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臺大分院攜手社區復健中心「金曲之王」歌唱大賽熱鬧登場

新竹臺大分院攜手社區復健中心,舉辦「金曲之王」歌唱大賽,共譜希望與樂章。(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為促進精神病友的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新竹臺大分院特別舉辦「金曲之王」歌唱大賽,邀請該院竹東院區、沐心社區復健中心、心翔社區復健中心及活力滿分社區復健中心的病友們,邀集約八十四位病人齊聚一堂,以歌聲展現自我、擁抱希望。現場氣氛熱烈,每一首歌都是病人心聲的呈現,也凝聚著努力生活、追求康復的力量。 院長余忠仁表示,院方長期關注精神病友的整體健康,不僅在提供專業照護,更積極結合社區資源,推動心理支持與社會功能訓練。本次歌唱大賽是我們復健理念的具體實踐,期望透過音樂,讓病友感受到被理解與接納,進一步重建自信。 余忠仁說,醫療照護不只是藥物治療與臨床診斷,也涵蓋心理支持、社會功能訓練與生活品質的提升。透過歌唱活動,病友能在安全、友善且具支持性的環境中抒發情緒,練習互動,讓醫療團隊從活動中觀察病友的復健進展,進一步優化個人復健計畫。 「金曲之王」歌唱大賽不僅是一場比賽,更是一場充滿溫暖與希望的音樂盛會,讓社區看見精神病人的多元樣貌,也讓病人感受到社會的關懷與支持。未來,新竹臺大分院將持續推動相關活動,為病人創造更多走入社會、展現自我的機會。

Read More

基市消防局舉辦居家一氧化碳中毒青少年四格漫畫競賽

消防局舉辦青少年四格漫畫比賽,歡迎國、高中學生報名參加。(記者張上耕翻攝)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為讓更多市民,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了解預防一氧化碳中毒的重要知識,基市消防局與教育處及內政部消防署攜手合作,舉辦「114年防範居家一氧化碳中毒青少年四格漫畫競賽」,邀請設籍或就讀於基隆市的公私立國中、高中(職)學生,用漫畫畫出創意,為家人安全把關。 消防局指出,每當天氣轉涼的時候,常常是居家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頻傳的高風險期。一旦發生一氧化碳中毒,可能會導致頭暈、昏迷,甚至奪走寶貴的生命。 參賽作品內容請參照消防局官網活動辦法內容(https://reurl.cc/QY4DlZ ),要以「防範居家一氧化碳中毒」為主題進行創作。建議的內容包括有,選用貼有中華民國國家標準檢驗合格標示的熱水器、依通風條件選擇正確型式熱水器、由合格燃氣熱水器及其配管承裝業技術士安裝熱水器、定期檢修或汰換老舊熱水器、保持通風,避免加裝門窗或晾曬大量衣物阻礙熱水器裝設處的通風、一氧化碳中毒症狀等相關主題。 「活動日期」自即日起到今年七月三十一日為止(郵戳為憑),「收件方式」採掛號方式寄送到「204基隆市安樂區基金一路基隆市消防局火災調查科」收,並在信封處註明「114年宣導防範居家一氧化碳中毒青少年四格漫畫競賽」字樣,以加速後續作業。 競賽作品區分為國中組及高中組共二組(包含應屆畢業生),分組標準以114學年度就學學校、年級為準。採以專題性三成、教育性二成五、創意性二成五、技巧表現二成,擇優錄取作品,各組獲得特優者最高獎金有五千元,獲獎作品將於公開場所展示,作為推廣教育及宣導使用,歡迎符合資格的國中高中學生踴躍參加。

Read More

環保局啟動觀音灰渣處理場ROT招商案 邁向永續環保

  環保局啟動觀音灰渣處理場ROT招商案,邁向永續環保領頭羊。(桃園市環保局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觀音灰渣處理場自民國一百年營運至今,設備使用年限將屆,為持續推動桃園市環境永續發展並提升資源回收再利用效能,桃園市政府已於今(一一四)年三月二十六日公告「桃園市觀音灰渣處理場ROT案」,公開徵求民間業者參與本案之規劃設計、投資改建及後續營運管理。透過導入ROT模式,引進民間創新技術與管理機制,不僅可以提升公共服務品質,更能減輕財政負擔,實現政府、民間與市民三方共贏,落實循環經濟核心理念。 環保局長顏己喨指出,觀音灰渣處理場營運至今已逾十三年,相關設備使用年限將屆,為維持設施穩定運作並因應未來處理需求,亟需更新設備。目前桃園市每年焚化垃圾產出約六萬公噸的底渣,經妥善處理後,可回收金屬與轉製建築再生粒料,作為磚品、道路基材或工程CLSM(控制性低強度回填材料)使用。藉由與民間促參合作模式,除了掌握底渣資源化產品之來源、流向及去處外,還能優化灰渣處理效率。  海資處長呂明錡表示,預定於明(一一五)年十月九日起進行觀音灰渣處理場改建及營運作業,內容包含全面更新底渣再利用廠設施、廢水處理系統、監視設備及電動柵門等,皆依循環境部相關規定設置,並持續強化污染防制及場區環境維護管理。待改建完成後,本場將具備底渣再利用、飛灰穩定化物掩埋及緊急廢棄物暫置等多元功能,朝智慧化與高效能處理設施邁進。  海資處呼籲,本案公告期間自公告日起計九十日,招標相關資訊請上財政部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資訊網(https://ppp.mof.gov.tw/)查詢,誠摯邀請有意願之民間企業或企業聯盟踴躍投標,透過公私協力,共同打造低碳永續、資源循環的宜居桃園。

Read More

長庚科大推動地方高照 蟬聯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

長庚科大推動地方高照,蟬聯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長庚科大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遠見雜誌第六屆USR大學社會責任獎於八日舉行頒獎典禮,長庚科技大學憑藉自身醫護專業,提升地方高齡照護量能,並以在「嘉」的記憶-在地共創認知照顧健康促進計畫,再度榮獲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福祉共生組「績優獎」的肯定。 長庚科大護理學院陳美燕院長出席頒獎典禮代表學校接受頒獎。她提到,台灣已然邁入「超高齡社會」,每五個人就有一個人是老年人。長庚科技大學長期深耕在地社區,結合地方政府、地方醫院及社區資源,期盼能發揮大學影響力,建構完整的在地化照護。 衛生福利部二零二四年調查指出,全國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為百分之七點九九,而嘉義縣因人口高度老齡化,失智人口更是達到超越全國的百分之八。在「嘉」的記憶-在地共創認知照顧健康促進計畫主持人-長庚科大嘉義分部護理系郭雅雯主任分享道,台灣確診失智症患者數將近九千人。 然而現有政策的共照中心、失智據點與日照服務,仍不足以應對早期發現與延緩認知衰弱的需求。長庚科大深入地方社區,設置篩檢地點,協助早期發現社區潛在失智個案,並為嘉義縣十八鄉鎮二十九處失智據點培育個案管理師,持續為地方注入照護量能化,建置認知延緩衰弱照護可複製模式,創造永續照顧典範。    

Read More

車牌辨識系統助力 宜蘭分署與財稅局聯手追討欠稅車輛

宜蘭執行署人員在 市區發現欠稅民眾車輛。(宜蘭分署提供)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為強化交通正義並加速對欠稅車輛的執行,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宜蘭分署與宜蘭縣政府財政稅務局攜手合作,運用「車牌辨識系統」即時比對未繳納牌照稅的車輛,九日上午執行團隊在宜蘭市區查獲兩輛欠稅車輛,經查封後,相關義務人已繳清或辦理分期付款,避免了車輛被拖吊的情況。 宜蘭分署與財稅局人員先在宜蘭市中山路二段,透過車牌辨識系統發現謝姓男子持有二0一二年車輛有欠稅紀錄。謝男經營商行,累計欠繳牌照稅及交通罰鍰共五十五筆,總金額超過新台幣四十五萬元,且多次通知未果,現場遂對該車輛實施查封。謝男得知後,立即聯繫宜蘭分署辦理分期付款,車輛因此未被拖吊。 同日上午,執行團隊行經宜蘭市新生路時,車牌辨識系統未發現沈姓男子的欠稅車輛,然而,沿途一面大型牆壁廣告引起注意,廣告中的男子正是欠稅人沈男。經下車查看,發現其二0一一年銀色國瑞車輛停放在廣告牆對面的老舊三合院內,遂即對該車輛實施查封,沈男累計欠繳牌照稅、交通罰鍰及健保費等共計四萬餘元,查封後已聯繫宜蘭分署辦理繳款事宜,車輛交由在場親屬保管,未予拖吊。此外執行署人員也在宜蘭市和睦路、大福路、東港路、女中路等欠稅人住處,未遇見本人及車輛,執行人員均現場留置執行通知或請親友轉交,促請相關義務人儘速繳納。宜蘭分署呼籲民眾在收到使用牌照稅、交通罰鍰、汽燃費、停車費等繳款通知後,務必在繳納期限內自行繳清,以免財產遭到查扣。

Read More

長輩自製天然艾草槌 健康活力不求人

綠照門創辦掌門人甘明又,教導二十餘位老頑童一齊DIY,完成療癒手作-艾草養生經絡敲打槌。有學員直接拿起來當麥克風演起布袋戲偶對話,課堂上開心的不亦樂乎。(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艾草是是一種香草植物,含有特殊的氣味;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絡)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可以內服,食用可做成艾草粿;外用可避邪、泡澡、薰香、通經活絡、驅寒袪濕、舒緩助眠等多種用途。大甲區農會日南綠色照顧站,邀請綠照門創辦掌門人甘明又(甘蔗)老師,帶領一群二十餘位老頑童一齊DIY,完成療癒手作-艾草養生經絡敲打槌。 課程一開始,甘蔗老師先讓學員們將新鮮艾葉揉碎聞其味道,因艾草葉中的油胞細胞需經過搓揉後,才能釋放那特殊的香味。接著循序漸進的指導學員們,先將乾燥的艾草放入棉布袋中,經過雙手像洗衣服般的搓揉成艾絨,加入女真子、決明子抖動搖轉均勻,放入木桿將艾草球整形成球狀,再包裹彩色棉布,以彩色棉線一圈圈看仔細的繞,最後利用一字起將線頭收好即完成。 做法看似簡單卻有點繁複的艾草養生經絡敲打槌,製作過程中百趣橫生,搓揉乾燥艾草要像手工洗衣服般左搓又揉,媽媽們卻都說家裡都是交給傻媳婦(洗衣機);加入女真子、決明子抖動搖轉均勻,男學員卻調皮的拿起來繞轉,完全跳脫甘蔗老師的教作流程;剛綁好木棒的半成品,學員們直接拿起來當麥克風或是演起布袋戲偶對話,課堂上開心的不亦樂乎。 甘蔗老師提到,在過去沒有網路的年代,人們天生喜歡植物、喜歡動物,在接觸大自然中會自然的開心,這是因為這份感受寫在基因裡。因此做園藝比運動更長壽。 農會黃瑞祥總幹事表示,農會承辦農業部綠色照顧計畫即是回歸自然本質,藉由綠照課程專業老師們的引導、農村長者們的參與、課程間的互助互動,達到參與、學習、療育、關愛、照顧農村高齡者之目標。

Read More

反對中藥行新規 藥師公會擬上街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為讓傳統中藥行得以繼續營運,衛福部開放中藥行經營者修習中藥學分後得繼續經營中藥販賣。藥師公會9日指出,中藥、西藥都是藥,都屬藥師執業範圍,反對讓沒有專業藥事背景者得以經營中藥販賣業務,揚言將走上街頭抗議。 藥師公會表示,根據《藥師法》及《藥事法》,無論中藥還是西藥都屬於藥師的專業執業範疇。然而衛福部增加現行中藥販售人員繼續執業,不僅違反法律條文之立法意旨,更對經過多年專業訓練、通過國家考試的藥師極度不公。 藥師公會指出,中藥產業事實上並沒有逐漸萎縮,聘請中醫師、修習中藥課程達適當標準之藥師或藥劑生駐店管理之中藥販賣業由514家成長至1417家,較10年前成長將近3倍。證明國內具備專業中藥知識的藥事人員供應穩定、甚至持續增加,也顯示中藥販賣早已具備全面專業化的條件,無需為少數不具專業背景者開後門。 藥師公會表示,為全民健康把關,當藥品可由非專業人員直接提供時,民眾將面臨錯誤劑量、不當藥材混用等風險。公會重申,中西藥都是藥,需高度辨識與專業知識,絕不容許誰都能賣的現象發生,否則民眾恐付出錯誤用藥的代價。

Read More

成醫友善就診 嬤在輪椅上治療牙齒

成醫每年約收治40名身心障礙程度較嚴重的「特殊需求患者」,提供個人化治療方案及到宅服務,維護口腔健康。 (成醫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一名自閉症大學生原本極度抗拒看牙,透過漸進式適應計畫,成功完成洗牙與補牙;另一名行動不便的吳姓阿嬤,直接在輪椅上安全且舒適地完成牙齒治療。近年來,成大醫院每年約收治40名較嚴重的身心障礙等「特殊需求患者」,提供個人化的治療方案,甚至到宅服務維護口腔健康,打造無障礙、感官友善的就診環境。 對於身心障礙者、神經發展障礙患者及行動不便者而言,尋找適合的牙科治療非常不易。成醫口腔醫學部醫師顏郁芬表示,特殊需求患者在接受牙科治療時,可能因感官敏感、行動受限或認知功能障礙而面臨諸多挑戰,包括口腔清潔困難、對診療環境感到焦慮,甚至因缺乏專業醫療支援而無法獲得適當治療。大多數特殊需求患者的牙科治療可在門診完成;若患者有嚴重口腔疾病、需接受侵入性治療,或因高度焦慮難以配合治療時,需經由全身麻醉才能完成更多治療。 醫師顏郁芬說,透過專業醫療團隊、無障礙的診療環境與居家醫療服務,可幫助特殊需求患者維護口腔健康。 (記者葉進耀攝) 考量特殊需求患者對牙科環境感到緊張,成醫口腔醫學部打造感官友善的診間設計,包括無障礙空間、低刺激環境與專業設備,具備寬敞的輪椅通道、柔和燈光、低噪音設計等。醫療團隊也採取漸進式適應計畫,引導患者循序漸進地接受治療;對於長期臥床或嚴重行動不便的患者,更提供居家牙科醫療服務,讓患者能在家中獲得專業檢查與必要治療。研究顯示,患者口腔健康與全身健康密切相關,透過居家牙科醫療,不僅能降低因口腔疾病導致的併發症風險,還能提升整體生活品質。

Read More

季節交替 嬰幼當心RSV威脅

本報綜合報導 季節交替,氣溫變化大,是孩童呼吸道疾病的好發期,不少小孩咳嗽、流鼻水。兒科醫師提醒,除了常見的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全年都可能發生,免疫力較弱的嬰幼兒感染後,病情可能迅速惡化,籲家長當心。 亞東醫院小兒部新生兒科醫師郭子敏表示,RSV近年也成為嬰幼兒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因之一。RSV為單股RNA病毒,主要透過飛沫及接觸傳染。由於病毒可在物體表面存活一段時間,容易在月子中心、托嬰中心、幼兒園等密閉場所引發群聚感染。 台灣位處亞熱帶地區,RSV感染全年皆有機會發生,並非僅限冬季。人類是RSV的唯一宿主,所有年齡層皆可能感染,但以年紀越小的嬰幼兒風險最高。1歲以下嬰兒的呼吸道尚未發育完全,感染RSV後容易因分泌物阻塞細支氣管,進一步引發細支氣管炎、呼吸困難等危險症狀。 郭子敏指出,RSV初期症狀與一般感冒相似,如流鼻水、咳嗽、輕微發燒等,通常1-2週可自行痊癒。對於早產兒、免疫力低下或有慢性疾病孩童,感染後恐引發嚴重下呼吸道感染,甚至須住院治療。 RSV高風險族群包括早產兒、慢性肺部疾病、先天性心臟病、免疫不全疾病、染色體異常疾病、神經肌肉疾病患童,以及家庭中有多名兒童、托嬰環境、哺乳期過短、暴露於二手菸者(包含孕期吸菸),或家族有氣喘、過敏病史者,其感染風險也相對提高。 郭子敏強調,預防RSV應從日常生活做起。養成勤洗手、佩戴口罩、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者,盡量減少出入人多、通風不良的密閉空間。  

Read More

術後顏面缺陷 自體脂肪修補

  醫師陳俊嘉說,針對重大外傷、癌症術後、燒燙傷或放射線治療後造成的組織缺陷,自體脂肪移植提供不錯的治療選擇。 (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一名罹患口腔癌的中年男子因手術與放射治療,造成右側臉部嚴重凹陷與疤痕,不僅影響外觀,咀嚼功能也受損。經「自體脂肪移植」方式,將腹部脂肪經純化處理再分層注入臉部,成功改善凹陷與疤痕緊縮,恢復自然外型,重拾笑容與自信。 奇美醫院醫學美容中心暨整形外科主任陳俊嘉指出,自體脂肪移植是透過抽取病人自身脂肪,經離心處理去除多餘油脂與血水,保留較純化的脂肪後,再以特製的注射器械回填至需要重建部位的一項技術,優點包括相容性高:使用自身組織,幾乎無排斥或過敏風險;自然柔和:特別適合臉部細緻部位重建,效果自然不僵硬;具有修復潛力:脂肪中含有脂肪幹細胞(ADSCs),可促進組織修復與改善疤痕;多點分層注射技術:提升脂肪存活率,減少結塊或硬化問題。 他說,面對重大外傷、癌症術後、燒燙傷或放射線治療後造成的組織缺陷,許多病人不僅承受身體上的創傷,更須面對因外觀變形帶來的心理壓力與社交困境;特別是臉部的疤痕或凹陷,不僅影響外貌,也對病人的自信心與人際關係造成巨大衝擊。透過自體脂肪移植,病人不僅改善臉部外型缺陷,更提升心理健康,逐步回歸正常的社會生活。從疤痕修復到外傷重建,自體脂肪移植可全方位應用。 陳俊嘉說,自體脂肪移植的脂肪存活率約5~7成,對於希望外觀變化小且能獲得自然修飾效果的病人是不錯的選擇。由於脂肪在移植後會受個人體質、醫師技術及術後照護等影響,病人在選擇療程前應充分了解其適應症、優勢及可能風險,確保自身權益與安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