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USR計畫 月津導覽 長輩講古憶當年

南台USR計畫在鹽水社區設置月津文化生活館,透過業師引導讓長者講古憶當年。(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文化底蘊USR計畫持續與鹽水橋南社區發展協會合作,一一四年第四期於社區設置月津文化生活館,並以此為主導帶領社區朝永續經營目標邁進。延續過去五年來社區導覽培訓課程,以社區長輩講古作為培訓主軸,開創新型態旅遊導覽模式。 南台月津文化USR計畫讓長者在文化景點不是背誦基本資料,而是講自己孩提或年輕時代景點樣貌與自己當時的經歷,再融入一些景點的歷史與文化知識,用回憶的方式講自己的故事,因長者真情流露的講古,也容易引導聽講的遊客進入當年的時空。 對此計畫團隊規劃了三天的培訓,以「你厭煩聽那千篇一律的景點介紹嗎?想不想以一個在地人的視角,用講古的方式來認識鹽水」,作為文宣的標語,帶出讓社區長者回憶自己年輕時期,在著名景點的點點滴滴,以說自己故事的方式搭配台語培力長者介紹社區各景點的解說,並用說學逗唱等技巧,讓長者成為社區駐點導覽志工,有別於一般導覽解說的模式,創造專屬於鹽水人巷仔內的導覽與遊程。 導覽培訓課程除有認識在地歷史人文、導覽解說的技巧與實務等基礎課程,更重要的是引導長輩學員說出在地特色故事,並收集有趣的地方趣聞。尤其是以導覽地圖概念引導學員回憶鹽水過往歷史街區的風華。

Read More

培育人才 瀛海淡大策略聯盟

淡江大學教務長蔡宗儒(右二)與瀛海中學校長沈樹林(左二)代表出席策略聯盟簽約發布會。(瀛海中學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瀛海中學與淡江大學二十四日舉行策略聯盟簽約發布會,瀛海正式成為淡江大學的策略聯盟高中,也是淡江大學在台南地區的第一所合作學校,未來兩校將深化合作,共同培育更多優秀人才。 這場策略聯盟簽約發布會由淡江大學教務長蔡宗儒與瀛海中學校長沈樹林代表出席。蔡宗儒表示,淡江大學自二0一二年開始與各高中策略聯盟,瀛海中學是台南首間簽訂策略聯盟的合作學校,是淡江在南部地區發展重點高中之一。簽約後便會投入資源,提供或分享如課程教學、升學講座、面試模擬師資、科系參訪、數位資源分享及國際交流等經驗,因應聯盟高中的需求並協助其發展。 瀛海校長沈樹林則指出,希望透過舉辦雙語課程內容師資交換,搭配大學體驗課程及多元選修課程,讓學生能夠更穩健跨出學習大學課程的第一步,更能克服距離造成的學習困擾,提升學習成效。

Read More

柯建銘嗆不去罷免非台灣人 張啟楷酸:他心裡話是想掌立院主導權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大罷免投票進入最後倒數。針對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說「不去罷免,非台灣人也」,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副總召張啟楷二十四日反批,如果不要柯建銘繼續亂台、成為立法院長,大家就必須讓大罷免大失敗,民進黨執政無能造成諸多貪腐,監督制衡的力量絕對不能消失。 柯建銘二十四日在臉書發文表示,距離大罷免投票只剩下兩天,很多人興奮之餘又有忐忑不安,自從去年提出「大罷免大成宮」以來,雖然受盡攻擊、抹黑、抹紅及抹紅,他還是讓這項主張成為全民共識,這是台灣人做自己主人、反共護台、救亡圖存的關鍵時刻,「不去罷免,非台灣人也」。 然而,對於柯建銘的說法,張啟楷表示,此篇發文邏輯充滿謬誤及混亂,怪不得連民進黨立委都認為其認知有問題、需要做精神鑑定,如果不要柯建銘繼續亂台、成為立法院長,大家就必須讓大罷免大失敗。 張啟楷說,柯建銘一直宣稱藍白亂政、台灣需要重開機,然而近九年執政權都握在民進黨手上,導致花費五億元公帑買進口臭雞蛋、共諜藏在府院黨高層等,而民進黨表面上說要修復台灣,結果一場颱風吹垮中南部脆弱的供電與通訊,到處都是被吹破吹垮的光電板,這些都是民進黨執政無能的貪腐結果。 他指出,正是因為有藍白的監督力量,這些問題才能攤在陽光下,全民也才有機會撥亂反正,監督制衡的力量絕對不能消失,不能再讓民進黨全面專制獨裁,更不能讓柯建銘與賴清德總統不思反省,大罷免注定失敗。 張啟楷強調,相信台灣人擁有民主智慧與素養,不要被民進黨的謊話、造謠及話術一再欺騙,真正的民主需要在野力量監督制衡、揭開弊案及真相,而不是讓民進黨試圖一手遮天,「民主不是民主進步黨說的才算民主,台灣也不應只是被民進黨掐住的台灣」。

Read More

老宅延壽機能復新估500棟受惠 營造產值上看百億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內政部部務會報二十四日通過老宅延壽機能復新計畫,藉由特別預算挹注五十億元,讓三十年以上四樓至六樓且初評安全的集合住宅,能在管線更新、建物立面修繕、屋頂防水、新增無障礙設備等部分獲得修繕經費補助,估計約五百棟住宅受惠,營造產值上看一百億元。 國土管理署在內政部部務會報報告老宅延壽規劃進度(含危老條例修法進度)。內政部長劉世芳指出,立法院已三讀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其中有五十億元特別預算將挹注於老宅延壽機能復新計畫(一一四至一一六年)草案。 內政部次長董建宏說明,老宅延壽機能復新計畫(一一四至一一六年)草案將透過政策整合、行政程序簡化、專業輔導團隊協助及資金挹注等措施,協助三十年以上四樓至六樓且初評安全的集合住宅,就管線更新、建物立面修繕、屋頂防水、新增無障礙設備等適用項目,協助民眾檢視室內外居住環境。 董建宏指出,這項計畫草案透過改善建物公共環境及機能強化,提升高齡者居住安全及行動能力,且因無需拆除房屋重建,可降低興建建築碳排量及大量廢棄物處置的環境負擔碳排,還能促進建築、土木、營造及室內裝修等營建產業升級發展及擴大內需市場,並帶動國內老宅活化使用,在短時間內達到提升建物安全性能、改善居住品質及兼顧國家淨零建築發展的多重效益。 他強調,老宅營建不是只是為了長者,更是讓年輕人有機會在台北市精華區安身立命,帶動都市新的消費與發展。

Read More

補習班負責人2度對班上少女猥褻 法院判2年徒刑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楊姓補習班負責人兼教師趁少女來上課時,至少二度手伸進她褲管摸下體、臀部及襲胸,對方坦言「嚇到不知如何反應」,回家才向家長哭訴遇害,楊犯後矢口否認;台中地院查,少女指證歷歷,短褲內側採到楊的DNA是強而有力的證據,依二個強制猥褻罪判二年,可上訴。 起訴書指出,楊男一一二年十月三日下午六時多見少女獨自在補習班一樓用餐,就伸手進她褲管內撫摸下體、臀部,對方過度驚嚇一時不敢開口求救,只能閃躲、夾緊雙腳抗拒,仍慘遭楊猥褻得逞。同月七日時,楊又以少女的教材和其他學生不同為由,要求她在1樓櫃檯寫考卷,卻趁機坐到她旁邊又以同樣方式伸手進褲管撫摸肚子,試圖向下摸其私處,經少女閃躲後又朝她襲胸。 台中地院審理時,楊矢口否認犯行,辯稱從沒對少女猥褻,沒有單獨輔導過她;少女證稱,前後遭楊男手伸進褲管摸下體、肚子及胸部,都是因為有其他學找他才停手,並坦言自己「嚇到不知該如何反應。」法院比對少女證詞,發現她前後說法一致,無重大瑕疵,講到激動處更哽咽、啜泣,顯見她親身經歷,身心確實嚴重受創,所言非假;少女家長也說,女兒下課後情緒低落,詢問下才說出遇害過程並大哭。 另外,少女報案當天隨即赴醫院驗傷、採證,其短褲「內側」也採集到楊男的DNA,堪認是少女指控內容強而有力的補強證據。 法院審酌,楊男利用少女來補習機會,對她猥褻造成心理健康、人際交往有負面影響,且楊犯後否認,至今沒和少女和解、賠償,依二個成年人故意對少年犯強制猥褻罪判一年、一年六月,應執行二年。

Read More

我國世大運奪銀中國搶賀電 侯友宜發文譴責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台灣跆拳道代表隊男子團體在德國萊茵魯爾世界大學運動會拿下銀牌後,竟有二名中國人士企圖搶奪台灣選手的奪牌賀電。新北市長侯友宜二十四日在臉書發文,嚴正譴責中方人員惡意干擾,「面對無禮和無理,我們絕不低頭,更不會沉默!」 萊茵魯爾世大運跆拳道賽事中,台灣男子團體奪得銀牌,在我國在頒發賀電的過程中,有中國人士一男一女不但質疑我方頒發賀電「違反規定」,還拉扯正在採訪的台灣媒體記者。 侯友宜在臉書發文強調,「我們要嚴正譴責中方人員的惡意干擾,台灣選手在萊茵魯爾世大運有優異的表現,他們的努力與實力,不容許被任何人以壓力甚至暴力奪取。」 侯友宜呼籲大家要為參賽國手和教練團打氣、祝賀,「謝謝你們,讓世界從運動場上,看見台灣的堅定。」

Read More

U12明開戰 12國小將爭金盃

U12少棒賽揭幕,來自各國的小獎彼此互打招呼。(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歸仁報導 「二0二五第八屆WBSC世界盃少棒賽」廿五日至八月三日在台南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盛大登場。廿四日市長黃偉哲偕同世界棒壘球總會會長Riccardo Fraccari、中華民國棒球協會理事長辜仲諒等在歸仁文化中心熱情歡迎十二國少棒隊,並贈予祈福天燈,希望透過賽事增進情誼,也能感受台南魅力。 12所學校贈祈福天燈予12國少棒隊。 (記者張淑娟攝) Riccardo Fraccari表示,這是U12在台灣舉辦的第八屆賽事,其中有七次是在台南,可見台南是世界少棒的聚焦舞台,相信可以讓小選手們結交更多的朋友,交換彼此情誼,相信台南將一直是世界少棒的中心和舞台。 黃偉哲則表示,今年除了U12賽事外,八月台南也將主辦U15亞洲青少棒錦標賽,這是首次在同一年舉辦兩場國際賽事,顯見市府推動台南成為棒球之都的努力已見具體成果。 另今年賽會期間,台南有十二所學校擔任接待十二國少棒隊的工作,廿四日也由學校贈予十二國祈福天燈,黃偉哲期盼學生與接待團隊圓滿完成任務,讓各國代表隊留下美好回憶,更祝福賽事圓滿成功,期勉代表隊員全力以赴,將冠軍金盃留在台灣。 此外,體育局也指出,台南已確定接續主辦二0二七年的U12賽事,誠摯邀請全國球迷前來台南,共同參與每場國際級棒球盛會。至於此次參與的除了中華隊外,還有美國、墨西哥、多明尼加、巴拿馬、德國、捷克、日本、韓國、南非、澳洲及古巴等國家代表隊參賽,競爭激烈、看點十足。 U12開幕戰將於廿五日晚上六時三十分登場,由地主中華隊迎戰古巴隊。有意購票的民眾可至拓元售票系統購買入場門票,更多賽事資訊請持續關注台南市政府官網、市府LINE官方帳號及「WBSC U12世界盃」臉書粉絲專頁。

Read More

颱風掃過 黃偉哲視察U12場地

第八屆WBSC U12世界盃少棒賽,將於廿五日在台南開打,市長黃偉哲廿四日前往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少棒主、副球場視察場地整備情形。(市府體育局提供)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二0二五年第八屆WBSC U12世界盃少棒賽,將於廿五日在台南開打,為確保各項整備工作就緒,市長黃偉哲廿四日前往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少棒主、副球場視察場地整備情形,確認場地設施及賽事籌備狀況。 另外,黃偉哲更邀請參賽國駐台使節,一起為該國小選手們加油打氣,使節們紛紛使用母國語言,為小選手們錄製加油影片獻上祝福,除此之外,有些使節也將在廿五日開幕式當天,親自來到台南球場為小選手們助陣鼓勵。 黃偉哲指出,此次賽事場地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是台南推動國際級運動建設的重要里程碑,擁有國際標準規格的比賽場地與訓練設施,涵蓋少棒、青棒及成年層級,設計完整、功能多元,不僅能舉辦國際大型比賽,也具備專業訓練及青少年發展的環境條件。這座訓練中心已成為亞洲少棒發展的重要基地,更是台南朝向「運動城市」願景的具體展現。 體育局長陳良乾指出,本屆賽事主、副球場已完成草皮養護、噴灌系統調整、觀眾席及休息區等多項設施改善。特別是近日受到颱風丹娜絲影響,部分設施受損,市府立即啟動緊急搶修機制,於最短時間內完成修復作業,確保場地安全無虞,為選手提供良好比賽環境。  

Read More

17生出征IMC數學賽 市長授旗

2025年IMC國際數學競賽8月1日將在新加坡登場,市長黃偉哲(第1排左5)授旗給台南市代表隊,祝福參賽學子們勇奪佳績。(教育局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二0二五年IMC(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Contest)國際數學競賽,八月一日至四日將在新加坡登場,市長黃偉哲二十四日在民治市政中心親自授旗給台南市代表隊,祝福十七名代表台南參賽的學子們勇奪佳績,為台南、也為台灣爭光。 黃偉哲表示,IMC國際數學競賽決賽將在新加坡舉辦,除台灣,還將有泰國、韓國、越南、澳洲、哈薩克、緬甸等超過十六國的學生同場競技,是展現實力的時刻,更是拓展世界觀、鍛鍊語言能力與人際互動最好機會,相信這段參賽旅程將成為孩子們開拓國際視野。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南市長期投入在數學與科學教育的扎根與創新,積極打造多元學習環境;無論是市級數學競賽、科展活動,或Scratch、AI程式設計等跨域競賽,引導學生在不同領域中發掘興趣與潛力;這次脫穎而出代表台南參與IMC決賽十七位學生,展現紮實學科能力,也體現教育現場培養探究力、思辨力與學習熱忱的豐碩成果。 教育局表示,IMC國際數學競賽題型多元,包括英文選擇題、填充題與計算題,學生需熟悉不同語言的數學用語,才能順利作答。 此次代表隊成員包括國小、國中到高中的學生,都是經過層層選拔考驗與密集訓練,八月一日將啟程前往新加坡參賽;期盼孩子們由國際舞台上累積寶貴經驗,為學習歷程留下深刻回憶。

Read More

台灣美術百年 交錯視覺史觀

南美館「福爾摩沙時代」展即日起展開第二階段:「福爾摩沙時代—台灣美術百年建構」。(南美館提供)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南美館「福爾摩沙時代」展即日起展開第二階段:「福爾摩沙時代—台灣美術百年建構」,除保留部分展件,並透過不同面向的主題交錯出現,呈現多元且流動的視覺史觀。 展覽子題「從南國到民國」,檢視歷經改朝換代過程中,不同世代藝術家以何種方式回應或形塑台灣自身的地理及人文風貌,凸顯「地方色彩」議題的時代變異及後殖民意涵,如:石川寅治《台南大南門》、郭柏川《台南運河》、歐豪年《虹瀑》。 另一子題「『現代性』的內在轉向」則展出不同世代藝術家對二十世紀現代美術發展的各種回應,包括學習與模仿、融合與創新、反思與批判等不同面向。「『世界』美術藍圖」子題中探討台灣藝術家如何跳脫台、日、中、西的多重民族糾葛,以多元文化並存的視野,建立台灣藝術的主體性,如:朱德群《抽象畫》。最後「寶島長春∕重啟在地提問」中,則探討台灣匯聚了南島語系、漢文化、日本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等多元的文化元素,在碰撞與融合中,孕育出豐富的藝術表現形式。 除了展出前輩藝術家的經典作品之外,亦透過數位內容與互動設計活化展覽呈現。如導入AI科技,製作前輩藝術家虛擬人像,搭配浮空投影技術等展示方法,使藝術家穿越時空再現館內,與觀眾進行互動及使用中獲得研究量能及共鳴。 此外,以AR擴增虛擬實境,透過掃描QRcode呈現出3D數位場景,觀眾便可以在空間中移動位置,融入畫中進行虛實互動。南美館表示,以遊戲的方式吸引觀眾探尋作品內容,帶來更加多元和豐富的觀展體驗,促使大家深入了解台灣藝術史,以及前輩藝術家對台灣藝術的貢獻與影響。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