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脹「三天沒排便」竟大腸癌三期 醫:5公分腫瘤塞住

因應大腸癌年輕化趨勢,衛福部自2025年起將篩檢年齡自原本的50歲下修至45歲,凡年滿45至75歲者,每兩年可免費接受一次糞便潛血檢查。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黃奕寧報導 向來健康,沒有家族史的45歲蘇先生,日前長達三天都「無排氣、排便」,因而腹脹無法進食,就醫電腦斷層檢查才發現他降結腸處有一顆5公分的大腫瘤,導致腸道完全阻塞。台北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陳昱廷醫師表示,由於腸阻塞無法施行大腸鏡檢查,在與病人討論後,為他安排手術切除腫瘤、周圍腸段及淋巴節,術後病理報告確定為已有淋巴轉移的大腸癌第三期,進一步安排後續化學治療。 大腸癌年輕化 不良生活型態是主因 據國健署資料統計,大腸癌連續多年位居國人癌症發生人數之首,過去以50歲以上族群為主,但近年臨床明顯觀察到發病年齡有下降趨勢,其中不良的生活型態是主要原因,包括攝取過多紅肉、加工肉品,以及缺乏蔬果、膳食纖維、運動習慣,此外,肥胖、糖尿病、吸菸飲酒及慢性發炎等因素,都會增加大腸癌的風險。 陳昱廷醫師指出,大腸癌初期多無明顯症狀,但隨腫瘤長大可能出現腹痛、血便、排便型態改變、糞便變細等表現。若腫瘤逐漸堵塞腸道管徑,則可能導致腸阻塞,發生率約20%,屆時將有無法排氣排便或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的情形,一旦拖延治療,腫瘤侵犯腸壁就會導致腸壁穿孔破裂,引發腹膜炎或敗血症,死亡風險極高。 大腸癌手術已非常成熟 早期發現更可達九成以上 臨床上,大腸癌以大腸鏡檢查搭配病理切片判定為主,但會搭配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甚至是正子攝影等影像檢查,確認是否有侵犯、阻塞或轉移,進而決定手術方式。陳昱廷醫師說明,目前大腸癌手術已非常成熟,常見方式包含開腹手術、腹腔鏡微創手術、單孔微創手術與達文西機器手臂輔助手術等。 其中微創手術傷口小、恢復快,但對於腸道嚴重阻塞或腹腔沾黏嚴重的個案,仍以開腹方式較為安全,除了切除腫瘤外,也會同步切除前後腸段作為安全距離,並清除病灶周圍的淋巴,以根除癌細胞。 術後則會視病人癌別與以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等輔助治療;但若已經是第四期的病人,會以其他治療為主,手術為其二線選擇。整體來看,隨著醫療進步,即使是第三期大腸癌,手術切除後的五年存活率有五至六成,早期發現更可達九成以上。 大腸癌篩檢年齡下修至45歲 早期揪出腸道異常 因應大腸癌年輕化趨勢,衛福部自2025年起將篩檢年齡自原本的50歲下修至45歲,凡年滿45至75歲者,每兩年可免費接受一次糞便潛血檢查。若檢查陽性,醫師會安排大腸鏡檢查進一步評估是否有息肉、腫瘤或出血來源。陳昱廷醫師強調,糞便潛血是初步偵測腸道異常的簡單利器,民眾可以善用資源,把握黃金時機提早發現、提早治療。  

Read More

GU 與「rokh」推出第三彈聯名系列

GU_與「rokh」推出第三彈聯名系列。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秉持著「YOUR FREEDOM」品牌精神的日本流行時尚服飾品牌GU,宣布將與以獨特視角解構傳統美學、追求優雅與原創性的時尚品牌 rokh 推出第三次聯名系列。全系列商品將於9月26日(五)正式登場,於GU全台實體店舖及網路商店販售。部分品項為GU網路商店、ATT4FUN店、Mitsui林口商場店、台南南紡購物中心店限定販售。 GU 與 rokh 的合作始於2024年秋季,首個系列以「Play in Style」為主題,兩大品牌都秉持著「時尚自由」的共同理念,rokh 標誌性的巧妙剪裁、趣味疊穿以及對經典設計與色彩的重新詮釋,都與 GU追求多元穿搭可能性的精神不謀而合。 第三彈聯名系列,延續了rokh的獨有風格,將經典單品巧妙融入日常穿搭。在系列中運用獨特的剪裁、圖案與層次感設計,打造出多款充滿巧思的單品,讓大家盡情享受自由搭配的樂趣。 其中,「短版風衣外套」採用立體剪裁袖型,並在背面下擺處加入束口設計,創造獨特的繭型輪廓,可搭配同材質的風衣長裙,打造出猶如長版風衣的整體造型。此外,「女裝兩件式襯衫迷你連身裙」包含了一件領口設計的針織上衣與一件迷你長度的細肩帶洋裝,可獨立拆開穿搭;其迷你細肩帶洋裝更是本季的流行趨勢,精心設計的長度,能夠與褲裝或不同單品疊穿,創造多變的時尚風格。 本次聯名也推出男裝秋冬系列,雖然僅有四款單品,但設計風格豐富多元,從時下流行的工裝風到實用機能設計應有盡有,多樣化的版型與尺碼選擇,讓大家都能享受不分性別限制的自由穿搭樂趣。

Read More

嘉義縣衛生考評奪佳績 獲三大獎

嘉義縣衛生局榮獲衛生教育業務優等獎及照護業務第1名,衛福部長石崇良(左)親自頒獎,由嘉義縣衛生局副局長林裕珍代表接受。(記者張翔翻攝) 記者張翔/嘉義縣報導 嘉義縣113年衛生業務考評再奪佳績,醫政、照護、口腔、食品藥物及防疫等五大類「滿分」,12日於衛生福利部衛社政首長會議中獲頒第三組考評綜合獎第2名、衛生教育業務優等獎及照護業務第1名,備受矚目。 嘉義縣衛生局長期秉持「健康樂活、樂活健康」的施政願景,積極配合中央政策,推動各項以民為本的衛生政策,衛生教育方面透過創新推廣及社區參與,有效提升民眾健康識能,營造健康生活環境;照護業務則領先全國,積極爭取公安設施設備及強化護理之家的災害應變演練之能力等,並推動多項創新服務,如「到宅訓練外籍看護衛教計畫」、「管路安心計畫」、以及首創的「失智整合照護模式」,成功提升長照服務可近性與品質,長照利用率更高居全國第一,績效卓著。 嘉義縣衛生局各項考評,屢獲中央及各界肯定,除透過獎項肯定,民間NGO組織的支持及提供實質的資源協助,有助於公共衛生在衛生教育、照護服務、醫療發展及社區健康推動等,共同展現嘉義縣以民為本、持續創新的施政實力,堪為全國各縣市學習典範。 嘉義縣衛生局長趙紋華感謝每一位默默付出的衛生局同仁,用愛與專業守護鄉親健康,也感謝縣長的全力支持以及衛福部給予的高度肯定,未來也將持續創新不懈,攜手打造一個讓每一位嘉義人都能健康樂活的幸福城市。

Read More

桃機SMS安全管理系統座談會登場 邀航空業界專家開講

桃園機場舉辦安全管理系統(SMS)座談會,攜手業界深化安全管理,提升民航安全。(圖/機場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桃園國際機場公司昨(11)日舉辦「114年度SMS安全管理系統座談會」,邀集民用航空局、飛航服務總臺、航空警察局、航空公司、地勤公司、及機場安全管理系統(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MS)等相關單位,就風險管理、人因事件、安全績效及安全文化四大主題邀請航空業界專家進行專題分享,展現桃園機場攜手各界提升民航安全的努力。 機場公司總經理范孝倫表示,SMS不僅是管理制度,更是需要全體人員參與、持續精進的安全文化。透過各界交流分享,讓大家將所學運用融入於日常作業裡,共同守護我國民航安全品質,朝向更安全的標準邁進。 機場公司前總經理但昭璧擔任風險管理專題分享講員,機場作業中的各項風險應透過事故序分析軟體Bow-Tie等工具進行系統性識別,並依循「合理可接受最低風險」(ALARP)原則建立有效的風險控管機制。 在航空專業領域專家分享實務經驗與前瞻觀點之下,帶動SMS相關單位深度交流。(圖/機場提供) 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運輸安全組組長鄭永安分享人因事件主題,人為錯誤往往只是事故的表象,應深入了解員工作業情境等因素,透過人為因素分析分類系統(HFACS)等分析工具找出根本原因,進而加以強化改善。 民用航空局標準組副組長朱衍達分享安全績效主題,說明政府重視安全績效的監控,加強運用「領先指標」提早發現安全問題,確保SMS能持續發揮預防性效能。 中華航空企業安全室協理游約翰分享華航轉型經驗,推動從「獨立」到「互助」的安全管理,透過建立「公正文化」的環境、強化高階主管承諾,及實施主管走動式管理深入了解,以提升員工安全管理的參與度。 機場公司提到,此次座談會在航空專業領域專家分享實務經驗與前瞻觀點之下,帶動SMS相關單位深度交流,有效促進跨單位合作,讓SMS安全管理制度及觀念在每日超過710架次,全台最繁忙的桃機更能全面落實。

Read More

守護東海岸自救會籲停止風機開發台東縣府明確表態不支持

縣長、議長及立委代表一致表達,反對台東海岸設立風電的決心。(記者鄭錦晴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針對民間業者規劃進駐東海岸五十八座大型陸域風機開發案,由南迴、長濱與成功地區組成的東海岸反風電自救會聯盟,十二日前往縣府將近五千份具名紙本連署,遞交給縣長饒慶鈴,強烈要求台亞風能公司撤回「東風」、「東成」兩項風力發電計畫。 自救會指出,風機設立將嚴重衝擊地方生態、原民文化與居民健康。該開發案涵蓋長濱、成功、太麻里、大武與達仁等區域,部分設址更位在坍方熱區,風險極高。 今年八月的大武公開說明會中,因廠商迴避質疑,激起現場居民強烈反彈,爆發「滾出去」怒吼。 自救會在縣府會議室舉行祈福儀式,祈求祖靈庇佑東海岸的土地與人民。(記者鄭錦晴攝) 自救會強調,並非反對再生能源,而是反對錯誤選址與缺乏地方共識的能源規劃。他們痛批「東海岸不是風機的試驗場,風機一設立就是三十年,不能只看補償金而忽略長期傷害」 族人並在會場舉行祈福儀式,及「堅若磐石」簽署行動,縣長及在場的立委民代一一簽名,象徵守護家園決心。 縣長饒慶鈴再次重申,縣府能源政策主張地熱、小水力及其他合適的能源,不支持大型陸域風電。 東海岸反風電自救會聯盟將近五千份具名連署,遞交給縣長饒慶鈴。(記者鄭錦晴攝) 自救會呼籲中央與企業懸崖勒馬,強調能源轉型應「適地適用」,不能犧牲東海岸的環境與文化。同時提醒縣府必須堅守承諾,拒絕任何與地方共識脫節的開發計畫,勿讓未來世代持續承受錯誤決策的代價。

Read More

中原大學扶植新創有成 全台唯一榮獲「Triple E Awards」年度創新創業大學

中原大學產業加速器暨育成中心榮獲全球「創新創業大學」獎項殊榮,由產學處總監高靖航代表出席領獎。(圖/中原大學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中原大學產業加速器暨育成中心於「2025 Triple E Awards」選拔脫穎而出,榮獲由全球創業與參與型大學認證委員會(ACEEU)頒發的「年度創新創業大學」(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of the Year)獎項,成為台灣首度奪得該榮耀的大學育成中心,也是今年全台唯一獲獎的大學,充分展現中原在推動創業教育與新創企業扶植上的卓越貢獻。 中原大學表示,「Triple E Awards」總部設於德國,由來自全球逾40位大學校長、學術與產業界專家共同組成,並獲歐洲高等教育質量保證協會(ENQA)、國際高等教育質量保證機構網絡(INQAAHE)支持,旨在表彰獲獎大學在高等教育領域中,推動創業精神與社會參與的努力,以及肯定其在區域生態系統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今年全球有超過30個國家的大學參加選拔,頒獎典禮於台灣時間9月12日凌晨在捷克布拉格CZU大學舉行,當場揭曉各獎項名次,中原大學榮獲「年度創新創業大學」全球第4名的肯定,由產學營運處總監高靖航代表領獎。 中原大學校園衍生企業「宜智科技」勇奪全球創業黑客松亞洲區冠軍,與頒獎人、桃園市青年局長侯佳齡(圖中)合影。(圖/中原大學提供) 中原大學提到,多年來,該校整合政府與學校資源,培養學生洞察產業趨勢、強化創業實作,並藉由跨領域課程、提案競賽與專業輔導,營造活絡的創業氛圍。自1997年成立育成中心以來,已成功培育逾230家企業、協助9家企業公開發行,累計投增資額超過40億元。除導入國際創業資源與矽谷創業家精神,並打造校內「知行領航科技園區」成為奇點新創基地,更與桃園市政府合作經營青創基地,每年輔導逾60家新創企業,積極鏈結地方與國際,推動產業升級。 中原大學表示,具體成果亦反映在學生實戰表現上。由該校學生創立的校園衍生企業「宜智科技」(EZeeTech),除了榮獲教育部「U-start創新創業計畫」支持,也奪下第一屆Erupture全球創業黑客松亞洲區冠軍,更代表亞洲至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參加全球總決賽榮獲第三名。團隊成員都是大三學生,以電機系為主加上商設系,向世界展現中原學子跨域整合與創新應用的實力。 中原大學產學營運處指出,「Triple E Awards」獎項主要表彰高等教育機構在推動創業精神(Entrepreneurship)、社會參與(Engagement),以及教育卓越(Excellence in Higher Education) 三大面向上的努力與成果,因此被簡稱為「Triple E」。 中原大學產業加速器暨育成中心輔導新創企業參加新加坡Echelon新創展會,與全球新創同台交流。(圖/中原大學提供) 產學長張雍則表示,中原大學長期以來為台灣經濟成長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援,而產業加速器暨育成中心更為創新創業團隊提供一站式育成服務,實現「從0到1、從1到100」的成長加速育成,為台灣新創團隊與產業注入永續發展的創新能量。 中原大學校長李英明表示,在面對AI技術發展引起産業典範移轉的同時,該校效法奇點大學精神,結合專題計畫與產學合作,鏈結育成創業加速器及國際創業資源,培育能回應人類未來議題的創新創業人才。此次獲獎是對中原大學創新創業推動的高度肯定,不僅彰顯台灣創新實力的持續精進,更拓展了中原大學與國際創新生態系深度合作的契機。

Read More

教團籲政府立即改革,終結行政爆量、教師荒、加給不公、校事會議濫訴四大困境

過多的無理濫訴,讓學校疲於奔命。(台南市教育產業工會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教育部十二日在高雄辦理南區「教育部長與國民中小學教學現場教師座談會議」,但地方教師工會與教師會卻未收到邀請,全教總與台南市教育產業工會質疑教育部是否真的在乎學校或現場教師的工作實況並想了解解決方針?同時也呼籲政府應立即改革,終結行政爆量、教師荒、加給不公、校事會議濫訴四大困境。 全教總與台南市教育產業工會指出,當前台灣基層教育現場正飽受四大困境侵蝕,包括行政減量名存實亡導致業務爆量、教師職業吸引力驟降引發嚴重教師荒、行政職務加給改革緩慢且不公,以及《教師法》修惡後校事會議濫訴成災。這些問題不僅嚴重耗損教育能量,更讓教師疲於奔命、專業受損,學童受教權益大受影響。 針對四大困境,教團也一一提出解方,其中針對行政減量部分,台南市教育產業工會指出,教育部從一0四年推動行政減量,但十年來基層教師普遍無感,甚至業務爆量,各級行政單位「一紙公文號令天下」,更誇張的還有民間企業與團體將學校視為「低成本的人力提款機」。教育主管機關應正視此問題,明確拒絕非教學專業事務干擾教育現場,並檢視內部行政,去除疊床架屋之業務流程。 此外,代理教師權益雖提升,卻仍鬧「教師荒」,關鍵在於代理教師比例過高及教師職業吸引力下降,建議政府除了補足過去正式員額外,應持續提高法定員額、穩健開缺,並調高教師待遇,改善師生比與降低授課節數,才能確保師資永續發展。 教團指出,行政職務加給改革緩慢不公,組長加給竟獨分為三等級,未考量教師兼任同一行政主管職務「同工同酬」原則,對低薪級教師顯然不公,儘管教育部長曾承諾調整,但改革緩慢且不符期待。另特教加給也仍待實質調整。 至於校事會議濫訴成災的問題,教團表示,「校事會議」原意是處理不適任教師,但現已完全變調,真正達到解聘標準的案件不多,過多的無理濫訴,讓學校疲於奔命、資源耗盡,呼籲政府必須採取具體行動,建立防堵濫訴的守門機制,強化校內的輔導與管教資源,將學校教育導回正軌。

Read More

桃市觀旅局率觀光業者赴日交流 吸引關西旅客來桃園旅遊

桃園觀光業者與神戶北野異人館協會交流地方性小旅行歷史走讀、館舍觀光產業經營。(圖/觀旅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桃園市觀光旅遊局昨(11)日率領桃市觀光業者前往日本神戶與大阪參訪、拜會並辦理推廣活動,鎖定關西市場擴大日本來台旅遊客源,同步深化與觀光友好城市的交流合作。 觀旅局表示,市府自前年與日本神戶觀光局簽署觀光交流合作備忘錄以來,雙方互動密切、互訪不墜。今日首度由市府帶領桃園觀光業者赴神戶,除拜會神戶觀光局外,並邀集日本旅行業協會(JATA)兵庫縣支部長、神戶市商店街聯合會會長、有馬溫泉觀光協會會長、神戶未來都市機構及多位在地業者進行交流,將過去兩年多的官方互訪擴大為兩市民間業者的實質對接,與會業者普遍肯定市府作為,認為有助於相互學習並拓展市場。神戶市議會前後任議長更親臨表達支持兩市持續合作深化。 參觀日本樂天集團在神戶經營之VISSEL(勝利)足球隊,了解球團針對場館維運之環境永續具體措施,以及推廣修習旅行之體驗項目。(圖/觀旅局提供) 觀旅局長陳靜芳表示,過去兩年桃園與神戶累積良好互動,從初期交流認識,逐步拓展至彼此推廣旅遊市場。此次與神戶觀光局推動的修學旅行即為一例。這兩日觀旅局與經濟發展局、教育局共同參訪神戶中學校與SDGs推動模式,並透過與當地學校及業者座談,掌握學生特性與需求,作為桃園優化修學旅遊產品與服務之依據。同時,此次眾多桃園觀光產業業者到訪神戶,不僅了解市府推動觀光國際化的用心,也可藉此開拓視野與市場。 桃園市觀光推廣團並規劃於12日前進大阪舉辦觀光推介會。陳靜芳指出,2024年日本來台旅客達132萬人次,其中日本旅客在桃園過夜人次超過14萬人次,日本為桃園外籍旅客最大來源國。配合全球觀光趨勢由大都會轉向區域型、深度型旅遊,桃園具備強大吸客潛力,市府順勢推動「桃園 旅的起點 即刻出發」觀光模式,整合交通、旅宿、美食與景點資源,打造自機場出關即可啟程的在地旅遊動線,大幅縮短轉乘時間,全面提升旅客體驗。從「珍珠海岸」出發,可欣賞全台最大石滬群,體驗海客牽罟文化,並乘坐大王蓮感受水上奇景;走訪「大龍門」觀光廊帶,漫步大溪老街百年風華,重溫慈湖與石門水庫的歷史記憶,品味龍潭獨具風味的茶香;深入北橫原鄉,踏上小烏來天空步道,走訪千年檜木環繞的拉拉山巨木群,感受天然芬多精。桃園正持續形塑具辨識度的觀光品牌,成為更多日本旅客「停留桃園、玩在桃園」的首選寶藏城市。 桃園市觀旅局長陳靜芳帶領桃園旅館業、旅行業、商圈協會及在地業者等,拜會神戶觀光局及在地旅遊業者一同交流,討論未來修習旅行及各方面合作之可能性。(圖/觀旅局提供)

Read More

新北雙榮耀!再奪永續微電影獎 校舍活化 美感旅行登亞太舞台

金雕微電影-新北美感旅行銅獎登亞太舞台。(新北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一座校園,不只是建築,更承載世代的記憶與地方的希望。新北市教育局以《閒置校舍活化二部曲─走進·重生校舍》及《美感旅行,守護教育永續》微電影,分別榮獲第9屆金鵰獎永續微電影銀獎及銅獎,今(12)日於台北世貿中心亞太永續博覽會頒獎典禮中獲頒殊榮。這是教育局連續第二年獲得肯定,從173部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評審團一致讚譽影片展現教育永續、藝術美學及社區共融的價值,讓新北校舍活化與美感旅行的模式與被亞太區域看見。 榮獲銀獎的校舍活化紀錄片以兩所校園轉型為例,細膩呈現「校舍重生」的力量。三芝國小陽住分班蛻變為北海岸最具藝術氛圍的「山海藝術園區」,成為藝術家的創作基地,結合自然景觀、生態教育與文化展演,讓藝術融入日常走進生活;貢寮國小吉林校區則轉型為「和禾聚落」,恢復1920年代石頭屋教室原貌,設立青年培力工作站,串聯梯田保育、生態教育與青年返鄉,成為地方創生的重要據點。 榮獲銅獎美感旅行紀錄片以「新北市美感頻道」發想,製作超過30支影片,內容涵蓋藝術欣賞、創作體驗及校園美感課程,並深入學生及市民日常生活,累計觀賞人次突破26萬。影片內容精選過去三年來關於文化保存、藝術美學、環境守護等多元議題,生動展現新北市藝術教育的豐碩成果,同時邀請市民一起發現新北之美,守護及傳承傳統藝術,推動教育的永續發展。 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新北市持續推動閒置校舍活化,透過跨局處合作導入藝術社造、實驗教育、銀髮俱樂部、社區中心等多元模式,讓校園空間重獲新生再現價值。《走進·重生校舍》紀錄片呈現舊校舍如何透過活化再造重新融入地方脈動,延續教育精神,為校園活化開創新的起點。今年再度獲獎,更加堅定教育局持續深耕「校舍永續再生」的承諾。未來將持續推動多元美感教育,並與大專校院、民間團體合作公私協力讓美感融入日常,建立新北美感藝勢力。 教育局強調,新北市府近6年已投入超過300億元進行校舍新建、整建及耐震補強,全面優化學習環境;同時推動「閒置校舍活化再生計畫」,讓校園不只是知識傳承的場域,更是連結地方情感與共創美好生活的中心。此外,為提升學生美感素養,2021年起建置「美感跨域共學基地」,設置「藝術雙語資源中心」、「藝術STEAM創發中心」及「美感教育影音中心」,開發雙語教材教案、培養藝術steam跨域人才及製播美感影片,未來將以永續為核心,讓每一座校園都能成為有美感的社區共融的學習環境,成為世代共榮的重要力量。

Read More

新北市美術館榮獲芝加哥雅典娜「國際建築獎」 展現全民美術館使命

新北市美術館於今年開館系列活動,打造建築光雕展演,運用光影藝術投射於美術館立面。(新北文化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美術館自今年4月25日正式開館以來,持續受到國內外矚目,近日再傳捷報,榮獲國際建築界具指標性的芝加哥雅典娜建築與設計博物館「國際建築獎」,並將於2025年「國際建築獎」展覽中展出,主題為「城市與世界」,與全球頂尖建築齊名。此外,美術館園區景觀照明設計,今年也獲美國繆斯設計的照明設計鉑金獎,展現新北市的國際文化能量。 新北市文化局表示,本次獲獎不僅彰顯新北市美術館的建築成就,也展現城市文化發展的願景。新北市美術館位於鶯歌溪與大漢溪匯流處,由國際知名建築師姚仁喜團隊設計,結合自然與在地文化,以「如蘆葦叢中浮現的建築」為設計靈感,建築外觀由高低錯落的鋁管立面構成,營造出隨風搖曳的律動感。此外,整體園區照明設計,也特別邀請劉炳毅與朱文英領軍的一隱照明設計,從建築向外輻射,融入了風、光以及當地動植物等響應環境元素,透過光線,將美術館的藝術氛圍延伸到戶外空間,打造一座連接藝術與生活的全民美術館。 文化局提到,芝加哥雅典娜建築與設計博物館(The Chicago Athenaeum Museum of Architecture and Design)是「國際建築獎」創辦機構之一。該獎項自2004年設立,旨在表彰與發掘全球範圍內高品質、有意義的建築、景觀建築與城市規劃項目;美國繆斯設計獎項則是國際獎項協會(International Awards Associate)於2015年設立。新北市美術館的建築設計與戶外照明設計能夠在這兩個國際競賽中脫穎而出,顯示新北市美術館在國際建築舞台上的卓越價值。 新北市文化局指出,美術館的設置不僅是典藏與展示藝術的重要場館,更承擔推動文化平權、提升市民美感的公共使命。自今年4月開館以來,透過為期六週的開館系列活動揭幕,其中最受矚目的建築光雕展演,運用光影藝術投射於美術館立面,將新北市美術館的建築及園區特色生動展現。開館迄今已累計逾170多萬的活動參觀人次,充分展現全民美術館的吸引力與文化能量。 新北市美術館現正展出「關係場域:90年代新北文化地景」,由策展人王品驊邀集七位藝術家,透過檔案、館藏與新作回望1990年代的前衛藝術能量;以及活躍於國際舞台的藝術家楊嘉輝全新創作「展亭」,聚焦多媒體環境與人工智慧快速發展的時代,探問科技如何重塑人類的感知與思考。 此外,文化局提醒,為深化教育推廣與親子參與,新北市美術館將於9月27日上午11點在B1探索基地舉辦《才不可愛!》說故事活動,即日起開放線上報名,額滿為止。透過寓教於樂,讓親子一同走進美術館,感受藝術與故事的想像力。新北市美術館將持續以多元展覽與公共活動實踐「全民美術館」使命,讓藝術融入生活,並在國際舞台展現新北風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