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調:關稅促上半年電視提前出貨 下半年旺季埋隱憂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研調機構集邦科技最新調查,因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與大陸以舊換新補貼政策推動,今年上半年全球電視品牌出貨量達九千二百五十萬台,年增百分之二。由於品牌普遍提前出貨,恐為下半年旺季出貨埋下隱憂。 集邦指出,壓抑下半年電視旺季動能主要有三個因素,首先是面板成本高居不下,導致品牌廠難以擴大旺季促銷規模。其次,預期關稅調整將影響零售價的心理,促使消費者提前消費,美國上半年電視銷售年增幅維持在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三,透支部分原本應於下半年釋出的需求。 另外,截至上半年,中國大陸的補貼資金已使用超過百分之六十,後續補貼規模恐將縮減,因而抑制下半年內需動能。因此,集邦預期性下修二0二五年電視出貨量至一億九千五百七十一萬台,年減百分之一點一。 觀察上半年電視出貨表現,集邦調查,前五大電視品牌依序為三星、TCL、海信、樂金和小米,合計囊括百分之六十五點六的市場。TCL與海信因中國大陸補貼政策延續、美國關稅不確定因素影響,上半年出貨分別年增百分之十二點五和百分之七點三,優於市場平均,市占率較二0二四年提升。

Read More

中市警彰化溯源追毒 藥頭駕車脫逃碰撞路車被逮扣毒品

  彰化縣四十八歲江姓藥頭供給毒品給徐姓女藥腳,被台中市刑大查緝到案,查獲海洛因、安非他命等毒品。(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刑大六隊溯源追毒,跟監到彰化員林市發現彰化縣四十八歲江姓藥頭供給毒品給徐姓女藥腳,警方在員林市一間超商外截車,江男意圖駕車脫逃,起步碰撞路過車輛,遭警逮捕並起出海洛因、安非他命等毒品,移送彰檢偵辦。 台中市刑事警察大隊偵六隊說,日前查獲徐姓女子涉嫌毒品案,向上溯源發現都是向江姓藥頭購買第一級毒品海洛因及第二級毒品安非他命,經追查發現江嫌已因毒品案遭彰化地檢署通緝。 市刑大表示,警方於是前往江嫌經常出沒區域進行查訪,果真在彰化縣員林市一帶,發現江嫌車輛行蹤,警方趁江嫌車輛停放超商時前往盤查。 警方指出,江嫌因身上攜帶毒品且畏懼通緝身分暴露,竟於警方盤查時意圖駕車脫逃,車輛起步之際碰撞路過車輛,幸警方反應迅速,立即控制現場並逮捕江嫌。 警方表示,經搜索江嫌身上及所使用車輛,當場扣得毒品海洛因一包重零點七公克及安非他命三包重四點一公克、吸食器、分裝袋、磅秤及手機等贓證物,全案詢後依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及毒品通緝罪,移送彰化地方檢察署偵辦及歸案。

Read More

台中法拍賓利超跑910萬拍定 還有5輛水肥車拍賣變價814萬

  台中地檢署「黑水專案」偵辦非法水肥、油汙偷排業者,查扣其中五輛水肥車偵查中變價法拍,以超乎預級的八百一十四萬元賣出。(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地檢署「黑水專案」偵辦非法水肥、油汙偷排業者,查扣其中五輛水肥車偵查中變價法拍,以超乎預級的八百一十四萬元賣出,另先前偵辦「神說」公司吸金三十億元案,查扣一輛原價一千八百萬元的賓利超跑,第二度法拍也以九百一十萬元拍定。 另先前偵辦「神說」公司吸金三十億元案,查扣一輛原價一千八百萬元的賓利超跑,第二度法拍也以九百一十萬元拍定。(記者陳金龍翻攝) 台中地檢署表示,中檢於去年間,透過「檢警環林查緝環保犯罪通報資訊系統」分析、規劃「黑水專案」,指揮調查局台中市調查處、保七總隊第三大隊中區中隊、環境部環境管理署中區環境管理中心等單位,針對將水肥油污等廢棄物違法排放於台中市區下水道等不法行徑進行查緝。 經專案小組鎖定業者及水肥車輛,追蹤車行軌跡及跟監蒐證,於今年五月六日持搜索票,前往台中市大里區等七處所展開搜索,逮捕涉案的二家業者負責人四十三歲蘇男與四十歲吳男,以及其他嫌疑人共十五人到案。 全案查扣怪手二部、水肥車九輛等犯罪工具,蘇男與吳男經檢察官複訊後,向法院依聲請羈押禁見獲准,另有十名共犯諭知二萬元至五萬元不等金額交保,其餘三名諭知限居、請回。 台中地檢署五日囑託行政執行署台中分署,將查扣的水肥車變價拍賣,其中有五輛水肥車,最終以超出底價近一倍的價格拍出,拍定價格合計八百一十四萬元,後續檢方將持續嚴辦廢棄物違法排放案件。另先前偵辦「神說」公司吸金三十億元案,查扣一輛原價一千八百萬元的賓利超跑,第二度法拍也以九百一十萬元拍定。

Read More

台中龍井4馬翹家逛大街吃草!警民聯手送馬兒回家

  台中市龍井區觀光路二九八巷出現四匹馬,大搖大擺在路邊享用起牧草「晚餐」,有民眾驚見報警。(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龍井區出現四匹馬在路邊享用牧草,有民眾驚見報警,警方查出是附近的馬術運動中心飼主外出時,未注意側門未關妥所致,造成馬匹離家出走近一小時。員警和民防人員協助將馬匹暫安置,通知飼主到場帶回,並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舉發。 烏日警分局龍津派出五日晚間獲報,在龍井觀光路二九八巷路旁有二大二小的馬匹大啖牧草。員警趕赴現場,當下進行人車交通管制,同時通報畜牧科協助聯繫馬主人,希望盡快找到飼主。 警方為避免驚嚇悠閒吃草的馬匹,警方也聯繫住在附近的紀姓民防人員協助,在等候馬主人抵達前,提供空間及牧草給馬兒,現場宛如變成臨時動物園的餵食區。 歷經半小時後,程姓飼主趕赴現場表示,晚間餵馬後外出,未注意側門沒關好,馬齡約六歲多的兩隻混血馬及兩隻迷你馬竟趁機出走,對於造成社區困擾也妨礙交通深感歉意。

Read More

今年一期安心好米慶豐收 百分之百溯源驗證 企業ESG最佳採購用米

大安區農會積極輔導的「產銷履歷稻米」歡喜慶豐收,祈望大安的好米,能躋身成為企業員工餐桌上的新寵兒。(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今年一期稻米業採收完畢,臺中市大安區農會積極輔導的「產銷履歷稻米」歡喜慶豐收。因應現代人食安意識日益提升,日常食用米的安全性頗受關注,農會鼓勵農友改種「產銷履歷稻米」,不只讓米的品質更穩定,也打開新的通路和市場。總幹事蔡建宗表示,目前大安區已經有二十多位稻農加入產銷履歷的行列,種植面積達五十三公頃,更吸引多家認同「永續發展」理念的科技公司,長期合作採購。祈望大安的好米,透過其對環境友善、溯源驗證的正面形象,躋身成為企業員工餐桌上的新寵兒。 農會總幹事蔡建宗表示:「現在的消費者不是只看價格,還會看米的來源、耕作方式。我們推產銷履歷,就是希望把農民種得好、種得安全的米,完整呈現在大家面前。」而這次加入產銷履歷驗證的農友,不少是年輕二代返鄉接棒,他們懂得怎麼運用科技和新觀念來種田,讓傳統農業變得更有系統、更有效率。同時,針對如何申請產銷履歷,農會提供完整的的輔導服務,包括配合驗證的流程、環保的種植方式、接軌市場的方法等等,還有保價收購的保障,農民不用擔心後續銷售端的問題。 在行銷通路部分,除了在地消費者支持,現在也有多家科技大廠主動找上門,跟農會合作採購這些通過產銷履歷的「安泉米」,提供給員工餐廳或當作企業贈禮使用。蔡總幹事笑說:「現在不是只有吃飽而已,連企業都重視吃得好、吃得安心!」 此外,大安農會也以自有品牌「安泉米」推廣產銷履歷稻米,積極參加各大展售活動與網路平台行銷,強化品牌能見度與消費者認同感。安泉米為百分之百產銷履歷驗證米,口感Q彈、香氣自然,並因產地直送、無農藥殘留而廣受好評。農會亦推出多款米製產品,包括金磚米、金磚米禮盒、安泉米禮盒及蓬萊鬆餅等,將當季最新鮮的好米,轉化為消費者安心選購的優質農產伴手禮。

Read More

兒女教育與服務社福事績可圈可點 大安72歲里長膺選模範父親

七十二歲張鐿騰里長無論於家庭角色或公共事務皆表現優異,榮獲今年大安區模範父親,實至名歸。(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現年七十二歲的大安松雅里里長張鐿騰,出身於務農家庭,為八名兄弟姊妹中排行老六,自幼體恤雙親辛勞,主動分擔家務,經常協助田間勞作,從事水稻、蘆筍與蔬菜等農作物的栽培,養成勤勞踏實的品格。大甲高農畢業後,即返鄉任職於大安區農會會到退休,期間工作負責又和諧、深受同仁與長官肯定。 張里長於二十歲時,經媒妁之言與黃鈺媜女士喜結連理,婚姻美滿,家庭和諧,育有二子一女。長子千璿目前於大安農會推廣部任職,其妻則服務於台積電中科大雅廠,擔任業務稽查員;次子允承目前從事整復師工作,專業認真;長女則已婚,育有一子一女,現服務於外埔區合匯股份有限公司,負責腳踏車銷售相關業務,女婿則任職開發部經理,事業穩定。三名子女在張里長夫婦培養與教育,皆事業穩定,家庭美滿,亦能關心社區發展與鄰里互助,以溫和熱忱之態度與實際行動回饋社會,足為里民敬重之模範父親。 區長許宏綺表示,張里長自民國111年起擔任松雅里里長,並兼任松雅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積極投入地方公共事務。他擔任里長以來,松雅里與西安里共同成立守望相助隊,推動社區監視系統建置,有效守護居民安全,凡有里民陳情或需求,總能立即前往處理,二十四小時全天候待命服務,展現出高度責任感與服務熱忱。 許區長表示,張鐿騰里長無論於家庭角色或公共事務皆表現優異,兼具慈父風範與社區領袖之特質,其勤奮、熱心、誠信的精神,不僅贏得鄰里尊敬,更深具教育與典範價值,推薦其為模範父親,實至名歸。

Read More

〈中華副刊〉閱讀時差/在語言中自在吐納,在語境中蔓延時間

安和自在 文/姚時晴 畫/張秀燕 書房有幅珍藏三十餘年的倪瓚〈容膝齋圖〉,是由日本二玄社與故宮合作,以全景照相法完整復刻的一比一尺寸掛軸。倪瓚山水畫面空疏,故其作向有「疏體 」之稱;他與同時代的王蒙「密體 」山水形成強烈的對照。倪瓚畫山水,畫面經常保留大片空白,因此倪瓚的畫疏秀空靈簡約清逸,被譽為善於處理留白的畫家。 國畫中的留白或被喻為氣韻的關鍵,依造畫面整體構圖和線條所趨形成某種動勢,而產生氣局,並賦予畫作靈動的象外之美。經營氣局的方式也在於畫面的四角必須有守有透,才能讓畫面有開闔,有吞吐,能呼吸。 語言同樣有其聲韻行氣,在字跟字、句跟句之間的間隙婉轉流動舒放合卷。而語言的空白處便如同畫作中的留白、書法裡的飛白,得以推動詩意綿延的靈動感,以虛映實、以空生盈,讓語言衍生出悠遠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妙境。無聲處盡是語詞音頻的漣漪,不言盡但處處有情感的迴響。有了氣韻潺動,一首詩便能在語言中自在吐納,在語境中漫延時間,讓每個字詞蜿蜒成河。

Read More

〈中華副刊〉我與達文西台北走失的貓11-9

■解昆樺 我的畫技?老實說,大概還是停留在「有待加強」的階段,那些素描拿去美術系大概會被當成「千萬不要這樣畫」的範例。但沒關係,重點好像真的不在那裡。重點在於,「看」這個動作本身,以及試圖將「看到」的東西轉化到紙面上的這個過程,它像一種……該怎麼說呢?像是在做某種「心靈調頻」。把我從原本那個充滿焦慮、與世界隔著一層毛玻璃、只靠咖啡因和理性硬撐著運轉的頻道,稍微、稍微地調到了一個更能接收到現實中那些細微波動、甚至能從中找到一點點……趣味的頻道。 又是一個週末,天氣難得放晴,天空藍得有點不真實,像電腦合成的背景。我不知不覺又晃到了大安森林公園。這裡像台北市區裡的一個巨大的、綠色的肺,空氣稍微清新一點,步調也慢了下來。許多家庭帶著色彩鮮豔的野餐墊和小帳篷在草地上嬉鬧,慢跑者像設定好程式一樣沿著步道繞圈,情侶們則在濃密的樹蔭下進行著各種不足為外人道的親密行為。我找了個空著的長椅坐下,拿出我的素描本和炭筆,漫無目的地觀察著這片充滿生機(和八卦)的都市。 然後,我又看見了牠——渡。 牠就趴在不遠處一棵氣根垂落如瀑布的巨大老榕樹底下,姿態慵懶,瞇著眼睛,像個剛睡飽午覺、正在思考此生哲學的君王。陽光穿過濃密的樹葉縫隙,在牠那身漂亮的水墨花紋皮毛上灑下跳躍的光斑。牠看起來……非常平靜,非常融入森林公園場景。但不知為何,我依然能感覺到牠體內那種潛伏著的、不屬於這個世界的、像黑洞一樣的能量。 這一次,我沒有猶豫。我翻開新的一頁,拿起炭筆。我沒有急著動筆,而是先靜靜地、仔細地觀察牠。我擔心一個筆觸,就能驚我的帝王。我摒息,觀察牠呼吸時身體細微的起伏,觀察牠耳朵偶爾警覺地捕捉著遠方的聲響,觀察牠即使在看似放鬆的狀態下也保持著的那種完美的、隨時可以爆發的平衡感。我試圖去感受牠的存在,那種混合了貓科動物的慵懶、神秘、警覺和一絲淡淡的、彷彿來自古老時光的哀愁氣息。 接著,我開始畫。我的手很穩,心很靜。我不再去想線條準不準確,不再去擔心畫得好不好看。我只是跟隨著我的眼睛和直覺,讓手自己動起來,像在彈奏一首即興的爵士樂。炭筆在紙上快速移動,留下或輕或重、或粗或細的痕跡,發出沙沙的、令人安心的聲響。我感覺自己像一個笨拙但專注的靈媒,試圖透過這支原始的炭筆,與眼前這個沉默的、來自「裂縫」邊緣的生物進行一場無聲的對話。我畫得很快,線條果斷又有些凌亂,但我感覺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投入和流暢。好像不是我在畫貓,而是某種更深層的東西——也許是貓本身,也許是這棵老榕樹,也許是這片陽光——正透過我的手在表達它自己。 就在我全神貫注地描繪牠眼神中那種似睡非睡、彷彿洞悉一切宇宙奧秘(嗯,還是在想晚餐吃什麼)的感覺時,奇妙的事情再次發生了。但這次,感覺不太一樣。 周圍的聲音——孩子們的嬉笑聲、慢跑者的腳步聲、遠處隱約的車流聲——並沒有消失,但它們好像被調成了一種遙遠的、模糊的背景音,像隔著一層厚厚的玻璃聽到的。眼前的光線似乎變得異常清晰,甚至有點……過於飽和?榕樹葉的脈絡、貓咪鬍鬚的尖端、空氣中飄浮的金色微塵,都呈現出一種近乎超現實的銳利感和立體感。 然後,我感覺到那種震動。不是來自地面,而是來自……我的內部?像是空氣本身在以某種極高或極低的頻率微微顫抖,與我體內的某個部分產生了共鳴。我的指尖,握著炭筆的指尖,感覺到一股微弱但清晰的暖流,從紙面傳來,通過我的手臂,直達我的心臟。不是那種令人心悸的冰冷感,而是……溫暖的? 我下意識地抬起頭,正好對上「渡」的眼睛。

Read More

〈中華副刊〉寫生的回憶

■李曼旎 後來我們不在課室裡畫畫, 在明亮的室外,以花著稱的公園 我們炎熱的手掌被穿行的空氣刺痛 我們都沒有一點兒傷口。純潔 無瑕,也不散發出腐爛過後 馥郁的香甜。批量青春的屍體 向我們傾倒下來,蚊蟲的眼睛 塗抹著悲傷的色彩。你去看 那些收割著金色的向日葵: 說得好聽點兒,它們挺著數不清的 明燦燦的頭顱; 但又是一張張可怖的麻子臉 像你躲在漫長的日子背後,畫一幅幅 寫生像。人臉輕盈 在灰色的光影裡蝴蝶般飛舞。

Read More

〈中華副刊〉老樹

■陳珮珊 大樹,時常得抬頭仰望。 有些老樹僅安靜佇立,就能展現獨特氣質。經歷風霜雨雪雕琢,曲折枝枒伸向天際,結實樹幹往底扎根,綠葉之下庇蔭許多,自然有從容氣度,甚至能為觀者帶來穩定力量。 走進這家醫院的徒手復健區,就有神木林立之感。常駐的治療師多走權威風,穩如老樹,各有姿態卻同樣擅長處理盤根錯節。整區氣氛比起隔壁偶爾傳出笑聲的「職能治療室」略顯嚴肅,卻一樣擠滿向上仰望,希冀撫平創痛的人們。車禍後左手急需撥亂反正的我,也在朝聖行列。 一位高大魁武的男治療師幾乎天天在。臉型與個性同樣方正,專業自信表現在不疾不徐,老神在在地像株「參天蒼松」。他愛穿運動服,舒適透氣的特質便也從外到內,彷彿會緩釋氧氣。 與他的初接觸卻極驚恐。我不熟悉復健強度,所以他用力壓折我的手臂時憋氣沒喊疼,痛楚超過忍耐極限,我瞬間發出淒厲尖叫,聲響甚至驚動前台人員。療程結束,我顫抖滑下治療床呆坐候診椅。他遞來冰枕想緩解復健後的發炎疼痛,枕的冷冽卻瓦解我剛拉回的情緒……思及無辜受傷,來此受苦,竟生出委屈,我無預警放聲大哭,嘈雜候診區瞬間安靜,而後傳出陣陣疼惜聲。這一幕,讓他以為我不會再來。 的確猶豫過。人願意把弱處向他人袒露,任其拿捏,得有深厚信任基礎,可我倆的首遇一點也不美麗。只是隔日我仍走向他,或許因為他下手少遲疑,眼神堅定,彷彿一切盡在掌控中,就是有種蒼松拔地而起的傲然氣勢。可殺伐果斷手法不免爆烈,之後數月,「淚流滿面」成了我面對他的基本妝容,且復健後的撕裂痛也讓我夜不成眠。想起復健之初他曾問:「妳沮喪嗎?」當時我搖頭:「為何要沮喪?」而今終於明白,他已見過太多,那問句不過是先下預言。 徒手復健每節十五分鐘,傷者並未被捆縛,逃不逃存乎己心。我曾問,是否有人受不住疼而放棄?他笑說:「當然。患者只要開口,我們就會調整強度跟進度,慢點輕點,但復原時間就可能拉長。」選擇從來有其代價。因此復健時我從不求饒,總撐至治療師主動停手。「妳啊,早以忍痛聞名。」有次他笑著說。但我知道,臉哭花時他會遞來面紙,疼到發抖時他會輕拍我的後背,像安慰無助嬰孩。其實人陷入苦境,有時僅是一記拍撫一絲理解,或許就能然度過。像奔走於烈陽下得一方樹蔭稍歇,或許就有繼續前行的氣力。 他偶爾還是心靈導師。有次在車禍調解會前,我正猶豫是否該原諒毫無悔意的肇事者,他笑說:「等一下復健,一壓痛你就不會困惑了。」比起一些不相干卻以「慈悲」為名,告誡受害者應無條件原諒肇事者的路人,他顯得通透。 還有一位愛梳包頭的女性治療師,是樹形優美的「楓香」,個性卻像她盤起的髮,有其規矩。時常淡定,銳利鷹眼卻覺察四周。只是有次見她鬆開髮帶,微捲長髮瞬間流洩,立刻華麗為浪漫楓紅,人的多面原是一眼難盡啊。 記得她說的第一句話︰「要有心理準備,復健是條漫長路,急不得。」她的手法也屬細水長流,穩穩打怪,時機到才會破關。有時我的手沒來由腫痛,她便不急著「喬角度」,而是以手順滑我的手,由指尖、手臂、手肘到肩膀,一遍又一遍,說是能去除淋巴水腫。溫柔撫觸或許無法立即解除手的不適,卻能馬上撫平心的坑疤。 她時常給驚喜。有次拉著我的手練習彎折,突然說:「試試自己抬起左手,摸一下臉頰。」我半信半疑照做,當手真的捧到左臉,眼淚立即崩落。「回家後,手可能暫時退回原狀,不要沮喪,至少此刻妳已證明自己能做到的程度。」後來的日子,她就這樣拉著我的手,一起闢出條條新路,持續讓我體會「做到」的感覺,而後我的手能摸到鼻子、下顎,反轉至後背腰間,到達背脊。每前進一處,都讓我燃起「光復故土」的希望。 其實我倆初遇時曾因復健區的排等規則有過誤會,我一直想解釋。但有次聽到她提點實習生︰「療程不會一成不變,同病症不一定採相同手法處理。要學著觀察傷者個別差異及當下身心狀況,才能做出最好處置。」專業嚴謹的態度讓我肅然起敬,便也對誤解釋懷。人與人,有時就是得相處日久,才能互相明白。 還有些治療師偶爾得見。有位身形與待人同樣偏寬的男老師,為了激勵我說了自己的故事。他曾遭遇車禍,是靠意志及自我訓練重新站起,所以鼓勵我不要放棄舞蹈學習︰「別讓車禍這壞事再影響你對人生的追求。」帶著勇敢寓意,他宛如莖幹粗壯的榕樹挺立於前,成為信念指引;還有位大男孩治療師,言談總透出春日氣息,美如台東池上的金城武茄冬樹,也讓身體受禁錮的我心生嚮往;另有個智慧型女治療師,能助人驅逐惡念,宛如散發香氣的「樟樹」。有次我因復原進度緩慢對自己爆氣,她告訴我:「成對的雙手會互相學習,所以不要把注意焦點放在妳的落後,要讓差的向好的手看齊,進步才會快。」 傷疤終有一天會從身上淡去吧,我想。但曾以綠蔭為我遮擋過烈陽的大樹,身影是永遠不會從心上消失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