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大躍進 3人摘物理諾獎

加裔美籍物理宇宙學家皮博與瑞士天文學家梅爾、奎洛茲,昨天共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路透) 記者綜合報導  諾貝爾物理學獎於當地時間七日揭曉,由加拿大裔美國籍物理學家皮博與瑞士天文學家梅爾、奎洛茲三名學者,以對天文學的開創性貢獻共獲殊榮。  任職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皮博獲獎原因為「對物理宇宙學的理論基礎發展的貢獻」,瑞士日內瓦大學天文學家梅爾與奎洛茲則是因為「發現太陽系外繞行太陽般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 瑞士天文學家梅爾 梅爾是日內瓦大學教授,奎洛茲則是他指導的博士班學生,兩人一九九五年十月六日首度發現繞行太陽般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命名為「飛馬座51b」(51 Pegasi b),被喻為「宛如一枚炸彈在天體物理學界引爆」,「掀起天體物理學的革命」。至今已被確認的系外行星約有兩千顆。  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今年的桂冠得主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想法。」「皮博的理論研究發現對大爆炸後,人類對宇宙如何演化的理解有貢獻;梅爾與奎洛茲探索我們宇宙的鄰近區域,尋找未知行星。他們的發現永遠改變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  梅爾與奎洛茲透過日內瓦大學發聲明表示,那是他們「生涯中最令人興奮的發現」,且「獲頒諾貝爾獎簡直不可思議」。 奎洛茲 皮博則透過電話記者會對諾貝爾委員會表示感謝,但他也建議有意從事科學的年輕人不要只因為想得獎才投入。他說:「得獎與獎金很吸引人,也令人非常感激。不過,…你應該為了熱愛科學而進入這行,應該因為對科學著迷而進入科學界。我就是如此。」   諾貝爾獎獎金達九百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二千八百零七萬元)。皮博將獲得一半獎金,梅爾與奎洛茲將對分另一半獎金。

Read More

慶35週年 文化中心分享喜悅

臺南文化中心三十五歲,今年以「敬劇場」為主題,在藝文空間規劃「劇場事」藝文講座,邀請大家一起來聊聊劇場事。(文化局提供) 台南文化中心三十五歲,今年以「敬劇場」為主題,策劃一系列活動,即日起至十一月底,除館內外一連串精彩展演外,也將在戶外及不同場域安排不同類型活動,串連不同空間藝術氛圍,將館慶的喜悅分享至城市各角落,讓民眾在日常的生活中與藝術相遇,也讓市民一起回味與中心三十五年的共同成長回憶。  劇場是創造情感、回憶的場域,配合館慶,特別在其他藝文空間規劃「劇場事」藝文講座系列,邀請臺南劇場人,在不同的書店分享不同劇場事。 二日由影響新劇場團長呂毅新在泥巴球繪本屋主講「進劇場-看見世界.與美相遇~談戲劇創作與應用」,介紹國內外兒童跟青少年劇場,如何整合各類藝術和創意、創造力,引起與會的媽媽們熱情迴響,親子間如何與美相遇。  十日(四)下午三時,由那個劇團團長楊美英與台南市社大讀劇班學員,在政大書城主講「那些臺灣現代劇場的大師足跡:1990年代臺南文化中心表演紀事精選讀劇,演講會」,精選臺灣當代劇場界知名劇團的代表作品與台南市社大讀劇班學員進行讀劇、演出與分享;二十日(日)下午三時,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老師許瑞芳在艸祭Book inn主講「一段府城的記憶《鳳凰花開了》」,以深入淺出、讀劇分享會方式,讓大家了解一齣戲劇的鋪陳內容。  館慶共規劃二十四場表演活動、兩檔展覽、十場藝文講座、三場親子藝能活動、兩場工作坊,詳情可參閱活動手冊及網頁資訊。文宣索取地點:臺南文化中心、市府、台糖長榮酒店、東東餐飲、翰林茶坊、奉茶、十八卯茶屋等地點,或上網:臺南文化中心35週年館慶專區或專線2692864轉509查詢。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廣告)

Read More

墨許台灣 美學館主題展獲好評

「墨許台灣‧與水對話2019水墨美學主題展」正於美學館展出,舉辦「彩與墨的對話」美學體驗活動。(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墨許台灣‧與水對話2019水墨美學主題展」正於台南生活美學館第二展覽室展出,開幕以來,廣獲好評,吸引許多人前往欣賞,昨日特地舉辦美學體驗活動「彩與墨的對話」,由策展人呈果美學總監薛家欣親自分享手工書製作,透過手作,讓人以平易而深入的方式,體驗藝術創作過程。  薛家欣表示,此次展出以「水」為主軸,以「世代」為跨距,集結十位台灣水墨藝術家,展開一場跨越時間及空間的世紀水墨對話,新銳的開創無限,中生的新奏質變,資深的默境墨言,探討在歷史長流中,傳統水墨如何繞山順石,悠遠流長而不止息,而水墨又是如何不斷從藝術家的手中開創出新局,活出屬於自己的樣貌,見證新舊時代的對話,聆聽水墨的傳承與融合。  為讓更多人體驗水墨之美,美學館規劃手作課程,分享手工書製作,帶領大家拿起畫筆,在紙張上點染顏料,感受墨彩在紙張上渲染過程,並結合不同的創作媒材,為手工書妝點個人風格,共同體驗藝術好好玩。

Read More

環保局陸空聯合稽查露天燃燒

市府環保局為維護空氣品質,將陸空配合,加強稽查。 (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每年十月至隔年一月,台南位東北季風背風面,大氣擴散不佳,加上露天燃燒多,造成空氣品質欠佳;市府環保局表示,該段時期,露天燃燒裁罰件數,高達裁罰件數的六一十趴,環保局將針對長期監控的熱點區域,配合「飛鷹計畫」科技無人機,採陸空同步聯合進擊方式,加強露天燃燒稽查。  環保局指出,秋冬季因氣候乾燥,且逢冬季旱作收穫、果樹修枝等農耕需要,是露天燃燒的高峰,一0七年至今,露天燃燒裁罰總計一百九十五件,裁罰金額達三百六十五萬元,其中前幾名熱區分別為麻豆區廿七件、歸仁區十九件、仁德區十六件、新營區十三件。  環保局表示,十月起,市民陳情露天燃燒的件數,也較往常增加,為避免空氣品質汙染,環保局將採稽查人員及運用無人機陸空配合,進行稽查,一經查獲,可依違反空氣汙染防制法告發,最高可裁罰十萬元罰鍰。  環保局建議民眾,稻草、修枝等建議採用切碎翻耕入土方式,可以增加地力提升農作物品質;一般廢棄物,希望市民勿貪圖一時方便露天燃燒,應打包後交付垃圾車。

Read More

大林蒲遷村案拍板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行政院八日核定高雄大林蒲案,擬投入一千零五十四億元經費。高雄市政府表示,收到正式公文後會配合中央代辦遷村。  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天下午接受民進黨立委賴瑞隆質詢時表示,他已正式核定大林蒲遷村案,預計投入一千零五十四億元經費。  大林蒲是高雄小港區的濱海聚落,因為當地重工業化工廠林立,空氣汙染導致居住環境惡劣,遷村是解決方案之一;不過對於遷村方式與經費,立委或議員、里長及公民團體都有不同主張。  高雄市政府表示,大林蒲居民為了台灣經濟犧牲健康多年,感謝行政院總算核定遷村;待收到正式公文後市府會全力配合中央代辦遷村,讓大林蒲居民未來可以健康、安心生活。  高雄市都發局統計,至四月底大林蒲有一萬一千七百五十三戶、兩萬零一二九人,已在五月底設立大林蒲遷村專案辦公室,辦理遷村籌備作業。  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說,原來既有的土地將作為循環產業園區,部分土地也可做為自由貿易港,有助高雄港未來的發展。  賴瑞隆說,行政院擬投入的經費,其中五百八十九億元經費將辦理遷村,住商一坪換一坪不變,期待給人民更好的生活環境。

Read More

花蓮慈濟宣導預立醫療照護

花蓮慈濟心蓮病房團隊邀民眾一起打卡拍照分享,讓更多人了解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與病主法。 (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慈濟醫院昨日在門診大廳舉辦世界安寧日響應活動,除介紹病人自主權利法、預立醫療照護諮商,並當場請民眾拍照分享響應;心蓮病房主任林煌仁表示,希望喚起大眾安寧療護的正確認識,一起關心末期病人的照顧需求。  英國「Help the Hospices 」組織從2005年起,訂定每年10月第2個星期六為「世界安寧日」,目前已有超過70個國家地區共同為安寧療護發聲。今年世界安寧日主題為「緩和醫療:我的醫療,我作主」。  林煌仁指出,很多末期病人都由家屬代決定未來醫療處置,而病人依靠維生醫療維持生命,是病人、家屬所希望的嗎?若事先能由病人先做出選擇,可以化解未來可能遇到的長期照顧困境,擁有善終權利。  社工師陳盈羽表示,只要是成年且具有完全行為能力者,都可到有提供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醫療機構諮商,這過程需要有意願的當事人及二親等內的親屬、醫療委任代理人討論及評估,讓意願人在清醒有能力時,依自己的意願就維生醫療、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等醫療決定,選擇接受、拒絕;當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意願時,由醫療委任代理人代為決定;或者在一段時間內接受嘗試治療後停止。  宣導活動中,醫護人員帶來合唱表演,同時分享心蓮病房歷年來照護病人的點滴,以及幫助病人圓夢的感動故事。花蓮慈濟心蓮病房團隊也邀民眾一起透過打卡拍照分享,響應「世界安寧日」,讓更多人了解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與病人自主權立法。

Read More

台中慈濟代謝減重中心啟用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慈濟醫院代謝及減重中心8日啟用,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台中慈院院長簡守信揭牌,肯定為「重量級」病人量身打造的跨科門診空間。  代謝及減重中心占地超過360坪,兩間診間,治療室與諮詢室各一間,設置健身房。  主任李旻憲表示,根據健保署資料顯示,台灣是全世界洗腎比率最高的國家,一年醫療費用高達449億元。肥胖引發包括高血壓、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占台灣洗腎人口大宗,尤其年輕型糖尿病人約有7成是肥胖造成,初期給予指導注意體重及代謝問題,及早防範因肥胖引起的慢性疾病,避免浪費醫療資源。  李旻憲指出,代謝及減重外科團隊累積2千多例成功減重案例,中心成立後整合包括:外科、內分泌科、中醫、精神科與睡眠呼照護等成立多科專業團隊服務。

Read More

高醫少奶奶 學花藝找回自信

李姓婦女(右)贈送花束給治療她的主治醫師侯明鋒。(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每年10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也稱為「粉紅10月」,透過粉紅絲帶喚醒社會重視乳癌防治。高醫60名因乳癌手術而成為「少奶奶」的病友,8日身穿粉紅衣一起用花藝傳達「乳花似錦、粉愛自己」心情,希望找回自信與美麗。  58歲李姓婦女說,13年前體檢發現罹患乳癌,雖及時接受手術,但後期化療帶來的痛苦,常常「圈著月曆數日子」,想著化療何時才能結束,幸好想起小時候的興趣「手工藝」,才透過串珠、編織、拼布等手製工藝度過化療的痛苦。  在化療期間,她共做了8個拼布袋、34個串珠,讓她忘卻化療的不適感。目前已經康復的她,擔任過高醫木棉花俱樂部手工藝班的老師,幫助這群姊妹們度過罹癌的不適感。  高醫院長侯明鋒提醒婦女乳房篩檢的重要性,期待大家一起努力,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Read More

預防衰弱服務網 擇五區試辦

「預防衰弱服務網樞紐計畫」在五個區試辦,要建構失智友善網絡,讓失智長者安心在地生活。(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為了讓銀髮族能及時獲得在地健康服務,台南市衛生局今年首推「預防衰弱服務網樞紐計畫」,並在東區、中西、南區、龍崎及玉井試辦,期整合轄內社區資源,讓失智長者能安心在地生活。  衛生局說,南市老年人口已達高齡社會標準,高齡化社會的挑戰就是如何讓長者活躍老化、延長健康至失能的時程,並縮短失能的時間。因此,如何讓長者維持健康生活型態,遠離疾患與失智症威脅,達到「健康樂活」,一直都是努力不變的目標。  為因應高齡化,從健康促進到預防或延緩失能、失智,衛生局推動的各項計畫與策略,包括補助六十五歲以上免費做假牙、成立社區營養教育示範點、辦理長者健康促進課程、行動醫院三高及失智篩檢與追蹤關懷。還有透過「基層診所暨社區醫療群推動預防失能之慢性病介入試辦獎勵計畫」,整合轄區醫療資源,讓醫療院所發揮在地醫療,就近照顧長輩。  今年衛生局首推「預防衰弱服務網樞紐計畫」,邀里辦公室、區公所、醫療院所等加入,建構失智友善網絡;且設置失智友善公車轉運站,降低失智長者搭公車走失危害生命風險,一起加入推動高齡友善與失智友善的行列,建構更緊密健康服務網絡,讓失智長者能安心在地生活,健康樂活在台南。

Read More

柳科園區一工廠被開五罰單

市府環保局前往柳營環保科技園區一家廠商稽查,並盤點可能的異味產生源。(記者陳佳伶翻攝) 記者陳佳伶/柳營報導  柳營環保科技園區是大新營地區主要的空氣汙染陳情對象之一,市府環保局日前前往該園區一家工廠深度稽查,盤點可能之異味產生源,分別發現該廠空汙水汙的防治以及廢棄物申報不符,現場開出五張罰單,並要求限期改善。 環保局表示,針對柳營環保科技園區今年度至今已查獲七廠家違規,前天結合空噪科、水毒科、事廢科及稽查科四個科室的專業人員進行聯合稽查,針對空氣汙染、水汙染、廢棄物貯存三個面向進行總體檢,現場查獲空氣汙染設備未依許可操作、未有效收集空氣汙染物;事業廢棄物未妥善貯存、貯存地點或設施未有中文標示及申報資料不平衡;水汙染防治措施操作未定期記錄等缺失依法進行告發,當場開五張罰單,依相關規定,最低可罰十萬元最高至二千萬元,並要求限期改善。  另外稽查發現,該廠未依空汙許可操作違規情事屢次發生,希望藉由這次專案聯合稽查,懲戒業者應確實依各項許可操作,避免汙染環境。  環保局長林淵淙表示,柳營環保科技園區是南市空汙重點管制區域,將藉由源頭輔導管制、強化相關改善措施及嚴格查察的手段,持續不定期發動聯合稽查,一旦查獲不當排放,將依法嚴懲,絕不寬貸,呼籲業者務必依照相關規定做好防制措施,勿心存僥倖,共同維護大新營地區環境品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