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港公司號召送柚助弱勢團體過幸福中秋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秋送柚 幸福甜在心」,臺灣港務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送柚助弱勢團體過幸福中秋。 基隆港務分公司因應中秋節將,昨(十二)日由該分公司主任秘書張維鍵號召同仁,及邀請新北市八里區訊塘里里民至八里觀光果園摘柚,並將所採的240顆柚子捐贈與弱勢團體,共度幸福中秋。 張維鍵主任秘書表示,中秋節應景柚子發音類似「遊子」與「佑子」,中秋節吃柚子不僅是希望「遊子」回家團圓,也有「保佑」家人平安、萬事吉祥的意思,本次活動將大家親手採摘下的柚子,捐贈給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天主教耕莘醫院經營新北市愛維養護中心、新北市立八里愛心教養院、基隆市中山愛心協會,給予弱勢團體在中秋佳節一份暖暖的心意與關懷。 基港公司希望透過本次中秋節活動,除加強同仁與港區當地里民間緊密連結外,也透過豔陽下摘柚活動感受到柚農種植的辛勞,呼籲大眾懂得感恩與惜福。該公司長期致力於推動各項公益活動與多元夥伴合作,將愛與關懷送給弱勢團體,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本次活動,實現SDGs第2項「消除飢餓」及第17項「多元夥伴關係」等多元目標。 附圖為基隆港務分公司主任秘書張維鍵率同仁與訊塘里張金貴里長及里民共同採柚,捐贈弱勢團體過中秋。(基隆港務分公司提供)

Read More

深圳港物流集團設比利時澤布呂赫港首個海外倉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深圳港物流集團設立首個海外倉,深圳港集團所屬物流集團首個海外倉比利時澤布呂赫港倉儲物流專案實施。 該集團指出,海外倉是指跨境電商或出口企業,在海外買家的國家或地區建立或租賃的倉庫,通常具有境外貨物儲存、流通加工、本地配送及售後服務等功能。海外倉屬地客戶下單後,跨境電商或出口企業可根據海外倉庫存情況,直接面向屬地客戶發貨。 2022年,比利時澤布呂赫港、安特衛普港(歐洲第二大港口)合併,合組安特衛普-布魯日港,在2023年全球100大貨櫃港口排名第十四,是歐洲最大的出口港和汽車轉運港。此次該集團所設海外倉項目佔地約3.5萬平方米,由物流集團旗下物服公司負責營運。 目前物服公司已依託海外倉條件,得標一項海外光伏板塊代理物流服務,負責其光伏出口至澤布呂赫港的清關、倉儲、裝卸、拖車、配送等多項服務,年業務量預計可達1000TEU。

Read More

〈中華副刊〉秋葉靜美

■倪濤 一陣秋風吹起,耳畔瑟瑟作響,晃晃悠悠的葉子撲棱棱地閃動著,如斑斕的蝶兒一片片的從眼前掠過。有的輕撫臉龐滑然而過,有的不偏不倚地落在頭頂,有的在眼前調皮的閃爍著依舊是紅黃的色彩,令我的眼前一亮。 清早出門,院子裡道路上,以及路兩旁都鋪滿了落葉,厚厚的,軟軟的,像是一片厚實的地毯,但是踩上去並沒有纏纏綿綿的感覺,而是伴隨著沙沙的柔韌勁。那些葉子還沒有完全枯萎,被雨水敲打後,帶著秋意不舍地離開了枝幹,隨意飄灑在大街上、路上和院子裡,點綴著秋景。 歲月如梭,朝陽在眼前升起時,帶著燦爛。瞬間,夕陽卻在不經意中又開始滑落,恰如滿目落葉,使我看到了生命與太陽升落一般在炫舞。而日子就好像這落葉一般,春的意味還沒有品嘗完,已然到了秋末。那綠經歷了青翠、墨染,霜紅後,就枯竭了,正是「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許多色彩其實就是在不經意間相互轉換著,也恰似我們的過往一般。 每個季節裡都會感慨一些名堂出來,就好似那些名人們面對著秋風而感慨一般,我手摸微白的雙鬢也在感慨。我寧願飛葉落舞的日子就是昨天,我挽留不住春時,卻奢侈地想挽留住秋,心情毅然地像灑脫的落葉一般豪爽。但是秋風猛烈地吹起,瞬間就會將北京的秋吹得乾乾淨淨,我的俠氣留存到了冬日,顯得那樣蒼白。 腳踩在落葉上,邊感慨邊漫步向小路行去,卻意外地發現,這裡的枝條依然茂盛,霜染草林,那葉子彷彿與枝條相約了一般,還沒有離去,唱響著秋日的絢麗之音。書寫秋韻很容易帶些感傷,而這裡的滿目霜紅,卻帶給了我無限的欣喜與希望。紅色的確充滿了喜慶與歡快,當我碰觸到這些秋紅時,心情立即大好,正是:樹樹秋色,紅爽日朗,心舒暢。

Read More

7旬嬤罹公主病 中醫針藥助眠

中醫師劉蕙瑜(中)以針灸搭配藥方治療7旬嬤的「公主病」,2個月後疼痛減半,且已可入睡。(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70歲林姓阿嬤全身疼痛1年多,頭痛、手腳痛、全身到處都感覺痛,甚至出現劇痛致無法睡,就醫診斷罹患「纖維肌痛症」,即一般俗稱「公主病」。經中醫針灸搭配中藥方治療2個月後,由2天發作1次減緩為1週1次,疼痛減半,終於能好好睡一覺。 衛福部台南醫院中醫科醫師劉蕙瑜指出,纖維肌痛症是一種慢性廣泛性的疼痛,又稱「公主病」、「痛痛病」,通常伴隨疲勞、睡眠障礙、情緒障礙和其他病症,如腸躁症、慢性疲勞症候群。此病病因不明,病理機轉尚在研究階段,除了廣泛疼痛外,體檢、實驗室和放射學檢查也無明顯異常,常被認為是身心方面的問題,越無法確認病況,患者的焦躁與憂慮越發嚴重。台灣約有130萬的患者因此病困擾,女性患者居多達8、9成(以20~55歲女性族群最多),長期疼痛對醫療照護的需求甚高,後續導致生活品質降低甚至失能。 劉蕙瑜說,纖維肌痛症在中醫歸類為「痺症」,中醫常說「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無論是外邪、外傷及內在情志因素都可使經脈氣血運行不暢。中醫根據患者體質、疾病屬性加以辨證對治,針藥治療上亦依不同患者也都有專屬的治療方式。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1996年提出64種針灸適應症;2018年美國中醫藥雜誌的研究顯示,美國人最常用針灸來處理問題的前10名,大多與疼痛、情緒、睡眠相關,如下背痛、頭頸痛、失眠憂慮等。上述適應症與本病3大症狀廣泛性疼痛、睡眠障礙、疲勞息息相關,歐洲抗風濕聯盟將針灸視為相對安全且有相當程度的治療方式,能有效改善疼痛。

Read More

護團爭居家訪視費 健保署:假日加成做起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護理團體喊話盼提高居家護理師訪視費用至少20%。健保署長石崇良12日指出,可先從假日加成做起。 護理團體12日召開聯合記者會,台灣居家護理暨服務協會理事長曾勤媛表示,不論刮風下雨,甚至COVID-19疫情期間,居家護理師依然到長輩家中提供服務,但10多年來物價飛漲,居家護理師訪視費卻從未調整。 為此,她向政府喊話,期能替居家護理師爭取調高訪視費至少20%,並強調很多投入居家護理的護理師,都曾在大醫院工作,擁有豐富經驗,多數因為無法輪值三班,而投入社區護理工作,有時開車來回1、2個小時,只為了服務1名個案,就算面對人力短缺危機,仍勇敢往前走。 談及人力缺口,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紀淑靜說,職場改善要循序漸進,且要從三方面進行,包含政府願意重視、投資護理;醫院管理者要照顧護理人員,要重視薪資與職場友善;護理人員本身專業也要提升。 台灣安寧緩和護理學會理事長邱智鈴指出,安寧病患善終可讓家人好好走下去,但政府給予護理人員夜班津貼,安寧病房被登記為特殊病床,導致安寧護理人員無法領到津貼,24小時的持續照顧更需要人力,這種排除恐造成護理人員流失。 對此,石崇良當天出席論壇活動時回應,考慮居家護理師到宅訪視,假日及夜間比較辛苦,可以調整加成給付比例,從假日加成做起。

Read More

玩貓染弓漿蟲 女移工視力模糊黑影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26歲印尼移工因左眼視力突然變得模糊且視野中出現黑影,檢查發現視力僅剩0.2,且左眼患有虹彩炎合併玻璃體混濁及視網膜血管炎。進一步抽血及影像檢查結果顯示,發炎主因是弓漿蟲感染所導致。透過問診發現,她平常除工作外喜歡與貓咪玩耍,導致寄生原蟲引起感染。經接受弓漿蟲抗生素療程,並輔以眼藥水、口服、眼球注射抗發炎藥物,經過1個月的治療視力進步至0.9;經過6個月追蹤及治療下,視野黑影完全消除,視力恢復至1.0。 苗栗為恭醫院視網膜科主任林俊賢表示,弓漿蟲是一種寄生蟲,最常寄宿在貓科動物體內。較常見的感染途徑為食用受汙染的豬、牛、羊、青菜(尤其是生食),或是誤食受感染的貓咪糞便所汙染的食物導致。隨著飲食習慣的變化以及養貓、寵物咖啡廳的流行,弓漿蟲感染的個案有增加的趨勢。 受感染的人通常沒有症狀,或是輕微發燒、疲倦、淋巴結腫大。但若免疫狀況較差,嚴重者可能併發腦膜炎及眼球內虹彩炎、視網膜及黃斑部病變,恐有失明的風險。 預防弓漿蟲感染應注意食物需徹底煮熟,接觸生肉的手、刀具及砧板需清潔乾淨,家中有貓咪的家庭應避免餵食生肉或內臟,並定期接受獸醫檢查。 此外,應避免與來路不明的野貓接觸。若患者有視力模糊、視野中黑影、線條扭曲等症狀應盡速就醫,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Read More

社區醫院協會籲壯大社區醫療

第5屆台北國際照顧博覽會開幕,其中包括護理團體聯展。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等6大護理團體舉辦聯合記者會,希望透過聯展能讓民眾看到護理專業多元化。(中央社)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台北國際照顧博覽會12日在南港展覽館揭幕,本屆以「照顧攏抵家」為主題,共400家廠商參展,總計使用700個攤位。台灣社區醫院協會指出,發展社區醫療、在地健康的服務模式,藉以落實全人、全家、全社區的協調與持續整合照護,希望壯大社區醫院來守護全民健康。 台灣社區醫院協會與台灣長期照護學會結合永和耕莘醫院、中英醫院、台北中山醫院、新北仁康醫院、李綜合醫院及竹山秀傳醫院共同參展,展示社區醫療的特色與活力;並以預防保健、社區共生、預立醫療、安寧照護、高齡友善、自我健康保健、長照與居家服務及在宅醫療等社區全人照護為軸心,要讓參觀民眾感受有溫度的在地醫療。 台灣社區醫院協會指出,為守護在地民眾健康,結合國家消除C肝政策,首創在展位提供年齡45~79歲之一般民眾,及40~79歲之原住民免費B、C肝篩檢服務。 台灣社區醫院協會與台灣長期照護學會指出,展期中參展之社區醫院將不間斷地為長者評估認知、行動、營養、視力、聽力及情緒等6力,並協助長者下載健保快易通等服務。 永和耕莘醫院在會場介紹如何提高長照使用涵蓋率、加強照顧服務功能的長照3.0政策,展期中推出長照借問站,透過問答遊戲及諮詢服務,強化民眾對長照服務的認知。

Read More

〈中華副刊〉飛地留言 給外婆的祭語

■謝予騰 第二次,火來了。 一些失去光澤的語言,劣質標本般 被隨意地複製與展覽 你決意逆時針躺著,而我們 則扮演安靜的魚 和桌椅一同整齊排列,讓臨時到來的冷雨 能夠穿越。 我明白,你有太多不願記得的事 包括某些曾在島上,來來去去的姓氏 包括浮海而來的愛人的模樣 以及貫徹此生的微辭。 第三次,火來了。 所有人都領回了自己的秘密,只有你 連乳名都已無人知悉 於是我也明白,你為何執意不與不認識你的文字 葬在一起。 那些藏得太深、燙得太平的故事 終究化成了灰燼。 這一次,火來了。 引路的人還在召喚他侍奉的菩薩和神祇 而你的表情則越發接近 消瘦的往昔 我望著自冬眠醒來的熊群般 不說道理的烈火,回頭以失溫的眼神 向你答禮。

Read More

無精蟲症 顯微手術保生機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一名33歲男性婚後不孕,透過精液檢查發現是無精蟲症;生殖器理學檢查發現睪丸比正常稍小,研判為不明原因睪丸衰竭。經顯微睪丸取精手術,將睪丸切開、地毯式探查取出精蟲,赴生殖中心圓求子夢。 書田診所泌尿科副院長洪峻澤指出,引起無精蟲症的原因大致分成2類,一是阻塞性無精蟲症,二是非阻塞性無精蟲症。其中,阻塞性無精蟲症是指睪丸本身功能正常,但精蟲輸出的管道(附睪或輸精管)阻塞或缺失,導致精蟲無法輸出,造成無精蟲症。常見的原因如先天性兩側輸精管缺失、曾經做過結紮節育手術、兩側慢性附睪發炎、攝護腺雷射手術後的逆行性射精等,這類型的無精症從附睪或睪丸取精的成功率很高。 非阻塞性無精蟲症,即睪丸功能衰竭無法製造精蟲,超過一半至今仍找不出原因。已知的病因包含染色體數目異常、Y染色體顯微基因缺損、睪丸腮腺炎、癌症化療、隱睪症等,這些情況都只能直接從睪丸手術取精,但找到精蟲的成功率,比阻塞性無精蟲症少很多;此外,有少數者(小於3%)是因腦下垂體的性促激素缺乏,導致睪丸造精功能低下,可用荷爾蒙治療。 洪峻澤說,近年來,治療男性無精蟲症不孕症的重大進展就是顯微睪丸取精手術(md-TESE),將睪丸切開、地毯式探查,取出較彎曲粗大的細精管萃取出精蟲,配合女性不孕症生殖技術,達到生育的目標。 他強調,無精蟲症是指精液中沒有精蟲,不表示患者睪丸完全沒有精蟲,藉由泌尿專科醫師的診斷、釐清病情加以治療,仍然可以尋找生機。

Read More

〈中華副刊〉拉花不是花

王麗君拼布作品--思。 文/圖 妍音 那時社會氛圍裡還不流行拿鐵,尋常生活中少年的妳不曾品嘗咖啡,對於奶泡拉花更是一無所知。 六零年代中期,妳是生澀少女尚未雙十,大姊生產的消息經由大姊夫電話傳來,次晨妳便陪同母親由台中乘坐台鐵南下,記憶中妳第一次踏進府城,還來不及細細欣賞車站一眼,便急急出站並和母親立刻招來一部計程車,直奔郭婦產科。乍見大姊頭胎新生娃娃,第一印象是瘦小,但活力滿滿。嗣後經大姊細心照料,終也長得壯碩健康。外甥後來至加拿大求學就業,彼時尚無line、facetime等新科技溝通軟體,拜方興未艾的網路之賜,已能以電子郵件快速傳遞訊息與思念。大姊因此也努力學習電腦,藉由電子郵件與她大兒溝通交流,那時大姊的拼布手作因加入螞蟻拼布社,在老師的帶領下展開了開闊自然的拼縫新創意,每一幅作品先有發想,再有文字說解,然後才裁剪布塊進入拼縫,最後完成的作品意象飽滿。 有時閒聊時大姊說起她將進行的作品,央著妳幫忙捉刀三兩句,但妳總要大姊自己先想過一遍,有一份自己的初稿,妳再就她的心思略作調整,純然的新嘗試,大姊滿意妳也小小歡喜。 有一期拼布課程的主軸是水,社團老師希望成員以水的姿態、概念和各種蘊涵去營造構思自己的作品。大姊那幅拼布作品有水紋、拉花如心弦,再加數只咖啡杯,是傾斜的飲盡了思念。 課堂上除了解說創作發想外,每一位成員也需要為自己的拼布作品寫上一段文字,大姊和妳交流之後,妳依然請大姊先自行發揮,大姊絞想後寫了滿滿二百多字的思念。 之後妳姊妹倆進行討論,精簡了部分段落,最終以八十五字呈現。 拉花終究不是花 倒拉出了心裡無數牽掛 不是距離不是問題 眼底映照的白天是夜裡 生命裡  含帶些許淡淡哀愁 最濃最醇最甜最美 有著不捨小小無奈 只能寄情於針線 將縷縷牽扯的思念 注入大海綿延千里 這幅拼布作品大姊原屬意「拉花不是花」之名,幾經轉折到作品完成時,大姊更清楚自己掛懷遠在太平洋彼岸的愛兒,作品名稱遂有了更貼切的定義。「思」含義極深,同時也是2012年台灣國際拼布大展的參展作品,分別於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與葫蘆墩文化中心展出。 作品展出時據說總能吸引看展民眾佇足細品,教大姊欣慰於對遠在美洲大陸大兒的思念,經由拼縫手作不但流淌個人心間,還被廣大拼布藝術雅好者欣賞。有什麼比作品被讀懂被理解被欣賞更讓大姊喜悅啊! 高雄氣爆隔日大姊中風,她那個初生瘦小的大兒兼程由加國返台,大姊當時在醫院加護病房,火速趕回來的大兒便夜宿家屬休息室,病情穩定回到普通病房後,諸多親朋好友陸續前去探望,但過多探病人群圍繞關切實在堪憂。 「太多人擠在床邊,二氧化碳過多,不利病人。」 大姊大兒話本就不多,但總擲地有聲,大姊回以欣慰嘉許眼神。 還有誰會這般無聲交流,唯至情至性母子。一段不短的治療期後,大姊恢復日常,右手一切安好,能握能拿還能寫,之後依然不能忘情拼布,仍然興致高昂地回到社團與夥伴們一起浸淫拼布藝術。 一路走著,大姊從最初的師從日籍老師山本教江學習家飾手縫,傳統技法引得大姊一頭栽進針線美境,這是起點。而後由點到線再到面,層層拉開,彷彿圖畫一般,妳喜歡這樣看待。 螞蟻拼布社團開啟大姊另一隻眼,一幅作品的創作繪製,從小飾物件走到大自然風,從閱讀書籍到心得分享,從分組布局到集體創作,拼布再不是關起門來,窩在自己小小工作檯上的針線之舞。妳欣見大姊跨出步伐,進行與人與拼布與環境與自然生態的生命舞曲。 人生所有事自有起點與終點,大姊與拼布的生命舞曲最終也畫下句點,終結於疫情三級警戒之前。 停靈期間大姊靈前日日奉上一杯拿鐵,拉花終究不是花。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