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冬疫情升 流感才是大魔王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兒童急診科醫師謝宗學12日指出,台灣地區完整接種過2劑麻疹疫苗的兒童高達97%,只要做好個人衛生防護,則麻疹疫情應可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認為流感才是未來一段時間內,真正危害健康的大魔王。 謝宗學指出,小學生被要求進入校園一律要戴口罩以防止麻疹傳播,但麻疹屬於空氣傳播,病毒會漂浮在空氣中約2個小時,除非佩戴N95口罩,一般口罩難以達到防禦效果,且西元1980年以前出生的民眾,絕大部分都曾感染過麻疹,已擁有終身免疫力。 目前,兒童在1歲接種第一劑麻疹疫苗後就有保護力,5歲接種第2劑後保護力可延長至20歲左右,台灣地區完整接種2劑麻疹疫苗的兒童達97%,因此比較容易感染族群是1歲以前的嬰兒和20歲到45歲的成年人,並非國小學童。 謝宗學表示,麻疹致死率是依據個人營養免疫狀態好壞、疫苗接種率高低、和國家醫療水平程度有明顯差異,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23年的統計,當年全球麻疹致死率約1%,非洲約1.6%,但醫療先進的美州是0.27%、歐洲則是0.07%,都與非洲致死率有明顯差距。 台灣地區民眾營養狀態良好,麻疹疫苗兒童接種率高,醫療水平也好,因此麻疹不至於發生超級大的疫情,只要做好個人衛生防護、準時接種麻疹疫苗,在出疹子前後4天具高度傳染性之期間不要出入共同場所,應就可以把麻疹疫情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 謝宗學表示,面對最近寒冷的冬天,強調更需要注意是反而是流感疫情,認為流感才是未來一段時間內真正危害健康的大魔王,呼籲還沒有接種流感疫苗的眾應儘快接種。

Read More

吸菸加速血管硬化 翁3冠狀動脈塞2條

  醫師王思翰強調,有胸悶、氣喘、心痛等不適症狀應盡速就醫,針對冠狀動脈狹窄治療,除藥物外亦可透過氣球與支架置放介入治療。(台南醫院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64歲的王老先生長年吸菸,近幾月發現時有呼吸困難、氣喘、下肢水腫情形,也會因胸悶呼吸不順驚醒,甚至開始出現胸口悶痛症狀,就醫發現罹患嚴重冠狀動脈疾病,3條冠狀動脈中有兩條均有嚴重狹窄情況。透過置放塗藥支架並服用心衰竭藥物,經3月治療後症狀得到大幅緩解。 衛福部台南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思翰表示,心臟是人體中最重要的器官,負責供給人體所需氧氣與養分,當冠狀動脈出現狹窄甚至阻塞時,心肌缺氧便會引起心絞痛與心臟機能的異常,進而導致重要器官失能衰竭,甚至導致死亡嚴重後果。 心臟疾病長年穩居國人十大死因之一,且出現年輕化趨勢。冠心症的危險因子包括肥胖、抽菸、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家族病史等,據統計,40歲以上國人中,1/4血脂異常、1/5高血壓,更有近5成腰圍過粗。如有吸菸習慣,恐進一步加速血管硬化的進程。 王思翰指出,心衰竭是心臟的輸出不及身體臟器所需所致,輕微症狀包括活動時變喘、躺臥時變喘、半夜喘醒、下肢水腫等,嚴重時會出現心律不整、昏厥甚至猝死,早期發現與治療可以有效扭轉病程。冠心症是沉默的殺手,占猝死死因的7至8成,常以心絞痛的方式出現。 典型的心絞痛症狀常在活動時發生,胸口會出現緊縮重壓感、不適感甚至會輻射至頸部下巴及背部或左上肢,不適症狀往往會在休息時稍稍緩解。 王思翰強調,只要有胸悶、氣喘、心痛等不適症狀,就應盡速至心臟專科門診就醫,以早期檢出冠心症。如冠狀動脈有一定程度的狹窄,除了藥物治療,亦可透過氣球與支架置放介入治療,預防發生心肌梗塞或是心衰竭的風險。

Read More

膳食纖維益生質 提升麻疹抵抗力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麻疹疫苗升溫,中部地區爆發群聚感染,營養師建議,應多補充含有膳食纖維、益生質等成分的食物或營養素,可以幫助增加抵抗力,在疫情升溫階段提升免疫保護力。 營養師廖欣儀指出,因應麻疹疫情隱憂,可先從免疫力的基礎提升開始,包含飲食與睡眠兩種強度雙管齊下,能讓自己在麻疹疫情來襲時,多兩道免疫保障。 飲食的部分,補充對腸道有益的益生菌、益生質為優先,廖欣儀指出,因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系統,病毒主要從口腔黏膜、呼吸道進入到消化道,益生質與益生菌可以增加腸道好菌的繁殖,幫助好菌定殖在腸道,平衡腸道菌相,增強消化道的免疫力。 其他膳食纖維的補充也很重要。全榖根莖類食物,像是糙米、燕麥、馬鈴薯,比白米飯有更好的保護力。豆類製品,例如黃豆或是不濾渣的豆漿,含有高量蛋白質與膳食纖維,每餐的主食在糙米飯裡面加上黃豆是很好的免疫力組合。 蔬菜類建議以菇類為優先,水果也必須每天都補充。維生C含量高的芭樂、草莓、奇異果,建議一天補充1-2個拳頭大份量,不但抗氧化力高,也是免疫力的來源,尤其是老人小孩等免疫力較差的族群,在這時期應該多加強防護。另外,堅果類  食物,例如杏仁、腰果、核桃、南瓜籽有抗氧化物與礦物質,對抵抗力提升也有幫助。 此外,平常容易睡眠不足的人,也應讓自己擁有規律且充足的睡眠,多補充芝麻素、GABA等對入睡有幫助的營養,也能多一道免疫保護鎖。 廖欣儀強調,營養是從內部的調理,外部的預防也不可忽略,避免前往流行地區、注意手部衛生、戴口罩、注意營養均衡,讓自己在麻疹疫情隱憂下能有堅強防護。

Read More

動保司:不會拿走飼主的寵物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動保司十二日重申,禁止九百五十五項物種輸入做為寵物飼養還在討論階段,未來擬採飼主提出申報、透過列冊管理,「絕對不會拿走飼主的寵物」,民間提出的意見會妥善處理。 動保司長江文全接受寵物團體陳情表示,寵物分級管理目前仍在討論過程,不論是分類方式、名單,都還沒有定案。目前依科學證據提出來的名單,既有的飼主權益絕對不會受到影響;對任何物種都是基於動物福利的角度,絕對不會安樂死,「站在動物保護的立場,絕對一視同仁處理」。 江文全指出,市面的寵物飼養可能會有生態、公共安全,人畜共通病的風險,因此擬分級管理,針對高風險的物種有較強管制措施。高風險包含劇毒、大型具攻擊性、台灣氣候不適合等,目前還在討論階段。 江文全表示,物種的名單雖然列出九百五十五種,但其中已經有七成是禁止輸入的物種;實務上來說,以比特犬為例,只要配套措施完整就能降低疑慮。未來已飼養異域寵物的飼主提出申報、列冊、管理不會有額外處理,「絕對不會拿走飼主的寵物」。 至於是否能比照犬貓的模式辦理?江文全說明,犬貓現在的管理,個體要植入晶片、寵物登記、絕育,業者繁殖、買賣、飼養都要有許可證。若完全比照犬貓的管理會有更大的影響,不太可行;後續仍會與既有飼主及業者,保持密切溝通。 就販售、進出口業者而言,江文全不諱言,現在的異寵從飼養、繁殖、販售、培育、進出口,目前的法規是低度管理,所以推任何管制措施,在不同層面對業者可能都會有影響。

Read More

禁養種暴增 寵盟上街頭

寵盟認為,一味禁止飼養異寵,可能造成大量棄養或產業轉地下化;呼籲相關部門推動政策前,應先進行更充分的民眾溝通與宣導。                   (中央社)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寵物權益捍衛聯盟十二日走上街頭,對農業部擬增列禁止輸入飼養九百五十五種物種表達反對,認為一味禁止可能造成大量棄養或產業轉地下化,反而影響動物福利,政府應該提供更清晰的指導方針。 動物保護司三日召開「修正指定公共禁止飼養輸入動物種類」研商會議,增列禁止輸入或飼養動物共計九百五十五種物種。包括指定禁止輸入或飼養二十二類,有眼鏡凱門鱷、犰狳科所有種、河狸所有種、犬科所有種(家犬除外);另禁止飼養八種包含浣熊、鱷龜所有種等。 寵盟在台北市青島東路集會,並發布五點聲明指出,禁養政策需科學根據,目前提出的禁養名單未經充分論證,缺乏必要的科學證據與法律支持。動保司應該向大眾公開提供這些物種是否真正對社會秩序與公共安全構成威脅的詳細資料,並確保每個物種在飼養環境中的適應性與安全性。 聲明表示,全面禁養非根本解決方案,未經深入調查可能導致寵物市場與相關活動地下化,並增加政府監管的難度,進而引發寵物逃逸、棄養與不當對待等社會問題。禁養名單的推動需要有充分的後續監管措施,而目前動保司並未針對後續執行提出有效且可行的解決方案。 寵盟十二日抗議農業部擬增列禁止輸入飼養九百五十五種物種,恐影響動物福利。 聲明也提到,會中學者與專業人士曾對禁養名單提出疑慮,並試圖提供更具依據的建議。然而,回應卻是過於武斷與不耐聽取,決策過程中對特定群體的價值觀偏見。 聲明認為,政府應該為飼主提供更清晰的指導方針,幫助了解飼養寵物所需的基本設施與環境要求,並透過相關法規加強飼養行為的管理與督導;單純透過禁養來解決問題,會讓真正遵守規範的飼主受到不公平的對待,對非犬貓飼主的尊重與理解更顯不足。 動保司長江文全(前)表示,寵物分級管理目前仍在討論過程,不論是分類方式、名單,都還沒有定案。             (中央社) 聲明呼籲動保司在推動政策前,應先進行更充分的民眾溝通與宣導。全面禁養的決策背後應該有更詳細的民意調查,且對所有群體,無論是犬貓飼主還是非犬貓飼主,都應該給予平等的對待與尊重。

Read More

民眾黨挺柯捍衛清白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針對高院駁回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抗告,民眾黨十二日聲明表示遺憾與難過,強調會全力支持柯文哲捍衛清白,並提醒總統賴清德不要忽視人民捍衛司法正義的決心與勇氣。 聲明指出,民眾黨對高院駁回抗告表示遺憾與痛心難過,高院法官對柯文哲毫無逃亡動機與可能之陳述視若無睹,執意配合北檢在起訴後,仍企圖於審判程序中透過押人取供的侵害人權手段,補強北檢證據薄弱的起訴,令人無法接受。 民眾黨痛批,全案經過四個月偵查,搭配操弄輿論的炒作,以及抄家滅黨式的偵辦,如今在偵結正式起訴之後持續羈押禁見,質疑高院在經過翻天覆地、壓人取供的偵辦,仍然認為有勾串之虞,莫非已明知檢方辦案有問題、證據薄弱,卻仍執意屈從上意、積極協助檢方? 民眾黨表示,十一日有超過十萬的人民站上街頭,展現捍衛司法正義的決心;民調也顯示,有超過四成的民眾認為檢方的證據不夠充分。然而,政治辦案的黑手,讓高院做出與社會高度脫節的判決,也讓全民看見「綠色威權、司法不公」的壓迫。 民眾黨也正告總統賴清德,停止以司法作為攻擊政治對手的工具;並請民進黨主席賴清德停止迫害打壓在野監督力量,別再繼續殘害台灣民主。提醒賴清德千萬不要忽視人民捍衛司法正義、追求社會公義的決心與勇氣。

Read More

柯抗告駁回 涉犯多項重罪 有逃亡滅證風險

柯文哲再遭羈押提出抗告,十一日遭高院裁定駁回。(資料照)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前台北市長、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以及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台北市議員應曉薇、前台北市長辦公室主任李文宗等四人,因涉京華城、政治獻金假帳案,遭台北地院第三次召開羈押庭時被裁定羈押禁見三月。四人辯護律師先後提出抗告,高等法院十一日裁定駁回,理由為被告涉犯多項重罪,犯罪嫌疑重大,且存在逃亡及湮滅證據風險。 高院裁定書指出,柯文哲涉犯《貪汙治罪條例》多項罪名,包括收受賄賂、圖利、公益侵占、背信等罪嫌;沈慶京同涉非公務員與公務員共同圖利以及交付賄賂等罪嫌;應曉薇涉收受賄賂、洗錢罪等;李文宗涉收受賄賂、公益侵占、背信等罪。被告等人雖否認罪嫌,但卷內證據佐證其犯罪嫌疑重大。 考量被告等人所涉犯行多為最輕本刑五年以上有期徒刑重罪,且所涉罪數不少,刑責或重,依其身分、地位、經濟等情況,有動機潛逃海外或串(滅)證妨礙審判,難以輕微拘束人身自由手段防範。原審裁定羈押考量周全,核無不合。 對於被告抗告所稱犯罪嫌疑不重大、無逃亡及串證之虞等理由,高院合議庭進行審核後,認為被告主張的說法均不足採信,原審的羈押裁定及禁止接見通信措施也均無不合之處,所以駁回抗告,維持羈押禁見三個月原裁定。      

Read More

WBC資格賽通知 大王國家隊圓夢

中職台鋼雄鷹隊12日在台北大巨蛋舉辦簽名會,球員陳文杰(前左起)、陳柏清、王博玄、曾子祐、王柏融與吳念庭出席,與參與活動的球迷合影。(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 世界棒球經典賽(WBC)資格賽將在2月初報到,台鋼雄鷹的吳念庭、王柏融、曾子祐都有收到WBC資格賽的集訓通知,去年眼眶骨裂的吳念庭表示,現在已完全康復。 台鋼雄鷹隊昨天特別在台北大巨蛋舉辦活動,曾子祐、陳文杰、王博玄、王柏融、陳柏清、吳念庭都出席參加簽名會、與球迷互動。 世界棒球經典賽資格賽將在2月21日登場,2月初台灣隊35名球員就會報到開始集訓,之後再選出最後28人名單。雖然35人名單成員除了陳傑憲外都尚未公布,不過吳念庭昨天表示,有接到總教練曾豪駒的電話,「農曆年後報到,有被通知就強度拉高一點、好好準備。」 吳念庭在去年9月時被強襲球打中,導致鼻骨及下眼眶骨裂,球季也提前結束。不過他昨天表示,現在基本上都沒有什麼問題,可以打今年賽事。 今年球季吳念庭在台鋼雄鷹的背號從67號改穿以往熟悉的39號,對此,他說:「進職棒(日職)後都是穿39,在國家隊也是穿39,這個號碼對我來說意義滿大的。」 「台鋼大王」王柏融也有收到台灣隊集訓通知,他表示,「國家隊是每個人的夢想,有機會參賽大家一定會非常踴躍。」不過他指出,現在主要還是把重點放在新球季。 去年新人王曾子祐同樣有收到台灣隊集訓通知,他直言非常有意願參加,如果可以參加成棒國際賽事是對自己的肯定,希望可以有好表現,很期待也知道站上去有壓力,要準備好自己。

Read More

與統一獅議約卡關 陳傑憲談WBC:初一就練球

  統一獅隊球星陳傑憲目前還在與球團議約,他12日出席品牌代言活動,被問到是否議約卡關,陳傑憲笑說:「一定是卡關才還沒談好,兩方都會有想要的東西,這就是溝通。」(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 中職統一獅球星陳傑憲目前還在與球團議約,他表示,目前與獅隊談約還沒有什麼進展,對未來提FA,他直言,自己並不排斥;至於打WBC資格賽,他強調,請大家放心他的身體狀況,一直有在維持練習。 陳傑憲於去年底與統一獅隊的合約到期,在世界12強棒球賽奪冠之後,陳傑憲成為炙手可熱的球星,他與獅隊的議約進度也受到關注。 陳傑憲昨天出席代言活動時表示,「目前好像還沒有什麼進展,交給經紀人處理,跟球團這邊還在溝通,身為選手就是靜待消息。」被問到是否議約卡關,陳傑憲笑說:「一定是卡關才還沒談好,兩方都會有想要的東西,這就是溝通。」 陳傑憲最快明年球季結束後就可以行使自由球員(FA)權利,他表示不排斥,不過如果想要提FA,就無法與獅隊談長約,陳傑憲指出,「這是重點,如果他們(獅隊)認為我的價值有到那邊,薪水也OK的話就會留。」 陳傑憲指出,FA是球團之間的競爭,「選手也想知道自己的價值到底在哪裡,這也是選手的一個動力,如果實力被認可的話,可以有更好的薪水,也可以讓家裡過得更好、有更好的生活,這就是選手打職棒的初衷。」 從去年12月開始就活動滿檔、代言接不完,他開玩笑說:「一直在跟經紀人吵架,說沒辦法練球怎麼辦。」陳傑憲指出,12月時幾乎都住在台北,「因為我不喜歡跑來跑去,就早上安排場地訓練、去健身房,畢竟交通就會浪費2小時。」 他表示,希望透過12強奪冠讓大家曝光度變高,也是給後輩一個動力,希望把棒球圈帶起來。而緊接著將在2月到來的世界棒球經典賽(WBC)資格賽,「台灣隊長」陳傑憲是唯一從12強賽續戰資格賽的球員,也讓球迷擔心他的身體狀況。 陳傑憲自認狀況還不錯,身體、技術都有在軌道上,「請大家放心我的身體,我現在很健康也很年輕。」不過陳傑憲表示,今年農曆過年只會休息除夕1天,初一就要開始練球,「畢竟2月中就要比賽了,沒有什麼時間休息,這也是職業球員本分。」

Read More

第3度單場15+助攻大三元 康寧漢活塞第1人

活塞少主康寧漢(持球者)生涯第3度15+助攻大三元。(路透) 本報綜合報導 NBA底特律活塞十二日在主場迎戰多倫多暴龍,當家後衛康寧漢打出生涯最佳表現、繳出本季第7次大三元,率隊以123比114獲勝,而活塞總教練畢克斯塔夫賽前也宣布捐款救助加州野火。 主場作戰的活塞,上半場還以65比66落後1分,不過第3節靠著哈達威單節11分帶動下,反以99比93超前。 終場前5分鐘,雙方戰成109比109平手,隨後暴龍連續錯失4次罰球,反觀活塞靠著康寧漢強攻得手,取得關鍵4分超前,奠定比賽勝基。 康寧漢全場繳出22分、17助攻、10籃板,完成本季第7次大三元,全聯盟僅次丹佛金塊中鋒約基奇的15次及洛杉磯湖人球星詹姆斯的8次。 這也是康寧漢生涯第3度單場至少送出15次以上助攻的大三元,超越「微笑刺客」湯瑪斯,成為隊史第1人,活塞隊史上僅出現7次15+助攻的大三元。 畢克斯塔夫在十二日對多倫多暴龍的比賽前接受美媒訪問時,對加州野火災情表達關切之意並提到,「我們將和社區的力量一起行動,盡我們所能伸出援手。」畢克斯塔夫提到,「今天的比賽中,只要球員送出一次助攻,就會捐出500美元(約1.65萬台幣),給那些受到加州野火影響的人們」;而活塞昨天全隊共送出35次助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