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客運796公車7月起調整為木柵至中和 取消板橋段

796公車自七月一日起行駛動線調整為「木柵-中和」。(新北市交通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為配合臺北市捷運環狀線南環段工程施工,臺北客運七九六公車發車站位自七月一日起從木柵站遷移到象頭埔站,同步試辦調整行駛動線為「木柵-中和」,敬請乘客注意。 交通局運輸管理科科長林詩欽表示,七九六公車原行駛路線為「木柵-板橋」,行經景美女中、新北市新店區寶高園區、捷運七張站、大坪林、捷運秀朗橋站、中和台貿一村、板橋監理站、板橋外站、後站商圈至介壽公園,惟中和至板橋區間與三0七、五七路線重疊度高,因此經發函區公所及徵詢民眾意見,決議七九六路線裁撤中和至板橋區間站位,調整為「木柵-中和」並調整為一段票收費。 交通局提醒搭乘七九六公車的乘客可至「雙和里-連城中和路口」沿線站位轉乘五七公車並享有公車轉乘優惠,或於「捷運中和站」轉乘三0七公車至板橋,反向亦同。 有關七九六公車調整行駛動線及裁撤、新增部分站位等訊息可詳見附表,並已於車廂內、沿線站位及網站公告,民眾亦可利用大臺北公車動態資訊(https://ebus.gov.taipei/)查詢。

Read More

〈中華副刊〉古卷新開天地心

■谷永建 當今,很多家庭都把書櫥作為不可或缺的傢俱之一,裡面琳琅滿目地擺滿了中外名家作品,很有書香門第的氛圍。 我家搬新家時,就特意買了一個書櫥,並且新添了《黃帝內經》等一部分聖賢之書充實在裏面。說來不好意思,自從買來這些書以後,它們就一直被我束之高閣,日復一日地躺在書櫥裏。如果不是因為生病在醫院躺了幾天,如果不是因為我的主治醫生向我推薦《黃帝內經》這本書,恐怕我此生極有可能與這本聖賢之書失之交臂,我想那將是我終生的遺憾。 住院期間,有一天趁著王醫生值夜班,我走進了他的辦公室。一番寒暄過後,話題自然落到了我的身體健康上來。我長歎一聲,開始歷數自己的患病歷程。 「您說我以後應該怎麼辦呢?」我把苦水倒完,眼巴巴地看著王醫生,等著他為我矯正人生,指點迷津。 王醫生是個爽快人,微微一笑,直言不諱道:「根據你的檢查結果再結合你的敘述,我判斷你身體並無大礙。就你而言,你的所思所想天馬行空,不尊重客觀規律,脫離現實生活,把自己的思想禁錮在一個狹小的空間當中,不得病才怪呢。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多讀書,讀好書,用書武裝自己的頭腦,用正能量把你腦子裡的負能量擠走,逐漸讓自己的心靈安寧。」 我點點頭,很贊同王醫生的觀點,並請求他給我推薦一本合適的書,他脫口而出:「讀《黃帝內經》啊!」 接著王醫生就《黃帝內經》這本書如數家珍般娓娓道來。他說,《黃帝內經》是華夏醫學的源頭活水,它的最大特點就是不僅告訴我們什麼是好的生活習性,什麼是壞的生活習性,更重要的是告訴我們怎麼健康生活,怎麼順應春夏秋冬的自然規律……」 出院以後,裝幀精美的《黃帝內經》被我從書櫥裡翻了出來。捧著這部古老、璀璨的醫學巨著,想到這麼長時間我竟然一直對它置若罔聞,我的內心頓時升騰起深深的自責與內疚。《黃帝內經》開宗明義:「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細細品讀之後,方知其蘊含的豐富知識,其所提倡的人生智慧和哲學理念,確實讓人受益無窮,使我從中讀到了生命應有的從容姿態,領悟到了心靈寧靜的奧秘。 古卷新開天地心,這場與《黃帝內經》的邂逅,徹底改變了我的生活觀念。它不僅是醫學典籍,更像是一位人生導師,用兩千年前的智慧解答現代人的困惑。它教會我的不僅是如何調理身體,更是如何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時刻保持樂觀從容的積極心態,那些「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的教誨,早已超越了醫學的範疇,成為滋養生命的清泉。

Read More

〈中華副刊〉藝文再連線 臺大中文系與中華副刊展開合作

當學術重鎮與文化媒體相遇,深度對話於焉展開。 2025年,擁有堅實學術根基與國際視野的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將與歷史悠久、讀者群廣泛的《中華日報》副刊攜手連線,合作推動社區藝文風氣,以兼具人文深度與社會關懷的文化平臺,激盪出跨領域的思辨與對話。 甫完成修復的臺靜農人文會館,一方面承載臺大中文系的人文精神,也為校園和社區的連結提供了理想空間。未來臺大中文與中華副刊將定期於此合作舉辦藝文講座,除了提前發布相關資訊,活動精華也將由《中華日報》副刊專文記錄,讓無法親臨現場的讀者感受現場氛圍,共享藝文連線的成果。 早在1980年至1981年,時任系主任的葉慶炳教授即有與《中華日報》副刊合作製作「台大文學週」專輯的先例,雙方早在上世紀就已累積深厚情誼。此次的「藝文再連線」,不僅延續了這段傳統,更為其注入嶄新的時代意義。 雙方的首波合作由「文的間距與渡越:臺灣——捷克近世文學與思想」、「『世界中』的東亞古典學」等跨國計畫領銜登場,後續亦將推出關注國際人文視野與當代議題的系列活動,廣邀藝文愛好者共襄盛舉,一同見證這場跨越時間與空間的文化對話。

Read More

〈中華副刊〉上阿里山找冬天

■過敏人 聽說冬天來了,聽說冬天還沒來,不然十二月怎麼還20度呢?我決定上到海拔2,216公尺的阿里山森林遊樂園區找冬天,聽說冬天在那作客,帶來6度C的氣溫。為此我準備了厚羽絨外套、毛帽,又在背包中塞滿暖暖包。 已經分不清是我與媽媽同行,還是媽媽加入我的尋冬之旅,總之,我的行程從去看望山上的弟弟,搖身一變成為「去看媽媽山上的兒子」。瞧!媽媽的兒子不正站在阿里山轉運站等著我們?喔!他不是冬天,他是我的弟弟,也是此行的專業導覽員。 弟弟在山上工作五年了,這是我第一次上山看他。遞上四種口味組合的台酒泡麵當見面禮,希望暖暖他的心。健不健康就……先不考慮。園區處處是景點,皎潔盛開的海芋、在日本櫻花品系(粉紅色花)重磅登場前先撐住場面的山櫻花、砍了又種的大片柳杉林、很厲害有十大功勞的植物名字就叫十大功勞,雖然它看起來樸實無華。好啦!在這打結,剩下的讓專業導覽員繼續。 經過三小時的遊園,舅舅對導覽員有問必答的專業解說十分滿意。疑?那來舅舅? 我穿著中筒登山鞋,肩背登山包,手握登山杖,打扮成登山人士。舅舅神清氣爽的背著精緻的日本品牌後背包,拉著一個銀光閃閃、嶄新的、附雙密碼鎖的登機箱,乍看之下,像前往機場的商務人士。不知道老媽怎麼把舅舅拉上阿里山的,難道是傳說中的情緒勒索?一定不是!一定是親情攻勢。於是,舅舅不僅從家裡陽台看到落日餘暉,更在小笠原山景觀平台目睹了從雲後倏忽跳出的太陽。儘管初升起的冬日陽光如此溫暖,她仍然艷麗的令人無法直視。 在海拔2,216公尺的阿里山,我遇見了冬天,她送給我好舒服的冬日陽光,華麗、閃耀而舒暢;媽媽見到他久違的兒子;舅舅的阿里山經驗值與知識量雙雙飛漲,正方興未艾得規劃下次的一日遊。至於導覽員弟弟呢?他得到台酒泡麵組合禮包呢! 在山上,我寄了張明信片給阿嬤,認得一些字的阿嬤可以慢慢看。帶著台灣山林奇遇,我們搭上台灣好行,重新投入都市的塵囂。此行尋冬之旅,美景在握,不留遺憾。

Read More

〈中華副刊〉精神崩解與女性書寫——韓江《素食主義者》的心理寓言

文/劉哲廷 畫/李昕 韓江的《素食主義者》是一部從精神層面剖析個體存在的小說,它不僅探討了創傷與心理崩解,還深刻描繪了社會如何透過家庭、婚姻、性別規範來壓抑女性的自主意識。這部作品的特殊之處,在於它將心理創傷內化為身體經驗,使英惠的「異變」成為對無形暴力的象徵性抗拒。韓江透過冷峻、決絕的書寫風格,拆解「正常」與「異常」的界線,並藉由女性視角,探討壓迫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被合理化,最終將個體推向自我毀滅。 女性的精神掙扎:心理學與存在主義視角 英惠的沉默與拒絕,是她與世界抗衡的唯一方式。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她的極端行為可被解讀為一種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其根源來自童年時期的家庭暴力。精神分析學派認為,未解決的創傷會以各種象徵性的方式重現,而英惠的拒絕食肉,便是一種對暴力與控制的象徵性拒絕。她不僅拒絕吞嚥被殺戮的動物,也拒絕接受自己作為被支配者的角色。這種反抗最終擴展到身體層面,當她拒絕進食、拒絕人際接觸,她實際上是在透過身體的消亡來進行精神上的解放。 存在主義的觀點也能解釋她的選擇。當英惠意識到自己無法在世界中找到真正的自我時,她選擇以極端方式來對抗虛無--她剝離慾望,剝離關係,最終甚至剝離自己的身體。如同卡繆在《異鄉人》中描寫莫梭的疏離,英惠的精神狀態亦是一種對無意義世界的回應。然而,這種疏離感在女性身上顯得更加複雜,因為她不只是對世界失去連結,更是被世界主動排斥。 韓江的書寫:女性作家的文學之路 韓江的寫作風格深受南韓社會文化背景影響。南韓文學在戰後時期以政治與社會現實主義為主流,但自1980年代以來,女性作家開始崛起,帶來更細膩的心理描寫與個體視角。韓江的作品正是在這樣的文學轉型中誕生,她關注的不只是宏觀的社會問題,更是個體在社會機制下的存活方式。 韓江的創作歷程也體現了女性作家在南韓文學圈中的挑戰。南韓的文學界長期以男性作家為主,早期女性書寫往往被視為「邊緣」或「私密」的。然而,近年來,包括申京淑、孔枝泳、朴婉緒等女性作家,逐漸打破這種框架,將女性的內在經驗推向主流討論。韓江便是這股浪潮的重要代表之一,她的作品不僅獲得國際矚目,也讓南韓女性文學進一步走向世界。 女性的生存困境:從「順從」到「異常」 在《素食主義者》中,英惠的異變與崩解,與其說是她個人的精神問題,不如說是社會對女性的壓迫所導致的必然結果。從童年到婚姻,她一直活在男性的規訓下,父親的暴力、丈夫的冷漠、姐夫的欲望,這些力量將她推向邊緣,最終逼迫她成為「異常者」。 這與南韓女性的現實處境形成強烈對照。在南韓,儒家思想的影響仍然深遠,女性的社會角色往往受到嚴格規範,「順從」仍是隱含的標準。而當一個女性選擇不順從——不論是拒絕婚姻、拒絕母職,或如英惠般拒絕身體的需求——社會往往會以「異常」來標籤她,甚至將其視為病態。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素食主義者》不只是一本小說,更是一場對社會規範的挑戰。 台灣文學的狹隘與提問 韓江的作品在台灣受到高度關注,不僅因為其獨特的寫作風格,還因為它所探討的議題與台灣社會亦有相似之處。台灣雖然自視為東亞地區較為自由、進步的國家,但在文學領域,對於女性書寫、精神疾病、社會異質性的探討仍然受限於某些框架。 台灣文學長期以政治、社會現實為核心,女性書寫曾被視為「小我」的私密敘述,不如以國族、戰爭、歷史為題材的作品來得「重要」。雖然在近二十年來,女性作家如邱妙津、張亦絢、簡媜等逐漸獲得關注,但對於女性內在經驗的描寫仍常被邊緣化。例如,邱妙津的《鱷魚手記》以濃烈的自剖筆觸探討性別、死亡與自我認同,卻長期被當作「同志小說」而非「文學經典」來看待。這反映出台灣文學圈對於書寫類型的劃分仍然存在階級性,對於精神層面的探討,仍時常被歸類為「個人化」而非「社會性」。 韓江的成功,讓我們不得不反思台灣文學的界線是否過於狹隘——我們是否仍習慣於將「女性書寫」視為次要?我們是否對精神疾病、心理創傷的描寫抱持距離,而偏好更具「公共性」的議題?這些問題值得討論,因為文學的價值,不該取決於它是否涉及國族、歷史,而應該關注它如何深入人性,如何挑戰我們對「正常」與「異常」的理解。 《素食主義者》讓我們看到,在一個壓抑個體意志的社會中,「瘋狂」有時並非真正的病症,而是一種對抗既有秩序的方式。而我們的文學,是否願意為這樣的聲音留下位置?

Read More

夏季惡化高峰期 他氣喘急性發作

醫師蕭亦均表示,高溫潮濕恐引發氣喘發作,須慎防塵蟎過敏源。(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一名58歲張先生有多年氣喘病史,平日依靠定期吸入型藥物控制病情,身體狀況尚稱穩定,近日突然出現胸悶、乾咳與呼吸急促等症狀,經醫師診斷為「中度氣喘急性發作」,立即進行霧化吸入支氣管擴張劑與類固醇治療,並安排血氧監測與後續追蹤,所幸症狀控制得宜,張先生當日即返家休養,目前恢復良好且病況穩定。 灣橋榮院胸腔內科醫師蕭亦均表示,台灣約每10人就有1至2人患有氣喘,為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多由氣管長期發炎引起,症狀包括咳嗽、胸悶、呼吸困難與吐氣時的「咻咻」哮鳴聲,夏季氣候悶熱潮濕,是氣喘惡化高峰期,尤其塵蟎、黴菌孢子等過敏原在濕度高時大量繁殖,最易刺激呼吸道,誘發症狀。 蕭亦均指出,近期氣候悶熱潮濕,為塵蟎與黴菌等過敏原提供了絕佳繁殖條件,當室內濕度超過60%,黴菌和塵蟎即大量增生,可能誘發鼻過敏、氣喘、異位性皮膚炎等過敏反應,甚至導致肺部黴菌感染。蕭醫師建議,應保持居家濕度在50%~60%以下,可以有效降低塵蟎和黴菌的生存機會,使用除濕機、空氣清淨機,並定期清洗寢具與地毯,以降低過敏原濃度。 蕭亦均提醒,穩定控制氣喘需仰賴規律用藥、良好生活習慣與定期回診評估,但許多中年患者因症狀一度好轉便擅自停藥,反而導致急性發作風險升高;中高齡族群同樣需要重視環境調控與疾病管理,平時居家環境應保持良好通風、控制室內濕度、避免接觸過敏原,搭配醫師指示的藥物治療,才能有效降低氣喘急性發作風險,保障健康與生活品質。

Read More

腳指關節腫痛 55歲男痛風性關節炎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55歲吳先生因右腳大拇指關節疼痛腫脹2~3天就醫,表示這種突發性關節疼痛已反覆發生多次,常發作的關節部位為膝蓋、腳大拇指、腳背等,且每次發作都會到附近的診所打針、吃藥。經醫師檢查發現,他的尿酸數值高達9.1mg/dl(男性正常值為2.5~7.0mg/dl),透過病史和檢查結果,確認右腳大拇指關節疼痛腫脹是由痛風性關節炎引起。 另外,吳先生的血糖、血壓和血脂肪也偏高,經給予藥物治療加上調整生活習慣,包括飲食、減重和運動,吳先生的檢查數值已經回到正常範圍,痛風發作的頻率也大幅減少。 大千綜合醫院腎臟內科醫師陳孟財表示,尿酸的主要來源有兩個:一是身體內部的細胞代謝產生,約占2/3;二是來自飲食,約占1/3。人體細胞代謝產生的廢棄物,其中一部分是普林,然後普林在肝臟中被代謝成尿酸。 在正常情況下,身體會將多餘的尿酸透過腎臟排出體外。另外,若攝取紅肉、海鮮、動物內臟等高普林的食物,則會讓體內的普林含量增加,進而影響尿酸生成。 導致高尿酸發生的原因包含:1.腎臟功能受損,影響尿酸排出體外。2.攝取過多的高普林食物,增加尿酸生成。3.藥物、飲酒、肥胖也會影響尿酸生成和排泄。4.體質影響尿酸代謝差,造成尿酸過高。 一般來說,高尿酸的病人約有10%會發展成痛風,根據研究顯示,男性尿酸值越高,痛風發生的機率也越高。高尿酸除了會造成痛風之外,也和許多疾病息息相關,包含代謝症候群、肥胖、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和心血管疾病。 高尿酸會引起腎臟發炎、腎臟功能衰退、尿路結石甚至併發輸尿管阻塞、腎水腫導致感染。另外,因為痛風發作導致疼痛,病人常常會去醫療院所注射和服用消炎止痛藥,久而久之造成腎臟功能異常,演變成慢性腎衰竭甚至洗腎。 陳孟財建議,想要預防高尿酸發生,務必減少高普林食物的攝取、避免飲酒、維持理想體重、適度運動、定期檢查。

Read More

入珠3顆化膿腫痛 女伴不蘇胡 醫建議取出

泌尿科主治醫師李宗熹直指陰莖「入珠」與性高潮無關,並提醒要注重良好的衛生習慣。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41歲高姓男子5個月前陰莖「入珠」3顆,因入珠部位紅腫熱痛在1週內持續加劇前來就醫;並稱不清楚哪次性行為後感染的,只是女伴每回都感到不適,房事總在半推半就下結束;醫師檢查診斷後建議他取出珠子,並提醒「入珠」不能增進快感,但高男堅持保留感染情況輕微的1顆。 阮綜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李宗熹為病患進行局部麻醉後移除珠體,術中將化膿部分清創再縫合傷口,患者術後必須保持傷口乾燥並避免性行為兩週。 李宗熹說,陰莖植珠術只能在陰莖表皮,而布滿神經感受性高潮的龜頭卻無法植入,所以性行為過程中的快感與未入珠並無差別。 女性陰道在陰莖凸起的珠子反覆摩擦刺激下,雖有可能產生程度不同的性高潮,但相反的也可能有疼痛不適感,造成陰道擦傷引起發炎,嚴重者甚至導致下體撕裂,因此,男性入珠後導致房事不和,就醫取出植入物的案例也不少見。 況且,陰莖本身在異物的不斷刺激下,會有局部組織變厚、增生及瘤狀突起情況,還存在感染發炎問題,甚至引發癌變風險,植珠前可要多加考慮。 另,33歲育有1子的趙先生困擾陰莖越來越彎曲,經檢查診斷,發現陰莖彎曲是性行為過程中受外力創傷,陰莖的海綿體組織在受傷尚未癒合下又再度受傷,這種狀況幾次後,使得彎曲角度越來越大。趙先生在醫師建議下施行陰莖海綿體摺疊縫合矯正手術,兩天出院後1週回診顯示皮膚傷口已痊癒,1個月後「開機」順利與妻子享受魚水之歡。

Read More

〈中華副刊〉歲末的黃昏在超市自動門前融化

■陳科傑 落地窗把黃昏對折三次 塞進空罐頭 洋蔥的切片 複製出每一年的除夕 煮水機吐著雲朵 白氣爬上陶瓷杯壁 結出冰花 存摺在火焰裏蜷縮成蝶 藥盒裏的船隊駛向功德箱 噴泉吞下所有成績單 成為不會哭的 漩渦 我們的眼睛正在下雪 鹽粒結晶成 透明電梯 在無數個晨昏之間 反復失重 河水長出便利超市的塑膠袋 金屬魚鰓開合時 冬天碎成自動販賣機裏 賣不出去的星星 寒流正在練習遷徙 母親六十秒的語音條 在微波爐裏解凍成糖漿 父親的手勢卡在陽臺的防盜窗 成為最後一片 拒絕融化的霜

Read More

有助消化道機能 不同益生菌 可輔助治過敏/泌尿道感染等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益生菌常用於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及排便,台南市立醫院指出,不同種類的益生菌,對於疾病的輔助療法運用也不相同,包括用於過敏疾病、胃腸道疾病及泌尿道感染等。 南市醫藥劑科藥師羅惠珍指出,益生菌是活性微生物,由多種不同的細菌(例如bifidobacterium、escherichia、enterococcus等等)經生化技術製程而得,可用於嬰幼兒腹瀉、抗生素所致拉肚子、幽門螺旋桿菌(導致胃潰瘍的菌種)的感染、發炎性腸道疾病、女性尿道感染、過敏疾病的輔助療法。略為概述如下: 第一,過敏疾病:兒童過敏的表現有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氣喘,統計在台灣有高達95%兒童對塵蟎過敏,與國外花粉過敏相較有很大不同,目前益生菌用於預防過敏性疾病的菌種有: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lactobacillus rhamnosum、 bifidobacterium bifidum、bifidobacterium lactis。 第二,泌尿道感染:男性與女性在生理上的不同,女性出現泌尿道感染的機率高於男性。建議女性朋友調整生活習慣,如多喝水、不憋尿,也可以考慮益生菌的補充。 第三,胃腸道疾病:腹瀉是令人困擾的問題,例如服用抗生素導致腹瀉或是發炎性腸道疾病(潰瘍性腸炎、克隆氏症)均會造成生活上的不便。兒童服用抗生素前,先給予益生菌可預防抗生素導致腹瀉,用於成人則可減少腹瀉次數,並不會增加腹瀉次數;發炎性腸道疾病是腸道免疫功能不全,給予輔助療法以期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 羅惠珍說,益生菌由不同菌種經生化技術而得,其應用亦不相同,安全性亦是使用上的考量。 益生菌的選擇,可參考衛福部健康食品網站,選擇cGMP認證的藥廠,有疑問可諮詢藥師或專業醫療人員。

Read More