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觀光成果風華展9月13日於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三樓舉辦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台灣觀光一步一腳印,歷經逾一甲子的歲月,適逢觀光署改制一週年之際,將於113年9月13日(五)12:30~17:30於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三樓舉辦,並以台灣觀光3.0「Waves of Wonder」品牌來呈現「榮耀台灣‧觀光永續‧連結世界」的主題成果風華展,期盼藉由對台灣觀光發展的回顧與展望,凝結國內外觀光業者及民眾,齊心攜手為台灣觀光新發展共同努力。 本次展覽共有3大展區,「榮耀台灣」展示牆:呈現了台灣觀光發展的重要記事,以歷史軸線呈現,穿插老照片進行回顧,並可以觀賞觀光成果精彩影片;「景區魅力 驚喜無限」展示牆:以LED燈箱呈現13個景區最獨特的風景,並介紹各風景區概要、特色故事及獲獎紀錄;「品牌布局 連結世界」展示牆:呈現了觀光署在國際觀光行銷與推廣分布,從品牌行銷台灣開始連結到全球,讓世界看見台灣。除此之外,也收納了100多張歷年宣傳、活動及行銷等精美海報,並設置海報輪播專區。另增加民眾互動,可以掃描展版上動物旁的QRCode,透過喜歡的動物濾鏡做成限時動態,在IG及FB上打卡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本次展覽於9月13日展出後將依序移至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白沙灣遊客中心(9月14日起至9月30日止)、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向山遊客中心(10月1日起至10月15日止)、雲嘉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北門遊客中心(10月16日起至10月31日止)及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卑南遊客中心(11月1日起至11月15日止)展出,期間將致贈神秘小禮物,名額有限,歡迎民眾攜友帶眷前往參觀,一起邁向Taiwan Tourism 2030!

Read More

2024國際漁業展 海大推動產學共榮永續海洋大健康

(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2024臺灣國際漁業產業展9月11日至13日在南港展覽館一館及大會官網同步展出,國立臺灣海洋大學以「永續海洋大健康」為主題,呼應大會「S.M.A.R.T.(永續、市場、前瞻、韌性與科技)」五大訴求,於攤位編號K816展示在海洋科技、漁業生態及海洋健康領域的最新研究與技術成果。此次,海大共展出15項技術成果,並有6家科研產業化平台的廠商共同參展,讓國內外業者見證海洋大學在保護海洋生態、推動永續發展方面的卓越貢獻。此外,海大在9月12日舉辦的「第五屆海水養殖論壇」,匯聚各領域專家,探討如何通過海洋資源管理和水產養殖來實現碳減排的目標。 海大產學營運中心長期致力於促進產學合作,與產業共開發永續的海洋資源解決方案,並強調海洋環境與人類健康的密切關係,本次海大展區劃分為「GLORIA 科研產業化平台」、「多元健康」及「永續海洋」三大區域。「GLORIA 科研產業化平台」包含產學合作會員廠商如:曉鹿鳴樓、光鼎生技、全瑩生技及吉康食品,還有海大衍生公司「炬銨生技」、「艾普生技」,他們致力於解決水產養殖產業的各類挑戰,現場展示了從實驗室研發到實際商品化的創新產品。 在「多元健康」展區,重點展示了針對人類、生物及環境健康的資源開發應用成果。食科系吳彰哲教授展示以藻類提取的海藻多醣萃取物,能夠作為抗病毒及抗過敏的新策略。蕭心怡教授則展示了利用乳酸菌產物製成的抗菌薄膜,能有效延長食物保存期限。黃意真教授展示了將石蓴多醣開發為微針注射裝置的技術,將海洋素材應用於醫療器材及化妝品等領域。生科系黃培安副教授開發出高純度褐藻醣膠的生產技術,並能夠製備具有高水溶性及水凝膠特性的產品。 「海洋與永續」展區則針對水產養殖產業,展示整合AI、即時影像辨識、大數據及永續思維跨領域開發的新興科技。冉繁華副校長的「智能生產決策系統」能監控並智慧判斷水色、溶氧、溫度等十多項環境風險因子提供養殖戶最佳決策建議。同為養殖系的陸振岡教授及胡鄴方助理教授也分別展出有關智慧投料的技術及機具。電機系張忠誠教授與資工系鄭錫齊教授也分別運用不同的技術改善箱網養殖的的創新成果。 此外,海大水產種苗育種團隊除了展出精準育種的高取肉率壯鯛一號品系,也能透過選育平台開發不同特色的台灣鯛品系,並能有效的管理遺傳資源。海生所何攖寧助理教授展出「臺灣鯛電子舌頭之風味指標應用系統平台」,利用代謝體資料只需少量的魚肉即可預測與定量,分級水產品的風味。陳歷歷教授則開發了一系列針對龍蝦各成長階段的人工飼料,不僅提升養殖效率,亦可應用於禪蝦類。養殖系潘彥儒助理教授開發出能夠促進魚苗開口的機能性餌料,能顯著提升成長率、活存率與體色表現。李柏蒼副教授則運用天然酵素分解魚類副產物,,能夠顯著活化免疫系統、增強抵抗力。 第五屆海水養殖論壇主題為「從產地到餐桌,水產養殖如何實現淨零減碳」淨零減碳是未來所有產業都需要面對的重大議題,而海洋及相關產業在減碳和環境保護方面是重要的一環。本次論壇將透過各面向的專家,從基礎研究、技術應用及法規等層面探討水產養殖業在全球減碳中的角色與未來發展,並在消費層面展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零碳」飲食,同時為健康生活增添新滋味,助力實現永續發展的目標。 會展資訊: 2024第十屆臺灣國際海洋暨漁業產業展-海洋大學展區 時間:2024年9月11日(三)~9月15日(五) 地點:南港展覽館一館 攤位編號K816 2024第五屆海水養殖論壇-從產地到餐桌,水產養殖如何實現淨零減碳 地點:南港展覽館一館5F 503會議室 時間:2024年9月12日(五)13:00~17:00 論壇議程:https://www.taiwanagriweek.com/forum-detail/ocean/

Read More

長榮航空舉辦首屆綠色供應鏈頒獎典禮 攜手供應商打造永續生態圈

長榮航空2023年首屆綠色供應鏈計劃以「綠能節電、綠色循環、綠色能源、綠色運輸」四大面向為主題,針對報名參賽的23件參賽作品邀請專家學者評鑑並進行兩輪篩選,決選出七名獲獎供應商。(長榮航空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長榮航空12日於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廳舉辦第四屆供應商大會,及首屆綠色供應鏈計劃頒獎典禮。包含國內57家及國外35家供應商,逾150位代表參與此次活動,盛況空前。此次大會由長榮航空孫嘉明總經理主持,會中除分享、宣導永續經營理念外,也期許與供應鏈廠商共同建立環境、經濟與社會等永續發展的共識,共創新契機。大會中同時頒發由專家學者所評選之長榮航空2023年「綠色供應鏈計劃」獎項,以表彰響應減碳節能的卓越表現供應商。 長榮航空致力於降低碳排放、減少資源浪費、保護生態環境,也偕同供應商推動綠色供應鏈,優先選擇環保材料和服務,如:可再生能源和低排放運輸工具。此外,長榮航空透過「綠旅行」及「綠運輸」的專案推廣,與合作夥伴攜手擴大綠色影響力,力求在航空業樹立榜樣,促進航空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保護的雙贏。 長榮航空孫嘉明總經理在會中表示:「永續發展不僅是企業自身的責任,更需要整個供應鏈的共同參與及進步,希望這次的交流能激勵更多供應商積極參與未來的永續行動,朝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的目標邁進,構建完整的航空永續服務價值鏈」。 長榮航空根據公司2023年首屆綠色供應鏈計劃的成果,以「綠能節電、綠色循環、綠色能源、綠色運輸」四大面向為主題,鼓勵供應商實施減碳計畫,推動整體供應鏈的綠色轉型;針對報名的23件參賽作品邀請專家學者評鑑並進行兩輪篩選,最終決選出七名獲獎供應商。本屆第一名由新加坡新翔集團(SATS Ltd.)榮獲此殊榮,新翔集團在各個減碳專案上的積極投入,尤其是利用生物分解器將有機物轉化為燃料添加劑的創新做法,讓評審團深感驚豔。 在此次會議也特別邀請到優樂地永續執行長蔡承璋進行專題演講,以「順應永續趨勢變化,共創綠色供應鏈未來」為主題,分享了對於未來綠色供應鏈的見解和趨勢預測,蔡執行長更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啟發與會者窺見永續趨勢藍圖,改變商業模式,掌握ESG先機。 長榮航空的供應鏈涵蓋了航空器製造與維修、飛航訓練與後勤勤務及客、貨運服務與商品銷售等,期望透過與供應商緊密合作持續優化航空永續服務價值鏈,邁向更永續的未來。 2023年長榮航空綠色供應鏈獲獎名單如下: 第一名 新翔集團SATS Ltd. 第二名 英屬維京群島商太古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第三名 台灣富士軟片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名 台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名 長榮航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六名 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 創新獎 品卓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Read More

2025傾聽海說 結合知性與感性海洋保育月曆開放預購

2025年海洋保育月曆-傾聽海說封面(海洋保育署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12日開放預購2025「傾聽海說」海洋保育月曆。海保署說明,本次月曆以獨特視角,將人類內心對海洋的想像結合真實的海洋生態系,創作一系列富有想像力的生態圖像,藉以傳達海洋保育意識。民眾可至「五南文化廣場網路書店」及「國家網路書店」預購,數量有限,售完為止。 海保署署長陸曉筠表示,海保署每年都會推出海洋保育月曆,2025年以「聽貝殼想像海洋」為核心概念,透過一個小女孩對海洋的想像與探索,巧妙地連結人類心靈與大自然。這些主題設計不僅具趣味性,還充滿了科學性意涵,如「寄語季風」巧妙融入了藍碳科學知識,強調海洋生態在氣候變遷中的重要角色;「彩色夢境」中的河豚與「來自幽暗國度」的故事,將夢幻與現實交織,勾勒出海洋的神秘與多樣性,及對海洋探索的渴望。 海保署介紹,本次月曆的12個月份皆以海洋生態系為主軸,結合生態系物種與棲地。1月寄居蟹揹著小宇宙的「旅人」、2月守護望安棲地的「守護者」、3月「斜陽下的回憶」感受海草床的清幽氛圍、4月在棲地快樂唱歌的「海之鯨球」、5月回憶起年少心願的「北方島人傳說」、6月走入藍碳的「寄語季風」、7月尋找海洋天堂的章魚「螺貝之塔」、8月與河豚一起悠遊夢境「彩色夢境」、9月泥底深處的許諾「相遇他鄉」、10月應景且思鄉情濃的「海之秋意」、11月日夜等候消息的「來自幽暗國度」以及12月維繫生態系統平衡的「天敵」。月曆最後介紹目前臺灣的海洋保護區,海保署邀請讀者藉由2025「傾聽海說」海洋保育月曆探索海洋的美麗與奧妙。 五南文化廣場網路書店 月曆及桌曆: https://www.wunanbooks.com.tw/epaper.php?eid=496 國家網路書店 2025海洋保育月曆-傾聽海說 https://www.govbooks.com.tw/books/144166 2025海洋保育桌曆 https://www.govbooks.com.tw/books/144167

Read More

創意生活產業亞太論壇 攜手產業共創永續價值鏈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於今(12)日於中興大學舉辦「2024創意生活產業亞太論壇」,邀請來自泰國、新加坡的知名專家,以及台灣的創意生活產業代表,以「共創永續價值鏈」為主題,分享國際創意趨勢,共同激盪創意生活永續發展策略,促進企業跨域合作機會,並邀請更多優質企業加入創意生活產業之行列,現場超過二百人參與。 本次論壇泰國建築師事務所Duangrit Bunnag、臺灣The One南園人文客棧劉邦初執行長,分享運用建築文化既有特色美感發想出專屬的文化價值及生活方式;泰國Local Alike創辦人Somsak Boonkam、臺灣卓也小屋度假園區卓子絡總經理,分享藉由結合永續環境的自然美景、豐富的文化技藝及溫暖的人文互動,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營運模式;新加坡陳俊達設計師、臺灣遊山茶訪陳冠霖執行副總,分享美感設計及永續品牌設計的心路歷程;以及透過東森氣象主播王淑麗從媒體視角切入,以多年的產業觀察及旅遊體驗經歷,分享企業面臨全球變遷時,如何保存文化與永續發展。 因應國民生活型態與消費模式的轉變,經濟部產業發展署自2003年開始推動創意生活產業,透過專家評選方式,挖掘出具高質生活風格之業者,集結全臺灣具有核心知識、深度體驗與高質美感的事業體,目前共有166家,展現創意生活飲食文化、流行時尚、工藝文化、生活教育、自然生態及特定文物等不同的生活體驗型態。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致力於帶領臺灣產業升級轉型並提高產業競爭力,更協助創意生活產業發展永續經營軟實力,運用產業匯聚文化與美學,透過國際交流合作,打造兼具經濟價值和永續精神的美好未來。 更多相關資訊,請參考創意生活網站(https://www.creativelife.org.tw/)

Read More

克拉克森:希臘仍是全球第一大船東國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克拉克森引據去(2023)年度數據,希臘仍是全球第一大船東國。 去年希臘船隊新增船舶85艘,船隊噸位增加了970萬載重噸。其中載重噸在兩萬噸以上船舶增加112艘,共計900萬載重噸,由411家船東公司經營著這些船舶,船東數量增加九家。 按船型來看,散裝船方面新增加92艘,總噸位達到109萬載重噸,比前(2022)年度增加5%。2023年貨櫃船船隊以載重噸計增長6.2%,新增28艘船,而在2022年,希臘船東僅增加了兩艘。當年度希臘油輪船隊減少了45艘,船隊總載重噸減少了3.4%,儘管油輪船隊規模小了,但船隊平均船齡卻有所上升,經營油輪船隊的船東公司也減少了四家。 LNG運輸船以載重噸計,船隊規模大增14.6%,這是迄今為止LNG運輸船隊的最大增幅。去年共有20艘LNG運輸船加入希臘LNG運輸船隊,平均船齡同步增長了10.2%,這說明船齡並沒有影響LNG運輸船隊不斷增長的需求,這批新增的船舶都是二手LNG運輸船。LPG運輸船方面,希臘船東引進11艘大型LPG運輸船,以載重噸計,船隊規模增長11.5%,經營大型LPG運輸船的船東數量增加了五家。 據分析,希臘船東數量連續兩年下降,2023年船東數量減少了七家。希臘航運業主體仍是小型船東,儘管只擁有一至二艘船舶的小型船東數量在下降,但以載重噸計,這類船東擁有的新船訂單量增加了8.41%。相比之下,擁有25艘船舶的大型船東擁有相對穩定的船舶數量,其船隊總載重噸僅增加了2.5%。 新造船方面,造船廠傾向於承接貨櫃船或造價更加昂貴的船型,希臘船東新造船交付量已經下滑了數年,在2023年終船舶訂單數量還沒有出現大幅波動,但在2024年上半年顯著上揚,年中更是飆升了78%,達到了4301萬載重噸,相比之下2023年全年的訂單量僅為2423萬載重噸。 2023年希臘船隊幾乎所有的船型噸位都呈現增長,其中最為顯著的是LNG運輸船和LPG運輸船,其總載重噸分別增長了14.6%和11.5%,只有油輪在連續十年上升後首次出現下滑,希臘船東賣出的油輪載重噸增加了18%,而買入的油輪載重噸同比驟跌58%。2024年上半年,隨著希臘船隊新造船訂單量上升,油輪訂單下跌趨勢穩定回升。 分析認為油輪交付的不穩定部分原因在於未來船舶燃料發展方向的不確定:隨著淨零排放期限的明確,原油運輸船隊的營運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Read More

陽明海運2025年東西向11條航線繞行好望角調整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陽明海運公布2025年東西向航線繞行好望角調整,該公司將持續關注紅海通行狀況,並即時公布實際執行港序。 陽明海運秉持人安、船安、貨安之最高原則,針對2025年東西向航線,昨(十二)日公布與聯營航商共同規劃繞行好望角航線調整,範圍包含亞洲往返西北歐、地中海與美東,共計十一條航線,與行經蘇伊士運河規劃相比,航線數與主要靠港覆蓋範圍不受影響,相關繞行計畫如紅海危機持續,將自2025年二月生效。 前述2025年繞行好望角航線之靠港順序如下: 亞洲往返西北歐航線 FP1 (歐洲一線)-東京-清水-神戶-名古屋-東京-新加坡-好望角-鹿特丹-漢堡-利哈佛-好望角-新加坡-神戶-名古屋-東京 FN2 (歐洲二線)-東京-神戶-上海-寧波-鹽田-新加坡-好望角-南安普敦-安特衛普-好望角- 新加坡-蘭加鎊-蓋梅-海防-鹽田 FE3 (歐洲三線)-青島-釜山-上海-廈門-新加坡-好望角-阿爾赫西拉斯-鹿特丹-漢堡-南安普敦-好望角-新加坡-鹽田-青島 FE4 (歐洲四線)-上海-寧波-高雄-鹽田-蓋梅-新加坡-好望角-鹿特丹-漢堡-利哈佛-阿爾赫西拉斯-好望角-新加坡-高雄-上海 FE5 (歐洲五線)-青島-釜山-寧波-上海-鹽田-新加坡-好望角-安特衛普-漢堡-鹿特丹-安特衛普-利哈佛-倫敦門戶港-好望角-鹽田-青島 FE6 (歐洲六線)-寧波-上海-廈門-新加坡-好望角-利哈佛-鹿特丹-漢堡-安特衛普-好望角- 巴生港-新加坡-蘭加鎊-蓋梅 亞洲往返地中海航線 MD1 (地中海一線)-寧波-上海-蛇口-新加坡-好望角-達米埃塔-比雷埃夫斯-伊斯坦堡-伊茲密特-梅爾辛-達米埃塔-好望角-新加坡-高雄-寧波 MS2 (地中海二線)-釜山-上海-寧波-高雄-蛇口-新加坡-好望角-丹吉爾-瓦倫西亞-巴塞隆納 -熱那亞-福斯-好望角-新加坡-蘭加鎊-蓋梅-上海 MD3 (地中海三線)-天津新港-大連-釜山-寧波-上海-新加坡-好望角-亞勒姆賈-伊斯坦堡-泰基爾達-比雷埃夫斯-好望角-新加坡-廈門-天津新港 MD4 (地中海四線)-上海-寧波-鹽田-新加坡-好望角-阿布基爾-焦亞陶羅-熱那亞-拉斯佩齊亞-福斯-瓦倫西亞-馬拉加-好望角-鹽田-上海 亞洲往返美東航線(經巴拿馬運河之EC1/EC2/EC4不受影響) EC3 (美東三線)-蘭加鎊-蓋梅-新加坡-可倫坡-好望角-哈利法克斯-紐約-沙瓦納-傑克遜維爾-查里斯頓-諾福克-紐約-哈利法克斯-好望角-新加坡- 蘭加鎊

Read More

關務署發佈修正科技產業園區區內事業生產非保稅產品作業規定 並自即起生效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關務署修正「科技產業園區區內事業生產非保稅產品作業規定」第二點,並自即日生效。 科技產業園區區內事業生產非保稅產品作業規定第二點修正規定,包括二、區內事業除經產業園區管理局或分局同意全部生產非保稅產品者外,得依下列規定生產非保稅產品:(一)使用原料(包括進口及國內採購)及其產製之產品關稅稅率均為零,或使用應稅原料,但以完稅方式辦理進口,且其產製之產品關稅稅率為零者,得生產非保稅產品。 (二)使用原料及產製之產品關稅稅率均非零或使用原料之關稅稅率為零而產品關稅稅率非零者,得自行選擇保稅或非保稅。有生產非保稅產品之需求者,應經向海關申請核准並報關完稅後,始得生產。

Read More

聯邦快遞與Nimble建立策略聯盟進行投資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聯邦快遞宣佈與Nimble建立策略聯盟,對 Nimble 進行策略投資,在北美地區擴展FedEx Fulfillment服務。(見圖,聯邦快遞提供) 聯邦快遞與Nimble建立策略聯盟並對其進行投資,Nimble是一家專注於人工智慧機器人以及自主電子商務倉儲和配送服務技術的公,此次投資目的是通過Nimble的全自動協力廠商物流(3PL)模型,擴展FedEx Fulfillment服務,為支持這一聯盟,聯邦快遞對Nimble進行策略性投資。 聯邦快遞表示,提供綜合的解決方案目的為幫助電子商務和全管道品牌在供應鏈管理方面做出更快速、更智慧的決策,憑藉其在北美運營超過130個倉庫與倉儲和配送服務中心,以及每年處理4.75億次退貨的能力,FedEx Supply Chain致力於為企業提供總體解決方案、提高敏捷性、縮短客戶從下單到收貨的時間,從而最大程度地提升企業的供應鏈價值。 FedEx Supply Chain總裁Scott Temple表示,此次與Nimble的策略聯盟和財務投資擴大了在電子商務領域的影響力,並在北美地區進一步擴展FedEx Fulfillment服務。Nimble前沿的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和自主倉儲和配送服務系統將幫助聯邦快遞優化營運,為其客戶帶來新的機會。 Nimble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Simon Kalouche表示非常高興能與聯邦快遞這樣的物流界領軍企業開展多方面的合作,推動自主倉儲和配送服務的發展和規模化。此次合作將幫助聯邦快遞利用Nimble快速且具成本效益的倉儲和配送服務中心,這些服務中心由其開發的下一代智慧通用倉儲機器人和人工智慧技術提供支援。 聯邦快遞致力於打造更智慧的供應鏈,並持續優化其物流網絡和數位化網絡,以便為客戶及其消費者提供更多樣化的服務,該公司將繼續提供先進的數位化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在不斷變化的電子商務領域中保持競爭力。

Read More

中共海事:外國船檢機構未經授權簽發證書無效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共海事部門消息,外國船檢機構未經授權簽發的證書無效。 按照《外國船舶檢驗機構在中國設立驗船公司管理辦法》要求,外國船舶檢驗機構未在中國設立驗船公司,不得派員或雇員在中國大陸境內開展船舶檢驗,在大陸境內所簽發的證書、報告等文書無效。 崇明海事局安檢人員近日對外籍船舶開展港口國監督檢查時,發現該輪存在多項缺陷不滿足國際公約的要求,存在極大安全隱患,依法對該輪實施滯留,並追究船檢機構責任。在查驗已簽發的船舶設備、結構、無線電等多本證書發現,該輪近期在大陸港口已開展年度檢驗工作,證書上有外國船檢機構做的簽注。 海事部門提醒,按照《船舶檢驗管理規定》和《外國船舶檢驗機構在中國設立驗船公司管理辦法》要求,船檢機構在未獲得大陸主管機關許可的前提下,自行在境內核對總和發證,違反其船舶檢驗的相關法規要求,檢驗行為無效。 據瞭解,截至2024年七月,中共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公佈的外國驗船公司業務範圍中,包含了IACS(國際船級社協會)成員在內的24家外國驗船公司許可在大陸境內從事船舶檢驗活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