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我在基隆走讀

■黃作炎 人生旅程就像一張沒有回程的單程車票,一站又一站,一城又一城,悲喜交加,有哭、也有笑。回味曾經走過的地方、遇見的人,碰到的事,回味悠悠過往、喜怒哀樂,湧上心頭。 個人在中東、東歐、地中海沿岸等地遊走。走過:伊朗、土耳其、希臘、東歐(維也納、布拉格)、波羅的海(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北歐(芬蘭、瑞典、挪威、丹麥)、北非摩洛哥、肯亞、俄羅斯西伯利亞鐵道……等地。走讀這些奇風異俗異國的城市,腦海中浮現過往在電影中德情節和場景,我用「電影」的跳接筆法,「走讀人文視野」來旅行,我看到北歐的極光、看到東正教教堂、看到西伯利亞冰天雪地、看到斯拉夫、韃靼人、穆斯林個人種的生活情景、看到人們的宗教信仰、看到人們為生活努力活著、看到萬物在叢林中的吶喊,也看到隨時代的變遷,帶來對生命的讚頌。 所見所聞,總是充滿著無限的思念。近9年來,每年都有好幾趟遊走在世界各國古文明之地,在2020年2月走完寮國之後,疫情Covid-19如排山倒海反撲全世界,幾乎全世界都被鎖住,我無法像以往來去自如。 心想自己身為台灣人,何不用另一種方式來認識台灣?在疫情中,不能出國、我開始在台灣各地遊走。在台灣微解封之後,我踏上一段北台灣懷舊的旅程,回頭省思兒時父親帶著我們全家出遊的情景,歷歷在目,甚至想起好幾次到基隆拍片、觀光、吃美食、啖海鮮……等等的情景。 基隆是一座充滿故事的城市,在北台灣這塊土地上,彷彿一場時光旅行,像是重看一部老電影、重聽一首老歌曲,記憶中歡樂的情景,慢慢地浮現在腦海。 原來,認識台灣,就從走讀基隆開始。 我不在電影院,就在人生路上,行旅! 我來到情人湖、大武崙砲台、大武崙山步道,見到古蹟砲台、軍營門牆等遺跡。 基隆港港邊的「海洋廣場」在面海的木棧道上漫步,吹吹海風、看那一隻又一隻的飛鷹。在正濱漁港、和平島、沙灣……等地,驚覺基隆與我幾年前看到的印象有些差距。 回想1998年曾經參與台影《真情狂愛》導演黃玉珊,來到基隆和平島、七堵拍攝,那時基隆和平島海岸邊柔軟的沙灘、海蝕地形,奇形巨岩、坑坑洞洞、高低起伏。我們劇組選在夏日基隆和平島烈日下,在岩岸邊發現一株仙人掌,多刺又炫麗,它在烈日豔陽下越顯美麗,就像劇中主角小蘭的人生,曲折多舛、炫麗奇異的人生。 於是,我開始蒐集有關基隆的資料,基隆市的地勢多丘陵而少平地,人民聚集於基隆港沿岸、海岸線及基隆河河谷一帶。在基隆山眺望大海、眺望這城市,會讓你覺得好像義大利的熱那亞海港城。 基隆是許多台北人出門的好所在,想欣賞海景還是大啖美食,開車、搭火車不用很久,都能抵達。除了基隆車站周邊的美食,還有悠久歷史的老店美食,不只有廟口夜市,還有巷弄小吃、餐酒館……等等獨具港都特色的美食文化。 在電影《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姚煒曾在基隆港等著他的船員的男友,侯孝賢《悲情城巿》裡,在火車上被警察臨檢的梁朝偉,說著很生澀的台語:我是台灣人!導演張作驥在的《黑暗之光》,李康宜住在基隆城隍廟附近面對基隆港的盲人按摩院。 《千禧曼波》裡的長發飄逸的舒淇,在夜裡跑在怎麼都跑不到盡頭的「中山陸橋」,現今成為影迷到基隆火車站,必走的一條陸橋。電影《親愛的房客》裡,男主角莫子儀住在金蓬萊社區那一棟頂樓加蓋的四層樓、他可俯瞰港灣美景、和KEELUNG地標觀景台,但他總是悶悶不樂。 走在基隆我總是聞到鹹鹹的海味,特別是在清晨崁仔頂的魚市場,那鮮甜的海鮮味,淡淡的香氣總在委託行區飄散,那是日本東洋的氣息,還有在我離開基隆之後,閉上眼、深呼吸,總會聞到的氣味,那是基隆人特有的人情風味,等你親自來基隆看山、看海之外,才能嗅出的一種味道。

Read More

〈彩繪人生〉老當益壯 郭清華完成第3場半馬

議員郭清華三度挑戰古都馬半馬,順利完賽,體能狀況佳,甚至贏過年輕人。(圖/郭清華提供) 台南市議會臥虎藏龍,議員郭清華報名參加台南古都賽,順利完賽人生中的第3場古都馬拉松半馬21K組,以總時間2小時08分26秒完賽,在男B組、307人中,排名79名,總名次在9054人中,排名2045名,老當益壯、體能佳,傲視年輕人。 今年61歲的郭清華,為安南區選出的議員,已連任六屆,相當資深。郭清華從年輕時,就保持運動習慣,除慢跑外,也游泳、爬山;郭清華說,擔任議員後,時間有限,慢跑成為他最佳運動方式,若無應酬,會利用上午或傍晚空閒時間,至曾文溪堤岸慢跑,這項運動習慣已經持續2、30年。 慢跑多年,從來沒有想過參賽,3年前,首度想要挑戰自我,報名參加古都馬半馬組,當時成績還不到兩小時,去年和今年也都報名,不過他坦言,受到疫情影響,近年成績略微退步,不過大致相差無幾。 郭清華說,他每次慢跑,至少都跑10公里,為參加古都馬,在賽前也加強練習,調適自己的體能狀況。年齡雖然邁入六字頭,然郭清華的外表、體態都維持得相當好,根本看不出實際年齡。他說,運動好處多多,除身體健康,參加半馬賽,挑戰自我,在碰到瓶頸時,能夠自我堅持到底,跨越困難,也是對自己的最佳鼓勵。 (記者林雪娟)

Read More

〈彩繪人生〉張白伶 發願誦讀金剛經

張白伶領悟到,佛法教導如何修身、修心的智慧法門,其實全在生活細節裡。(圖/張白伶提供) 長期投入寫作與藝文策展工作的張白伶,發願誦讀大乘佛法寶典《金剛經》一整年。談起發願起讀《金剛經》這件事,緣起於夫妻二人染疫的一段心路歷程,讀經,似乎成了她今生必定完成的使命般。 接觸《金剛經》之後,每日誦讀鑽研,她並不若其他高僧大德們的泱泱徹悟,讀著樸實的經文內容,慢慢地,全部身、心、靈都被洗滌過,一日日各種情緒妄念,喧囂煩心逐漸「平息安頓」下來。從此,她的這顆心終於可以成為生活的指南針了。 譬如,假日與先生尋常爬山走路,面對著路旁不知名的花樹植物們,開始覺得安靜喜歡,無聲的情思油然而生,凡人,凡事,凡物皆令人感激,天上的鳥鳴有如天籟一樣。她也會蹲下來觀察地上有什麼蟲子,再仰望蒼穹,讚嘆著自然界的生機勃勃,看看日移庭影亦是樂事一樁。 《金剛經》裡佛陀的教誨,也讓她慢慢了解自己與別人是分別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課題,無形中感覺到《金剛經》的經文潛移默化的引導,為人際關係畫出界線,也尋覓到屬於自己的安靜綠洲。 她個人的閱讀習慣,這些年來已從”書蟲”蛻變為”書痴”,非常喜愛反覆品讀同一本書,又或是喜歡哪一位作家就把他所有的書都找來看看。 談起讀經,她一開始的操作是,早課虔心念誦全經一遍,夜深人靜時再深入鑽研一段段經文內容,她非常感謝好友推薦藏傳佛教大德-索達吉堪布開示講解《金剛經》的「能斷-金剛經給你強大」一書,反覆翻閱十多遍,堪布講經仔細圓滿又莊嚴,一字一句解惑又釋現;索達吉堪布是唯一在哈佛、耶魯、史丹福、清華、北大等近百所高校的講台上留下過身影的心靈導師。 《金剛經》全名: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譯經者鳩摩羅什的版本文字非常優美,並不難懂。《金剛經》原本就是佛陀與弟子須菩提的日常對話,問答錄。 張白伶認為,她真切領悟到,佛法教導如何修身、修心的智慧法門,其實全在生活細節裡,保有的這顆心,千萬不要被種種對象、事物所奴役,應該對於萬事萬物不滯留、不執著放任心念流淌,那麼成形於寬廣天上的那道光,自然會推動你前進! 神佛們不能無所不在,所以留下了無數經典幫助人們尋得解脫之道,並且安身立命。最後祈願所有手捧《金剛經》的人,都能斷除一切苦,並感一切因,誠心受一切果,然後用澄淨無染著的心過日子,活出此生最好的自己。 (文∕記者趙家麟)

Read More

〈彩繪人生〉揪同好組方舟樂團 史慧文義唱 捐打賞金

方舟樂團團長史慧文,熱心公益,並將打賞金全數捐出,獲選台南市好人好事代表肯定。(記者林雪娟攝) 方舟樂團團長史慧文,從國小教師退休後,參與多個社團和公共事務,樂團成立後的打賞金,更是全數捐出,以樂音療癒人心、以金錢協助他人,讓史慧文獲得台南市好人好事代表肯定。史慧文表示,樂團取名「方舟」,希望以表演幫助社會上需要救助的朋友,為善發聲、替公益奉獻,讓愛芬芳滿溢。 史慧文甫踏入教育之路,教的就是特教生,後轉任低年級導師,除課業教授,更重要是輔導這群甫上小學的孩子生活常規、品行,除是老師,更是孩子的「學校媽媽」。退休後,史慧文更忙碌了,至區圖、美術館擔任志工,甚至樂於捐血,助人一命。 史慧文口條順暢、聲線優美,並擅長樂器彈奏,工作時,就代表學校參加演講、朗讀、歌唱比賽等,都獲得優異成績,史慧文心想,若能憑藉自己的能力,有所發揮,不僅可以增加自我存在價值,展現自己音樂專長,更能以音樂,來服務社會。史慧文努力考上街頭藝人證照後,更將打賞金全數捐給慈善團體行公益。 行有餘力的她,更邀集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方舟樂團,取名方舟,就是希望能夠努力幫助他人,1元不嫌少、1千元不嫌多,一點一滴累積,涓滴成河,除捐給機構、團體,出身教育圈的史慧文,決定將打賞金捐給自己曾服務的永華國小和同樣位於南區的省躬國小及新興國中。 她表示,這3所學校位於市區,然弱勢學生甚多,許多公益、慈善團體,有時會認為學校位於市區,資源多,反而遭到忽略,其實這3校位處南區邊陲地區,她允諾3校,每年各捐3萬元,至少連續捐3年,若打賞金額不夠,史慧文和夫婿就自掏腰包,若行有餘力,她也將曾服務過的東區大同國小,列為第四個扶助對象,希望透過小小義舉,為孩子的未來開拓康莊大道。 方舟樂團除至各地展演,更至日照中心、關懷協會等地義唱,希望帶給大眾歡樂和愛。史慧文說,人生旅途上,應要做些對社會有價值的事,除了活得問心無愧,若能將小愛變成大愛,讓自己成為更具溫度,更擁有存在價值,大家一起使力,推廣公益,讓社會更溫暖,更有人情味。 (記者林雪娟)

Read More

〈彩繪人生〉蔡桂鳳南女辦展 與學妹玩蠟筆畫

藝術家蔡桂鳳在台南女中圖書館展出「畫趣.悅.悅樂」個人畫展。(記者楊淑芬攝) 藝術家蔡桂鳳近年來投身油蠟筆人像創作,3月起在台南女中圖書館展出「畫趣.悅.悅樂」個人畫展,日前和學校高一學生交流,她鼓勵學生放手去畫,只要喜歡的題材,就投入鑽研,多看,多想,多畫,生命一定會有所回報。 蔡桂鳳的母親陳寶嬌、姊姊蔡蕙香,一家3人都畢業自台南女中,都熱好藝術,蔡蕙香畢業自台灣藝術大學(前國立藝專)是學院派,母親和蔡桂鳳則是業餘熱好者,母女3人曾於1988年在台南市文化中心舉辦慶祝母親節3人「母女西畫聯展」,傳為美談,至今母女3人仍做畫不輟。 蔡桂鳳喜愛繪畫,曾於何肇衢老師、陳銀輝老師、康碧珠老師畫室習畫,是新化美術協會會員,每週都和畫友前輩互相切磋人體、人物模特兒,度過每週一、週二的快樂時光。她曾參展千人美展、曾參展中日亞細亞現代美術交流協會展、每年新化美術協會聯展。 蔡桂鳳(後左一,紅衣)和台南女中高一生一起享受創作人像畫的快樂時光。(記者楊淑芬攝) 蔡桂鳳近幾年來投注在油蠟筆人像創作,她說油蠟筆與油畫的特質很像,又攜帶方便,是很好的創作工具。在人體與人像的創作中,專注於捕捉模特兒的情境變化,隨順著自我情感與思路的抒發,達到物我合一的境界,著重在繪畫肌理,與衣、物的色彩表現,徜徉於當下作畫的樂趣。 今年南女高一美術課有安排蠟筆畫,所以學生很期待和學姐一起作畫,在美術教室上課當天,以油蠟筆示範人物寫生,她以10分鐘時間,畫友洪國輝老師擔任模特兒速寫示範。並邀請60級陳秀鳳學姐擔任模特兒,讓學生完成速寫人物初體驗。 蔡桂鳳說,人物畫的背景多數依照模特兒的表情氣氛再以旅遊的景點去搭配,自由發揮。她告訴學生,最基本要有興趣去畫,興趣也是可以培養,並且多觀察、多畫,用鉛筆、炭筆、色筆不拘,甚至毛筆書法,都可使素描進步,人像也可從石膏像開始練習。 二堂課的時間很快過去,學生們都畫得很投入,而且都畫得很有特色,桂鳳說以初學者的角度來看已經很厲害了,畫後大家一起舉高自己的畫作,大喊著創作自由快樂。 (記者楊淑芬)

Read More

〈中華學園〉我的減去法

台南市裕文國小六年六班 ◎謝丞睿 人生中,總會面對許多「斷捨離」,就如同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我們都會追求許多技能、目標。有時目標太多,什麼也無法完成。目標太多就無法兼顧「質量」;沒有品質,欠缺細膩度;量過多,便無法滿足質的要求。 從小,我學了很多才藝:鋼琴、跆拳道、口琴等……。有一次,回到外公外婆家,因為房子比較老舊,仍使用傳統爐灶,燒開水,要使用煤炭或木材,但是木材不夠,這時,外公請我到外頭找些木材,我疑惑的問:「等我找完,正在燒的水不就冷了嗎?」外公說:「既然無法將水燒開,那該怎麼做?」我想了想,突然靈光一閃:「把一半的水倒掉。」外公就說:「這就對了!」在每個人有限的時間內,選擇適合自己的才藝,就是明智的抉擇,重「質」及重「量」,才是明智之舉。 使用減去法,幫助你更快達標。走在一條布滿荊棘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走在平整的道路上,看清目標。 如今,我也把減去法使用在心情上。當我在失望及難過間徘徊,我就會使用它,減去多餘的情緒,使內心的陰霾消散。在身陷泥沼時,奮力站起;在大雨之際,撐起勇氣的一把傘,抖去身上的水珠。

Read More

〈中華學園〉嚴肅表象下的溫柔

台南市德光高中二年一班 ◎鄭之喬 身穿軍服,總是筆直挺拔地站在校門口,不苟言笑地守護著師生們。這是我對學校教官的印象。直至一次事件,顛覆了我對教官的印象。 自國中以來,我對教官向來抱持畢恭畢敬的態度,因身著軍服且頂著教官的頭銜,許多像我一樣普通的學生遇到教官皆避而遠之,不敢和他有多餘的交流,深怕一不小心落入教官的檢查範圍。 不過,身為學生會的一員,我時常得和教官所帶領的糾察隊接觸,因為有許多活動是我們所合辦的。在一場活動中,我們因意見不合及利益衝突而致雙方破局,鬧得不可開交。學生會據理力爭地列出了數項糾察隊的不是,而他們無從辯解,僅能沉默嚥下卻又不甘心。事情愈鬧愈大,學校不得已,只好召集了學生會以及糾察隊的幹部坐下來好好談。 在這場會議中,教官從座位上站起來,劃破了寂靜得令人毛骨悚然的肅靜場面。他開口了,言語中充斥著道歉及自責,說他身扛糾察隊領導的重任,將所有過錯一肩攬下。我聽出他的語氣中略帶著一點鼻腔共鳴,接著,令人意料之外的是,他竟落下了男兒淚,斗大的淚珠從他眼角滑落,雖我無法曉得那是委屈、無奈,還是感到自責的淚滴,但這一次,且這唯一一次無意地瞥見教官的脆弱,著實令我大吃一驚,那畫面也從此取代我腦海中教官的嚴厲印象。 教官一肩扛下所有過錯的精神令我折服,他不輕彈的男兒淚使我如今憶起仍歷歷在目。我更深切的明瞭,教官不是冷酷無情的雕像,他也有喜怒哀樂,也有脆弱的一面,看見教官脆弱的一面並不令我感到可笑,反倒是察覺到了他那嚴肅表象下的溫柔。

Read More

〈中華學園〉錯將路燈當月光

台南市善化高中二年九班 ◎張宥榛 思念堆積如山,你或許不曉得我對你的思念有多深,尤其是在寂靜的夜晚裡和孤獨的夕陽下。 曾一同走過的那些路,在就在那一刻全部瓦解,宛如從未發生過。我獨自一人沉浸在過去的回憶中,心裡不停地吶喊著,希望你能再多看我一眼,陪我多一點。仰望天空,那一輪明月掛在暗夜中,月光正好灑落在我身上,伴隨著我的孤獨行走。 穿越了無數的漆黑,終於,黎明將至,與我同行的光芒也悄悄轉變為陽光。 穿越了無數的光輝,太陽逐漸西沉,我並不畏懼夜晚的來臨,因為月光會陪伴我走過昏暗,直至黎明。 今晚外頭靜悄悄,抬頭,仔細看,灑落在我身上的光原來是路燈。原來啊……!陪我走過這些黑暗的不是月光,而是路燈,它閃爍著,彷彿在與我告別。雖然黎明未至,卻已經暗了,剩下我一個人,這一次我感到了恐懼。 錯將路燈當月光,而我迷失於這片汪洋。

Read More

〈中華學園〉感謝陪伴,幸福成長

台中市龍泉國小六年乙班 ◎何翊綵 首先我特別感謝那些我喜歡的歌手,因為每當我遇到悲傷的事就會用手機聽歌,當眼淚流下來,難過也就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了。感謝歌手用優美的旋律照亮我人生中的灰暗時刻,淚流滿面之後便是笑逐顏開。 感謝學習路上碰到的每一次難題,只要我順利解完,腦中的知識又會多增加一項,而且那挑戰成功獲得的成就感,還能洗刷我剛陷入困境時的不快樂。 我也要謝謝爸爸媽媽,每當我被欺負時,他們都會教我如何反擊才是最好的。雖然我的人生沒有很順暢,但至少不是不幸福的;如果沒有爸媽,我也不可能有這樣的生活,就算偶爾挨罵,我依然覺得過得很好。 很幸運可以出生在這樣的家庭,我會惜福感恩的。

Read More

〈中華學園〉森林大火無尾熊逃離

台南市大橋國小六年十一班 ◎陳語柔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