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口差眼黃皮膚癢 揪膽管癌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66歲張先生最近半年內體重無故下降4公斤、胃口變差,整天提不起勁。近一週更出現皮膚和眼白發黃、皮膚發癢、尿液呈深褐色症狀,而到急診就醫。醫師檢查發現,他的肝功能和黃疸指數嚴重升高,且肝臟布滿腫瘤,病理報告證實為膽管癌末期。經醫師以「經皮穿肝膽道引流術」及「內視鏡逆行性膽道引流術」緩解黃疸症狀後,安排化學治療以延緩病情惡化。 苗栗大千綜合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吳家慶表示,此次案例因抽血檢查呈現肝功能指數與膽紅素(黃疸指數)都非常高,進一步安排腹部超音波及電腦斷層檢查,赫然發現肝臟布滿腫瘤、肝內膽管與總膽管異常擴張、肺部也疑似轉移腫瘤,因此高度懷疑是晚期肝癌或膽管癌,後經病理報告確認為膽管癌。 由於病人的黃疸指數過高,膽汁無法排出,若不及時處理恐引發感染,所以先由放射科醫師進行「經皮穿肝膽道引流術」,從皮膚穿刺至肝臟膽管中,引流滯留的膽汁,來減輕黃疸症狀。後續考量引流管需要長期留置,為不影響病人的生活品質,故採用「內視鏡逆行性膽道引流術」,改以體內放置引流管,減少外部管路帶來的不便與感染風險。 膽管癌是發生在肝臟內外膽汁通道的惡性腫瘤,雖然發生率不高,但因初期幾乎沒有症狀,導致很多病人發現時已屬中晚期,失去最佳治療時機。膽管癌的常見症狀包括:皮膚與眼白發黃(黃疸)、尿色變深、糞便變白、皮膚搔癢、食慾不振、體重減輕、上腹或右上腹悶痛。高危險族群則為:1.有膽管結石、膽管囊腫、慢性膽道發炎病史者、2.B型或C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曾感染肝吸蟲(如食用生魚片、生螺)、4.有肝膽疾病家族史者、5.長期抽菸或暴露於化學品者。 吳家慶提醒民眾,想要預防膽管癌,應避免吃生魚或生螺等高風險食物、減少菸酒與化學暴露、控制好肝病並定期追蹤肝膽功能、有家族史或膽道病史者更應定期做腹部超音波等影像檢查。早期膽管癌仍有機會手術治癒,因此,雖然膽管癌初期症狀不明顯,但皮膚變黃、食慾差、體重減輕、尿色變深等都是警訊,千萬不可輕忽。

Read More

婦2樓墜落地 嚴重骨折險癱

  烏日林新醫院骨科主任謝博欽緊急施行「微創脊椎千斤頂復位手術」,經45分鐘,成功解除脊髓壓迫,恢復神經功能,讓患者在手術3個月內恢復行走能力。 (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51歲劉姓婦人不慎從自家2樓、約6公尺高墜落重摔地面,當下不覺得明顯疼痛,緊急送醫檢查發現全身多處嚴重骨折,導致下半身麻痺,雙膝無力無法彎曲,僅剩腳趾還能活動,同時出現大小便無法自主控制等神經功能障礙,如果沒有及時處置,將造成終生下半身癱瘓。所幸由骨科醫師緊急施行「微創脊椎千斤頂復位手術」,經45分鐘成功解除脊髓壓迫,恢復神經功能,讓患者在手術3個月內恢復行走能力。 烏日林新醫院骨科主任謝博欽表示,劉姓婦人第2及第4腰椎出現爆炸性骨折,椎骨碎片擠壓脊椎孔僅剩10%的空間,另外合併有右手腕橈骨骨折、左手肘脫臼合併橈骨頭骨折、左跟骨骨折、左骨盆恥骨骨折,傷勢極為嚴重。 此外更有銳物插入右臀部深達15公分的穿透傷,所幸未傷及肛門與膀胱。當下只剩腳趾還能活動,臨床上呈現「脊髓圓錐症候群合併馬尾症候群」,屬於不完全脊髓損傷,情況相當危及,如果沒有把握黃金時間盡快進行手術,極有可能演變為永久性癱瘓。 謝博欽說,劉姓婦人如使用傳統脊椎骨折復位手術,需在上下椎節於第1至第5腰椎植入鋼釘,但考慮此舉將使患者整段腰椎僵直,且需要2次手術移除鋼釘,不僅恢復期長,更會降低患者的生活品質。經評估後,建議改採新式「微創脊椎千斤頂復位手術」,千斤頂藉由兩片葉片撐開塌陷的椎體並灌入骨水泥,不僅可強力支撐塌陷椎體,並間接將壓迫神經的骨頭碎片復位,相較於傳統鋼釘固定手術,脊椎千斤頂不僅保留脊椎及腰部的活動度,也大幅減少術後疼痛與康復時間。 劉姓婦人日前不慎從自家2樓、約6公尺高墜落重摔地面,全身多處嚴重骨折,導致下半身麻痺,雙膝無力無法彎曲,僅剩腳趾還能活動。(記者陳金龍攝) 謝博欽指出,手術過程於每節脊椎置放2支千斤頂,單支可有100公斤的支撐力,千斤頂單支手術傷口僅1公分,出血量不到10C.C.,每節椎體放置2支便具有高達200公斤向上撐開的力量。同時也接續進行右腕,左肘骨折及臀部傷口手術,術後疼痛極其輕微,隔天就能立即進行復健訓練。患者積極復健,術後1個月就能使用助行器練習走路,且能正常大小便,3個月後完全恢復,開心重拾正常生活。

Read More

老人受暴案件 逾半來自子孫

衛福部保護服務司提醒,老人保護案件已成為威脅銀髮族晚年生活品質與生命尊嚴的風險因子。 (中央社)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老人受暴案件日益增加,去年統計達2萬4千件,其中55%的案件為子孫對老年長輩施暴,高雄醫學大學法醫病理科醫師尹莘玲提醒,老人受暴多集中頭頸部及上肢,如發現有異狀應立即處理,唯有「及早避免」與「及早求助」才能解除危機。 衛福部統計,近5年來老人保護通報案件逐年增加,由每年近1萬7千件增加到近2萬4千件,施暴者以孫子或子女對祖父母或父母暴力為大宗,占整體通報案件55%,顯示家內世代間的暴力衝突亟需關注。 在受暴類型方面,以精神暴力最多占53%、肢體暴力次之占37%、第3為騷擾占30%、經濟暴力占2%。這些衝突情境多圍繞在親子互動不良、孫子與子女身心狀態不穩定,以及家內金錢爭執等,凸顯及早改善子女與老年父母之親子互動關係、引進資源穩定孫子與子女身心狀況,並妥適處理家內財務糾紛的重要性。 尹莘玲指出,長者受虐待與其他虐待不同,受虐者常會說是自己跌倒、是意外,以為子孫掩飾。事實上,跌倒與被打的位置不同,虐待身體常會是瘀傷、皮下出血,像是長輩會有黑眼圈等,尤其要留意頸部傷痕,當身體出現不明原因瘀傷、骨折、營養不良、手腕和腳踝部位有擦傷或約束傷時,就要非常警覺。 衛福部保護服務司長張秀鴛指出,老年父母面對成年子女的剝削與暴力,應勇於尋求外部協助,維護自身權益,活出自信且獨立的晚年生活。

Read More

7-9月流行期 本土M痘+3、境外+1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國內上週新增4例M痘確定病例,均為30多歲男性且皆未接種M痘疫苗,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15日表示,因夏季大型人潮聚集及社交活動眾多,每年7月至9月均是國內M痘流行高峰期,主要跟國人出國、國內聚會機會變多有關,呼籲高風險民眾接種疫苗及自身防護。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上週新增4例M痘確定病例,均為30多歲男性且皆未接種M痘疫苗,其中3例為本土(北部2例及中部1例),1例為自中國境外移入,7月上旬發病,因身體陸續出現皮疹、水泡、膿疱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經疫調發現皆為散發病例。 我國自2022年6月23日將M痘列為第2類法定傳染病,截至今年7月14日累計確診473例病例(441例本土及32例境外移入),其中今年累積確診17例本土及4例境外移入病例(中國2例、香港及泰國各1例),社區疫情傳播風險仍持續。另我國持續監測M痘病例之病毒型別,全部為Clade IIb型,目前未有Clade I型之境外或本土病例。 羅一鈞表示,因夏季大型人潮聚集及社交活動眾多,每年7-9月為M痘流行高峰期,呼籲高風險民眾接種疫苗及自身防護。目前M痘疫苗累計約10萬人接種,其中3.1萬人僅接種1劑未完整接種2劑,占31%,請盡速完成接種。  

Read More

熱傷害風險時數增 偷走戶外童年

綠色和平15日舉辦「被高溫偷走的童年:氣候變遷對兒童夏季戶外活動影響分析」研究報告發表記者會,指出2023年雙北等8縣市夏天的熱傷害風險時數共約780小時,2100年更上看1193小時,影響兒少戶外活動。(中央社)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夏季天氣炎熱,環保團體綠色15日指出,據調查,2023年雙北等8縣市夏天的熱傷害風險時數共約780小時,2100年更上看1193小時,影響兒少戶外活動。環境部表示,正思考如何運用自然方式、環境去改善降溫,後續擬規畫指引,供各地方參考。 綠色和平15日舉辦「被高溫偷走的童年:氣候變遷對兒童夏季戶外活動影響分析」研究報告發表記者會。 綠色和平引用中國醫藥大學研究,將每小時WBGT指數超過29度定義為「熱傷害風險時數」,進一步觀察雙北、桃園、新竹縣市、台中、台南及高雄等8縣市,每年夏季平均的「熱傷害風險時數」增加213小時,2023年的夏天更是達到總共780小時。 綠色和平研究進一步推估,若不積極減碳、在全球升溫攝氏4度的狀況下,至2100年間,「熱傷害風險時數」將從780小時增加到1193小時,超過半個夏天都暴露在熱傷害風險中。 台灣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秀娟表示,去年5月在新莊頭前公園測遊戲場熱傷害,各式各樣的舖面如樹皮、木屑等自然鬆散鋪面,及樹蔭處皆有助降溫。呼籲衛福部及地方政府的遊戲場主管機關應擬定兒童遊戲場降溫散熱的具體計畫,制定遮蔭比率。 綠色和平呼籲政府應加速減碳和能源轉型進度,減碳目標與減碳路徑納入兒童特殊需求考量;加強兒童戶外活動空間的氣候舒適性,如遮蔭、灑水系統、水體或戲水區等,並增設熱傷害預警與緊急醫療設備;適度在公共設施及服務提供親子族群補貼,例如高溫來臨時,補助交通費用讓親子可以搭乘大眾運輸出遊。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長蔡玲儀表示,高溫議題是全球的挑戰,環境部正在進行抗高溫涼適地圖(cool map),盤點戶外遮蔭及室內涼爽點,如良好樹蔭的公園、或有戲水池、降溫設施等。 針對兒少的部分,蔡玲儀說,也會思考如何運用自然的方式去改善,初步盤點上述既有的場域做為示範點,後續會再製作指引,請各地方依此參考改善。

Read More

〈中華副刊〉除夕夜讀蘇東坡

■趙廷河 有人說,如果人生需要一位導師,那一定是蘇軾。「人生緣何不快樂?只因未讀蘇東坡。」2025年除夕之夜,我閑來無事,就又專心致志地捧讀起案頭這本由肖仁福著、有團結出版社於2020年3月出版的《蘇東坡傳》一書,在字裡行間探尋蘇東坡的人生之旅,從中認識到了一位「愛」與「樂」的蘇東坡。我讀著讀著,便覺得心頭豁然開朗。 蘇軾(1037-1101),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進士。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諡文忠。 高山仰止,仰望東坡。蘇東坡學識淵博,善書詩詞文章,與韓愈、柳宗元和歐陽修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他還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其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蘇東坡一生勤於創作,在他短暫的一生中,為世人留下了3000多首詩詞,4000多篇知性文章以及無數高雅書貼和繪畫。他的詩詞文章裡所表現出的豪邁氣象和優美情致,豐富的思想內涵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在當時傾倒世人,被奉為天下文宗,死後彪炳後世。他用畢生才華結晶而成的作品集,毫無疑問,是古典文化寶藏中一塊璀璨的瑰寶。 蘇東坡的詩詞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等手法,獨具風格。品讀蘇東坡詩詞,可以走進他的內心世界,讀出他的人生況味,給我們的人生注入精神力量。他的詩詞既有「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的窮哭絕望,又有「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躊躇滿志;既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邁奔放,又有「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通透豁達;既有「縱一葦之所如,淩萬頃之茫然」的超凡脫俗,又有「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的人間煙火;既有「小軒窗,正梳妝」的夫妻恩愛,又有「豈是吾兄弟,更是賢友生」的兄友弟恭;既有「農功各已收,歲事得相佐」的鄉鄰友好,又有「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自在灑脫;既有「好在堂前細柳,應念我,莫翦柔柯」的細膩溫情,又有「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美好祝願……我之所以喜歡蘇東坡,是因為在品讀他的詩詞的時候,能從中尋到自己的影子,並與之產生情感共鳴。正如肖仁福在《蘇東坡傳》這本書的結篇中所言:「東坡沒走,靈魂不滅,精神永存……只要打開這些作品,東坡就會燦然顯現,與你會心而笑。」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蘇東坡關注民生,滅蝗、抗洪、辦教育、救孤兒,力之所及,躬身踐行。蘇東坡一生築過三條長堤,分別在杭州、潁州和惠州,尤以杭州蘇堤聞名。北宋元祐四年(1089),蘇東坡擔任杭州知州,此時的西湖,葑草瘋長,亟須疏浚治理。此事涉及水利,攸關民生,蘇東坡十分重視,先後向朝廷上奏《杭州乞度牒開西湖狀》和《申三省起請開湖六條狀》,請求開浚西湖。得到朝廷批准後,他立即親臨工地,發動數萬民工挖淤泥、除葑草。在施工過程中,挖出大量淤泥,無處堆放。對此,蘇東坡因地制宜制定出一個圓滿解決方案,就是用淤泥築一條橫穿西湖南北的長堤,這樣,不僅能夠就地處理掉這些淤泥,而且還能夠便利百姓出行,可謂一舉兩得。為了避免葑草再次滋生,他又想出一個好的辦法,就是將岸邊的湖面租給當地百姓種植菱角。由此,疏浚西湖不僅完美解決了水利、民生、生態問題,而且造就了「蘇堤春曉」「三潭印月」等西湖美景。堤上修有六座橋,分別取名為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等。蘇東坡為西湖留下如:「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等許多美好詩句。在900多年後的今天,我們依然能夠受益和遊覽蘇堤,心中始終銘記著這些美好的詩句。 心有大愛,大愛無疆。蘇東坡的內心處處充滿著愛。東坡愛父母、愛兄弟,愛妻兒,愛親友,愛百姓,愛君國,愛古聖,愛今賢,愛儒教,愛道釋,愛山川,愛河流,愛花木,愛蟲鳥,愛詩文,愛筆墨,愛酒肉,愛美食,基至包括欲置其於死地的政敵。肖仁福在《蘇東坡傳》這本書的封底歸結道:「東坡苦難一生,卻過得比誰都快樂和幸福,就是他懂愛會愛。東坡故事告訴我們,人生最高智慧在愛。」 遊於物外,無所而不樂。蘇東坡人生中三分之一時間,都在被貶、流放的路上。他的足跡遍佈大半個國土,去過90座城市。他的一生雖然宦海沉浮,幾經貶黜,命途多舛,但是他卻從未放棄對生命的歡歌。烏臺詩案後,九死一生的他被貶黃州。窮到吃不起飯的他開荒種地,並將開荒種的50畝荒地,取名為「東坡」。「此心安處是吾鄉」這一千古名句,道出了多少人心中濃濃的鄉愁。在這裡,他與農民、漁父、樵夫、商販等談天說笑。據統計:蘇東坡一生入獄、被貶、又被貶……在放逐中度過十餘年,他的3000餘首詩詞中,有344首帶有「笑」字,占比11%。恰如肖仁福在《蘇東坡傳》中所說:「東坡是快樂的,無論得失,無論榮辱,無論浮沉,無論饑飽,無論冷暖,無論苦甘,無論酸辣,無論夢覺,無論醉醒,甚至無論生死,可謂無所而不樂。」 追溯蘇東坡的人生軌跡,不禁讓我感慨萬千。他的人生故事,承載著多麼深厚的情懷啊!這種情懷被記錄在文字裡,鐫刻在石碑上,成為連接我們的情感紐帶。有了這種情感紐帶,我們的社會風尚就有協商互讓的和諧基礎,我們的文化自信就有取之不竭的根脈源泉。

Read More

水電師父

日薪2000-2500 0932-867687

Read More

蔬菜加工徵作業員

每週六休  薪5萬 午後至永康區鹽忠街99號面洽

Read More

歷史博物館徵清潔員

薪28590  享勞健保.團保 三節禮金 0962-048880  顏先生

Read More

粗工日領1250起

海佃路二段509巷41號 0970-873930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