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公園遊戲場壁磚膨龜 將予監測

  中正公園遊戲場擋土牆接二連三膨拱剝落,市府貼警告提醒民眾注意安全,今年編預算監測。(記者王慕慈攝) 記者王慕慈∕基隆報導 基隆市中正公園兒童遊戲場樓梯旁邊坡擋土牆壁磚又發生膨龜,市議員韓世昱要求市府先貼警示,提醒經過注意安全;市府請土木技師先行評估,無立即危險,一一四年編列一百萬元針對中正公園勘虞的邊坡與擋土牆進行監測,再進行改善。 公園科長楊智銳說,近期已會同土木技師會勘,中正公園兒童遊戲場邊坡擋土牆壁磚剝落,並於現場張貼告示提醒,目前擋土牆壁磚部分有膨脹情形,初步會將壁磚清除並以抿石子方式修復,避免壁磚再有損壞剝落而造成危險疑慮。  

Read More

協和3、4號機擬轉備用電力 環團不滿

  協和電廠更新案在環評階段,協三、四機六月三十日除役將轉緊急備用發電。(記者王慕慈攝) 記者王慕慈∕基隆報導 基隆協和電廠三、四號機組已無環境汙染改善空間,無法符合「三級防制區加嚴標準」,台電內部評估應於「加嚴標準生效前除役」,即在一一四年六月三十日前,擬向能源局變登記為緊急備用電力;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召集人王醒之說,地方上仍不斷傳言,不給蓋四接就繼續燒重油,根本與事實不符,痛指這樣謠言很可惡。 王醒之說,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收到台電內部爆料公文,簡單說,就是老舊的協和三、四號機組太老,已沒有環汙改善空間,無法符合「三級防制區加嚴標準」,台電內部評估應於「加嚴標準生效前除役」申請撤銷許可,也就是一一四年的六月三十日,否則七月一日加嚴標準生效生效,就會被連續開罰,因此,不管四接蓋不蓋,協和三、四機都必須要除役。但地方上竟以謠言來欺騙基隆人、欺騙中山區的鄉親。 協和更新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數字會說話。(記者王慕慈翻攝) 北東電網二0二五年起將有六百萬以上用電需求,電力供需缺口達四百七十萬瓦,因電網通融有上限,因此,協和在新燃氣機組上線前,協三、四號機仍有運轉必要,擬向能源局變更登記為緊急備用電力,協三、四機操作許可證有效期限延至一一七年三月十四日。但王醒之認為,緊急備用電力機組還是燃煤,台電要說清楚發多少電,應限制時數,否則仍繼續汙染。 協和電廠更新目前仍在環評審查階段,一月十七日審查,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反對四接在外木山填海造陸,破壞生態與航港;也反對燃煤,害基隆人用肺發電。台電聲稱改為燃氣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但環境部事業溫室氣體排放量資訊平台及四接環評說明書中說,新協和預估一年排放六百二十三萬噸二氧化碳,只增未減。 目前為止,仍然有許多關於基隆港市發展與安全疑慮沒有得到回應,所以,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號召一月十七日上午九時集結於環境部,為基隆港市與永續環境發聲,讓環評回歸透明公正,推動更乾淨的能源轉型。

Read More

海大連3年滿招 平均註冊率98%

  海大以海洋專業領域研究為特色吸引學子,目前已連續三年滿招且平均註冊率近百分之百。(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提供)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以海洋專業領域研究為特色,在全球最佳科學家二十六項領域中有二領域全台第一,並擁有完整的海洋相關科系,秉持「以海洋為主體,但不以海洋為限」的精神,積極推動跨領域研究與教學,在少子化浪潮中穩健發展。海洋大學日間部新生連續三年滿招,平均註冊率為百分之九十八點二二,註冊率達百分之百的科系數量也有成長。 一一四學年度特殊選才招生考試已陸續放榜,獲得錄取的學生皆相當優秀,海洋大學今年在完成資格審查後的報考人數仍為招生名額的五倍。此外,在申請入學等管道當中,一一三學年度個人申請一階放榜的人數有九成的學系超過招生名額三倍。在一一三學年度日間部新生註冊率九十七點三八,在全國大學行列也是前段班。 在過半數國立大學進修學士班因註冊率不佳而停招現狀下,海大為善盡大學社會責任,持續開設航管、輪機及商船三個進修學士班,提供更多元的學習機會,期望讓國人能終身學習、為夢想持續邁進。海大進修學士班在部分課程能彈性選修日間部課程,也更重視實務經驗,在畢業後能夠快速地銜接職場。 海大豐沛的科研能量在創新技術協助產業提升的同時培育應用型人才,並鼓勵學生跨域學習,除了鬆綁學生輔修、雙主修的門檻,更積極推動「次專長」、「微學分」等課程,培養學生多元能力,透過台北聯合大學系統學生可以至台北科技大學、台北大學與台北醫學大學跨校培養專業。並開設各種領域的講座及辦理國際研討會,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國際視野和領導能力。

Read More

三貂角燈塔90歲 展出極東之光

  本島極東之燈塔三貂角燈塔,今年點燈滿九十週年,舉辦三貂角燈塔故事、文物與影像展,並自一月十一日起開放免費參觀。(航港局提供) 記者郭基生∕基隆報導 一九三五年點燈啟用的三貂角燈塔,邁入九十年歷史,也是本島極東之燈塔。航港局為慶祝三貂角燈塔點燈滿九十週年,推動燈塔文化觀光,進行常設展示更新,以「極東之光-三貂角燈塔」為主題,舉辦三貂角燈塔故事、文物與影像展,並自一月十一日起開放免費參觀,帶領民眾一起回顧這座本島極東之光的昔日風華。 航港局表示,本次展覽首度展出前總統蔡英文及前交通部長王國材等貴賓到訪簽名簿,並有前法務部長陳定南「欣見台灣極東」之題字,以及民國三十五年燈塔珍貴老照片、燈塔歷史檔案、主題郵票、國慶禮賓帽及海關時期燈塔人員制服等,相當具有可看性。 三貂角燈塔,為本島極東之燈塔,燈塔興建於日治時期,曾發生日籍船舶「撫順丸」及「華南丸」於三貂角附近海域觸礁沉沒事件,二戰期間,三貂角燈塔成為盟軍空襲轟炸的目標,罩頂和部分透鏡均有明顯彈痕,留下戰爭的烙印,受損的三貂角燈塔於一九四六年修復後重啟亮燈,因其位居國防軍事重要地位被列為禁區,直至一九九二年才對外開放參觀。 本島極東之燈塔三貂角燈塔,今年點燈滿90週年,舉辦三貂角燈塔故事、文物與影像展,並自一月十一日起開放免費參觀。(航港局提供) 展覽內容包含「關於三貂角燈塔」、「三貂角燈塔大事記」、「日籍船舶船難的肇始」、「跟著燈塔去旅行」、「三貂角的故事」、「最孤獨的職業-燈塔守」及「點亮安全回航的那盞燈」等七項主題,帶領民眾從全臺三十六座燈塔分布及燈塔四極點,展開燈塔文化之旅,瞭解三貂角燈塔歷史沿革及燈塔守的辛勞。 展覽內容有豐富的展件外,並藉由傳統電盤開關燈裝置體驗,增添互動趣味,此外,航港局還特別設計展覽紀念印章及明信片供民眾免費索取,為這段燈塔文化旅程留下美好回憶,航港局在以常設展更新拉開序幕,後續將舉辦系列慶祝活動,屆時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感受三貂角燈塔「歷九彌新」的獨特魅力。

Read More

台北燈節15行程 適合攬勝悠遊

搭乘貓空纜車到貓空品茗走春,還可品嘗特別的茶料理。(台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迎接新年到來,充滿濃厚節慶氛圍的「二0二五台北燈節」即將登場。一月二十四日起將率先點亮城市光廊,二月二日正式開展。台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十日表示,推出十五條「台北悠遊行」行程,推薦國內外旅客探訪安排,與親朋好友共創美好豐富的新春回憶。 此次燈節活動範圍涵蓋捷運北門站至西門站之中華路一段,向南延伸至西本願寺,觀傳局結合賞燈及台北各大熱門景點規劃十五條「台北悠遊行」行程,包含半日遊、一日遊及二日遊路線。 「半日遊」以燈節展區為中心,串聯北門、迪化街、中山堂及台北當代藝術館等鄰近場館及商圈,旅客賞燈之餘可探索多元文化內涵;「一日遊」則主要結合美食與人文歷史風情,走訪包含萬華、信義、中山、北投周邊的熱門景點。而「二日遊」路線,除市區景點、商圈及夜市外,更延伸至陽明山、象山、貓空等自然景點,適合深度體驗台北的旅客。 觀傳局表示,為便利旅客住宿,也攜手旅宿業者推出燈節期間限定優惠,包括住宿折扣或升等房型、延後退房及贈送早餐等,歡迎旅客規劃一日、二日甚至三日的台北小旅行,欣賞來自國內外藝術家創作的各式絢麗燈組之外,也順遊體驗台北兼具傳統、潮流、自然的城市氛圍,留下與家人朋友的美好節慶回憶。 _

Read More

冷鋒到!祀典武廟古梅綻放

近日鋒面來襲,中西區臺灣祀典武廟內的梅樹,也陸續開花。(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天氣變冷,梅花也陸續開花,中西區臺灣祀典武廟內的一棵梅樹,如今也已陸續開花,廟方表示,以往在一月初就會開花,但今年因為較晚變冷,使得梅花遲至目前才陸續開花。 市區還有不少賞梅景點,包括臺灣祀典武廟、府城隍廟、延平郡王祠、安南區梅花公園、安平區天妃里內的一處私密景點等,如今鋒面來襲,各地的梅樹也陸續開花。 其中臺灣祀典武廟的梅樹,如今也陸續開花,廟方人員表示,以往在一月初就會開花,今年因為天氣較晚變冷,因此最近才陸續開花,相信在下週寒流來襲時,梅樹會開的更漂亮。 臺灣祀典武廟有二棵珍貴樹木,其中一棵為蘋婆,另一棵則為古梅樹。古梅曾遭白蟻侵蝕,民國九十九年因中颱凡那比襲台,古梅樹被強風吹襲攔腰折斷傾倒,市府文化局增設「鐵拐」支撐,讓橫生的枝幹有所依附。一0四年蘇迪勒颱風直撲台灣,台南地區雖颳起強風,但古梅樹仍堅強存活下來。

Read More

台江文化燈箱 點亮鄭家百年古茨

社大台江分校十日舉行社區博物館微型公共藝術十三佃鄭家百年古茨啟用儀式,在歲末年終,為台江行春再增添一處文化景點,為地方創生。(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社大台江分校結合安南區公所、崑山科大空間設計系師生,以台江拓墾故事為主題,進行台江文化路徑及歷史現場空間設計,推動台江十六寮社區博物館微型公共藝術,十日在安南區十三佃鄭家百年古茨,舉行啟用儀式,希望在歲末年終,為台江行春再增添一處文化景點,為地方創生。 十三佃鄭家社區博物館微型公共藝術啟用儀式,由安南區公所副區長張介軍、社大台江分校執行長吳茂成、鄭家古茨鄭新讚、鄭忠勝、崑山科大空設系郭一勤老師等人共同出席典禮,社大台江分校同時頒發青年社會參與的感謝狀給崑山科大涂英壹、楊沛綺、林佳綺等代表受獎。 社大台江分校表示,該計畫由崑山科大郭一勤指導大學青年,探索台江歷史現場再造及社區博物館空間文化,學生們利用課餘假日時間,進行十三佃鄭家古茨田野調查,採訪耆老,結合空間設計專業知識,融入台江農漁村生活故事,最後,完成「台江文化燈箱」、「台江社區博物館動畫」、「鄭家古茨空間模型」等作品,特別是將古茨歷史文化生活故事,轉印成「台江文化燈箱」,妝點十三佃鄭家古茨,點亮十三佃鄭家百年古茨,為地方創生,注入青年參與的生命力。 安南區張介軍副區長表示,十三佃鄭家古茨微型公共藝術是從在地深根長出來的文化藝術,令人感動,公所未來會繼續支持推動台江社區博物館微型公共藝術創作,傳承台江文化。 鄭家後代子孫鄭忠勝指出,透過微型公共藝術作品,讓更多鄉親可以認識台江先民拓墾故事,感謝這群青年同學的參與,歡迎大家過年一起來鄭家古茨走春。

Read More

南瀛農特產伴手禮展售 買氣爆棚

農業局舉辦2025南瀛新春農特產伴手禮展售會,民治市政中心南瀛堂有如大賣場,買氣熱絡。(記者陳佳伶攝)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農曆春節快到了,南市農業局十日在民治市政中心的南瀛堂推出「蛇咪農厚禮─2025南瀛新春農特產伴手禮展售會」,邀請農漁會、在地好農、手作品牌展售,有澎湃的海產、時令蔬果、農特產加工品,充滿年味的花卉植物,吸引絡繹不絕的民眾前往選購,買氣熱絡。 市長黃偉哲也到場和業者、民眾打招呼,並選購喜愛的農特產品,他表示,台南擁有豐富的農漁產資源,這次各家農漁會、青農、文創業者推出年節優惠,種類豐富多樣,方便大家在年前一次購足。 農業局代理局長陳仲杰表示,這次農特產伴手禮展售會,不少農漁會都推出優惠,像是南縣區漁會的「巨無霸虱目魚肚組」 十片裝快閃拍賣價一千元,限量卅組,一下子就被秒殺,到場的民眾開心的將「戰利品」一箱箱搬回家。 市長黃偉哲(前)到場和攤商及民眾打招呼,選購各種農特產品。(市府提供) 為刺激買氣還發送限量購物禮券,還請書法老師來寫傳統春聯、創意春聯,消費滿額可獲贈春聯。 農業局並邀請幼兒園小朋友到展售會體驗年貨採買,現場設置繪本故事自由遊戲區,讓小朋友閱讀食農、節慶相關繪本,體驗年節氣氛;還有農食料理教室,教導如何運用現場販售的農特產烹調,發揮創意煮出色香味俱全的料理;讓大小朋友們由採購年貨,進而快樂學習。

Read More

佳尼特捐46校傳藝教育經費

佳尼特教育基金會捐贈台南四十六校傳藝獎助金及千戶關懷金。(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佳尼特教育基金會歲末送暖,捐助台南市四十六所學校、每校兩萬元發展傳統藝陣教育經費,挹注偏鄉學子學習資源,另還捐贈給一千零三十六個弱勢家庭每戶一千元禮券,讓他們可以依需求採購家用品。捐贈儀式十日上午在永華市政中心舉行,由台南市長黃偉哲代表受贈,並頒發感謝狀給佳尼特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莊住維。 市長黃偉哲表示,佳尼特教育基金會九年來致力於協助南市國小發展傳統藝術及藝陣,今年共有四十六校受惠;且連續六年透過「歲末送暖,千戶關懷」捐贈生活禮券,提供邊緣戶依照需要採買家庭用品和營養補充品。值此寒冬時節,不僅溫暖人心、點亮社會,更是社會公益典範。 佳尼特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莊住維表示,透過「歲末送暖,千戶關懷」活動,希望能夠幫助邊緣戶找到前進動力;傳藝獎助金則是期盼學校有可以規劃傳藝教學的穩定預算,讓傳藝扎根與故鄉傳統文化永續傳承。 民政局長姜淋煌表示,感謝佳尼特教育基金會關懷弱勢的善行義舉,本次受贈對象包含鹽水區、下營區、白河區、東山區、後壁區共五區共一千零三十六戶邊緣戶,感受到社會關懷的愛心與溫暖。

Read More

六甲落羽松紅了 巷仔Niau進駐陪伴過春節

台南吉祥物「巷仔Niau」十日進駐六甲落羽松林區,超萌模樣吸睛。(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六甲報導 連續低溫讓六甲落羽松換上紅、黃新衣,為讓遊客感受不一樣的景象,台南吉祥物「巷仔Niau」十日起進駐六甲落羽松林區,陪伴遊客過春節,超萌的模樣獲遊客青睞,紛拍照迎招財好運。 六甲區長陳啟榮表示,從去年十二月陸續有遊客來到六甲賞落羽松,由於連續冷氣團來襲,讓落羽松紛紛換上黃、紅不同顏色,來自全台各地遊不斷,為營造更好的賞林環境,特別擺放台南吉祥物「巷仔Niau」,讓遊客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十日上午「巷仔Niau」進駐六甲落羽松林區,可愛「巷仔Niau」是一隻帶有閃電尾巴、象徵幸運的「麒麟尾貓」,原型發想來自大航海時代養在貿易船上的捕鼠貓,呼應南市歷史意涵,帶出多元文化包容性。身上花紋結合台南在地獨特的建築語彙以及城市歷史紋理。 「巷仔Niau」進駐六甲落羽松林區首日,吸引民眾拍照留念。(記者盧萍珊攝) 見到「巷仔Niau」可愛身影,吸引不少遊客拍照,遊客們表示,第一次見到「巷仔Niau」,超萌模樣令人印象深刻,因可招來好運及財運,拍下照片留下美好的回憶。 陳啟榮表示,目前週六、日連續假期單日有超過一千人次到訪,平日則有三、五百人次,因應賞林活動,台一線周邊設置紅色三角錐禁止停車,籲請遊客多加配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