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流併甲狀腺風暴 女當天不治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天冷流感疫情急速升溫,上週新增23例重症、6例死亡病例,其中最年輕的北部40多歲女性,更是在發病當日就因甲狀腺風暴,送急診不治。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公布,國內上週新增23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及6例死亡個案。本流感季自今年10月1日起以來截至12月23日共累計350例,年齡層以65歲以上長者為多(占57%);另死亡病例累積75例,死亡數為近10個流感季最高。 在新增死亡個案中,防疫醫師林詠青指出,死亡個案當中,最年輕者為一名北部40多歲女性,本身有高血壓、甲狀腺疾病病史,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在12月中旬流感發病前4天曾因血尿、腰痛就醫,診斷為泌尿道感染結石。 不過,4天後流感發病,出現發燒、呼吸困難等症狀,送到急診時,發現已經低血氧,X光顯示兩側肺炎,快篩確診A型流感H1N1,雖給予抗病毒藥物救治,但隨後仍因甲狀腺風暴導致急性心肺衰竭,於當天不治。 另外,上週新增的流感併發重症病例當中,也有一例較年輕者,為南部30多歲男性,有腎病病史,同樣沒打本流感季疫苗,12月中旬去過日本跟香港,返台前二天就開始出現有發燒、喉嚨痛、咳嗽有痰、呼吸困難等症狀,返台當天就到急診就醫,已經呼吸急促並血氧偏低,同樣確診H1N1,因為流感併發肺炎、呼吸衰竭,目前在加護病房住院已近一週。 林詠青強調,上述新增的特殊病例個案雖都屬青壯年,但共同點都有慢性病,且沒打疫苗,由於目前正值年底出國旅遊旺季,提醒感染流感後易併發重症的高危險族群,包括長者、幼兒、慢性病者,都該接種流感疫苗才能及早獲得保護力,避免感染後併發重症。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預估,本週國內就會正式進入流感流行期,單週就診人次恐上看10萬人次,並在農曆春節前後達到高峰,民眾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Read More

〈中華副刊〉忠貞契約

■潘俊隆 咖啡廳的串流音樂持續流轉中,李國光在玻璃窗內發呆,回顧過往,如果一切可以重來,不赴大陸設廠,不簽那張契約,或許就不會有今天的處境。但女人的誘惑彷彿眼前這杯咖啡,聞起來具有誘人的濃烈香氣,啜飲後雖帶點苦,偏又無法抵抗那入喉後的回甘韻味。 那些年,昆山的夜是屬於台灣人的。 李董能在台商之間令人欽羨的遊走於昆山夜店,一切都要歸功於聰明靈巧的老婆——慧敏。 明知為了應酬,暈船難免,慧敏想方設法擬訂了一份《忠貞履行契約》——規範李董在大陸一旦涉及男歡女愛,只要主動回報,不隱匿,並能履行雙方約定的對價補償,則一切行為將毫無限制,目的是為了確保雙方能忠於婚姻。 某天,台灣某企業一行人前來大陸廠實施供應商評鑑,照例的重頭戲是晚宴及餐後的款待。李董特地邀了其他台商一同作陪炒熱場子,確保能賓主盡歡,順利成為合格供應商。 「老婆,今晚我會在『天上人間』款待台灣來的貴賓,先跟妳報告一聲。」李董照實稟報,期望得到妻子的允諾,好圖個安心、能盡情釋放。 「嗯。」慧敏語氣無奈:「你知道規矩吧?摟抱、親親、身體觸摸……」 「我知道的,一萬塊左右的名牌洋裝或鞋子。」 「知道就好。如果有過夜,那是不一樣的價碼,記得吧?」慧敏不忘特別提醒:「注意身體,不要喝多了,也別玩過頭,萬一暈船,你就虧大了……」 當晚,李董用契約換來的一夜放縱,看在老道的台商眼中,仍是感到不可思議。 慧敏每週六會邀請美淑來家裡教她做瑜伽,並一起共進晚餐。 「這批梟雄們白天用上半身打拚,夜晚也得釋放苦悶的下半身。」在瑜伽館相識,無話不談的瑜伽老師美淑說著。她的丈夫已經在大陸設廠五年多了。 「十個台商中,九個會淪陷。」美淑繼續說:「那邊的誘惑太大,從內地來撈金的女孩們,是台商的溫柔陷阱。既然無法避免,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確保他們的心還在妳這邊就夠了,否則一顆整天猜疑的心,會讓妳根本無法安心過日子。」 「我無法做到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要嘛眼不見為淨,否則就是照實說來。但是我要一個在內心上能等值的補償才可以。」慧敏做了一個兩腿一字開,手臂上舉伸直再下腰碰地的動作。 「呵呵,如果妳的男人可以接受這樣的方式,那應該是全台商之間的模範生了。」美淑邊冷笑邊將身體臉朝下,用雙手雙腳支撐著身體,接著將兩腳交互上提至胸部位置。 「我問妳喔,如果他們包了二奶,甚至偷偷買了一棟房子給二奶住,那要怎麼辦啊?」慧敏直起身,轉頭認真的問起。 「我知道很多台商都有,我也懷疑我那口子也包了二奶,但是我總是問不出個所以然。」美淑一臉忿忿不平:「如果不能懸崖勒馬,只好離婚,財產各分一半。」 慧敏在台灣廠負責公司人事、行政及採購的管理,收攏了一批親董娘派的人馬,在大陸廠也佈建了眼線,監視工廠運作,暗地裡還要回報李董的行蹤。 隔年,工廠新進了一位來自成都的業務助理——余珊,身高165,面貌清秀姣好、身形娉婷多姿,中專畢業,懂點英語。她是李董親自面試錄取的。 在深圳舉行的國際大展,李董帶領業務群一行人開拔前往深圳看展。那一週的相處,意外促成了李董與余珊之間愛苗的滋長。兩人刻意避開了重重耳目,夜晚隱藏於深圳某高級酒店內恣意燃燒慾火。而這事,李董並沒有讓慧敏知道,也暫時無視於內心的愧疚。 「老婆,下週有台灣的朋友來找,我想帶他到上海、杭州及南京玩個三天……」李董語帶保留,聽來似乎有點心虛。 「你們通常都會帶酒店小姐一同出遊吧,別騙我了。」慧敏了解自己丈夫說謊時的語氣,但卻聽不出事實真相。 「你還記得帶出遊三天以上的對價補償是什麼嗎?」 「歐洲十天旅遊。那妳就去吧。」李董率性的回覆,絲毫不猶豫。 出遊當天,李董招待一位同是台商的好友帶著情人一起作陪,聽說這位台商的太太是位瑜伽老師。 這一趟豪華的江南三日遊,代價就是余珊幾週後向李董告知懷孕的消息。 李董拗不過余珊的軟硬兼施,並語帶威脅李董必須在上海買一間房安頓他們母子。李董對於是否要如實向慧敏告知面臨天人交戰,而一旦坦白,則先前的一連串謊言,將會一一現形。卻又反覆心想:不行,兩人訂的契約中,有規範到一旦包二奶,則妻子的名義下會再多出一棟房,但棘手的是契約內並沒有規範私生子的部分。那將會是導致他們的婚姻產生危機,名下的財產也勢必面臨被瓜分三分二的處境。 那段日子裡,李董顯得心事重重,再無當年的意氣風發。公司台幹也都看在眼裡。 李董表面上以不適任為由,辭退了余珊,讓所有人錯愕。種種傳聞蔓延開來:有人猜測余珊失寵,李董已經移情別戀;有人認為余珊想橫刀奪愛,威脅正宮的地位…… 事實上,李董將兩人之間的事,轉為地下化。 剛從歐洲旅遊回國的慧敏,提著大包小包的戰利品,說是提前預支了李董後續幾次的歡愛額度。而此時的李董也已經無心於酒店內的歡愛,他清楚自己即將擁有來自內地姑娘與他結合的骨肉,突然想起慧敏懷上大兒子時期仍舊辛苦工作的模樣,以及臨盆前兩人相互鼓勵,期待新生兒來臨的時刻。他沒有理由因為自己的貪愛,而自私的決定一個即將降臨生命的命運。 余珊利用李董回台休假的日子裡,謊稱自己流產,兩人失去了這個孩子。李董得知後雖相當難過,但也總算放掉了胸中的一塊大石。但不幸的,李董買房包二奶的事已經輾轉傳到了慧敏的耳裡。 「我們合約上寫好的,買房包二奶,就是過戶或用我的名義買一棟房子,對吧?」慧敏抑制激動的情緒,看似表情鎮定,卻是暴風雨來前的寧靜。 「我已經心裡有底。你去看房子,決定了跟我說。」李董表情無奈的。 「我想跟你去一趟上海,這是最後一個要求。」慧敏咬牙切齒:「你是不是忘記了,沒有照實報告的後果是什麼?」 「離婚!而且財產三分之二歸我是吧?」慧敏眼睛瞪大,一副咄咄逼人樣。 兩人來到上海靜安的一個小區。上樓一出電梯,瞥見鞋架上放著一雙男鞋,李董臉色一沉,滿臉漲紅的開門進入。李董悄悄取了書房裡的七號鐵桿與慧敏一同走到臥房門口,忐忑地等待另一場戰鬥的開展。頃刻間,兩個赤條條的軀體在被驚醒後各自拉著被子遮住了身體。 「國光,瞧你幹的好事!你花錢包的二奶又用你的錢養起小狼狗。」慧敏咬緊牙根,發出扁平怪異的聲音。 「他是我家鄉的青梅竹馬,我認識他比你更久呢。」 余珊語氣似乎理直氣壯,而身旁的男子則眼神慌張地伺機而動。 李董舉起球桿,擺出隨時準備出擊的模樣,面對眼前個子比自己矮小精瘦的大陸男子,李董身高180、體重90公斤,掌握了身材上的優勢:「兩個禽獸,在我的房子裡做這種事,把我當成是什麼了?!」 慧敏轉頭望著李董說出「禽獸」二字時,腦中閃過李董與余珊展開的那場性愛之旅,倍覺諷刺,心想:一切不就是你這個禽獸搞出來的嗎? 中國大陸逐步限縮台商的優惠,同時培育內地企業以取代外企。台商紛紛收起工廠,回流固守台灣。李董公司面對內地業者的競爭以及壓得喘不過氣的內部營運壓力,出現了虧損,進而黯然關廠。 兩人也依約離婚了。 一個孤獨的背影,坐在咖啡廳靠窗位置獨自啜飲著黑咖啡,李國光對於慧敏在自己最困頓的時刻還堅持履約離婚,感到心寒。而此時,窗外一對熟悉的身影打從前方右側走來,他認出是曾經結褵三十年的妻子慧敏,右手勾住一個熟悉面孔的男人從玻璃窗外走過。 那是人稱小王的業務副總王福生。

Read More

腰痠以為運動痠痛 揪腎結石作怪

泌尿科醫師陳鵬提醒,泌尿道感染與結石間如雞生蛋、蛋生雞,結石長期卡著恐對腎功能造成不可逆影響。(書田診所提供/中央社)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一名47歲男性,有規律運動習慣,最近一年來不時感覺腰部容易痠疼,本以為是健身肌肉痠痛,直到發現尿液有雜質且排尿疼痛才就醫。經檢查,發現雙側腎臟都有超過2公分的結石堵住腎盂出口,並造成腎臟中度水腫。 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陳鵬指出,當泌尿道感染發生時,細菌可能附著在尿液中的結晶上,形成結石。反之已有結石的患者,結石表面也可能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增加感染的風險。 研究顯示,有泌尿道結石的患者發生尿路感染機率是一般人的5倍以上,泌尿道感染的患者也有近3成的機會會被診斷出體內有尿路結石。 陳鵬指出,輸尿管內小於0.5公分的結石,使用藥物加上大量水份攝取,往往能促進結石排出;大於0.5公分的腎臟或輸尿管結石,可按照結石所在的位置、X光上顯影程度及患者的身體狀況,考慮非侵入性的體外震波碎石術或輸尿管內視鏡手術治療。 2公分以下結石,除體外震波碎石術,逆行性軟式內視鏡手術治療有較好的結石廓清率。2公分以上的大型結石,建議經皮穿腎內視鏡取石,或合併軟式內視鏡的雙鏡聯合手術。

Read More

低溫發威 嘉市5天奪12命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嘉義日夜溫差劇烈,加上近日低溫發威,嘉市消防局12輛救護車滿載,從19日至23日共有12件救護案是到院前死亡(OHCA)。救護案件,年紀最大88歲女性、最小50歲女性,還有82歲男性。上週五還有1名年約20歲大學生在室內突然昏倒休克,經救護指揮中心線上指導CPR,救護車趕到接手做CPR而恢復心跳呼吸。 消防局表示,出勤救護的時間大部分在凌晨4、5點,都是家人發現後報案,身體出現狀況通常比發現時間早,會發生猝死常是本身即有心血管方面疾病,室內不像室外那麼冷,但是寒流來襲,室內溫度還是會比平常來得低,有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注意保暖;如果在爬樓梯、出力等平常活動已經感到不舒服,要盡快找醫師評估。慢性疾病患者也要好好控制血壓、血糖。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注意「朝5晚8」,一天中清晨5-6時、晚上8-9時是高風險時段,要多留意。

Read More

末期齒列男all on 4 一次補足缺牙

奇美牙醫部醫師林靖傑採用All on 4,為末期齒列患者進行植牙固定式假牙重建,一次完成且當天就有新的固定式假牙可用。(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65歲彭姓男子因上顎多顆末期齒列牙齒深部齲齒而困擾,採用All on 4植牙固定式假牙重建上顎缺牙區,在數位科技輔助下精準快速植入5顆植體,經植體骨整合及追蹤穩定,在術後半年一次完成正式的植牙固定式假牙,當天就有新的固定式假牙可用,展露笑容。 奇美醫牙醫部贋復科主治醫師林靖傑表示,牙齒如同人的一生是經歷生老病死。牙齒的一生先是經歷蛀牙填補、根管治療、假牙牙冠製作、最終齒質不堪負荷以致於齒裂;或是牙周病太嚴重以致於脫落拔除。一顆牙齒喪失還有機會以單顆植牙或是牙橋重建,但是一整排牙齒都有嚴重蛀牙、牙周病以致於無法治療,就可稱之為「末期齒列」。 林靖傑指出,口腔末期齒列的病人往往因害怕看牙或工作繁忙而忽略牙齒健康,導致病情惡化到無法治療的程度。All on 4植牙正是適合有看牙恐懼,及就診時間不充裕的末期齒列病人族群,僅需一次手術,即可完成固定式假牙。 此外,末期齒列的病人通常合併嚴重牙周病,齒槽骨骨量不足,傳統植牙手術可能需要額外補骨補肉,耗時費力。相較之下All on 4植牙假牙優點,植牙選在顎骨骨量充足的位置,植牙位置較有彈性,省去額外補骨補肉的治療時間;植牙至少4~6顆植體,手術當天就立即有植牙固定式假牙。大大縮短治療時間,滿足忙碌現代人的需求。 林靖傑強調,隨著現代數位化技術和AI的進步,植牙更加精準、快速且可預期。數位植牙流程能在術前提供完整藍圖,術中安全高效執行,術後則達成理想的修復成果。

Read More

難治型基因突變 甲狀腺癌 台大開發檢測套組選藥

台大醫院開發出包含50個甲狀腺癌基因及19個融合基因的NGS基因檢測套組,可協助患者更精準使用標靶藥物。(台大醫院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台大醫院24日指出,約有1/10的甲狀腺癌是基因造成之難治型癌症,台大醫院已開發包含50個甲狀腺癌基因及19個融合基因的NGS基因檢測套組,如檢測發現患者有特定基因之突變,就可更精準使用標靶藥物。 1名77歲患者6年多前因脖子痠、右手麻與無力就醫,發現已是甲狀腺癌第4期,轉移到肺部與頸椎,台大醫療團隊緊急以頸椎手術、甲狀腺全切除術、頸部淋巴結廓清,和放射性碘治療。可是肺部轉移腫瘤不吸收放射性碘、治療無效;經改用多靶點標靶治療3年,雖然腫瘤縮小,但出現嚴重腹瀉和皮疹脫皮,影響生活品質。 台大醫院內科部醫師施翔蓉指出,這名患者所罹患的難治型甲狀腺癌,約占所有甲狀腺癌的1成,以傳統手術、放射碘治療效果有限;經過台大甲狀腺癌基因NGS基因檢測套組檢驗後,找到特定基因突變,進行標靶治療,不僅腫瘤縮小、副作用較低,原先無效的放射性碘治療,也開始對肺腫瘤有效。 台大醫學院基因體暨蛋白體醫學研究所長陳沛隆表示,目前部分癌症的NGS檢測雖已有健保給付、患者仍須部分自費;市面上也不乏有全癌症篩檢套組,驗的基因、癌別多,但其中僅約1/10與甲狀腺癌等內分泌腫瘤有關,這類癌症相關的基因突變,有些還不在目前的檢驗套組中,患者猶如花大錢吃滿漢全席卻吃不到想要的狀況。 陳沛隆指出,台大醫院與台大醫學院合作,針對目前學界文獻中,幾乎所有與甲狀腺癌有關基因,設計全台灣針對甲狀腺癌基因檢測中,最完整的NGS檢測套組,包含50個甲狀腺癌基因及19個融合基因,僅須花費不到2萬元、需時約6週,就能確定有無BRAFV600E和TERTp之基因突變,更精準地對應標靶藥物可用。 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醫師李日翔表示,甲狀腺癌大多數可與患者共存15到20年,但時間久了、在某些患者身上,卻可能變成洪水猛獸;2021年全台灣就有約5700名新發甲狀腺癌患者,其中1/10演變為難治型,數量不容小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