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面鵟鷹過境 2025鷹揚八卦賞鷹活動3月22、23日登場

參山處、彰縣政府、野鳥學會等單位宣布2025鷹揚八卦賞鷹活動3月22、23日登場。(記者曾厚銘攝) 記者曾厚銘/彰化報導 彰化縣政府、觀光署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彰化縣野鳥學會十二日在八卦山脈生態遊客中心舉行「二○二五鷹揚八卦賞鷹活動」記者會,宣布這場自然奇觀將於三月廿二、廿三在芬園文德國小與八卦山賞鷹平台展開。今年活動主題為「友善尋還」,強調野生動物應各歸其位,透過寓教於樂,讓民眾在賞鷹之餘,更重視生態保育。 縣府農業處代理處長蕭麗玲表示,灰面鵟鷹是彰化縣的縣鳥,今年鷹揚八卦主題「友善尋還」,主要提倡生態保育教育的重要,還有有趣的觀賞旅遊,歡迎全國的好朋友,來享受這個大自然的奇蹟。參山風管處副處長廖錫標指出,參山處每年都會跟縣政府及相關單位一起合作,特別也邀請十幾所國小千餘名師生參加,希望能夠帶領學子走出教室親近自然,讓環保的意識能夠向下扎根,讓八卦山能夠編織成一片美好的綠網。 縣府農業處說,「鷹揚八卦」今年已邁入第卅三年,是彰化縣年度生態盛會,台塑企業贊助了免費「賞鷹專車」,於三月廿二、廿三提供接駁服務,約每一小時一班車,從台塑生醫悠遊館發車,經彰化火車站抵達賞鷹小平台,再轉乘到芬園文德國小至賞鷹小平台,歡迎利用。

Read More

領先亞太 工研院連續8年9度獲全球百大創新機構獎肯定

  工研院九度榮獲「全球百大創新機構獎」,顯示工研院專利能量在技術獨特性、影響力、全球化、成功足跡與數量等五大指標上表現傑出。(工研院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科睿唯安十二日公布二0二五「全球百大創新機構」報告,工研院連續八年第九度榮獲全球百大創新機構獎,報告指出,工研院在技術獨特性、影響力、全球化、成功足跡與數量等五大專利指標上展現出卓越的研發實力。今年全球僅有三家研究機構入選,工研院不但為其中一家,更持續創下亞太區研發機構獲獎最多紀錄。 科睿唯安智慧財產權事業群總裁Gordon Samson表示,市場競爭比以往更加國際化,一個地區的技術發展往往能對全球產業帶來深遠影響,期待並相信工研院能持續推動產業升級,善用其豐富的研發成果,為臺灣及全球創造更大的經濟價值。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工研院深耕跨領域創新研發,累積專利超過三萬件,顯示工研院前瞻研發實力已躋身國際一流水準,具全球影響力。工研院致力推動創新科技助力產業發展,積極培育新創事業、建構無形資產貨幣化,並成立創智智權公司,集結產學研優質專利,建構智財銀行,深化產業競爭優勢,提供廠商需要的專利,強化國際競爭力,並協助廠商活化無形資產,推動產業永續發展,創新臺灣科技研發價值。 展望未來國際趨勢,工研院超前布局前瞻科技研發策略,促成應用領域發展的智慧化致能技術,針對半導體、AI人工智慧、機器人、無人機等發展趨勢,運用創新科技與服務提出解方,同時擴大優質專利池與活化無形資產,助產業提高國際競爭力,建立無可取代的市場優勢。

Read More

三峽綠茶季食農野餐派對 15及16日北大三峽校區野餐玩食農

  新北市「三峽綠茶季」本周末假日登場,現場設有親子食農體驗特色攤位。 (新北市府農業局提供) 新北市「三峽綠茶季」本周末假日到國立台北大學三峽校區心湖旁大草坪登場,邀民眾親子來野餐品茗。(新北市府農業局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三峽碧螺春產季將至,市府農業局與三峽區農會、國立台北大學攜手辦理「三峽綠茶季─HO你有春」食農野餐派對,將於十五日、十六日在台北大學三峽校區心湖旁大草坪登場,邀大眾親子一起來野餐、逛市集,參加職人體驗DIY及親子食農體驗,感受在地茶文化的魅力。 農業局表示,三峽綠茶季野餐派對串聯北大團隊、社區、三峽區農會、公所及在地茶產業與特色商家,現場設置九十五攤食農特色攤位,主題以「食農教育」為核心,融合三峽獨特的茶文化與自然生態,設計兒童遊戲闖關、龍井茶揉捻食農體驗、青銀茶席互動等三大體驗區,有超過十五個DIY體驗與兒童導覽,可現場報名免費體驗。 農業局表示,市府推動永續與共好,透過食農教育與農業創生,與大學合作串聯多元夥伴,以豐富的體驗與食農教育講座,提供民眾品嚐及認識三峽綠茶的機會。 國立台北大學校長李承嘉表示,在三峽校區舉辦三峽綠茶季推廣在地茶文化,展現學校、社區和政府共同努力成果,歡迎大眾本周周末兩天(十五、十六日)前來享受品茗野餐的樂趣(其中野餐活動每日限量一百組,採預先報名),也可順道到三峽、鶯歌區參觀新北市美術館戶外園區、鶯歌陶瓷博物館,體驗三峽與鶯歌的茶文化、陶藝及藝術人文,度過一個充滿活力的週末。

Read More

竹市挺青年 發布2025青年亮點政策助青年築夢踏實

新竹市政府重視青年發展,今年擴大舉辦三月青年月系列活動,並於十二日舉辦青年政策發表記者會。(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政府重視青年發展,今年擴大舉辦三月青年月系列活動,並於十二日舉辦青年政策發表記者會,由代理市長邱臣遠發布今年的青年政策,以「青年創意」、「青年創業」及「青年創造」為三大亮點,持續提供青年朋友築夢計畫與圓夢舞台。 邱臣遠表示,今年市府將舉辦政策黑客松、短片及攝影競賽、專屬網站、電競比賽、街舞比賽,讓青年揮灑創意,促進交流;並成立青創孵化基地、新創加速基地,開辦青年創業貸款利息補貼,協助青年就業及創業前準備,減輕創業負擔;更接續辦國際交流、青年論壇、學生社團補助、動漫節、國際旅展等活動,並遴選第四屆青年委員及青年志工,提供青年多元參與的管道,鼓勵發展多元文化。 新竹市政府重視青年發展,今年擴大舉辦三月青年月系列活動,並於十二日舉辦青年政策發表記者會。(記者曾芳蘭攝) 勞青處表示,去年首次舉辦的「新竹市青年模擬亞太經合會(Model APEC)」,共錄取一百三十名十六至二十六歲青年朋友,透過兩天一夜的專題演講、模擬會議、世界咖啡館等形式,幫助青年培養國際觀,其中一位竹市同學通過外交部遴選,前往祕魯參加APEC會議。其他表現優異的學員,則在今年市府舉辦的首屆青年國際交流活動中,赴新加坡參訪,拓展國際視野並汲取寶貴經驗。 青發中心說明,三月青年月系列活動、結合三月二十二日青年創新職涯嘉年華、三月二十二日新竹縣青年永續未來主題日、三月二十二至二十三日新竹風之市∕采風集在地青年文化市集、三月二十三日十八尖山賞花活動、三月二十五日竹苗青夢想 竹竹苗青年委員交流聚、三月二十九日新竹市免廢市集、三月三十日青年永續創業論壇等,更多資訊請上「新竹市政府青年發展讚」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YouthHsinchu )。

Read More

百合陵園火化爐經費已動支內政部催討 鎮長:歸還一半、鎮代會通過方可結案

頭城鎮第五公墓(百合陵園)花費三千九百多萬元興建火化爐興建完成,曾舉行啟用儀式,卻遭附近居民強烈抗議,二十餘年來成了「養蚊子設施」。(鎮公所提供資料相片)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縣頭城鎮公所於二十餘年前,向內政部爭取三千九百多萬元經費,於第五公墓(百合陵園)興建火化爐,復於民國九十五年已興建完成,因附近居民強烈抗議,完工後遲未啟用,成了「養蚊子設施」,內政部要追討工程款,鎮長蔡文益十二日說,他於日前前往內政部協調結果,內政部已同意讓公所歸還一千八百萬元結案,公所決定於五月,鎮代表會召開定期大會提案建請代表會支持通過。 蔡文益強調,內政部補助第五公墓興建火化爐經費案了結後,公所計畫在第五公墓興建納骨廊等設施,後續向內政部爭取經費補助,方能獲得內政部支持。 頭城百合陵園提供土葬區、納骨堂及火化場、靈堂、停車場等設施服務。據了解,火化場是由鎮公所在民國九十二年及九十四年,向內政部爭取三千九百七十六萬元經費,於九十五年就已興建完成。 但因附近居民強烈抗議,認為會對環境與空污造成影響,致遲遲未啟用,成了「養蚊子設施」,鎮公所向審計室申請報廢,結果竟發現,火化爐二十餘年來,未曾燒化過遺體。審計室要求鎮公所說明,內政部也要追討補助的近四千萬元工程款。還被審計單位糾正督促改善及內政部提報為列管項目。 蔡文益說,他日前率相關人員赴內政部表達歸還火化爐經費之誠意,但原火化爐經費已支出,全額歸還,以公所財政的確有困難,爭取讓公所歸還一半一千八百萬元,終獲內政部支持。

Read More

議員鍾小平服務處門口被拉屎塗鴉 田山盛國遭起訴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男子田山盛國因不滿台北市議員鍾小平的言行,竟在去年到其服務處門口做出拉屎塗鴉/寺脫序行為,引發社會關注。台北地檢署經偵辦於十二日依毀損罪起訴田山盛國。 起訴書指出,民國一一三年十月十三日上午,男子田山盛國前往鍾小平位於台北市南昌路的服務處,竟在門口地墊上脫褲排放糞便,並在旁放置一根綠色棍棒,導致地墊損壞無法使用。此外,同年十月二十一日上午,田山盛國再度前往服務處,以立可帶、立可白等工具,將服務處看板上的「議員」字樣改為「名嘴」,並寫下「奸督柯文哲,加油」等不雅文字,造成看板損毀。 事發後,田山盛國在LINE群組「新聞討論區-記者爆料網」中,以暱稱「肉醬沙西米」上傳犯案現場照片,並留言「剛剛去找鍾小平陳情」、「門沒開,怎麼門口有根屎棍」、「幫小平加點頭銜」等語,引發群組成員討論。鍾小平得知後報警處理,控告田山盛國涉嫌毀損、誹謗及公然侮辱等罪。 田山盛國到案後供稱,他的行為是出於對鍾小平不滿,認為鍾小平身為市議員,卻頻繁在政論節目上評論台北市長柯文哲的案件及北檢偵查資料,行為不當。檢察官審理後認為,田山盛國的行為確實構成毀損罪,依法提起公訴。然而,針對誹謗及公然侮辱部分,檢方認為鍾小平身為公眾人物,應接受較嚴格的公眾監督,田山盛國的言論雖令人不快,但仍屬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範圍,因此不予起訴。  

Read More

竹市府調升基層員工薪資至最低工資1.1倍 431人受惠

  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十二日宣布,將基本薪資較低的約用人員薪資、調升至每個月三萬一千四百四十九元,以確保基層員工的待遇獲得合理保障,預計將有四百三十一人受惠。(圖由新竹市政府提供)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政府持續關注基層員工的生活福祉,繼一一四年初通過總預算案,為市庫自有財源聘用的約用人員、比照軍公教全面加薪百分之三後,代理市長邱臣遠十二日宣布,將基本薪資較低的約用人員薪資、調升至每個月三萬一千四百四十九元,回溯自今年一月一日起生效,以確保基層員工的待遇獲得合理保障,預計將有四百三十一人受惠。 邱臣遠表示,此次薪資調整不僅是對辛勤付出的同仁、表達支持與感謝,更希望能夠提升同仁工作穩定性與生活品質,進而激勵士氣,讓市政服務更提升。 市府表示,除了依規定配合調整最低工資外,市府更進一步運用市庫預算,對薪資高於最低工資的約用人員,全面比照中央軍公教加薪百分之三。此外,市府也積極響應中央「以政府作為加薪引擎」及「薪資透明化」的政策,未來市庫預算內的約僱、約用人員薪資水準,將至少達到最低工資的一點一倍,此舉不僅有助於改善基層員工的勞動條件,也能提升市府基層勞動力的穩定性,進一步強化市政運作效能。 市府補充,長期以來市府致力照顧基層員工,無論是正式公務人員、聘僱人員或約用人員,皆是市政團隊的重要成員,為市政運作提供穩定支援。因此,在年度調薪時,更應秉持一視同仁的原則。市府運用市庫預算聘用的約用人員,過去已參照軍公教人員調薪幅度,並陸續於民國一O七年加薪拜分之三、一一一年加薪百分之四、一一三年加薪百分之四,至今年再加薪百分之三。此外,更進一步將起薪標準調整為最低工資的一點一倍,期盼此項政策不僅能提升公部門薪資水準,更能帶動竹市勞動力市場發展,促進產業薪資成長,打造更友善的就業環境。

Read More

明新科大創辦人張體安將軍遺孀 趙蘭花女士118歲辭世

  前國策顧問暨教育部的吳清基部長(中),擔任趙蘭花老夫人治喪委員會的榮譽主任委員,於告別式中誦讀追思行狀。(明新科大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明新科技大學創辦人之一張體安將軍夫人趙蘭花老夫人日前辭世,享嵩壽一百一十八歲。民國五十四年明新科大創校之初,各項開支由張體安將軍所開設的「真北平」餐館支票墊付具保,其資金之籌措皆為其夫人趙蘭花幕後運籌之功,可說係台灣技職教育重要的推手。 明新科大1997年改制為明新技術學院,趙蘭花老夫人(中)特別由孩子們陪同,到校出席慶祝儀式。(明新科大提供) 明新科大表示,趙蘭花老夫人歷經烽火洗禮又長年行善捐款,是一位在異鄉扎根並造福社會,創造時代的女性代表,典型夙昔,萬世流芳。老夫人隨夫游擊抗日於太行山,老夫人集結婦女從事救護與後勤支援,並助夫創辦「天爺廟小學」使女有所用、幼有所。軍危之際、夫人策馬持槍與日寇周旋,毫無懼色,堪稱巾幗。 民國卅八年隨政府撤台後於台北借資開設「真北平飯館」因料好實在,童叟無欺,不久即近馳名。生意穩定後,夫張體安將軍在好友郝立緒國代引薦下與李鴻超、王宗山、張逢喜於新竹合辦「明新工業專科學校」,創校之初,資金全由館館墊付。 明新科大指出,趙蘭花老夫人的一生見證中國近代史的動盪,親身參與抗戰,最終根落台灣七十六年,經營餐館、助力教育,可謂橫跨世紀的傳奇女性,成為台灣社會發展歷史的一部分。 前國策顧問暨教育部的吳清基部長,擔任趙蘭花老夫人治喪委員會的榮譽主任委員,於告別式中誦讀追思行狀。 治喪委員會主任委員陸軍一級上將霍守業將軍、台北市市長蔣萬安、代表賴總統出席的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明新科大郝碧蓮董事長及呂明峰校長及真北平餐館的老員工們皆到場致意。

Read More

張善政宣布二項公寓大廈管理新制 確保社區公安、避免點交爭議

  張善政市長宣布二項公寓大廈管理新制,確保社區公安、避免點交爭議。(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十二日上午主持市政會議時表示,有關居住安全政策,市政會議修訂《桃園市公寓大廈輔導管理自治條例》,要求公寓大廈設立公共安全基金帳戶與專業技師檢驗公共設施,以確保社區公設維護經費充足,並避免公共設施點交糾紛。此外,電動車日益普及,桃園領先全臺補助公寓大廈停車場電動車防火毯,強化防災應變能力,讓市民住得安心也安全。 張善政指出,桃園移入人口數持續成長,集合式住宅、大樓社區是許多年輕人的首選,因此住宅安全十分重要。新修訂的條例規範六樓以上的新社區,管委會須開立公安基金帳戶,並由建商、住戶共同提撥資金,以確保社區有足夠經費進行公共設施維修管理。此外,為避免公共設施點交糾紛,新修訂第三方點交公司須由具專業證照的人員執行檢測,確保點交過程具備一定的技術基礎。 都發局表示,全臺一一三年發生多起電動車在地下停車場燃燒的事件,電動車起火撲滅方式不易且極具挑戰性,為確保市民安全,市府今年首創全國,新增補助社區購置電動車防火毯、抽水機及防水閘門,盼透過補助應變設備降低火災風險,提升社區防災能力,歡迎符合資格的社區踴躍申請。

Read More

桃市推動樹木植栽及自然碳匯 張善政市長:公私協力打造城市綠化

  桃市推動樹木植栽及自然碳匯,市長張善政表示,公私協力打造城市綠化。(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十二日主持市政會議,聽取農業局、環保局及工務局「桃園好樹」專題報告。張善政表示,樹蔭能為市民創造幸福的休閒環境,公園建設宜有植樹相關規劃,工務局及區公所應盤點公園內適合種植樹木的區域。針對推動自然碳匯議題,請環保局協同相關局處系統性地發展復興區的竹林產業,不僅可增加原住民的就業機會,提升區域觀光價值,也能滿足企業對碳匯額度的需求。 副市長蘇俊賓指出,桃園致力優化樹木管理,將持續關注校園、道路及綠地的植栽維護。市府將完善養工處資料庫指引系統,並特別重視各機關的工程品質監督。桃園在城市綠地規劃方面已取得顯著成就,領先許多城市,隨著專業指引的持續完善,桃園的公園綠地將展現獨特風格與設計理念,成為城市亮點與市民引以為傲的休閒空間。 工務局長汪在宙表示,全市的樹木普查工作已全面完成建檔,市民可透過APP查詢各種樹木資訊,並且每棵樹上均掛有詳細的樹種說明標牌。在專業修剪方面,桃園市與臺北市、新北市合作建立了樹修師制度,三市已簽署MOU互相認可並共同培訓專業人才。此外,桃園在稀有植物的保育方面亦積極推動曾經絕跡植物的復育工作,希望能找到更多適合的環境進行種植。 環保局代理局長葉孟芬表示,環保局所建置的碳中和資訊平台已標示桃園適合種樹的潛力場域。為推動自然碳匯議題,近期將與相關局處進行討論,規劃未來如何媒合碳匯用地與企業的合作機制。 農業局表示,因應氣候變遷,增加碳庫數量是減碳的重要方式,包括新植造林、更新造林及竹林經營等。為提升城市景觀及保留在地特色,農業局已根據原生樹種、觀賞用途、生態特性及種植地點等四大原則,並考量樹種固碳能力,訂定《桃園市樹木植栽及維護指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