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港與納奈莫港締結姊妹港

高雄港與加拿大納奈莫港締結為姊妹港。(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高雄港與加拿大溫哥華地區第二大城的納奈莫港締結為姊妹港,成為高雄港第廿個姊妹港,共同開創合作新局,也奠定日後雙港在營運發展、港區安全管理以及數位資通多方合作之基石,也有助於推展台加雙邊港務合作並深化納奈莫市與高雄市之城際交流。 高雄港與加拿大納奈莫港締結為姊妹港。(記者許正雄翻攝) 納奈莫港為太平洋港口協會成員,以優美的自然風景、海岸風光及歷史聞名,該港創建於一九六一年,是一個天然的深水良港,港口包含組裝碼頭、杜克角區域、商業水域、港區水岸商店及漁業碼頭等區域,業務涵蓋貨櫃、散雜貨、渡輪及郵輪產業,是溫哥華島和北美大陸的重要交通樞紐和物資疏散地。 高雄港與加拿大納奈莫港締結為姊妹港。(記者許正雄翻攝) 典禮在加拿大交通部次長Arun Thangaraj、納奈莫市的市長Leonard Krog,以及駐溫哥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劉立欣處長等見證下,由高雄港務公司總經理王錦榮擔任見證人,高雄港務分公司港務長陳祖強擔任簽署人;納奈莫港由納奈莫港務局總經理暨執行長Ian Marr擔任見證人,由納奈莫港務局董事長Donna Hais擔任簽署人完成簽署儀式。  

Read More

雲林不用品循環館啟用

雲林縣不用品循環館啟用,張麗善實現資源全循環零廢棄。(記者陳正芬攝)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雲林縣不用品循環館」十二日縣長張麗善、環保局副局長黃富義、台灣永續產業發展推廣協會及多位議員民代等共同揭牌。張麗善說,循環館主要提供民眾二手物回收及索取,民眾將家中勘用但已少用或用不到物品送到循環館,透過專業師修整後,提供給其他民眾兌換;另該館會不定期辦理交換日供民眾交換不用品,讓物盡其用,實現資源全循環、零廢棄目的。 雲林縣不用品循環館啟用,張麗善實現資源全循環零廢棄。(記者陳正芬攝) 張麗善說,雲林縣不用品循環館位於斗六市八德里豐興路二六五號。民眾可將不需要但仍堪用的母嬰用品,如嬰兒推車、學步車、繪本、腳踏車等,經專業師修整提供有需要的民眾兌換使用。 環保局副局長黃富義說,場館定期聘請專業師進駐維修、整理或改造,經修整過的「不用品」若數量足夠,也會捐給縣內社福或慈善機構,達到「物盡其用」目標,實踐二○三○一般廢棄物全循環政策及永續發展目標。 雲林縣不用品循環館啟用,張麗善實現資源全循環零廢棄。(記者陳正芬攝) 雲林縣不用品循環館本年度募集及展示物品以母嬰用品為主,開館時間為每星期三至星期日,每星期一、二及國定假日休館,歡迎各界提供物資,未來也會每月舉辦活動,民眾可前往參觀。

Read More

英駐台代表訪侯 談城市合作

  新北市長侯友宜(右)致贈新北禮給英國在台辦事處代表包瓊郁(左)。(新北市政府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英國在台辦事處代表包瓊郁(Ruth Bradley-Jones)十一日拜會新北市長侯友宜,雙方就城市韌性、再生能源等議題進行深入交流,並期盼拓展更多合作契機,推動產業升級與永續發展。 侯友宜表示,新北與英國同樣致力打造城市韌性,新北長期保持高度危機意識,積極與中央合作推動防災演練與預警系統,並在多項應變措施上率先啟動,以確保市民安全。侯友宜強調,發展再生能源是提升城市韌性的關鍵之一,英國在離岸風電及氫能等領域具領先優勢,未來將與英方加強合作,共建永續且具有高度競爭力的安全城市。 包瓊郁指出,台英雙方除在再生能源領域互補之外,也是理想的高科技夥伴。新北擁有堅實的先進製造能量,英國則具有卓越的研發環境,雙方可在半導體產業深化合作,並在資安韌性及災害應變方面加強交流與經驗分享,促進雙邊關係與產業合作向前邁進。 本次拜會訪賓尚包括英國在台辦事處政治暨新聞署署長何泰曦、英僑服務處處長何永海、政治處主任陳宥瑋;市府則由副秘書長柯慶忠、秘書處長祝惠美、交通局長鍾鳴時、經發局副局長黃碧玉陪同出席。

Read More

北市私幼園長會議 打造優質學習環境

  教育局於南門國中活動中心音樂廳辦理「私立幼兒園園長會議」。(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北市為迎接新學年度,共創優質幼兒學習環境,教育局於南門國中活動中心音樂廳辦理「私立幼兒園園長會議」,總計超過三百位園長熱情參與,為台北市教保服務齊心戮力。 台北市教育局十二日表示,此次會議除了說明最新學前的教育政策,也致力於強化與園所之間的溝通與合作機制,期盼攜手打造更優質、友善的幼兒學習環境,並向投入教保工作的夥伴表達誠摯的感謝與肯定。 為補強幼兒園安全防護網並提升教保服務品質,攜手打造友善安全幼兒教育環境,台北市加強宣導幼兒園應確實於進用人員前查詢人員身分並落實通報機制,教育局並採取「全額補助」方式鼓勵幼兒園裝設工作紀錄器,且配合裝設工作紀錄器政策之園所,優先核予其他補助經費,以保障教師及學生的權益,以全方位提升幼兒園的教保品質與管理效能。 台北市非常重視幼兒成長,今年攜手幼兒園推動鮮奶週報-生生喝鮮奶,向下延伸至幼兒園階段,透過各幼兒園的大力協助,讓所有學籍在台北市的幼兒園學童,學期間每週可持幼兒數位卡證兌鮮奶或豆漿,讓幼兒長得高又壯。 從新學期展望未來,台北市將持續注入資源及經費,包括私立幼兒園學費補助方案—寶貝我愛您台北市教育扶助差額補助方案、推出準公共幼兒園部分負擔薪資提升暨營運經費補助方案及私立幼兒園設施設備改善實施計畫,以精進教保服務品質,推動更友善的教保環境,共築孩子安心探索、幸福成長的美好園地。

Read More

新北環局招募175名稽查員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為提升環境稽查效能、守護市民的生活品質,新北市環保局公告「一一四年度下半年度聘用∕約僱人員招考」簡章,預計招募一七五名稽查員,將自八月二十日上午八時起,至九月十二日下午六時止採網路報名,歡迎對環境保護充滿熱情的夥伴踴躍報考。 環保局表示,這次招考釋出約僱人員一三七名及聘用稽查員卅八名,共一七五個職缺,薪資分為三大類別,「約僱稽查員」及「行政組」起薪為三萬四七七五元,「聘用稽查員」起薪四萬五六二四元,錄取人員皆享有處理環保違規案件獎勵金、國旅卡等福利,服務年資若經過國家考試及格成為正式公務人員,歡迎符合條件的考生依照個人專長與興趣自由選擇。 考試將於十月十八日舉行,筆試與口試採同日辦理,上午筆試、下午口試,讓考生能一天內完成所有評核流程。 筆試科目與業務方面,「約僱稽查員」筆試僅考「環保稽查概論」,未來將會投入第一線公害稽查與陳情處理;「行政組」包含「環保概論」以及「行政法及民、刑法概論」,工作內容涵蓋環保違規處分,與未繳罰單強制執行等業務;「聘用稽查員」包含「環保稽查概論」及「環境稽查實務」,將參與破壞國土與重大污染專案調查,強調現場判斷及應變能力。筆試中五十%參考歷年考古題,考生可至環保局官網免費下載練習。

Read More

結合ESG與SDGs 「低碳建築永續發展研討會」捐逾30萬予十方啟能中心

主辦單位漢源實業董事長林裕滄代表捐出30萬元善款贈予十方啟能中心。(記者楊文琳攝) 記者楊文琳/台中報導 在全球淨零碳排浪潮下,建築產業正經歷一場深度轉型,12日於台中舉辦的「低碳建築永續發展研討會」,由產業技術單位主導,集結公協會、建材與營建專家,透過三場主題演講與技術交流,探討建築減碳的實務路徑,吸引逾百位建築師、設計師、營造業者及政府代表參與,共謀產業永續未來。 「低碳建築永續發展研討會」12日於台中舉辦。(記者楊文琳攝) 「低碳建築不是未來式,而是進行式。」研討會從政策制度、材料革新到工法升級,台灣建築業已從被動因應轉為主動布局。特別是創新模板系統的成熟應用,正帶動產業朝智慧化、模組化與低碳化邁進,翻轉高耗能、高污染的傳統印象。建築減碳再進化,低碳建築邁向實踐新階段,會中不僅聚焦技術創新,更強調社會責任。研討會後緊接登場的公益晚宴中,主辦單位漢源實業董事長林裕滄除了代表捐出30萬元善款贈予十方啟能中心,支持身心障礙者教育與生活發展,並安排「凡星樂團」溫馨演出,傳遞生命韌性,林董事長在得知十方近來受到環境景氣影響善款大幅縮水,除了個人加碼捐出三萬元,現場來賓也紛紛主動捐輸義助十方,晚宴壓軸由知名歌手董育君獻唱,讓產官學界在輕鬆氛圍中深化交流,體現科技與人文並重的永續精神。 「低碳建築永續發展研討會」首場演講由台灣建築中心副執行長林杰宏主講「台灣建築業永續淨零的挑戰」。他指出,建築部門碳排涵蓋材料生產、施工至使用週期,亟需全生命週期碳足跡管理。目前政府正推動「建築碳排評估制度」,未來將導入低碳建材標章、碳權交易與碳中和指標,引導業界提前因應政策變革,掌握轉型先機。其次登場的是由國產建材實業經理秦易承分享「淨零碳排目標下的低碳循環建材」。他強調,透過替代原料與製程優化,已成功降低預拌混凝土的水泥用量與碳排放,並提升耐久性。現場展示多款結合LCA(生命週期評估)與ESG理念的建材,展現台灣在循環經濟與綠色材料研發的實力,為建築減碳提供從源頭出發的解決方案。 第三場由漢源實業經理林彥均介紹「複材系統模板於建築產業的優勢與ESG效益」。近年興起的玻璃纖維強化塑膠(FRP)模板,具備輕量、高強度、可重複使用、不需脫模劑等特性,大幅減少木模浪費與施工碳排。該系統已通過UL94HB阻燃認證,符合清水混凝土規範,並廣泛應用於全台建案,搭配區域代工班模式,協助營造廠實現模組化施工與人力精簡,有效回應缺工與永續雙重挑戰。主辦單位指出,隨著淨零目標逼近,建築轉型已不容延宕。唯有產官學攜手合作,將永續理念落實於每一塊建材、每一項工法與每一次設計決策,方能真正打造兼具環境韌性與社會責任的低碳城市。這場研討會,正是台灣建築邁向永續新階段的關鍵起點。

Read More

Battle! 盧秀燕下舞林戰帖

台中市長盧秀燕霸氣合體舞者團隊以自信姿態詮釋街舞精神。(台中市運動局提供) 記者楊文琳∕台中報導 「要Battle就來台中盃!」台中市長盧秀燕與運動局長游志祥十二日釋出賽事宣傳影片,廣邀全國舞者齊聚台中,並提醒賽事報名至八月二十五日截止,邀請大家把握機會,一起來Battle! 台中市運動局表示,影片邀請資深評審囂張老師、師妹老師及多位熱愛街舞的小朋友同台演出,用舞蹈傳遞熱情與態度,氛圍活潑逗趣又充滿節奏感,為九月十三、十四日的台中盃街舞大賽熱力暖身。運動局表示,台中盃街舞大賽自創辦以來已邁入第七屆,今年特別走進知名文創景點「審計新村」取景,融合街舞動感與城市地景美學,展現台中年輕、多元的文化魅力。賽事每年吸引全國各縣市超過兩百隊報名,為台中市最大型、全國指標性街舞賽事。 今年首度推出女子Battle組別,鼓勵女性舞者自信綻放、自由出擊,讓女力在街舞舞台上盡情發光。同時邀請台中知名銀髮舞蹈團隊「索布雷特」驚喜登場,證明熱愛舞動,從來沒有年齡設限。賽事也持續與台中身心障礙體育總會合作,打造無障礙參賽舞台,讓身障朋友也能在節奏中發光發熱。此外,更積極拓展國際參賽隊伍,讓多元文化在台中街頭交會,展現這座城市的熱情與包容。這屆賽事包含排舞公開組、青年組、兒童組、MV組,以及Battle 3v3、2v2、1v1和女子1v1等多元賽制,滿足各年齡層與風格舞者的挑戰需求。為鼓勵大家一起來Battle,凡於「台中市政府運動局」FB粉專追蹤、按讚及留言,就可參加抽獎。

Read More

新社蛙境公園獲園冶獎

記者張瑞惠∕南投報導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與抽藤坑休閒農業觀光文化發展協會攜手合作,將社區居民既有生活場域「蛙境公園」,改造成為無圍牆的「永續生態戶外教室」;全區採全齡友善設計,適合親子家庭散步踏青、認識生態,永續理念更獲二0二五建築園冶獎肯定。 抽藤坑休閒農業觀光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邱志威提到,蛙境公園不只是一座生態資源豐富的公園,也是鄰近學生放學後的遊戲場、居民蹓狗放風的散步道及長輩話家常的集會所,已成為居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多功能利用場域。這次再度透過農村再生的加值,使公園升級成為安全、友善且具通用性的生活空間,也為人、產業與生態建立更緊密的連結。融入生態及產業地景。 打造優質環境教育場域農村水保署台中分署分署長陳榮俊說明,蛙境公園鄰近淺山次生林,為打造人與自然共好的環境教育場域,既有生態池採自然塊石及緩坡化等友善設計重新修砌,並運用透水混凝土、碎石鋪面及循環塑木等永續資材,建構出通行安全且全齡友善的步道動線。 漫步其中,除可欣賞優美的水杉倒影、聆聽悅耳的蛙鳴鳥語,園內還設置有大型解說書本等導覽設施,帶領到訪者認識在地棲息的面天樹蛙、黃嘴角鴞、黃裳鳳蝶等「新十二生肖」物種及茶樹品種特色,可深度探索農村多元的生態魅力與產業風情。

Read More

彰縣136學子赴星見學授旗

  彰化縣政府舉辦首屆國中師生國際教育見學授旗典禮。(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彰化縣府十二日在彰化藝術高中展翼館舉辦首屆「國中師生國際教育見學授旗典禮」,由縣長王惠美授旗,祝福即將啟程前往新加坡中華中學的一百三十六位國中九年級學生及八位隨隊教師,展開一場豐富的跨國學習之旅。 王惠美表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即將前往新加坡的優秀學子都是校內佼佼者,是彰化的驕傲,也是推動國民外交的種子。期許學生發揮所長、敞開心胸、用心學習,將所見所聞帶回校園、回饋社會,成為推動國際教育的關鍵力量。 王惠美表示,走出去國際是最好的學習方式,這次前往新加坡見學從八月十七日到二十九日分兩梯次前往,每梯次六天,以「雙語、科技與國際素養」為核心,安排豐富課程內容,包括校園交流、城市探索與主題學習,讓同學們可以親身體驗新加坡的多元文化與創新教育制度。 王惠美說,為鼓勵學生勇敢向學、邁向國際,由縣府全額補助五位低收入戶學生全額團費,其餘一般生則補助每人二萬元。 王惠美指出,近年來彰化縣積極推動國際教育,建置六十四所英語國際村,引進AR、VR及AI科技及聘請外籍教師協助教學,打造沉浸式英語學習環境,提升學生英文程度,並與美國加州州立大學聖馬可斯分校簽署合作備忘錄,推動線上英語課程及暑期遊學,從去年迄今已有一三三人次參與,有十位同學達到條件式入學的標準,一一四年起開始補助參加美國遊學的學生每人三萬元費用,希望幫助更多彰化孩子,勇敢走向世界以拓展國際視野,提升自身競爭力。

Read More

丹娜絲風災挨災民批 卓榮泰提政府3個不足向民眾致歉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上個月的丹娜絲颱風及後續豪雨重創南台灣,災民抱怨政府只顧著大罷免,災後復原動作太慢。行政院長卓榮泰十二日表示,面對強風豪雨,政府的「韌性不足、修復速度不足、媒合與整合能力不足」,他為這次所有的不足,向民眾表達最大的歉意,未來會用更強韌、更廣泛的支持力道及更快速的回應來面對各種災害。 立法院十二日邀請卓榮泰率同相關部會首長列席,提出「丹娜絲颱風及七二八豪雨災後復原重建」專案報告並備詢。卓榮泰表示,這次災害是連續性的,複合型的、第一次颱風後再加上豪雨,整整一個月中,讓中南部民眾身處在這樣環境,造成財產損失、生活不便,政府已表達非常多的歉意,在公共設施不足的情況下,生活蒙受辛苦,政府唯有在往後繼續加強修復。 行政院會七日通過「丹娜絲颱風及七二八豪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草案,卓榮泰也向朝野立委喊話,目前特別條例已送請立法院審議,感謝立法院長韓國瑜及朝野立委幾乎是用最快速度逕付二讀,也希望用最快速度能予以通過,讓行政院據以編訂特別預算,將所受的傷害用更即時方式加以修復,讓人民回復生活秩序。 卓榮泰坦言,「政府面對強風豪雨,我們的韌性不足;面對這樣的電力通訊破壞情況下,我們的修復速度不足;面對複合性、連續性的災害,我們媒合、整合能力不足」。 卓榮泰指出,政府未來要用更強韌的力量來面對,用更快速的速度來回應,用更廣泛支持力道來面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