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與藝街家共同參與台鐵新烏日站開幕式。(記者楊文琳攝)
記者楊文琳/台中報導
台鐵新烏⽇⾞站地下停⾞場全⾯升級,由⼤⾞河有限公司攜⼿台灣鐵路公司推動改造⼯程,導入智慧科技、⼈本設計與藝⽂美學, 除硬體提升外,更讓停⾞場蛻變為結合交通與⽂化的創新空間。
全新場域在8⽇舉辦「入境 vs 入鏡」藝術聯展開幕式中正式對外亮相,展現台中交通場域邁向⽂化融合的新篇章。
本次台鐵新烏⽇站停⾞場改造涵蓋動線優化、安全升級與環境美化,地⾯鋪設與流線設計重新整建,提升⾞輛進出效率,還新增柵欄機與限⾼架設備,有效防範違停,計程⾞、臨停接送與商場卸貨區域則以顏⾊清楚劃分專⽤⾞道,輔以⼈⾏道規劃,落實⼈⾞分流,全⾯守護通⾏安全。
智慧科技也同步導入,包含 「⾞位引導」 與 「在席偵測系統」 ,協助駕駛即時掌握可⽤⾞位,提升效率與便利性,並且因應電動⾞需求增加,場內新增15格電動⾞充電位,含快充與標準設備,並配置防火毯,⼤幅提升停⾞與充電的安全係數。在整體美感與便⺠設計上,全場粉刷牆⾯、更新節能照明、翻新廁所,營造舒適整潔空間,導引系統則以全新icon設計與清晰字體重塑動線識別,特殊⾞位以藍 、綠、粉三⾊⼤⾊塊區分,提升辨識效率,管理室同步升級服務功能,提供市⺠更貼⼼便利的停⾞體驗。
最值得⼀提的是,本次台鐵新烏⽇站停⾞場改造還特別導入藝術元素,與知名雕塑家余燈銓合作,在⼤廳設置⼤型雕塑作品,並打造藝⽂廊道,邀請多位藝術家展出油畫、⽔墨與多媒材作品,營造流動式藝術氛圍,未來更計畫舉辦學⽣藝術徵件,⿎勵中部學⼦發表創作,讓停⾞場成為城市⽂化的新平台。台鐵新烏⽇站停⾞場的改造,不僅體現⼤⾞河對城市交通品質的重視,也落實企業對⽂化推廣的社會責任,透過 「科技為輔、⼈本為本、藝術為靈魂」 的理念,重新定義公共空間的可能性,讓停⾞場不只是停⾞,更是旅程中值得駐⾜的永恆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