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探索 〉國際政治新格局 台灣如何自處?

美國總統川普在阿拉斯加會見到訪的俄羅斯總統蒲亭,美俄關係正常化牽動國際政治的新格局。(路透) ■杜聖觀 俄烏戰爭打了三年半,八月十五日,美國總統川普在阿拉斯加舖上了紅地毯接待受邀到訪的俄羅斯總統蒲亭,外界除了聚焦俄烏戰火何時可以結束外,美俄關係正常化更牽動了國際政治的新格局,台灣又如何自處? 美俄高峰會後,歐洲七位領導人立馬陪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一起走入白宮會見川普,表達力挺烏克蘭的立場。自此,俄烏終戰面臨的兩大難題,包括如何處理領土疆界及建構安全保障框架。    川普誇口勸和止戰 困難重重   目前為止,川普明顯向烏克蘭施壓割地止戰。但澤倫斯基仍不答應放棄烏東四郡、不承認克里米亞歸於俄羅斯;俄羅斯也非常堅持北約不可接受烏克蘭,堅拒北約駐軍烏克蘭,也從未鬆口。 川普出手調解促和,但俄、烏之間的交火依舊激烈,火箭、導彈、無人機打擊能源設施也毫不手軟。「歐洲七領袖護駕」的戲碼,從外交、財政、軍事、法規上強力表達挺烏決心。 俄羅斯目前保有戰場優勢,不急於談判。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八月二十二日就表示,俄烏領袖要見面,必須先由幕僚解決所有相關問題,甚至公開質疑澤倫斯基總統任期已過,是否還具備簽署和平協議的權力? 川普從最早聲稱一天內結束戰爭、到三十天內停火,現在直接以和平協議進程施壓烏克蘭割地止戰,卻與烏克蘭不放棄領土、歐盟堅持先停火再談協議,兩廂立場矛盾,認知落差南轅北轍。 簡言之,川普夸夸其言要勸和止戰,卻是困難重重,即使美俄關係邁向正常化,俄烏談判還有漫漫長路。但也有學者提出,參考一九五三年南北韓在戰場實控線劃出DMZ非軍事區做為緩衝帶,或許是可能的解決之道。    類北約第五條 無助烏國安全   另一個受到關注的議題,是如何協助烏克蘭的戰後安全?美國與歐洲國家將提出的「類北約第五條款」(Article 5-like/NATO-like security guarantees)的安全保障,到底是實、是虛? 北約是冷戰時期面對蘇聯的產物,強調集體防衛。冷戰結束後,北約持續運作、甚至東擴波蘭、巴爾幹半島,這兩年還有瑞典、芬蘭加入,成員國已達到三十二國。 北約第五條款載明締約國承諾「針對任何一個成員國發動的武裝攻擊,應被視為是對全體成員國發動的武裝攻擊」。俄羅斯將烏克蘭加入北約視為重大威脅,並成為出兵烏克蘭的理由之一。北約迄今也對烏國加入申請案慎重以對。 但現在冒出的「類北約」卻看不到實質具體內容。除了烏克蘭將承諾購買一千億美元的美製武器,資金由歐洲提供,同時烏國與美方達成五百億美元無人機生產協議之外,美國迄今未承諾要派地面部隊,頂多只可能以各種方式進行空中支援。 美國提出的「類北約」,定義不明、框架不清,沒有制度化的承諾,歐洲相關國家、甚至連澤倫斯基自己也說不清楚,至於北約式的集體防禦、反擊機制更不可能。「類北約」對烏克蘭的「安全保障」顯得空洞,被批評形式大於實質、口惠而實不至。 美國提出的「類北約」沒有制度化的承諾,歐洲相關國家、甚至連澤倫斯基自己也說不清楚。圖為八月二十二日北約秘書長呂特(左)會見澤倫斯基(右)。(路透)    戰略博弈 歐盟影響持續存在   進一步觀察歐盟的影響力是否有被邊緣化呢?其實,自俄烏戰爭以來,歐盟已付出很大代價。除了不斷增加的國防開支、軍援烏克蘭,人道上也已接受了數百萬烏克蘭難民;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也衝擊到自己的能源、農業與工業發展。 但儘管如此,八月十七日在白宮上演歐洲七領袖護駕澤倫斯基戲碼外,八月十二日,歐盟二十六個成員國的領袖亦已發表聲明表示,烏克蘭的安全與長久和平「必須尊重國際法,包含獨立、主權、領土完整性及不得以武力改變國際邊界的原則。」 今年六月,歐洲議會外委會的報告,直指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欺壓不會停止,基於保護烏克蘭就是保障整個歐洲,歐盟將繼續力挺烏國,包括恢復軍工生產、發展科技,降低農業對俄方的依賴,強化「北約-烏克蘭理事會」功能,在邊境部署安全防禦,以及推動烏克蘭加入歐盟單一市場等。 美俄高峰會後,歐洲七位領導人陪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一起走入白宮會見川普,表達力挺烏克蘭的立場。(路透)  對台安全承諾 川普始終避談   歐盟的影響力會持續存在,在兩極、三強的戰略博弈中,扮演具有指標意義的平衡作用。歐盟抗俄立場鮮明,與美國仍保有跨大西洋關係的合作基礎,至於和中國大陸的關係,整體而言,也在在朝正向發展。 歐洲視中國大陸是體制上的競爭對手,但經貿往來密切。中國大陸的脫貧成果、現代化建設、研發經費大幅成長、「二0二五中國製造」普遍達標,都凸顯提升人民福祉的社會主義特質,也早已不是馬列主義或毛澤東時代的共產主義。 歐洲對中國大陸的認知在改觀,從敵視逐步轉為謹慎合作。中國大陸藉由「一帶一路」、東歐十六加一,經貿觸角早已伸入歐洲;新近熱議的稀土資源,歐洲在軍事、航太、科技、AI各領域,也必須與中國大陸維持往來。 國際局勢動盪,台灣處境艱難。川普日前冒出「我任內中國大陸不會攻台」引發熱議,但只能參考,不能完全相信。因為,川普始終避談對台灣的安全承諾,加上台美關稅談判大失敗、美方施壓台積電赴美等,可預見,川普任內,台灣除只會繼續加碼國防開銷,得不到美方安全承諾。 台灣生存之道,必須與各方交好。首先,兩岸關係必須改善,將中國大陸視為「境外敵對勢力」,只會加深緊張、邏輯矛盾,帶給台灣更多麻煩;同時,台灣要避免押注一方,否則只會淪為美國與中國大陸博弈的棋子,命運任人宰割、玩弄。 在弱肉強食的國際政治叢林中,要保持權力平衡、不要成為大國附庸,新加坡非常值得台灣借鏡。星國維持區域主義、強調共同開發,平衡與強權的關係,和世界交好、不樹敵,邦交國逾一百九十國,但這需要有遠見的領導人。(前中華民國駐愛爾蘭大使杜聖觀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

朱堅定交棒 盼團結重返執政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針對台中市長盧秀燕明確表態不選國民黨主席,國民黨回應指出,黨主席朱立倫一直以來的心願就是「順利交棒、放心交棒、堅定交棒」,為了二0二六與二0二八重返執政,期盼大家能一起團結。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則表示,相信盧秀燕一定有方方面面的考慮,等最後結果出來後,針對二0二六布局,藍白雙方還可以討論、溝通。 國民黨主席十月十八日改選,領表時間為九月一至五日,登記時間為九月四、五日。包括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前彰化縣長卓伯源、前立委鄭麗文、前國民黨副秘書長張雅屏、國民黨中央委員孫健萍等人都曾表態有意角逐。 國民黨二十三日完封大罷免之後,朱立倫即公開懇請盧秀燕接棒黨主席。不過,盧秀燕宣布「媽媽會留在家」,表示市長任內不會參選國民黨主席。 對此,國民黨回應,朱立倫一直以來的心願就是順利交棒、放心交棒、堅定交棒,期盼大家團結,二0二六與二0二八重返執政。 被外界視為盧秀燕子弟兵的國民黨立委黃健豪表示,他支持盧秀燕的政治決定;立委廖偉翔也表示,歷屆大選中台灣始終是關鍵,「台中贏,台灣就贏」,台中需要穩定,市民需要一位專職專心的市長。 黃國昌說,盧秀燕著眼市政,希望幫助工具機業者「是她承擔的決心」。至於國民黨主席選舉,尊重藍營的黨內民主程序,最重要的是把自己做好,本於最大誠意、善意,等最後有結果出來後,針對二0二六布局雙方還可以討論、溝通。 據國民黨內人士透露,朱立倫宣布交棒、盧秀燕表態不參選,的確讓黨主席改選陷入混沌。距領表登記截止尚有一段時間,黨內是否能讓盧秀燕或朱立倫回心轉意?還待觀察。而前台北市長郝龍斌、戰鬥藍精神領袖趙少康、嘉義市長黃敏惠等人也是被點名的接棒人選。

Read More

賴蔡會 就政局交換意見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大罷免落幕,民進黨鎩羽而歸,甚至連核三重啟公投的同意者也大幅輾壓不同意。總統賴清德二十四日與前總統蔡英文、副總統蕭美琴在官邸就政局交換意見表示,面對接下來各項挑戰,他會和所有人攜手合作,一步一步帶領台灣走向更好的未來。 賴清德晚間在臉書發文表示,罷免與公投已經結束,他和蕭美琴、蔡英文交換意見,蔡英文也為兩人加油打氣。三人一致認為,民主的價值在於不同的聲音能被聽見,更多的共識能被凝聚,進一步成為國家繼續前進的動力。 賴清德說,面對接下來的各項挑戰,他會將人民的聲音化為前進的力量,和所有人攜手合作,一步一步帶領台灣走向更好的未來。 賴清德上午也在LINE官方群組發文表示,台灣人民透過罷免和公投,再一次展現民主力量。這是人民意志的展現,對於結果必須尊重接受。 賴清德認為,民主價值在於不同的聲音都能夠被聽見,國家的主人是每一位公民,這段時間台灣社會展現守護自由民主的決心,也傳達希望朝野能夠對話、合作、團結的期待。 賴清德強調,對於施政不足之處,執政團隊會時時深自檢討,也必須調整改變。執政團隊將繼續努力、做出調整,和全體國人不分族群、不分先來後到共同攜手努力,讓台灣走向更民主、更安全、更繁榮的未來。

Read More

境外大專生新南向達8.2萬人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根據教育部最新統計顯示,二0二四至二0二五年度大專境外學生數達十二點三萬人;其中,新南向國家學生數約八萬二千人,創歷年新高,十一年增加逾兩倍,近五年皆以越南人數居首。 教育部日前公布最新統計顯示,大專校院境外學生數二0一四至二0一五年度有九萬三千六百四十五人;之後逐年成長,到二0一八至二0一九年度達到最高的十二萬九千二百零七人。二0二0至二0二一年度因新冠疫情,降到低點九萬零八百九十五人;之後逐年回升,去年至今年度已恢復到十二萬三千一百八十八人。 新南向國家學生數方面,教育部統計,二0一四至二0一五年度有二萬五千二百八十九人,占整體境外生的二成七;之後逐年成長,到去年至今年度達到八萬二千六百二十二人,創歷年新高,占整體境外生的六成七。新南向國家學生數十一年來增加超過兩倍。 進一步分析新南向國家學生,包括越南、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印度等國。教育部數據發現,一0八學年度(含)前新南向國家學生以馬來西亞較多;越南自一0九學年起以一萬七千五百三十四人躍升為新南向國家首位,之後維持首位,到一一三學年達三萬九千六百九十五人,五年增加超過一倍。

Read More

〈社論〉後大罷免的破碎民心 需要的不只是療癒

賴清德總統(左一)和卓榮泰(右二)內閣的民調低迷至此,即使大罷免重創,綠營還沉浸在政治鬥爭的狂熱中。(取自總統府網站) 台灣社會經歷七二六和八二三兩場荒謬的大罷免,又一次嚴重民心撕裂。而在賴清德和民進黨執意推動大罷免的漫長過程,卻是全球因為川普啟動關稅戰激烈動盪時刻,台灣產業的嚴重衝擊,甚至護台神盾台積電都傳出遭美國鯨吞蠶食,賴清德心中卻只有政治,荒腔走板的經濟部長更腦袋沒有經濟,人民對政府的期望跌到谷底。 「後大罷免」賴政府能否記取教訓,從選民的訴求覺醒,回歸挽救台灣經濟安穩民生的重心?從賴清德選擇戰狼級的徐國勇擔任民進黨秘書長,備受爭議的行政院長卓榮泰也沒打算換掉,反而建構為拚選戰而建構的「鐵三角」,都可看出賴清德帶領的民進黨還是以政治鬥爭為第一要務,著實令人無言。 台灣當前疲憊破碎的不只是人心,從基礎施政到司法體系,病灶不可謂不嚴重。但是從賴清德上任總統迄今,行政團隊到司法體系,似乎都成為賴清德和民進黨的意志執行者,人民信任度幾乎崩盤。然而,這卻彷彿不是賴政府的施政重點,行政與司法淪為受控的「機器人」,賴總統和卓榮泰內閣的民調低迷至此,即使大罷免重創,綠營卻只有極少數警覺危機,整個團隊包括民代,都沉浸在政治鬥爭的狂熱中。 台灣當前堪稱內外交迫,但是從與美國談判過程到因應對策,賴政府沒告訴人民的真相何其多?民進黨當初視人民為頭家的初衷蕩然無存,台灣人民在賴政府眼裡只有兩類,一是效忠的鐵桿綠粉,一是反對民進黨的「雜質」;前者持續用匪夷所思的謬論誤導,後者無所不用其極地對付,甚至動輒扣上紅色大帽。台灣人民被撕裂成兩極,極化還越來越嚴重,而真正撕裂社會的還不是人民,卻是當家的主政者,豈不可悲? 賴清德上任這一年多,台灣真的好累好脆弱,民心疲憊還能出去旅行自我療癒,桃園機場的出境人流可證,賴政府甚至也擋不住年輕人想去大陸看看;即使未能出境放開眼界,人民也靠生活小確幸療傷。然而最嚴重的社會創傷,當家的不但不出手對症下藥,反而想方設法壓制異己。 大罷免已經是全球笑柄,賴清德最在意的日本主流媒體,甚至聯手發表社論質疑。但是,從新的黨政布局,卻看不出賴政府有任何調整的跡象,反而強化戰狼印象,人民夫復何言? 台灣經濟在川普磨刀霍霍的強取豪奪下,起家重心傳統產業正在崩解,引以為傲的高科技產業岌岌可危。面對川普的覬覦、需索,賴政府不但束手無策,甚至加碼送金輸銀,台灣數十年累積的經濟老本,難道要被賴政府神速敗光?如果台灣輸到只剩枯島,還談什麼抗中保台?賴政府倚賴美日的企圖越明顯,台灣就越危險,而這卻不是賴政府想畫的重點。經濟一竅不通,一股腦兒搞政爭,人民卻何其無辜? 檢視台灣社會現況、環顧全球經濟,「後大罷免」的台灣危機重重。賴政府應該停止無謂的政黨對抗,遵循民意趨勢,做好保家保本的政府職責。面對美國步步進逼,需要朝野攜手合作,賴清德不能為了政黨私利,讓立法院淪為惡性循環的戰場,果真如此台灣前景將更險峻。 更重要的是,這一年多來無謂的內耗,台灣人民真的受夠了,民生經濟才是當務之急。「後大罷免」的破碎民心,需要的不只是療癒,更期望看到一絲希望,賴政府能理解嗎?

Read More

宜蘭海岸擬設風機 吳宗憲:堅決反對

  台亞風能旗下的「東風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籌備處」計畫在宜蘭縣五結鄉及蘇澳鎮美麗海岸線成立風力發電廠,設置十四部風力發電機(風機),地方跨黨派民代醞釀發動抗爭。(宜蘭縣政府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台亞風能旗下「宜風電力」計畫在宜蘭縣五結鄉,及蘇澳鎮海岸線設置十四部風力發電機(風機),國民黨立委吳宗憲二十四日率先喊出堅決反對到底,議長張勝德、五結鄉長沈德茂、蘇澳鎮長李明哲、縣議員簡松樹等跨黨派代表也響應,揚言九月二日上午舉辦的說明會將有大規模抗爭。 立委吳宗憲說,為了世世代代宜蘭子孫的健康及美麗海岸線,對於設風力發電一定要抗爭到底。(吳宗憲服務處提供) 東風電力今年七月初即著手計畫在宜蘭縣五結鄉及蘇澳鎮海岸線成立風力發電廠設置十四部風力發電機(風機),因設置地點附近有不少住家,又鄰近蘭陽溪出海口、蘇澳無尾港水鳥保護區等重要候鳥棲息地,招致反對聲浪,但業者仍將九月二日召開環境影響評估說明會。 國民黨立委吳宗憲指出,當美國總統川普發文怒轟風力和太陽能發電是世紀騙局之際,台灣竟還有風電公司要在台東、宜蘭開發風力發電。 吳宗憲進一步指出,兩星期前,台亞風能旗下的「東風電力」在台東大武鄉舉辦環評前說明會,打算在太麻里、大武、達仁設置三十三支陸域風機,遭地方民眾強力反對,並高喊「滾出去」,沒想到同樣公司旗下的「宜風電力股」九月二日上午十時將在宜蘭縣五結鄉成興村老人福利中心舉辦「宜風陸域風力發電計畫影響說明會」。 吳宗憲說,雖然重啟核三公投並未過關,但百分之七十四的民意已告訴民進黨政府,國家能源政策必須調整,而當風電巨獸已吃掉西部的生態與居民健康,他身為宜蘭的民意代表,有義務更有責任帶領民眾逆風前行,堅決反對風力發電吃掉蘭陽的美好生態與生活品質。

Read More

民進黨黨團幹事長等5人表態欲卸任 柯建銘無辭意 籲黨勿失志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大罷免最終以大失敗收場,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副幹事長林楚茵、黨團書記長陳培瑜,以及副書記長林月琴、郭昱晴,二十四日紛紛發文表示要卸下黨團幹部職務。沒說要辭的黨團總召柯建銘下午回應表示,朝小野大每一戰都是困難的,大家要團結不要失志。 面對立法院九月新會期,民進黨內人士表示,新會期即將開議,這段期間內閣人事將調整,黨團路線也應該全面檢討,黨團總召是任期制一任一年,但黨團幹事長、書記長是以每個會期計算,總召去留涉及任期未到。 黨內人士透露,對於全面檢討黨團路線,黨內已有初步共識,黨團自主採取集體領導、派系共治,像是曾任立法院副院長的新系立委蔡其昌、英系立委莊瑞雄、蘇系立委吳秉叡,資歷與經驗均足以承擔黨團運作重責大任。 吳思瑤說,過去三個會期五一戰隊屢戰屢敗、但屢敗屢戰,過程刻骨銘心,一切都不容易。不為挫敗找理由,要為成功找方法;行政立法一體,當行政團隊重整旗鼓,她呼籲黨團也要同步進行改造,調整戰術,提升戰力,反守為攻。 立委林俊憲表示,內閣人事改組陸續發布,黨務改革也就定位,黨團責任是第一線國會作戰,黨團內部應就未來朝野間、如何因應未來局勢等議題進行總檢討,以回應民眾對民進黨改革的期待。 立委蘇巧慧表示,柯建銘的經驗與資歷都是黨內非常重要資產,地位也是無人可以取代,她相信,柯建銘未來會和民進黨團一起努力。

Read More

我未獲邀出席太平洋島國論壇 林佳龍:陸施壓 是麻煩製造者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索羅門群島將於九月主辦太平洋島國論壇(PIF),太平洋島國集團決定今年排除美國、中國大陸等二十一個捐助國參與,台灣代表也未獲邀與會。外交部長林佳龍接受外媒專訪時表示,中國大陸施壓封殺對話夥伴參與論壇,是麻煩製造者,台灣被排除將是太平洋島國的損失。 澳媒「澳洲人報」二十二日刊出外交部長林佳龍專訪。林佳龍批評,中國大陸是區域的「麻煩製造者」,索國是在北京施壓下,決定全面封殺PIF對話夥伴參與峰會,不同的是,中國大陸與美國在索國都設有大使館,能以非正式場合與論壇與會者交流,而台灣則被排除在外。 林佳龍表示,台灣仍會持續透過不同管道尋找貢獻的方式,台灣長期以來作為區域發展夥伴,不應因中國壓力而被排除,這是太平洋島國的損失。「太平洋之道」強調的是包容及共同面對挑戰,若沒有對話夥伴與發展夥伴參與,將使解決挑戰的共同努力蒙受嚴重損失。 「澳洲人報」報導,近年來吉里巴斯、索羅門群島與諾魯相繼轉向承認中國,目前僅吐瓦魯、馬紹爾群島及帛琉等三個太平洋島國承認台灣。針對索國的決議,吐瓦魯及馬紹爾群島已威脅若索國不推翻禁令,將抵制今年峰會。 林佳龍強調,台灣期待明年由友邦帛琉主辦的太平洋論壇峰會,屆時將有機會展示,台灣如何為太平洋島國的發展做出貢獻與參與。

Read More

教部祖父母節園遊會 寓教於樂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教育部將每年八月的第四個星期日訂為祖父母節,教育部二十四日在台灣科學教育館舉辦「祖父母節全國記者會暨園遊會活動」,同時舉行「祖孫玩AI代間作伙來」AI再現回憶徵件活動頒獎典禮,另還有寓教於樂的園遊會。 教育部次長朱俊彰表示,期盼透過祖父母節系列活動,喚起大眾對「祖孫共學」及「代間教育」的重視,讓孩子從祖輩身上學會尊重與感恩,把原本潛藏日常的情感記憶,轉化成具體、可傳承的文化行動。 今年祖父母節AI再現回憶徵件以「童玩」、「台灣小吃」或「節慶∕民俗活動」為主題,希望挖掘祖父母生命中難忘的回憶,再以AI技術生成圖片,撰寫短文分享故事,展現祖孫共學、代間互動的珍貴過程,共徵得二0二件作品,最終選出八件優勝作品,有獲獎者用AI重現阿嬤的廟會記憶,呈現溫暖的跨時代連結。 園遊會由教育部及所屬社教館所、文教基金會以「代間共學」為題,共同設置十八個攤位,包括中華祖父母關懷協會的「三秒疊杯」、台灣圖書館的「祖孫併做臆物產」,海洋生物博物館則讓人透過拼圖學習海洋生物的各種部位等,希望民眾享受熱鬧的祖父母節。

Read More

聾啞翁尋恩師 警助再續師生緣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一名六旬洪姓男子為聾啞人士,隻身從高雄坐火車來台南,欲尋找五十年前任教啟聰學校的老師敘舊,到大橋火車站卻因路況不熟,突然不知道該怎麼前往,無助地在車站附近徘徊,見正在執行公投選務勤務的員警,上前求助,成功通知到年近八旬戴姓老師來車站,將洪男帶返家敘舊,再續師生緣,雙方對於警方的熱心協助表示感謝。 永康分局大橋派出所何姓員警於廿三日上午十時許,正在大橋火車站前集會所執行公投選務勤務,見洪男一直招手需要協助,上前關心發現洪是聾啞人士,不知如何求助,何當場透過手寫筆談及打字,得知洪男雖有戴姓老師聯繫方式,卻無法以電話向老師詢問住處。最後,在警方協助下,聯繫到戴老師來車站接回洪男。 永康分局提醒民眾若無法使用電話報案,可下載「警政服務APP」服務,透過即時、便捷的文字簡訊報案方式,可獲得員警協助與關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