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靜脈抗生素注射 馬偕:日省3病床

  馬偕醫院今年初就開始對肺炎、尿路感染、蜂窩性組織炎等患者進行門診靜脈抗生素注射,相當於每天可空出3張病床給其他重症患者。(馬偕醫院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馬偕醫院2日指出,1月開始對肺炎、尿路感染、蜂窩性組織炎等病人實施門診靜脈抗生素注射(OPAT),累計至今已達325人次,相當於每日可釋出3張急性病床,轉為收治更為嚴重需要住院治療的病人。 馬偕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則豪表示,針對部分疾病需接受抗生素治療的病人,若採用非住院靜脈注射抗病菌藥物治療模式,病人是每日返院接受1次靜脈注射,單次療程約需3至5天。 馬偕醫院表示,最早是開放肺炎、尿路感染、蜂窩性組織炎等病人實施OPAT,臨床結果顯示,大部分的患者在完成1個療程後即可順利轉成口服藥物治療,治療完成率超過9成,其中,70歲以上病人占4成,年紀最長為102歲,治療天數約2到6天,治療5天的患者占6成為最多。 馬偕醫院指出,一名102歲的病人因咳嗽有痰被家人送到急診,診斷後屬於輕微肺炎並無其他感染或併發症,經向家屬說明後採用OPAT,每日由家人陪同返院治療,讓長輩可以回到家中作息,完成療程後回診追蹤,病人滿意度極高。 陳則豪指出,有鑑於OPAT具有顯著治療成效,健保署於是自8月起擴大至9大適應症,包括肺炎、尿路感染、軟組織感染、骨髓炎、脊椎感染、敗血性關節炎、心內膜炎、術後感染及醫療器材相關感染等情況,均可以採用此就醫模式。

Read More

〈中華副刊〉體內生長出故鄉

■楊諺珽 我將心鑄成鑰匙 任由思想浮出水面又深潛 瞳孔返回雙眼 光埃以最短的路徑 折入腳跟 走出門外時,一陣陣清風 撩起我的領悟 晚霞淘洗今天的前額 朝夜空中即將升起的慢火致意 宇宙的伏線連綴 孵生光年之外撫過的結晶 並收攏愛與失去 陰翳掠過臂膀,短暫又悠久般 與我相映相生 我的眼皮預感塵世的枯黃 回頭而悵然,卻也 甘願被一具渺小的軀體降服 一切再度展向未知 我緩緩從朦朧的殘影起身 重複繁衍目睹嶄新的渴望 涼意隨夜而至 樹叢間,夏天順著一聲顫鳴 沁進腳下,在我的體內 生長出故鄉

Read More

加高糖月餅變「地獄套餐」 中秋烤肉+酒 小心胰臟殺手

  醫師楊宗勳表示,節日若大量飲酒,再加上烤肉油膩、月餅高糖等警訊,恐讓胰臟默默承受「三重負擔」。(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中秋節聚餐,少不了烤肉配酒的組合,但這樣的組合卻暗藏危機!多數人以為節日飲食主要考驗的是腸胃,但其實胰臟也在默默承受壓力。光田綜合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楊宗勳表示,臨床曾收治過因飲酒過量引發急性胰臟炎的患者,導致上腹劇烈疼痛、噁心,甚至痛到冒冷汗。因此,楊宗勳提醒,節日若大量飲酒,再加上烤肉油膩、月餅高糖等警訊,對胰臟來說,幾乎就是地獄套餐,恐讓胰臟默默承受「三重負擔」。 急性胰臟炎的典型症狀包括上腹劇烈疼痛、噁心、嘔吐,通常疼痛會放射到背部,有時甚至伴隨發燒,嚴重時還可能危及多重器官功能,甚至有休克風險。 楊宗勳提醒,高危險群須特別留意,尤其是膽結石、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肥胖或長期飲酒。當大量油膩食物搭配酒精,將刺激胰臟分泌消化酵素,甚至引起酵素攻擊自身胰臟組織,造成急性發炎。 楊宗勳強調,很多人以為酒只傷肝,其實最先傷的可能是胰臟,或認為天天喝酒才會有問題,其實平時的壞習慣加上節日放縱,更容易讓胰臟亮紅燈。 光田綜合醫院營養師林淑雯補充,胰臟本身負責分泌消化酵素與胰島素,若長期承受油膩飲食與酒精刺激,將增加胰臟負擔,甚至誘發胰臟發炎或血糖失衡。 她建議,中秋聚餐可掌握「三少一多」原則─少油、少鹽、少糖,多蔬果;烤肉時選擇去皮或去油的肉類,並搭配高纖蔬菜,避免胰臟過度分泌消化酵素;飲品則以白開水或無糖茶取代酒精與含糖飲料,才能減輕胰臟與代謝系統的壓力。 至於節慶常見的月餅雖然應景,但糖分含量高,攝取過量可能導致血糖升高或腸胃不適。林淑雯建議,月餅淺嘗即止,每次一小塊即可才能守住健康。 楊宗勳指出,若在聚餐後出現持續腹痛、噁心嘔吐或發燒等症狀,務必提高警覺,及早就醫檢查,避免延誤治療。烤肉可以香,酒杯可以舉,但要給胰臟留點喘息空間,才不會把佳節變成驚魂記。

Read More

本土登革熱 桃市龜山群聚+2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2日公布,新增3例本土登革熱確定病例,其中1例為居住台北市士林區80多歲男性,感染源待釐清;另2例為桃園市龜山區社區群聚同一家戶。提醒民眾澈底落實孳生源清除,以降低病媒蚊密度;戶外活動時請注意防蚊,避免感染。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北市個案9月26日出現發燒及倦怠等症狀,次日就醫,30日因症狀未緩解至急診就醫並收治住院,10月1日檢驗陽性確診登革熱。 個案於潛伏期無國外旅遊史及桃園市本土登革熱疫情發生地區活動史,主要活動地點為居住地及鄰近公園,研判為本土病例,目前住院治療中,感染源仍待釐清,將進一步做病毒基因定序。同住者目前皆無症狀。 另2例為桃園市龜山區社區群聚同一家戶,分別為60多歲男性及70多歲女性,前者與群聚指標個案於潛伏期曾有共同活動史,經衛生單位擴大採檢主動發現。衛生單位持續針對前揭個案居住地及及周圍環境,進行病媒蚊密度調查及孳生源清除等防治工作,加強附近居民健康監測,同時請當地醫療院所提高通報警覺。 據疾管署統計,今年截至10月1日累計20例本土登革熱確定病例,分別居住於高雄市(12例)、桃園市(6例)、宜蘭縣及台北市(各1例),無重症及死亡病例;另累計183例境外移入病例,為近6年同期次高,多自東南亞國家移入(占92%),以印尼(56例)為多。

Read More

〈中華副刊〉我想說

■萍緣 昨天研究所的同學Debby傳訊息說她要從矽谷回來台灣玩幾天,因為還沒訂到房間,第一天從小港機場出來後想在我的房子裡借住一晚再做打算。 「抱歉可能不太方便。妳知道最近做半導體的工程師都挺忙的。」 從鋼管工廠下班後,我和一群穿著被機油、油漆汙染如皮膚病的藍色工作服的年老同事、年輕移工擠在沿海路的機車道上。在這條隨拖板車經過如垂死者胸膛起伏的沿海路上,到處是排氣管似排泄而出的廢氣、咀嚼檳榔的黏稠口水聲、三貼的機車後座上的孩童搖搖欲墜的大腦袋鬆垮垮地罩著一頂搖搖欲墜的粉色卡通安全帽。從後照鏡反射的遠光燈在發黃發紅的眼膜聚焦成枯黑的黑點,一點一點地擴散。 剛過中鋼東門,一輛白色賓士車沒閃方向燈便從左方汽車道切來,一旁的機車紛紛急煞。我的手指也壓在煞車上,但一股睏意襲上而失去了力氣,沿著既定的方向擦過急停的保險桿前行。 後照鏡中有個年輕人踢開駕駛座的車門,拿著不知是折疊刀還是電子煙對我揮舞。鏡面是如此的窄小,以至很快他就和那些同事以及更遠處的工廠濃縮成又一個死去的工作日。 但我知道他會再次出現,在重覆交錯的混亂時間軸上,我會不斷地和他的車頭擦身而過,直到從側面被撞飛至人行道上,緩慢地撐起身想打給車間班長請假時忽然忘記起請假的這日是星期幾了。 到了小港機場入口,我看見Debby蹲在人行道上,背靠行李箱如隻被棄養的貓。我忽然想起自己昨天沒堅持住她的軟磨硬泡,答應該她在我的屋裡住上一晚。 於是我轉起油門,如少年飆仔騎上晚風,和剛剛亮起的街燈撞入和一群越南移工分租的雅房,從乾涸的啤酒罐和爬過蟑螂的便當盒下挖出許久沒穿的西裝,連同霉味一同披在身上。 我哼著歌再次出現在高雄的街上,但風聲太大,只能從心跳的伏動轟然進入歌曲的高潮,直到見到還留在原地的她,歌曲才嘎然而止。在背景如白鳥輕巧起落的飛機的靜默中,我想著如何呼喚她,想著第一句謊話。 她看向我,陌生的面孔帶著警惕。 顯然是我認錯人了,然後又想起自己在答應讓Debby借住後因一隻從垃圾堆中起飛的蟑螂而崩潰地叫罵她是個想和我上床的婊子。然後又發現高雄的酷熱讓滲入肉體的汙油再度流淌而出,黏著不合身的襯衫。 她拿出一包面紙給我,小心地問:「先生,你看起來不太舒服,需要幫你叫救護車嗎?」 我沒回應她,只是再度騎上車,向旗津的方向狂飆。 因為我忽然湧起一股想看夕陽的衝動,想看那輪永恆炙熱輝煌無瑕無缺的金球墜入漂浮尿布針筒強力膠酒瓶的森冷海面下,直到四周陷入黑暗,在黑暗中如同死魚眼白的街燈注視下走入沙沙低語的沙灘。 沙子將會從安全鞋滲入,從襪子的破洞摩擦腳趾,然後是海水,霈霈然的黑暗浪花下沉重的雙腳將深深陷入冰冷的寂寞。 然後我想撥通Debby的電話,把那些在夜色裡沉沒太久的話語,慢慢撒向對岸那幾盞微弱的漁火,如同無人回應的回聲。

Read More

烤肉擇低碳食材 總碳排可減3至4成

  台中榮總營養室指出,選用當季在地食材、植物性食物,並以海鮮和白肉取代紅肉等,可減少食材運送、養殖的碳排放量。可重複使用的烤針,則是替代竹籤的好選擇。(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中秋節烤肉迎來永續新風潮!低碳永續慢食的食材選擇是關鍵。營養師提醒,民眾在團聚同樂時,可把握3大原則「選用當季、在地好食材」、「減少使用1次性用具」以及「美味無剩、零浪費」,讓月圓人團圓的美好時光,也能守護地球健康。 台中榮總營養室營養師林柔懷說明,牛肉是「碳排放之王」,相較之下,植物性食物的碳排放量比動物性食物低10至50倍,其中蔬菜與水果更是最佳低碳選擇。除了以電烤爐取代傳統木炭烤爐外,也可提高蔬菜比例、以白肉取代紅肉、並選用在地當季食材,減少運輸的碳足跡。透過烹調方式與食材配置的調整,一場烤肉活動的總體碳排放量可望減少30至40%。 林柔懷表示,民眾若以100公克牛肉改為100公克去皮雞胸肉,不僅油脂可減少約13至17公克,相當於117至153大卡熱量;同時碳排放量也可降低約5.31公斤二氧化碳。這樣選擇不僅吃得更健康,也自然而然實踐低碳飲食。 落實減塑與減廢,建議以環保循環用具取代1次性烤肉用品,從烹調到用餐全程降低拋棄式餐具的使用量。 舉例來說,可選擇不鏽鋼烤叉取代竹籤,使用可清洗再利用的不鏽鋼碗或烤盤,取代拋棄式鋁箔紙與鋁箔碗。若自備環保餐具,則需留意材質特性,避免不耐熱的器具直接接觸高溫碳火或鐵盤,以確保安全與耐用。 林柔懷指出,從源頭落實惜食理念,建議購買食材時依實際人數與需求適量採買,避免過度囤積造成食材變質浪費。 台中榮總營養室管理的院內餐廳,今年榮獲「綠色餐廳」、「低碳餐廳」及「金饌獎」3項殊榮,這不僅是對其高品質餐飲的肯定,更展現了醫院在永續飲食領域的卓越貢獻。除了餐廳認證的成就,醫院在病患餐飲服務上也積極實踐環保理念。透過減少廚餘、優先採用在地當季食材,並鼓勵使用環保餐具等行動,中榮在確保病人獲得均衡營養的同時,也積極推廣「吃得健康,愛護地球」的理念,呼籲大眾共同響應,為地球永續盡一分心力。

Read More

公費流感疫苗開打 首日26.4萬劑

  疾管署2日舉辦公費流感及新冠疫苗開打記者會,呼籲民眾盡早接種。 (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今年流感疫情提早升溫,帶動疫苗打氣,疾管署2日公布統計,公費疫苗1日開打首日,全台流感疫苗接種約26.4萬劑創近5年接種首日最高紀錄,新冠疫苗接種8.2萬劑也是去年2倍。 疾管署署長羅一鈞日前分析,今年流感9月就提早進入流行期,與2年前經驗類似,均屬於「秋季流感」現象,目前就診人次更已超過前年最高峰,加上A型流感病毒株正在轉換,有可能整個10月都處於緩升狀態、相對高點。 疫情升溫催出疫苗搶打人潮,公費流感、新冠疫苗「左流右新 健康安心」1日開打,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相較去年開打首日約打了13萬人,今年全台的流感疫苗開打首日接種數為26.4萬,創下2021年分兩階段開打以來的首日最高紀錄;且「左流右新」策略也帶動新冠疫苗打氣,首日全台接種達8萬1731人,較去年首日約3.9萬人成長約2倍。 曾淑惠提醒,今年國內流感已經提早進入流行期,呼籲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對象盡速完成接種,今年疫苗株與流行病毒株相符,只要接種就能盡快得到保護力。 至於新冠疫情部分,目前國內疫情仍處低點波動,但鄰近國家疫情已開始升溫,今年所採購的LP.8.1疫苗可對目前流行病毒株提供足夠保護力,提醒符合公費資格民眾盡速接種,可讓社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Read More

〈中華副刊〉書非借不能讀也

■范學鳳 「書非借不能讀也」,袁枚在《黃生借書說》中如是說。初聞此語,只覺新奇,細細品味,卻覺其中蘊含著無盡的人生況味與讀書真諦。 小時候,家境貧寒,書於我而言,是遙不可及的珍寶。偶爾在親戚家看到一本破舊的連環畫,便如獲至寶,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中,一頁一頁地翻看,連書頁的折角都捨不得撫平。那時的我,對書充滿了渴望,每一本借來的書,都像是一扇通往新世界的門,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推開它,去探尋裏面的奧秘。 記得有一次,從同學那裏借到了一本《安徒生童話》。那精美的封面,散發著淡淡的墨香,瞬間就吸引了我。回到家,我便一頭扎進書裏,忘記了吃飯,忘記了睡覺。童話裏那一個個奇妙的故事,像天上的星星,照亮了我童年的天空。我為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慘遭遇而落淚,為醜小鴨最終變成白天鵝而歡呼雀躍。那本書,我反覆讀了好幾遍,直到還書的日子臨近,才戀戀不捨地闔上。那一刻,我心中滿是不捨,也暗暗發誓,以後一定要擁有很多很多的書。 後來,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我有了自己的小書架,書也漸漸多了起來。然而,奇怪的是,當書觸手可及時,我對它們的熱情卻漸漸淡了。那些嶄新的書籍,靜靜地躺在書架上,蒙上了一層薄薄的灰塵。我常常想,等有空了再讀吧,可這一等,往往就是很久。有時候,心血來潮拿起一本書,翻了幾頁,卻又覺得索然無味,隨手就放下了。 直到有一天,我在整理書架時,偶然翻到了一本曾經借過的舊書。那熟悉的紙張,那淡淡的字跡,彷彿帶著歲月的溫度,一下子勾起了我童年的回憶。我重新翻開它,沉浸在書中的世界裏,才發現,原來這本書還是那麼精彩,那麼引人入勝。那一刻,我恍然大悟,原來「書非借不能讀也」,並非只是因為借來的書有時間限制,更是因為借來的書承載著一種珍惜和期待。 借來的書,是帶著使命的。我們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讀完它,否則就會辜負了借書人的信任,也會讓自己失去再次借書的機會。這種緊迫感,讓我們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只能爭分奪秒地去閱讀,去品味。而自己擁有的書,卻像是永遠屬於自己的財富,總覺得隨時都可以讀,於是便一拖再拖,最終讓它們在書架上沉睡。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獲取書籍的途徑越來越多,也越來越便捷。電子書的出現,更是讓我們可以隨時隨地閱讀。然而,這種便捷卻也讓我們陷入了一種閱讀的困境。我們常常在各種書籍之間徘徊,這本翻翻,那本看看,卻始終無法靜下心來,深入地閱讀一本。我們的閱讀變得浮躁而淺薄,就像蜻蜓點水,只觸及到了表面,卻無法領略到書中的精髓。 我想起了一位朋友,他是一個狂熱的讀書愛好者。他的家裏堆滿了書,從古典文學到現代小說,從哲學著作到科普讀物,應有盡有。然而,他卻常常抱怨自己沒有時間讀書。有一次,我去他家做客,看到他的書架上有一本《百年孤寂》,便隨口問了一句:「這本書你看過嗎?」他有些尷尬地笑了笑,說:「還沒呢,一直想找時間看,可就是沒時間。」我看著那本嶄新的書,心中不禁有些感慨。後來,他因為工作原因,要去外地出差一段時間。臨行前,他向我借了幾本書,說是在路上打發時間。沒想到,等他出差回來,卻興奮地告訴我,他在旅途中把借的書都讀完了,而且收穫頗豐。他說,以前總覺得自己的書太多,讀不完,可這次借了書,反而有了讀書的動力。 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讀書的夢想,都渴望在書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精神家園。然而,現實卻常常讓我們迷失方向,讓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忘記了讀書的初心。我們總是以各種藉口為自己開脫,說沒有時間,說沒有精力,可實際上,我們只是缺少了一份對書的珍惜和熱愛。 「書非借不能讀也」,這句話不僅僅是一種讀書的方法,更是一種生活的態度。它提醒我們,要珍惜身邊的一切,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對於書,我們要有敬畏之心,要把它當作一位良師益友,用心去交流,用心去感受。當我們借來一本書時,我們要把它當作一次難得的機會,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中去,去領略書中的風景,去品味書中的人生。 如今,我依然會借書來讀。每當從圖書館借到一本心儀的書,我都會像小時候一樣,迫不及待地翻開它,沉浸在書的世界裏。在書中,我穿越了時空的隧道,與古今中外的智者對話;我領略了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感受到了生命的偉大與渺小。讀書,讓我變得更加充實,更加睿智,也讓我在不平靜的世界中找到了一片寧靜的港灣。 同時,我也會定期整理自己的書架,把那些閒置的書拿出來重新閱讀。我發現,每一次閱讀,都會有新的收穫,新的感悟。那些曾經被我忽略的細節,那些曾經讓我困惑的問題,在重新閱讀的過程中,都漸漸變得清晰起來。原來,書就像一位老友,每一次重逢,都會有新的故事,新的驚喜。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讓我們珍惜每一本書,無論是借來的,還是自己擁有的。讓我們在書的海洋中遨遊,在書的世界裏成長。因為,書是我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它不僅能豐富我們的知識,更能滋養我們的心靈,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加精彩。 讓我們放慢腳步,靜下心來,讀一本好書。讓書中的文字,像潺潺的溪流,滋潤我們乾涸的心田;讓書中的智慧,像明亮的燈塔,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讓我們在書的陪伴下,走過人生的風風雨雨,迎接每一個嶄新的明天。因為,「書非借不能讀也」,但無論借與不借,我們都應該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讓書香瀰漫在我們生命的每一個角落和空間。

Read More

公費篩大腸癌下修至40歲 死亡率降近4成

本報綜合報導 大腸癌呈現年輕化趨勢,台灣公費篩檢已下修到45歲。台大團隊研究證實,若再下修至40歲,死亡風險降近4成,建議依糞便潛血濃度分級篩檢,避免過度診療,可省下5萬次大腸鏡。 一般來說,大腸癌好發於50歲以上族群,50歲以下族群罹患被稱為早發性大腸癌,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近年來45至49歲大腸癌發生率上升近1.5倍,呈年輕化趨勢。 大腸癌早期無症狀,定期接受篩檢是及早發現大腸癌最重要方法。衛福部今年起擴大篩檢對象為45至74歲民眾,及40至44歲具家族病史者,補助每2年1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 台大公衛學院呼籲應將大腸癌篩檢年齡提前至40歲,並結合精準的糞便血量導向策略,以有效降低發病率與死亡率,同時減輕醫療資源壓力,可使大腸癌發生率下降約21到25%,死亡率下降34到39%。 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指出,這項研究結合基隆與台南市超過50萬名40至49歲民眾的社區篩檢資料,結果顯示參加年輕大腸癌篩檢者,未參加全國篩檢的3.9萬人中,有178例大腸癌病例、22人死亡;未參加年輕大腸癌篩檢者,在未參加全國篩檢22.3萬人中,則有492例大腸癌病例、85人死亡。 但若下修篩檢年齡,將新增更多篩檢成本、醫療量能恐難負荷。台大公衛學院與台北醫學大學合作研究,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JAMA Oncology,提出透過糞便血量導向的「精準篩檢間隔政策」,提升醫療系統效率,也能減少篩檢偽陰性、偽陽性問題。 「精準篩檢才能把錢花在刀口上」,陳秀熙解釋,可依糞便潛血反應濃度高低,進行族群風險分層,並依風險決定篩檢工具、篩檢間隔,進而將錢集中在高風險病人、花在刀口上。

Read More

滑雪受傷就醫 較疫情前增加3倍

台北榮總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楊怡強指出,透過力板可分析下肢離心落地與單腳起跳能力,了解腳膝蓋韌帶的細微差異。(台北榮總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台北榮總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楊怡強1日指出,近來滑雪受傷就醫人數是疫前增加3倍,北榮利用高解析度軟組織超音波,可觀察滑雪、衝浪等方向性運動中前後腳膝蓋韌帶的細微差異,透過動態測試找出尚未斷裂卻已失去正常功能的韌帶組織,及早介入治療。 江先生是有多年滑雪經驗的單板玩家,去年於評估時發現雙髖關節活動度不足、核心臀肌啟動不足,經治療師提點,教練提供歐洲雪訓營作為菜單調整後,今年季後評估已看見進步,尚有進步空間的包含有氧耐力及反應速率等方面,期待經過季外訓練,於10月重測時有更好的成績。 梅小姐是滑雪單板的平花玩家,預計參加明年的日本平花大賽,但3月於雪地跌倒後導致膝蓋積水、內側髕骨股骨韌帶撕裂傷、多處韌帶不穩定以及髕骨脛骨骨水腫等等傷勢,經精準軟組織超音波檢查後進行增生療法注射治療,並配合積極復健合併回場測試,已於7月回場繼續訓練。 楊怡強指出,滑雪潛藏的運動傷害風險不容忽視,滑雪玩法多樣,包含雙板、單板等可能帶來不同傷害。 雙板常見前十字韌帶撕裂等;單板則易發生手腕撐地造成骨折、尾椎挫傷及腦震盪。 如果懷疑十字韌帶撕裂,可以透過按壓膝關節面來自我評估,若有明顯疼痛,就必須照X光檢查。 楊怡強表示,有計畫在今年冬季出國體驗滑雪的民眾,如是一般初學者,在開始計畫滑雪前,應先釐清自身的興趣與選項,如較偏好單板或雙板,並了解單雙板常見的傷害風險與預防邏輯,雪季前更應調整體能狀況,包含核心肌群的穩定訓練與安全摔倒姿勢的練習,盡量以大面積接觸地面來分散衝擊,避免手腕直接撐地,並應減少急煞或急停的情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