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辣椒小巷

 文、攝影/孫其芳  巷裡行走,撞見出牆的朱紅辣椒,不多不少就一對,豔豔站在蜿曲的枝頭。聽善栽植的朋友說過,辣椒四季都產,喜乾熱,只怕潮濕多雨,因此將夏未夏氣候舒爽的這時候原該滿樹大鳴大放,但我東張西望只見一叢油綠,也許那些皮色仍青的果實躲在枝葉深處蓄勢待發,只這一對小紅辣椒心急搶了拍子,趕在水氣旺盛的北部盛夏來臨前提前出場,像打扮妥當的女伶站上舞台,理直氣壯想要招人眼光。  小巷在城南住宅區裡,朝更南走是大學城區,向北啣著觀光商圈,日日吞吐青春和世故,理應風光旖旎,但它卻更像一匹被歲月織得密密實實的厚絲絨躺在城市一隅,低調安靜吸納著踴躍的騷動和潮濕人氣,日復一日。都說空間會捏塑人的性格,這裡的居民也被穩靜的小巷捏出了分寸吧,竟沒有一隻手急著將辣椒摘了回家,才能讓我在這巷裡遇見她,嬌滴滴,光潤潤,竟忘記自己原本要去辦件什麼事,對著晃啊晃的豔色躊躇了。  懂得賞花似的賞各種作物是後來的事,人生最初那幾年,嘴還極饞的年紀,看到辣椒,約莫只想得到水餃和麵條。小時候,見過無辣不歡的長輩,餐餐桌上必備一小碟辣椒,有時浸著醬油,更多時候就只是剁碎端上桌;然而,再簡素的一餐,佐了紅滋滋一小碟,似乎就豐潤了起來。因此小巷辣椒映上曈孔那一刻,我耳旁竟然剁剁剁切起辣椒,刺辛的味道也循記憶灼灼鑽進鼻腔。  猜想被紅椒勾惹出饞念的居民也是有的,也許他們會多走幾步路彎去鄰近的市場拎一袋嬌紅,挑一把九層塔,秤一斤豐潤的蝦蛤,為那晚的餐桌憑添一碟鑊氣鏗鏘的河鮮海味。拘束慣了的他們凡事有節有度,一旦烈火烹油魚蝦菜蛋裡多扔幾段赤紅嗆辣,說不定那餐就多添一碗飯,斟上半杯酒,話也格外多,如我認識的那些父執輩。  躊躇著,終究我也沒有勇氣僭越小巷的潛規則,捻下辣椒攢在掌心帶走。  再路過小巷是兩三天後,圍牆內灰髮半老男子短褲拖鞋扯著蓮蓬頭水管澆灌一園閑花,玲瓏辣椒和探向行道的曲折枝條像某天午睡恍惚的夢,消逸無蹤。小巷不動聲色回到收斂謹慎的日常。  小辣椒是拘謹日常岔出的稜角,淡泊中起伏的香色,遇見她的人免不了都微笑或是嘆息著想起什麼人或事,如我一樣。

Read More

現釣現烤現吃 享受釣蝦趣

釣蝦在台灣是相當熱門流行的庶民休閒娛樂。(記者翁聖權攝) 天氣逐漸變冷,來到白河關子嶺旅遊除了泡湯外,還可到市區釣蝦場體驗台灣庶民特有的休閒活動。釣蝦是台灣很特別的休閒文化之一,不少新手抓到技巧後,就燃起對釣蝦的興趣成為常客了。假日休閒除了登山、旅遊、賞景外,還可到釣蝦場體驗釣蝦文化。  幾年前NBA台裔球星林書豪返台時到釣蝦場娛樂,引起許多人關注到釣蝦這項休閒活動。釣蝦在台灣不僅是庶民的休閒娛樂,更可以體驗台灣養殖業經濟的生活文化;今年四月在台北舉辦的台灣文博會,更在空總打造了一座釣蝦池,吸引不少親子體驗。  白河鴻昇釣蝦場店東李政龍指出,早在廿幾年前,釣蝦就開始在南台灣屏東流行起來。一開始釣蝦場在室外比較多,但隨著台灣中、北部也開始興起釣蝦場後,室內釣蝦場越來越多。大部分的釣蝦場都是廿四小時營業,且提供釣竿與釣餌,釣客也可以自備釣竿。現場多半附有烤蝦的設備,讓釣客能現釣、現烤、現吃;不少釣客喜愛搭配台灣啤酒一起吃,認為這樣才是正宗的台灣味。  李政龍說,其實釣蝦除了吃吃喝喝放鬆精神的樂趣外,隨著生態環保議題被世界各國重視,釣蝦場對營業環境水質清潔與蝦子的新鮮也越來越重視。大多數的釣蝦場都用純自然乾淨水搭配肥料放養蝦子,不加化學藥劑,這樣蝦子吃起來才健康;另不少釣蝦場附設電子遊藝場,提供親子同樂,成為家庭休閒的好去處。  對於想要體驗釣蝦樂趣的新手來說,入門需要學習的第一道課題,就是如何才能釣到蝦子?釣蝦首先要調浮標,調標的時候,將竿尾插入水中,根據水位深度調好標的浮力。裝餌時由底下往上鉤,要露出尖銳的鉤尖,這樣蝦子才會先被勾到。下鉤後若看到浮標下沉,不要急著拉,否則蝦子很容易跑掉。 (記者翁聖權)

Read More

連假次日 國道南下地雷段公布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國慶連假首日湧現出遊車潮,高公局表示,西部國道路網於上午六時、國五於五時即出現南向車潮,中午前國道車多壅塞路段為國一南向湖口至新竹、國五南向南港系統至頭城等路段。下午除國五南向坪林至頭城路段下午六時車多壅塞外,其餘路段均能維持行車順暢。  國慶連假第二天,高公局預估,國道仍將出現壅塞,且仍以南下旅遊車次為主,南下交通量預估將有六十百萬車公里,北上則有五十八百萬車公里,車潮交通量雖比假期首日略少,但仍為平常約一點四倍。  高公局預估,西部國道十一日南下車潮會在上午八時後出現,約到下午一時後紓解;國五南下車潮則一樣會在上午六時後就會湧現,預計將塞到下午三時。  預判十一日上午壅塞路段,將出現在國一南向楊梅─新竹系統、彰化系統─埔鹽系統、國三南向三鶯─龍潭、烏日─霧峰系統、國五南向南港系統─坪林等路段,高公局建議南向用路人儘量於下午時段出發。  另,下午國五將出現提前北返車流,壅塞路段預測為國五北向頭城至坪林路段,建議用路人儘量於上午時段出發或改走台九線替代道路。  高公局表示,十一日上午七時到中午十二時,在國五南港系統、石碇及坪林等交流道南向入口匝道,將進行高乘載管制。

Read More

三個門外漢 經營休閒魚塭

 放牧方式養殖 「同學好蝦」生態豐富 滿園綠意更添情趣 在八十六號快速道路仁德段有早期開闢的魚塭,別有一番風情。(記者張淑娟攝) 從八六快速道路近仁德段可看到一座白色房舍「同學好蝦」,那是三名門外漢休閒漁業的場域,名字有點自嘲但也真正經營起養蝦休閒活動。好蝦主人李振亮說,放著董事長不當,捲起褲管撈蝦,當然歡迎同好到「同學好蝦」來休閒,肯定別有一番風情。  車行過八六快速道路仁德段可看到一座座魚塭,這可是早在荷據時期就有開闢魚塭,如今仍有不少魚塭經營著,所以魚塭主都自稱該區魚塭至少有百年以上。多年前從事貿易的三名同好買了一片魚塭,就想過著休閒的生活,所以以外行人來打造休閒放牧式的魚塭,命名為「同學好蝦」,李振亮說,當時三人只是想著,沒想到真正做了還真是累人,天氣熱只想躲進冷氣房裡吹冷氣,只是總不好做一半縮手,只好硬著頭皮繼續。 同學好蝦的軟殼蝦鮮甜美味。 (記者張淑娟攝) 所幸「同學好蝦」以放牧方式養殖,果然生態相當豐富,許多水鴨築巢,可以撿拾到無毒的鴨蛋,連燒酒螺都相當多。最特別的是李振亮的太太可說是綠手指,種了滿園綠意,連最難種的棋盤腳都能長得相當好,還有一年四季都會開花的樹種,許多的多肉植物,許多的特有植物,都在其巧手的繁衍下綠意盎然,讓魚塭區成了綠森林。  李振亮說,這一片魚塭風情還吸引藝術家前來創作,自己好客,讓進駐的藝術家可以安心創作,也因此「同學好蝦」成了李振亮好友們的祕密基地,不時有好友來到,喝茶聊天話家常。 (記者張淑娟)

Read More

未敲金鐘小失落 張小燕與母互動 曾國城感動落淚

曾國城未敲金鐘坦承有點小失落。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雙十國慶,曾國城與巴鈺照常錄影,被問及未敲金鐘,曾國城坦承有小失落,也坦承被張小燕感動到哭。 曾國城與巴鈺10日進棚錄製衛視中文台《一袋女王》,被媒體問到,金鐘獎評審表示,曾國城與巴鈺是僅次於黃子佼與卜學亮,對此,曾國城表示,因為事前呼聲高,自己跟巴鈺很期待,但卻沒得獎,總是會小失落,但「輸了就是輸了」只能繼續做。 曾國城說,雖然對於這次金鐘獎《一袋女王》入圍的獎項類別有些不解,但對於金鐘獎這次以強調創新、多元以及鼓勵幕後製作工作人員為前提,讓他相當稱許,也因為這樣,即使典禮節目超時,仍頗受社會大眾好評,因為整個典禮充滿了人味與感動。 整個典禮上,最讓曾國城感動的就屬鍾欣凌獲得迷你劇集女主角獎致詞時最後說到:「我是諧星,我會演戲,謝謝你們愛看電視」,以及張小燕獲得終身成就獎這兩段。 曾國城表示,從卜學亮的引言就讓他覺得很感動,因為自己跟張小燕再熟,也沒辦法像卜學亮那樣整理的很好。看到張媽媽現身,尤其是張媽媽對張小燕講的那句:「妳要繼續表演」,讓曾國城聽了好感動,也讓他感動落淚。 巴鈺則說,很開心有被評審看見,至於沒有得獎也沒有失落感,因為覺得都很努力、都盡力了,真的問心無愧,明年再來就好。

Read More

諾貝爾文學獎 2019奧漢德克 2018波朵卡荻

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右)獲二0一九年諾貝爾文學獎殊榮,二0一八年文學獎則由波蘭女作家奧爾嘉‧朵卡萩(左)拿下。 (路透) 記者綜合報導  諾貝爾文學獎昨晚揭曉,由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獲得殊榮,二0一八年文學獎則由波蘭女作家奧爾嘉‧朵卡萩拿下。  瑞典學院去年因捲入性騷擾、利益衝突等醜聞而停頒文學獎,今年一次頒發給兩位得主。  七十六歲的彼得‧漢德克是德語世界重量級作家,是劇作家,也是小說家及詩人。瑞典學院表示,彼得‧漢德克獲獎原因是「作品具影響力和語言獨創性,探索了人類經驗的邊陲和獨特性」。  彼得‧漢德克曾獲霍普特曼獎、卡夫卡獎、國際易卜生獎等。代表作包括「冒犯觀眾」等,並以一九八七年電影「慾望之翼」共同編劇而聞名。  五十七歲的朵卡荻是當代最受人矚目也是最暢銷的波蘭作家之一,她的獲獎原因是「敘事想像具有包羅萬象的激情,象徵一種跨越疆界的生活形式」。朵卡荻在一九九三年發表第一本小說前,曾於大學時期接受過心理學訓練,這也成為她創作文學的靈感,她的作品融入民間傳說、史詩、神話與當代波蘭生活景致,曾獲尼刻文學獎、英國曼布克獎等。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今年仍未獲獎,他可說是年年都被預測,年年都陪榜。日評論家事前就預測村上獲獎機會不高,或許跟石黑一雄已在二0一七年獲獎有關。

Read More

台南好米季 稻平台抓兔仔

台南好米季十日開幕,彩繪稻田觀景平台正式開放,吸引不少民眾前往拍照取景。(記者林相如攝) 記者林相如/六甲報導  台南好米季十日上午在六甲區林鳳營陸橋下盛大開幕,除了彩繪稻田藝術地景吸引許多遊客來觀賞外,現場推出的免費米食品嘗,也引來民眾排隊嘗鮮,場面相當熱鬧。市長黃偉哲更現場與網紅「大胃王」吃起各類米食料理,向網友行銷,大讚台南的越光米真的好吃,歡迎大家來參觀選購。 台南好米季登場,市場黃偉哲參加開幕,並與網紅一起行銷台南的好米食。(記者林相如攝) 今年的台南好米季在六甲舉行,農業局在六甲區林鳳營陸橋旁打造「ㄇˋㄚ幾兔」的3D彩繪圖騰,並由六甲區公所在稻田旁搭設三層樓高的觀景平台,昨天上午正式開放,吸引不少遊客前來觀賞拍照。包括情侶、親子等,都登上平台,拿著相機或手機拍照,希望替自己與稻田彩繪圖騰合影,留下美麗的紀念。  黃偉哲指出,台南16號越光米,粒粒晶透,口感飽滿有彈性,咀嚼後黏密中帶甜,值得大家細細品味。今年的好米季結合公所、農會、社區、里辦公處等一起合作,藉此行銷六甲的稻米與觀光產業,這是相當成功的社區合作模式,歡迎大家一起來六甲賞稻田、吃好米、深入社區遊景點。 彩繪稻田觀景平台昨天正式開放,吸引不少民眾前往拍照取景。(記者林相如攝) 六甲區長陳啟榮表示,彩繪稻田觀景平台為便利遊客登高俯瞰,昨天啟用後,將持續開放到二十七日;基於安全考量,每次平台只限十五人進入觀賞,視人潮情況,最多每次停留五分鐘。另陸橋側引道於活動期間禁止車輛進入,鼓勵民眾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前往。  配合六甲好米季的活動,林鳳社區也推出稻香小旅行體驗,相當適合大小朋友於假期間一同培養情感,歡迎大家踴躍報名參加。

Read More

橋拱切除 南方澳4百噸漁船吊掛完成

南方澳跨港大橋坍塌,橋拱拆除作業十日完成,並將其中翻浮的「新台勝二六六號」漁船吊起上岸,交由檢方展開證據保全與調查工作。 (中央社)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縣南方澳跨港大橋坍塌後,昨天順利切除橋拱,當地漁港重新開港,恢復漁船進出。交通部次長黃玉霖說,接下來將展開第二階段作業,也就是將坍塌在水中的橋身路面切除、運離,這部分還要與檢方與施工團隊討論期程。  南方澳跨港大橋一日坍塌後,橋身上半部約三百二十公噸的橋拱及坍塌在水中的橋身路面,影響漁船進出。工作人員派出全台最大的海上作業平台船,昨天凌晨三時零五分,將高達三百多公噸的橋拱順利切除吊離航道,總重高達四百公噸的漁船二六六號,也在清晨六時完成吊掛,船和橋拱已在上午十時被拖往八號漁港,當地漁港重新開港,恢復漁船進出。  黃玉霖說,橋拱比原本預料的重量多了二十公噸,因此拆拱時間稍有延後。

Read More

血洗勇士 首局掃10分 13:1大勝 紅雀飛進國聯冠軍戰

紅雀以季後賽首輪3勝2負技壓勇士,拿下國聯冠軍賽門票。(路透) 中央社/亞特蘭大9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職棒大聯盟MLB聖路易紅雀今天在國家聯盟季後賽首輪最終戰的1局上半狂掃10分,創下或追平幾項得分紀錄,最終以13比1轟垮亞特蘭大勇士,率先挺進國聯冠軍賽。  美國職棒5戰3勝制的國聯季後賽首輪,勇士、紅雀在前4戰你來我往各拿兩勝,今天在勇士主場進行決一生死的第5戰。  作客的紅雀今天扮演「奧客」,在比賽第1個半局就揮出5支安打、1支高飛犧牲打,加上對方奉送的4個保送、1次失誤,大舉打下10分大局,讓比賽勝負提前定調。  紅雀在1上攻下10分,成為史上第1支在季後賽首局拿下10分的球隊,追平2002年美聯冠軍賽的洛杉磯天使、1968年世界大賽的底特律老虎、1929年世界大賽的費城運動家(奧克蘭運動家前身)3隊所保持,季後賽單局最多得分紀錄,但紅雀是唯一沒有揮出全壘打,就能在季後賽打下單局10分大局球隊。  2上紅雀靠艾德曼、迪隆兩支長打串連再添1分,3上再利用代打的貝德及迪隆各揮出1支帶有打點的安打,以13比0遙遙領先。  紅雀今天比賽的前3局攻下13分,也是季後賽打完3局的最高得分紀錄。  勇士先發投手佛提尼威奇在系列賽第2戰先發7局0失分,但今天只投0.1局,就奉送對手3個保送,被擊出3支安打,丟掉7分中有6分自責分,成為史上第1個在季後賽最多解決1名打者,就丟掉7分以上的投手。  接替佛提尼威奇的佛里特投1.2局丟掉4分都是自責分,第3任投手傑克森投0.2局丟2分,有1分自責分,完全壓制不住紅雀打線。  紅雀今天贏球,以季後賽首輪3勝2負技壓勇士,率先拿下國聯冠軍賽門票,國聯冠軍賽首戰將在當地時間11日進行,紅雀的對手將是洛杉磯道奇、華盛頓國民系列賽的勝方。

Read More

駐校回響熱烈 杜忠誥將再訪南大

南大邀台灣書藝大師杜忠誥擔任駐校藝術家,近日陸續辦理四場講座,現場揮毫示範。 (記者羅玉如攝)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台南大學一0八學年度邀請台灣書藝大師杜忠誥教授擔任駐校藝術家。近日陸續辦理四場講座,以書法與軟實力、書藝的傳統與現代、與大師有約、行書的臨摹與創作為題,分享書法藝術的美學特色,回響熱烈。杜忠誥預計十二月十三日再訪南大,除了揮毫示範,也將開辦書法講座。  南大表示,杜忠誥為日本筑波大學藝術學碩士與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文學博士。曾任師大國文系所專任暨美術系所兼任副教授、明道大學國學研究所講座教授。作品三度獲全省美展第一名、國家文藝獎、中山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等獎項肯定。  一連在南大辦理四場講座,杜忠誥從書藝的美學特色談起。他指出,書法的本質為黑白、陰陽的對話,與天地、宇宙、人生的陰陽之道,既相對立卻又統一和諧,堪稱中道智慧。從用筆的巧妙之處延伸,杜忠誥認為,書法也是最高的哲學。  他將實踐的重要性帶入書法藝術,強調一流的藝術家必定「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諸如歐陽詢、虞世南、顏真卿等楷書大家,從早期到晚期各有不同的書法風格轉換,絕不會停留在過去的舊我,而是不斷翻轉、自學、創新。他也傳授寫書法的秘訣,以六次臨帖過程為例,由對照、修正、背臨、再修正的循環中,運用自己心中的內在性與超越性來促使自己進步。不須執著於表象的十分,應在學成七、八分後,將此內化為自我的養分,依據感受落實另外的兩、三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