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運不要來 石頭科技Qrevo C、F25 RT應戰梅雨季清潔痛點

  石頭科技再推雙機,Qrevo_C應戰梅雨季清潔痛點。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每年梅雨季總讓家庭清潔壓力倍增,潮濕悶熱的天氣讓地板濕黏難乾、異味殘留、拖布發霉等狀況層出不窮,清掃效率與衛生品質雙雙打折,傳統拖具甚至可能因為潮濕氣候而發霉、發臭。根據家電購買行為與偏好研究註一指出,有近6成消費者註二在考慮購買清潔產品時,會特別考量是否具有自動清潔及烘乾抗菌功能,顯見「好打掃、不發臭」已成為潮濕季節中家電的必要條件。 石頭科技再推雙機,F25_RT應戰梅雨季清潔痛點。 在這樣的需求推動下,石頭科技推出主打「即拖即乾、即洗即淨」的新品——掃拖機器人 Qrevo C 與洗地機 F25 RT,憑藉高效功能與美型設計雙優勢,在今年雨季引爆市場熱度。 石頭科技能在競爭激烈的清潔家電市場中持續領跑,關鍵在於其對產品策略的前瞻性佈局與不斷深化的技術研發。根據石頭科技2024財報顯示,在掃拖機器人及洗地機、洗衣機等其他智能電器產品在收入同比上都有雙位數以上成長,而亮眼成績背後,正是品牌靈活對應不同生活場景與消費族群,成功將清潔家電滲透至更多元的日常需求中。 為更貼近真實使用情境,石頭科技長期觀察消費者在清掃過程中的常見困擾,包括毛髮纏繞難清、吸力不足、機身過厚難以深入家具縫隙等問題。此次推出的掃拖機器人 Qrevo C 與洗地機 F25 RT,即針對上述痛點精準對應,打造「高效清潔、直擊痛點」的產品體驗。Qrevo C 擁有 120000Pa 強勁吸力並搭載雙重零纏繞系統,全面對抗毛髮纏繞問題——其中包含獨特的弧形邊刷設計以及獨家 DuoDivide™ 雙懸臂主刷設計,有效減少毛髮糾結,雙重防護大幅減少手動清理刷頭的麻煩;F25 RT 搭載JawScrapers™ 雙重鯊齒刮刀,徹底解決毛髮糾結問題,零纏繞效果更是獲得SGS 認證,同時以 12.5cm 超薄機身與 180 度平躺設計,靈活深入床底、沙發等等清潔死角,全面滿足現代家庭多元清潔場景。 為了因應台灣特殊高濕環境下的清掃需求,石頭科技以使用者體驗為核心,推出具備即時烘乾與抗菌功能的智慧清潔家電組合。掃拖機器人 Qrevo C內建熱風烘乾系統,透過恆溫控溫與拖布自動旋轉設計,確保拖布均勻烘乾、不留水痕,同時以低至 45dB(A) 的靜音表現,讓清掃過程安靜無擾。即使在連日陰雨、無法晾曬的情況下,也能維持拖布潔淨乾爽,減少異味與細菌滋生風險。 F25 RT 則進一步強化「拖完即洗、洗完即乾」的清潔閉環。機身搭載90°C 高溫洗烘自清潔系統,能於使用後即時清潔並烘乾滾刷,同時結合銀離子抗菌技術,在清除污漬的同時,有效抑制細菌與黴菌生長,抗菌效果更是獲得TÜV南德母嬰級認證。不論是早晨打掃、下班後快速清潔,或是長時間連雨濕氣高漲的環境下,皆能確保清掃工具潔淨如新,真正實現「地板乾淨、機器也乾淨」的安心清潔體驗。 除了日常打掃本就存在的挑戰,梅雨季高濕環境更讓清潔變得格外棘手。地板拖完難乾、濕布悶臭、異味難散,再加上連日降雨壓縮通風與晾曬時間,不僅降低打掃效率,也讓細菌與黴菌有機可乘。若清掃工具無法即時烘乾,甚至可能成為二次污染源。對有毛孩、幼童或過敏體質的家庭而言,這些隱性污染不容忽視。面對濕氣帶來的層層挑戰,現代家庭不只需要去除髒污的工具,更需要能對抗濕氣、維持環境衛生的全方位清潔解方。

Read More

蔣仲燾慨捐5,000萬予東海大學 致力推廣「全人教育」

蔣仲燾董事長(右)慨捐伍仟萬元給東海大學設立「種桃育才基金」。(東海大學提供) 記者楊文琳/台中報導 即將迎接70週年校慶的基督教東海大學,與同樣創立滿70週年的天源義記機械企業歷史交織,非東海校友的台灣大學傑出校友蔣仲燾董事長,慷慨捐贈新台幣伍仟萬元給東海大學設立「東海大學種桃育才基金」,他表示,自己在這個俗稱「黑手」的工業領域中,兢兢業業工作59年,多年來始終深信教育的力量,因此以個人捐款方式於教育事業貢獻一份心力。 蔣仲燾董事長這筆私人捐款成為東海大學近年來非校友捐款中極具代表性的一筆,不僅金額可觀,更展現一位非東海校友對教育的無私支持與共鳴,在70週年之際,也為雙方的里程碑添上深厚意義。東海大學董事長吳清邁和張國恩校長皆對此表示高度感佩,並強調蔣仲燾董事長拋磚引玉的精神,是企業回饋社會、實踐興學使命的最佳典範。 蔣董事長坦言,年輕時做決定多以實利為考量,無論是選擇系所或職涯走向皆以前途為重,但他始終認同人文與藝術對社會的長遠價值。他指出,當年考上台大時,台中僅有東海一所大學,而東海所倡導的博雅教育與人文精神,至今依然令人敬重。他希望這筆基金能用於支持藝術中心修繕計畫、推動博雅教育與相關規劃,並為東海邁向「全人教育」與「人文×AI」共融的未來盡一份心力。 蔣仲燾董事長雖非東海校友,但對教育有著深厚熱忱。他畢業於台中一中、台大經濟系,赴美取得UCLA經濟碩士學位,返國後接手家族事業。他融合西方管理精神與在地製造底蘊,將TYC從傳統工廠打造為台灣鏈條產業的隱形冠軍,產品行銷全球三十多國,合作對象包含台北捷運、環法自行車與強鹿農機品牌等。蔣董事長回憶,他是在美國求學期間才真正體悟教育的深度,也是在那時學會如何從一名青年成長為有擔當的大人。返國後,他不僅深耕實業,更在公司內部實踐「教育者」角色,與員工教學相長,播下知識與價值的種子。他也曾希望將所學回饋學界,應徵靜宜英專教職未果,成為心中小小遺憾,如今以行動實踐對教育的承諾。

Read More

台東關山某國小學前特教班施暴案 縣府全力配合檢調深入調查

  關山鎮某國小學前特教班案件,縣府強調絕不護短,全力配合檢調深入調查。(記者鄭錦晴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針對外界關心的關山某國小學前特殊教育班不當對待幼兒案件,台東縣府十七日表示,日前已召開家長座談會,校長也全程出席,雙方就事件處理流程與改進措施進行深入溝通;縣府強調,將以最嚴謹的態度依法查處違失,五月十四日前將最終認定結果及調查報告函知事件關係幼兒家長,並全力配合檢調深入調查。 關山鎮某國小學前特幼班,爆發幼童疑遭老師不當對待,驗傷診斷包括唇部開放性外傷、流鼻血等。家長四月二日在民代陪同下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控訴校方刻意隱瞞,導致孩童身心健康嚴重受損。 座談會中多位家長指出,學校未能及時調離涉案教師,及未即時告知家長事件經過,均為重大行政疏失。對此,此案初步調查報告已四月十一日完成,預計四月三十日召開認定委員會,縣府表示若調查結果確認違法,將依法追究相關人員責任,絕不護短。 對於家長現場提出建議,教育處也即時做出回應,包括建立監視器畫面每兩週定期檢視制度、擬訂具體調閱監視畫面申請機制、整合醫療與社工資源聯繫資訊,並承諾若家長對案件調查結果仍有疑義,將提供行政協助與法律諮詢,並全力配合檢調深入調查。 縣府強調,未來將全面檢討並強化特殊教育行政流程,及校園安全通報與預警機制,杜絕類似情形再度發生。

Read More

台東焚化爐冒黑煙引民眾疑慮 環保局停爐進行全面檢修

焚化爐冒黑煙,引外界疑慮,環保局已停爐全面檢修。(記者鄭錦晴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近日台東垃圾焚化爐冒出黑煙,以及網站公開資訊的各項監測數值出現偏高情形,引民眾疑慮,議員張國洲十七日在縣議會臨時會中批環保局處置方式欠妥,應主動向市民公告相關訊息;環保局指出,已停爐進行全面檢修。 張國洲說,近日台東焚化爐冒出黑煙,環保局已在十六日晚緊急下令停爐進行檢修,事件發生後焚化場的監督網站卻關閉重整,這樣的處置方式欠妥,應主動向市民公告相關訊息,唯有坦誠告知民眾真相,才是應有的態度。 環保局指出,焚化爐冒黑煙情事,目前已停爐進行全面檢修,初判原因為部分陶瓷濾管破裂造成,停爐後也會再全面檢修,持續嚴格要求代操作廠商做好設備操作與污染防制,任何外界有疑慮情況,環保局會積極因應處置,並在第一時間向外界充分溝通說明。 另環保局說明,垃圾焚化廠十六日因執行連續自動監測設施委外保養及校正工作,其中因進行檢測儀器MC3多成分氣體分析儀校正時,需注入各種標準氣體,以驗證監測設備在極高與極低濃度時的準確性,因此在網站公開資訊的各項監測數值有偏高情形。 雖在顯示上已特別註明「預防性保養」,仍引發民眾對空氣品質的關心,為求慎重及消除民眾疑慮,立即要求焚化廠代操作廠商先行停爐,待完成更新或校正後才可起爐運轉。

Read More

綠博森生不息展 喚醒人與自然的共生記憶

綠博生生不息館有許多親子生態遊戲。(宜蘭縣政府提供)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宜蘭綠色博覽會推出全新展覽「森生不息」,以森林永續經營與生物多樣性為主題,邀請民眾走進自然、理解自然、與萬物共生。 展覽入口由漂流巨木與紅檜、扁柏構成森林步道,搭配水聲、鳥鳴,打造沉浸式聲景體驗。熊鷹、麝香貓與台灣野山羊等珍稀生物,共構出生態豐富的森林意象。展覽內容包括有「沐木之徑」透過年輪木紋展現樹木如何記錄時間與氣候,讓人直觀感受森林的生命歷程。展區也展示五種台灣珍木,透過實木、香氣與工藝品,呈現森林在人類生活中的角色。「森林食堂」介紹段木香菇、金線連等林下經濟作物,展現不破壞森林的永續採集方式。透過互動教具,讓觀眾了解每一口食材都源自對自然的尊重。「巡山日記」呈現森林護管員的日常工作,從動物救援到巡查防火,傳遞守護森林的重要意義。 展覽也推廣「國土生態綠網」與 FSC 森林驗證概念,並結合DIY 體驗,如國產木鑰匙圈與馬藍藍染手帕,讓永續理念融入生活。

Read More

民眾無故持刀 宜警迅速壓制管束

宜蘭警方從持刀男子手上搶奪的刀械。(宜蘭警方提供)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宜蘭縣政府警察局宜蘭分局於十六日深夜十一時許執行巡邏勤務時,發現一名男子在宜蘭市文昌路上無故持刀行走,情況可疑,警方於是向前了解,沒想到對方拒不配人,經過警力圍捕,才將這名男子逮捕帶回派出所。 新民派出所所長林育成表示,員警見狀立即上前盤查,並多次告誡該男子放下刀械,但對方拒不配合。為防止危害發生,警方遂依法使用強制力將男子壓制並實施保護管束。該名男子因無正當理由攜帶器械,警方已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六十三條第項第一款,移送簡易庭裁罰。所幸事件處置迅速,未釀成傷亡。 宜蘭分局呼籲,若民眾發現可疑人物或異常情況,應立即撥打一一0,共同維護社區安全與社會秩序。

Read More

梨樹殺手!梨赤星病席捲臺中山城

  梨赤星病嚴重影響果樹生長,江啟臣要求相關單位設法研議因應對策,一個月內提出解方。(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梨赤星病在梨樹與龍柏兩種寄主植物之間相互感染,一旦遭受感染,影響果樹養分供給,可能導致梨樹落葉,嚴重影響果樹生長。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十七日會勘,舉辦農業座談會,要求相關單位設法研議因應對策,一個月內提出解方。 江啟臣指出,赤星病越來越嚴重,多位農友反應,梨赤星病肆虐,梨樹葉遭受到感染,葉面難以進行光合作用,影響果樹的養分供給,導致果樹生長受阻。台中是梨樹重要種植地區,根據統計,台中梨種植面積超過三三00公頃,其中東勢區、和平區種植面積約二八三四公頃,占比約八十五%,相關單位應該審慎因應,針對特殊嚴重區域提供協助。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表示,梨赤星病具有兩種主要的寄主植物,分別是梨樹與龍柏。春夏季,病菌會感染梨樹,有時也會感染幼果,梨樹上產生春孢子後,透過風力傳播到另一種寄主。秋冬季由自梨樹傳來的春孢子侵染龍柏,冬季形成冬孢子堆。隔年春天,冬孢子會產生會再藉由風力傳播感染梨樹,開始新一輪的病害循環。 江啟臣說,赤星病屬於「絕對寄生」的關係,中央、地方農政單位應該成立共同防治小組,針對重要梨產區,調查龍柏種植區域,公部門的龍柏優先移植他地,私人部分透過平台進行橫向溝通,有效降低龍柏數量。 農業部防檢署副署長杜麗華說明,農民反應用藥不足部分,將與台中區農改場溝通,針對農友要求,研擬提出更有效的防治用藥。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長楊宏瑛指出,改良場會定期針對不同作物進行監測,農民朋友透過網路登入,簡訊會通知各時段需要用藥或相關注意事項。  

Read More

全國創意茶飲調製競賽 即日起至四月二十五日開放報名

記者吳東興∕大村報導 為推廣國產茶葉與鮮乳的多元應用,大葉大學執行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將與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共同舉辦二0二五全國創意茶飲調製競賽。即日起至四月二十五日開放報名,歡迎全國學生及業者踴躍參與,用一杯國產好茶,創造精彩未來。 大葉大學藥用植物與食品保健系教授李世傑表示,學校長期投入茶產業人才培育與技術研發,本次競賽為「安心葉興百業邁(賣)向全世界」USR計畫的一環,透過比賽引導青年與業者共同為台灣茶產業注入新思維,期望參賽者能發揮專業與創意,開發具市場潛力的健康茶飲新品,進一步帶動國產茶及鮮乳消費市場。 助理教授許文光指出,競賽以「天然、健康、少糖、零化學添加」為核心理念,鼓勵參賽者運用國產鮮乳與台灣在地茶葉、草本植物或水果,調製兼具創意與市場潛力的創新飲品。 參賽分為學生組與業界組,每組再細分為茶飲創意調飲組與國產鮮乳調飲組,評分標準包含整體性及口感描述、理念及商品化之可行性、專業技術,將選出冠軍、亞軍和季軍,獎金分別為一萬五千元、一萬元和五千元。即日起至四月二十五日開放報名,通過初選的隊伍七月十五日在大葉大學進行決賽,前三名將受邀參加茶改場公開頒獎活動。

Read More

六福村溼身嘉年華潑水節 姓名有「雨、雲、陽、風」享優惠

六福村溼身嘉年華潑水節,本周休二日連續兩天登場,為遊客送上滿滿祝福。(六福村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六福村十九、廿日的本周休二日將舉辦連續潑水節,無論是水槍大賽還是溼身水桶戰,身上被潑的水越多,象徵越受到祝福,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迎接美好盛夏。 六福村表示,活動從下午兩點半開始,六福村中央廣場將設置多個潑水區,開放遊客自由潑水互動,無論是攜帶水槍、水桶,還是全副武裝的潑水戰士,都歡迎來挑戰。 而隨著盛夏酷暑即將來臨,六福村特別推出天氣之子優惠,只要姓名內含指定天氣現象「雨、雲、陽、風」任一同音字,可享優惠價,陪同親友亦可享優惠價,讓祝福有更多人分享。 除了潑水活動熱血沸騰,六福村最新打造的主題,二0二五動物派對《獸出沒》,邀請大小朋友一同發揮創意,打扮成自己最喜歡的動漫角色,跟著森林精靈和哈比哈妮一起遊行狂歡;除了欣賞精彩表演,非洲部落設施『沙漠風暴』也推出保護獸蛋大挑戰,遊客只要坐上三百六十度自轉的雲霄飛車,手中的獸蛋安全無損抵達終點,即可獲得勇士胸章。

Read More

敏實科技大學舉辦《樹下共學,教學漫談》 打造綠蔭中的教師對話新體驗

敏實科大校方與教師對話,從室內走向戶外,從單向傳遞轉為多元對話,學校將持續打造具溫度與創新的學習場域。(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為促進教師專業交流、激盪教學創新火花,敏實科技大學教學發展中心於校內綠蔭環繞的開放空間舉辦《樹下共學,教學漫談》,由曾信超校長與王慧君副校長共同主持,採「無簡報、不打卡、重互動」的輕鬆形式,吸引來自不同領域的教師齊聚對話。 曾信超表示,教師是學校最珍貴的資產。無論是課堂中的細微互動,或是突破性的教學設計,都體現教育工作者的專業與熱情。希望透過這樣的非正式交流,讓教學智慧自然流動。學校將持續優化教學支持系統,打造多元成長平台,協助教師實現教育理想。 敏實科大表示,本次活動設計三大互動主軸,包含「樹葉故事」破冰環節,教師透過觀察葉片形狀隱喻教學風格,輕鬆打開共鳴之門;「實務導向工作坊」則涵蓋「微課挑戰」、「教學困境診療室」及「未來課堂設計」,聚焦真實教學情境,進行創意解方討論。最後的「樹下承諾」行動計畫,教師撰寫具體實踐方案,張貼於「智慧共葉牆」,共同構築可視化的專業成長地圖。 王慧君表示,這場教學分享活動突破傳統研習框架,讓教師在自然環境中讓教育熱忱持續升溫,建構專業支持網絡。教務處未來將深化此類實作交流,提供系統化資源,陪伴教師持續精進。 設計思考工作坊活動中,教師們透過分組共創,將創意發想轉化為可落地的教學行動。現場互動熱烈,參與者普遍反映這種沉浸式對話模式,更能觸發深層教學反思與實踐連結。學校將持續打造具溫度與創新的學習場域,實踐教育共學、共感、共創的核心價值。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