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農村 善化農會家政班 紮染專屬漁夫帽

  善化區農會家政班推動幸福農村,班員們歡喜紮染遮陽的漁夫帽。(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善化報導 善化區農會家政班玩色彩,學習將漁夫帽紮染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色彩,吸引了班學員踴躍參加。總幹事楊耿榮表示,家政班員多才多藝,手作課程展現出幸福農村的快樂心情。 善化區農會推動幸福農村計畫,家政班特別安排多堂手作課程,其中手作玩色彩,吸引了班學員踴躍參加,課程特別分成兩班上課,讓想參加的班員都有機會手作出自己喜愛的東西來。 其中,紮染漁夫帽課程,邀請老師林家妤指導學員們紮染功夫,並將原本白色的漁夫帽透過綁和紮的方式,手作出自己規劃的模樣,再依序上色。 不少班員們選擇沈靜的藍,也有班員喜歡金黃色的,更有班員直接以大紅色來紮染漁夫帽,讓帽子成了小紅帽。 楊耿榮自己也做了一頂手作紮染色彩繽紛的漁夫帽。他表示,班員們手作出屬於自己獨特的物件來,樂在學習,也達到了家政班推動幸福農村計畫的目的。

Read More

華山邀藥師開講 扮長輩用藥守護神

  華山官田愛心天使站舉辦「老人用藥守護神」活動,指導長輩包紮傷口避免感染。(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官田報導 華山基金會官田愛心天使站舉辦「老人用藥守護神」活動,邀請藥師指導長輩學習分裝藥品、傷口包紮等,透過簡單易學的方式,減少長輩吃錯藥、傷口感染的風險,好好保護自己。 活動首先由長者手做毛巾操,活絡筋骨,炒熱氣氛,華山官田站長陳羽軒表示,舉辦「老人用藥守護神」的活動是希望長輩藉由藥師的指導,學習正確吃藥。接著由六甲大樹藥局藥師楊博昇解說,讓長輩學著分藥、簡易傷口包紮。 現場長者表示,每次看完病拿了一大袋的藥,吃藥時覺得很困難,不知哪一顆吃過了,哪一顆沒吃,這次在藥師協助下,原來可以將每餐藥分裝,方便飯後吞服,這樣就不會多吃或是少吃,這項活動很實用、很有幫助。

Read More

郵局有愛 關懷社區長者

  台南郵局關懷仁德二行社區長者。(台南郵局提供)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台南郵局二十六日前往仁德區二行社區,與台灣郵政協會及二行社區發展協會共同舉辦長者延緩失能課程,透過實際行動關懷社區高齡長者,營造健康、溫暖的生活環境。 台南郵局局長梁麗妍表示,這次活動安排結合體適能與認知訓練的延緩失能課程,鼓勵長輩們動動手、動動腦,增進身心靈健康。課程內容活潑有趣,長者們在互動中彼此鼓勵、加油打氣,笑聲不斷,展現滿滿活力與學習熱情。 主辦單位也貼心準備民生物資捐贈予長者們,希望藉此提供實質幫助,讓社區中的長輩們在生活上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溫暖與支持。

Read More

榮服處資源整合 推安心御老平台

  台南市榮服處攜手市府社會局、民政局,推動安心御老平台。 (榮服處提供) 記者黃文記∕永康報導 台南市榮民服務處處長王國能日前率執行團隊及偕同高雄榮總台南分院智慧醫療管理中心主任鄭智陽等人,共同拜會市府民政局長姜淋煌及社會局長郭乃文,就輔導會試行榮民眷「安心御老平台」合作推動及跨機關資源整合進行深入交流。 王國能處長向姜淋煌說明,為強化榮民及高齡長者的照顧服務,並推動智慧化平台應用,「安心御老平台」可整合輔導會、地方政府及社區資源,透過數位化個案管理、定期訪視紀錄、緊急通報與需求媒合功能。 姜淋煌肯定該平台有助提升對榮民與長者照護品質,並表示民政局將配合推動相關協作計畫。 榮服處偕同高雄榮總台南分院智慧醫療管理中心主任鄭智陽拜會社會局,雙方就平台導入社政服務的人員對接、管理人力資源分配,以及個案資料隱私保護機制等議題進行深入意見交流。 郭乃文表示,若能妥善運用該平台,不僅可整合跨單位資訊,也能使社會局現行的孤獨老照顧與長照服務更具即時性與精準性,有助於提升服務效能與整體照護品質。 王國能表示,後續將與市府各相關局處及高雄榮總台南分院持續合作,讓榮民與長者獲得更安全、便捷、溫馨的照護服務,以達「一點生變,全面應援」的效果。鄭智陽也說,榮總將以專業醫療與高齡照護經驗,協助優化平台功能與服務流程,為榮民與長者創造更高品質的生活環境。

Read More

勞動部砸近20萬補助青年!產業新尖兵計畫 最高領9.6萬獎勵金

  離岸風電設備運維工程師班培訓學員高空作業能力。(記者黃志炫攝) 記者黃志炫/台中報導 為培育國家重點創新產業人才,並促進青年就業,勞動部推出「產業新尖兵計畫」,協助十五至二十九歲失業或待業青年強化關鍵職能,邁向理想職涯。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截至去年底,已透過該計畫培育超過四千八百名專業人才。今年年九至十二月將再推出Java軟體工程師就業養成班等三十一個班次,預計可培訓九百人。為降低青年學習負擔,該計畫提供每位學員最高十萬元的訓練補助,參訓期間還可請領每月八千元的學習獎勵金,最高可領取九萬六千元,等於政府最高補助將近二十萬元,青年可透過該計畫專業職訓課程與就業媒合機制,快速站穩職場。 中彰投分署指出,產業新尖兵計畫專為我國青年量身打造,培訓課程涵蓋電子電機、工業機械、數位資訊、綠能科技及國際行銷企劃等五大領域,尤以數位資訊類課程最受青年歡迎,其次是綠能科技及工業機械。今年下半年將與國立中興大學、台中教育大學、逢甲大學等七個單位合作推出Figma UI/UX與Vue.js前端培訓班、企業ESG永續數位管理人才培訓班、離岸風電設備巡檢人才培訓班等班。 大學畢業於能源與資源學系的林同學,退伍後因缺乏實戰經驗與職場核心技能,屢次與工作機會失之交臂,在他陷入低潮時,透過網路資訊發現中彰投分署與佛光大學開辦的產業新尖兵計畫「離岸風電設備運維工程師班」,毅然決定報名參加。回憶起受訓期間的點滴,林同學表示,在專業師資悉心指導下,他從零基礎開始系統性學習,包括風力發電機結構原理、離岸風場維運作業流程、工業安全規範等核心專業知識,獲得許多產業所需的關鍵技能。之後善用課程提供的就業媒合平台,順利進入知名台灣風力發電設備產業,擔任運維技師職務。林同學說,如果沒有把握這個機會,現在可能還在從事臨時工作,而現在的我正朝著理想的職業生涯大步前進!

Read More

濱海搖滾嗨翻台中海線 新聞局長:最嗨夏日音樂記憶

濱海搖滾音樂祭在台中港盛大登場,兩日活動吸引超過三萬人次共襄盛舉,成功打造台中海線今夏最具話題的音樂盛事。(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濱海搖滾音樂祭於二十三至二十四日在MITSUI OUTLET PARK台中港盛大登場,兩日活動吸引超過三萬人次共襄盛舉,成功打造台中海線今夏最具話題的音樂盛事。新聞局長欒治誼表示,這場音樂祭正是市府推動流行音樂補助計畫的重要成果,展現市府積極攜手音樂業者、發展台中音樂產業的決心。 濱海搖滾音樂祭不僅是音樂的盛會,透過音樂與在地產業的結合,成功提升海線地區能見度與吸引力,讓更多人看見台中海線的多元魅力與發展潛力。(記者陳金龍攝) 欒治誼指出,本市重視流行音樂發展,推出流行音樂補助,濱海搖滾音樂祭是新聞局流行音樂補助案之一,與主辦方台中市海線觀光發展協會串連在地文化與產業資源,創造今年夏天台中海線最嗨的音樂記憶,湧入的人潮也為當地帶來「音樂推廣、觀光發展、產業帶動」的三重效益。 演出陣容涵蓋搖滾、獨立、電子、流行等多元風格,包含美秀集團、福夢、泰國樂團等,展現跨國音樂交流魅力,讓觀眾感受跨國音樂交流的無限魅力。(記者陳金龍攝) 欒治誼說,演出陣容涵蓋搖滾、獨立、電子、流行等多元風格,包含美秀集團、福夢、泰國樂團等,展現跨國音樂交流魅力,讓觀眾感受跨國音樂交流的無限魅力。濱海祭也特別與浮現音樂合作「中台灣音樂展演人才培育計畫」,安排學員登上舞台,展現課程成果,提供新興音樂人才實戰經驗,為中台灣音樂生態持續注入新血,邁向永續發展。 新聞局表示,濱海搖滾音樂祭不僅是音樂的盛會,更是文化與觀光的交匯點,透過音樂與在地產業的結合,成功提升海線地區能見度與吸引力,讓更多人看見台中海線的多元魅力與發展潛力。

Read More

校園總經費挹注逾125億 盧秀燕:非做不可

記者楊文琳/台中報導 「教育列為首位!」市長盧秀燕二十六日主持市政會議表示,教育是城市及國家最重要的市政,非做不可,台中市府施政團隊上任以來,將教育列為最優先項目,包含積極推動新設十所學校、針對二十一校進行老舊校舍改建,並於二十五校增設禮堂,校園總經費挹注超過一百二十五億元,為孩子打造安全且友善的學習環境。 盧市長表示,教育和一般建設不同,一般建設至多幾年便能看見成效,然投資教育雖難以一時看見,但非做不可,且要做的好。市府團隊這六年半以來將教育列為首位,「教育是城市的希望,唯有做到好才能創造國際競爭力」。此外,市府明年教科文預算列為所有市政項目的第一位,投資大量經費、充沛教育資源。 盧市長指出,自她上任後對台中市的校園進行盤點,發現有逾百所學校無設置禮堂。因此市府大量挹注經費改建老舊校舍和增建禮堂,目前配置禮堂的覆蓋率已從五成提升至將近八成,滿足絕大部分的學校需求。此外,全台皆面臨少子化問題,但台中市人口不減反增,在市政團隊及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去年人口突破兩百八十六萬,部分校園招生反而出現飽和狀況,因此在她任內蓋了十所學校,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努力籌措財源,皆是為給孩子和老師們更好的教育環境。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北門高中20勇腳 攻頂玉山

  國立北門高中辦北中勇腳、登峰造極健行活動,師生挑戰玉山攻頂。(校方提供) 國立北門高中舉辦「北中勇腳、登峰造極」登山健行,二十位師生勇闖玉山攻頂,這也是校方推動山野教育7年來,第四度完成登頂。 礙於高中生埋首功課,生活在學業成績壓力下,頻繁使用3c產品,北中7年前開始推動山野教育,面對峻嶺險坡困頓之際,培養學生建立自我挑戰。活動由主任教官吳嘉晉負責規劃訓練,先爬大凍山後,接著登塔塔加麟趾、鹿林山及鹿林前山實施高山適應訓練,再由校長吳俊憲帶領師生,完成玉峰登頂活動。 吳嘉晉表示,山野教育目標除促進體能與毅力,在親近山林之美的過程中,建立與人共度及與環境共處的緊密連結。活動營造師生迎向共同的目標,達成目標後更能維繫雙方互信的關係,也建立難忘的回憶,體驗「登高必自卑」、「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等文句的意境。 初登玉山的老師張力中說,除看到美麗風景,也見證學生彼此的互助精神,提點關懷。登頂時與學生聊起「物理風化」作用,親眼見到各種不同的地形地質,原來課本上的知識不是講假。 學生郭宥甫表示,山野教室上了重要一課,很幸運沒有因為自己的輕忽而出現不適無法登頂的問題,學習到絕對不要輕忽高山的影響力,完備的裝備是必須的,希望這個活動可以繼續辦理,讓更多人的高中生涯充滿光彩。 (記者盧萍珊)

Read More

〈生活休閒〉台北公會堂歷史風華萬千

台北市中山堂是台灣重要展演集會場地,不只硬體建築,軟體展演更創下許多珍貴的第一次記錄。 公會堂是供地方居民集會、舉行藝文活動場所,台灣在日治時期在各地興建公會堂,台南最知名的公會堂當屬位於中西區民權路的吳園,在台北則是位於延平南路,如今更名為「台北市中山堂」。中山堂所在地曾為衙門、台灣總督府、公會堂、中山堂,它也從往昔充滿政治色彩,逐漸轉型成為「文化中山堂」,有空不妨走訪,感受它的風華萬千。 台北市中山堂現址在清朝時原為「欽差行台與布政使司衙門」所在地,是清朝在台領地規模最大官署,台灣割讓後,日本以此為台灣總督府,後遷移至現總統府。紀念昭和天皇登基,興建台北公會堂,樓高四層,建物以中央樓梯區分兩側,東側為大集會堂,西側為大宴會廳,外觀恢宏、摩登氣派,和當時的大阪、東京日日比谷、名古屋公會堂並列。 文、圖/記者林雪娟 讓人了解中山堂前世今生,前方廣場設有「清台灣巡撫衙門舊址碑」。 眾多大型公民活動、藝文展演首登場地 許多大型公民活動、藝文展演都選擇在此,如台灣現代舞之母蔡瑞月首次舞展、台灣歌謠創作大師首次歌謠發表會、台灣美術寫實巨擘李梅樹首度個人油畫展,即使光復後,台灣第一個現代舞職業舞團雲門舞集也都選擇在此首演,甚至當年諾貝爾文學獎得者索忍尼辛演講也在此。 政治部分,二戰日本戰敗,當時台灣總督安藤利吉就在公會堂在中華民國政府遞交降書;國民政府遷台,它更一度為國民大會會址、立法院及台北市參議會議事廳,和國際許多重要遞約儀式,第二、三、四屆總統副總統就職大典也在此,它也常接待外國貴賓,如美國前總統尼克森、韓國前大總統李承晚、越南前總統吳廷琰、菲律賓前總統賈西亞、伊朗前國王巴勒維等元首。 大廳造型呈現阿拉伯建築的穹窿造型,飾以不同幾何圖案。 現代主義精神 特殊混血風格建築 中山堂入口處設置淨足池,民眾入內須先清洗鞋底汙泥,反映當時市街普遍現況。 一九二0年代,台灣建築風潮從之前西洋歷史式樣轉向現代主義,台北公會堂外觀猶如一塊以大型積木為主體的建築,旁邊依附十塊中小型積木所建構堆砌而成且造型對稱,外貌以幾何線條為主,簡潔明朗,呈現現代主義精神。建築風格部分,降低明治維新以來盛行的希臘羅馬建築樣式,轉向其他古文明取材,形成特殊的混血風格,入口有厚重拱型門廊,部分立面鑲飾歷史語彙,屬西洋歷史式樣特色,卻可見以台式紅陶瓦為素材組砌,中國傳統「方勝」造型的通氣窗,沿女兒牆鋪排延伸紅陶瓦片,妝點出閩南風情,外牆雨庇,也以綠色中式琉璃瓦裝飾,洋溢東方建築韻味。 台北中山堂內部建築相當唯美優雅,讓人感受當時代的建築之美。 正門拱門為優雅的三心拱門造型,柱身鑲嵌幾何圖案的壁燈,優雅美麗。入口處設置淨足池,反映當時市街普遍狀況。大廳天花板呈現阿拉伯建築的穹窿造型,飾以不同幾何圖案。內外牆運用大量磁磚,是該年代建築風尚,避免成為空襲目標,外牆面磚磚面刻出溝紋,選用低調「國防保護色」淺草綠色。緩坡階梯式山牆及裝飾,與中國江南馬頭牆相似,並有圓形牛眼窗、方勝造型紅陶磚飾及半圓拱窗上方飾以線條柔美的「勳章飾」。 中山堂內有大氣堂皇的中正廳,為整棟建築主體,舞台採「鏡框樣式」造型,早期地板採用阿里山檜木。光復廳是舉行高級宴會的開放空間,兩層樓挑高設計,二樓環繞迴廊的矮牆上,裝飾小口馬賽克,展現阿拉伯建築的裝飾風格,柱子和水晶燈,營造出華麗雍容的氣氛。 內部牆壁上的水牛群像是台灣第一位雕塑家黃土水的石膏淺浮雕作品,也是其留給台灣的最後一件作品,是台灣第一件大型室內公共藝術,登錄為國寶 鑲在內部牆壁上的水牛群像原名《南國》,是台灣第一位雕塑家黃土水的石膏淺浮雕作品,也是其留給台灣的最後一件作品,透過芭蕉園、台灣水牛、戴斗笠裸身牧童,刻畫早期台灣特有風情,是台灣第一件大型室內公共藝術作品,登錄為國寶。 台北中山堂前廣場有抗日戰爭勝利暨台灣光復紀念碑,不刻碑文,簡單低調。 廣場紀念碑、像別具意義 中山堂前廣場是台灣唯一面向社區的中大型扇形廣場,旁邊有抗日戰爭勝利暨台灣光復紀念碑,以歷史留言板、靜默沉思台為設計概念,以日本統治台灣的一八九五年為起點,每年一刻痕,不銘碑文,簡單低調。建國百年之際,適逢台灣光復六十六週年,再以「歷史長軸」概念呈現碑文,刻寫抗日戰爭艱苦歷程。其旁有孫中山先生銅像,出自雕塑家蒲添生之手,此作品為首座本土藝術家創作的戶外大型銅雕。中山堂有中文定時導覽,有空不妨前往認識它的前世今生,發掘它的歷史和建築之美。 廣場有孫中山先生銅像,出自雕塑家蒲添生之手,是首座本土藝術家創作的戶外大型銅像。

Read More

〈中華副刊〉記憶寶

■章杰 華佗生技公司的秦博士,最近成了全台炙手可熱的明星人物。他主持研發的「記憶寶」,在鋪天蓋地的宣傳攻勢下,一經推出便迅速成為市場上的搶手貨。各大媒體爭相報導,家長們為了孩子學習成績,爭著購買;老年人渴望重拾清晰記憶,也紛紛解囊。一時間,記憶寶的廣告隨處可見,從地鐵站巨幅海報到深夜電視購物頻道,秦博士戴著金絲眼鏡微笑的照片,與那句「重塑大腦記憶巔峰」的廣告詞緊密相連,秦博士的名字更是家喻戶曉。 秦博士身材修長,舉手投足間透著學者的儒雅氣質,金絲眼鏡後的目光總是帶著恰到好處的溫和與自信。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骨子裡有著商人般敏銳的嗅覺,行事往往不擇手段。在創立華佗生技公司之前,他曾因學術造假被學術界封殺,他的論文遭撤銷,教職遭辭退,學術夥伴們紛紛與他劃清界限。沉寂多年後,憑藉記憶寶東山再起,他太渴望證明自己,也太渴望名利,這份執念如同藤蔓,在心底瘋狂地滋長。 這一天,應市政府社會局之邀,秦博士要在市民文化中心進行一場大型演講。能容納千人的禮堂座無虛席,過道上都站滿了慕名而來的聽眾。空氣中瀰漫著興奮與期待的氣息,禮堂的燈光聚焦在通往講台的紅地毯上。秦博士身著筆挺的西裝,皮鞋在地面踩出鏗鏘有力的節奏,邁著自信的步伐走上講台,台下立刻響起熱烈的掌聲,那掌聲如同潮水,將他托起,推向成功的雲端。 他推了推眼鏡,清了清嗓子,開始了標誌性的開場:「在大腦顳葉深處,有個外形像海馬的構造,叫做海馬體,可說是『記憶的製造者』。進入大腦的資訊,經由海馬體篩選、整理,再送到顳葉相關部位儲存。一旦海馬體受損,就不能產生新的記憶,形成記得舊事、不能記住新事的奇特現象。中風病人如損及海馬體,就會產生這種症狀。」他的聲音沉穩有力,極具感染力,配合著恰到好處的手勢,彷彿將聽眾帶入了神秘的大腦世界,台下的聽眾們紛紛點頭,被他專業的講解所吸引。 「讀過高中生物的人或許記得,神經細胞不能再生,因而不會更新。但近年的研究告訴我們,海馬體是個例外。海馬體的神經細胞不但能夠更新,還可因為增加刺激而變大呢!海馬體的可塑性,使得研發增強記憶力的藥物有了著力點。」 秦博士一邊說,一邊在大型螢幕上展示著相關的腦部解剖圖和實驗資料,那些精密的圖像和資料在燈光下閃爍,仿佛是科學真理的鐵證。「海馬體的神經細胞能夠更新,還因為增加刺激而變大的現象是英國科學家E. Maguire發現的。她發現計程車司機的海馬體特別發達,而且與駕駛計程車的時日成正比。Maguire說,她因這項發現,搭計程車時司機給她半價呢!」他適時說出這個科學小掌故,引得台下傳來一陣輕鬆的笑聲,禮堂的氣氛變得更加融洽。 緊接著,他話鋒一轉:「雖然多學習、多演練,像計程車司機一樣,因為經常需要記住路名、地名,使得海馬體的神經細胞更新、增生,可是如果配合上我們研發的記憶寶,那就可以事半功倍。」這時,大型螢幕上切換成了記憶寶的廣告畫面,畫面中,服用記憶寶的學生在考場上奮筆疾書,成績欄上的分數節節攀升;老人戴著老花鏡,輕鬆地解著複雜的數學題,眼神中滿是自信與睿智。 秦博士的演講在如雷的掌聲中結束,進入問答環節。一位年輕的媽媽舉起手,語氣焦急地問:「我兒子服用記憶寶大約三個月了,怎麼記憶力看不出有什麼進步?要服用多久,才能顯著進步呢?」她的眼神中充滿期待與焦慮,緊緊盯著台上的秦博士,仿佛他是能拯救孩子學習困境的救世主。 秦博士露出一個安撫的微笑,慢條斯理地說:「除了服用記憶寶,還得增加刺激,也就是多練習,才會功效顯著。再說,記憶寶上市不到一年,要吃上一年半載才能真正看出功效。」他的聲音溫柔而堅定,如同春日的暖陽,撫平了家長心中的不安。 話音剛落,一位頭髮花白的老翁顫巍巍地站了起來:「我剛七十歲,就忘東忘西,還經常糊塗,譬如上捷運,拿出的是家裡的鑰匙,回到家卻拿出的是悠遊卡。」他的聲音帶著歲月的滄桑與無奈,渾濁的眼睛裡滿是渴望,「服用記憶寶有幫助嗎?」 「您可以試試,不過對老年人效果可能差些,但一定會有幫助的。」秦博士的回答依舊滴水不漏,每個字都經過精心雕琢,既給了老人希望,又巧妙地留好了退路。 就在這時,禮堂後排突然傳來一個尖銳的聲音:「秦博士,請問記憶寶是否經過了嚴格的臨床雙盲實驗?為什麼我查閱了國內外所有權威醫學期刊,都沒有找到相關的研究報告?」聽眾循聲望去,只見一個戴著黑框眼鏡的年輕記者站了起來,手中拿著錄音筆,眼神犀利,仿佛要穿透秦博士精心打造的完美形象。 秦博士的臉色微微一變,鏡片後的眼神閃過一絲慌亂,但很快就恢復如常:「我們的產品經過了專業機構的檢測,完全符合安全標準。至於臨床實驗資料,出於商業保密的需要,暫時不便公開。」他的語氣依舊平穩,但微微握緊的拳頭暴露了內心的緊張。 這個小插曲並沒有影響現場的氣氛。散場時,秦博士從過道走過來,一位小朋友指著秦博士,口無遮攔地對他母親說:「我覺得他很像廟口賣藥的。」清脆的童聲在周遭迴蕩,周圍的人紛紛看過來。 秦博士或許聽到了這句話,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但很快就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他從口袋裡拿出一根棒棒糖,一面遞給那位小朋友,一面說:「這棒棒糖裡有記憶寶,你吃了一定更聰明。」他的笑容親切而和藹,仿佛真的是關愛孩子的長輩。小朋友接過棒棒糖,天真無邪地對媽媽說:「廟口賣藥的,也常給我們小孩子糖吃。」周圍的人發出一陣哄笑,秦博士卻只是笑了笑,轉身離去,腳步依舊穩健,但背影似乎多了一絲狼狽。 演講結束後,秦博士剛回到後台休息室,還沒來得及坐下,就聽到一陣敲門聲。「請進。」門打開,走進來一位西裝革履的男士——仲景生物科技公司的CEO 周博士。 「秦博士,久仰久仰啊!」周博士臉上掛著意味深長的笑容,伸出手,眼神中帶著一絲挑釁,「今天這場演講真是精彩絕倫,不愧是記憶寶的締造者,把大眾唬得團團轉。」 秦博士眼神一冷,握住周博士的手,皮笑肉不笑地回應對:「周總這話可就難聽了,我不過是把科學成果分享給大眾。倒是周總,貴公司研發的記憶類產品遲遲推不出來,該不會是來向我取經的?」他的話語中帶著尖銳的嘲諷。 周博士拉過一把椅子坐下,翹起二郎腿:「取經不敢當,就是覺得秦博士的記憶寶上市太順利了,順利得有些讓人懷疑。我們都是做新藥研發的,知道新藥研發的困難,記憶寶的背後恐怕有些不為人知的真象吧……」他故意拖長聲音,眼神中充滿威脅。 秦博士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來居高臨下地看著周博士:「周博士,你少在這兒危言聳聽!有什麼話直說,別拐彎抹角。」他的聲音充滿憤怒,桌上的水杯都跟著顫抖。 「哈哈,秦博士何必動怒?」周博士也站起身,逼近秦博士,壓低聲音:「我就是提醒你,商場如戰場,別以為靠些手段就能高枕無憂。我們仲景生技公司可不會眼睜睜看著你們一家獨大。」他的呼吸噴在秦博士臉上,帶著濃濃的火藥味。 秦博士冷哼一聲:「就憑你們?有本事就放馬過來,我秦某人接著!」他的眼神堅定而兇狠,彷彿一頭被激怒的獅子。 「好,秦博士果然有魄力。那我們就走著瞧,看看誰笑到最後。」周博士說完,大笑著轉身離開,留下休息室裡臉色陰沉的秦博士。秦博士癱坐在椅子上,雙手揉著太陽穴,心中滿是煩躁與不安。 當秦博士走出市民文化中心,已近黃昏,城市的霓虹已開始閃爍。在他轉身的瞬間,角落裡有一雙眼睛正緊緊盯著他。那是華佗生技公司的前研究員陳博士,他穿著一件暗色的風衣,將自己隱藏在暗處。記憶寶上市半年後,秦博士給他一大筆錢,理由是暫時無意研發新產品,勸他另謀高就,實際上是被秦博士資遣了。 陳博士掌握著記憶寶研發過程中的所有秘密——所謂的增強記憶效果,不過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騙局。在研發期間,秦博士為了儘快推出產品,篡改實驗數據,賄賂相關單位,這些陳博士都看在眼裡。陳博士的眼神中充滿了矛盾與掙扎,是繼續保持沉默,還是將真相公諸於世?如公諸於世,他豈不是也成為從犯?他嘆口氣,低著頭走進文化中心附近的小巷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