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導航顏面手術 就是要你正

成大醫院口腔醫學部口腔顎面外科醫師陳孟延表示,透過電腦導航有助精準執行正顎與顏面手術。(成大醫院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為使顏面外傷或腫瘤的病人獲得更好治療成效,成大醫院與成功大學機械所合作開發術前虛擬手術軟體,精準導航正顎與顏面手術。 成醫口腔醫學部口腔顎面外科醫師陳孟延表示,顏面不對稱可能來自先天性發育異常,或因為外傷、甚至是腫瘤造成。診斷與治療需要口腔顎面外科、齒顎矯正科全面分析,建構完善的手術計畫進行外觀及咬合的綜合設計,從而改正歪斜情形,有效協助患者恢復功能與美觀。 成醫齒顎矯正科醫師張禎容分析,103~109年間共100名正顎手術患者中,近5成有臉部不對稱現象。為精準改善臉部歪斜問題,成醫與成大機械所合作開發「最佳對稱面程式」協助量化分析最佳對稱的臉部中軸線,進一步打造嶄新的術前虛擬手術軟體,用以評估病人顏面骨對稱的情況,幫助醫師擬定手術計畫,並建立導航系統,於手術中協助引導位置、精準執行矯正。 整合最佳對稱面的電腦導航手術系統可應用於正顎手術、顏面骨折與顎面腫瘤的病人。陳孟延強調,雖軟體應用上醫師須花費較多時間模擬術前計畫,但可以讓病人在術前看到模擬的結果,更有助醫病溝通;但針對不同的狀況,患者仍需與專業團隊完整溝通,以利進行個別化的合適安排。

Read More

全國民俗體育競賽 報名破7千人

今年扯鈴一千七百人報名,仍是比賽的最大戶。 (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轟動「武林」、驚動萬「校」,愈辦愈轟動的「一一0全國各級學校民俗體育競賽」,二十七日起連兩週末分別在嘉義民雄吳鳳科大和台南大學登場,雖然疫情尚未解除,但今年報名人數再度突破七千人,可見此項比賽受到各級學校的重視的程度,也為台灣民俗文化的傳承扎下良好根基。 今年競賽仍是十二個項次,總報名人數七0六八人次;其中,有三個項目的報名人數未減反增,分別是「扯鈴」的一七二0人,較去年反增加一0二人次,「踢毽」則增加了八十一人次,「撥拉棒」也比去年略增十二人次,今年比賽的「競爭度」與「精彩度」勢必再度向上提升。 華麗的花式扯鈴令人眼花潦亂。(記者陳俊文攝) 今年比賽的亮點在於彰化芳苑國中的競技舞龍是否能拿下史無前例的八連霸、全國菁英賽三連霸。扯鈴項目去年重點發展學校苗栗後龍國小是最大贏家,花式團體賽甲組男、女皆獲特優;小男個人繞腳競速紀錄飆出每分鐘二百三十六次,期待今年有其它學校或選手能打破紀錄。 最好看的跳繩項目,又以競速跳繩最能帶動氣氛,每隊同場八人,其中六人負責跳,兩人負責掌繩,全隊在限時一分鐘計算跳躍次數,考驗全隊默契、速度與向心力。去年常勝軍台中市大勇國小被宜蘭竹林國小超車,男子隊一分鐘來到二百一十次、女子組一分鐘一百九十九次,期待今年可以更上一層樓。 民俗體育競賽從民國八十四年的南部七縣市比賽至九十年擴大成全國賽制,今年已邁入第二十屆,可視為民俗體育推展成果的具體呈現。

Read More

日本愛肌寧錠劑 預防性回收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食藥署24日公布最新藥品回收資訊,由大法貿易自日本進口的維他命B群+E藥品「愛肌寧錠劑」,在持續性安定性試驗時,發現主成分含量出現下降的趨勢,並立即啟動預防性回收,共共7批號640萬顆下架回收。 食藥署表示,「愛肌寧錠劑」是廠商自日本進口,用於針對維生素B1、B5 (泛酸鈣)、B6、B12及維生素E缺乏症的補充品,由於國外原廠於藥品第2年的安定性測試發現主成分含量有下降趨勢,恐無法維持到4年保存期限,因此主動通報將部分批號下架預防性回收。 食藥署表示,這次受影響的批號包括RLMA、RLUB、RLYB、LMYA、LASB、LAYA、LRUA,共640萬顆要啟動預防性下架回收,所幸廠商於其餘產品則無發現有類似問題。也請各醫療院所、藥商、藥局配合辦理回收作業,立即停止調劑、供應。 此外,食藥署也針對藥品主成分衰退的原因,請業者於12月12日前完成回收並繳交回收成果報告書與後續預防矯正措施。

Read More

15輪179萬人預約 143萬人打BNT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第15輪新冠疫苗預約24日中午12點截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在符合資格約409萬人中,共有179萬人完成預約,以143萬人預約BNT、預約率近5成最多。經加開BNT接種量能後,釋出額度已從140萬擴增至153萬,預約尚未額滿。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第15輪提供BNT、AZ與莫德納,因為BNT、莫德納有部分勾選民眾重複,整體符合資格約409萬人。截至昨天中午12點,共有179萬1568人完成預約。 第15輪約291萬人可預約BNT,有143萬人2240人完成預約、預約率約49%;AZ約73萬人符合預約資格,26萬3747人完成預約、預約率約36%;莫德納80萬人符合預約資格,9萬5581多人完成預約、預約率約11%。 對於第15輪有291萬人符合BNT疫苗預約資格,但僅開放約140萬的名額,造成搶不到的民怨四起。陳時中表示,AZ、莫德納等疫苗已開放多輪,估計一直沒有來打的民眾,要再來打的意願相對低;而BNT算是新開的疫苗,可能因此預約率較高。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也說,BNT後來再增開接種量能達153萬劑,但截止預約量為143萬劑。經過整體盤點與挪移後,增開的包括台北、新北、台中、台南、高雄、雲林、台東、宜蘭、花蓮等9縣市都仍有多餘量能。 至於25日後已開放民眾直接到指定院所接種,莊人祥表示,未來預約平台仍將規劃第16、17輪,與地方造冊、指定安排採3軌制並行,方便民眾接種。

Read More

大同國小攝影棚教室揭牌啟用

東區大同國小建置聲音影像攝影棚,小朋友當起記者播報新聞。(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東區扶輪社捐助東區大同國小建置聲音影像攝影棚–「同話視界工作室」,歷經三個多月的規劃與建造,於二十四日上午正式揭牌啟用。校長李素珍表示,有了這個攝影棚,未來大同國小將展開以聲音及影像錄製課程與教學,讓學生的學習歷程大不同。 台南東區扶輪社社長王逸峰表示,很高興能協助東區大同國小建置課程教學需求之工作室,讓學生的美夢成真、學習環境更優質化,期許學生們在這聲音影像攝影棚認真學習,所學得的能力與素養能應用在生活之中。 獲贈建置這間攝影棚教室,大同特別舉辦命名活動,全校共二十三件作品參賽,經全體師生投票選出最合適的名稱,由五年二班所命名之「同話視界工作室」獲得最高票奪冠。該班學生表示,命名票選活動好激烈,尚未投票時心裡七上八下,一直祈禱能獲得最高票,現在美夢成真超級開心。 副市長戴謙昨天出席揭牌典禮並體驗擔任一日主播,他表示,主播活動不只有趣且專業,當學生透過「同話視界工作室」學習小主播、廣播員、新聞編輯等課程,相信學生可更勇於表達並增加自信。教育局副局長吳國珉則肯定大同學生在科技素養及解決問題能力素養的表現,再加上設備完善的「同話視界工作室」,培養學生多語表達素養,學習更有加乘效果。

Read More

IIIC創新發明賽 崑大智能防疫系統奪金

崑大跨系所學程團隊參加第十二屆IIIC國際創新發明競賽,獲得智慧型生活類金牌之「智能生活安全防疫用紫外線殺菌系統」作品。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電腦與遊戲發展科學學程副教授兼行政副校長鐘俊顏,率領團隊以「智能生活安全防疫用紫外線殺菌系統」,參加二0二一第十二屆IIIC國際創新發明競賽,榮獲智慧型生活類金牌,此作品於九月已獲得中華民國發明專利。 由中華創新發明學會、俄羅斯阿基米德國際發明協會主辦的IIIC國際創新發明競賽,共有台灣、日本、韓國、美國等海內外十一個國家共計四百七十六件作品參賽。 鐘俊顏早在一0九年便針對校園防疫,與機器人系校友徐志維、資工所二年級劉浚廷、電遊學程二年級蘇哲慶、資工系四年級吳翰彰及林君皇等人自行研發「防疫用智慧型紫外線殺菌機」,此次進階加強作品功能,提升原有不足之處,以智能生活安全防疫用紫外線殺菌系統參賽,獲得評審一致肯定奪金。 鐘俊顏表示,競賽議題以環境與健康為主軸,此研發殺菌系統結合移動式大功率紫外光滅菌機,及智能型紫外光控制系統,另加裝感知器與IOT物聯網系統,配以大數據聯網科技,可在無人情形下隨時進行室內空間消毒,透過人體感應裝置即時啟動緊急關閉機制,防阻人體暴露在紫外光下的危險。 此外,使用時除狀態提示燈外,同時也會有語音播報提醒,並結合雲端網頁控制功能,利用WIFI或者是NB-IOT遠端控制啟動,完成消毒後透過LINE通知相關人員消毒狀態訊息,並一併將所有訊息都會回傳於大數據資料庫,建置安全的滅菌防疫環境。

Read More

嘉藥宣導 阿蓮長者吃出健康

嘉藥師生到高雄市阿蓮區宣導銀髮健康飲食。(校方提供)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嘉南藥理大學長期關懷高齡化社區,透過大學社會責任「營造阿蓮宜居地」計畫,由該校「健康樂活」專業團隊與高雄市阿蓮社區發展協會合作,教導社區長者了解平常所吃的食物內容,培養食品安全觀念,擁有更健康的生活品質。 嘉藥「健康樂活」專業團隊由創新育成中心、營養系、高福系、生科系與食品系組成,二十四日與阿蓮社區民眾及長輩們一同認識食品安全、健康飲食及介護食品,強化他們重視食品安全新聞事件、飲食營養觀念及對健康的危害與預防。 嘉藥高福系兼生科系教授范晉嘉教授以「吃的安全又健康」為講解的主軸,介紹過去國內外食品安全案例,讓社區長者了解食品安全;並介紹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豆製食品,讓參加的學員能用簡單且易吸收的方式,來知道食品安全的重要。 食品系教授陳佳慧以「飯這樣最好吃」為主體,透過質地分級的方式,以「容易咀嚼、牙齦咀嚼、舌頭壓碎、無需咀嚼」四個級距,搭配陳佳慧教授與度小月食品公司共同開發出銀髮友善食品標章的肉燥罐頭,介紹如何調配出最好吃的肉燥飯料理。 另外,為鼓勵長者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再利用豆乾、豆花、板豆腐、嫩豆腐來測試質地檢測的級距,利用筷子測試食物的軟嫩,來了解質地檢測的級距。

Read More

境外增5例 首見打4劑突破感染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4日公布,新增5例境外移入病例,均為突破性感染,其中1名本國籍20多歲女性在美接種2劑AZ及2劑BNT仍確診;另本土連20天零確診個案,亦無新增死亡。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明,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1男4女,年齡介於10多~60多歲,分別自美國(3例)、新加坡及印尼入境,入境日介於10~21日,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 5例境外移入病例均為突破性感染,其中一名本國籍20多歲女性在美接種2劑AZ及2劑BNT,已匡列接觸者3人,其中2人列居家隔離、餘1人列自我健康監測,其餘接觸者匡列中。另一名60多歲本國女性,則是在美接種3劑BNT,仍在入境後採檢確診,接觸者匡列中。另3人分別接種2劑BNT、AZ、科興。

Read More

工科技藝賽 陽剛職種女力崛起

全國工科技藝競賽南工登場,被喻為「男生專利」的工業配線職種亦有女生參賽,比技術、純熟度。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全國中等學校一一0學年度工業類科學生技藝競賽在台南高工登場,進行學科測試及術科實作,在工業配線、車床、鑄造等職種中,不乏女學生參賽,並於規定時間完成配線控制、鑄砂試驗等,比耐力、技術及純熟度。 全國工科技藝競賽共分為二十八職種,其中機械製圖、室內配線、汽車修護、板金、化驗、工業電子等共二十四職種在南工場地舉行,另建築、圖文傳播、家具木工、汽車噴漆四個職種在勞動部勞發署台南分署舉行。參賽選手共計一0六五人,其中機器人職種九十四人最多,次為汽車修護六十六人、車床六十三人。人數最少為鑄造十二人。 在參賽職種中,少數被喻為「男生專利」職種,多出現有女生參賽,例如車床、鑄造、工業配線、飛機修護等。其中工業配線依據完整的線路圖,使用各型工具在控制箱或配電板上配各種電力、監控設備、感測器及儀表等,並製作相關的配電管及線槽,及依據說明及相關圖說,完成可程式控制器程式之編寫,並完成相關的配線。還有檢修電驛邏輯電路,並對可程式控制器之程式做補正或修飾。 另,鑄造亦是較特殊的職種,包括學、術科測驗,其中材料測試及鑄砂試驗包括第一至第四類標準試片金相組織、鑄件硬度檢驗、火花試驗、鑄砂試驗(透氣、強度)。還有精密鑄造的爐位選擇及脫臘、燒結,及砂模鑄造的模具製作等,整個過程考驗選手的耐力、技術及純熟度。

Read More

兒返台告別 嫗安詳離世

蔡劉阿嬤在安寧病房與家人團聚開心過元宵節,度過人生最後的美好時光。(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96歲蔡劉阿嬤因心腎功能疾病在光田綜合醫院接受治療,10月病情惡化住進福田病房。安寧醫護團隊得知阿嬤想見長期在大陸工作的小兒子,協助家屬申請安排在隔離期間外出探病見「最後一面」。蔡劉阿嬤完成最後心願後,隔2天安詳離開人世。 「媽,我是阿明,我從大陸趕回來看妳了,我會好好照顧自己,請您安心…。」身穿防疫衣的蔡先生剛從大陸返台隔離2天,在院方安排下走防疫動線進入福田病房,在病榻前與媽媽分享在大陸的工作,與一直掛心孫子的婚事,哽咽地對媽媽講出最後想說的話。 蔡劉阿嬤在與小兒子見面後,光田綜合醫院福田病房主任李秉學關心其身體狀況,2天後安詳離世。(記者陳金龍翻攝) 光田福田病房主任李秉學形容,蔡劉阿嬤原本那幾天都平靜沉睡;當天兒子在病榻前跟她說話時,卻突然清醒眼睛發亮還流下淚水,激動的提高音量想說話,雖然無法清楚表達,但能感受到阿嬤很開心。醫護、社工都很感動。 光田福田病房護理長沈雅慧表示,疫情規定返台者必須接受共21天隔離與自主管理後才能外出探病,因蔡劉阿嬤病情危急,立即協助家屬向衛生局提出申請,蔡先生返台後採檢確認陰性,並遵照醫院安排穿著防護衣、走防疫動線,經過層層關卡才進到病房,讓母子相聚最後的時光。 蔡先生感謝院方安排,讓他有機會見到媽媽最後一面,儘管心情複雜但不留遺憾;他謝謝媽媽對這個家的付出,請她好好放心、不要牽掛。蔡劉阿嬤在與小兒子見面的隔2天,面帶安詳無病痛在睡夢中離世;安寧團隊也幫阿嬤化好美美的妝,家屬看到阿嬤最後一面是如此美麗慈祥,都很欣慰。 孫女說,阿嬤今年進出安寧病房2次,醫護陪伴阿嬤元宵猜燈謎、畫燈籠過節,以及時時刻刻陪伴聊天關心,創造很多美好的回憶。謝謝福田病房團隊陪阿嬤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那些畫面會永遠烙印在家人心中。 李秉學強調,選擇安寧緩和醫療絕對不是放棄生命,家屬也不是拋棄心愛的人;許多病人在安寧醫療良好的身心照護下,反而許多不適症狀獲得良好控制,協助完成病人與家屬的圓夢計畫,能更從容、尊嚴的走過人生最後一段旅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