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一號下營路段今天凌晨發生車禍 9人送醫

國道一號下營路段今晨發生自小客車與廂型車車禍,廂型車側翻於外側車道。(民眾提供) 記者盧萍珊/下營報導 國道一號二九九公里下營路段,十六日清晨四時多,發生自小客車與廂型車的車禍,造成廂型車側翻,包括自小客車司機及廂型車上八人受傷送醫,九人意識清楚分別送醫治療,肇事原因由國道警方調查中。 消防局十六日清晨四時十九分接獲報案,國道一號二九九公里下營路段,有自小客車與九人座的廂型車追撞,廂型車側翻在車道上,消防局調派麻豆、下營、官田分隊四車、九人前往救援。 消防人員到場後,陸續將二車受傷民眾送醫,包括自小客車駕駛、廂型車內八名乘客,共九人分送柳營奇美醫院、麻豆新樓醫院治療,七名傷者意識清醒,其中九十歲阿嬤輕傷、自小客車韓姓駕駛受傷送醫。 國道警方初判,車禍疑因自小客車韓姓駕駛精神不濟、操作失當,自撞內側護欄,隨即遭後方廂型車王男駕駛撞擊,廂型車側翻於外側車道,造成韓男、王男及租賃小客貨車乘客七人,共九人輕傷(擦挫傷);二名駕駛酒測值均為零。

Read More

船公司運能管控趨緊貨主應保持靈活應變能力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德魯里市場報告指出,美國已將關稅暫緩期延長至下(八)月一日,船公司相應運能管控將趨緊,貨主應在持續的市場波動中保持靈活應變能力。 德魯里稱,跨大西洋以及亞洲-北歐&地中海航線上總計720個預定航次中,預計在第29週(七月14日-20日)至第33週(八月11日-17日)期間將有39個航次被取消,取消率為5%。未來五週的大部分停航預計將發生在跨太平洋東向航線(佔59%),其次是亞洲-北歐/地中海航線(佔31%)和跨大西洋西向航線(佔10%)。同時期船期可靠性正在改善,預計95%的每週離港船舶將按計劃開航。 分析指出,美國已將關稅暫緩期延長至八月一日,為貿易談判爭取更多時間,雖然這緩解了短期壓力,但有限的備貨時間可能會限制本(七)月份的貨運量。 市場趨勢仍與中美貿易緊密相關,繼五月份因關稅降低出現需求反彈後,當前需求正在減弱,而跨太平洋航線的運能過剩正推動運價下滑。即期運價已出現下跌,截至本(七)月10日,德魯里世界貨櫃指數(WCI)下跌5%至2,672美元。跨太平洋東向航線和跨大西洋西向航線運價下跌6%,亞洲-歐洲和地中海航線運價下跌5%。為穩定運價,船公司正在削減運能,本月份停航量下降後,預計八月份將增長25%,有效運能可能下滑2%。作為更廣泛運能調整的一部分,船公司也在縮減亞洲至美國的服務。

Read More

第23屆金擘獎初評16件入選 11月公開頒獎表揚獲獎團隊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發布第23屆民間參與公共建設金擘獎初評結果,計「政府團隊獎」6件及「民間團隊獎」10件,共16件入選,包含生技園區、生質能中心及歷史建築等多項公共建設,財政部將再進行現地勘查及複評作業,預計10月底前可決選出今年的金擘獎得主,並於11月公開頒獎表揚獲獎的得獎團隊。 財政部表示,今年16件入選案件之公共建設類別十分多元,涵蓋交通建設、科技、環境污染防治、社會福利、觀光遊憩、商業、文教及運動等設施,民間參與方式包含BOT、ROT、OT、BOO及BOT+OT模式。為進一步瞭解各入選案件實際執行、營運、監督及履約管理情形,將由評選委員親赴公共建設案件現場逐案進行實地查核後,預計9月召開複評會議,評選出本屆金擘獎得獎團隊。 財政部進一步說明,為了鼓勵促參案件主辦機關及民間機構,獲特優獎之政府團隊可獲得新臺幣50萬元獎金,得獎之民間團隊可向主辦機關申請減收保證金、權利金,盼政府機關能持續推動促參案增加案源,並能吸引國內廠商持續投資促參案,參與國內公共建設之興建、營運,以提高民眾之生活品質。 第23屆金擘獎預計於今年11月舉行頒獎典禮,最新訊息請至財政部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資訊系統(https://ppp.mof.gov.tw/WWW/index.aspx)金擘獎專區查詢。

Read More

歐美若無法八一前達成一致歐盟採反制措施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法國與歐盟委員會一致強烈反對美國當天宣佈自下(八)月一日起對歐盟出口商品徵收30%的關稅。 法國總統馬克宏表示,在歐盟團結的背景下,歐委會應展示歐盟堅定捍衛自身利益的決心。如果歐美無法在八月一日前達成一致,歐盟應調動包括反脅迫機制在內的全部工具,加速準備“可信的反制措施”。法國支持歐委會與美國加緊談判,以期在八月一日前達成雙方均可接受的協定。 據美國總統川普發布將自八月一日起對歐盟、墨西哥輸美商品徵收30%的關稅,川普宣稱,歐盟的關稅和非關稅貿易壁壘導致美國出現對歐巨額貿易逆差,雙方關係遠非互惠互利。 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就此表示,美國對歐盟出口商品徵收30%的關稅將擾亂重要的跨大西洋供應鏈,損害大西洋兩岸企業和消費者利益,歐盟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自身利益,包括在必要時對等反制。歐盟始終尋求與美國通過談判解決問題,仍然準備在八月一日前繼續努力達成協議。與此同時,歐盟將繼續深化全球夥伴關係,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貿易體系。

Read More

2025年中國航海日閉幕明年移師江蘇揚州舉辦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國大陸﹁2025年中國航海日﹂論壇暨航海日主場活動上週閉幕,主辦單位決議明(2026)年移師江蘇揚州舉辦,會中中共交通運輸部傳達訊息稱其強化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海上互聯互通、促進全球貿易暢通政策。 2025年是中國航海日設立20週年,係以“綠色航海 向新圖強”為主題的2025年中國航海日主論壇暨航海日活動在海南博鼇舉行,中共交通運輸部黨組書記、部長劉偉表示,20年前中國大陸設立了航海日,該部始終高度重視航海事業發展,以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為統領,深入推進現代航運體系建設,不斷強化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海上互聯互通,為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全球貿易暢通提供有力支撐。 劉偉表示,當前全球航運業正在經歷深刻變革,要順應世界大勢,推進全球合作,要乘勢而上,打造綠色航運新生態,加快完善綠色航運政策體系,推進新型動力技術裝備研發,加快新能源清潔能源船舶規模化應用,推動國際綠色航運走廊建設。加快培育和發展航運領域新質生產力,拓展人工智慧、物聯網、5G等新技術應用場景,突出資料互聯共用和業務協同,提升航運全要素、全鏈條數位化水準。要開放共用,譜寫合作共贏新篇章。加強國際航運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優化航線佈局,深化國際規則對接,維護國際航運公平公正秩序。 本次論壇發佈了2024中國航運發展報告,公佈2025年度安全誠信航運公司和船舶名單、2025年航海領域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名單、2024年中國航海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和技術發明獎名單及中共交部水運局局長楊華雄發佈“引領航運綠色低碳智慧發展新趨勢”倡議。 活動閉幕式在海南省瓊海市博鼇舉行,會上宣佈2026年將在江蘇揚州舉辦中國航海日主場活動。中國航海學會理事長何建中,海南省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省長顧剛,江蘇省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省長李忠軍出席閉幕式,並以傳遞方式交接了中國航海日活動旗幟。

Read More

張淑娟陞任臺中關關務長今交接

(高雄關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關務署所屬臺中關關務長職務異動!關務署表示,奉財政部核定臺中關關務長陳木生退休所遺職缺,由高雄關副關務長張淑娟陞任。 臺中關新任關務長張淑娟,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曾任基隆關業務二組組長、關務署綜合規劃組組長、臺中關副關務長、高雄關副關務長等職務。 臺中關7月16日(星期三)上午11時25分在該關6樓禮堂舉行卸、新任關務長交接暨宣誓典禮,由關務署署長彭英偉監交(誓),詳細交接典禮舉行事宜,請洽該關人事室陳股長(聯絡電話:04-26565101分機411)。

Read More

中華海洋減碳協會7月19日舉行成立大會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中華海洋減碳協會將於114年7月19日(星期六)上午9時至12時,於集思交通部會議中心202會議室(台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24號)舉行成立大會! 本次會議將針對協會章程、logo、年度計劃案及設定地址確認,並舉行理監事選舉、選舉常務理監事(若當天出席理監事超過2/3),及選舉理事長及副理事長等議題。如有相關臨時重大議題時,也將進行深入討論,並蒐集與會者寶貴意見,以利後續決策與推動。 近年來因環保意識抬頭,碳中和不僅成為國際間所重視的議題之一,為化解全球暖化危機,世界各國包含台灣在內,已取得共識,並陸續宣誓以2050年完成淨零碳排為目標,碳中和趨勢已然成形。所謂「淨零」(Net Zero)指的是以二氧化碳為主的七大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氫氟碳化合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三氟化氮),總排放量趨近零值,人類才有機會在氣候變遷的危機中和生存下來。 「藍碳生態系」又是什麼呢,也就是將排放的二氧化碳等碳化合物,封存於海洋、海中生物或富含有機物的岩屑中,使其溶解為有機碳,這些儲存在沿岸和海洋生態系中的碳被稱為「藍碳」。藍碳並不是面對氣候危機的「萬靈丹」,但意識到其重要性可以為我們引路,成為對抗氣候變遷的利器。因此,保育海洋生態系是預防碳排放的必要舉措,進一步阻止全球熱化、保護人類與社區免於氣候災難。無論從海洋生態的保育、海洋產業或海事產業的角度來看,其牽涉範圍甚廣及深遠,海洋碳權是值得付出心力來探索,為兼顧台澎金馬地區的海洋權力,特成立『中華海洋減碳協會』。

Read More

上半年大陸貨貿仍增近3%出口增7.2%進口下滑2.7%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共海關總署發布今(2025)年上半年中國大陸貨物貿易進出口統計指出,以人民幣,上半年大陸貨物貿易進出口以21.79兆元人民幣,比去(2024)年同期仍增長近三個百分點(+2.9%)。其中出口13兆元增長7.2%;進口8.79兆元已下滑2.7%,順差額4.21億元民幣。 以美元計,上半年進出口總值3.03兆美元,比去年同期僅增1.8%,其中出口1.8兆元年增5.9%,進口1.22兆美元減少3.9%,順差額5859.6億美元。 統計分析,上半年大陸進出口規模站穩20兆元人民幣水準,並創歷史同期新高。從單季走勢看,第二季進出口增長4.5%,比首季加快3.2個百分點,連續七個季保持增長。 據稱,大陸外貿保持較強韌性總量增長,進出口已連續九個季運行在十兆元人民幣以上,今年上半年進出口比去年上半年增加六千多億元。進入六月份,進出口、出口、進口這三項指標全部正增長,而且增速都在回升。當月的進出口規模3.85兆元增長5.2%,規模是歷史上單月進出口的第二高位,其中出口2.34兆元增長7.2%,增長較快項目包括電子元件、船舶等;進口1.51兆元增長2.3%,增長較快的是自動資料處理設備的零附件、幹鮮瓜果等。

Read More

基隆關籲請進口人誠實申報進口貨物加工及類似勞務等費用 避免漏稅受罰

(基隆關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基隆關表示,近來發現商民繳驗報關發票總金額與英文金額不一致,經調查發現,貨物價格被拆分為材料費及加工費分開計價,並分別開立發票及付款,而申報時僅繳驗材料費發票,規避申報加工費,致有繳驗不實發票,違反海關緝私條例而受罰情事,呼籲進口人誠實申報加工及類似勞務等費用,避免徒增徵納雙方困擾。 基隆關進一步說明,依關稅法第29條規定,進口貨物完稅價格以該進口貨物交易價格作為計算根據。所謂交易價格即進口貨物由輸出國銷售至我國實付或應付的價格;其中生產該進口貨物在國外的工程、開發、工藝、設計及其類似勞務的費用亦應計入完稅價格。 基隆關呼籲,商民應善盡誠實申報義務,如有影響進口貨物完稅價格事項,報關時皆應主動檢附交易文件供海關查核,勿心存僥倖,以免受罰。

Read More

Britannia P&I Club損害防阻暨理賠研討會台北舉辦 吸引眾多航商與業界人士參與

Wing Wai律師(前排右四)與Charles Chong船長(前排右一)所帶領的Britannia協會講者群、Viswa Group的特邀講者Mr. Sriram(前排右二),以及該協會駐台專屬聯絡處保達公司總經理羅百合女士(前排左一)暨其團隊,協辦籌畫本次研討會。(保達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Britannia P&I Club於7月15日及16日兩天,於台北遠東香格里拉國際大飯店舉辦損害防阻暨理賠研討會,由駐台專屬聯絡處-保達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協辦。本次研討會為Britannia Club繼去年5月同地舉辦類似活動後,再度於台北舉辦相關專業交流,延續熱烈迴響並吸引眾多業界人士踴躍參與。 本次活動由來自新加坡分公司損害防阻團隊代表Charles Chong船長以及香港分公司地區主管Wing Wai律師前來主持演說,並邀請其他亞太地區同事包括新加坡分公司的James Ng、Victoria McFarlane、Jennifer Ting,以及香港分公司的Amanda Cheung律師、Jason Ho船隊經理前來進行交流與分享。此外,船用燃料顧問公司Viswa Group的Sriram Balasubramanian亦受邀擔任特邀講者。 研討內容涵蓋多項國際航運界關注的重要議題,包括船舶走錨事故的預防與理賠處理、舷梯安全與船上飲酒風險管理、駕駛台團隊管理、引水人過失導致的固定與漂流物損壞及其相關FD&D理賠實務、以及船舶碰撞造成的人員傷亡案例分析。此外,會中亦更新Britannia P&I Club最新的消息與動態,另特邀講者則是針對近期熱門議題替代燃料技術提供專業分析。 本次研討會吸引近250位來自國內外航運界人士報名參加,與會者涵蓋多家知名航商,包括陽明、萬海、中鋼運通、台航、中油、四維、慧洋、信友、協榮、新健、中租迪和、台塑海運、達和、益航、德秀、能源、藍海、長榮、裕民、正德、中塑、新興與德翔等貨櫃、散裝與油輪船公司代表,以及保險經紀人。 在兩日會議中,與會人士就實務經驗、國際法規發展與最佳實務進行深入交流,氣氛熱絡。這是Britannia P&I Club第十四次於台灣舉辦海事保險相關知識分享活動,持續為台灣航運產業帶來第一手的國際實務與知識更新,並搭建業界交流與合作平台,期望為推動海事安全文化與風險管理貢獻力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