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起實施 公費13價肺鏈疫苗 擴及55-64歲原民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肺炎是國人第3大死因,也是原住民第4大死因,疾管署22日表示,繼去年1月9日起公費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實施對象新增55-64歲原住民之政策,自8月1日起再將55-64歲原住民增列為公費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13價疫苗)實施對象,7.2萬人受惠。 肺炎鏈球菌為引起肺炎最常見的致病菌,接種疫苗可有效預防肺炎鏈球菌感染引起的肺炎、腦膜炎、敗血症等中重症及死亡機率,預防效果達75%。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為進一步降低55-64歲原住民因感染肺炎鏈球菌導致嚴重併發症或死亡風險,依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接種建議,自8月1日起再將55-64歲原住民增列為公費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13價疫苗)實施對象。 未納入公費前,民眾需自費約4000元才能接種13價疫苗,為增進民眾健康減輕負擔,政府自112年10月2日起陸續將65歲(含)以上長者、19-64歲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PD)高風險對象列入公費13價疫苗實施對象,8月1日起再增55-64歲原住民,整體涵蓋對象已達491萬人。 此外,肺炎鏈球菌疫苗可與流感、新冠疫苗同時接種於不同部位,亦無須間隔任何時間接種。

Read More

月底上路 免巴氏量表 恐爆10萬人搶看護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80歲以上長者及70歲以上癌症2期患者可免巴氏量表就可申請移工新制將在月底實施,外界擔心在健康老人的排擠下,真正因重症需要照顧者將請不到外籍看護,衛福部次長呂建德22日表示,聘僱審查過程將讓重症家庭走綠色通道以加速審查,申請期空窗民眾也可使用長照服務。 呂建德指出,面對有10萬名80歲以上長者將可聘用外籍看護,衛福部與勞動部已成立雙次長會議,正積極解決聘僱需求,因應措施包括在申請期間空窗期,民眾將可以使用長照服務,同時為加速審查流程,將對重症者提供綠色通道,進行審查分流以加速作業流程。 衛福部長照司長祝健芳表示,衛福部與勞動部已就重症定義進行討論,初步鎖定為失智症患者及癌症2期以上患者,此外醫療相關專家學者也建議納入不分期的非實體癌患者等有特定醫療診斷者,相關規定將由勞動部統一公告。 衛福部表示,申請者在等待期間,也可適用長照4項補助,成功聘僱後則限制只能使用照顧及專業服務項目,而日間照顧及家庭托顧服務屬一對多社區照顧服務模式,有助長照個案透過社會參與減輕或延緩失能狀況,9月起也將放寬此類個案可在原核定額度下使用「照顧及專業服務」中的日間照顧及家庭托顧服務。

Read More

肌訓增骨密 嘉縣加開夜間班

  嘉義縣「骨鬆肌少高風險運動營養班」長輩們在專業師資帶領下進行肌力訓練,提升骨密度與平衡力,預防跌倒與骨折。 (記者張翔翻攝) 記者張翔∕嘉義縣報導 嘉義縣衛生局全國首創的「骨鬆肌少高風險運動營養班」將邁入第2期,今年8月起陸續在朴子、大林、布袋、民雄、水上、新港、梅山與義竹等8個鄉鎮市開課,並特別在民雄與水上加開夜間班,便利上班族參與。 根據嘉義縣統計,縣內55歲以上民眾中有逾7萬人面臨骨質疏鬆與肌少症風險,若未及早介入恐導致骨折、失能甚至死亡。為強化社區健康促進與延緩失能風險,嘉義縣衛生局與南華大學攜手,持續推動為期12週的運動營養課程,優先招收50至65歲縣民,尤其曾參與行動醫療並篩檢為骨鬆或肌少高風險者。 課程由許伯陽教授帶領南華大學運動與健康促進學程專業團隊共同設計,結合重量訓練、核心與四肢肌力訓練、平衡操與高鈣高蛋白營養指導,並量身打造個別化運動處方,協助學員提升骨密度與肌力,有效預防跌倒與骨折。 嘉義縣衛生局長趙紋華推廣骨鬆肌少高風險運動營養班,歡迎民眾踴躍報名參加,打造健康活力人生。(記者張翔翻攝) 衛生局長趙紋華表示,該課程整合醫療、公衛、運動與營養等多方資源,致力打造多層次整合照護模式,今年新增夜間班,成功吸引眾多職場人士參與,甚至有外縣市民眾表達希望報名,顯示社會大眾對健康促進課程高度重視。

Read More

衛福部成立家庭照顧者LINE專線

  衛福部成立LINE的家庭照顧者關懷專線,民眾可透過LINE直接獲得所需的協助。(記者傅希堯攝)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衛福部次長呂建德22日指出,統計家庭照顧者關懷專線去年接獲6千餘通求助電話,其中近3成是以照顧者之情緒支持為最多,明年起政府將推動長照3.0,將延續照顧者自我覺察的重要性,增強照顧者韌力。 衛福部也公布成立LINE之家庭照顧者關懷專線,民眾可透過LINE直接獲得所需的協助。 呂建德次長表示,截至今年5月22縣市已設置134個家照據點,由全台約300名受專業訓練的家照專員提供包括照顧安排諮詢、到宅照顧技巧指導、支持團體、轉介心理協談等協助,為家庭照顧者與家人凝聚照顧共識,降低照顧負荷。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統計,去年關懷專線接獲6千餘通來電,其中以要求情緒支持占29.4%為最多,且較前1年增加2.5%,超越詢問照顧資源的19.9%、照顧需求的17.3%。而情緒支持中以傾訴照顧壓力,如焦慮、憂鬱、無力、疲倦、憤怒等,又占了42%為最高,其次為與被照顧者溝通困難占23.3%,也較前一年增加1.5%,顯示多數照顧者難以抒發內心壓力,傾訴成為主要來電需求。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分享案例指出,一名住在彰化的46歲女性,同時要照顧中風父親、智能障礙兄姊及情緒不穩母親,當地社工徐秀珠積極協助並發掘她繪畫天賦,協助將畫作製成LINE貼圖,讓她 重拾自信與成就感。新北市一名70歲老婦,獨自照顧100歲的丈夫,因不堪照顧負荷而想輕生,也在當地社工王冠瑾的協助下,安排就養機構讓她重拾生活的勇氣。 衛福部指出,家庭照顧者遇到問題一定要向外求助,運用長照資源選擇適合長照需求或照顧壓力與安排,提高照顧者韌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