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若有事 傳日告知日企自撤

記者王誌成∕綜合外電報導 根據「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報導,日本政府官員告訴企業,如果中國大陸犯台,在台日企若必須將人員撤離台灣,將得「自行應對」。雖然東京當局從未證實這是官方立場,但多名外交官員和企業高層表示日本企業大約三年來一直收到類似示警。 報導指出,東京當局的警告,凸顯這個區域內的政府與企業為潛在台海衝突做準備時,面臨實務與政治上的難題。美國軍方一直與盟邦討論台海衝突情境下的作戰計畫,但爭取政治承諾的挑戰性更高。 金融時報上週披露,美國國防部要求日本與澳洲表態,若美中因台灣開戰,他們將扮演何種角色,此舉讓日澳兩國感到錯愕。 兩名日本官員告訴金融時報,根據日本和平憲法,自衛隊派赴外國必須取得地主國政府批准。其中一名官員說,鑒於日本與台灣並無正式外交關係,「從我方角度來看,台灣並不存在政府」。他們還說,中國也不太可能同意讓日本自衛隊進行撤離行動。 一名聽到這類對話的人士指出,日本外交官員告訴企業風險管理部門主管「如果在台灣投入大量資產,就得自行應對。但這類警告已對在台日企產生寒蟬效應。一名知情美國官員表示,這打擊了投資意願,美國在台灣有大量新投資,但日本卻很少。」 熟悉美日軍事同盟的人士認為,東京當局對企業釋出的訊息毫無助益,其中一人說,若發生危機,糾結於繁文縟節的日本官僚很可能跟不上實際作戰需求。 二0二一年,阿富汗民兵組織塔利班推翻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支持的喀布爾政府後,日本自衛隊曾在未獲當地政府批准的情況下參與撤離行動。一些軍事專家認為,這場行動或可視為因應台海情勢的先例。 然而,一名日企高層表示,在東京當局或華府均未提供安全保障的情況下,「風險評估使我們把台灣列為投資目的地興趣缺缺」。 根據兩名知情人士說法,自二0二二年以來,幾家日本大企業都會例行模擬中國犯台時的撤離員工行動,日本政府官員也曾出席這些演練,但並非以官方身分參加,其中隱含的理解是這類行動將由民間進行。

Read More

美退將:漢光應走向台美雙邊演習

美國退役海軍少將蒙哥馬利十八日接受中央社專訪表示,漢光演習應逐步走向雙邊演習,納入美軍進行整合訓練。 (中央社)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隨著國軍「漢光四十一號」演習落幕,美國退役海軍少將蒙哥馬利十九日表示,台灣必須調整現役與後備兵力的平衡,這次動員大量後備軍人參與,是很好的起點。他也呼籲,漢光演習應逐步走向雙邊演習,納入美軍進行整合訓練。 蒙哥馬利指出,這場演習「很棒」,對台灣軍隊進行實戰化訓練至關重要,對台灣而言,如何更有效運用後備軍人是一項關鍵議題,台灣必須調整現役與後備兵力的平衡,這次有超過二萬名後備軍人參與漢光演習,「是很好的起點」。 蒙哥馬利說,儘管美方派出觀察員在場,漢光仍是台灣單方面進行的演習。雖然台灣和美國都不希望和中國交戰,但如果真的走到那一步,戰爭需要雙邊或多邊合作,不會是台灣單獨對抗中國共產黨。蒙哥馬利也呼籲,漢光演習應逐步走向雙邊演習,納入美國海軍、空軍及陸軍人員進行整合訓練,根據「台灣強化韌性法案」,漢光演習很適合做這樣的訓練。應該盡可能推動台美「協同作戰能力」,「我們越早做到這點,就越早能有效嚇阻中共做出任何愚蠢的行動。」 至於台灣國防預算的部分,蒙哥馬利表示,今年提升到三%已足夠,到賴政府任期結束之前,五%會是一個不錯的目標。

Read More

德援烏愛國者 美優先撥補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宣稱盟國將為提供烏克蘭額外武器付費後,德國將優先接收美國下一批「愛國者」防空系統。 「華爾街日報」報導,根據三名美國官員說法,川普政府已調整下一批「愛國者」防空系統的交付順序,將德國置於瑞士之前,此舉便於德國將現有的二套系統轉交烏克蘭。 美國承諾迅速補充德國現有的「愛國者」防空系統,這是川普本月稍早宣布傾向運送更多武器給烏克蘭以來,五角大廈首次為這項軍援開啟便利之門。 但是此舉也凸顯提供烏克蘭「愛國者」防空系統與其他武器的難度,因為西方國家防禦武器生產速度難以滿足烏克蘭的援助需求。烏克蘭希望城市與前線部隊能免於俄羅斯日增的飛彈與無人機攻擊。 透過以美國生產線上的「愛國者」補充德國庫存,可提升將武器交付烏克蘭的速度,並與川普承諾讓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盟國付費給美國,作為參與軍援烏克蘭的方針一致。 這個初步想法與拜登政府在二0二四年採取的一項措施類似,當時拜登政府將烏克蘭置於優先地位,可直接從美國接收防空攔截系統。 美國一名高階官員表示,隨著越來越多國家願以本身軍火庫的「愛國者」供應烏克蘭,川普政府將進一步調整未來武器交付計畫,優先撥補這些參與的盟友。

Read More

漢光落幕 學者:國軍調整陸威脅想定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國軍漢光四十一號演習實兵操演告一段落,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林穎佑十九日表示,從演習過程中可以發現,國軍對於中共軍事威脅的想定有做調整,也象徵台灣仿效北約實踐全社會防衛韌性。 林穎佑表示,今年「漢光四十一號」演習將灰色地帶襲擾應處納入操演項目,過程也能發現國防部對於中共軍事威脅的想定有做調整,從以往預想「大軍攻台」,轉為設想中共有可能以第五縱隊、突擊隊等多重方式進犯台灣,,即是想定中共小部隊直取政經中樞,國軍需要以輕步兵的守備部隊快速應對。 林穎佑指出,每年搭配漢光進行的防空「萬安」、民防「民安」演習,整併為「城鎮韌性演習」,過去演習的連動性並不高,這次城鎮韌性演習納入漢光演習一部分,也是讓民眾了解現代戰爭已經不分前方、後方,民眾在戰火下須要能保護自己,也成為台灣仿效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實踐全社會防衛韌性的重要一環。 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舒孝煌觀察,國軍近年陸續獲裝大量新式裝備,但新裝備與現有的軍事組織、文化仍處在磨合階段,海馬士系統和雄三增程型反艦飛彈雖然亮相,但是要如何有效偵獲遠方的目標、發揮戰力,且避免遭到敵方打擊,仍然有待觀察。 另,林穎佑提到,漢光演習前夕,颱風丹娜絲侵襲台灣造成南部地區嚴重災情,台灣要如何應對複合式危機,是下一個階段面對的議題,國軍面對颱風雖然打亂操演進度,但持續進行演習,就如同在戰場上雖然敵軍砲火造成社會災損,但軍方不可能全力協助災害,仍需要靠民間的力量進行救援或善後。

Read More

陸克文:陸奪台 軍力將廣泛釋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澳洲駐美大使陸克文十九日表示,台灣目前占據北京整個軍事戰略重心,若台灣淪陷,中國大陸的軍事「能力與實力將更廣泛釋放」。 陸克文還說,澳洲正與美國五角大廈合作,協助美國國防部檢視「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潛艦計畫,且對所提出的問題都能獲得解決具有信心。 路透社報導,陸克文是在美國科羅拉多州舉行的「阿斯本安全論壇」發表上述言論。 他強調,美澳之間存在已久的聯盟關係,以及他與美國國防部負責制定政策的次長柯伯吉之間的密切關係。柯伯吉是提議檢視潛艦計畫的人。 美國、澳洲和英國二0二三年公布AUKUS計畫細節,打算從二0三0年代初期開始提供澳洲核動力攻擊型潛艦,部分原因是為了對抗中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野心。這是澳洲歷來規模最大的國防計畫。 澳洲國防工業部長康洛伊十三日回應一篇報導,內容稱柯伯吉要求澳洲與日本說明,若是美國和中國大陸為了台灣爆發戰爭,兩國將扮演何種角色,對此康洛伊指出,澳洲不會對任何衝突預先承諾派兵。 報導稱,柯伯吉要求澳洲釐清在台灣議題上的角色,引發關注,因為美國本身仍奉行「戰略模糊」政策並未直接說明若中國大陸攻擊台灣,美方將如何回應。 陸克文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將不可預測性視為他作為領袖的優勢之一,而中國共產黨領導階層則渴望「可預測性」。他認為,在中國大陸看待關鍵問題的戰略未來,也就是台灣的未來時,採取無法預測的立場並非壞事。 陸克文還說,台灣目前占據北京整個軍事戰略重心,若台灣淪陷,中國的軍事「能力與實力將更廣泛釋放」,這種思維正在激勵美國和各盟友採取行動。

Read More

城牆市鎮保存宣言 提4方向

迎接府城建城三百年,文化局舉辦「眾志成城:2025城牆市鎮論壇」,會中凝聚跨域共識,發表《保存宣言》。 (文化局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為迎接台南府城建城三百年,文化局於十八、十九日於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舉辦「眾志成城:2025城牆市鎮論壇」,集結中央與地方政府代表、學界專家與民間團體,從歷史、治理與未來發展各面向,進行交流與討論,會中也凝聚跨域共識,共同發表《保存宣言》。 論壇以「從府城看世界」、「從世界看府城」為主軸,現場也展示各地保存成果,鼓勵更多城市參與城牆相關議題行動。首日邀請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系教授何培斌,分享法國、新加坡等地的文資保存經驗;中央與地方政府的機關代表及多位學者,則分享台灣各地經驗與挑戰,包括屏東恆春、台南鐵道地下化區段等案例,展現歷史與當代治理交織,並深入探索府城城垣三百年意義。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長陳濟民表示,未來也應有預警機制,來取得都市發展與城牆保存的平衡。 論壇第二天則聚焦國際案例探討,從越南順化、土耳其與荷蘭等地的城牆保存經驗,提供城牆與都市發展關係的再想像。論壇最後並發表《2025城牆市鎮保存宣言》,提出四大行動方向,包括重構歷史脈絡、納入治理架構、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建立跨城鎮合作網絡,並呼籲城牆保存不應侷限於文化資產維護,更應成為城市創新與在地連結契機。 文化局強調,期待此次論壇作為一個起點,持續公私協力,推動台灣城牆市鎮的對話與連結,邁向城牆市鎮歷史永續共存的未來。

Read More

薇帕擦邊過 市府防災整備就緒

擔心薇帕颱風帶來豐沛雨量,各區公所都已做好避難收容處所準備。(民政局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丹娜絲颱風重創台南,市府團隊第一時間投入救災和災後復原工作,薇帕颱風雖未經過,然氣象署預估其強勁外圍環流將持續影響台灣並帶來豐沛雨量,為免災民受到二次傷害,市長黃偉哲指示各局處做好防災整備工作,並請民政局、區公所提前進行預防性撤離及整備避難收容處所。 民政局除呼籲民眾做好防颱準備,也提醒務必遵從政府指示,適時提前撤離,而因丹娜絲風災導致屋頂損壞家戶,為避免鋪搭帆布民宅,再次遭強雨灌入無法居住,也要求各公所務必前往關心並並評估收容安置必要性。 民政局長姜淋煌表示,民政局與各區公所會持續保持緊密聯繫,面對薇帕颱風威脅,各區公所皆已完成轄內避難收容處所整備,民眾如有避難需要,區公所可隨時進行疏散撤離並協助收容安置,民政團隊會落實二十四小時全天候防災,全力守護市民生命財產安全。市府強調,對災害搶救與預防,各局處和公所永遠在第一時間啟動因應,對災害救助與復原,隨時以市民安全為考量。

Read More

風災屋損 做工行善團修繕七股弱勢戶

勞工局「做工行善團」前往七股區為風災受災戶修繕房屋,讓受災民眾有個遮風避雨的家。 (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七股報導 勞工局「做工行善團」前往七股區為風災受災戶修繕房屋,其中四十歲撫養三名子女的許姓案主,日前已先在客廳屋頂覆蓋帆布,這兩天進行鐵皮搭建,牆面美化、安裝天花板及電燈、開關插座安裝,並送來二手家具,完成做工行善團第三0一戶修繕案。 勞工局長王鑫基表示,本次案主是風災的受災戶,屬低收入戶,居住房屋因丹娜絲颱風嚴重受損,家庭經濟拮据無力修繕。做工行善團透過民政局盤點通報,由泥水、電子機械加工工會志工進行鐵皮搭建,再由油漆工會志工牆面美化,接著由木工、電氣工會志工接手,完成天花板安裝及電燈、開關插座安裝,並送來二手家具,這也是市長黃偉哲任內第二百二十戶。 趕在薇帕颱風來襲前完工,讓案主與家人可以安心入住,有個遮風避雨的家,案主對做工行善團感激萬分。包括大台南總工會副理事長陳美靜、民政局長姜淋煌、七股區長李佳隆等人也帶飲品到場慰勞志工。 昨天包含泥水工會的蔡德發、邱秋香,謝孟峰與林宜靜兩對夫妻檔;油漆工會的郭彥廷、郭莊素珠;薛志強、李美瑩;鍾得道、羅月秀;王棋瑞、龍亮均夫妻檔;姊妹檔李美芬、李美瑩;三代志工檔父親吳福鐘、兒子吳家元與兩位孫子吳泓昇、吳泓彬,投入志工行列,見證善的傳承。

Read More

16區衛所訪獨老 災後關懷

七股區衛生所人員協同市府參議探訪關懷當地風災獨居長者。(衛生局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台南受強風豪雨侵襲,不少住家受損、環境髒亂,獨居長者更面臨居家清理的挑戰,衛生局及社會局啟動災後關懷行動,由市府參議、參事及技監等主管代表市長,分赴全市十六個受災行政區,訪視獨居長者,主動傳遞關懷並發放防疫物資及健康衛教。衛生局十九日起加入支援佳里區公所聯合服務中心,協助防疫衛教與健康關懷,解決災民生活各項問題。 衛生局說,包括東山區、七股區、麻豆區在內等十六個受災區衛生所團隊,出動參與獨老家戶關懷訪視,對獨老長者實施關懷並提供各項防疫與健康衛教,且發放防疫物資,展現市府結合轄區公共衛生主動出擊、守護社區健康的行動力。衛生所人員除針對健康需求提供口頭衛教與書面指引外,親自於現場示範漂白水正確稀釋與使用方式,清潔消毒居家環境,全面提升家庭衛生防護力。 衛生局從十一日起持續發放防疫物資,至十七日止,全市共計發放一萬多瓶漂白水瓶、三千四百多瓶殺蟲劑、四千五百多片口罩、六千二百多瓶防蚊液及三百五十二雙手套,支援社區進行災後清理及防疫所需,協助民眾恢復安全整潔的居住環境。

Read More

文化場館感恩方案 致敬復電英雄

感謝電力英雄,市府推出「文化場館感恩」方案,台電員工憑服務證,可和一名同行者免費暢遊八處文化景點。 (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丹娜絲颱風造成大規模停電,關鍵時刻,台電同仁第一時間投入災後搶修,不眠不休,全力協助快速恢復供電,讓民眾生活重回正軌。感謝這群無名的復電英雄的無私奉獻,市府推出「文化場館感恩」方案,邀請台電員工和親友共遊古蹟和博物館為身心「充電」,也向他們表達最深的敬意。 文化局表示,凡台電公司員工出示服務證件,即可與一名同行者免費參觀八處歷史文化場域,包括赤嵌樓、安平古堡、安平樹屋、億載金城、隆田文化資產教育園區、台南市立博物館、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左鎮化石園區。 文化局另提供文創商品購物優惠,於赤嵌樓、安平古堡、安平樹屋、億載金城、延平郡王祠、愛國婦人會館與隆田文化資產教育園區等場館販售部,憑台電員工服務證即可享文化局自營商品九折優惠,優惠至今年年底。 市長黃偉哲表示,感謝台電人員第一線冒雨搶修、奮力完成復電,讓台南這座城市快速重啟,希望這份誠摯的回饋方案,是市府與全體市民對台電最深的感謝與敬意,希望辛苦的電力英雄們,能在文化的療癒中,獲得片刻安寧,與家人一起留下美好記憶,邀請台電人員至台南,走入文化場域,感受城市溫度與文化光亮。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