花蓮家扶助孩子 圓聽得見的夢想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家扶中心所陪伴支持的孩子小詠,在兩歲時至醫院檢查發現聽力障礙,須配戴助聽器,因負擔不起助聽器的高額費用,多以購買二手助聽器為主。虹韻助聽器十五日舉辦「聽力之星公益計畫」受贈儀式,協助小詠擁有良好的聽能品質。 「聽力之星公益計畫」由虹韻助聽器發起,號召底下的品牌商共同響應支持,以此幫助需要幫助的聽損青年,提供醫療級的聽力照護服務及助聽輔具設備。此次獲贈的小詠過去受限家庭經濟條件,只能帶著外型較為顯眼且功能老舊的二手助聽器,時常遭受異樣眼光,但他卻突破自身條件上的限制努力學習,在「二0二二 IEYI世界青少年創客發明展暨臺灣選拔賽」以「瓶蓋不落地開瓶器」獲得國中組生活便利類銀獎、參加全國小論文競賽以「淺談花蓮返鄉青年就業」獲得國中B組優選,新的助聽器對於小詠而言如虎添翼。 小詠開心地表示,新款的聲音比較柔和,聽課時不會因為旁邊的雜音而有所干擾,可以更專注地聽見台上老師講課,在學習和生活都帶來很大的幫助。 虹韻助聽器總經理王安表示,我們想要將最好的放在孩子身上,這樣的效益尤其對孩子而言發展才會更好。而響應贊助品牌商西嘉助聽器聽力師連孟如說,本次所提供的助聽器擁有業界最新聲音追焦平台技術,讓聽力輔助更加寬廣。聽清楚是一種人權,才能開啟與人對話的力量,期待幫助小詠這樣優秀的孩子能創造更不同的生活與學習經歷,創造精彩聲活。 家扶中心主任施政延表示,受扶助的孩子不比別人差,很多時候是需要有人在他們人生困境裡拉他們一把,所以這次非常感謝虹韻助聽器的協助,補足小詠這樣優秀的孩子失落的一角,在未來能夠有更多元的發展。

Read More

五結免廢快閃民眾搶好物

五結免癈快閃現場小朋友們也來尋寶找好物。(記者張正量攝)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為推廣源頭減量資源循環再利用的觀念,五結鄉公所十五日在五結鄉清潔隊辦理「五結快閃免廢市集」,鼓勵鄉民將自己家中用不到的東西拿到免廢市集分享,透過二手物交流讓物品有重新被利用的機會,在免廢市集中同樣也可以尋寶。並且邀請五結鄉資收關懷計畫資收戶、慈濟志工及一般民眾前來共襄盛舉。 五結免癈快閃現場家電達人免費幫忙電器維修。(記者張正量攝) 五結鄉公所推廣免廢概念已多年,在地鄉民也十分認同「分享代替購買」的理念,而參與五結鄉資收關懷計畫的資收戶,多次參與免廢市集當志工也很高興,將家中現在用不到且狀況良好的二手物拿來與大家分享,這些二手物品包括有咖啡機、澡盆、小家電和狀況非好二手衣,尋寶的民眾開心找到好物,志工看到舊物找到新家也跟著開心。免廢市集現場有提供小家電檢修服務,歡迎民眾透過檢修區的工具,或請教現場有經驗的檢修志工,檢測小家電故障原因及學習如何保養小家電,讓「檢修」成為「丟棄」前的選項,共同讓資源循環延長使用壽命,減少垃圾產生。 五結鄉長沈德茂表示,希望將「分享代替購買」的理念,透過五結快閃免廢市集推廣給更多人,也期許大家將愛物惜物的觀念散播至社會的各個角落。另外    五結快閃免廢市集也可攜帶二手物三樣,鄉公所會贈送培養土一公斤,透過交換、分享,免費幫舊物找新家,一起打造免廢生活共享圈。

Read More

波麗士動起來親子園遊會 張善政市長表揚優良警察

波麗士動起來親子園遊會,張善政市長表揚優良警察。(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十五日下午前往護國宮太子廟,出席「警民同心表揚儀式暨波麗士動起來親子園遊會」。張善政表示,一年一度警察節,大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桃園市瑤瑤寶貝照護協會發揮警民同心精神,共同表揚在工作崗位上表現卓越的十六位桃園市警察同仁,並藉此機會感謝所有警察朋友的付出,市府將持續攜手社會各界,一起努力讓桃園治安愈來愈好。 張善政提到,警察同仁平日與家人的相聚時間少,感謝主辦單位精心規劃辦理親子園遊會,讓警察同仁與家人同樂;張市長亦感謝護國宮提供場地,並祈求太子爺公庇佑桃園、守護市民平安健康。 市警察局表示,十五日表揚活動不僅是對於優良警察的個人肯定,更是對於桃園市全體警察的鼓舞,市府將持續提升警察的工作條件及福利,並強化社區治安措施,創造更安全和諧的生活環境。 包括立委邱若華、桃園市議員朱珍瑤、新北市議員宋雨蓁、警察局長吳坤旭、八德區長蔡豊展、護國宮住持法道心師父、大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梁見發、桃園市瑤瑤寶貝照護協會理事長李巧菲等均一同出席活動。

Read More

黑色特工隊訪新北市 帶領原青用構樹皮工藝「敲」出自信!

新北市原民局局長Siku Yaway林瑋茜(左二)和講師黑色特工隊(前排兩位)、與會學員大合照。(圖/新北市政府原民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由5位屏東縣排灣族、魯凱族青年所組成的黑色特工隊,主打以構樹纖維創作藝術作品,闖出知名度,今(15)日參與新北市原民局辦理的今年第3場原青小聚活動,分享如何經營工藝品牌,從產品開發到品牌形象之經營,以及後續如何在市場中拓展客群等創業經驗。 黑色特工隊講師王雅蘭(右一)與原住民青年們共同鋸構樹。(圖/新北市政府原民局提供) 黑色特工隊透過對傳統工藝的摸索,以自然纖維工藝為主,將台灣隨處可見的構樹作為主要素材,從採集到親手敲打揉取,身體力行,再加上從大自然間汲取的靈感,讓每一個作品嵌上文化價值,並與社會對話。會中,黑色特工隊團員王雅蘭從自身經歷談起,述說自己的家鄉經過八八風災後,被迫遷移,與屏東縣霧台鄉好茶村及三地門鄉大社村其他部落居民共同生活在「禮納里永久屋聚落」,返鄉定居的王雅蘭開始投入部落產業行銷以及活動策劃,同時也向部落工坊的工藝師接觸,從學習怎麼在部落與土地生活開始,才深刻體會到「生活即工藝,工藝即生活」之意涵。 學員努力敲樹皮中。(圖/新北市政府原民局提供) 而原青小聚下半場,黑色特工隊團員顏裴晏帶著與會青年們,以手敲構樹皮布體驗的方式交流,每一次地敲打,都能讓樹皮向外延展,也藉此鼓勵原青們,無論身在何處,面對社會上對原住民族的誤解或是不理解,要像自己眼前的樹皮一樣,藉由敲打出的每一縷纖維連結社會,展現韌性;同時也期許這個社會能夠提升視野,讓多元文化能夠在新北市綻放。 原青們學習敲打構樹皮。(圖/新北市政府原民局提供) 學員們敲打樹皮,延展自然纖維。(圖/新北市政府原民局提供)

Read More

男欠債遭擄 板橋警火速救回逮5嫌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板橋警分局十四日凌晨0時許接獲民眾報案,指稱廿七歲康姓兒子在板橋區館前東路遭人擄走帶上車,警方獲報後立即組成專案鷹眼小組追查,以車追人調閱監視器擴大追查車輛行蹤,發現被害人遭犯嫌五人強拉至樓下,並攔下計程車將被害人帶走。 經警方了解,被害人康男先前因賭博欠下債務,向楊姓友人借款一百五十萬元並簽下本票三百萬元,十三日與客戶前來板橋區館前東路酒吧喝酒,巧遇嫌疑人楊男等五人,隨即被帶往新莊區大樓內並限制人身自由,期間打電話向友人求救籌錢,如果無交付金錢將無法離開。 陳姓報案人在家中接獲兒子之張姓友人電話告知,稱其兒子康男被債主擄走並要求還債,心急如焚立即透過友人至板橋警分局報案,據稱兒子康男因積欠債務遭人擄走,目前無法取得聯繫。警方專案成員旋即調閱計程車行車沿線監視器畫面,發現犯嫌五人於新莊區下車,並帶被害人康男進入一處大樓內。隨後專案成員於現場埋伏見機不可失執行攻堅,於當(十四)日三時許當場查獲嫌疑人楊男(八十一年次)、趙男(八十三年次)、陳男(八十四年次)、游男(九十年次)及傅男(七十三年次)等五人,當場查扣行動電話五支,三小時內救出被害人康民。 板橋警分局表示,警方偵辦後,將楊姓男子等五人依刑法妨害自由及恐嚇罪嫌移送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偵辦。並呼籲遇有糾紛事件應保持理性,並尋求正當途徑解決,切勿私下尋隙及假借他人暴力處理,而衍生不必要的麻煩,警方再次強調,暴力零容忍,治安無底線,面對不法暴力行為,絕對嚴懲查辦到底!

Read More

因應汛期及成員年輕化 花蓮縣消防局辦理急流救援訓練

花蓮縣消防局舉辦急流救援與動力救生艇操作訓練,以提升急流救援能力。(花蓮縣消防局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近年來因氣候極端化,短延時強降雨事件頻傳,進入汛期後為了因應颱風隨時侵襲可能致災,再加上這幾年花蓮縣消防局成員年輕化,急流救援能力與經驗的傳承非常重要,十一至十四日特別於花蓮溪及北濱海灘舉辦急流救援與動力救生艇操作訓練,藉以提升年輕消防員的水域救援能力。 有別於往年消防局多於秀姑巒溪辦理急流救援訓練,鑒於花蓮溪流域廣闊偶有水域事故發生,本次急流救援及動力救生艇操作訓練,特別於花蓮溪中興大橋至米棧大橋舉行,藉此讓消防同仁也熟悉縣內各大水域的水文特性及巡檢各個救溺事故可能發生地點。 花蓮縣消防局舉辦急流救援訓練,藉以提升年輕消防員的水域救援能力。(花蓮縣消防局提供) 本次訓練課程包含急流渡河法、確保動作、個人及團隊救援等動作進行訓練,此外由於水域繩索應用有別於陸地操作,水域繩索救援時還要附加水流的力量,因此在河道兩側岸上固定點的架設選擇有其專業性,特別在這次花蓮溪急流救援訓練中納做重點。另外動力救生艇操作訓練特別邀請資深秀姑巒溪泛舟救生員楊正雄傳授船外機基本操作、清潔保養以及岸際救援等重要觀念。 目前正值颱風好發、短延時強降雨時常發生的炎熱夏季,因應年輕化的消防救援人力,加強水域救援能力刻不容緩,花蓮縣消防局呼籲,減少救溺案件需要所有鄉親一起幫忙,尤其暑假即將到來,希望家長帶著孩童前往砂婆噹、三棧溪及荖溪等知名戲水景點時,務必隨時注意孩童戲水動態及即時氣象報告,才能有效避免憾事發生。

Read More

苗栗兒童發展通報宣導

苗栗縣兒童發展通報轉介中心十五日辦理「孩翻苗栗‧伊起閃亮」社區宣導活動。  (記者謝國金攝)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苗栗縣兒童發展通報轉介中心十五日辦理「孩翻苗栗‧伊起閃亮」社區宣導活動,透過多元的活動內容呼籲民眾關心兒童發展議題。 苗栗縣政府致力提供早療家庭各面向的關懷及服務,整合各項社政、醫療復健及教育資源,並與專業民間團體協力合作,設置兒童發展通報轉介中心及三區兒童早期療育個案管理中心,提供篩檢通報、個案管理、兒童發展諮詢、專業評估、家庭支持及親職教育等服務。 伊甸基金會作為縣府長期合作的民間單位,承接苗栗縣的兒童發展通報轉介中心,長年協助山線地區兒童早期療育個案管理中心及社區療育服務,持續在早期療育服務上努力耕耘超過二十年。 十五日「孩翻苗栗‧伊起閃亮」社區宣導活動規畫精彩的舞台表演、闖關活動、親子互動遊戲、兒童發展篩檢、青創小市集以及一系列體驗遊戲及DIY活動。 縣長夫人陳美琦表示,每個孩子都代表著一個希望和期待,希望藉由十五日的活動,提醒家長注意孩子0到6歲尤其是1至3歲階段的身心發展,早期發現就能早期治療,進而協助孩子跟上腳步,給他們很好的生長環境,未來前途一定綻放光芒。 社會處長張國棟指出,發展遲緩是一個階段過程,若在6歲以前及早發現並通報孩子的發展狀況,及時給予協助就能很快回到正常階段,未來人生不受限,縣府團隊持續推動各項關心兒童發展及照顧的政策,共同協助早療家庭,陪伴孩子們成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