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員皇冠推探索奇美住房專案

台南大員皇冠假日酒店攜手奇美幸福工廠合作推出親子手作住房專案。(業者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推廣慢遊旅行,台南大員皇冠假日酒店攜手奇美幸福工廠推出「探索奇美三天兩夜幸福之旅」住房專案,帶領旅客在舒適愜意的住宿體驗中,深入探索台南的美食與文化 台南大員皇冠假日酒店表示,即日起至四月底推出的「探索奇美三天兩夜幸福之旅」住房專案,包含兩天的元素自助式早餐,以及奇美食品幸福工廠「燒包品牌形象館」門票兩張,可探索燒包文化,體驗趣味互動,或參與親子DIY手作課程。 手作活動內容豐富多元,包括水果酥幸福烘焙、包小子公仔系列手工餅乾、蛇麼都幸福的杯子蛋糕等,需提前至奇美食品幸福工廠官網預約。透過手作的樂趣與溫度,為旅程增添滿滿幸福感,創造親子共同回憶。

Read More

台南2大護理師公會辦健走

台南市護理師公會在安平區港濱歷史紀念公園辦健走,市長和醫界到場力挺。(衛生局提供) 大台南護理師公會健走活動,現場設疫苗接種站並鼓勵加入「台南健康共照雲」,確保市民都能獲得完整的健康資訊與照護服務。(衛生局提供) 記者葉進耀、張淑娟∕台南報導 台南市兩大護理師公會廿三日同時舉辦兩場健走活動,分別在安平區港濱歷史紀念公園與山上區花園水道博物館,這兩場健走總共五百多人參加。市長黃偉哲馬不停蹄先後趕場為護理師獻上祝福;醫師公會理事長賴俊良、奇美醫院院長林宏榮也都到場,以行動支持護理人員。 黃偉哲說,台南市護理師公會與大台南護理師公會兩大護理團體,總計會員有一萬七千多人,在全國護理人力短缺的情況下,仍有這麼多護理夥伴堅守崗位,為民眾的健康付出無數心血,這分專業與奉獻精神,值得大家肯定與感激,他也要向所有護理人員表達最深的敬意與感謝! 衛生局長李翠鳳表示,自己也是護理人員出身,護理工作充滿挑戰,從臨床照護到長期照顧,無論是日夜輪班的辛勞,還是面對突發醫療事件的緊張,護理人員始終站在第一線,守護民眾的健康。健走活動不僅可促進身心健康,更象徵著對護理夥伴的支持,讓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之餘,能夠透過運動舒展身心,享受健康樂活的美好時光,衛生局與大家攜手努力,讓護理專業獲得更多的支持與保障。 山上區衛生所也在健走現場設疫苗接種站,提供健康防護服務,並結合「大家醫計畫」,鼓勵市民加入「台南健康共照雲」,確保每位市民都能獲得完整的健康資訊與照護服務。

Read More

麻豆新樓醫健檢 關懷麻豆長輩

麻豆新樓醫院在麻豆老人協進會,舉辦「整合性健康篩檢」關懷長輩健康。(麻新提供) 記者盧萍珊∕麻豆報導 關懷長輩健康,麻豆新樓醫院在麻豆老人協進會舉辦「整合性健康篩檢」,提供癌症篩檢、肌力檢測、長者功能評估及咀嚼吞嚥障礙篩檢等,透過檢查讓長輩們了解健康情形。 健檢活動在麻豆老人協進會舉行,麻豆新樓醫院副院長陳維利表示,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二0二五年國內六十五歲以上人口比率將突破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進入超高齡社會。另據內政部統計一一三年十二月底,南市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三十六萬四千一百一十五人,占整體人口的百分之十九點五九。 而麻豆區全區二十里,六十五歲以上有九千八百二十五人,所占比例為百分之二十二點八三。 為讓長輩可透過健檢及早發現癌症或其癌前病變,經過治療後降低死亡率外,還能阻斷癌前病變,麻豆新樓醫院特別辦理整合性健康篩檢,經由不同項目的檢查,提供更完整的醫療服務。 麻豆新樓醫院強調,除國人十大癌症外,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有百分之二十一點八有進食嗆到的情形、百分之十二點八有咀嚼吞嚥功能異常,因此咀嚼吞嚥障礙篩檢更為重要。

Read More

詐騙個資 誆學校園遊會徵志工

左鎮國中校慶園遊會成為詐騙者的小手段。(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左鎮報導 詐騙無所不在,學校校慶園遊會也成了詐騙個資的手段,左鎮國中校長曾鼎育指出,學校三月十五日和十六日根本沒有園遊會,卻有人以學校要舉辦園遊會廣徵志工,藉此想取得民眾的個資。曾鼎育說,學校並沒有找志工,也籲請大家別上當。 曾鼎育指出,似乎不只左鎮國中被利用為詐騙個資工具,還有其它學校也發生類似情形,因此特別提醒民眾,學校要找志工也不會透過網路系統,肯定是由學校人員來與家長和社區連繫,所以民眾務必要一再求證。

Read More

譚艾珍分享防詐 鼓勵受害者出面

譚艾珍走入社區宣導防詐並以自身受騙經歷,分享基層里民,吸引三百多人參加。(記者葉進耀翻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資深演員譚艾珍去年被騙近百萬元後,應邀擔任台南市防詐大使,廿三日走入社區里活動中心宣導防詐,並以自身受騙經歷,現身說法分享基層里民,吸引三百多人參加。 譚艾珍說,自己的任務不是只有宣導防詐,最重要的是鼓勵受害者站出來,被詐騙是重大創傷,但社會輿論習慣檢討受害者,造成受害者不敢出聲。譚艾珍去年九月廿五日遭假檢警辦案方式,詐騙面交九十八萬元,隔天返回台南第二次面交一百十萬元時,幸經市警四分局育平派出所協助阻詐,並在超商盤查逮捕車手,事後她在家人鼓勵下,選擇勇敢站出來。她說,隱瞞只會更痛苦,把被騙的事情說出來,反而是很好的心靈療癒。 譚艾珍昨天上午到北區振興里活動中心,與里民分享三大防詐關鍵,包括一,不透露個資、帳戶資訊,真正的司法機關不會要求提供銀行存摺或匯款。二,不理會來路不明的電話或LINE訊息,遇到威脅恐嚇更應提高警覺。三,透過一六五反詐騙專線或直接聯繫當地警局查證真偽。 譚艾珍指出,詐騙集團最擅長製造恐慌,讓人失去判斷力,因此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靜,不輕信來電內容,更不要依指示操作金融交易,以免上當。

Read More

15歲少年無照騎車 撞3車肇逃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十五歲黃姓少年二十三日騎機車肇事,撞倒騎機車的侯姓老翁,無照駕駛心虛逃逸,沿路在台南一中旁又撞倒騎機車的高姓老婦,之後再撞上載著十二歲兒子的李姓婦人,黃姓少年倒地送醫,待製作筆錄後,將依肇事逃逸、公共危險罪函送少年法庭。 黃姓少年騎著母親友人的機車,行駛至東寧路、勝利路口時撞上侯姓老翁,因無照駕駛,沒有下車查看就心虛逃逸,由於騎車技術不熟練,之後又發生兩次機車擦撞車禍,東寧派出所到場調查,並將傷者受醫治療。 經酒測,四輛機車、四名騎士都沒有酒駕。黃姓少年在醫院治療,待製作筆錄後,將依肇事逃逸、公共危險罪函送少年法庭,同時也將開出無照駕駛罰單。

Read More

天靈慈善會寒冬送暖弱勢

天靈慈善會舉辦寒冬送暖活動,市長黃偉哲到場致意。(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天靈慈善會二十三日在南區三官大帝廟舉辦寒冬送暖活動,捐贈棉被及超市禮券予低收入族群,市長黃偉哲到場致意,感謝天靈慈善會長年投入公益,並呼籲社會大眾響應善舉,讓愛心傳遞到社會各個角落。 黃偉哲表示,天靈慈善會投入公益事業,召集社會各界挹注資源,讓弱勢家庭感受到社會的關懷,希望藉此拋磚引玉,串聯更多服務力量,讓社會更加溫暖、城市更加有愛。 天靈慈善會在能力所及範圍幫助需要幫助的民眾,本次活動除了發放物資給低收入家庭,現場還有義剪服務,並與中華民國溫罐經絡調理養生協會合作提供健康調理服務,讓受助者不僅獲得物資上的幫助,也能享有身心舒適的關懷與照顧。 市政府強調,未來將持續與各界善心團體合作舉辦公益活動,並號召更多企業與民間團體投入慈善行列,讓善的力量不斷擴大,讓台南成為有愛城市。

Read More

〈 中華旅遊 〉國宴餐2日遊 走訪孔二小姐故居

  尊榮入住圓山大飯店天際套房。(中華旅行社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中華旅行社推出圓山大飯店國宴餐二日遊、大板根溫泉向天湖二日遊行程,洽詢專線:二二六九四六一、二二九四五八九。中華旅行社LINE ID:0975316512。 「圓山大飯店國宴餐二日遊」,五月十日出團。第一天先前往台北植物園,占地約八公頃有多達兩千種的植物;接著走訪曾作為台灣總督府的遠眺欽差行台,這也是台灣唯一僅存的清領時期閩南式官署建築;前往五星級圓山大飯店,安排導覽參觀東密道、秘境花園、孔二小姐故居,乘坐接駁車沿路介紹聯誼會外台灣神宮石垣、春日型燈籠,晚上入住圓山飯店天際客房,晚餐享用國宴套餐。第二天前往菁桐車站、天燈派出所,搭乘平溪小火車到十分車站,參觀十分大瀑布、眼鏡洞。 「大板根溫泉向天湖二日遊」,三月二十九日出團。第一天前往苗栗四十二份湧泉自然生態步道,步道盡頭是自然湧泉池,宛如仙境;接著前往向天湖環湖步道,欣賞群山環繞的湖景,漫步綠色隧道中吸取天然芬多精,晚上入住大板根森林溫泉酒店。第二天慢遊園區,觀察大板根森林雨林自然生態,這裡也是全國唯一擁有國寶級原始板根森林景觀的地方;續往鹿芝谷,這裡不僅可欣賞山川美景,還可近距離接觸水豚、梅花鹿等動物。

Read More

白河警方結合相關單位山道路檢

白河警分局因應排氣管改裝認證新制上路、結合相關單位,執行東山地區聯合稽查及路檢勤務。(白河警分局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白河警分局因應排氣管改裝認證新制上路、結合相關單位,在東山區市道一七四線與一七五線路口執行東山地區聯合稽查及路檢勤務,共檢查汽機車六十九輛,其中車輛排氣管改裝未辦理自主認證,依法當場舉發並由環保局上機檢測噪音及排氣共十輛次,兩天路檢稽查共查獲違規卅八件。 白河警結合交通大隊、環保局、新營監理站等單位,近日進行凌晨巡邏及夜間路檢共舉發電動輔助自行車酒駕拒測、無照駕車及改裝違規,舉報汽車排氣管改裝或管路挖孔加裝「側排」噪音由環保、監理單位召回臨時檢驗共十件。 各相關單位聯合稽查舉發無照駕車、車輛燈光設備規格不符、電系設備變更未申請登檢、車色變更不辦理行照異動等十六件;於車牌加裝牌照框致遮蔽牌面由監理站召回臨時檢驗兩件。 車輛改裝管而無認證經環保局儀器檢測十輛,其中依噪音管制法檢測排氣管噪音不合格三輛、排氣數值超標不合格兩輛,車主須再配合環保局後續裁處及改善複驗。

Read More

〈中華副刊〉食言犬:告別自身的儀式

■扈嘉仁 圖/林纓 《食言犬》的原題叫「從我體內分離的聲音」。那個時候正巧也是十月,2023的十月,這本詩集逐漸的從無到有,長出它的雛型。想當時,面對資料夾深處散落的詩稿,我還是對「命名」感到遲疑。我嘗試要從詩作中指認自己,指認那些在空氣的振盪中,逐漸「抵達」也逐漸「瓦解」其初始形態的,自我的聲音。於是一種以詩自贖的徒勞,讓我觸摸到屬於第一本詩集的核心:那便是「我」,我和自身告別的小小儀式。 告別詩藝追求不斷迎來的「懷疑」和「篤定」(輯一「眼神與手心」)。告別身體當下即逝的經驗感知(輯二「身體放映室」)。告別這許多年閃耀過的情感關係,那些愛人與朋友的背影(輯三「完色」)。更告別臍帶般連接著我和命運的「原生家庭」(輯四「回家」)。 我終於明白,原來,寫完這部小書所能贖回的,從來只是一種「對自己的仁慈」(〈一個人的遊樂場〉)。放手讓失去的成為失去,伸手觸摸事物之間,空缺出來的突兀部分,從中擺放自己。 2024年三月,這部詩集僥倖獲得楊牧詩獎。我在受獎詞裡有一段話是這麼說的: 「我不記得自己有沒有回答,只確定當時因為即將『回到家』這件事,感到很安心。後來我逐漸明白,可以讓我感到舒服的創作大概也是這樣子,簡單,也過分天真,是一種作為朋友的藝術。他在某些荒唐,或荒唐後平靜的時刻,無私載著我,讓我睜開眼就發現周邊事物的細節,更從中發現自己。這是前進,也是回家。」 說那是「愛」有點言過其實,但就在遞交詩稿後的半年,我儼然已經找到可以回去的地方。朋友、師長,還有被我執著觀察著的世界,以情感的凝視,向我這邊回看。 這中間當然經歷了許多,那些經歷,便是我後來陸續增補的詩作,使《食言犬》在「聲音分離」之後,長全牠踉蹌走來的身影。 同輩詩人洪萬達眼尖看出「食言」的端倪: 「我閱讀的過程中體驗到的是一種『還原』,這些寫下來的詩不斷翻飛:『只是想到曾說要看海,食言了幾次』(〈鉛色的海〉),我們終於可以確信,食言犬也如其字面義,是一條失約的狗,是作者對自己的貶稱。可是當我們反覆翻閱詩稿:『你看我∕跟隨影子安靜走回自己的身體』可以拼回原樣,那分離出來的食言犬最終歸返自身,原來我愛食言犬,一如我愛我自己。」(本書「推薦語」) 我決定讓這部詩集作為我和身外世界「共振」,完成一種「朋友」的證明。 《食言犬》在我「告別自身的儀式」中現形,吃下我的「言詞」,讓他人看見牠的同時,保留住我生命最瑣碎的細節。我從懷疑,到比較天真的相信詩句,即使在時間的追趕下失真,仍有可能於我缺席的未來,穿行如一隻大狗。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