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靠手術就好?義大宋天洲:藥物角色在術前術後同樣關鍵

宋天洲副院長指出,減重不只是「把體重降下來」,還要照顧患者的心理、生活習慣與慢性病管理。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趙正瑋報導 肥胖不只是外觀問題,更是一種慢性疾病,會增加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風險。許多人以為減重只有兩條路:飲食運動或手術,但其實,藥物治療在術前與術後都有重要角色。義大大昌醫院外科副院長宋天洲強調,中心推廣「全人照護」理念,結合手術、藥物、營養與心理支持,依據每位患者需求提供最合適的減重計畫。 全人照護:不只降體重,更照顧心理與慢性病 宋天洲副院長指出,減重不只是「把體重降下來」,還要照顧患者的心理、生活習慣與慢性病管理。在義大大昌醫院,每位接受減重治療的病人,除了外科醫師,還會有家醫科醫師、營養師、心理師、個案管理師協助。透過這樣的團隊支持,患者能建立長期健康習慣,降低復胖風險,讓治療過程更穩定、更有持續性。 舉例來說,如果有人希望在婚禮前快速瘦個10公斤,醫生就會評估適不適合用吃藥的方式來達成;但如果想瘦的更多,像是30%以上體重,或BMI超過40,這時候可能就需要手術,同時搭配藥物和心理輔導來治療。 BMI28以下:先從藥物與生活調整 對於BMI28以下、尚未到手術標準的患者,宋天洲建議不必急著手術,可先透過藥物搭配飲食與運動調整。藥物主要用來控制食慾,若患者同時有慢性病,醫師會依病情一併規劃治療。這類患者通常的減重目標是10%體重下降,對日常生活和健康改善已有明顯幫助。醫師會依據患者身體狀況與生活需求,選擇最合適的藥物與劑量,並安排定期追蹤,確保安全與效果。 術前藥物:改善慢性病,降低手術風險 許多患者在減重手術前,也會先接受藥物與營養計畫的介入。術前減重不只是為了降體重,更重要的是改善慢性病,例如血糖、血壓或膽固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讓患者在更安全的狀態下接受手術,也能降低麻醉與術後併發症風險。對糖尿病或高血壓患者,術前藥物能幫助控制血糖與血壓,讓手術過程更順利,也有助術後恢復。 術後藥物:控制食慾,避免復胖 手術能在短期內快速降低體重,但多數患者在術後一年左右會出現「飢餓素代償」現象:胃排空加快,食慾增加,對食物的渴望又回來,結果導致體重回升。這時候,藥物治療就能發揮關鍵作用。 近年來受到重視的中樞型減重藥物,就是專門針對大腦食慾機制下手,幫助患者維持術後成果。特別是對於嘴饞、忍不住零食誘惑的患者,藥物可協助部分患者減少進食衝動,減少心理壓力與挫敗感。宋天洲副院長也提醒,縮胃手術後因胃排空加快增加飢餓,不一定適合使用腸泌素針劑,這個階段使用反而可能帶來更多不適,也提醒患者切勿指定用藥;在術後階段,中樞型口服藥物會更合適。 宋天洲副院長進一步說明,中樞型的藥物主要透過兩種方式發揮作用: • 抑制食慾:藥物透過調控大腦的食慾中樞,幫助減少飢餓感。 • 調節獎勵系統:藥物能降低「看到就想吃」的衝動,減少對零食或高熱量食物的強烈渴望。 隨著今年台灣核准多款新型減重藥物,患者有了更多選擇。不過,是否適合每個人、在什麼時機介入,仍需要醫師根據個別狀況來評估。 另外,對怕打針的患者,或是長期施打針劑後有經濟負擔的人,口服藥物就是一個重要的替代方案。宋天洲副院長強調,治療必須量身訂做,找到適合自己且能長期維持的方法,才是避免復胖、保持健康的關鍵。 高度減重需求:手術與藥物合併療法 對於希望減掉40%以上體重的患者,單靠手術或單一藥物往往不夠。宋天洲副院長表示,這類患者通常採合併療法:如中樞型藥物搭配腸泌素藥物降重,甚至手術與藥物並行,有助於治療計畫的進行。合併療法能在臨床上提供更多彈性,也有助於體重控制和慢性病管理。 二次手術患者:先從藥物與營養介入 部分患者因復胖或第一次手術效果有限,會考慮二次手術。宋天洲指出,醫師通常先以藥物與營養計畫介入,藉由改善生活習慣,協助控制體重,視情況決定是否需要再次手術。 藥物當道世代,並非所有人都適合使用減重藥物。若患者有精神疾病或其他慢性病,醫師會評估副作用與安全性。藥物劑量會依患者反應逐步調整,不必強求達到最大劑量,重點是效果與安全兼顧。患者也需配合生活方式改變,如規律飲食與運動,才能讓醫療介入發揮最大效益。 長期追蹤:減重成功的關鍵 義大大昌團隊在復胖病人的追蹤經驗豐富。宋天洲副院長強調,減重不只是數字下降,更是身心健康的整體改善。對不同BMI、不同減重目標與慢性病狀況的患者,藥物與手術的角色各有不同。 義大大昌醫院透過透過定期回診、藥物調整、營養管理及心理支持,全程陪伴患者。這樣的全人醫療、全人照護模式不僅降低復胖風險,也幫助患者建立健康生活習慣,讓減重不只是短期成果,而是真正改善生活品質。

Read More

不只坐月子 更要坐心情!月子中心三階段落實支持模式接住媽媽情緒

情緒困擾有時並不容易被量表分數完全反映,仍仰賴照護人員的敏銳觀察力。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趙正瑋報導 近年隨著台灣大眾對周產期憂鬱的關注增加,但介入時機普遍偏晚,多在生產之後才啟動。惠心產後護理之家執行長王嘉慧督導指出,依臨床觀察,焦慮與憂鬱常在懷孕早期就出現,且是產後憂鬱的重要預測因子。因此,真正有效的策略,應該將防護網從產後大幅提前至懷孕初期,打造一道從孕期便無縫接軌至產後的心理支持防線。 不只休養身體,更要安頓心情!月子中心導入三階段支持模式 王嘉慧督導表示,在惠心產後護理之家,團隊建立了一套有系統的「三階段支持模式」:第一階段為入住時即進行全面篩檢與日常關懷;第二階段依照風險程度調整巡視與介入頻率;第三階段則在達到警示指標時,立即啟動轉介並聯絡家屬,確保產婦在出住後仍能獲得持續的心理支持與照顧。 量化評估以「愛丁堡產後憂鬱量表(EPDS)」為核心,入住後 72 小時內完成第一次評估,之後再依需求進行定期追蹤,同時納入「社會支持」與「家庭功能」的觀察,以更全面掌握伴侶參與度與可運用的資源。團隊也會記錄孕產婦每日情緒變化,逐步形成量化與質性並行的雙軌資料,為後續照護與臨床判斷提供更完整的依據。 對於需要特別關注的個案,除了持續關懷外,會主動與伴侶或主要照顧者聯繫,建議白天陪伴以減少長時間獨處的風險,並視情況安排臨床心理師或諮商師評估,必要時與身心科醫師合作。照護過程中也會適度增加巡視、深入晤談、安排課程及支持資源,並在護理師交班時標註重要訊息,確保各班人員能無縫銜接後續照顧。 案例討論培養敏感度 強化護理師辨識力 王嘉慧督導說明,在對同仁進行教育訓練時,採用情境演練與案例討論的方式,協助第一線護理人員培養對孕產婦心理健康的敏感度與評估能力。訓練內容著重於辨識情緒變化的多重面向,包括:行為改變(如退縮、忽視自我照顧、興趣減退、過度依賴或過度焦慮)、語言與認知(如自我否定、負面思維、注意力或決策困難)、以及生理表徵(如睡眠與食慾改變、疲倦、孕期不適加劇)。 她表示,孕產期情緒困擾並不總能從量表分數中看出,仍需仰賴臨床人員的細膩觀察與專業判斷,才能及早發現潛在狀況並提供合適的支持。透過結合標準化評估與日常互動,護理人員能更有效掌握孕產婦的心理變化,協助後續照護與轉介更加完善。 轉介網絡與第一線細膩觀察 提升就醫意願 針對轉介斷點問題,王嘉慧督導指出,若孕產婦有需要,將依其居住地介紹合適的臨床心理師、諮商師或身心科醫師,並特別篩選具備周產期心理、婦女議題、親職與家庭教養等專業背景的專家,協助更深入理解孕產婦的情緒與想法,提供適切的支持與引導。此作法可降低跨院轉介可能帶來的不便,讓孕產婦更順利取得心理健康資源,也有助於提升她們接受諮商的意願與持續性。 情緒困擾有時並不容易被量表分數完全反映,仍仰賴照護人員的敏銳觀察力。王嘉慧督導分享一個案例:有位媽媽在白天情緒表現平穩,積極參與課程,整體 EPDS 總分也低於 10,但在其中一題「是否曾出現傷害自己念頭」卻勾選「很少」,這其實已是重要的警訊。 當時王嘉慧督導主動與當事人展開對話,建立信任並深入了解其心理狀態,隨即啟動後續關懷與支持措施。這個例子顯示,除了依賴量表分數,更需要結合第一線照護人員的細膩觀察,才能及早察覺孕產婦隱藏的情緒波動與求助訊號。 跨科整合與提早篩檢 從懷孕初期開始守護心理健康 王嘉慧督導指出,孕產婦心理健康評估應及早納入常規照護,建議在懷孕初期就應啟動首次正式心理篩檢,並依孕程及個別風險因素(如高齡妊娠、非預期或未計畫懷孕、過往或家族憂鬱與焦慮病史、缺乏社會支持、伴侶關係或家庭壓力、經濟壓力等)調整追蹤頻率,將「預防」落實在孕期早期,同時向孕婦傳遞一個溫暖且明確的訊息:「我們關心妳的寶寶,也同樣關心妳。」 她指出,理想的周產期照護可由婦產科、小兒科、身心科、臨床心理諮商師與護理師共同合作,形成跨領域的支持網絡,並在現有制度下尋求更靈活的轉介與資源連結方式,讓孕產婦能及時獲得適合的心理健康服務。 認知轉變是一切源頭 民眾心態與社會文化改變 王嘉慧督導表示,公共教育應擴及伴侶與長輩,逐步鬆動「母職神話」與「靠自己撐住」的文化壓力,讓家屬理解荷爾蒙劇烈變化、睡眠剝奪與社會期待如何影響情緒,進而成為孕產婦的支持力量。 她強調,有效的周產期心理照護關鍵在於「早期篩檢、分級處置、跨科合作、家屬參與」。若醫療與照護機構能結合量化工具與第一線人員的細膩觀察,優化流程並加強資源銜接,就能在專業支持中加入理解與陪伴,協助孕產婦舒緩心理壓力,重新建立安全感。

Read More

屏東縣府將補助農民設圍網 阻絕綠鬣蜥摧殘紅豆作物

屏東縣府將補助紅豆農設置圍網,阻絕綠鬣蜥入侵。(記者毛莉翻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屏東縣紅豆產量居全台之冠,近年飽受綠鬣蜥侵害!屏東縣府將補助農民設置圍網,補助面積一千公頃,阻絕綠鬣蜥入侵,保護紅豆作物。 屏東縣府農業處指出,近年綠鬣蜥族群在南部地區迅速擴張,頻繁入侵農田,尤以啃食紅豆嫩葉與幼芽為主,導致作物生長受阻、產量銳減,農民苦不堪言。 目前屏東紅豆種植面積達三千九百四十一公頃,年產量約五千八百公噸,主要分布於萬丹、崁頂、新園及屏東市等地,播種季節即將展開。 縣府將於近日正式推出「屏東縣紅豆田圍網防治綠鬣蜥入侵專案補助作業」,凡持有合法土地證明的紅豆農友,皆可向土地所在地的農會提出申請,但河川地段地號不列入補助範圍,申請受理期間自公告日起至今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該項補助計畫預計涵蓋面積達一千公頃,圍網補助上限為每件兩百五十元,每筆土地每公頃最多可申請八件;若種植面積不足一公頃,則依比例核算補助件數,補助件數以實際種植紅豆面積為準。 縣府表示,申請人設置圍網後,仍應秉持人道精神,並遵守動物保護法及野生動物保育法相關規定,定期巡檢圍網,避免其他生物遭圍困。若發現動物受困,應立即進行救援,如目擊蛇類出沒,請撥打一一九通報,一般及保育類動物及綠鬣蜥則撥打一九五九動物保護專線。

Read More

永豐攜手台啤雲豹 新球季「頑張」出擊

永豐銀行連續第五年贊助台啤永豐雲豹職業籃球隊,全新賽季期待球員展現「豹青頑張」全力以赴的奮戰精神。圖右二為永豐銀行總經理莊銘福、右一為台啤永豐雲豹執行長張建偉。(永豐銀行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永豐銀行長期贊助運動產業,今(15)日攜手「台啤永豐雲豹職業籃球隊」展開全新(2025~26)賽季;永豐銀行總經理莊銘福表示,旗下支持國內各類運動賽事,力挺臺灣年輕人圓夢,包括國內各級籃球、足球、舞蹈及障礙跑等賽事;今(2025)年為連續第五年贊助台啤永豐雲豹,全新賽季期待與球隊中年輕世代共同展現「豹青頑張」-全力以赴的奮戰精神。 台啤永豐雲豹所屬的台灣職業籃球大聯盟(TPBL)上(2024~25)季總進場數直逼64萬人次、官方YouTube頻道總觀看數突破2,500萬次,展現籃球運動的全民魅力;永豐銀行自2021年起支持台啤永豐雲豹,上季主場平均進場人次呈現正成長、亦為全聯盟最多,全新賽季更加入多位新生代球員,組成具爆發力的年輕黃金陣容。永豐銀行表示,特邀永豐信用卡友陪伴球隊迎向挑戰,於台啤永豐雲豹主場賽事期間,線上購票、現場刷卡購票及購買球隊周邊商品全面8折。 永豐銀行專注金融本業外亦連續三年(2022~24)榮獲「體育推手獎」肯定。除台啤永豐雲豹外,永豐銀行表示,旗下長期贊助政大雄鷹籃球隊、支持台中市足球未來發展協會參與企業甲級足球聯賽及斯巴達障礙跑競賽,今(2025)年也持續拓展合作面向-冠名贊助「台北永豐旺寶3×3職業籃球隊」,以行動推動台灣多元運動發展,秉持「翻轉金融,共創美好生活 Together, a better life.」的企業願景。

Read More

新北惜食分享廚房到牡丹心開伙 五星主廚陳佳瑋為長輩掌廚

新北惜食分享廚房到牡丹心社區據點開伙。(新北社會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為減少食物浪費並擴大社區服務能量,新北市社會局設立「惜食分享廚房」,並連結義廚提供服務。曾任五星級飯店主廚的陳佳瑋從107年起多次響應,今(15)日再度利用個人休假時間,專程從台中麗寶福容飯店開車北上,到新莊牡丹心社區發展協會照顧關懷據點為長輩義煮,平時為長輩煮飯的志工媽媽圍繞著陳佳瑋,他也不藏私,將一些做菜的秘訣分享。長輩在動健康後一起共餐,享用精緻美味的料理。 曾在亞都麗緻和日月潭雲品酒店、台中通豪國際大飯店、彰化統一渡假村等擔任領班和主廚的陳佳瑋,目前是台中麗寶福容飯店的主廚,他在107年從媒體獲知新北市推動惜食分享網時,主動與社會局實物銀行小組聯繫,社會局陸續安排五股更新社區、烏來忠治部落、汐止原住民家庭關懷協會據點、中和莒東社區等惜食廚房,讓陳佳瑋展現廚藝,為長輩共餐增加創意料理。 陳佳瑋在牡丹心社區利用大得利家畜肉食品加工廠所提供的食材製成排骨貢丸湯,運用中華民國全國漁會提供的漁獲做成虱目魚排,即使是青菜和高麗菜,陳佳瑋也帶來自備的香料,為各式菜餚增添美味。平時擔任廚房志工的婆婆媽媽圍繞一旁討教,陳佳瑋均一一詳加說明。 五星級飯店主廚的陳佳瑋專程到新莊牡丹心社區發展協會照顧關懷據點為長輩義煮,志工在一旁討教。(新北社會局提供) 牡丹心社區理事長陳專森和雙鳳里長潘素娥在場招呼長輩,長輩和社區小朋友利用水桶鼓敲打演奏瀟灑走一回,潘素娥里長於月前發生車禍腳傷,但她仍到場參加,長輩也一一上前關心。中午時分,並在社會局主秘黃逢明、新莊區長朱思戎等人的幫忙打菜下,一起共餐。 陳專森表示,感謝社會局媒合許多惜食食材挹注,減輕協會負擔,使據點長幼共餐服務持續穩定,提升據點的照顧能量。社會局主秘黃逢明則表示,新北市自105年8月推動「惜食分享網」,跨局處團隊整合資源,包含新北果菜運銷公司板橋、三重場、14處公有市場及食品業者提供蔬果及肉類的格外品,挹注予119處老人、兒少共餐據點,讓惜食分享發揮最大功效,惜食利用143萬公斤的食材,受益超過276萬人次,也特別感謝陳佳瑋第七度擔任義廚。

Read More

中和行車糾紛致釀火燒車 中和警兩小時火速逮獲犯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5/10/15155327/dd28b34e-e910-41d1-91aa-50287a8bd447.mp4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中和區今(15)日中午發生一起火燒車事件,地點位於中正路836號前。員山派出所及消防單位獲報後迅速到場撲滅火勢,所幸無人傷重。 中和警分局指出,經了解,陳姓男子(31歲)駕駛自小客車行經中正、建八路口時,因右轉急停與一部機車發生行車糾紛。雙方離去後,陳男行駛至中正、中山路口時,該機車疑朝其車內投擲2枚「蝴蝶炮」,導致車輛起火燃燒。陳男自行脫困後並無大礙,為確保安全仍送雙和醫院檢查,就醫後右手有一公分左右的淺燒傷傷勢。 中和警方同日下午將林嫌逮捕到案,訊後將依公共危險及殺人未遂罪嫌移送新北地檢偵辦。(毒者提供) 中和警分局表示,警方初步調查起火原因疑為爆竹物引燃,立即調閱周邊監視器,鎖定該輛普重機車及騎士身分,並經被害人指認涉案男子為林姓男子(49歲),在追查下發現最後林男定位在興南路二段一帶住處,員警旋即派員到場將其拘提逮捕,並帶返所偵詢,警詢後將依公共危險及殺人未遂罪嫌移送新北地檢偵辦。 行車糾紛引發火燒車,險撞急停轎車騎士丟鞭炮洩憤:https://www.cdns.com.tw/articles/1301686

Read More

115年新北模範勞工選拔 即日起至11/13受理推荐「船員」也能薦送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府勞工局「一一五年模範勞工」選拔,即日起至十一月十三日止,受理各級工會、各事業單位等團體推薦人選;過去「船員」因工作特性,導致僅憑投保年資並無法符合選拔資格,這次放寬薦送資格,讓企業及產業勞工能更多元化的遴選出優秀勞工。 勞工局表示,一一五年新北市模範勞工選拔,分為「企業/產業勞工組」、「職業勞工組」、「工會領袖組」及「工會會務人員組」等四大組別,薦送「船員」列入企業/產業勞工組選拔;預計遴選出一五0名模範勞工於勞動節前公開表揚,入選者還有機會代表新北市參加全國模範勞工選拔,爭取更高榮譽。 勞工局長陳瑞嘉表示,為鼓勵勞工勇於打破職業性別刻板印象,於薦送名額外,增加每組一名推薦名額,如今年獲選的潘微蘭、許月英,分別擔任台北客運及首都客運駕駛員超過二十年,載送學生、上班族等通勤大眾,名符其實的「女力出頭天」。 另為提高原住民族勞工參與選拔,各組也增加推薦名額二名,例如排灣族的張珮君在環保局擔任駕駛,每日穿梭在大街小巷服務民眾,為居家環境衛生貢獻一份心力完全不輸男生。 勞工局表示,凡具中華民國國籍且於新北市實際從事各業的現職勞工,可透過各本業工會或事業單位推薦參加,另為使薦送名額更有產業多元性、職類代表性,新北市工業會、商業會、經濟部所屬各工業區廠商協進會、新北廠商促進會都可參與薦送。

Read More

一一四年全國運在雲林 雲林良品英雄宴三十五道菜單揭曉

一一四年全國運動會在雲林,雲林良品英雄宴三十五道菜單揭曉,感受雲林的豐富物產與熱情。(記者陳正芬攝)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一一四年全國運進入倒數,雲林縣府以最在地、最真誠宴請來自全國各地選手與嘉賓,特規劃 「雲林良品英雄宴」融合山海平原風味盛宴,展現在地農產的豐厚底蘊,十八日下午三點起提供來自全國好手享用。十五日宣傳會中,縣長張麗善揭曉菜單,並預祝各縣市運動健兒突破自我、勇奪佳績。 張麗善表示,一一四全國運動會在雲林於十八日隆重登場,當天下午三點啟動英雄宴,歡迎並款待各路英雄好漢來雲林參賽。雲林農業大縣物產豐富、食材新鮮,透過主廚精湛廚藝,烹煮三十五道佳餚跟大家分享,更有現烤烏魚子、白鰻及車輪餅甜食等,讓所有選手感受雲林的熱情,更期透過這場「英雄宴」,向所有挑戰自我的運動員致上最高敬意,也讓全國嘉賓比賽之餘,品味雲林的好食材、好風土與好人情。 農業處長魏勝德說,英雄宴以「山海交融‧百味雲林」為主軸,由斗南新尚豪主廚林寶中、邱英洋團隊傾力設計,並邀請「型男大主廚」郭主義師傅共同打造這場山海饗宴,且精選雲林一百碗在地美食,將庶民食材化為饗宴級佳餚,讓來賓及運動員們透過味蕾深刻感受雲林的美好。 魏勝德說,菜單有蒲燒鰻魚珍珠米糕、炙燒豚香三色馬鈴薯慕斯小堡、菜頭粿、冰火雙享蜜香烤地瓜、焦糖蜂蜜醬佐南瓜、胡麻醬拌嫩雞胸、青木瓜輕拌蝦仁越式沙拉、蒜香醬燒排骨、琥珀香脆烤鴨、山海清蒸鯛魚片、脆皮燒烤豬肉佐莎莎醬、醬燒時蔬珍味蕈菇、甜香法式黃金玉米、金酥蛋絲田園高麗香蔬、繽紛五彩胡蘿蔔溫沙拉、絲瓜蛤蜊、清炒彩椒玉米筍、麻油山藥杏鮑菇、奶油白菜、烤洋蔥番茄佐黑蒜醬、苦瓜鹹蛋、蔬食酸菜百菇湯、酸菜慢燉鴨風味湯、黑蒜頭雞湯、古坑馥郁咖啡晶凍、手作蜂蜜蛋糕、虎尾鎮農會花生冰棒,以及雲林一百碗的李排骨酥冠軍滷肉飯、饅享受的雲寶弟雲寶妹造型饅頭、「請進,來吃甜」的芋泥純肉鬆車輪餅、古早味雙糕潤等三十五道安全、健康、新鮮、美味佳餚。

Read More

鍾易仲批旅運中心做白工 讓郵輪經濟長期無法起飛

市議員鍾易仲痛批旅運中心啟用後,郵輪旅客卻減半,五十億投資淪為白工,他要求市府正視問題,別再做表面功夫。(記者吳文欽翻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鍾易仲十五日痛批旅運中心啟用後,郵輪旅客卻減半,五十億投資淪為白工。他要求市府正視問題,別再做表面功夫,讓高雄真正成為國際郵輪母港。 鍾易仲說,高雄港旅運中心啟用兩年,郵輪觀光不升反降,航次與旅客人數甚至不到預期的一半,他認為政府花了五十億打造地標級建築,結果成績越來越差,這不是建設的問題,而是經營的問題。 鍾易仲表示,觀光局在報告中強調推廣摺頁、好玩卡、旅客服務中心等行銷措施,卻完全沒有提到關鍵指標,例如郵輪航次成長率、旅客人均消費與帶動總產值。報告寫得再漂亮,但如果根本沒有郵輪旅客來,觀光局做再多活動也沒意義。 他批評,旅運中心的表現實在說不過去,啟用後一路往下掉,代表問題根本不是建設不夠,而是沒有用心經營。政府蓋了一座漂亮的旅運中心,但沒有讓郵輪願意來、旅客願意花錢,等於是把幾十億投資做白工。 鍾易仲提到,反觀基隆港並沒有新蓋旅運中心,卻能在同一期間締造亮眼成績。基隆港郵輪旅客數今年一到八月更已突破七十萬人次,全年有望突破九十萬人。同樣是台灣的港口,高雄條件比基隆好、投資金額更高,卻輸得這麼徹底,實在丟臉! 鍾易仲指出,高雄郵輪經濟長期無法起飛,主因在於缺乏整體策略與配套:沒有母港策略,航商缺乏穩定合作對象,航次不穩定。岸上觀光行程過於單調,缺乏亮點與誘因,旅客不願多停留。周邊產業鏈不足,缺乏免稅購物與娛樂設施,難以創造高額消費。行銷宣傳重外觀不重內容,只強調建築獎項,卻忽略實際成效。

Read More

陳麗娜批醫管中心亂象 促應廢除提升行政效率 

市議員陳麗娜質疑,衛生局醫管中心與衛生局醫政科下的「市立醫院管理股」權責重疊,疊床架屋,導致行政效率低落。(記者吳文欽翻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陳麗娜十五日質疑,衛生局醫管中心與衛生局醫政科下的「市立醫院管理股」權責重疊,疊床架屋,導致行政效率低落,甚至出現執行長自肥領雙薪、召集人球員兼裁判等亂象,市府應正視問題,裁撤醫管中心。 陳麗娜指出,目前高雄市共有九家市立醫院,包含公辦公營與委外經營等不同型態。先前與衛生局討論時,局方曾表達未來不再委外的方向,盼保有市立醫院自主性,同時也承諾考慮醫管中心存廢問題。然而,局方近日態度轉為「優化醫管中心」,與原先承諾不符,她質疑衛生局出爾反爾。 陳麗娜指出,衛生局內有市立醫院管理股,已負責市立醫院醫療品質督導、營運績效考核與委外履約監督,職權清楚,醫管中心卻成為「凌駕於市立醫院之上」的另類權力單位,不但造成行政重複,也模糊責任歸屬。 她進一步引用高雄市政府任務編組作業原則第九點,強調任務編組人員應為無給職,但醫管中心卻出現執行長領取醫院獎勵金的情況,還量身訂做相關規定,形同自肥領雙薪,應立即檢討。 陳麗娜也質疑,醫管中心召集人現為中山大學副校長,他自從臺大借調過來,參與籌設醫學院,卻兼任高市醫管中心召集人,可能涉及「球員兼裁判」問題,尤其外界傳出中山大學醫學院有意接手市立醫院,更引發潛在利益衝突疑慮。 陳麗娜表示,這樣的安排不但影響市府公信力,也讓民眾質疑市府醫療政策是否公正。 除醫療議題外,陳麗娜也針對焚化爐運作提出警告,指出目前岡山及仁武焚化爐出現收外縣市垃圾亂象,嚴重影響本市垃圾處理秩序。她認為業者不應為了營運利益,提高自收量並以外縣市廢棄物換取高價焚燒量,違反本市垃圾優先處理原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