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延廷憂富者外跑 社會對立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前立委郭正亮近來在網路直播節目透露,美國軍方已向台灣正式表達意見要求明年國防預算提高到GDP的百分之五且役男役期要從一年延長到兩年。對此,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表示,台灣面臨少子化困境,「有錢人跑掉了,沒錢的留在台灣當兵」,會造成社會的階級對立」。 不過,國防部回應表示,義務役期調整須通盤考量國安及國際情勢等因素,目前並無調整規劃。 美國國防部次長提名人柯伯吉四日出席參議院人事聽證會,主張台灣應將國防預算提高至GDP的十%。前立委郭正亮日前於網路節目表示,美國軍方已要求台灣,把義務役期從一年延長至二年。 張延廷直言,台灣目前還有少子化的問題,去年龍年生的孩子比較多,有十三萬人,男女各一半,還要扣掉志願役、軍警,「幾乎沒有人了」。 張延廷說,大家都東施效顰去美國拿綠卡,即便在台灣出生,小學生、國中生就走了,那台灣的兵源在哪?他擔心,這樣會造成貧富差距的現象,「有錢人跑掉了,沒錢的留在台灣當兵,會造成社會的階級對立。 國防部晚間發布新聞稿指出,國軍兵力整建規劃是依敵情威脅變化等因素審慎評估。「美方要求台灣義務役延長至兩年」顯非事實。 國防部說明,義務役役期調整需通盤考量國防安全、國際情勢、防衛作戰需求以及社會發展等因素。國防部自去年調整義務役役期為一年,刻正累積訓練成果,尊重各界對役期的討論,但目前並無調整規劃。

Read More

國民黨罷免民調 不同意高出2成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中)9日出席紀念國父孫中山逝世100週年健行植樹活動受訪表示,最新民調顯示,不同意罷免比同意的比率高了約20個百分點。(中央社)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民進黨發動的大罷免在各縣市如火如荼展開,外傳有三位國民黨立委被列為危險名單。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表示,最新民調是「不同意」罷免比「同意」的高了約二十個百分點。朱立倫強調,會針對不同立委狀況者進行加強。 朱立倫九日上午參加由國民黨新北市黨部舉辦的紀念國父孫中山逝世一百週年健行植樹活動。被問到大罷免議題,他回應,黨內一直在做相關民調,最新民調顯示,不同意罷免比同意的高了約二十個百分點,其實絕大多數民眾反對大罷免。 面對綠營罷免來勢洶洶,將展開席捲全台的政策宣講,朱立倫認為,府院黨應聯手全力為大家拚民生,而不是一天到晚搞政治鬥爭,如果有這麼多時間,是不是能多跟在野黨溝通,將所有政策推動得更順利。過程中只想搞鬥爭,不想好好協調溝通,只會造成民眾更大困擾。 外傳有三位國民黨立委情況危急陷入苦戰,朱立倫強調,每位立委的個別情況不同,一定會針對不同狀況者進行加強。 針對國民黨有意推動反廢死公投,朱立倫指出,反廢死是多數民眾共同看法,國民黨堅持這立場,希望透過這次公投展現民意,相信在題目設計跟宣講過程,一定會讓大家非常清楚國民黨的堅定立場。

Read More

台灣躍居美第7大貿易夥伴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狂揮關稅大刀,揚言對中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國加徵關稅。二0二四年台灣為美國第七大貿易夥伴,雙邊貿易總額達一千五百八十六億美元,成長百分之二十四點二,美國對台貨品貿易逆差為七百卅九點二億美元,是美國第六大逆差來源。 川普重返白宮以來,向美國貿易逆差國家祭出加徵關稅等政策,近日宣布對加拿大、墨西哥開徵百分之二十五與中國新一輪百分之十關稅,更在國會演說重申對等關稅措施將於四月二日如期上路。 行政院近期發布的美國二0二四年全年貿易統計報告指出,美國對台灣出口四百二十三點三六億美元,為美國十二大出口市場,與二0二三年相比增加百分之六;美國自台灣進口一千一百六十二億美元,是美國第八大進口來源,與二0二三年相比,增加百分之卅二點五。美國對台貨品貿易逆差為七百卅九點二億美元,是美國第六大逆差來源,與二0二三年相比增加百分之五十四點六。 近年美中貿易戰帶動全球供應鏈移轉,觀察美國二0二四年市場貿易總額前十大國家,台灣、越南排名皆前進一名,分別躍居美國第七、第八大貿易夥伴,貿易金額皆達雙位數成長。 川普關稅政府是否讓台灣有機會受惠轉單效益,經濟部表示,因應川普新政,密切關注國際貿易與全球供應鏈變動為台灣帶來的潛在機會與挑戰,並持續徵詢產業意見,透過與外貿協會及工研院合作成立專案服務小組及諮詢專線,由專人提供台商最及時的支援與協助。

Read More

葉元之、黃建賓和王鴻薇提高警覺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外傳國民黨針對被提出罷免的國民黨立委展開分區民調,新北市立委葉元之狀況最危急,台東黃建賓、北市王鴻薇也陷入苦戰。葉元之回應,目前就是把立委的本分做好,很多人都知道他服務非常認真。王鴻薇表示,會提高警覺並加強和選民交流。 王鴻薇九日指出,黨中央民調顯示她的罷免風險較高,與她擔任黨團幹部角色有關,「這是我應承擔的責任,不會逃避」。 王鴻薇說,現在綠媒在電視或網路上,都對她有諸多批評和造謠,她自己會提高警覺並增辦活動和問政說明,讓選民知道她在立法院是如何發聲、提出什麼福國利民的法案,「我會繼續勇往直前,讓支持者知道我會繼續為他們服務」。 葉元之九日出席國民黨舉辦的植樹活動受訪時表示,有看到黨內人士透過媒體給他很多指教,「有則改之,無則嘉勉」。 外傳罷免選情最危急,葉元之強調,目前主要是把立委的工作做好,不能辜負選民期待,去年一整年在教育文化委員會關心非常多的教育議題,也提一些法案跟教育有關,都有持續在推動,也有看到具體成果,這會期會持續進行。  

Read More

汽油降5角 柴油大降1元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國際油價下跌,台灣中油、台塑石化九日宣布,十日起每公升汽油批售價格調降零點五元,柴油調降一元;發油量最大的九五無鉛汽油每公升三十點七元。 國際油價下跌,中油根據浮動油價調整原則調價指標7D3B週均價下跌四點五七美元,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貶值零點零八八元,跌幅為百分之四點六一。 汽、柴油應調價格與參考零售價格相比,汽、柴油應各調降零點三元及零點八元,分別為九二無鉛汽油每公升二十九點二元、九五無鉛汽油每公升三十點七元、九八無鉛汽油每公升三十二點七元、超級柴油每公升二十七點九元。 考量國際油價走勢、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國內市場競爭力及亞洲鄰國最低價等因素後,台塑石化決定十日起,調降汽油批售價格每公升零點五元,調降柴油批售價格每公升一元,市場零售價格由加油站自行決定。 調整後,台塑石化直營加油站台亞石油油品牌告價最新如下,九二無鉛汽油每公升廿九點二元、九五+無鉛卅點七元、九八無鉛汽油卅二點七元、超級柴油二十七點七元。

Read More

執政黨帶頭罷免 昌:綠創世界民主笑話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針對民進黨將下鄉舉辦說明會並由行政院長卓榮泰領軍。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九日說,由民進黨發動大罷免已經很誇張,行政部門要介入開說明會,台灣的民主憲政可能創下世界民主笑話。 台灣民眾黨國家治理學院九日舉辦「台灣AI產業與能源政策的挑戰與展望」論壇。黃國昌會前受訪表示,大罷免由民進黨發動已經很誇張,行政部門要介入開說明會,「這件事情如果是真的,台灣的民主憲政可能創下世界民主笑話」,民進黨政府正把台灣民主更進一步往沉淪方向帶著走。 黃國昌說,怎麼有行政部門出來號召、下鄉宣講去罷免在野黨立委,鄭重請教總統賴清德,「卓榮泰這樣做是你授意的嗎?」這是踐踏台灣民主憲政,這麼離譜的事,希望賴總統說清楚講明白。 至於經濟部長郭智輝以蒙古症評論台積電若和英特爾合資一事,卓榮泰要求郭智輝深刻檢討,尤其郭智輝上任後不斷失言、一再道歉,顯然無法從錯誤得到任何教訓。 黃國昌認為,這不是郭智輝道歉就可以解決的事,「這種不適任的部長,請卓榮泰立即撤換」,郭智輝也應該知所進退,經濟發展繳不出像樣成績單,還讓台灣社會一天到晚因為郭智輝失言遭受傷害。 政院對於黃國昌的質疑表示,行政院正全力準備就總預算及財劃法的覆議案,在立法院做完整說明,總預算案遭大規模刪除凍結後,已有許多機關無法正常運作,為讓國家能繼續向前,希望立院各黨團能重新審視兩個法案。  

Read More

漲電價3劇本 藍委批台電為大罷免加溫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總預算案在立法院覆議前夕,外傳台電擬定三套劇本,若覆議成功則不須漲電價,否則就需調漲民生電價。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王鴻薇痛批執政黨錯誤的能源政策才造成台電虧損連連,如今竟為要為大罷免加溫,竟把電價當成罷免的工具。 王鴻薇表示,台電故意在覆議案之前,釋出可能要漲民生電價的消息,就是試圖把電價上漲的責任,全部推向在野黨,根本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要為大罷免加溫,把電價當成罷免的工具。 王鴻薇質疑,台電巨額虧損,原因在於錯誤能源政策;相對地,像雲豹這種「綠友友」的綠能公司,就可以發大財、賺大錢,難怪大家講說「台電跌倒,雲豹賺飽」。如果無止境拿納稅人的錢來撥補台電,只是遂了「綠友友」的心願。 王鴻薇批評,經濟部長郭智輝已經搖搖欲墜,包括「唐氏症失言」的問題,以及對台積電根本沒辦法掌握,結果現在民進黨還用台電來情勒老百姓,綁架老百姓。 民眾黨立院黨團副總召張啓楷指出,他已提出不漲電價三大解方,首先加速、加大賣出台電購買的綠電,給急著要買綠電的企業,一年可增加五百多億;其次,風電業者違約的履約保證金應依法扣減,光雲林允能風場該罰未罰的金額就上看四百億;第三,延役核三廠二號機、重啟核三廠一號機和核二廠兩部機組,一年至少可以增加七百六十七億元。 張啓楷強調,只要採用這三大解方,根本不用漲電價或撥補,希望政府先找尋台電開源節流方法,不要一直漲電價,導致物價上漲。

Read More

連3漲 雞蛋再漲3元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台北市蛋商公會九日指出,因禽流感疫情升溫,本週蛋價調漲新台幣三元,十日批發價由每台斤三十七元漲至四十元,十二日產地價由每台斤二十七點五元漲至三十點五元,此次漲價為連續三週調漲。 台北市蛋商公會理事長林天來表示,由於禽流感疫情升溫,產地雞蛋的產量大大減少,經會議決定,本週批發價和產地價同步調漲三元,十日批發價由每台斤三十七元漲至四十元;十二日產地由每台斤二十七點五元漲至三十點五元。 林天來說明,目前主要是因為疫情使得產地一直損失,擔心若價格不調整會有黑市;他也認為,蛋價已連三週調整,預期後續暫時不會再漲,但仍要視產銷情況而定。 根據農業部雞蛋產銷資訊平台最新統計,國內投入生產蛋雞約三千五百九十二萬隻,雞蛋每日生產量由十二萬六千多箱(每箱約二百顆)降為十二萬五千多箱。

Read More

柯父10日公祭 柯文哲已申請奔喪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父親柯承發公祭十日上午九時四十分在新竹市生命紀念園區舉行。陳佩琪已幫柯文哲申請外出奔喪,但何時到場還未定。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指出,他因為父喪,不方便到現場致意,但民眾黨會用最實際行動支持柯文哲和其家人。 據悉,前總統陳水扁、馬英九、新竹市長高虹安、新竹縣長楊文科、苗栗縣長鍾東錦都預計將出席,全台各地的小草也會自主參加告別式,一起送柯爸最後一程。 由於柯爸享耆壽九十四歲,喪禮依照傳統屬於喜喪,告別式當天上午八時三十分開始,九時舉行家祭,九點四十分公祭。 黃國昌指出,從民眾黨角度來講,協助柯文哲和家人度過最困難時刻,是民眾黨全黨上下共同心願;他自己因為父喪,不方便到現場致意,希望明天柯爸告別式一切圓滿、平和、順利,民眾黨會用最實際行動支持柯文哲和其家人。  

Read More

〈 全球探索 〉川普發功 拳打大陸、腳踢歐洲?

川普對中國大陸經貿戰目前還不急著妥協,反映美國在經貿、外交、安全議題,將對中國大陸政策列為最優先順位。 (路透,資料照) ■林泰和 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不到兩個月,掀起關稅大戰!對加拿大、墨西哥課徵關稅朝令夕改,但對中國大陸額外累加關稅達百分之二十,即使遭到中方(中國大陸)反制,目前仍然文風不動。美中戰略對抗的結構更加確定! 美國狂揮關稅大刀,砍向有貿易協定對鄰國加拿大、墨西哥,令人意外;而其政策反覆,令國際瞠目結舌。但是,在美中的關稅戰卻是你來我往,即使雙方沒有關閉對話管道,卻還看不到討價還價空間。    美陸互祭制裁 川普不急妥協   美國對中國大陸這波累加百分之二十關稅,使得中國大陸銷美商品的平均關稅稅率將升至約百分三十三。中國大陸祭出兩波反制措施,包括二月十日起,對美國煤炭和液化天然氣加徵百分之十五的關稅;對原油、農業機械、大排氣量汽車和皮卡加徵百分之十關稅。 三月四日起,大陸對美國雞肉、小麥和玉米課徵百分之十五關稅;其他如大豆、高粱、牛肉、豬肉、海鮮、乳製品,以及水果和蔬菜將被徵收百分之十關稅。另外,還將十五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控名單、十家美國企業列為不可靠實體清單。 大陸外交部稱 「美方如果別有所圖,執意打關稅戰、貿易戰或任何形式的戰爭,中方將奉陪到底。」但是,美國後續還有包括鋼鋁百分之二十五關稅預定十二日生效,川普還預告四月二日起,對所有國家將無差別實施「對等關稅」。 美國十大貿易逆差國排名,目前以中國大陸二千九百五十四億美元排名第一,墨西哥一千七百一十八億美元居次,第三位是越南一千二百三十五億美元。美國向全球實施「對等關稅」,中國大陸商品透過第三地洗產地銷往美國的管道,恐怕將難有迴旋空間。 川普對中國大陸經貿戰,目前還不急著妥協,反映美國在經貿、外交、安全議題,將對中政策列為最優先順位。包括川普急於想在俄烏戰爭中抽身,亦與全力布局印太對中、離間俄中關係,有戰略連動。 二月的慕尼黑安全會議,美國副總統范斯對歐洲提出嚴厲批評,歐洲終於覺醒,美歐跨大西洋關係走向終結。(路透,資料照)  美歐關係生變 歐洲終於覺醒   川普想趕快達成俄烏和平協議,並已對烏克蘭亮出「不可能恢復失土」、「加入北約機會渺茫」的底牌,並以停止軍援及分享情報等手段,極限壓迫烏克蘭;相對的,川普並沒有要求莫斯科讓步。 美國與歐洲的跨大西洋聯盟關係已經生變。二戰後,從一九四五年迄今,美國一直負擔歐洲的安全,現在對川普而言,八十年夠久了,並持續施壓歐洲增加國防開支。 二月十四日的慕尼黑安全會議,美國副總統范斯對歐洲提出嚴厲批評,要求歐洲對自己的安全要負起更大責任;歐洲終於覺醒,美歐跨大西洋關係走向終結。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三月四日提出了一項名為「重振歐洲軍備」的計畫,鬆綁各會員國財務限制,籌集八千億歐元,增強歐洲防務能力,如防空系統、導彈、無人機及反無人機系統,以及火炮系統等。 其次,德國在日前選舉中勝出的由基民盟和基社盟兩黨組成的聯盟黨,也決定和社民黨聯手,利用政府重組前的國會多數,修改憲法負債門檻,擴大政府支出,以便大規模重整軍備,並設立一個五千億歐元的特別基金,用於未來十年的基礎設施修復。    陸歐矛盾多 投資協定難復活   此外,針對歐洲的核保護議題,法國是目前歐盟唯一擁有核武的國家,法國總統馬克宏亦於三月六日提議,法國的核威懾力量可被納入「其他歐洲國家的防禦體系」。 但儘管如此,美國在歐洲安全所扮演的角色,在可見的未來還是無法被替代。原因有四:一、法國加上非歐盟的英國,核武數量遠不及於美國;二、歐洲情報、衛星等能力不若美國;三、歐洲武器種類多達一百六十多種,整合困難;四、歐盟二十七個會員國,誰來當頭? 「歐洲軍」倡議多年,始終無法實踐,原因在於歐洲安全長期太依賴美國。如今,美國壓力來了,即使很難再以拖待變,短時間內仍難達到「戰略自主」;對歐洲而言,眼前更急迫的問題,恐怕是俄烏戰後的維和部隊該如何組成傷腦筋。 至於美歐關係生變,是否讓擱置的「歐中全面投資協定」敗部復活?目前觀察是保留的。主因有四:其一,美中對抗結構已定,歐洲很難和美國逆風而行;其二,俄烏戰爭中,歐洲認為中國大陸立場挺俄。 其三,美對中發動貿易戰,大陸內需市場疲弱、外銷貨品有可能大量向歐洲傾銷?其四,當初歐洲議會以人權問題而擋下「歐中全面貿易協定」,如果中方人權議題在歐洲的放大鏡下未解套,如何重啟貿易談判?    三位一體 台美關係更緊密?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中)日前在白宮宣布加碼對美投資一千億美元,出現強化台美關係,或弱化台灣「矽盾」不同觀點的討論。(路透) 再看台美關係,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日前在白宮宣布加碼對美投資一千億美元,引發熱議,並出現強化台美關係或弱化台灣「矽盾」的不同觀點的討論。 去年台美雙邊貿易總額達一千五百八十六億美元,成長百分之二十四點二,推升對美出口占比上升至百分之二十三點四,寫下二十四年新高。但兩岸貿易依存度呈現下滑態勢。 財政部進出口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去年對中國大陸(含香港)貿易總額占對外貿易總額百分之二十八點五七,創下十年來新低。兩岸貿易與台美貿易一下一上形成明顯對比。 台積電擴大投資美國、日、德,持續加速全球布局;從台美貿易觀察,台灣未來勢必還會加碼對美投資、採購。台美在科技、安全、經濟綁在一起,三位一體的發展,台美關係將愈形緊密。 中日韓外長會議即將於三月下旬在東京登場,預期為年底前三國領導人峰會鋪路外,可能會討論因應川普關稅戰等;至於東北亞的安全議題,不會有實質進展,因為日、韓對美國的安全依賴結構並沒有改變。 (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教授林泰和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