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策站>救台灣水果 不能靠砸錢

蔡孟峰 中國海關總署公告暫停進口台灣鳳梨,聲稱是因為有介殼蟲害,農委會的應急措施是砸10億元救台灣鳳梨行動,正值產季的鳳梨可能只是暫停進口的起始而已,自2013年起,中國成為台灣水果的最大外銷市場,即使農委會2017年成立農業外銷平台小組,也沒改變這樣的外銷政策,一旦還有其他水果被中國停止進口,政府有多少個十億能救? 其實在一片「救救鳳梨」的聲浪中,應該要先檢討的是台灣農業外銷平台,成立以來是否發揮功能,協助過農民拓展除了中國以外的通路,在銷往其他國家的條件上,是否能夠維持與銷往中國一樣平盤甚至更好,「給他魚吃、不如教他釣魚」,政府如果遇上被停止進口就只是一再砸錢,後續萬一還有蓮霧、芒果及其他水果農產品被禁,再多的補助也非長久之計,農民的經濟影響只會愈滾愈大。 根據農委會統計,台灣外銷水果的種類多達34種,鳳梨和釋迦更是奪下水果外銷的冠亞軍,去年台灣水果出口值排行第一的是鳳梨,外銷額超過4萬噸,主要出口國家為中國及日本,但銷往中國佔總外銷量9成以上,也就是說外銷倚賴中國市場已非一朝一夕,如果不是中國突然暫停進口,恐怕並未引起國安高層及庶民百姓的注意。 2013年隨著兩岸經貿交流,台灣與中國以民間的「合作社」及「供銷合作社」對接水果等農產品的貿易貨物,表面上並沒有農委會等官方介入,農民也能夠經由正常收購管道賣到穩定的價格,尤其這其中並不區分藍或綠執政縣市,曾經有過因為香蕉產量過剩滯銷,台灣這方的合作社出面以統一價格收購後銷往中國,農民損失才未擴大。 農委會2017年試圖成立農業外銷平台,配合執政黨新南向政策,分散原本銷往中國的水果農產品市場,但是新南向國家因為大都為熱帶氣候地區,除了價位偏高,當地民眾無福消受以外,就是因為氣候保存不易,近幾年來仍然無法改變中國佔有率的事實。而前高雄市長韓國瑜2019年對外簽了13億元MOU,農委會說如果沒有協助,保證這些合約一定無法達成,後來外銷也不了了之。 中國禁鳳梨可能只是一個起始,台灣既為水果及農產品王國,政府早就應該有分散投資的概念,和開發新外銷管道,這一次砸10億,靠政府和民間集購來救,如果還有下一個,又能救多少。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Read More

<觀策站>蔡政府的國安高層改組只是個笑話

網路瘋傳國防部長邱國正(圖)上任懶人包的第一條就是「皮鞋襪子要公發的,迷彩褲扣子要扣」。(中央社,資料照) 江振義 農曆春節剛剛迎來「辛丑」牛年,蔡政府就重彈推出「國安、國防、兩岸」的高層人改組,把所有相關高層官銜全部換人,表面上看起來是英文調整國安隊伍,重新出發,但實際上卻是讓人搖頭的人事笑話。 先來談談由國防部轉任國安會諮詢委員的嚴德發,這個人事派令無疑是個徹底羞辱嚴德發的安排。這並非嚴德發首次轉任國安會諮詢委員,早在2017年1月就幹過此職,成為中華民國史上頭一位退役上將出任國安會諮詢委員的特例,後來在同年5月他就升任國安會秘書長。 國安會諮委看似位高,但卻只如其名只是個諮詢職務,有人比喻國安會的諮詢委員位就比照部會的次長級,下轄一到兩位助理或研究員,在馬政府任內,曾任新聞局長的楊永明,就寧願選擇降級出任比照任十四職等的國安會副秘書長,而不願屈就先前馬英九派任的諮詢委員一職,可見得這個特聘職務層級之差,更別談國安會諮詢員會與國安會秘書長兩職的高低差距。 嚴德發擔任過小英指派的國安會特任秘書長一職,而後轉任國防部長,沒想到現在卻被拉下部長一職,回歸四年前自己擔任的國安會諮詢委員,等於是降級改任,不知嚴如何能夠忍受這口被蔡英文看扁的鳥氣,從擁有十數萬大軍的軍政首長,屈就成為陽春國安幕僚,更別提還要接受全無國安戰略經歷的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的指揮領導。 嚴德發的任命,成為這一波國安、國防與兩岸事務高層人事布局的第一個大笑話。 第二個笑話,則是把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擺到國安局局長的位子,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屈就阿通伯的差勁安排。陳明通兩度擔任陸委會主委,是實際負責制定與執行蔡政府大陸政策的首席政務官,結果這次改組,把陳明通轉任到國安局長一職,但以陳深厚的兩岸事務資歷,要入主國安會擔任秘書長都綽綽有餘,如今卻低就為國安局局長,可真是委屈他了。 相同的道理,轉任國安局局長的陳明通,要去聽國安大外行的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的指揮調度,恐怕也會口服而心不服吧。 接下來要談談出任陸委會主委的邱太三,也是這一波國安兩岸人事布局中最為爭議的人選。時代力量的前立委黃國昌痛批其違法濫權關說司法,施壓基層檢察官,成為蔡政府推動司法改革的最大笑話,如今出任陸委會主委,不僅是邱本人恬不知恥,相關人事安排更是完全沒有是非可言。 而邱太三過去雖然擔任過陸委會副主委,但以當前蔡英文自己所製造出來的兩岸僵局,如果沒有戰略決策上的改變,邱太三恐怕也只能繼續尸位素餐,把陸委會當成全行政院最閒的冷衙門來管。 最後再來談談從國安局長轉任國防部長的邱國正,這也是個讓人跌破眼鏡的笑話級安排,姑且不論邱國正能否完成蔡英文所期許的下一階段國防改革,邱的治軍理念就經常成為軍事媒體圈茶餘飯後的笑話,說邱國正治軍最有名的就是要求軍營內垃圾桶內不能有垃圾,水溝裡不能有水,甚至網路上還瘋傳邱部長上任懶人包的第一條就是「皮鞋襪子要公發的,迷彩褲扣子要扣」,這種只講求形式主義的軍政首長,能否因應兩岸不對等軍力發展的威脅,實在是得打個大問號。 蔡英文自己臉書上秀出外交,兩岸與國防安全的三個「鐵三角」,不去談無涉這波改組的外交體系,光是看兩岸與國防安全這兩塊領域,就可以知道這兩個三角形,肯定是一扯就破的「紙三角」了。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Read More

雲林宗教互助共善 一串鑰匙串起人間大愛

2月24日雲林慈濟志工余天助(左)代表致贈組合教室鑰匙,由印可法師(右)代表領取。(慈濟基金會提供)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慈濟基金會提供嚴淨菩提教育基金會雲林虎尾講堂10間組合教室,2月24日舉行捐贈啟用儀式,雲林慈濟志工余天助及大成不鏽鋼公司協理陳松茂代表致贈,印可法師代表收下整串的組合教室鑰匙,這串鑰匙不僅串起佛教團體互助的大愛,也祝福在組合教室內的信徒,能從佛法教育中找到開啟人生智慧的鑰匙。 嚴淨菩提教育基金會雲林虎尾講堂籌建教育大樓,信眾捐地,講堂以貨櫃屋搭建成克難的講堂。慈濟基金會2020年底剛好有一批組合教室,這是從南投田豐國小完成援建工程後送回。營建處陳文亮說:「這批塑木它的狀況還非常地良好,我們希望物命延續的概念,資源共享。」陳文亮表示,因緣殊勝,法師為了弘揚佛法、推廣佛學教育,如此克難用貨櫃搭建當教室,同樣都是善能量的道場,希望這組合教室能夠嘉惠更多有心學習佛法的人。 嚴淨菩提教育基金會印可法師感恩慈濟基金會讓弘揚佛法再度跨出一大步。「這是讓我非常感動的一刻,在生命裡面,個人的因緣,只有個人承受,在物資上面我們總是很拮据的在做一些事,今天應該是眾生有求,菩薩有應,才能安住在這裏,我們想要做的是教育,感恩上人給予我們極大的助力。我們有的是心法,上人給予我們的是圓滿的法。」 這次組合由大成不鏽鋼公司與慈濟一起協力,大成不銹鋼協理陳松茂表示,在佛教當中有一個感觸,真的是一個「緣」字,自田豐國小拆解後,找尋落腳處,佛菩薩真的是有緣千里一線牽,落腳雲林嚴淨菩提基金會。 雲林慈濟志工余天助感恩法師給慈濟結好緣的機會:「感恩證嚴上人的慈悲、大成鋼謝董事長的成就,高專陳文亮用心的規劃,在這寬廣的地方,看到熟悉的塑木大愛組合教室,美好的土地,推展利益群生,淨化人心的志業活動。」 「台灣無以為寶,以善以愛為寶」,藉由此因緣,累積更大能量,將慈悲的佛法弘揚於世間,大家一起共善、共好,組合教室啟用能發揚光大,度化眾生為人間造福。

Read More

<觀策站>台灣,如何偉大?

馬前總統念茲在茲的「一中各表」,證明國民黨的路線,不但是解鎖兩岸的關鍵,更是讓台灣安身立命的方向。(中央社,資料照) 宋磊 隨著2021已正式進入二月,在農曆春節前夕,素有「政治金童」的趙少康,在迅雷不及掩耳的情況下,不但宣布重返國民黨,揚言參選2024總統,更喊出「讓台灣再度偉大」的口號,這句話不但與美國前總統川普所說的「讓美國再度偉大」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撇開意識形態不談,本文僅針對趙先生的話語做出評論。 雖然目前距離2024仍有一段時間,距離國民黨下一任黨主席選舉仍有半年以上的緩衝,但不能否認的,無論是兩岸或外交政策,皆是台灣未來能否安身立命的關鍵。 首先,海峽兩岸從2016年至今,因蔡政府不願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隨即進入冷凍狀態,外交上台灣遭到孤立,政治上兩岸互不相讓,自詡為「辣台妹」的蔡總統,更認為能在兩岸關係中扮演掌舵者,但現實終究為殘酷,北京當局至今仍不願與蔡政府進行會談。 其次,台灣如何偉大?台灣如何安居樂業?本文認為關鍵在兩岸關係的改善。兩岸固然有其複雜的政治關係,但現實面來說,台灣的經濟出口仍必須仰賴中國大陸的市場,至今北京並未因蔡政府不承認九二共識而刻意中斷雙方交流,代表大陸仍願意與台灣和談,無奈蔡政府不領情,更刻意拉攏美國對抗北京,不智之舉已讓兩岸陷入困頓。 第三,回顧馬政府時期,台灣不但獲得超過一百多國的免簽,台灣更成功重返世衛大會、國際民航組織等組織,外交上我國僅失去一個甘比亞,政治上兩岸關係透過世紀之握的「馬習會」,獲得世界各國的讚賞;時任總統的馬英九更獲得美方信任,持續在安全議題上合作。 第四,台灣的命運與對岸息息相關,兩岸關係的改善台灣才會好,才有機會讓台灣再度偉大的站上國際舞台,相反的破壞兩岸關係的基礎,關於台灣的發展、突破皆為空話。相形之下,蔡政府所打出的口罩外交,雖然不能完全否定對台灣的貢獻,但現實在於,台灣仍無法參加世衛大會,疫苗何時來台也毫無定數,號稱最會外交的蔡政府,仍舊無法突破馬政府時代的處境。 台灣如何偉大?關鍵在於承認、維護九二共識的一中各表,事實證明民進黨的兩岸/外交路線完全失敗,唯有國民黨的路線才是務實之舉,對台灣來說,中華民國政體與台灣息息相關,更是牽動兩岸關係的關鍵,台灣雖非美國,但只要維護兩岸關係,仍能站在國際舞台發光,更是為台灣下一代找尋出路的關鍵。回顧過往,無論是趙少康所談的「讓台灣再度偉大」,或是多年前朱立倫所談的「兩岸好,亞洲才會好,亞洲好,兩岸才會更好」,或是馬前總統念茲在茲的「一中各表」,皆證明國民黨的路線,不但是解鎖兩岸的關鍵,更是讓台灣安身立命的方向,與其批評藍營親中,不如再度證明唯有國民黨能改善兩岸關係,務實的兩岸政策與外交路線才是台灣生存關鍵。 (作者為中華戰略前瞻協會會員)

Read More

大亞集團 18億度發電量地面型太陽能電廠啟用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全球氣候變遷加劇及疫情持續升溫,為國際經濟局勢帶來大衝擊,綠色能源成為驅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隨著政府力推六大核心戰略產業,能源串接領導品牌大亞集團早已擴大綠能布局,集團子公司心忠電業股份有限公司去年(2020)於台南學甲建置76MW國內首座獲准私人大型土地變更地面型太陽能電廠,於今日(2/3)舉行謝土暨啟用典禮,預估未來20年將帶來超過18億度的發電量,發電收入上看90億元,產能可望突破業界新高。 國際能源總署(IEA)指出,2020年全球新增再生能源發電容量創新高,近90%新增電力來自再生能源,僅10%來自天然氣與燃煤,預計到2025年,綠電將取代燃煤50年來霸主地位,成為最大電力來源。低碳投資牽動全球產業布局,低碳營運模式也儼然成為企業永續經營關鍵,2020年為大亞集團品牌溝通元年,多年積極佈局能源產生、傳輸、儲存到轉換,其中集團子公司心忠電業股份有限公司也不停止發展綠色能源的腳步,台南學甲76MW太陽能電廠已於2020年12月8日併網發電啟用,不僅為國內首座獲准私人大型土地變更地面型太陽能電廠,選擇以居全國日照量之冠的台南作為太陽能電廠所在地,期盼為台灣增添豐富的潔淨能源,於2020年2月3日(今)舉行謝土暨啟用典禮。 臺灣西南部地區雲林、嘉義、台南、高雄為養殖漁業重要基地,近來農漁村人口萎縮,人力嚴重不足,產出更是不符合經濟效益,而心忠學甲76MW一案,為民間企業進行地目變更建置第一型太陽能電廠首例,此案建置採天然滯洪池工法,植入式基樁、不填土、施工過程不破壞魚塭現況,加上完工後的漁塭具有蓄積雨水提供滯洪的功能,可有效幫助雨季期間當地排水,活絡生態系統。此外,蓄水的魚塭亦可避免東北季風造成的揚塵問題,另電廠設計採無線邊框有利洩水專利式380W單晶模組與非晶質變壓器,將發電損失降到最低,持續貫徹大亞精神,連結科技邁向永續! 大亞集團沈尚弘董事長表示,大亞集團旗下已有53座生產售電收入之太陽能電廠,總裝置容量為120MW,而截至2020年底,總發電量更已累積約達1300萬度。台南學甲76MW太陽能電廠的啟用,預估可在未來20年帶來超過18億度的發電量,約等同8千3百萬棵樹木的吸碳量,發電收入更是上看90億元,產能可望突破業界新高!大亞除了是能源串接的領導品牌外,對於企業社會責任更是責無旁貸,而再生能源的使用,在眼下國際潮流,更能幫助國內廠商符合「用電大戶法規」要求,並與蘋果、微軟、亞馬遜等國際大廠的綠電供應鏈串接,維持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同時使相關產業,在這波全球供應鏈調整的挑戰中確保競爭優勢。大亞集團將繼續以創新求變及前瞻思維推動產業前進,成為穩定的綠色力量,在環境、社會、及企業治理上更加強茁壯,為台灣社會串接更安全穩定的電能,齊力推動能源轉型、穩定向前。

Read More

<觀策站>能改國號?!改不了國運的蔡政府

蔡總統口口聲聲說是最為謙卑的政黨,如今伴隨著時代力量,刻意挑起更改國徽的敏感神經。(中央社,資料照) 宋磊 1/29立法院通過由時代力量所提議的決議,特別針對國徽與國民黨黨徽相似,要求內政部在兩個月內提出報告,因此事為重大議題,相關部門應不敢大意,但對於中華民國(台灣)而言,更改國徽真的為必要嗎? 對於本文而言,中國國民黨為中華民國的創始政黨,中華民國的國徽與國民黨的黨徽有著極為類似的樣貌本為天經地義,畢竟國民黨為開國政黨,對於中華民國的一切,包括制度、憲法、國旗、國徽等皆有直接影響,即便國民政府1949年撤退來台,中華民國與國民黨也已在台灣這片土地耕耘70餘年。 國徽不但代表中華民國身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也代表國民黨為中華民國的創始政黨。如果未來政府強行更改國徽,不但是否認中華民國憲法的合法統治權,更會危及中華民國的生死存亡。 如今更改國徽已甚囂塵上,未來有否真正執行仍有待觀察,隨著獨派勢力一再橫行,對於中華民國的國家圖騰有所抹滅時,正是台灣最為危險的時刻,尤其2016民進黨上任至今,始終不願改善兩岸關係,不但直接否認九二共識的模糊貢獻,更是給予北京當局頻頻施壓台灣找尋藉口,當台灣無法走出國際、區域時,獨派分子認定唯有更改國徽才是唯一辦法,這不但是損人不利己,更會危害兩岸關係的發展。 蔡總統口口聲聲說是最為謙卑的政黨,如今伴隨著時代力量,刻意挑起更改國徽的敏感神經,假使未來更改成功,下一步就是直接宣布法理台獨,對於國軍、國人、兩岸、區域、美中皆會造成嚴重傷害。 改得了國號,卻改不了國運的蔡政府呀!台灣國際地位始終與兩岸關係緊緊相繫,唯有維持現狀、承認九二共識才是唯一的正道。畢竟兩岸命運與台灣民眾息息相關,獨派份子強行與對岸撕破臉,只會加速北京武統台灣的決心與速度。 中華民國已在台灣耕耘70餘年,對於台灣土地/民眾貢獻卓著,試想:若沒有當時國民政府撤退台灣,台灣民眾更無法獲得中華民國憲政的保護,過著自由民主的生活。 更改國徽猶如華航正名一樣,最終仍無法改善台灣的國際地位與兩岸關係,請務正視兩岸關係現存事實,在「承認九二共識的一中各表」狀態下,恢復兩岸關係的談判,正如江啟臣主席所言:更改國徽,無助於台灣取得疫苗的進度;更改國徽,沒有辦法解決當下疫情的危機;更改國徽,無助於中華民國國際地位的提升;更改國徽,也不會改變民眾關心萊豬進口的態度。 國民黨應以態度面對更改國徽一事,選擇維持現狀,致力改善兩岸關係,那至於民進黨與時代力量選擇衝撞現狀,破壞兩岸關係,如此不智的做法相信歷史自有公評。 (作者為中華戰略前瞻協會會員)

Read More

<觀策站>「台積電強大引起美國焦慮」,誰說的?真的嗎?然後呢?

台積電(TSMC)被稱為「護國神山」。(中央社,資料照) 烏凌翔 新聞中文網1/29的一則報導標題。同一天上午11:04,台灣的中時新聞網就報導了這則消息,標題是「『台積電強大讓美國不安』 日媒:美推動半導體分工自食惡果」。 隔了兩天,1/31,下午14:17,一般跟中國時報立場相反的自由時報,也發了這則消息,標題類似:「台積電太過強大! 日經:美國感到不安」,但沒有強調美國「自食惡果」。 中央社1/31深夜 22:56才發了標題為「日經:台積電太強大實力出乎意料 引起美國焦慮」的報導。 其實這則報導來自日本經濟新聞,早在1/27,18:05就上刊了,1/28,5:10還更新過,日文原文標題「台灣TSMC, 生產技術で 独走 各國政府が府政增產要請」譯為中文是「台積電 生產技術獨步 各國政府請求增產」。為何譯為中文後標題變了呢? 首先,編輯並沒有杜撰,中文是日文的全文照譯,倒數第三段確實是這麼寫的: 「美國您憑藉自已設計的水平分工,推進沒有工廠的經營,誕生了高通及英偉達等實力企業。但向專利及數據等無形資產傾斜,將生產甩給亞洲的結果是分工深化,台積電擁有了出乎意料的實力,如今美國也感到不安。」 日經中文版的編輯看了全文後,認為日文原文中的重點是「美國不安」,把它做成標題,這是編輯的工作,為讀者摘要,善盡「守門人」的責任,值得讚許。比現在很多為了吸引流量的那種,寫成「令『他』感到不安」要有意義得多。 好,那麼現在問題是:原文作者的洞察有道理嗎?即,美國真的感到不安或焦慮了嗎? 從美國政府強力要求台積電到美國設廠的行為看起來,美國確實對於本國半導體製造商-現在最強的就是英特爾(Intel)-技術落後,無法製造出最先進的晶片,至少有所警愓!江湖上傳言,美國第五代匿蹤戰機F-35所需的晶片,也得由台積電來製造才能維持強大的戰機性能。先進戰機=軍力=國力! 如此看來,缺乏天然資源與龐大市場的台灣,除了戰略位置之外,還擁有一項人造的重要資源-很會製造晶片的台積電,因而獲得國際強權大國的青睞。是因為如此才被稱為「護國神山」嗎? 不過,這種把科技產業視為國家戰略資源的說法,筆者曾為文闡述,被半導體業者的臉友駁斥,他們站在產業從業人員的立場,並不希望國家太多干涉,認為企業擁有更多自由發展空間才合理。 如果「科技歸科技,政治歸政治」的理想能夠實現,那當然十分美好,但是若不希望台灣政府干涉台積電,要設想,當其它國家政府來要求台積電優先生產他們急需的晶片時,台灣的政府要如何回應?可以跟老外這麼說嗎:「我們崇尚自由貿易,你們自己去找台積電談吧」? 政治無所不在,以前中華民國為了加入國際體育組織,常用的一句口號:「運動歸運動,政治歸政治」,後來證明是做不到的,因為你不玩政治,別人會玩,你不接招就自外於棋局了。奮勇參與,還有機會不做棋子。 即使台灣自己不「干涉」台積電,美國已來「長臂管轄」了,課徵台積電稅收的台灣政府可以因為美國是我們的「保護國」,就任由「美國隊長」來指揮台灣隊的隊員嗎? 有趣的是,對於這則日本新聞社發的報導,親中的中國時報,與反中的自由時報,看法相同,難得唱衰美國派與唱旺台灣派有了一段合聲? 最後,「正主」台積電還沒發聲呢,看看他們接下來在外國官員與台灣政府的夾縫中,如何回應?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Read More

<觀策站>蔡英文和蘇貞昌 你們累了嗎?

蘇貞昌率領衛福部長陳時中大啖台豬美食,開放美國萊豬進口的政策根本八桿子打不著關係。(中央社,資料照) 江振義 有一種緩解疲勞的飲料最近猛在電視上打廣告,女主播和攝影師一再出包的脫線表現,在廣告中打出「你累了嗎?」的台詞,傳達了現代人面臨精神與情緒疲憊時的荒唐反應。 這則提神飲料的廣告正好適用現在的蔡政府,總統蔡英文與行政院長蘇貞昌,還有一堆內閣閣員的表現,還真的好像那些失神凸棰的廣告演員,做出一些讓全民傻眼的荒唐舉動。 日前,蘇貞昌率領衛福部長陳時中與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等內閣官員,一起到台北市一家知名的牛肉餡餅店大啖豬肉美食,還邀請媒體到場拍攝,用意是要推銷健康安全的台灣豬肉,為本土豬肉加持宣傳固然是好事,但那滿桌的豬肉料理,卻和蔡政府強行通過立法、開放美國萊豬進口的政策根本八桿子打不著關係。 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最近宣稱,「糖還有硝酸鈉,都是毒品,為了保鮮,我們還是放一點、大家還是吃;而萊豬在一個限度下,應該是沒有問題」的論點,也引發國人譁然。 如果蘇貞昌與內閣閣員,還有大諾貝爾獎得主都要為美萊毒豬背書,那應該是在攝影機前排排坐,帶頭表演吃萊豬給全民觀賞,以示政府進口萊豬的政策沒有錯誤,而不是拚命吃沒有萊克多巴胺安全顧慮的台灣豬,然後宣傳優良的台灣豬,結果百姓還是不知道自己何時會誤食到連這些政府大頭都不敢吃的美國萊豬。 看著這些蘇內閣閣員的集體吃豬肉秀,真的讓人覺得想說一句「蘇貞昌,你累了嗎?」然後趕緊大灌幾口提神飲料,接著告訴人民,應該如何面對不知躲在何處的美萊毒豬。 整個蔡政府面對萊豬進口的話題,簡直可以用手足無措來形容,說好了不讓學校童,軍人,國家運動員吃萊豬,但碰上野黨提國會立法,執政黨卻封殺了學校營養午餐禁用萊毒的條文,然後政府主管部會全面拒絕進行「萊豬標示」的逆向操作模式,擺明了想要偷渡萊豬,讓美國毒豬進入台灣市場於無形。 今年元旦,蔡英文在公開談話中說會用最謙卑的心情面對萊豬問題,期盼國人體諒。她搬出了自己最擅用的「謙卑」口頭禪,卻還是讓對解決面對萊豬之毒的頭痛問題無解的百姓感到困惑與無奈。蔡英文用開放萊豬進口,以及全民的食安健康威脅,換來了什麼了不起的外交成就? 蔡英文自知處理萊豬事件的態度過於鴨霸,用完全執政的優勢霸凌了全體國民,日前又說要在農曆年節期間下鄉說明萊豬政策,像這樣輾壓國人的食安權益,事後再來企圖緩和人民的憤怒情緒,擺明了也是跟蘇貞昌一樣打混扯淡,真的讓人同樣地想問蔡英文一句「你累了嗎?」 其實,蔡英文與蘇貞昌等人一連串脫線的言行,不僅得依賴提神飲料來幫助清醒頭腦,更應該跟漫畫「多啦A夢」裡的卡通人物一樣,好好的吃幾塊「誠實豆沙包」,再說出心裡的老實話才對啊。

Read More

日本埼玉縣醫院群聚 已31死

日本東京鄰縣埼玉縣戶田中央綜合醫院傳出COVID-19群聚感染,已知310人確診,其中31人死亡。(圖取自Google maps)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越來越緊急的日本,傳出鄰近東京的埼玉縣爆發醫院院內大規模感染,目前已知有三百一十名院內職員與病人確診,並且已經有三十一人死亡。埼玉縣政府已針對這起院內感染事件進行調查,日本中央政府勞動省也已和埼玉縣組成防疫小組進行防疫指導。 根據日本放送協會(NHK)的報導,爆發這起院內感染的埼玉縣戶田中央綜合醫院,是日本政府指定的救災據點醫院,去年十一月就首度發現有職員受到新冠肺炎病毒感染,之後陸續傳出確診案例。到一月十四日確診案例已累積至三百一十例,其中包括三十一人死亡。一月六日,勞動省防止群聚感染小組和埼玉縣成立聯合防疫小組,據稱這起院內感染已逐漸平息。 根據日本「日經新聞」報導,日本中央政府已宣布關西地區的大阪、兵庫、京都的三個府縣、中部的愛知和岐阜兩縣,還有福岡、櫪木兩縣,以及東京圈共十一個都府縣進入緊急事態。另據NHK報導,三重縣與熊本縣也已自行發布區域級緊急事態宣言。

Read More

<觀策站>務實歐盟值得學習

宋磊 歐盟與德國、法國、大陸領導人視訊會議,宣布已完成「中歐全面投資協定」(CAI)談判。(路透) 去年12月30日,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德國總理梅克爾和法國總統馬克洪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視訊會議,中歐領導人正式宣布已完成「中歐全面投資協定」(CAI)的談判。 對比先前歐盟與中國之間因人權議題的不愉悅,如今兩大經濟體正式結盟,朝向全面合作的道路邁進。這則消息不但震驚國際,也讓未正式上任的美國總統拜登顏面無光。 其實,歐盟最終選擇與中國簽署投資協定,早有蛛絲馬跡可循。例如,身為歐洲商會在中國的會長Joerg Wuttke曾言:”There’s real beef in it and it does not make sense to wait for Biden”(歐中投資協定裡面有實際的好處。我們為何要等拜登上台才去爭取?)其他還有”Australia, Japan and Korea signed RCEP without labour act so how come we are trying to force China to accept our way of…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