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港埠貨物量連續兩個月負成長八月份降幅近8%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交通部統計顯示,今年一至八月我港埠貨物裝卸量仍呈小幅成長,但在七月及八月份連續兩個月負成長,其中八月份降幅將近百分之八,是否受到美國政府關稅貿易新政策影響有待觀察。 交部統計,今年前八月我七港貨物裝卸量累計4.647億噸,比去(113)年同期略增千分之六點四,其中七月份貨量由正轉負(-0.55%),八月份貨量5776.4萬噸雖比前(七)月的5516.2萬噸高,但比去年同月的6274.1萬噸明顯走低,去年八月為9.29%正成長,今年八月轉為7.93%降幅。 統計指出,七港當中,前八月基隆、高雄、花蓮、蘇澳、安平等五港比去年同期呈現負成長,僅台中、台北港維持成長,各港貨量依序比較如下:高雄2.678億噸(-2.29%)、台中9145.1萬噸(+11.96%)、台北5002.1萬噸(+8.72%)、基隆4299.6萬噸(-2.17%)、花蓮573.2萬噸(-0.08%)、安平412.7萬噸(-46.07%)、蘇澳266.4萬噸(-2.56%)。

Read More

臺北關迎接70名生力軍 強化職前訓練厚植通關實力

臺北關新進關員職前訓練。(臺北關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北關表示,114年度關務特考第1梯次分發作業,共有70名生力軍已至該關報到,該關為提升新進人員專業知能,加強經驗傳承,舉辦為期2天新進關員職前訓練,該關關務長及副關務長均到場表達歡迎與期許之意,並分享工作經驗。 本次訓練課程由臺北關各單位優秀同仁擔任講師,課程內容包括輻射基礎課程、X光影像判讀等,另為深化新進關員廉政意識,加強守法守紀觀念,安排督察、政風、人事等單位進行相關業務法令宣導,以精進新進人員素質,厚植該關人力資源。 該關並表示,年輕生力軍的加入,可紓解目前人力不足的狀況,希望透過新進人力的優化,提升行政效能,提供商民更優質便捷的通關服務。

Read More

臺菲論壇簽署MOU 打造永續供應鏈

2025臺菲產業鏈結高峰論壇在馬尼拉盛大舉辦,簽訂3項產業合作備忘錄。(經濟部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為深化臺菲雙邊產業交流,並強化兩國產業供應鏈合作,攜手全國工業總會,日在馬尼拉與菲律賓商工總會共同主辦第9屆「2025臺灣菲律賓產業鏈結高峰論壇」。本次論壇促成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TEEMA)與菲律賓半導體暨電子產業協會(SEIPI)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共同推動綠色製造與永續供應鏈對接,透過技術交流、互訪與展會合作,以及人才培育與產業鏈串聯,強化雙邊合作關係,提升產業永續競爭力與國際影響力。 論壇現場吸引超過250位企業專家代表參與交流,並邀請多位重量級貴賓與會致詞,包含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邱求慧署長、菲律賓貿易與工業部Allan B. Gepty次長、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Corazon A. Padiernos代理主席、駐菲律賓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周民淦代表、全國工業總會楊克誠召集人及菲律賓商工總會Consul Enunina Mangio會長,本部江文若次長亦在線上致詞。 除了雙方供應鏈對接合作備忘錄外,本次論壇還促成2項合作備忘錄(MOU)的簽署,內容涵蓋:一、邰利股份有限公司與Proud Ocean Corporation結合冷鏈物流與水產養殖業者,提升漁產品在供應鏈中儲放與流通的品質,二、中華經濟研究院與雅典耀大學經濟研究發展中心共同推動與深化臺菲未來合作方向與研究計畫,強化雙邊學術與智庫交流。這些合作備忘錄的簽署,將有助於推動臺菲雙方在綠色製造、冷鏈技術和學術交流等領域的深入合作。 論壇主題以「AI創新應用」為核心,邀請台灣AI創新應用聯盟顧問邱全成、台灣冷鏈協會執行長林怡睿、中華經濟研究院博士吳玉瑩,以及資拓宏宇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處長王正宇等多位專家,就資訊電子、冷鏈物流、創新技術及工業區等議題進行專題演講,探討產業數位轉型與升級路徑。 此外,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TEEMA)也首度與菲律賓半導體暨電子產業協會(SEIPI)共同舉辦產業交流洽談會。活動邀集臺菲共20家代表性廠商,針對電子零組件、系統整合及AIoT應用等領域進行一對一洽談,建立具體且長期的商業夥伴關係。

Read More

林福添五年心血著作港口價值與綠智碼頭出版 剖析港灣轉型關鍵

圖中為港口價值與綠智碼頭作者林福添,左為中華海運研究協會桑國忠理事長,右為國立台灣海洋大學運輸系蘇健民老師。(海研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由港務及航運專家林福添歷時五年撰寫的專業著作「港口價值與綠智碼頭」,近日由五南圖書公司正式出版,為台灣港灣產業提供一部兼具理論深度與實務專業的參考著作。 中華海運研究協會理事長桑國忠於拜訪林福添並表示:「林福添前輩的專業與遠見對台灣海運界具有深遠影響。特別是在地緣政治劇烈變動、全球供應鏈重塑、科技快速發展與綠能轉型的多重浪潮下,港口與碼頭的角色正面臨變革與轉型,此一專書出版,具有重要意義。協會將持續推動海運研究與產業連結,以因應全球供應鏈重塑與綠能轉型的挑戰。」 全書共分九章,內容涵蓋港口的價值與再生、九個世界著名港口發展現況、港灣經濟、貨櫃碼頭演進與主要經營集團、自動化與智能升級、綠能導入、風險韌性、數位經濟、知識管理及國際經營等面向,融合政策視野與實務經驗,全面剖析台灣及世界主要港口發展的歷程與未來趨勢。 林福添擁有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航海學系學士與陽明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碩士,累積逾四十年港口管理與國際物流實務經驗,曾任陽明海運全球運籌長、台灣營運長與稽核長,並長期擔任多家港口與物流企業董事與顧問,包括台北港貨櫃碼頭公司、高明貨櫃碼頭公司、鴻明船舶貨物承攬裝卸公司、駿明交通運輸公司、好好國際物流公司及聯興國際物流公司等。退休後仍持續關注港口轉型與永續發展議題,以研究者的視角投入本書撰寫,展現其對產業的深厚情感與責任。

Read More

中秋十一長假福建沿海兩岸小三通旅客量估136萬人次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國大陸中秋十一長假啟動,福建沿海包括兩岸小三通旅客量預計136萬人次,廈金“小三通”客運航線將新增客運班次。 福建海事局消息,大陸中秋十一假期,福建沿海將迎接客流高峰,假期八天福建沿海有161艘客渡船投入營運,預計發送旅客136萬人次,發送旅客量比去年同期增長34%。其中四條兩岸“小三通”客運航線有15艘客船投入營運,將發航304班次,預計發送旅客五萬人次,發送旅客量增長280%。 其中廈金“小三通”客運航線將新增客運班次,前四日每天增開一班廈門發往金門的單程客船,後四日每天增開一班金門發往廈門的單程客船。莆田湄洲島輪渡將在高峰期開通島民專用通道,與遊客分流進島。 福建海事局表示,假期期間,該局將通過每日隨船抽查、現場督守等方式,加密對“小三通”客運、大客流、水上夜遊、海島遊等航線監督檢查頻次,從船舶適航、船員適任、海況適航等九個維度排查涉客安全隱患。還將持續推動客渡船智慧監管設備的廣泛應用和管理完善,在主動告警提示船舶駕駛風險隱患的同時,及時糾正不當駕駛行為。 福建海事局全面完成轄區所有營運客渡船舶集中安全檢查,督促船舶安檢缺陷百分百整改。提前研判運作大客流高峰時段運力調派機制,協調跨轄區客渡運能調度,增補繁忙航線高峰期運能。督促企業建立並落實惡劣天氣預警“叫應”機制,指導客渡運企業或營運主體施行簽單發航措施避免冒險開航。

Read More

中秋連假通關措施出爐 臺北關公布服務窗口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北關表示,為維持114年中秋連續假期期間(114年10月4日至6日)入出境旅客及進出口貨物通關順暢,該關秉持為民服務精神,採取下列措施。24小時通關服務:旅客行李由稽查組或松山分關辦理;快遞及機放貨物由快遞機放組、竹圍分關或松山分關辦理。 一般進、出口(含保稅)貨物通關案件,每日上午8時30分至下午4時30分,由快遞機放組快遞一、二課、松山分關業務課及竹圍分關業務一課、儀檢課辦理,視同正常辦公時間,無須事先申請,並免依海關徵收規費規則規定徵收特別驗貨費及特別監視費。業務二組新竹業務課酌派人員加班處理通關業務。松山分關郵務課配合郵局作業時間派員值勤。 連續假期前一天(114年10月3日)上班時間投單之一般進出口通關案件,除特殊案件外,各通關單位將處理至完畢為止,該關已協請相關業者配合辦理。該關進一步表示,連續假期期間,各通關單位均設有處理緊急業務及聯繫之單一窗口,歡迎民眾多加利用,服務電話如下,稽查組:桃園機場第一航廈:(03)398-2308。桃園機場第二航廈:(03)398-3428。 快遞機放組:榮儲快遞:(03)393-8139。華儲快遞:(03)398-3123。竹圍分關:(03)399-2888分機17698、17260、17509及17501。業務二組新竹業務課:(03)563-9502分機537、538。松山分關:郵務課:(02)2705-5280分機703、704。檢查課(松山機場旅客行李):(02)2546-4698。業務課(松山機場中科國際物流):(02)2546-0799分機100、111。

Read More

張家港-錢凱港南美西直達班輪首航啟程前往南美洲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張家港港—錢凱港”南美西直達快航班輪首航,張家港海事局消息,“張家港港-錢凱港”直達快航首發班輪“GR”輪在張家港港務集團碼頭正式啟航,開啟前往南美洲的航程。(見圖) 據悉,該輪本航次裝載三萬多噸貨物,預計最快32天后抵達秘魯錢凱港。張家港海事局針對“GR”輪開航掌握船舶出江計畫,運用智慧海事系統等資訊化平臺制定通航安全保障方案和應急預案。聚焦汛期暑期交通運輸重大風險隱患排查治理,指導船舶在出江前對其關鍵設備開展自查並組織應急演練。同時落實對船舶配載、貨物積載及綁紮系固情況的核查,在“GR”輪離泊期間,張家港海事局利用VTS、CCTV、智慧海事平臺,調度海巡艇、無人機現場多維度護航,協調其他受控船舶不在單向航行控制段會遇,實施一體化交通組織維護,確保船舶安全出港、貨物安全出運。 “張家港港—錢凱港”南美西直達快航班輪航線是中國大陸首條直達秘魯錢凱港的件雜貨班輪航線,覆蓋智利伊基克、智利安托法加斯塔等港口,直連張家港與南美關鍵物流節點。 張家港海事局表示,協同張家港港務集團、沙鋼集團、港新重裝、中遠海特、青山控股等港航企業打造“一港裝”特色品牌及張家港—南美、張家港—印尼等國際精品航線。今(2025)年一至八月張家港港口國際航行船舶進出港3808艘次、外貿進出口量4807.20萬噸,其中外貿出口量1578.29萬噸比去(2024)年同期增長48.83%。張家港海事局將打造更高品質的港航發展服務體系,進一步對接張家港市鋼鐵、化工、糧油、“新三樣”、特種裝備製造等產業發展需求。

Read More

王道人生登場 施振榮海大開講思考是創新的起點

海大許泰文校長頒發感謝狀予施振榮董事長。(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邀請到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蒞校,以「王道人生反向思考正面樂觀」為題發表演講,分享半世紀以來的創業智慧與人生哲學。他表示,王道是大小組織領導之道,他勉勵學子要持續學習、勇於接受挑戰,並以反向思考突破盲點,以正面樂觀面對困境,才能在成長道路上不斷精進。講座吸引眾多師生參與,現場座無虛席。 海大許泰文校長致詞時指出,施振榮董事長於1976年創立宏碁集團,不僅在企業經營上取得巨大成功,成為國際級的董事長,更對臺灣科技產業的轉型與升級奠定基礎,對國家貢獻良多,被譽為「臺灣科技業教父」。施董事長並持續投入AI發展,上月更推出個人版AI分身「阿丹」;同時,他也深耕人文藝術,獲頒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名譽博士,展現多元價值。在永續實踐方面,近期也打造無碳船,以太陽能、氫能及風能為動力,期望透過臺灣的力量推動全球淨零碳排。 演講中施振榮董事長以自身創業歷程與人生體悟,闡述「王道人生」的核心精神:「創造價值、利益平衡、永續經營」。他指出,價值是由所有利害關係人共同創造,要兼顧「有形、直接、現在、無形、間接、未來」等六面向,並透過利益不斷調整、動態平衡,確保團隊發揮力量及持續進步。他強調,自己不走家族企業,而是經營企業家族,秉持「利他是最好的利己」的理念,長期推動搭建舞台的工作,讓更多人才有發揮的空間與歷練的機會。 施董事長以自己的座右銘:「挑戰困難、突破瓶頸、創造價值」勉勵學子,要「反向思考」跳脫社會習慣與人性盲點,並「正面樂觀」享受挑戰的過程,強調就是要跟別人不一樣才叫做創新。他指出,關鍵突圍的核心能力為「系統觀的創新力、跨領域的整合力、問題根源的探索力」,機會無所不在,但只屬於準備好的人,鼓勵同學要不斷學習、勇於爭取挑戰,並從經驗中歸納教訓,轉化為成長的能量。 在互動環節中,有老師詢問新技術如何突破法規限制。施振榮董事長以他近期推動的高空風能發電為例說明,許多創新往往先於法規,他整合企業能量共同開發,目前已建立示範場,不僅降低成本,還能擴大成果。也有學生請益面對困境如何反向思考,他回應:「困境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為原來的思維解決不了問題,反向思考不是180度轉彎,而是要嘗試不同方法,不斷試驗,終能突破瓶頸。」 此次藍海講座不僅讓師生們更深入理解施振榮「王道經營」的精神,也讓大家看見一位企業家如何將創業智慧轉化為人生哲學。透過反向思考與正面樂觀的分享,為校園注入一股正向能量與遠見視野,也讓海大學子收穫良多,對未來的人生道路與職涯發展皆深具啟發。

Read More

松機觀景台4日重新開放 陳世凱邀親子一起看飛機

交通部長陳世凱視察松山機場觀景台,在鵝卵石造型座椅區體驗。(交通部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全面重新整建的松山機場觀景台已經完工,交通部長陳世凱2日上午視察後對整建成果表示滿意,肯定各項設施都很完善,也期許觀景台能儘速開放。民航局台北國際航空站將進行開放前最後檢視,並於本週六(4日)重新開放。 陳世凱是由民航局長何淑萍、台北國際航空站主任鄭堅中陪同,視察松機觀景台。鄭堅中表示,觀景台於100年對外開放,很快就成為北部地區賞機勝地,並曾創下全年參觀人數超過45萬人次的紀錄。不過,因原觀景台採實木地板使用日久,出現損壞不平的現象,因此於112年10月著手汰換地板,過程中施工團隊發現防水結構有部分老化,需徹底改善,經站方評估,決定將原本的地板汰換計畫,擴大為全面性的基礎重建與設施升級工程。全案歷經近2年,於今年9月完工,全新的觀景台也呈現多處亮點。站方指出,在安全性上,地面以高耐久性的防滑塑木地板取代木質地板,大幅提升旅客行走的安全。 鄭堅中表示,走入觀景台,迎面而來的3D彩繪牆傳遞了「航空」、「未來」等概念,除了松機原本的吉祥物「綠橙橙」,此次還添加了機長造型的生力軍—男性的「松桑」與女性的「愛將」,除了諧音「愛松山」,也希望藉此向遊客傳遞兩性平權觀念。 彩繪牆之後,則是長約16公尺、高約3.5公尺的巨型植生牆,不僅美化環境,更能調節空氣品質,遊客置身其中,也體現機場親善自然的綠色環保理念。本次整建也特別關注全齡友善的需求,同步升級了無障礙廁所並新建哺集乳室,確保每一位旅客,無論是年長者或親子家庭,都能在此享受便利的服務。在服務機能上,國際知名咖啡品牌「Caffe Bene」的進駐,將為旅客提供愜意的飲食選擇,遊客可在觀景台邊喝咖啡、邊看飛機。 陳世凱表示,他從高中時就很喜歡到松山機場附近看飛機,看到這麼棒的觀景台,無論是景觀舒適度或者民眾乘坐賞機的安排,都做得很完善,真的很開心。他也讚許觀景台在育兒友善、兒童友善方面做得很好,確實是很適合親子同遊的地方,希望站方做好全盤檢視後,儘速對外開放。 鄭堅中表示,將利用這2天進行最後審視觀景台各項設施,並將於中秋連假首日、4日起對外開放,每日開放時間為上午9點至晚上9點。他強調,翻修整建觀景台,不僅是為了眼前的安全,更為了未來永續使用。希望新的觀景台能成為親子認識航空、市民休憩交流的平台,持續深化機場作為國家門戶的服務價值。

Read More

前八月大陸港口貨量達120.3億噸增長4.4%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據中共交通運輸部發布統計,今年一至八月中國大陸港口貨物量已達120.3億噸,比去(2024)年同期增長4.4%。 中共交部表示,今年以來中國大陸交通運輸經濟運行總體平穩,貨運量、港口貨物輸送量、跨區域人員流動量等主要指標總體保持平穩增長。港口外貿貨櫃量增長較快,交通投資規模保持高位運行。營業性貨運量平穩增長,一至八月貨運量計380.6億噸增長3.8%,其中鐵路、公路、水路、民航貨運量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2.6%、3.9%、3.8%和14.5%,快遞業務量1282億件增長幅度更達17.8%。 港口貨物量前八月累計120.3億噸,比去年同期增長4.4%,其中內、外貿輸送量分別增長5.2%和2.7%,貨櫃量達到2.3億TEU比去年同期增長6.3%,其中內、外貿櫃量分別增長3.2%和8.4%。 同時期跨區域人員流動量持續增加,前八月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達到455.5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3.6%,其中鐵路、民航客運量同比分別增長6.7%、5.3%,公路人員流動量同比增長3.4%。 報告指出,大陸“十四五”規劃的所有重大工程項目總體進展順利,綜合立體交通網建設扎實推進。、成都至峨嵋山的高速公路、淮河入海水道、廣州港南沙港區、防城港卅萬噸級航道等重大專案加快建設。京哈高速遼寧段改擴建、北京東六環改造、常泰長江大橋、青島港董家口港區專案全面建成。獅子洋通道、張靖皋長江大橋等標誌性跨江通道工程取得關鍵性進展,穿越天山22公里的勝利隧道實現貫通。下一步將全力完成‘十四五’規劃的收官和‘十五五’規劃的編制工作,繼續以聯網補網強鏈為重點,將更多規劃的‘路線圖’變為實實在在的‘施工圖’促進國民經濟高品質發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