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在農業發展和生態保育之間取得平衡,林業署宜蘭分署表示,成為當前刻不容緩的任務,宜蘭分署攜手北投湖田里社區保育行動,至今已有效改善了農田濕地的生態環境,成為保育工作的有力基礎。(林業署宜蘭分署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臺灣珍貴稀有的一級保育類動物,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戰。隨著極端氣候的頻發,以及棲地的劣化和破碎化,使得生物適存棲地迅速減少。竹子湖地區,作為現存主要棲息地之一,其規模卻逐年萎縮。
如何在農業發展和生態保育之間取得平衡,成為當前刻不容緩的任務。林業署宜蘭分署攜手北投湖田里社區,推動「赤腹游蛇生態服務給付輔導計畫」,在農友與巡守隊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推進生態保育與友善農業的結合,計畫啟動至今,已有十一位農友積極參與,共計十二個申請案,涵蓋面積達一公頃,友善農地的實施有效改善了農田濕地的生態環境,成為保育工作的有力基礎。
這場保育行動的核心力量,來自於竹子湖地區的農友和巡守隊的全心投入與不懈努力。湖田里長曹昌正,正是這項行動的核心推動者之一。他在今年初號召居民成立巡守隊,從計畫初期的陌生到如今的成熟執行,經歷了許多挑戰與成長。
巡守隊成員初期在夜間巡查時,常有對田間生物充滿好奇的夜觀遊客,有些是學生、家庭出遊或是在地居民散步等,其中遭遇偶發性騷擾野生動物不當行為,巡守隊會立即上前勸導及制止,卻面臨遊客質疑的聲音,不解巡守隊的任務,一度讓任務陷入瓶頸。為了化解這些疑慮,社區巡守隊更就近結合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保安警察第七總隊第四大隊進行聯合巡守,強化保護區內的巡查效率,並有效降低人為干擾對棲地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