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Omicron 疫苗打滿口罩戴好

  史丹佛大學小兒醫學教授王智弘表示,對抗Omicron,做好自身防疫,小心謹慎但不驚慌。(王智弘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舊金山3日專電 COVID-19新變異株Omicron來襲,史丹佛大學學者王智弘表示,「小心但不驚慌」,每個人能做的就是接種疫苗和加強劑,並隨時關注國際疫情,做好自身的防疫行為。 王智弘擔任史丹佛大學小兒醫學教授暨史丹佛大學醫學院政策成果暨預防中心主任,去年3月3日在《美國醫學會雜誌》刊登專文,詳解台灣面對疫情的因應之道,讓台灣的防疫經驗受到全球矚目。 王智弘表示,疫情和2年前、甚至1年前皆不相同,「現有疫苗、年底之後有口服藥,而且口罩充足」、「Omicron提醒人們要加快接種疫苗和施打加強針,然後把口罩戴好」。「此刻應該是全世界一起準備很多疫苗,讓每個國家的人民都能接種」。 王智弘說,Omicron的傳播力確實比先前的Delta變種病毒更快、更強,這意味著沒有接種疫苗的人更容易被傳染,而染疫之後的情形則因人的體質和健康狀況而異,但已經接種疫苗和補打加強針者受到的威脅較小。 以近來台灣的疫苗接種情形,他預估到年底時,台灣的疫苗覆蓋率上看8成。「整個台灣社會非常有保護力,本土疫情幾乎是零,加上口服藥即將問世」,王智弘說,重要的是「防疫心態,隨時關注國際疫情動態,把自身的防疫行為做好」。 他以「下雨」形容疫情,當外面的世界下著超級大雨、水位很高時,堅固的房子也可能無法完全保持乾燥,即使有一點點漏水,他相信只要把個人防疫做到位、密閉公共空間戴口罩就有保護力。 疫情發展至今,王智弘認為台灣的優勢包括善用新科技防疫、兩黨合作修法得以設立指揮中心聯合各部門發揮整體綜效,這些值得推動給同為民主社會的美國參考。

Read More

屏縣隨到隨打 加碼送現金

屏東太平洋百貨施打疫苗成效良好。  (記者毛莉攝) 記者毛莉、林坤瑋∕綜合報導 為提高疫苗覆蓋率,屏東縣5~7日在指定的6個莫德納疫苗接種站,不分縣籍、加碼送現金500元,每站限額300名;家樂福宜蘭店5日下午2~5時提供莫德納第1、2劑隨到隨打快打站服務,符合施打條件者施打完畢後,可獲得100元家樂福禮券及餐盒一份。 屏縣衛生局表示,屏東首創在百貨公司及火車站設站施打莫德納疫苗,每天施打量持續增加,原訂打到5日,因成效良好,決定延長到7日,時間也從原先的下午3時或5時開始施打,提早到上午10時30分~晚間7時。 施打點除了原來的屏東火車站、潮州火車站、環球購物中心、太平洋百貨,再增加東港東隆宮及車城福安宮共6個施打站。在屏東佛教會及東港東隆宮的捐款支持下,5~7日每站前300名送500元現金。 另外,宜蘭縣府與家樂福宜蘭店合作,今天下午2~5時提供提供莫德納疫苗接種服務。凡符合施打條件者施打完畢後,可獲得一百元家樂福禮券及餐盒一份。

Read More

境外增11例 連3日雙位數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4日公布新增11例COVID-19境外移入確定病例,其中8例為突破性感染;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境外移入病例連續3天超過雙位數。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明,新增境外個案為5男6女,年齡介於未滿5歲~50多歲,分別自美國、新加坡、越南、印尼及柬埔寨入境。 莊人祥指出,境外移入病例中,有8例突破性感染,包括接種中國大陸科興疫苗、莫德納及AZ混打BNT。另外3例非突破性感染個案中,有1人為未滿10歲男童、1例為未滿5歲女童;還有1例為高端混打科興疫苗者,但因10月曾於柬埔寨確診陽性,不屬突破性感染。 指揮中心指出,第17輪疫苗6日起開放分流預約AZ及BNT第1、2劑,但不提供莫德納疫苗預約;欲施打莫德納者,不論第1~3劑,皆須自行至合約院所預約。 為方便民眾接種,除「公費疫苗預約平台」外,指揮中心已開放各地方政府指定或安排合約醫療院所或衛生所。衛福部、退輔會及國防部所屬醫院,增開週一至週五夜間門診,提供莫德納疫苗接種服務。

Read More

〈中華學園〉獨享

彰化女中二年十四班 ◎蕭伯媛 那一晃幽黃在微暗的房裡顯得愈發明亮,屏氣凝神,一絲一毫的分心便將使本該平靜完美的字變了調。此刻,僅為我個人獨享,不容許一丁點的喧鬧。 臨摹王羲之蘭庭集序,輕提手腕,每一筆劃是如此飄逸自然,凝視那飽足墨水的兼豪筆峰,頓時忘卻外在煩憂可以是那樣沉醉那樣精神,獨享於那墨香蘊染出的氣息裡。書至「當欣其所過暫得於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有感而發若來到東晉,與前人來了一場深層的心靈交流,暢敘幽情。 若是端正地書起歐體,雖少了那輕快揮毫之感,卻多了那份仔細與沉澱。緩緩括去筆尖上的雜念,每一頓挑皆是聚精了掌心的力量,才能是如此端莊穩重而不躁,達到心靈徹底澄淨而獨享這不受紛擾的境界。 自從接觸書法起,它便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頁,雖然隨著課業的日漸繁重,不得不減少那本已不多的獨享時光,但我在閒暇之餘仍是那樣暢然的提起筆,堅守著那一畦沉靜又不令人失興緻的田園。 生活中本就該有些獨處的時間,獨享並乖辟而拒絕人群,而是在陣陣喧鬧中尋回那清潭,莫使自身在眾人盲從下失去了可貴的自我。換句話說,獨享是為生活中的自己留下餘地,在只有自己的空間的沉思、頓悟,是個巧妙的停頓點,是平衡生活的一個出口。

Read More

〈中華學園〉超商店員初體驗

台南市永康區復興國小四年二班 ◎李姮潔 你曾經當過店員嗎?當店員好玩又有趣,還是忙碌或無聊呢?我當過7-11的小店員,而且我覺得當小店員是一件有趣的工作體驗。 這天,媽媽一大早就帶我和姊姊一起去參加便利超商舉辦的一日小店員體驗活動,我們既期待又緊張,一開始去冷涷庫,裡面竟然是零下三度左右,一進到裡面,身體抖得好厲害,因為實在太冷了,我們得先把飲料、啤酒、牛奶、冷涷食品……等等琳瑯滿目的東西擺放整齊後,才算完成工作項目。 冷涷庫就像國外白雪紛飛的冬季一樣寒冷,我們趕緊幫忙補完貨後,接著還要幫忙結帳、泡咖啡、微波食物……等等,還要打掃廁所、倒垃圾,工作好多啊,讓我和姊姊忙得不可開交。 第一個客人上門時,我們這些小小店員就異口同聲的說:「歡迎光臨」,客人很溫柔的說:「來兩杯咖啡吧!」這次是我泡咖啡,姊姊結帳,泡完後,還要幫忙打奶泡,接著泡著,突然,肚子「咕嚕!咕嚕!」的叫了起來,咖啡好香呀!我真想喝呢! 一整天下來,我學到好多事情,也感到當店員的辛苦,原來超商店員就像超人一樣,有三頭六臂要在同時間完成好多事情,不由得對他們感到佩服啊!

Read More

斗六賽車失控 衝撞人群6傷

斗六首辦競速賽車,發生失控衝撞人群致六傷憾事。(記者陳正芬攝)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雲林縣斗六市公所和雲林觀光協會等單位,四日舉辦0至四百競速及甩尾賽車活動時,下午四時許發生賽車失控衝撞圍觀民眾意外,造成包括一名三十一歲吳姓孕婦共六人受傷分別送醫,肇事原因警方調查處理中。 斗六市公所推動運動城市主辦斗六運動賽事系列0至四百加速賽車暨時尚電音選手之夜,四日下午於嘉新路封街登場,現場展示百餘台保時捷、法拉利等名牌超跑及改裝車,以及0至一百直線動態和甩尾表演,晚上則有時尚電音選手之夜,因此吸引不少民眾前往觀賞。 下午約四點半左右進行二輛車的0至四百加速賽車時,其中一輛剛起步及搖晃失控衝向駕駛座右側的圍觀區,造成多位圍觀民眾遭撞傷、推擠受傷,其中有三名傷者當場躺地不起哀嚎;消防局獲報派遣三部救護車前往搶救時,發現有六名傷患,其中三十一歲懷孕廿九周的吳姓孕婦遭推擠造成膝蓋擦傷、腹痛、胸悶送往台大斗六分院,三十九歲詹女頭部肢體擦傷,四十三歲周男肢體擦傷送斗六成大,廿二歲黃女右小腿擦傷,廿二歲呂女右膝疼痛,四十四歲林男左脛骨疑似閉鎖性骨折送斗六成大診治中。 據了解,目前已有三名輕症離院、二位留院觀察、一位腿部骨折須開刀;發生意外和事後,該項活動則立即取消,肇事原因及責任歸屬警方調查處理中。

Read More

聲暉盃手語歌比賽 展現手語之美

Hands Up聲暉盃手語歌比賽四日在台中逢甲商圈群島藝術園區熱情登場。(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二0二一Hands  Up聲暉盃全國手語歌比賽四日在台中逢甲商圈群島藝術園區登場,參賽者皆全力以赴,將歌曲表演、故事及笑話、演講等納入手語演繹中,發揮創意、展現手語之美。有別於手語翻譯或對話,手語歌是理解流行音樂歌曲意境或是表達音樂喜好的一種展現方式,吸引民眾接觸手語與聽障、聾人文化。 中華民國聲暉聯合會理事長莫素娟表示,聲暉舉辦「公平參與、共創多元價值」全國手語歌比賽,是希望藉由社會大眾對於手語歌的喜愛做為入門,深入了解聽障文化,認識手語的精華!比賽並不是學習的終點!而是服務與回饋的開始,經過了激戰,希望大家都能夠秉持學無止境的精神,合力建構聽障者無障礙溝通環境。 聲暉盃全國手語歌比賽由公視手語新聞主播牛暄文等,為這場激烈的競賽選出個人組以及團體組優勝等獎項。(記者陳金龍攝) 莫素娟說,以手語為溝通工具的聽障者,不論在就學、就醫、就業、就養,都需要手語翻譯,今年選在國際身障日辦理手語比賽,為了讓聽障者能擁有更完善的服務,現場除了個人組、團體組手語歌比賽外,也安排手語教學、聽力健康與友善平權的宣導攤位,由聽障志工與闖關民眾互動。 這項比賽昨日在台中逢甲商圈群島藝術園區舉辦,今年共有十組隊伍決賽,專業評審團由公視手語新聞主播牛暄文、台灣聾人聯盟秘書長詹富娟、晴光舞蹈團團長曾紫晴、coda聲音藏在計畫發起人廖曉彤等,為這場激烈的競賽選出個人組以及團體組優勝等獎項,賽後也會將參賽影片上傳至Youtube頻道,舉辦線上人氣獎的投票選拔,延續比賽的熱度,讓更多人認識台灣手語之美。

Read More

蠶絲蛋白純化 助心跳恢復

陽明交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教授鍾次文(圖上)、台北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胡瑜峰帶領團隊合作研究,發現一種以蠶絲蛋白製成的生物材料,可將原本不會放電的心肌細胞,轉換為心臟起搏器節律細胞,讓心臟恢復跳動,研究成果獲刊國際專業期刊。(陽明交大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4日電 台北榮總、陽明交大團隊發現一種以蠶絲蛋白做成的生物材料,可將原本不會放電的心肌細胞,轉換為心臟節律細胞,讓心臟恢復跳動,登上國際專業期刊。 陽明交大指出,蠶絲蛋白曾用來作為手術縫線、人工敷料。這是首次發現蠶絲蛋白除了力學與生化特性外,還有細胞轉化及製造生物電能的性質。 這項研究由陽明交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教授鍾次文、北榮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胡瑜峰帶領,利用苗栗農改場培養的蠶絲,純化製成蠶絲蛋白凝膠,注射到小鼠心臟後,證實可讓原本不會跳動的心肌細胞,轉換為可放電跳動的起搏器節律細胞。 研究團隊解釋,人類心跳來自於心臟起搏器節律細胞的放電,使心臟肌肉收縮,進而將血液打到全身。隨著年齡增長、器官耗損,起搏器節律細胞老化故障,便會產生病竇症候群、房室傳導阻滯等疾病,使病人虛弱無力、呼吸困難、暈倒、甚至猝死,盛行率約1~2%,65歲以上年長者可能更高。 目前治療方法是裝設心律調節器,但約6~8年就要手術更換電池,患者還要盡可能讓手機遠離心臟,避免互相干擾,科學家一直在尋找替代方案,最終找到蠶絲蛋白。 鍾次文表示,蠶絲蛋白的生物相容性高,包含人工皮膚、手術縫線、傷口敷料都可發現它的蹤影,他也曾用相同材料製成修補心肌細胞的綴補片。 胡瑜峰表示,過去曾嘗試將特定基因注射到心肌細胞的基因療法,但因用腺病毒做載體,副作用大,所以才考慮用生物材料的方法。 這項研究登上國際期刊《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研究團隊在動物實驗中發現,蠶絲蛋白做成的生物材料,能促成鈣黏蛋白在心肌細胞的異位表達,啟動了一連串下游的機轉,讓心臟重新放電並恢復心跳。 換句話說,研究團隊讓心臟重新生成了放電的細胞。如此一來一旦竇房結老化或病變,新生成的細胞可接續承擔放電作用,進而讓心臟跳動。

Read More

〈醫師專欄〉昨是今非?

■吳重達 「4年前不必開刀,為何現在要開?」病患家屬如此質疑。 這是個60多歲的男性病人,患有右足的關節炎。4年前因足部痛在診所看過,被告知有輕微的踝部關節退化;轉到區域醫院,得到相同的診斷,建議保守療法處理,不急著手術。再到醫學中心找專科醫師,結果也是一樣。 過去4年,事實上病人的狀況持平,也不必使用止痛藥;不過,最近2、3個月疼痛感開始出現,且越來越嚴重。他找過去的診所,醫生說足部關節炎惡化,要他到大醫院檢查;區域醫院與醫學中心則要他開刀,病人實在不太能接受,就到診來徵求第「N」個醫生的意見。 理學檢查可以觀察到一個腫脹的踝關節與中足部。有瀰漫性的壓痛感,但在中足部較明顯;關節活動度減少許多,尤其是足背向上十分受限,本來活動度不大的中足部關節幾乎觀察不到活動度。X光檢查結果是踝關節有中等程度的退化性關節炎;距骨─舟狀骨關節則是嚴重關節炎,關節空隙幾乎看不到;有骨棘增生(骨刺),2個骨頭關節面皆有多處囊腫,下方的距骨─跟骨關節也有退化性病變。這叫做泛距骨關節炎(Pan-talar arthritis),即圍繞著距骨的各個關節都出現問題了。 病人與家屬十分難接受這個結果,言下之意是一定有人誤了他。醫師搜尋電腦,很幸運地找到病人4年多前唯一一次到醫院門診時,別位醫師幫他照的片子,那時只看到距骨─舟狀骨關節有些細微變化,不符合開刀的適應症。當時,看過這病人的大小醫生並沒有看錯;現在看過他的醫生給的開刀意見也符合現況。 醫師詳細說明這前後的影像變化,解釋說:「這是退化性關節,不幸的是它短期內加速變化;這不是任何醫生能事先未卜先知預測到的。」醫師也提供幾個治療建議讓病人與家屬參考。醫療人員非神仙,盡自己最大的本分就是了。 (作者∕台南奇美醫學中心骨科顧問醫師)

Read More

〈中華學園〉黃燈的啟示

台南市後甲國中一年十七班 ◎鄭佳昀 水馬龍的十字路口前:再快一點、再快一點……十公尺……五公尺……猛加油門就要衝過去時,眼前一輛汽車隨即呼嘯而過,此刻,那盞黃燈如暮鼓晨鐘般扮演了提醒、警示的角色。 在過十字路口時,人們總急著往前衝,衝過危機四伏的虎口,以飛快的車速面對突然閃現的紅燈,經常措手不及而停不下來,最終造成車禍。於是,黃燈問世了,它是紅燈將至的徵兆,也是危險將至的提醒,當它出現時,人們得以做出合適的反應--減速。 但儘管如此,許多人在看到黃燈時仍視而不見,卻沒想到突然的紅燈,自己已深陷車陣中,「碰!」他不是死於車禍,而是敗在沒有危機意識。然而,有黃燈的提醒,人們就能從此高枕無憂了嗎?我想答案並非如此,因為大部分的人都缺乏「注意黃燈」的能力。 自小,父母就經常責備我坐姿不良,可我屢勸不聽--這是我無視的第一個黃燈;小學四年級健康檢查時,我又被診斷出脊椎不正,但因角度不大而不以為然--我又錯過了一盞黃燈;最後在六年級時,因感到腰痠背痛而去照X光,才發現已脊柱側彎嚴重......唉!人總等到紅燈亮起,才了解到事態的嚴重性啊! 「最大的危機就是沒有危機感。」多麼發人深省的一句話啊!人生中的各種危機,都是有蛛絲馬跡的,唯有仔細的觀察,把握每一盞黃燈,才能從容面對困境,甚至防微杜漸。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