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有3.3人等不到器捐離世

台中慈濟醫院社工團隊攜器捐宣導布條登上玉山前峰,象徵推廣器官捐贈精神勇往直前,為等待移植的病人發聲。 (記者徐義雄翻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全球面臨器官來源不足的嚴峻問題。截至6月,全台仍有超過1萬人等待器官移植,平均每天有3.3人等不到器官移植而失去生命。等候人數前3名的器官類別分別為腎臟、眼角膜及肝臟。 台中慈濟醫院響應器官捐贈10週年推廣活動,醫院大廳器捐紀念牆旁設置器官捐贈宣導攤位,社服室社工師、器官捐贈協調師向大眾宣導器官捐贈的重要性,協助有意願的大德簽署器捐同意書,將愛心化為具體行動。 吳先生簽署器捐同意書,分享家人因意外接受大量輸血救回一命,感恩社會大眾的無私付出,他每年固定捐血,並認同器官捐贈的理念。而他的2個孩子在醫療領域工作,分別擔任護理師和藥師,一家人用行動實踐對生命的尊重與守護;透過器官捐贈幫助到需要的人,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根據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統計,全台器官(含組織)移植受贈人數今年6月底突破萬人大關,達到1萬0171人,等於上萬受贈者與其家庭重獲新生,見證器官捐贈帶來的生命奇蹟。 吳先生(左一)因家人在緊急時刻接受輸血而獲救,認同器官捐贈理念,簽署同意書希望將愛延續給更多人。(記者徐義雄攝) 該中心資料指出,台灣的器官移植醫療水準已達世界級標準,器官移植3年存活率約70~93%,5年存活率達5成以上,與歐美各國並駕齊驅。 台中慈濟醫院社服室社工團隊以創新方式擴大宣導效果,社工室主任林怡嘉等3人登上玉山,在前峰拉起器捐布條推廣器官捐贈,展現醫護人員對推廣器官捐贈熱忱與決心。

Read More

20年來首見諾氏瘧自菲移入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2日公布,新增1例菲律賓境外移入瘧疾病例,為20年來首見「諾氏瘧」,即起提升菲律賓瘧疾之國際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一級。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新增境外移入瘧疾個案為30多歲外國籍男性,6月上旬至菲律賓巴拉望島旅遊,自述未服用瘧疾預防用藥,且於當地進行自然生態旅遊活動時曾被蚊子叮咬。 個案6月19日入境台灣前即出現頭痛、發燒、茶色尿、肌肉痛、嗜睡等症狀,6月25日因症狀未改善至醫院就醫,6月27日因呼吸困難、頭暈、少尿再次就醫,經通報檢驗確認為諾氏瘧原蟲感染。個案目前住院治療中,由衛生單位持續追蹤個案健康狀況及後續檢驗結果。 國內已20年未曾檢出境外移入諾氏瘧,羅一鈞指出,前次檢出為2005年的60多歲本國籍男性,同樣是到巴拉望島從事生態旅遊時遭蚊子叮咬,返台後發病確診。這次新增個案為歷年來第2例境外移入諾氏瘧。 諾氏瘧是流行於東南亞長尾獼猴和豬尾獼猴的瘧疾,由諾氏瘧原蟲引起,透過當地的瘧蚊傳播,2004年以來東南亞國家報告人類感染諾氏瘧原蟲案例逐漸增多,包括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新加坡、越南、緬甸、印尼均有。 羅一鈞呼籲,民眾前往瘧疾流行地區,除提前至旅遊醫學門診諮詢,並依醫師指示服用瘧疾預防藥物;旅遊期間請落實防蚊措施。返國後如出現疑似症狀應盡速就醫。

Read More

脊萎納健保 成醫收治首例

  醫師吳博銘說,過去曾被視為無藥可醫的SMA,現有治療藥物問世並納入健保給付。成醫今年展開首例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治療,獲有效控制。 (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去年健保署放寬「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藥物給付條件。成大醫院今年展開首例SMA患者13歲少女的治療,治療迄今4個多月病情獲得有效控制,運動功能明顯進步,患者坐姿更穩定、手腳活動能力提升,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顯著增強,對照顧者的依賴減少,信心也提升。 小兒神經科醫師吳博銘指出,SMA是一種罕見遺傳性運動神經元疾病,會影響控制自主肌肉運動的神經系統功能,造成漸進性的四肢肌肉無力萎縮、吞嚥異常,甚至因呼吸肌肉無力而影響生命。SMA過去曾被視為無藥可醫,如今隨著治療藥物問世、健保納入給付,提供更多改變的契機。他鼓勵尚未接受治療的病友積極就醫。 成醫為SMA病友打造完善的治療照護計畫,整合神經部、影像醫學部和復健部等專科資源合作,提供病友全方位支持。SMA藥物需經由腰椎穿刺注入脊髓腔,而患者常伴隨脊椎側彎,施打藥物技術難度高,影像醫學部醫師的專業可大幅提升注射精準度與舒適度。復健部醫師則根據患者狀況規劃個別化訓練,透過適當的復健訓練與定期功能評估,幫助患者強化肌力、恢復活動能力,進一步鞏固治療成效。整體照護流程緊密銜接,期望讓病友在治療之路上獲得最大支持,提升生活品質與自信心。 吳博銘說,SMA患者的治療與照護不易,目前國內具備SMA治療資源的醫療院所仍屬少數,成醫跨科團隊順利整合、啟動治療,提供患者全方位的醫療照護,也在罕見疾病患者的照護上添一份助力。

Read More

含糖飲 早發性大腸癌禍首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醫界近年發出警訊,罹患大腸癌的年輕族群正在急遽增加,甚至已有20多歲患者確診晚期。醫師直指「含糖飲料」是早發性大腸癌激增的潛在推手。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預估,今年美國將有超過10萬人被診斷出大腸癌;其中,20~49歲的年輕患者比例持續攀升。與此同時,65歲以上年齡層的發生率卻出現下降,這項反差凸顯「大腸癌年輕化」已是不容忽視的趨勢。 醫師黃軒在社群平台發表〈為何年輕人,大腸癌變多了?〉一文,引用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的研究指出,針對303名50歲以下大腸癌患者的調查發現,攝取高糖飲食與罹患早發性大腸癌之間呈現高度關聯。每天飲用2份以上含糖飲料(如含糖汽水、手搖飲)的民眾,罹癌風險增加逾2.18倍;即便每天只喝1杯,風險也上升16%。若從青少年時期(13~18歲)開始天天喝含糖飲,罹癌風險更暴增32%。 長期以來,紅肉與加工食品常被視為大腸癌的風險來源。但該研究顯示,含糖飲料對年輕人健康的影響更為直接、顯著。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統計指出,63%的美國成年人每天至少喝1杯含糖飲品。這樣的飲食習慣也可能解釋,為何美國年輕人罹患大腸癌的比率,自2011年起每年平均上升約3%。 黃軒提醒,許多年輕患者在確診時已為大腸癌晚期,甚至擴散至肝、肺等器官,錯失黃金治療期。呼籲民眾應及早改變飲食行為,減少含糖飲料攝取,以天然無糖茶、水或自製低糖果昔替代,為腸道健康與長遠人生加分。

Read More

幼兒園徵廚工

28600、週休二天 9點後同安路70號 電256-3348

Read More

安榮紙器徵作業員

底薪27000、全勤1000、餐費2000 提退6%、勞健保、團險 永康中正五街13號 253-0842

Read More

悟饕便當〈新興店〉徵炒菜人員

薪38000、全勤獎金另計 供餐、周休1.5日 新興路517號 261-8338、0927-161559

Read More

作業員

薪28590 永康區復興路71巷88弄12-1號 313-8341

Read More

自助餐徵二廚

(半天可)、月薪5萬起、可日領 北區育德路168號 0906-585636

Read More

測量助理

無經驗可、日薪1200 0977-083759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