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機場因雷雨一度暫停地面作業 5航班延誤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受到颱風外圍雲系及低壓帶影響,易有短延時強降雨,台中機場二十日下午五時五分起暫停地面作業,並於五時四十七分解除,共影響航班五架次。 中央氣象署二十日發布豪雨特報,受到颱風外圍雲系及低壓帶影響,易有短延時強降雨,請民眾注意雷擊、強陣風及溪水暴漲,低窪地區請慎防積水,連日降雨,山區請慎防坍方、落石及土石流。 民航局表示,受雷雨影響,台中機場也連帶影響,航班起飛或到達時間有延誤,民航局已要求相關航空站立即於航站內透過公佈欄、跑馬、廣播等方式告知旅客,並於官網提供最新航班資訊供民眾查詢,旅客可多加利用。

Read More

家扶75音樂會溫暖登場 中市社會局感謝陪伴兒少逐夢

家扶基金會20日舉辦「家扶七五攜手幸福音樂會」,包含打擊樂等表演,展現兒少在愛與陪伴中逐夢的能量與韌性。(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家扶基金會慶祝七十五週年二十日於台中中山堂舉辦「家扶七五攜手幸福音樂會」,集結全台及蒙古家扶中心的才藝團隊、寶來國中與桃山國小合唱團以及學校社區合作團體,表演音樂、舞蹈、打擊樂與傳統技藝,展現兒少在愛與陪伴中逐夢的能量與韌性。台中市社會局長廖靜芝出席,高度肯定與感謝家扶基金會長年扶助弱勢兒少。 社會局表示,昨日活動以南台中家扶中心「沐舞舞團」鐵扇舞揭開序幕;蒙古家扶中心帶來馬頭琴、傳統舞蹈與柔軟體技,傳遞跨文化的關愛與希望。廖局長讚許,這不只是一場音樂表演,更是孩子們努力翻轉生命的舞台。每個動作、每段旋律,都說明他們如何從困境中走出來,並勇敢擁抱夢想。 廖靜芝指出,感謝家扶基金會透過才藝培育協助一萬八千多位弱勢兒少發展專長,更長年與市府攜手合作,推動兒少保護、寄養家庭、經濟扶助、身心障礙及早期療育等服務,幫助超過3萬2千名孩童自立成長,支持與陪伴希望的種子茁壯。 社會局說,市府致力於打造友善兒少成長環境,未來將持續與家扶等公益夥伴深耕合作,提供孩子們多元發展的舞台,攜手為兒少共譜幸福樂章,讓每位兒童都能在愛中找到力量、迎向希望。

Read More

新北動保處推廣簽訂寵物美容契約 保障毛寶貝與飼主權益

  新北市府動保處積極推廣簽訂寵物美容契約,保障毛寶貝美容及飼主權益。 (新北動保處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隨著毛寶貝漸成為家庭一分子,寵物美容服務需求日益提升,但糾紛亦時有所聞;新北市府動保處積極推廣寵物美容契約制度,並提醒飼主為寵物選擇寵物美容業者,應於服務前簽訂寵物美容契約書,不僅可明確保障雙方權益,更讓毛寶貝享有安心、安全的美容體驗。 動保處指出,日前土城區一簡姓飼主投訴指稱,其愛貓美容返家後皮膚出現紅腫並有剃傷情形,經調查確認店家是在美容過程中,未做好保定動作,導致愛貓受傷。 另動保處日前稽查五股區一家寵物沙龍業者,發現有顧客於寵物美容後逾時帶回,業者予收取寵物安親費用情事;然業者並未申請特定寵物業許可證字號,逕自經營寵物寄養業務。 針對前述愛貓送美容時受傷剃傷案,動保處表示,經查該店家未與飼主簽訂寵物美容契約、服務內容不清;犬、貓進行美容時,店家是動物管領之人,應善盡飼主責任,避免其受騷擾、虐待、傷害,否則依動保法規定可處三千元罰款。至於未申請特定寵物業許可證,而經營寵物寄養業務,依動保法規定可處十萬元罰款。 動保處表示,新北市寵物美容業目前大約五一五家,為避免美容過程中產生糾紛或動物受傷,動保處已積極推廣寵物美容契約制度,業者應懸掛至明顯處提供飼主參考;契約內容應載明寵物基本資料、預計服務項目、價格、預期風險說明、臨時狀況處理方式(如發現傷口是否通知獸醫及通知飼主)、雙方聯絡方式等,明確定義雙方責任,以降低誤會與爭議。 動保處表示,「負責任的飼主,從選對美容師、簽好契約開始」,選擇合法且有保障的美容環境,是給毛寶貝最安心的照顧。

Read More

梧棲表揚模範父親、孝行楷模 致贈獎牌

梧棲區公所舉辦模範父親表揚大會,接受表揚的模範父親皆對家庭辛勞付出不求回報,對地方貢獻良多。(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父親節將屆,台中市梧棲區公所二十日舉辦模範父親及孝行楷模表揚大會,教育局局長蔣偉民和區長溫國宏代表市長盧秀燕頒獎,並致贈「父德光輝」和「孝行可嘉」獎牌及禮品,祝賀父親節快樂,場面溫馨感人。 梧棲區公所表揚模範父親及孝行楷模,蔣偉民代表市長盧秀燕感謝每位模範父親暨孝行楷模為家庭付出,教育子女有成,弘揚孝道,為家裡安定的力量,皆為國家社會的最佳表率,希望藉由表揚活動,對受獎人表達最高的敬意。 今年梧棲區接受表揚的模範父親有頂寮里洪青山、下寮里蔡金龍、中正里黃永錄、中和里黃貽順、文化里尹文國、安仁里林瑞雄、草湳里蔡慶裮、南簡里林田、福德里王添發、大庄里陳起生、李奎、大村里顏傳順、興農里卓維祥、永寧里王文欣及永安里紀丁財。孝行楷模接受表揚的有草湳里蔡富美、中和里里游翠陵、下寮里陳祈穎。   梧棲區公所表揚孝行楷模,侍奉親長默默付出,弘揚孝道上,堪為國家社會的最佳表率。(記者陳金龍攝) 溫國宏說,「父親是家庭的支柱,是孩子成長的靠山。梧棲的模範父親們沉默卻有力,以實際行動詮釋愛與責任。透過此次表揚,盼望讓更多人看見父愛的偉大,也喚起社會對家庭倫理與文化傳承的重視。」

Read More

竹市114年度防災士培訓圓滿完成 強化城市防災韌性

  新竹市消防局積極推動「防災士訓練」計畫,自一一四年三月至七月共辦理六場訓練課程,日前已圓滿完成今年度最後一場次。(新竹市政府提供)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為提升城市防災韌性,新竹市消防局積極推動「防災士訓練」計畫,自一一四年三月至七月共辦理六場訓練課程,日前已圓滿完成今年度最後一場次。課程廣邀市府機關、企業單位、社區夥伴及有志參與防災工作的市民參與,期盼透過系統化培訓,提升全民防災意識,強化自助與共助的應變能力。 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截至今年七月,新竹市已有九百三十九人完成培訓,這項成果十分難能可貴。感謝各界民間團體、企業及鄰里的積極參與,願意挺身而出,共同發揮自助與互助精神,攜手投入防災工作。 他指出,竹市擁有逾四十五萬的固定人口及超過六十萬的流動人口,作為一座兼具科技發展與防災韌性的宜居城市,需有更多市民具備防災知識與應變能力,才能在災害發生時迅速反應、凝聚力量,將災損降至最低。市府也將持續推動防災士培訓,讓防災意識與專業知識深入各行政區與社區,提升整體災害應變能量,落實全民參與的防災理念。 消防局表示,防災士培訓課程內容豐富,學員可學習我國防災體系運作、常見災害類型、緊急救護與基本救命術,以及社區避難收容與維運等實務知識與技能。透過系統化訓練,學員能在面對複合型及大規模災害衝擊時,具備第一時間自助的能力,並能積極投入鄰里與社區的救援行動,成為強化基層防災力量的關鍵人力。 消防局說明,防災士夥伴來自各行各業,涵蓋最支持防災工作的里長、里幹事、韌性社區成員、市府同仁,以及義警、義消、國營事業代表、民間單位、宗教團體與熱心民眾等多元成員。透過參與防災士培訓,匯聚來自不同領域、具備熱忱與行動力的防災力量,不僅促進經驗交流與合作,也讓防災意識與實際能力在社區中持續扎根茁壯,進一步強化城市整體的防災韌性。

Read More

推土石流自主防災 新北演練結合AR

新北市府農業局在汐止區秀山里秀山市民活動中心辦理土石流自主防災社區兵棋推演。 (新北農業局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已進入颱風季節,新北市府農業局為強化社區土石流自主防災意識,日前於汐止區秀山里秀山市民活動中心舉辦土石流自主防災社區兵棋推演,並在現場展示土石流AR,向居民宣導坡地災害知識;後續將持續辦理各區兵棋推演與社區實作演練,除協助社區提升災害的應變能力,強化社區的防災意識。 農業局指出,日前在汐止區秀山里秀山市民活動中心辦理土石流自主防災社區兵棋推演,現場模擬颱風夾帶豪雨造成土石流紅、黃警戒發布時的應變作業。防災演練由當地里長偕同區公所率領警戒班、疏散班、引導班與收容班執行各項任務。 農業局表示,演練中土石流防災專員完成雨量筒架設並啟動雨量回報機制,警戒班巡視潛勢溪流、監測水位變化,疏散班在發布土石流黃色警戒時,針對保全戶展開預防性撤離,紅色警戒進行強制性撤離。引導班在溪水暴漲的情況下劃設警戒區進行封橋封路作業,並進行交通管制;收容班則在避難所完成開設與災民安置,模擬過程貼近實戰,展現防災社區與公部門高度協同應變能力。 除防災演練外,現場也展示AR,內容包括坡地災害類型與坡地災害防治工程類型,透過點擊按鈕,可觀看五項不同的坡地災害類型與五項不同的坡地災害防治應對方法,例如落石發生的特性與原因以及對應防治工法落石防護網,藉此了解其坡地災害的特徵、發生位置等介紹。 新北市府農業局在汐止區秀山里秀山市民活動中心辦理土石流自主防災社區兵棋推演,並現場向民眾展示土石流AR。 (新北農業局提供) AR內也設置互動遊戲,點擊螢幕落下的雨水,以此防止降雨量的增加,並模擬紅、黃警戒時狀況進而來協助主角渡過土石流之危機,讓使用者可更加認識坡地災害和防治工程的種類及防治效果。 農業局表示,當颱風或豪大雨來襲,若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發布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黃色或紅色警戒時,請務必配合公所與社區防災編組進行預防性疏散避難,以確保自身與家人的安全。

Read More

新竹臺大分院「里鄰健康日」登場 攜手社區歡慶臺大醫院130週年

新竹臺大分院「里鄰健康日」登場,攜手社區歡慶臺大醫院一百卅週年,深獲社區民眾好評。(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慶祝台大醫院創院一百卅週年,新竹台大分院二十日於竹北院區舉辦「里鄰健康日」,結合健康篩檢、親子體適能、主題衛教、在地市集與永續手作等多元內容,吸引超過近五百位民眾熱情參與,展現醫院深耕社區、推動健康促進的行動力。 院長余忠仁表示,台大醫院一百卅週年系列活動,不只是回顧歷史,更是展望未來醫療的責任與價值。醫療體系的使命,不僅是提供病人診療服務,更要走進社區,回應社會需求,守護下一代的健康與生活品質。 余忠仁指出,「里鄰健康日」正是體現此一理念的具體行動,透過結合專業醫療與在地文化,讓健康教育融入日常,落實「全人醫療」與「社區共融」的精神。活動亦響應「世界肝炎日」,由新竹台大分院團隊攜手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舉辦「全民超了沒?」超音波義診,針對四十歲以上民眾提供免費腹部超音波檢查,單日服務達二百廿七人次,有效提升肝膽疾病早期篩檢率,深獲好評。 此外,活動融入ESG精神與永續理念,鼓勵民眾從日常實踐健康生活與環境友善。現場衛教攤位涵蓋感染預防、腸道保健、肌力測試、達文西手術及社會工作等主題,搭配互動遊戲與集點機制,有效提升民眾參與度與健康識能。 新竹台大分院透過「里鄰健康日」,不僅深化與社區的連結,也展現醫學中心體系在健康促進、智慧醫療與社會責任上的多元實踐,持續朝「全人醫療」、「智慧健康」、「永續發展」的願景邁進。

Read More

屏東寶建醫院二百民眾腹部超音波 約八成受檢結果異常

屏東寶建醫院同步全台,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活動。(記者毛莉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全台共三十家醫療院所二十日同步進行「全民腹部超音波檢查」活動,其中,屏東寶建醫院場次共吸引近兩百名民眾受檢,約有八成民眾檢查結果出現異常,鼓勵民眾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及全台共三十家醫療院所,二十日同步展開「全民保肝運動~全民腹部超音波檢查」活動,共吸引五千六百六十一人前往作肝膽胰脾腎臟的詳細檢查。 屏東寶建醫院場次共有一百九十九人參與,經檢查統計顯示,約有八成的民眾檢查結果出現異常。 寶建醫院針對檢查發現異常的個案,現場亦提供專業衛教諮詢與專科就醫資訊服務,鼓勵民眾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同時呼籲B、C型肝炎帶原者至少每半年接受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也建議年滿四十歲以上民眾,每年都應該做腹部超音波檢查,只要民眾都能重視肝臟健康,就有希望能加速肝病從臺灣消失。 胃腸肝膽專科醫師提醒民眾,平常要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飲食習慣與規律的運動習慣,避免攝取高鹽、高油、高糖食物,降低脂肪肝發生的可能性。

Read More

世界防溺水日國際專家齊聚屏東 研討會共推海域安全教育

屏東縣政府響應世界防溺日,邀請國際專家齊聚屏東舉辦研討會,共推海域安全教育。 (屏東縣政府提供)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屏東縣政府響應世界防溺水日並提升全民海域安全與防溺意識,攜手國內外專家學者,在車城鄉墾丁長灘休閒飯店舉辦「國際海域安全與防溺教育研討會」,邀請來自澳洲、菲律賓及國內海洋安全、水上救生、海域管理等領域的重量級講者,分享國際經驗與實務案例,促進知識交流,共同推動台灣成為亞太地區防溺教育的重要平台。 這次活動由屏東縣政府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合作,結合「2025屏東海口祭—海域安全共榮」系列活動,於車城海口沙灘打造全國首座融合「知海、靜海、近海、親海」理念的多維度友善海洋示範教育基地,為期十天的系列活動中,除舉辦各類安全健康的海域體驗活動外,透過教育課程、救生訓練與趣味教學,推廣水域安全、溺水預防及海洋保育意識,讓海洋活動更安全、更包容。 屏東縣政府表示,此次研討會特別邀請澳洲衝浪救生協會訓練執行官 Shane Dawm 及菲律賓海巡署 Johan Fabilane 出席,分享在志工招募、培訓及社區參與的豐富經驗。海洋委員會海域安全處專員陳韋睿與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水上安全救生教練、滿州體育會總幹事潘志榮,也將就「智慧守水」、「韌性護岸」等議題,探討共好永續的濱海社區發展。 在推動無障礙海洋體驗方面,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者休閒運動推廣協會營運長呂嘉儀與中華民國水中運動協會榮譽理事長曾應鉅,將深入淺出地剖析台灣無障礙海洋環境的現況與未來展望。研討會最後更將舉行專家座談,彙集產官學界的寶貴意見,作為後續政策與行動規劃的參考方向。 屏縣府期望透過本次研討會及系列活動,喚起全民對海域安全與防溺教育的重視,並藉由國際經驗的分享與本土實踐的結合,推動屏東成為兼具安全、健康、保育與永續的親海示範基地,為世界防溺水日留下深刻且具意義的篇章。 另外,為深化在地交流本次會議,特別與長灘休閒飯店主廚合作,推出結合在地小農食材及社區特色之風味美饌及創意伴手禮,讓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與志工學員深度認識屏東特色。

Read More

響應世界肝炎日 基隆醫院提供免費腹超檢查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二十日與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聯合舉辦「今年超了沒-全民免費腹部超音波檢查活動」。(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提供)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為響應七月二十八日世界肝炎日,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二十日與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聯合舉辦「今年超了沒-全民免費腹部超音波檢查活動」,鼓勵民眾重視肝臟健康,實踐早期發現與早期治療的防治理念。 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之一一三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肝癌已連續四十五年穩居前二大死因。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指出,肝臟因無痛覺神經,即使功能受損仍不易察覺,往往等到出現症狀時已屬晚期,增加治療困難。腹部超音波檢查則是目前最簡便有效的檢查方式之一,具無痛、迅速與高可近性等優點,能在無症狀階段即早發現肝臟病變,大幅提升治療成效。 此次活動檢查結果顯示,受檢者中有高達一百二十四人(占比約百分之八十六)發現異常,其中包括六位不明性質肝腫瘤、二十六位良性肝腫瘤(血管瘤四人、肝囊腫二十二人)、十一人有肝實質病變,以及一人脾臟腫大。尤為值得關注的是,共有一百零三人(占比約百分之七十二)罹患脂肪肝。此外,另有十四人檢出膽息肉,五十人有肝內鈣化點、膽結石、胰脾腎囊腫或腎結石等其他異常。 腹部超音波檢查則是目前檢測肝癌最簡便有效的檢查方式之一。(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提供) 基隆醫院院長林三齊表示,此次活動特別安排兩位專科醫師進行檢查,並設有肝炎個案管理師提供衛教與諮詢服務,協助異常個案預約肝膽腸胃科門診,以利後續追蹤與治療。林三齊強調,年滿四十歲以上的民眾應每年進行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若為B型或C型肝炎帶原者,則應至少每半年檢查一次,以利早期介入,守護自身健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