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英科技合作再升級 量測標準接軌全球

工研院與NPL合作協議備忘錄簽約儀式。(經濟部標準局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委託工研院量測中心成立「國家度量衡標準實驗室(NML)」,肩負建立與維持我國最高量測標準,在標準局督導下,NML持續深耕國際計量事務,並因應全球科技快速演進與供應鏈重組,積極拓展跨國合作。9月11日工研院於新竹總院區與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NPL)正式簽署合作協議(Memorandum of Agreement, MoA),為雙方在半導體、人工智慧及關鍵材料等前瞻領域的量測技術發展與產業應用,建立長遠且堅實的合作基礎。 此次合作協議由量測中心執行長藍玉屏與NPL先進製造與材料策略主管Gareth Edwards代表簽署,標準檢驗局賴俊杰副局長、工研院劉文雄院長,以及英國國家科技顧問史密斯博士(Dr. Dave Smith)共同見證,象徵臺英科技合作邁入新里程碑。 標準局表示NML與NPL同為各自國家計量體系的核心機構,長期於量測標準及國際比對領域合作,共同推動全球量測標準一致性。本次MoA將進一步鞏固雙方在量測技術的夥伴關係,未來將透過國際研討會、技術交流、人才互訪、培訓合作與標準制定,加速量測技術創新,協助臺灣產業在國際市場中掌握更大優勢。 標準局強調,此次合作不僅深化臺英科研交流,更透過工研院量測中心的精密量測專業結合NPL的世界級技術實力,攜手推動跨國技術合作與標準建立,並協助產業開拓新市場與新應用。雙方在半導體、AI、資訊與通訊技術(ICT)、先進材料及製程量測等領域優勢互補,將加速關鍵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為產業創新注入新動能。

Read More

長江幹線/長三角新三樣船載貨櫃水水中轉一櫃制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長江海事局與上海海事局在江西九江正式簽訂合作協定,象徵著長江幹線和長三角推行實施“新三樣”船載貨櫃危險貨物水水中轉“一櫃制”運輸,新能源汽車等貨物通過貨櫃出口“一次申報”“一櫃到底”。 消息指出,蕪湖港朱家橋港區碼頭搭載著出口波蘭的125個貨櫃375輛新能源汽車的“江海通189”輪發航開往上海,這是長江海事局與上海海事局實施“新三樣”貨物水水中轉“一櫃制”運輸模式後發航的首艘貨櫃船。(見圖) 據悉,該運輸模式將在涵蓋“新三樣”貨物基礎上,逐步擴展至其他包裝危險貨物,並在武漢、蕪湖先行試點的基礎上,推廣至長江幹線,形成以長江幹線為主軸、上海港為樞紐,聯動長江沿線港口,國內水路、國際海運無縫銜接的高效出口網路,為我國外貿出口注入更強動力。“一次申報”“一櫃到底”是指通過貨櫃運輸“新三樣”貨物時,將原來向始發港和中轉港分別申報,轉變為僅需向始發港申報。同時將貨物查驗前置到裝櫃環節,實施始發港和中轉港結果互認,減少重複申報、開櫃檢查,縮短出海週期,促進企業降本提質增效。據測算,“一櫃制”實施以後,貨櫃在港時間可縮短35%,每年為企業降低運輸成本超過億元。 近年來,沿江新能源汽車“原材料—電池—整車”完整產業鏈集群加速形成,並在電池技術、智慧駕駛等領域全球領先,依託規模化產能,零部件成本降低,性價比顯著高於傳統燃油車及海外競品。加之長江黃金通道低成本優勢,沿江港口與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無縫銜接,物流體系不斷完善,使新能源車訂單量暴增,也直接拉動了鋰電池的出口,“新三樣”貨物通過長江水路運輸需求日益增長。 為適應新能源汽車等“新三樣”產業高速發展,近年來,大陸海事部門還積極推動多式聯運發展,指導重慶、宜賓、武漢等地企業開闢南向出海通道,提高運輸效率。長江海事局、江蘇海事局積極與浙江、福建、廣西等沿海海事機構合作,共同打造水水聯運、鐵水聯運、公水聯運“新三樣”出海“直通車”,實現跨區域監管統一標準、聯合查驗、離場免檢、資訊互通,並開闢“綠色視窗”,縮短行政審批時限,助力“新三樣”高效便捷出海。 據統計,今年以來通過長江幹線四川至江蘇段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新三樣”貨物運輸增勢迅猛。其中新能源汽車累計出口38.6萬輛,比去(2024)年同期激增167%;鋰電池貨櫃出口2.37萬TEU呈現110%倍增。

Read More

長榮海運參展亞太永續博覽會 五大主軸展現綠色航運實踐力

長榮海運以「綠色航運 永續未來」為主題,參加由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於台北世貿一館舉辦的「2025亞太永續博覽會」。(長榮海運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長榮海運參加由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於台北世貿一館舉辦的「2025 亞太永續博覽會」,以「綠色航運 永續未來」為主題,展期自9月11日至13日。展場規劃以「環保船隊與能源轉型、海運節能策略、智能碼頭、減排管理、生態保護」五大主軸,全面展現公司對永續發展的承諾與具體作為。 長榮海運表示:「我們不只承載貨物,更承載對地球的承諾。」此次展區設計呼應博覽會的永續精神,大量採用可回收再利用的環保材質,包括紙管、甘蔗板打造造型隔間與服務台,充分展現對環境友善的實踐態度。 為了讓參觀民眾深入了解長榮海運在環保上的努力,現場將安排專人導覽解說,並設有拍照區及手舉牌,讓大家能與新一代貨櫃船合影留念。只要完成簡單問卷填寫,即可獲得限量環保紀念品,數量有限,送完為止,誠摯邀請民眾踴躍參與。 長榮海運於展場內安排專人為參觀民眾導覽,了解最新型環保船隊知識,民眾參觀之餘還可填答問卷獲得限量環保紀念品。(長榮海運提供) 現場也將展示長榮海運最新一代環保貨櫃船的模型與圖片,讓參觀民眾可以近距離了解船舶結構,並認識節能導風罩、空氣潤滑系統與岸電設備如何有效降低碳排放。同時,展區也呈現長榮在ESG的多項實踐成果,例如:拒運非法動植物、減速航行以降低鯨魚碰撞風險、導入壓艙水管理系統以維護海洋生態與生物多樣性。 此外,展出的新型貨櫃船生活空間也顛覆了傳統印象。住艙設計舒適新穎,配備個人房間、交誼廳、廚房及健身房等設施,提供媲美星級飯店的水準,讓船員即使身處海上也能擁有如同在家的舒適感受。 長榮海運以「綠色地球的守護者」自我期許,積極響應國際海事組織(IMO)2050航運淨零目標,每年進行溫室氣體盤查並通過第三方驗證;同時,也持續參與國際生態保護行動,攜手全球供應鏈夥伴,以創新技術與實際行動,為世界航道注入永續綠色動能。

Read More

臺北關修正快遞併袋通關規範 9月15日起生效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北關發佈修正「空運快遞業者違反海關依空運快遞貨物通關辦法第十二條之一第二項但書公告辦理併袋通關條件之處理原則」第五點規定,並自今(114)年9月15日起生效。 臺北關公告,依衛生福利部112年8月28日衛授國字第1120004315號函,電子煙油不論有無標示含尼古丁,皆依菸害防制法查處,修正「空運快遞業者違反海關依空運快遞貨物通關辦法第十二條之一第二項但書公告辦理併袋通關條件之處理原則」第五點附表之違反態樣四。 依該關114年7月21日北普遞字第1141047001號公告事項二、不得併袋貨物或併袋各箱(件)之外袋(或外包裝),除以紙箱盛裝或為原始網購平台之包裝袋外,應採透明材質規定,修正附表違反態樣五之第5點。申報B類私人集運貨物,併袋內每1筆分提單貨物僅限1件,及併袋分提單筆數不得超過10筆,增列附表違反態樣五之第6點。

Read More

需求弱於預期NCFI出口即期費率出現下跌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日本國際貨運代理協會(JIFFA)引據寧波貨櫃運價指數(NCFI)數據指出,由於需求弱於預期,大多數貿易航線的NCFI出口即期費率均出現下跌,上週第36週指數為1023.2點下滑6.8%。 據分析,在21條航線中,只有三條航線運費上漲,18條航線運費下降,在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港口中有三個港口指數上漲,13個港口指數下跌。在通往歐洲和地中海的航線上,儘管貨運量緩慢,但航運公司仍保持較高運能。一些航運公司調低費率以吸引流量,從而壓低了即期費率。歐洲航線下跌7.9%,以855.9點收盤;東地中海航線下跌7.7%,以865.3點收盤;西地中海航線下跌10.3%,以1061.1點收盤。 對北美的出口也有所減弱,上週運價的普遍上調推動大量發貨量,但航運公司並沒有隨後收緊運能,因此即期費率小幅下跌。其中東線下跌3.2%,以1085.3點收盤,西線下跌4.2%,以1338.3點收盤。 NCFI由寧波航運交易所(Ningbo Shipping Exchange)在BIMCO的支持下發佈。

Read More

昇恆昌獲頒台灣永續行動獎打造友善職場與綠色國門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昇恆昌昨(11)日獲頒台灣永續行動獎銀獎肯定,永續發展與多元共融雙軌並進打造友善職場與綠色國門獲肯定。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挑戰,站在國門第一線服務旅客的昇恆昌免稅商店,今年首度自主完成桃園國際機場免稅店的ISO 14064-1溫室氣體盤查,即獲國際第三方驗證單位BSI(英國標準協會)認證,對外展現昇恆昌對減碳永續的承諾,對內昇恆昌「以人為本」打造友善職場環境,也獲頒台灣永續行動獎銀獎肯定,彰顯其在旅遊零售產業永續領航的地位。 昇恆昌長期推動CSR(企業社會責任)與ESG,是全台首家發行永續報告書的百貨零售業者,也是全球旅遊零售產業首家通過永續報告認證的企業。雖非法規規定企業,但昇恆昌今年將自主完成全台13處據點碳盤查,其中南崁保稅倉庫已連兩年完成查證並減少近300公噸碳排,桃園機場免稅店更是配合桃園國際機場整體永續策略,積極推動減碳措施,包括產地直送、支持地方創生等,帶動旅遊零售業向綠色國門目標邁進。 昇恆昌以「多元共融、人才永續」為核心,推動社會多元共融專案,雇用身心障礙與原住民員工比例遠超法定標準,並聘用300多名新住民與東南亞實習生,展現包容與文化整合力;同時推動全員志工文化,長期支持育幼院與安養機構等社福單位,不僅獲衛福部健康職場認證、HR ASIA最佳雇主品牌獎及桃園市優良實習廠商肯定,今日也榮獲台灣永續行動獎銀獎,為全台唯一獲此殊榮的旅遊零售業者,展現企業推動永續與包容的實質成果。 昇恆昌表示,永續淨零是全球共同目標,公司成立三十年來,始於「初心」,衷於「創心」,將持續秉持「誠信、專業、創新及公益」經營理念,以及「公共服務為導向,利益大眾為宗旨」的「利他」精神,深化永續發展行動,並以實際行動協助提升機場整體服務品質與國際排名,為台灣打造國際競爭力的國門樞紐,同時讓企業成長與員工幸福同步,創造有溫度的職場文化,持續帶動社會正向影響。 附圖為昇恆昌桃園國際機場免稅店首度執行溫室氣體盤查,即獲得國際第三方單位BSI(英國標準協會)認證肯定。在桃園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俊德見證下,由BSI台灣分公司協理簡慧伶授予證書,並由昇恆昌總經理江建廷代表接受。(昇恆昌免稅商店提供)

Read More

中油力挺國籍航商 LNG國貨國運方案審慎評估中

(經濟部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台灣中油表示,全力配合政府之政策,協助國籍航商跨足LNG船運市場,刻正依程序審慎評估,並以確保LNG運輸安全與供應穩定為首要考量。 台灣中油是針對有媒體報導液化天然氣(LNG)國貨國運議題,作了上述的表示。中油指出,LNG進口採用FOB(裝貨港船上交貨條件)或DES(目的港船上交貨條件)交運取決於多種因素。由於國際LNG市場長期為賣方市場,台灣中油已持續向供應商爭取,在兼顧穩定供應及分散風險前提下納入FOB交易模式氣源,並依整體採購規劃,積極研議LNG國貨國運可行方案。 另外,對於報導提及「原有向俄羅斯採購LNG計畫,並規劃由我方派船,後因俄烏戰爭爆發而擱置」一事,並非事實,籲請外界勿傳遞不實資訊。台灣中油強調,將持續與相關主管機關緊密合作,在兼顧供氣安全前提下,全力推動LNG國貨國運。

Read More

榕廈小三通航線暑運客運量再攀高峰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榕廈兩地“小三通”航線暑運客運量再攀高峰,福建省交通運輸廳消息,福州、廈門兩地“小三通”客運航線今年暑運期間客流再攀高峰,兩岸人員七月一日至八月31日福馬“小三通”航線暑運旅客數達1.8萬人次,較去(2024)年同期增長近五成(+49.7%)。 作為福州與馬祖一水相連的便捷紐帶,福馬“小三通”航線憑藉航程短、成本低的核心優勢,暑期以來,“兩馬”體育聯誼賽、海峽青年薈等活動相繼開展,進一步推動福馬“小三通”航線迎來客流高峰。暑期經福馬“小三通”客運航線往來的旅客有家庭親子、跨境研學團、“首來族”等客流群體,特別是親子遊群體佔據出行旅客的主流,參加研學交流、商務訪問的旅客較以往明顯增加。

Read More

港務公司攜手10家業者簽署減碳MOU 邁向港埠淨零新里程

啟航淨零」MOU宣言簽署活動,港務公司與業者共同邁向永續港口目標。(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公司11日在台北世貿一館「2025亞太永續博覽會」由交通部主辦的「啟航淨零論壇」上,由王錦榮總經理與國內、外航商及貨櫃集散站等10家業者,共同簽署「淨零減碳」MOU宣言,交通部陳世凱部長及現場超過100位貴賓一同見證臺灣港群淨零減碳往前邁進一大步。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挑戰,國際港埠協會(IAPH)以及國際海事組織(IMO)等國際組織,將港埠視為海運與陸運鏈結中邁向淨零排放的關鍵節點,近年來陸續制定減碳相關規範,積極推動海運及港口減碳行動。我國政府亦於2021年正式宣示「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展現臺灣對環境永續的承諾,也呼籲各產業共同投入減碳行動,加速淨零轉型。 王錦榮總經理隨後在啟航淨零論壇表示,因應國際趨勢並配合我國「2050年淨零排放」政策目標,臺灣港務公司積極在船舶、場站、辦公廳舍等採取減碳措施,如宣導船舶減速、船舶環境指標獎勵、建置及鼓勵使用岸電、裝卸機具電動化獎勵、公務車電動化、建置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及綠色採購等等,此外,更期待攜手港區業者共同推動港埠低碳轉型。 「啟航淨零」MOU宣言簽署活動全體人員大合影。(港務公司提供)。 王錦榮總經理強調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宣言,展現港區航商業者們,同樣深具愛護地球、維護港區環境的決心,臺灣港務公司將持續「以大帶小」引領航商業者共同合作,為地球貢獻減碳心力。 減碳宣言簽署是港埠利害關係人落實環境永續治理的重要里程碑,未來,臺灣港務公司將深化與產業界減碳議題交流,確保能在全球淨零轉型浪潮中與國際接軌,朝「低碳、共榮、韌性港埠」的永續發展願景穩健邁進。

Read More

數位精準植牙 打造好口福

蔡祐年醫師術前需先進行完整評估,包括X光、3D斷層影像。(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67歲的王先生,因為長年牙周病掉了幾顆牙,吃東西不方便,總覺得咬食物不夠力、咀嚼力不足,直到早年做的假牙也岌岌可危,經接受牙周病治療及數位植牙的評估。透過3D斷層掃描,再利用電腦模擬植牙位置,搭配3D列印導引模板,讓植牙手術更精準、更快速。重建缺牙區後,王先生表示,以前的他總是餐餐稀飯,現在的他可以開心大口啖牛排了! 嘉基口腔醫學部蔡祐年醫師表示,植牙並不是人人都能直接進行,術前需先進行完整評估,包括X光、3D斷層影像及牙周檢查;同時也要考量身健康狀況,例如糖尿病、骨質疏鬆等慢性疾病或抽菸習慣,都可能影響植牙的成功率;醫師會依據病人的條件,設計最合適的療程,能有效提升植牙的安全性與成功率,避免手術風險。 蔡祐年醫師說,隨著數位技術的引進,能在術前先進行3D模擬、規劃植體位置與角度、並透過導引模板輔助植牙,大幅提升手術精確度、大幅縮短植牙手術時間,再搭配數位影像及精準導航系統,不僅減少組織損傷,也降低術後腫脹不適感。 植牙並不是「做完就沒事」,蔡醫師強調,植牙後要特別注意口腔清潔,養成正確刷牙與使用牙線或沖牙機的習慣;飲食方面,也建議術後一開始避免咬堅硬食物,定期回診追蹤並持續保養,植體的壽命往往可以超過10年甚至更久,若忽略清潔,則可能出現植體周圍炎,甚至導致植牙失敗。 對病人來說,植牙不只是牙口的重建,更是一種生活品質的提升。嘉基牙科團隊希望透過數位化技術,讓病人不再擔心「掉牙就只能將就」,而是能自信地笑、自在地吃,把每一天都過得更有滋味。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