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杯底不通飼金魚

■王瓊慈 從台北搬回雲林鄉下不久,朋友帶著家人來訪。怎麼招待客人用餐?想了許久,後來我到菜園採了韭菜,包成水餃,餃子煮熟後,把餐桌搬到三合院後面的龍眼樹下,吃了一頓「野」餐,賓主盡歡。朋友回去,我卻被家中長輩責備,說我怠慢了客人。原來長輩認為遠來的客人,理應大魚大肉,請到餐廳好好招待才是盡地主之誼,怎可以吃鄉下的小菜? 宴客是一門藝術,滿漢大餐、國宴等,是高規格的禮遇,婚宴也必須是山珍海味,讓賓客不醉不歸,才能體現主人的誠意。每年到了尾牙,老闆宴請員工,犒賞一年辛苦的工作,也要魚肉珍味,豐盛的饗宴,賓主盡歡。這是應酬犒賞的餐會,要讓參加餐會的來賓,感受的禮遇,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宴賓客講究到名餐廳,講究美食,追求的是排場,講究的是豐富、昂貴,這是社會風氣。 朋友之間的飲宴,少數人的聚餐,要如何安排呢?王維宴客詩《臨湖亭》「輕舸迎上客,悠悠湖上來。當軒對尊酒,四面芙蓉開。」在湖上對飲,面對山光水色,文人風雅,不需山珍海味,小菜幾盤,清酒幾盞,拋卻天地間的俗務,離開繁華的世界,這樣的餐聚,真是心曠神怡。每次想起詩聖杜甫的《贈衛八處士》「夜雨翦春韭,新炊間黃粱。」的情味,就是好友見面,在鄉村野地生活的主人,把家裡栽種的蔬果,自家養的雞鴨,做成簡單的飯食,就著此時此刻的氣候,一起就食談天。若有十五月圓,在窗下映著月光,賞著夜景;若有落雨,春雨也好,夏雨也罷,澗聲蛙鳴。鄭谷「顧渚一甌春有味,中林話舊亦潸然。」好景與君共,能有共鳴,心意相通,就算無言。 只要知足,生活並不艱困。看看現代人,除了民俗節慶,一般人過紀念日有數不完的名目。家庭裡,光是慶生會就有吃不完的生日宴;職場上經常有會餐,慶功宴……到處都有牛排館、宴會廳、烤肉店、羊肉爐……應有盡有,連鎖速食店四處林立,選擇性多,想聚餐、唱歌,不須選日期,想吃就吃,想去就去,約了就走。吃什麼不重要,重要是跟誰一起吃。這就與呂泉生創作演唱的閩南語歌謠〈杯底毋通飼金魚〉的意思一樣:「杯底毋通飼金魚,好漢剖腹來相見……興到食酒免揀時,情投意合上歡喜。」 如今回想那頓菜園裡的水餃餐,我還是非常歡喜,因為那滿滿的誠意,是給真正的朋友的。

Read More

潛伏達50年 有結核病接觸史應篩檢

疾管署24日舉辦「舉手一起篩,結核說掰掰」2025世界結核病日記者會,倡議結核防治重要性,同時承諾國家持續朝消除結核病的目標前進。 (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結核病是可以治癒的!結核病可在人體潛伏長達50年,在抵抗力差時才發病;響應3月24日世界結核病日,並邁向消除結核病,疾管署為鼓勵曾經有結核病接觸史的民眾接受LTBI檢驗與治療,自即日起舉辦為期兩個月抽獎活動。 疾管署倡議結核防治重要性,同時承諾國家持續朝消除結核病的目標前進,24日舉辦「舉手一起篩,結核說掰掰」2025世界結核病日記者會,聯合22縣市衛生局,共同宣導潛伏結核感染(下稱LTBI)檢驗與治療的重要性。 疾管署署長莊人祥表示,我國2024年結核病新案發生率預估為每10萬人口27例(6222人),相較2005年每10萬人口73例(1萬6472人),累積降幅達63%。 除發現及治療結核病病人外,莊人祥表示,近年推動風險族群LTBI檢驗與治療,在感染結核菌但未發病前給予積極治療,促使結核病的發生有效降低,2024年共提供11萬5547人LTBI檢驗服務,檢驗陽性者1萬3791人加入LTBI治療。 台灣結核暨肺部疾病醫學會理事長王振源說,結核桿菌感染後可跟免疫系統產生平衡,成為潛伏結核感染(LTBI),在人體潛伏3個月到長達50年,等到人體抵抗力變差,結核菌就變成活動狀態,若沒治療未來可能會發病成為結核病。 中華民國防癆協會理事長余明治表示,當有咳嗽超過2週、胸痛、體重減輕、發燒等疑似結核病症狀,或胸部X光檢查結果異常,請立即就醫檢查。提醒民眾,確診結核病一定要接受完整治療,依照醫師開立的治療處方規則服藥,結核病是可以治癒的。 疾管署表示,自即日起至5月24日,曾有結核病接觸史的民眾,只要接受LTBI檢驗、篩檢陽性者接受治療,就可參加抽獎活動。

Read More

北榮ACLS APP 遠距協作急救練習

台北榮總開發出遠距多人協作ACLS急救訓練APP,讓醫護人員與民眾都可反覆練習急救技能,以在危急時搶救回寶貴的生命。(台北榮總/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台北榮總24日指出,112年十大死因中,心臟疾病位居第2名,高血壓及事故傷害則位居第7及第8名,急救是挽救患者生命重要關鍵,北榮教學部與急診部合作,開發出遠距多人協作ACLS急救訓練系統,搭配專屬的APP可能不受時間、場地、距離限制,隨時進行急救自主練習。 北榮指出,衛福部近年致力推廣全民急救技能,以減少因缺乏急救知識而造成在緊急情況時延誤搶救。然而,一般人員受訓後的一段時間其急救技能就會衰退,未定期訓練將導致技能生疏,尤其CPR流程經常更新。北榮因此開發了「阿榮(Arong)」急救訓練模組,除醫護人員外也擴大至社區民眾共同練習,以拯救更多人的生命。 北榮表示,繼阿榮後又新開發的遠距多人協作急救訓練系統ACLS APP,形式類似多人連線遊戲,訓練內容包含有5種身分,分別為「指揮、壓胸手、給氣手、電擊手與給藥手」,可使用各自的手機登入,不會受到地域性的限制,可遠端進行訓練及複習,在團隊已經熟習各項設施的前提下,有效提供團隊演練最新版ACLS流程與壓胸,建立團隊默契,提升訓練效率。 北榮指出,遠距多人協作急救訓練系統ACLS APP每次訓練時間為7分30秒,其中每2分30秒為1小節共分成3小節,隨者隨機出現的心律,指揮可以判讀心律並透過APP下達指令給各個角色,讓參與急救的醫護人員可隨時進行演練,這套系統除了基礎的急救訓練外,也可對救護人員進行高級心臟救命術(ACLS)培訓。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