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英科大台灣醫療科技展 人寵精準健康贏得關注

輔英科大參加台灣醫療科技展與高醫大健康福祉教學推動中心合影。(記者吳門鍵攝)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輔英科大參加二0二四台灣醫療科技展,以「人寵精準健康」為主題,提供九大核心技術服務,推動人寵精準健康產業新發展及升級,贏得極大關注。林惠賢校長表示,少子化衝擊,台灣寵物登記數量比出生嬰兒多,輔英前瞻組建「精準營養產業技術發展聯盟」,結合各方資源與技術,三年來成績斐然,獲國科會計畫辦公室推薦為亮點,盼未來加強跨域合作與創新,為老齡化社會和人寵精準健康問題,提供更有效、更具體的解決方案。 「預防勝於治療!」林惠賢指出,明年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因應長輩健康和照護問題,輔英早就成立「高齡全程照顧人才培育中心」,培育所需人才,同時也成立「老化及疾病預防研究中心」,以預防為宗旨,為健康搶得先機,不僅能減少醫療開支,也提供長輩更佳生活品質。 林惠賢說,盼未來能繼續與輔英附設醫院、國內外科研機構及產業界合作,通過跨領域合作與創新,拓展人寵精準健康領域的研究與應用,提供更先進的健康管理方案,讓人與寵物都能健康樂活。 高雄市寵物商業同業公會蘇文盛理事長表示,台灣目前寵物登記數量比出生嬰兒多,公會將結合產業與學研界共組人寵精準健康學會,鏈接學校、產業及公協會資源,以科學實證、人工智能及專業知識,提供人與寵物精準個人化營養與健康,強化人寵共享健康模式。 老化及疾病預防研究中心葉耀宗主任表示,科學研究發現人類與寵物親密接觸,交換分享彼此的菌叢,進而影響飼主與伴侶動物間的健康,輔英今年攜手附設醫院、精準營養產業技術發展聯盟及多家協力廠商,以「人寵精準健康」為主題,參加台灣醫療科技展,提出「微菌叢液態保存套組」、「代謝體平」、「生物資訊分析平台」、「腸道健康風險預測模組」、「商業化腸道健康平」、「檢測技術開發及客製化報告系統」、「產品開發及臨床驗證」、「商業菌種篩選及功效驗證」、「影像辨識AI系統」等九大核心技術服務,獲得很大迴響與關注。 葉耀宗指出,這次參展由基源生醫、全碩公司、創茂生技、百歐精準生物醫學及博鴻科技公司,提供腸道菌相檢測套組、自動化DNA萃取設備、全自動寵物生化分析儀、動物新視代CT一二八切高階影像電腦斷層、腸道菌相客製化報告及個性化益生菌組合等一系列寵物精準健康相關檢測及產品,透過多元精準檢測平台提供對應的個性化營養解決方案,有效促進伴侶寵物精準健康。 葉耀宗強調,精準營養產業技術發展聯盟累積服務廠商上百家次,創造上億產值,近期將與臺醫光電科技合作,包括穿戴式睡眠、血壓監測裝置,並結合益佳元生技進行助眠減壓益生菌產品驗證及解決方案,嘉惠人類與伴侶寵物。

Read More

玩具夾藏大麻走私來台 外籍移工成運毒車手遭刑事局查獲

關務署攔查以玩具名義自泰國進口的可疑包裹,經刑事局調查發現裝有二級毒品大麻,循線逮捕遭運毒集團吸收擔任車手的越南籍阮姓移工。(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刑事局中部打擊犯罪中心五月接獲財政部關務署台北關通報,攔查到貨品以玩具名義,自泰國進口來台的可疑包裹裝有二級毒品大麻,待居住雲林縣的阮姓移工出面領取後將他逮捕;並查出阮男遭運毒集團吸收擔任車手,警詢後依法送辦。 刑事局中部打擊犯罪中心表示,經查驗發現包裹內夾藏三大包第二級毒品大麻,總重一千三百一十四公克,中打第四隊立即與雲林縣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台中市刑事警察大隊、南投縣竹山警分局等單位組成專案小組,並報請雲林地檢署檢察官指揮偵辦。 案經專案小組監控追緝,於今年五月三十日發現越南籍二十六歲阮姓移工出面收領包裹,他並隨即返回雲林縣二崙鄉住處,警方立即發動查緝,當場將阮男逮捕到案,另外在現場發現四名越南籍失聯移工。 警方查出,運毒集團為將大麻毒品走私來台,以協助代收包裹將給予好處為由,誘使外籍移工成為運毒車手。全案警詢後依涉嫌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將阮男移送雲林地檢察署偵辦,四名失聯移工由移民署雲林縣專勤隊收容,後續並持續向上追查涉案運毒集團。

Read More

中市十大伴手禮名單出爐

「台中市十大伴手禮」得獎名單出爐,台中市民廣場舉辦頒獎典禮。(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二0二五第十六屆台中市十大伴手禮」得獎名單出爐,台中市民廣場舉辦頒獎典禮。台中市副市長鄭照新表示,入圍「好禮標章」的一百卅家品牌都兼具特色與創意,市府大力推廣,將這些「台中之光」行銷至海內外。 鄭照新指出,台中市十大伴手禮是「全台最激烈選拔」,今年許多網路上聲量非常高的甜點店來參賽。米其林必比登餐廳、知名飯店以及社福團體加入競爭行。 台中市工策會總幹事黃于珊表示,這屆首獎食品組八家分別為Creammm.t、鴻鼎果子、水母吃乳酪、獻iminding、岩漿漢方麻辣火鍋、MIMIAN瞇瞇眼全生乳波士頓派、微笑天使烘焙坊、秋果草莓大福,以及非食品文創類兩家莃蘿蕥調香所、沃茲香氛WHERTZ;金口碑獎組分別為蒙恩聽障烘焙坊、青鳥旅行、陳允寶泉、旅禾烘焙、實心蛋捲、歐客佬精品咖啡。

Read More

14日降溫 別被850百帕零度線嚇到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中央氣象署指出,受東北季風減弱影響,十日各地氣溫將小幅回升,而中南部地區日夜溫差達十度,請民眾注意衣著。預估十四日將有一波冷氣團來襲,北部地區低溫將只剩下十一度,南部地區低溫也將只有十四度。 另外,氣象署表示,外傳之八五0百帕零度線接近台灣本島,這是指地表一千五百公尺高度之氣溫,而並非平地溫度,八五0百帕溫度在氣象上是用於判斷與觀察冷空氣之強度,而地表實際溫度則尚與日夜變化、地貌、降雨、風速大小、雲量多寡等相關。 氣象署指出,十四日各地氣溫將明顯下降,預估北部地區氣溫在十三到十八度,到十六日時低溫更可能下降到十一度,南部地區最低溫將出現在十五日,氣溫估計在十四度到二十四度之間。

Read More

台中9輛四方電巴暗夜起火燒空殼調查出爐 消防局:鋰電池過度放電造成

台中市北屯區公車停車場「四方電巴」火警案,火調報告出爐,肇因是鋰電池過放電所造成。(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北屯區公車停車場停放九輛遭扣押的「四方電巴」的電動巴士,今年十月二十一日凌晨起火燃燒,其中八輛全毀只剩骨架,一輛半毀,台中市消防局火調報告日前出爐指出,經查為鋰電池過度放電所造成;民眾使用電動車輛也應注意相關使用規定,避免釀災。 台中市消防局表示,近日台中發生停駐近一年未使用的電動巴士火災,經查為鋰電池過度放電所造成,由於鋰電池有體積小、高蓄電量的優點,但內部化學活性活躍也伴隨高危險性。 消防局說,造成電動車鋰電池火災的原因分為電池芯內部與外部因素,內部因素包含過充、過放、撞擊或設計不良等因素,於充放電過程中,鋰離子形成樹枝狀結晶,刺破隔膜造成內部短路導致電池芯起火。外部因素包含電池組內部線路等引起短路,此時如保護裝置未能切斷迴路,電池芯內部會產生高熱,導致燃燒爆炸。 消防局指出,電動車輛使用及往後發展已成為趨勢,為防範電動車輛火災發生,民眾使用電動車輛應注意購買時需檢視是否有檢驗合格標章或相關證明文件,並依說明書指引使用,勿任意改裝車輛;充電設備應符合國家標準要求、依相關規定承裝並定期維護檢查充電設備,勿使用轉接插座或插頭連接充電,以免電流負載過大引起火災。 消防局提醒,若於充電過程如有異常應立即移除電源,停止充電,充電完成應盡速移除,避免過充危險,更要避免於高溫場所充電,且充電場所不可堆放易燃物品,使用鋰電池響應永續的同時,更應該注意用電安全。  

Read More

青年職涯發展中心助青年發展職涯

青年職涯發展中心引導民眾透過互動遊戲進行職涯探索。(記者黃志炫攝)   記者黃志炫/台中報導 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於今年六月在市府路開設青年職涯發展中心(簡稱YS)後,即積極以「建置數位職涯探索空間」、「開辦主題季職場趨勢課程」,搭配「就業轉銜服務」和「產業新尖兵等職訓課程」,提供青年一條龍的就業服務方案。其中AI履歷健診、VR虛擬職場體驗和虛擬面試官等數位化測評工具,以及AI主題課程深受青年歡迎,總服務青年目前已突破三萬五千人次,歡迎有需求的青年不妨撥冗到此一探究竟,尋得個人職涯方向。 中彰投分署表示,依YS實務觀察和調查得知,時下青年較以往更重視自主性,職業選擇關注產業發展前景,也對新科技技術充滿好奇心。因此YS在規劃服務場域時,特別以提升青年職場競爭力為核心,導入多項數位化與AI技術,運用VR、AR、ChatGPT等不同科技工具,讓履歷健診、模擬面試、職場參訪和體驗等,呈現不同的新樣貌,不僅讓服務更快速便捷,也讓青年可自主選擇運用。參訪YS的國中生表示,透過YS活動,讓他更了解升學過程中有哪些資源能運用,也認識產業未來的可能方向。科技大學學生則指出,YS的服務與實際產業接軌,讓他們提前洞悉企業對人才的期待,進而有助規劃更明確的就業目標。 YS每季均開辦不同主題的系列課程。展望明年在全球數位轉型浪潮下,企業對AI相關應用技能需求仍逐年攀升,YS第一季將持續聚焦AI實戰應用,推出「AI人工智慧」主題系列課程,透過簡單易懂的教學結合實戰演練,幫助青年掌握跨領域技能。若青年決定投入該領域,還可轉銜就業中心推介就業;想進一步強化技能者,YS也有結合財團法人、工商團體及大專校院開辦的產業新尖兵計畫,數位資訊類多元課程供青年選擇。

Read More

桃竹竹苗跨區域聯防達12項共識

一一三年「桃竹竹苗區域治理平台首長會議」九日在新竹市身心障礙者就業綜合大樓登場,四名首長也攜手為四縣市共十一家庇護工場行銷,邀請社會大眾一同支持產品,鼓勵身障朋友。(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邁入第九年,「桃竹竹苗區域治理平台首長會議」九日下午在新竹市登場,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新竹縣長楊文科、桃園市長張善政、苗栗縣長鍾東錦都親自與會,共同討論交通、空汙及水汙等跨區域聯防議題,四名首長也攜手為四縣市共十一家庇護工場行銷,邀請社會大眾一同支持產品,鼓勵身障朋友。 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桃竹竹苗區域治理平台是以合作取代競爭,共榮取代資源,桃竹竹苗一直是台灣非常重要的經濟命脈,尤其新竹縣市擁有完整的半導體與供應鏈,苗栗的竹南、頭份與後龍目前也都納入桃竹苗大矽谷計畫當中,桃園更是台灣的國門與台商回台投資的重鎮,因此未來桃竹竹苗一定要更加緊密合作,為未來區域共榮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新竹縣長楊文科表示,四縣市關係密不可分,不同黨派繼續合作,共同推動緊鑼密鼓的大矽谷計劃、教育、交通等,他也提出跨縣市淨灘活動、加強危險駕駛與權利車的偵查、桃園機場捷運貫穿到竹竹苗等、都要積極推動。 桃園市長張善政指出,桃竹竹苗早年就是新竹州,後來隨著人口成長,才劃分成不同的行政區,但桃竹竹苗在實質上的共同生活圈還是沒有改變,所以桃竹竹苗一直以來都緊密的合作,「今天桃園提出圖書一證通的推廣,希望四縣市在文化交流上更加緊密。」 一一三年「桃竹竹苗區域治理平台首長會議」九日在新竹市身心障礙者就業綜合大樓登場,四名首長也攜手為四縣市共十一家庇護工場行銷,邀請社會大眾一同支持產品,鼓勵身障朋友。(記者曾芳蘭攝) 苗栗縣長鍾東錦指出,不久前他也曾出席中彰投苗區域治理平台,苗栗永遠是擺在最後的壓軸,雖然苗栗的開發比較慢,但也因此有許多優點,例如土地就相對便宜許多,希望未來桃竹苗大矽谷計畫可以讓區域共榮發展,如四縣市可以共同協商大型節目在苗北演藝廳演出、四縣市也可進行聯合防災演練。 主辦單位新竹市政府行政處表示,「桃竹竹苗區域治理平台首長會議」九年來累計提出五十七項合作議題,其中四十三案已解除列管,兩案仍持續跟進,並在今年新增十二項議題,會議中針對近期發生的跨縣市空汙問題,將成立跨縣市通報平台,由二十四小時待命的消防局彼此聯繫後,轉通報到轄區環保局監測,九日更決議要擴及到水汙染,齊心守護區域的空氣、水域品質。  

Read More

培育家心頭好 台北典藏植物園蝴蝶蘭翩翩

團體導覽參觀蘭花及蕨類植物區。(台北市公園處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北市公園處九日表示,台北典藏植物園的蘭花及蕨類植物區,目前正在展示許多開花期中的蝴蝶蘭,為蝴蝶蘭的愛好者提供了近距離觀賞與攝影的絕佳平台,蝴蝶蘭開花可持續數週甚至數月,以其大而色彩繽紛的花朵聞名,這也是為何它常被選為禮品花卉的原因。 蝴蝶蘭是重要的商業性蘭花,而台灣培育的品種與盆栽花卉生產技術更是享譽國際,同時也是台北典藏植物園的驕傲,透過這些優質蘭花的展出,讓更多人能夠認識台灣在蘭花研發與栽培技術上的傑出成就,歡迎喜愛蘭花的朋友們蒞臨台北典藏植物園。 目前台北典藏植物園正在展示許多蝴蝶蘭,不僅吸引許多遊客賞花,也能成為寶貴的教育資源。園區關注環境教育,所以不僅是一個展示場所,更是一個市民重要的環境教育設施場所,並配置有專業的環境教育人員及志工,致力於傳達植物生態與園藝栽培的相關知識,並定期舉辦各類環境教育課程及導覽解說活動。 台北的典藏植物園,不僅是提供植物展出的空間,更是植物攝影愛好者的聖地。蝴蝶蘭作為其中的明星品種,吸引了無數遊客的目光與相機的快門。園內設置的蝴蝶蘭展示區,展出了台灣蘭花產業研發培育的各式品種,充分展現台灣作為蘭花王國的實力,也希望通過展示和教學,促進公眾對生態保護的認識。

Read More

教育部辦增能工作坊 結合AI強化拒檳榔成效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教育部九日指出,為維護及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依據菸害防制法、學校衛生法,推動校園全面禁止菸品、禁止嚼檳榔,並委託陽明交通大學辦理「校園檳榔危害防制教育增能工作坊」線上會議,強化教師用AI科技輔助,共同營造無菸無檳校園。 國教署說明,此次增能工作坊研習對象,除了承辦菸檳危害防制教育議題的學校師長、健康與體育領域或其他領域教師等,同時邀集中央及地方衛政、社政、警政、原民委員會等政府及民間機構團體等業務承辦人參與,以強化橫向聯繫,透過跨域合作共同協力保護兒童及青少年。 為強化教師導入科技輔助知能,活動以線上會議形式進行,介紹創新AI應用於拒檳教材的發展,提升教師推廣健康促進教學的能力,並邀請台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系教授林豪鏘分享,深入解析如何運用人工智慧技術於校園檳榔危害防制,以創新方式傳達「拒絕檳榔」的重要性,增強學生拒絕檳榔的學習成效。 國教署表示,此次增能研討會並提供菸檳危害問題現況、菸檳危害防制教育資源、策略及跨域合作模式等研討與交流,提升對於菸品、類菸品及檳榔等物質對身心健康危害的認知,瞭解許多可運用的教材資源,讓參與者應用融入教材教學與推廣,期望透過與師長們共同努力,創造無菸無檳校園,守護學童及青少年的健康。

Read More

工研院攜手公視打造AI手語氣象主播

工研院攜手公視,宣布將在二0二五年打造AI虛擬手語氣象主播。圖左起為公廣集團董事長胡元輝、工研院董事長吳政忠。(工研院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工研院攜手公視合作打造AI手語氣象主播,九日舉辦「AI手語,幸福台灣」宣布雙方將簽約完成階段性任務後,預計AI虛擬手語氣象主播最快明年下半年上線。此次合作不僅提升氣象資訊的普及性,更為聽障者帶來可即時掌握天災等警訊之全新解決方案,為資訊無障礙推動跨出重要一步,展現公益科技的實踐力。 工研院董事長吳政忠表示,「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AI科技可以幫到需要幫助的人。工研院過去曾與國家兩廳院、桃園市政府合作「五G感穿戴裝置」震動背心,讓聽障者打破音樂的感知界限等,這些都是工研院以科技守護民眾、增進社會福祉的案例。觀察現行聽覺機能障礙者,與手語翻譯員,供需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 公廣集團董事長胡元輝表示,公視長期製作身障相關節目《手語新聞》與《聽聽看》等,也一直秉持「希望明天比今天更好」的想法;隨著AI科技演進,公廣集團積極思考運用科技的力量,為聽障朋友打造更友善的媒體環境。他說,「資訊平權是現代社會的重要價值」,也期望透過傳播科技,輔助聽障人士在在面對緊急狀況,例如颱風、地震等天災時能夠即時掌握最新消息。 工研院副總暨資訊與通訊研究所所長丁邦安表示,手部動作的精確極為重要,需要高精度的骨架估算技術與深度學習手勢生成模型,加上手語發展會受到當地口語影響,須透過專業的手語翻譯員及聽障者共同建立語料庫。因此,此次雙方合作不僅是提升資訊平權,也是傳承台灣手語,保存重要文化資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