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健康 花蓮慈院重啟天祥假日門診

睽違一年的「天祥假日門診」終於重新啟動,再度為花蓮縣秀林鄉天祥地區的居民與旅客,帶來醫療服務。(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隨著地震後環境逐步穩定,花蓮縣衛生局、秀林鄉衛生所及花蓮慈濟醫院整合評估下,睽違一年的「天祥假日門診」終於重新啟動,再度為花蓮縣秀林鄉天祥地區的居民與旅客,帶來醫療服務。 花蓮慈濟醫院表示,位於花蓮縣秀林鄉山區的天祥,擁有原始自然景觀與壯麗山水,是享譽國際的天堂秘境,卻也因地處偏遠,造成醫療資源匱乏的狀況。花蓮慈濟醫院自二00四年起即投入天祥假日門診,每週例行上山駐診,為當地居民與過往遊客提供醫療照護。二0二四年四月花蓮發生大地震,面對環境與交通的衝擊,花蓮慈院基於安全及交通等多項因素考量,決定暫停執行了二十年的天祥假日門診。 花蓮慈院醫事室褚惠瑛專員表示,經過一年多的縝密評估與協調,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花蓮慈院醫療團隊決定重啟天祥假日門診。為了要重啟門診,花蓮縣衛生局、秀林鄉衛生所與花蓮慈濟醫院緊密合作,秀林鄉衛生所團隊也率先深入天祥實地勘查,重新檢查、打掃整理衛生室環境,確保醫療設施的安全性與功能性。 花蓮慈濟醫院指出,從七月起,花蓮慈濟醫院由家庭醫學部陳志強醫師與張友薰護理師共同出隊,將重啟天祥假日門診服務,把原本的每週服務調整為每兩週一次,而醫事室團隊也會隨時觀測路段交通狀況及天氣變化,既能滿足當地醫療需求,又能確保醫療的永續性與安全性。 長期陪伴天祥地區民眾超過二十年的陳志強醫師表示,這麼多年的陪伴,不論是居民的身體狀況,有那幾個老病人需固定拿藥,還是在地警局、商家、機構的需求,都太熟悉了,長期往返下來,陳志強醫師說,來到天祥就像是回到自家灶咖,很高興能親自對這群好朋友們說:「我們回來了,花蓮慈濟醫院一直都在。」

Read More

高雄市警察之友會六龜辦事處慰問員警辛勞

  高雄市警察之友會六龜辦事處慰問員警辛勞。(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六月十五日警察節即將到來,高雄市警察之友會六龜辦事處,為感謝警察全年無休堅守崗位、守護地方治安的辛勞與奉獻,辦事處主任陳秀美、副主任陳秀珍,特別於警察節前夕蒞臨六龜警分局,向第一線執勤員警表達誠摯慰問與祝福,並致贈電煮鍋加油打氣。 主任陳秀美表示,警友辦事處長期關注員警權益,肯定警察同仁日以繼夜維護治安、交通秩序的辛勞,此次慰問不僅表達節日關懷,更貼心致贈每位員警一個電煮鍋,以實際行動支持並肯定警方長期為民服務的辛勞與付出。 六龜警分局長蘇茂智表示,感謝警察之友會六龜辦事處,長期協助推動警政工作,同仁將持續用心做好地方治安、交通及為民服務工作,讓民眾在安全、安心的優質環境安居樂業,以回饋大家的支持與鼓勵。

Read More

在職訓練每人三年最高十萬元

  中彰投分署辦理各類型課程協助學員站穩職場。(記者黃志炫攝) 記者黃志炫/台中報導 為激發在職勞工學習熱情,強化專業技能與競爭力,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積極推動「產業人才投資方案」,幫助學員在快速變遷的職場中脫穎而出,自去年至今年上半年已在轄區開設逾一千七百班,訓練逾三萬四千人次。下半年更依照國家政策及產業發展趨勢,精心打造AI加值應用、綠色能源、智慧機械等實務導向的多元化政策性課程,搭配每人三年最高十萬元訓練補助,助學員掌握數位轉型與永續發展先機。即日起於「在職訓練網」開放報名,點燃職涯新火花! 勞工技能的提升是國家競爭力的關鍵!為了因應全球化競爭和數位經濟時代的挑戰,政府積極推動「亞洲矽谷3.0」、「台灣AI行動計畫2.0」、「智慧國家方案」及「國家人才競爭力躍升方案」等重點政策,勞動部則透過「產業人才投資方案」協助勞工參加在職訓練課程,以因應快速變化的產業趨勢。中彰投分署攜手在地優質培訓單位,以重點產業實務導向為主,下半年預計開設一百多門多元的政策性課程,其中電腦資訊技術(五十三門)和綠色能源(十九門)最受市場青睞,涵蓋資訊安全、AI職場應用、大數據分析、ESG及智慧機械等熱門領域,緊扣數位轉型與淨零永續趨勢,瞄準產業最急需的專業技能,為未來職場鋪路! 身為鞋業公司的專案經理小威,為強化職場競爭力,報名參加「智慧產線建置與自動化倉儲結合實務班」,深入學習數位轉型、工業4.0及AI智慧物流等實務應用。小威表示,課程由淺入深,結合業界案例及技術解析,讓他對自動倉儲與AIOT應用有全面認識,並具體掌握Machine Learning與Deep Learning的實務差異。結業後,小威將所學導入公司AI專案,運用於鞋業供應鏈優化,有效提升流程效率。他並朝智慧製造深耕,為日後職涯規劃注入全新動能,期望未來開創更多可能。

Read More

投下「不同意罷免」 高虹安親上街頭向民眾請託

新竹市長高虹安十二日在竹科要道光復路上,向過往上班的新竹鄉親揮手問好,同時呼籲新竹鄉親要親自出門投票、 投下「不同意罷免」。(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停職中的新竹市長高虹安十二日上午在通往新竹科學園區的交通要道光復路,向過往上班的新竹鄉親揮手問好,騎車民眾,有的揮手、有的輕按短聲喇叭表示支持,甚至有開車民眾在等紅綠燈時,搖下車窗雙手比讚、表達支持之意。 高虹安表示,她上任以來快速成立交通改善小組,由市府工務、警察與交通處等部門協同,針對易肇事路段、園區塞車點進行現場會勘,並根據精準數據制定具體改善方案。在通往園區周邊上班的主要幹道,上下班顛峰時間;不再是塞車動彈不得。另外在東區慈雲路與埔頂二路,早、下午及假日尖峰時段採「輪放時相」減少車與人的交錯,提高通行效率、也保障行人安全。 高虹安說,她上任以來也積極爭取中央補助、用於校園周邊路口安全與通學步道建設,保障莘莘學子的上學安全、讓家長們放心。另外在國中小教室的設備方面讓學校教室有大型觸控螢幕黑板,提供師生大螢幕互動教學體驗,逐步達成新竹市「班班有大螢幕、一師一載具」。 高虹安表示,市政推行是有計畫有延續性的,若是由中央隨意指派市長;來新竹市任職,就是不考量新竹鄉親的需求,純粹為中央橡皮圖章、無益於是輕視市民的智慧,不尊重民主精神,那將來如何教育下一代,呼籲新竹市民鄉親要親自出門投票、 投下[不同意罷免]。 根據《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中選會將於六月二十日(週五)召開委員會會議,正式審查是否成案。若中選會於六月二十日立即宣布罷免案成立,則投票日必須在宣布日起二十至六十天內辦理。因此,推估時程如下:最早投票日為七月十日(六月二十日加二十天);最晚投票日:今年八月十九日(六月二十日加六十天)。目前可確定事項僅為:中選會將於六月二十日作出是否成案的決定;若當日成案,新竹市將於七月十日至八月十九日間辦理罷免投票,屆時具體投票日,將由中選會正式公布。

Read More

宜蘭3所國立高中 大學個人申請入學放榜表現亮眼

  大學申請入學十二日放榜,宜蘭縣國立宜高、羅高、蘭女三校表現亮眼,蘭陽女中語文資優班的廖心瑀決定繼續邁向體育路。(蘭陽女中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大學申請入學十二日放榜,宜蘭縣國立宜蘭高中二0四人上榜;蘭陽女中一九六人上榜;羅高有二0一人上榜。宜蘭高中陳思果錄取醫學系、羅高劉中一與林尚萱二人錄取醫學系。 宜蘭高中個人申請連同繁星推薦,今年共計三人錄取醫學系,其中學測自然組榜首陳思果,高一時考取中央研究院高中人才培育計畫後,開啟對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興趣,並立志披白袍。 陳思果在個人申請中正取成功大學醫學系等校,但最後選填離家近的北醫就讀。 羅高劉中一考取慈濟大學醫學系、林尚萱上長庚大學中醫學系;劉中一是宜蘭攤販之子,以學測五十七級分考進慈濟醫學系,他的父親在宜蘭縣各地傳統市場巡迴擺攤販賣火鍋料,母親是家庭主婦,從小開始父母就竭盡所能供他安心求學,他也沒讓雙親失望,如願考取醫學系,朝懸壺濟世目標邁進。 蘭陽女中語文資優班的廖心瑀,父親是宜蘭龍潭國小校長廖世凱,父女倆都是體育健將,廖心瑀遺傳到父親的好身手,屢次在全國鐵餅運動賽事中拿下好成績,選填志願則在台大國際企業學系與國際體育運動事務學程間徘徊,最終遵循內心聲音,決定繼續邁向體育路。

Read More

基隆青年實習媒合計畫再升級 78企業釋出200實習名額

基隆青年實習媒合計畫自一一一年推出以來已邁入第三年,實習職缺與合作企業逐年成長,今年共七十八家企業通過審查、釋出近兩百個實習名額。(巿府提供)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基隆市政府持續推動「基隆青年實習媒合計畫」,十二日舉行一一四年度企業徵才記者會,由基隆巿副市長邱佩琳、產業發展處長蔡馥嚀、工策會總幹事林有志與多家企業代表共同出席。今年計畫以「打造夢想之星」為主題,特別安排市府、企業與青年代表參與象徵性的「拼圖儀式」,象徵三方攜手為青年拼出完整職涯藍圖,也正式宣告今年度實習媒合與徵才作業正式啟動。 邱佩琳表示,青年是城市的未來,市府積極透過實習媒合機制,創造更多留在基隆發展的機會。她強調,市府近年來積極打造就業友善城市,不斷邀集優質企業進駐,也希望透過本計畫,讓青年認識基隆在地產業的活力與多元可能,實現「企業留人、人才留城」的雙贏目標。 基隆青年實習媒合計畫自一一一年推出以來已邁入第三年,實習職缺與合作企業逐年成長。今年共七十八家企業通過審查、釋出近兩百個實習名額,涵蓋製造、科技、餐飲、旅宿、法律、房仲、文創、醫療、長照及觀光等十項產業。包括設廠於大武崙、擁有亞洲首座衛浴文化觀光工廠的「一太e衛浴」、進軍海外市場的「水雲朵」、全球電動車電池供應商「矽谷能源」、特色餐飲與旅宿品牌「ABV」、「HOTEL BEGINS」、以及「聯碩集團」、「恆嵂法律事務所」等多家業者皆積極參與。此外,計畫也獲得許多在地中小企業支持,包括泉利米香、耀集食品、大新餅店、漁品軒、朋廚食品、見一文化、君悅牙醫、聯合製冰、永信長照、宏岳國際等,展現基隆產業的多樣性與根基韌性,讓青年能在熟悉的城市中探索職涯起點。 產發處長蔡馥嚀說明,今年計畫開放全國十六至二十九歲青年報名,可登入「基隆青年實習媒合平台」(https://keelung-yimps.com.tw)註冊投遞履歷,平台提供正職、兼職與實習等多元職類,並設有簡易媒合功能,協助青年迅速掌握投遞機會。符合資格者若完成一百三十小時實習,市府將補助企業一萬元,完成兩百六十小時則補助兩萬元;企業須依法提供基本薪資與勞保保障,市府亦將安排訪查機制、座談活動與回饋系統,確保實習品質與青年權益。

Read More

鯉魚潭環境教育中心邀請你一同感受蝶舞鳥語、住進自然鯉

夏令營內容包含以鳥類、蝴蝶及民俗植物為主題的日間環境教育課程,及夜間生態觀察,讓孩子們觀看蝶舞搖曳、聆聽鳥語蟲鳴。(縱管處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交通部觀光署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鯉魚潭環境教育中心十二日表示,為促進國中、小學生接觸優質生態類型環境教育,實際體驗發現野生生物的樂趣與富含生態知識之課程,將於七月二十六至二十七日辦理兩天一夜環境教育夏令營,帶領孩子們體驗鯉魚潭的自然環境及優質生態環境教育課程,希望透過自然觀察認識動植物,讓孩子們了解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關係,親身感受自然的律動,激發愛護環境的意識。 縱管處指出,夏令營內容包含以鳥類、蝴蝶及民俗植物為主題的日間環境教育課程,及夜間生態觀察,讓孩子們觀看蝶舞搖曳、聆聽鳥語蟲鳴,並尋找夏夜星空下的小動物們,並將帶領孩子們體驗植物藍染、協力搭帳露營之樂趣,以及在專業合格教練的引導下體驗鯉魚潭SUP立式划槳,讓孩子們在這個暑假留下最特別的回憶。 縱管處長許宗民表示,希望透過《蝶舞鳥語-住進自然鯉》夏令營,讓孩子們接觸、認識大自然,引起對生態資源的興趣,啟發孩子的好奇心,並學會安全地探索環境。本次夏令營招生對象為國小四年級至國中三年級學生,共三十位。自即日起至七月六日止開放報名,活動報名,請洽詢鯉魚潭環境教育中心。

Read More

宜縣農會總幹候聘人登記 12日止有李長珊完成登記

宜蘭縣農會總幹事陳誌銘因身體欠安提出辭職獲准,縣府農業處依「農會法」規定重新公告候聘人登記作業至十三日截止。(記者林坤瑋攝)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縣各級農會選任人員改選及總幹事遴選已落幕,縣農會總幹事陳誌銘因身體欠安提出辭職獲准。縣府依照「農會法」規定重新公告候聘人登記作業,於六月九至六月十三日在縣府農業處企劃輔導科受理登記。截止十二日有現任農業產銷科長李長珊等三人完成登記。 宜蘭縣農會理、監事會於今年三月二十七日順利選出理事長、常務監事,已連任五屆總幹事陳誌銘以身體欠安提出辭職亦獲准,因僅有陳誌銘一人登記,致使總幹事遴聘難產。 縣府農業處宣布,依照「農會法」規定,須六十天後重新公告遴聘作業,開放外界登記,並通過縣府與農業部審查的合格人員,再由縣農會理事會遴聘。 縣府日前公告辦理「宜蘭縣農會總幹事候聘人作業」,開放外界登記,並通過縣府與農業部審查的合格人員,再由縣農會理事會遴聘。自六月九日起至六月十三日每日上午九時至十二時、下午二時至四時止,在縣府農業處企劃科受理登記。 九日開始受理登記後,至十二日止,有縣府農業處前企劃輔導科長、現任農業產銷科長李長珊(女),另一位縣農會現職員黃慧家(女)及縣府前勞工處、前工旅處長陳長偉三人完成登記。

Read More

訪跨國學習強化地方施政 林茂盛率團參訪捷克

宜蘭縣代理縣長林茂盛率領縣府代表團前往捷克參訪,他說將做為縣內施政規劃參考。(宜蘭縣政府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縣代理縣長林茂盛十一日率領縣府代表團,前往捷克參訪與文資保存、宗教文化、觀光發展、地方創生、環境永續有關政策推動情形,經由十天的考察行程,借鏡歐洲文化重鎮的文化觀光建設,做為縣內施政規劃參考。 為拓展宜蘭縣在宗教與文化領域的視野,代表團第一天前往捷克首都布拉格,實地參訪當地最具代表性的宗教古蹟─聖維特教堂。透過此次行程,代表團深入了解歐洲宗教建築的保存與管理方式,並為宜蘭未來在宗教文化政策上的發展汲取寶貴經驗。 林茂盛表示,聖維特教堂歷史悠久,建築風格融合哥德式、文藝復興與巴洛克等多種元素,教堂內部莊嚴肅穆,彩繪玻璃與建築細節蘊含豐富宗教意涵,令人印象深刻。他強調,此次參訪,不僅增進對歐洲宗教藝術的認識,更啟發對宜蘭在地宗教建築活化及文化資產維護的新思維。 此次觀摩行程帶來四項具體啟發:一、強化地方與中央協作機制; 二、推動古蹟導向之宗教建築活化計畫;三、建立宗教建築資料庫與維修機制;四、發展文化觀光資源。 值得一提的是,聖維特教堂雖為宗教聖地,但亦開放遊客參觀,採收費入場制,並劃設祈禱區與參觀區以分流人潮。特定宗教儀式依然定期舉行,維持原始宗教功能,成功在文化傳承與觀光經濟之間取得良好平衡。此管理模式亦提供我國相關宗教文化場域參考借鏡。

Read More

國家產創獎肯定 工研院帶動臺灣生醫產業躍向國際

工研院榮獲二0二五年國家產業創新獎「學研機構組」最高榮譽「卓越創新獎」,由行政院院長卓榮泰(左)親自頒獎,工研院副總莊曜宇(右)代表領獎。(工研院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工研院在生醫領域的創新研發成果,榮獲二0二五年國家產業創新獎「學研機構組」最高榮譽「卓越創新獎」,並由行政院院長卓榮泰親自頒獎,本次獲獎彰顯工研院在生醫領域的創新研發能量深具高度競爭力,可望帶動協助強化臺灣生醫產業轉型升級,並進軍國際市場。 工研院副總暨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莊曜宇指出,結合AI、資通訊及機械產業技術,工研院不僅開發出多項全球領先的創新醫療解決方案,並成功衍生十家生醫新創企業,其中四家已順利上櫃,為臺灣生技產業注入強勁動能。本次獲獎不僅是對研發團隊努力的肯定,更是對臺灣生醫產業創新發展方向的鼓勵。 莊曜宇說,工研院在生醫領域致力深耕於創新技術研發,更積極跨域整合及推動產業生態系,目前已與全臺廿三家醫療院所合作,展現從臨床需求的創新醫療技術開發,實現病患有感的醫療應用。同時首創國內第一個整合資本市場、國內外大廠、新創企業與臨床機構資源的「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今年進一步推動「臨床試驗綠色通道」,大幅縮短創新成果商品化的時程。 工研院係本屆唯一獲卓越殊榮之學研機構單位,工研院長期配合政策性科技研發計畫,成功發展多項具創新性與具產業潛力的關鍵技術,除了在新冠肺炎期間,快速開發正壓採檢亭、微負壓檢測實驗室及核酸快篩,成功進軍日本市場;同時成功開發全球唯一的iKNOBeads仿生多突狀磁珠平台、三D列印仿生組織整合技術與智慧射頻熱消融系統,為精準醫療和再生醫療開創新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