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出禁聚令,仍正常上班上課營業

台北市疫情升級之後,民眾在戶外都戴上口罩,超市門前排起長龍。(讀者提供)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行政院15日上午舉行記者會,正式宣布雙北防疫警戒升到三級,但周邊縣市維持二級。雙北室內聚會最多5人、室外限10人,但這項禁聚令僅限家庭聚會,學校、營業場所、公務機關正常運作,大家可以正常上班上課。 陳時中說,配合校園正常上課,安親課輔補習班仍維持正常運作,但會以高規格要求防疫,若無法落實則需關閉。百貨要做人流管制,確保館內都帶口罩、美食街要落實實聯制。 由於遊樂園及觀光景點人數將超過第三級規定,觀光局副局長周廷彰表示,觀光局將會配合指揮中心規定,遊客中心展覽和聚會,就會依照新規定,要求室外10人,室內5人,6月3日自行車等大型活動也將取消,並將要求第一線清潔員要加強防護和清潔工作。 周廷彰表示,由於雙北升級為第三級,因應室內5人和室外10人新規定限制,經過盤點,北市並無觀光局轄管遊樂區,新北市則有野柳海洋中心、烏來雲仙等,配合中央規定,該兩處遊樂區下午4時起至5月28日暫時關閉;至於雙北以外的六福村等遊樂園不在北市範圍內,不受影響。

Read More

陳時中:移動管制,非封城

疫情管制措施升級,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中)強調,這不是封城,是移動管制,連7天破百例半數不明感染才封。(中央社,資料照)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行政院15日上午舉行臨記者會宣布,台北、新北即起至5/28實施三級警戒,室內聚會限5人、室外10人,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這不是封城,是移動管制,連7天破百例半數不明感染才封。 根據最新規定,5/15-5/28兩周緊縮管制,八大行業即時起實施,其他場所下午四點開始。雙北民眾外出全程配戴口罩,避免不必要移動或集會,家庭聚會室內五人、室外十人為限,有健康狀況一定要跟常規管道聯絡。 行政院院長蘇貞昌今天上午召開記者會,與會的指揮官陳時中宣布,今天會有180例本土、5例境外病例新增,一些熱區篩檢陽性率偏高,新北、北市萬華3%到10%不等,有相當風險,原本疫調做防堵,必須有社區防疫概念,必須提升警戒等級才能控制這波疫情。 行政院並宣布最新全國防疫規定,全國休閒娛樂場關閉,全國宗教祭祀場所全面停駛進香遶境,宮廟教會落實實聯制與社交距離、全國中小學停止對外開放。 陳時中表示,不是封城,這是移動管制,連7天破百例半數不明感染才封,13日新增北市萬華43、蘆洲4、宜蘭1病例。 截至昨天,台灣累計確診者1290例,包括1073例境外移入、164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感染源不明、14例調查中;另1例(案530)移除為空號。確診者之中有12人不幸死亡。

Read More

台灣蘋果日報 紙本18日停刊

《台灣蘋果日報》十四日宣布紙本將於十八日停刊。(取自蘋果新聞網)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十八年前五月二日在創刊、曾是台灣銷量最高與傳閱率最高的報紙的《台灣蘋果日報》,由於無法再長期支撐虧損,十四日宣布紙本將於十八日停刊。 《台灣蘋果日報》於十四日傍晚發出給讀者的一封信,信中指出,網路發展徹底改變讀者閱讀習慣,但數位洪流超乎我們想像,尤其是Google、Facebook等數位平台的壟斷,造成廣告資源的大量流失,對紙媒不啻是沉痛打擊。「我們是輸在另一塊戰場:輸在廣告資源被壟斷,輸在香港局勢惡化,造成我們無法再長期支撐虧損,縱然我們努力縮減虧損,仍然無法挽回頹勢。不得不宣布紙本停刊,把所有資源專注於數位」。 信中也指出,《台灣蘋果日報》紙本在五月十七日出刊最後一次報紙後,將在十八日起停刊,集中資源發展《蘋果新聞網》。

Read More

安心醫藥聯盟正式成立

中華生技醫藥行業協會與諭律國際企業諮詢管理顧問公司組成「安心醫藥聯盟」。(王冠斌提供) 中華生技醫藥行業協會陳建州理事長 醫藥品質提升 產業自主認證 「食在安心,藥求安全」為食品藥物管理署的施政使命,4月27日由中華生技醫藥行業協會與諭律國際企業諮詢管理顧問公司組成「安心醫藥聯盟」聯合認證單位,首波授證單位為全球連鎖藥局與新資生連鎖藥局,分別為桃園第二與第三大連鎖藥局。 中華生技醫藥行業協會理事長陳建州藥師表示,安心醫藥聯盟為業界自主發起的認證,適用於醫藥通路端的醫院診所藥局與製造端的生技醫藥供應商,聯盟宗旨包含絕對不提供偽劣藥、提供民眾正確用藥知識與專業諮詢、門市公共場所符合公共安全,也就是「產品安心、服務安心、場所安心」。 諭律國際企業諮詢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冠斌表示,隨著勞工維權意識日益高漲,本次認證也提供業者勞資關係權益諮詢與法遵服務,有好的勞資關係,對於企業經營者,如何營造友善職場、建全消費者與企業經營者之間的服務,以期引導企業、勞工、消費者及主管機關之間的正向意義。另外,律師張耕豪表示安心醫藥聯盟三大宗旨符合藥師法、藥事法與消費者權利,故於藥局提出認證資格申請,再由專家審核,以及律師協助見證下,最後由認證單位頒發安心醫藥聯盟合格證書。 安心醫藥聯盟宗旨符合消費者權益 身為桃園連鎖藥局在地經營授證業者,全球連鎖藥局總經理謝志明表示,全球連鎖藥局的經營理念為致力於社區民眾身心健康、打造藥師專業服務的平台,善盡社會責任,並以專業關懷,提供客戶服務。另外,授證業者新資生連鎖藥局,徐瑞櫻總經理表示,新資生連鎖藥局的經營文化架構為「新興活力藥局、多感服務、滋養生活」,門市要帶給消費者一個愉快又附有舒適快樂的環境,因此,在目前疫情尚未解除下,歡迎到安心醫藥聯盟認證的藥局,以提供合法用藥與正確專業諮詢,共同來為民眾的用藥安全把關。 為此,安心醫療聯盟特聘請新安東京海上產物保險公司台南永康服務中心營業科副科長張旭志擔任聯盟無給職專家顧問,提供消費者安心醫藥聯盟場域之消費者及經營者,更具體的消費保障及經營管理風險,其相關保險與保障措施,也實現新安用心,消費者放心的安心場域。 建構醫療共榮互利生態圈 中華生技醫藥行業協會(CBIA)由多位台灣產官學醫藥專家聯合倡議成立,會員涵蓋供應商(藥品、醫材、生技保健品、儀器、輔具等)、醫藥照護通路(醫療院所、藥局、中醫藥、養老村、長照機構、培訓機構等)、醫藥電商、資訊商、物流商與金控等成員,並結合工研院、資策會、醫藥工業技術發展中心等相關單位,特別是針對產業技術缺口與服務缺口相關領域,進行AI創新應用、預防醫學、健康促進以及長照服務之應用合作討論與規劃。中華生技醫藥行業協會的願景是,建構我國完善的醫療共榮互利生態圈,促進產業發展為目標,透過多元合作創新,將台灣生技醫藥的優良產品推廣到整個亞太華人地區,開創一個臺灣未來在亞太生技醫藥的關鍵平台。 醫藥通路安心用藥  藥事人員人人有責 陳建州呼籲生技醫藥行業應訂定專業化標準,由產業專家組成認證小組審核,結合工研院、資策會與醫藥工業技術發展中心與學校辦理教育訓練,頒發產業單位與人員認證。期待更多醫藥通路與供應商的加入,讓安心醫藥聯盟成為產業正面積極力量,給予消費者良好醫藥環境。

Read More

<府城廣角鏡>桃園阿燦,這一次全台灣都在看!

桃園市長鄭文燦如何處理中壢警察臨檢爭議全台灣都在看。(本報資料照) 蘇嘉宏 有些人明明就是活在社會底層的被統治者,卻有統治者的思想,分分秒秒下意識地想替統治者濫用公權力欺壓人民百姓來辯解!單身良家婦女走在路上僅因警察「不認識」,就可以被臨檢;被激怒說氣話罵警察蠢,就是妨礙公務?先把大法官釋字535號意旨、警察職權行使法相關條文構成要件放到遠遠的一邊,行政法是被統治者的法律,包括正當法律程序在內的諸多行政程序規定或基本原則,其目的都是在於限制公權力的發動與行使,保障人權。雖然桃園地檢還在偵辦中,但是公共檢核的場域中,人民受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絲毫不能被撼動半分,而替濫用公權力者擦脂抹粉的「1450」們,這一次只要稍稍冒頭就明顯地被社會共識所唾棄,也懂得禁聲不語。幾經政黨輪替的台灣,在民主、法治方面的成熟度,可見一斑。 面對黑道、酒店紛擾,之前警方有令人瞠目結舌的所謂「約制單」,這一周又出現「悔過書」!現在,警察的職權行使已經到了可以自創各式各樣的無法源依據的表單,命相對人簽署、認諾承擔法律所無的義務嗎?還有,依照警察職權行使法相關規定的要件,沒有一定的事實足認或合理的懷疑,僅憑警察沒見過妳、神色慌張或其他主觀上片面恣意的說詞,就可以發動臨檢?恐怕警察若此執法,自己涉嫌觸犯刑法強制罪的風險更高吧? 之前網路媒體調查,去年一年警察以社維法散布謠言移送裁罰的案件量大增,可是法院裁定不罰比例卻高達八成三。移送量之大、不罰比例之高,卻迄無任何刑事局或地方分局移送者出來認錯、道歉、賠償、受懲!加上稍早之前的「碰瓷執法」遭到法院痛打臉面,下令者也是輕輕帶過地被「調離現職」而已。 警察於公共場所或合法進入之場所,得對於「合理懷疑其有犯罪之嫌疑或有犯罪之虞者」、「有事實足認其對已發生之犯罪或即將發生之犯罪知情者」等,查證其身分。「合理懷疑」、「有事實足認」兩者,應由警察自為說明,遁避法定要件,近期新聞報導又有警察宣稱被攔停人民百姓為「準現行犯者」,執法者玩法、弄法,罪加一等! 近期警察執法爭議這麼多,令人好奇向來酷愛震怒的行政院長蘇貞昌怎麼不吭一聲?我們當然願意支持警方保護社區、除暴安良,但是看到「碰瓷執法」和濫權移送而未裁罰的狂妄囂張、揮舞約制單或悔過書的色厲內荏、壓制良家婦女留置九個小時的欺善怕惡…,我們無法吞忍! 這一次,桃園阿燦,身為地方行政首長,你的中壢,全台灣都在看! (作者為輔英科技大學教授)

Read More

<府城廣角鏡>我錯了,我不該相信政府:從每一次悲劇看政策改革之路

台灣人良善,也有慈悲之心,這在歷次的國內災難及國際事件都表現出來。圖為101大樓點燈祝禱。(中央社,資料照) 王冠斌 不過是要返鄉,原以為最安全的交通工具—火車,卻成為每一個受難家屬最恨的一個交通工具。也許有人說,不要苛責台鐵、交通部、政府,要怪的是包商…,但重點是這有意義嗎?這對於家屬而言,心中除了怨,更多的恨,恨不能救他的心肝寶貝,怨為什麼發生在自已的身上,大家的捐款、集氣、祝念,只會稀釋這個結構性的慣性錯誤,但不能避免,後續再發生的問題。 筆者經常坐客運上台北,有時候行程趕不及會坐高鐵,我其實都因為對於我國交通工程的施作、組織結構、積習已久的陋習,早已死了這條心,只會用賭的心情來搭運輸工具,儘量找比較好的交通工具、時段、座位來作最壞狀況發生時的求生可能,剩下的,真的只能靠運氣。但對於不了解交通業的惡習、文化及對於交通工程的人,是非常不公平的,因為他們相信我們的政府。這對於受難的家屬,如何接受。 一、失權與失衡的政府採購機制 這段時間,我們一直檢討我們的政府採購機制,但這些制度的作法,除了不斷的被破壞,也一直被迴避,比如,明知公開招標金額,應如何避免公開招標,如何作技術性的招標,便不容易被檢討。但這些,只有在行內的人才懂的作法,永遠都是魔鬼的細節,也永遠不被檢討,比如: 1.限制投標年限:違反政府採購企業,或重大工安之企業,應處以3年或5年等不得再投標,且其關係企業亦同,這對於重視工程安全的企業,便成為一個重要的指標。 2.莫名其妙的投標資格:常見不具該投標資格之業者,仍然在政府標案時居然能得標,常讓人常感莫名,但未見政府正視。 3.計畫性的標案還是應付式的標案:我國因為政黨屬性、政治文化、預算排擠、學術計畫、立法院或民代要求等原因,而作非連續性的標案招標,這對於開案的資格、執行、資格、檢核、驗收及後續追蹤等,便顯得支離破碎,也不是非這行業的人才懂的問題。 二、技術官僚與官僚技術的官場文化 交通工程與運輸工程,本是一個具高度科學、技術、人文及對於生命高度關注的一門學問,究其原因,在於其所有的每一個起心動念,都在在影響每個人的一次機會,就是生命的存續及家庭的圓滿。但這一門科學,在我國政府文化下,專門技術人員,已不容易被尊重,從目前的核四議題、新冠疫苗注射、高鐵地下水層及目前缺水要農民休耕救科技業等等,都可以看到原來的技術者,因為從事行政官,反而用官僚身分「欺負」技術工作者,這對於文官體制除了是一個傷害外,也漸漸的傷害下一個人及家庭。 筆者從事車禍鑑定工作也十多年,對於現行鑑定機制至司法制度,更是感觸萬千,倒也不是對於鑑定機制的失望,而是對於交通事故除了輕者財產損失外,最可怕的是家庭破碎下的真理追尋的煎難。 三、姑息且鄉愿社會文化 上一次普悠瑪事故時,我和受難者都是從韓國回台,而我是飛往高雄,他們是飛台北,那時我們回溫暖的家,但有人卻回不了家;今天,我們一家去台北,但又碰到這交通事故,本是無關,但感慨萬千。只是說,如同家屬在總統面前說,每次都說會檢討,給個交待,但結果只能用金錢來證明檢討的態度。只是,家屬看這錢,能得到未來心中的平撫嗎?相信是不可能的。 台灣一直充斥著「原諒但不追究真相」的習慣,這十年來,台灣發生地震、淹水、重大食安、工安、虐童、性侵、違禁品等,但並看不到社會更進步的力量,只剩下的是姑息。 四、本未倒置的協力單位 每次看到義消、義警、志工等,看著他們滿懷熱情且受人敬佩的義行,除了感激外,但這為數眾多的人,每個人背後更是一個家庭;只是,我們國家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看到多少預算的浪費、人力的浮濫、公開活動的浪費,心中對於預算有限而人力受限這理由,實在讓人無法理解。如果現行體制,有那麼多的人力需求,何不編制、給予訓練、給予裝備、給予家庭的協助等,這也讓從事危險性的工作者,給予最佳的體制協助,而非讓更多的義工、義消、義警等來作更多的工作協助。 五、省思代議制度對生活的影響 我國長期以來,少了理性,多了立場,用慣了立場,無法討論是非對錯,但這也不是一個短期的現象,而是長期以來的選民素養,也就是常有人說的,這立法委員、議員及民意代表,都是選民造成的一個權力移轉,現在卻反應在生活中的所有百姓。 此時,我們應多、更消楚的監督我們所選出來的民意代表。既然選的是議員,其本質就是服務在地選民,而非討論國家議題與非當地選民的議題;國會議員,也同此原則。 台灣人良善,也有慈悲之心,這在歷次的國內災難及國際事件,我們的表現,相信比自許文明的國家,更展現出對人文的關懷;但這能量不該讓代議制度只能在下一個重大事故發生時,才又不斷的檢討。沒有人希望,重大事故是發生在眼前的任何人。 (作者為獨任勞資調解委員)

Read More

一「筷」省水,省水達人教您重複利用水

慈濟邀您一「筷」省水,一起省下水庫蓄水量。(慈濟基金會提供) 本報訊 水情吃緊,經濟部宣布新竹、苗栗、台中、彰化部分地區清明連假後限水節水政策,部分縣市將採「供五停二」、減壓供水措施,以紓解水情,慈濟邀您一「筷」省水,一起省下水庫蓄水量,不僅不用擔心無水,更可以節省水費。 滴水成河、惜水如金!日常生活除了隨手關緊水龍頭,不讓乾淨的水流掉,經濟部水利署節約用水資源網也提供家庭節水秘笈:廚房節水、洗衣節水、馬桶節水、洗澡節水、庭園節水、其他節水,還有查漏與檢漏。長年推動環保的慈濟基金會化為SCD七字口訣:「澆喝沖洗,夠!夠!Go!」邀您省水(Save)、查漏(Check)、勤回收(Do),打開水龍頭同時,不忘一「筷」省水。 什麼是一「筷」省水? 慈濟基金會表示,打開水龍頭的水量不超過一根筷子的粗細,假設一個人一天洗10次手,一「筷」省水每次可節省1公升用水,一天約省下10公升的水,以台灣人口數來計算,一年將省下8395萬公噸的水,約可省下一座石門水庫的蓄水量,一年可省下超過8億的水費。 住在高雄的慈濟志工劉素花,家裡平常有3到4人,20多年來,家裡的水費約100多元;台北市陳姓慈濟志工與先生平時白天在家,小孩則是放學下班後回家,一家5口人兩個月水費維持在200元上下,很少超過250元。他們的節水方法就是:將水多重利用、力行1「筷」省水。 劉素花家用管子將屋簷的雨水接到水桶。(劉素花提供) 劉素花住家靠海,在家中透天厝頂樓及一樓屋簷放置大水桶集取雨水,雨水可用來手洗衣服、澆水、沖馬桶等清潔,為了避免孳生蚊蟲,她使用的是有蓋的大水桶。 三餐在家煮的劉素花重複使用自來水,例如用洗菜水洗碗,且每次開水都一「筷」省水,讓水流不要太大。劉素花說:上人說過「水是大生命」,是天公伯賜給我們禮物,缺水才知道是苦,養成良好習慣很重要,打開水龍頭水量太大,流掉太浪費水資源了,自己在家或外出都能做到省水好習慣,因水是公共財。很感恩先生每天幫忙,用水桶將雨水從頂樓提下來,而且先生更省水,因為做工的衣服比較容易沾到髒污,先生用回收的洗衣水,先洗自己的衣服一次,再將回收水洗浴室。 從事清潔工作的劉素花說:「水要用得適當,才好收尾。」她舉例走廊地板可以用拖地方式,不要用水管直接沖,直接沖洗反而擦乾要很久。洗浴室的沖水量少才不會濺濕衣服,一樣可以洗乾淨。劉素花說他們家把省下的水費都用來捐款給需要的人,對於省水,她再強調:「1『筷』省水,重複使用很重要,水用一次很可惜,命好不如習慣好。」 慈濟環保站安裝雨水水塔,供灌溉、清潔等使用。(慈濟基金會提供) 許多民眾也許沒有空間儲存雨水,沒有下雨時,也能透過「重複利用家庭用水」省水。陳姓志工一家除了在盥洗時,儲存熱水流出前的冷水於水桶蓄水,也重複利用盥洗、洗碗、洗手、洗衣後段比較沒有泡沫的水。陳女士表示,這些水都可以拿來沖馬桶、清潔地板、澆花草,因此家裡很多水桶,由於家裡五個人每天水的用量不小,因此儲存的回收水不會積很久,不會孳生蚊蟲。 對於儲水動作是否會造成不便,兩位志工都表示,已養成習慣,不會不方便。

Read More

<府城廣角鏡>從新疆棉花之亂省思台灣勞工勞動條件的困境

外送員的勞工權益受到關注。(中央社,資料照) 王冠斌 這幾天大家在忙著疫苗該不該打、長榮貨船卡航道還有旅遊泡泡什麼時候開始時,突然變成藝人代言問題:燒鞋子、剪衣服還有什麼棉花等問題,才在討論新疆棉花,在大家還在不知所以然下,才慢慢的了解一些輪廓,原來是在討論有關於人權的問題,也就是勞動者的勞動人權,如之前的印度童工、採礦礦工之死及血礸石等。在資本主義下,從事勞動工作者,是否在相對或高度剝削下,成為經濟下的墊腳石? 一、用什麼的代價作為未來的交換? 四班二輪的加班成本與職業疾病 常見目前以月薪3萬為基本月薪,雖然每月工作可能是15天,但每天值班12小時下,就現行法令,其標準工作時間是10小時,其另外2小時,係以1.34為延長工資給付,勞工並無法取得原有的1.67的工作報酬,但卻減少了原有加班費總收入,更遑論其因投保薪資應為包括加班費,更減少了以後可能的退休金6%的提撥,更別說是如有職業災害、職業疾病、資遣費等所產生的平均工資短少所帶來的傷害,更為殘酷。 職業疾病控制的手段,減少加班時數的累積 就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訂定有關職業促發腦血管及心臟疾病認定參考指引,常常就勞工因為職業疾病,如中風、猝死等顯性問題,常以評估發病前1至6個月內的加班時數為參考依據,一般會分別以發病前幾個月加班時數是否超過如前1個月100小時,前2-6個月80小時及前1至6個月平均工作時間45小時為超時認定原則。另何以加班費為累加成本,其核心目的旨在,期待用如此之加重企業成本負擔,讓企業主以增加成本為思考,進而增加人力之使用,而減少勞工過勞所產生之職業風險及社會代價。 二、勞動力的轉型,高壓、高工時或高勞動風險,成為未來勞動條件工作分水嶺 隨著新冠疫情以來,各國的經濟型態產生鉅大的改變,更形成不同的勞動工作型態。 勞動力轉型,集體性勞動環境,移轉為小規模型態生產。企業為因應人口集體活動所產生因疫情,造成公司整體性之停工,故分散性工作場域,變成為未來可能的常態,即使未來疫苗有效控制,相信這樣的工作型態已經是回不去了。 密集性及高資本性工作型態。世界競爭已經是全球化的必然,而區域競爭,卻未必是每位勞工能作適度的調整,因此,無論勞工工作能力與工作條件在未來,更是非常的顯著,而且在其薪資報酬,更是由市場決定,但令人遺憾的,政府常常想扮演公平薪資天秤者,但結果更是讓勞工陷入天秤上受傷的一端。 低階工作者保護與未定性勞僱關係認定 常常我們在逛百貨公司可見的櫃哥櫃姐,及清掃長輩或外送餐點的勞工(或自稱為或不得不成為自營工作者),常常因為勞務外包,一輩子所取得的薪資,仍然是以最低基本工資,數十年如一日,甚少增加;另外,還記得外送人員因車禍死亡,當時機關看似照顧勞工,並稱為適用勞基法,但不知近期,機關便開始以依事實認定為準,誠問,所有的外送工作者,是否有足夠的議約能力,相信事實上是不可能的,而相似的不同勞動工作者,問題仍是未能改善。 三、勞動人權口水政策,未見根本處理,勞資關係未來更為緊張 這幾年來,從勞動三法立法以來,勞方在工作權的保障,看似有所保障,但更顯極端,而資方的經營權保護,未見法律上保護與彰顯。 勞動事件法保護 勞動事件法上路,的確對於勞工工作權後續的救濟,的確有了不錯的效果,畢竟勞工在現行台灣就業環境是相對弱勢,但何以造成不健康的工作條件與環境,除了我國的產業特性及長期以來我們對於法規漠視外,更重要的是,企業競爭能力愈來愈難以面對全球性的市場競爭。個人從事勞資關係近二十年,每每勞資問題不就幾個問題,如加班費、資遣費、退休金、投保薪資和職災這幾類,因此,如何調整及改善企業經營環境,才是減少未來問題的根本。 企業經營權保障 這幾年來勞方受到資方不當對待確實常見,但企業經營不慎誤觸法規,卻未受機關以衡平對待,也因此,企業常面臨俗稱勞工蟑螂,被不當投訴,進而受到機關不斷的檢查、說明或自清等,其承受的困擾,未受機關所重視,反而成為討債的工具或打手。 四、小結 勞動人權,本是不分國別、性別、及各式身分,但在我們呼應對於勞動工作者其工作權保護時,個人期待我們在各方面仍有改善的方向。 僵化的法制,不應成為執行的工具 常見企業因為加班費少算了1元,而被罰2萬;打卡表因企業型態不同,而未製作,因此被罰9萬。先不論對錯,倘該非不可改善之事由,除惡法亦法外,但卻阻礙了企業對機關或法律的接受法感。 企業表揚,應重視勞動環境的落實 企業常接受政府表揚,但在勞動環境的改善,卻未見重視,因此,如為改善勞工工作條件,除法規可作鼓勵外,對於受有特定勞資糾紛之企業,應於3年、5年或8年內,不得參加評選或參與政府標案。 勞資關係倫理價值對待宣導 常見勞工常請假或遲到,企業主氣到請勞工離職,但忘記,可能有資遣或不當解僱,進而造成受罰,不過未見政府宣導,勞工工作態度與自重的職場倫理,只告知,可以投訴企業主,這如何讓企業服氣。另企業主欺凌勞工,剝削勞工,也是常見,但罰責讓企業主未有所改善,本該予以重罰。因此,勞資對等是一場永遠不容易達成的一個目標,但互相尊重,說明清楚,給予體諒,便成為企業與勞工應有的互動基礎,除了勞資間的努力外,政府的角色,不應迴避。 (作者為勞資獨任調解委員)

Read More

<觀策站>被妖魔化的核能發電

核能發電成本較為低廉。圖為核三廠。(本報資料照) 宋磊 正當藻礁公投如火如荼的進行時,究竟台灣是否要重啟核四?還是針對台灣的能源政策從新進行思辨?已成為近期藍綠兩政黨爭論不休的能源話題。本文深知,良好的能源政策,不但能夠兼顧環保與經濟發展,更能庇佑後代,給予台灣一個永續發展的機會。 我們必須這麼說,任何一個能源政策絕非完美,基於政策必須有所取捨,也同時必須兼顧經濟與環境的發展。以台灣的環境來說,尤其我國高度仰賴高科技產業,缺電成為台灣不能再度發生的事。放眼望去,無論是水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火力發電還是地熱發電,對於台灣的正面效益均遠低於核能電廠。 客觀來說,核能電廠應發電效益高於上述的能源形式,加上成本較為低廉,對於台灣的空氣、水源的破壞較小,適合成為台灣發展能源的路徑之一,但許多反核人士或環保人士,總是認為核電廠有核安疑慮,更認為台灣沒有空間處理核廢料的問題。 假若在不明就裡的情形下妖魔化核能,正式讓台灣在能源政策中走上一條不歸路的元凶。現今社會對核能議題存在的疑慮,基本原因為:不了解、錯誤資訊、極端的環保主義等。 事實上,核能的安全早已被全球所認可,歷次的核安危機所造成的傷害與死亡,遠低於日常意外,包括車禍、地震、水災、慢性病、癌症等,即使核能曾經有不良紀錄,但所造成的死亡人數與後續影響(環境),遠低於上述的意外、疾病。 同時,反核人士會認為,全球正在朝向廢核道路前進,必須這麼說,在全球暖化加劇下,加上發展經濟的層面下,環保、綠能固然皆是發展的道路之一,但各國至今不完全願意廢除核電的興建與發展,尤其在新一代的核能技術下,不但更為安全,對於核廢料的處理(乾式儲存法)也更為完善,換言之,若是全面理解核能電廠,不但會認定核能相當安全,更會直接將核能視為「節能減碳」的工具之一。 舉例而言,OECD的秘書長Donald Johnston曾言,核能是對抗全球暖化關鍵方式之一。聯合國的氣候專家Robert Watson在COP-6會議曾說,降低CO2排放最具經濟效益的方法,就是增加核能發電。歐盟原子能協會秘書長W. J. Kuster亦說,假使要達成京都議定書的二氧化碳減量目標,在未來25年,歐盟國家要相當於74座核四機組的核能發電,比現在核電規模增加1倍! 最為環保的歐洲國家,面對能源議題能從實務面進行分析,台灣既崇尚環保主義,難道不能更為與時俱進嗎?畢竟極端的環保主義不但有損於台灣的能源政策,更透過不實的核能資訊誤導社會大眾。 從政府執意透過破壞藻礁來增加台灣的電量,明顯看出「非核家園」的草率與不切實際。請試想:假如政府願意延續核能電廠的運作?假如政府願意透過科學化的途徑理解核四?但政府最大的問題在於,強行廢除核電,執意透過其他能源作為替代方案,相信傷害最深永遠是台灣廣大民眾與未來! (作者為中華戰略前瞻協會會員)

Read More

錠嵂祭出特斯拉贈員工!卜學亮獻唱「超跑情人夢」

卜學亮獻唱「超跑情人夢」。(錠嵂提供) 本報訊 新冠肺炎疫情打亂台灣社會,錠嵂保險經紀人的從業員卻逆勢成長,也催生出獨步全亞太的表揚大會,結合全台據點,讓業務員也能近距離、零時差的與大會主持人互動,大會還準備送出超跑特斯拉,讓員工直呼揪感心。 新冠肺炎疫情牽動台灣百業,「保險經紀人」身處防疫泡泡的一環之中,提供不可或缺的保障。今年三月份因「部桃事件」造成疫情緊張,「錠嵂保經」原定於台中中興大學舉辦「錠嵂藍鵲業務大會」來表揚優異業務同仁;但為了符合政府相關服役政策,避免加深全台防疫的壓力,決定改以線上舉辦!大會運用軟硬體設備結合,加上網路技術,線上、線下舉辦一場獨步全亞太的「業務表揚大會」。 錠嵂首次舉辦一個線上結合線下的業務大會,大會同步連線37個營業單位現場,還上演空中頒獎,打破地點限制;同時克服工程困難,隨時都能立即互動,打破時間限制!這樣近距離、零時差的「錠嵂藍鵲業務大會」是保險業中首見,也是台灣活動史上的首例,工程規模直逼專業電視台實況轉播。 大會同步連線營業單位現場。(錠嵂提供) 為了炒熱氣氛,現場除了有百萬現金要送給員工之外,還準備了一台特斯拉等高手來拿!錠嵂也邀請藝人卜學亮來到現場表演,獻上一段八年前單曲「超跑情人夢」,這首突然在網路爆紅的洗腦神曲,不是只有送超跑,非常契合「錠嵂」這塊老招牌,將在網路世代爆紅的象徵。 大會中總經理趙惠仙也向同仁宣布,錠嵂即將進入一個劃時代的階段,嶄新的精品服務,包含AI保單健診、保險組合器需求分析、商品推薦、Inforce APP及最新上線的精品業務個人行銷頁面等六大數位工具,協助同仁網路增員及銷售系統。 錠嵂保險經紀人公司在地深耕35年,去年一整年受到疫情的影響,雖處逆境卻不斷創造佳績,由於錠嵂對客戶保障的規劃多元,能提供不同保險公司,跨商品的搭配,這樣的投保趨勢,不只消費者接受度高,而且不少社會新鮮人更是趨之若鶩。例如,去年台灣產物保險的防疫保單,造成一股投保旋風,短時間內欲投保人數暴增,錠嵂適時補上缺口,提供消費者更優質的服務。 消費習慣導致產業結構的調整,錠嵂去年從業人員不減反增,人數更是來到歷史新高點,光是去年新增人力就超過千人。為提供更多就業機會,錠嵂2021年八月份將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TICC)舉辦一場大型「徵才會」,將廣邀社會新鮮人、風險管理、財經領域等好手,來到現場詳細了解保險的新業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